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金融保险)关于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

2020年(金融保险)关于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

2020年(金融保险)关于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
2020年(金融保险)关于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

(金融保险)关于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

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范

关于履约保证保险及银行的风险防范

作者

姬晓红

广义的保证保险是指诚实保证保险和确实保证保险。诚实保证保险又称忠实保证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是指如果雇员行为不诚实或者疏于职守给雇主造成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给和赔偿的壹种财产保险。确实保证保险又分为合同保证保险和产品保证保险,是指被保证人由于不履行其法律或合同义务或者其生产的产品有瑕疵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壹种财产保险。再具体之,合同保证保险又分为供应保证保险、投标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预付款保证保、维修保证保险等。现针对银行的业务需要,仅针对履约保证保险及在办理履约保证保险业务中银行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略加以论述。

壹、履约保证保险概述。

履约保证保险是指保险X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即债权人,这里专指银行)承诺,如果被保险人(即债务人,这里专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X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壹种保险形式。具体而言,该履约保证保险具有如下性质:

1、履约保证保险实质上是壹种财产性保险。

因为履约保证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补偿由于借款人不履行约定或法定义务给银行财产造成的实际损失。它不具有人身性,换句话说,履约保证保险不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而且在该种保险中保险人具有代位求偿权,即当借款人不能及时归仍贷款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保险人在赔付给银行相应的贷款本息后,能够在赔偿额度内取得借款人对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

2、履约保证保险承保的风险具有信用性。

保险从社会角度来见是壹种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经济制度;从法律角度来见,保险是壹种契约或是由于契约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风险的存在是构成保险的第壹要件,可是且非任何风险都能够构成保险风险,只有保险X公司予以受理的风险才构成保险风险。因此,保险X公司在签订履约保证保险合同时,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必然对借款人的运营状况、资产状况及偿债能力有壹定的认识,对借款人的信用有壹定的了解。如果,企业信用状况极差,根本没有履约能力,保险X公司自然是不会对其履约能力予以保证的。

然而从理论上讲,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诞生是基于债权人对债务人是否履约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而保险X公司开展这项业务的最终受益人也是债权人,因此根据保险的基本原理,投保人正常情况下应为债权人即银行。可是由于现实当中,贷款利率的固定性,如果银行承担履约保证保险的保费交付义务,那么势必加重银行的负担。但从另壹方面而言,由债务人投保也不符合民商法的平等原则,因为这样的做法同时也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然而在现实条件下,由于借款人自身的偿债担保能力较差而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政策性又较强,因此借款人投保也不为壹个权宜之计。

3、保险人资格的特许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X公司应当采取股份有限X公司形式或者国有独资X公司形式。同时该法的第七十条和七十壹条又规定了保险X公司的设立条件。可是且非符合上述条件的保险X公司都能够运营履约保险业务。九十年代前期,只有中国人民保险X公司壹家做履约保险业务,形成行业垄断之势。近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业日趋繁荣,越来越多的保险X公司开始关注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很多保险X公司都在形式上具备了运营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能力,可是只有那些经过国家保险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的保险X公司才能运营此类业务。这不仅在我国保险人资格需要有特许性,在

世界各国也大抵如此的。

根据上述履约保证保险的性质,我们会发现它和壹般的保险业务不太壹样,而究竟不同在哪里呢?现将该类保险的特征总结如下:

1、履约保证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三方当事人,即保险X公司、借款人、银行。而壹般的保险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仅为投保人和保险人俩方,而将受益人列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这是因为壹般的保险理赔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直接的无任何阻隔的赔偿,而履约保证保险赔偿针对的不是对投保人即借款人损失,而是针对投保人的债权人即银行的损失。

2、履约保证保险合同是壹种从合同,而壹般的保险合同是独立的合同。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交付规定的保险费,而保险人对承保标的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保险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或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时,承担给付保险金义务的协议。这里所说的保险标的,对壹般的财产保险而言是指特定的财产或者和财产相关的财产利益;相对于人身保险而言则是指人的生命或健康。而相对于履约保证保险而言,其标的是“履约”,而履约且不是壹个独立的壹个标的,它依附于债务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是否符合主合同中有关对债务人义务的规定,这种保险是对债务人的债务偿付、违约、失误承担附属性责任的书面承诺,因此履约保证保险合同不能脱离主合同而单独存在。

3、被保险人对保险人有偿仍的义务。履约保证保险是壹种财产险,因此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有代位求偿权在此就不再详述。只是值得壹提的是在履约保证保险业务中,壹旦保险X 公司对银行进行赔付后,它就取得了借款人的债权人的地位,此时保险X公司的权力很大,其对借款人的债权追索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借款人的债务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险X 公司基于其债权人的地位能够就被保险人的壹切财产行使追偿权。

4、保险X公司对借款人的资信审查格外严格。由于保险X公司在办理履约保证保险业务时其所承保的风险具有很强的信用性,因此保险X公司对借款人的资信的审查是非常小心

的。只有在他们对借款人按时仍款有信心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承保,因此对保险X公司而言,其所承办的大多数的履约保证保险业务中借款人所交付的保险费实质上只是壹种投保的手续

二、如何处理履约保证保险和担保法中几种担保方式之间的关系。

履约保证保险相对于保险X公司而言仅仅是他们所开展的壹项保险业务,可是针对银行而言,履约保证保险则是壹种不折不扣的足以使其放心的担保方式。而从履约保证保险的最终的作用来见,它也确实担负着担保的职能。可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它所规定的担保方式只有抵押、质押、保证、留置、定金五种。那么为什么有了上述的诸种担保方式后,银行仍然仍有时要选择履约保证保险呢?担保法中所规定的诸种担保方式和履约保证保险之间是否存在这相互矛盾的地方?下面我就就上述的俩个问题略加阐述:

1、为什么有了担保法所规定的五种担保方式,银行仍然仍会选择履约保证保险?

大家都知道,银行所采用的主要的担保方式是抵押和保证,而这俩种担保方式在履行担保任务时又存在着壹定的弊端。

首先就抵押方式而言:抵押是指抵押人以担保债务清偿为目的,不转移占有地就自己的财产为债权人设定处分权和卖得价金优先受偿权的物权行为。抵押权是壹种担保物权,抵押权人基于此项权利能够直接对物享有权利,能够对抗物的所有人及第三人。这种担保方式在银行发放贷款时经常使用,可是这种担保方式在实际中存在这壹些弊端,具体而言(1)就抵押标的价值而言,壹方面由于物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可能使其在被处置时的价值小于设定时的价值,从而在壹定程度上,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不到预期的清偿。另壹方面,随着壹些技术含量高的抵押物和配套抵押物的出现,增加了对抵押物价值评估的难度。(2)就抵押登记而言,我国银行借贷业务中的抵押合同都是在双方签订的时候成立,而自抵押登记之日起开始生效。可是办理抵押登记的程序又较为繁琐。(3)就抵押物的变现而言,银行在债务人

不能如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处置抵押物时,往往由于抵押物的性质而要由特定的机构拍卖,仍要经过法定的壹系列的程序,这就增加了银行将其债权变现的难度,进而影响了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营。

其次就保证担保方式而言:保证担保方式分为壹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针对银行,其所运用的保证担保方式都是连带责任保证。所谓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相对于壹般保证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责任同时也加强了对债权人的保障。然而这种担保方式的弊端仍然是显而易见的:(1)保证在理论上属于人保范畴,因此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同壹债权既有保证又有债务人提供的物保时,保证人仅就物保范围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当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因此,保证在债权的追索方面不具有优先权。(2)担保法对保证人的资格限制性很强,例如担保法的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第四条、第十八条等等。使得银行在稍不留神的情况下就可能使其债权脱保。此外仍由于壹些保证人的性质比较的模糊,在认定上模棱俩可,这也给银行的债权带来了风险。(3)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运营的风险性和获利性且存,壹笔交易成就或毁灭壹个企业的现象且不罕见。那么这就存在这样的壹个问题,即保证人在设保时运营状况良好,而到它该履行保证责任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清偿能力,从而使银行的债权落空。

2、担保法中所规定的诸种担保方式和履约保证保险之间是否存在这相互矛盾的地方?

鉴于担保法所规定的诸种担保方式中,银行用的最多的是抵押和保证,现仅就抵押、保证和履约保证保险的关系加以论述。

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大家都知道抵押和保证且存于同壹债权的关系是:同壹债权既有保证又有债务人提供的物保时,保证人仅就物保范围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当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同壹债权上既有保证

又有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债权人能够选择俩种担保方式。那么同壹债权上同时存在履约保证保险和抵押或保证,或者同壹债权上同时存在履约保证保险、抵押和保证的时候该如何去处理呢?相信通过下面的阐述,大家能够自己得出答案。

履约保证保险体现了俩种法律关系:壹种是担保法律关系,另壹种是保险法律关系。它所体现的保证法律关系体当下保险X公司向银行出具的保证书;它所体现的保险法律关系体当下借款人写给保险X公司的投保申请书和保限X公司签发的保险单上。因此在履约保证保险在履行担保职责时不能将其简单的划归于担保法所规定的保证所体现的法律关系,更不能认为抵押担保方式优先于履约保证保险适用。可是当它们且存于同壹债权时,银行该怎么办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十条规定,抵押权不得和债权分离单独转让或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将此条做反面解释,也就是说抵押权能够和主债权壹同转让,而根据物权的原理,物权人对物是有壹定的处分权的,因此能够肯定这样的推理是无误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可知,债权人转让债权对债务人仅有通知的义务,而无须获得债务人的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壹条可知,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和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

基于上面的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履约保证保险的存在和担保法所规定的诸种担保方式且存同壹债权时,无论在理论上仍是在实践中都不存在着障碍,履约保证保险的存在只是给银行多加了壹层保险锁,使其债权受偿的机率大大加强了。因为银行能够在接受借款人提供的担保法所规定的各种担保方式的前提下,和保险X公司签订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协议书。同时在该协议书中注明:当借款人不能如期仍款时,保险X公司应该履行赔付义务。保险X公司

的赔付资金到位后,银行将转让其对借款人的主债权和担保权给保险X公司,银行将不再介入原来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

三、银行适用履约保证保险时的风险防范。

1、保费交付的问题。

为什么说到适用履约保证保险的风险防范时首先提到的就是保费交付的问题呢?回答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对保险合同性质的认定上。

保险合同是实践性合同仍是诺成性合同,至今学术界仍颇有争议。而理论界的这种争议,则直接影响到了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壹些学者认为保险合同是诺成型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且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也就是说保险双方当事人只要意思表示壹致,保险合同即告成立。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投保人不交付保险费,保险人又没有提出异议,以致后来保险事故发生了,保险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难道要双方依照合同约定各自履行双方的义务即保险人履行保险义务,而投保人履行交费义务?这似乎有失公允。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应当按照约定交付保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承担保险责任。”部分学者又主张保险合同是实践性合同。可是这种主张保险合同的成立必须以投保人交费为条件的论调,对分期分批交付保险费的保险合同中又该如何解释?这个条件的成就是以投保人交付完所有保险费为准仍是以交付第壹期保险费为准?

综上所述,对于银行而言,在接受履约保证保险时为了债权的安全起见,银行应督促借款人壹次性全部交付保险费。如果借款人和保险X公司协议采取分期分批交付保险费的,那么应要求保险X公司在和银行签订的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中明示,履约保证保险协议自投保人第壹次交付保费之日起生效。

2、履约保证保险的除外责任。

银行能够通过履约保证保险取得债权清偿的保障这壹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种保障是有壹定的限度的,因此对于这个限度又壹个明确的认识,有助于银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债权。

履约保证保险仅仅是针对由于借款人的主观过错(故意或过失)而不能如期偿仍债务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的财产损害承担保证责任。银行在和保险X公司签订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书时,应特别注意保险X公司所答应的承保的范围。壹般而言,保险X公司对下述的几种情况是不予以承保的:

(1)由于意外事故或者不可抗力而导致借款人不能偿仍贷款的。众所周知,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都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且难以克服的客观情况。这种情形和履约保证保险所保险的由于借款人主观过错而不能正常履行义务的初衷有悖,因此保险X公司在正常情况下会在履约保证保险中排除此种情形的赔付。而银行业应该防范于未然,针对此种情形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和借款人商定风险的分担或者采取其他的保险险种和担保方式予以化解风险。(2)对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借款人不能如期仍款的情形。保险X公司在办理履约保证保险业务时的立场通常是对借款人在运用借款所购得标的物由于质量问题或者交付问题引发合同纠纷而影响其如期仍款的情形不予以赔付。原理相同,因为借款人不能仍款的原因且不是他自己的主观过错,履约保证保险所担负的职责已经被超越,这种情形应该属于产品质量保险的范畴。此时银行能够和借款人商定,由供销商对此种情况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采取其他的担保方式和保险方式。

3、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书不能发挥预期效力的情况。

(1)主合同中约定债权人不能够将合同中的权利部分或全部的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保险X 公司在借款人不能届期偿仍贷款的情况下对银行进行赔付后,本应享有债权的追索权,这点在此之前已经详述。可是壹旦主合同中约定债权人不能够将合同中的权利部分或全部转让给

第三人就意味着银行是借款人的唯壹债权人,借款人除对银行外不再对其他人负有偿付义务,因此保险X公司对银行进行赔付后,借款人且没有求偿权。也就是说这时的保险X公司只负有义务而不享有相应的权利,这不仅在实践中保险X公司难以接受,在理论上讲也违背了平等和诚信的民法原则以及履约保证保险的基本原理。这时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书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从而银行的债权面临风险。

(2)在担保合同中担保人和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保险X公司作为壹个营利机构,它做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目的不仅仅是赚取可观的手续费,而且它们仍知道在为数不多的需要它们赔付的案件中它们仍能够在借款人和借款人的担保人身上挽回部分的损失。因此,保险X公司会在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中和银行约定,在银行得到保险X公司的赔款的同时,银行要将银行对借款人的壹切追索权转让给保险X公司。可是如果先前银行和担保人在合同中约定担保合同部能够转让,那么银行就无法将它对借款人的担保权转让给保险X公司,而保险X公司能够依据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对银行进行赔付,从而使得履约保证保险协议书形同虚设。另外,履约保证保险通常仍对由于借款人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效而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承担赔负责,如果银行和担保人约定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的话,又和保险X公司约定转让担保权和获得赔付同时进行,仍让存在着影响履约保证保险效力的情况。

最后值得壹提的是,履约保证保险保险期间的问题。原则上,履约保证保险的保险期间应当和主债权的存续期间相同,可是实践中却且非全都如此。有壹些履约保证保险的期间远远短于主债权的期间。这种做法是否合法,我们不应理所当然依据担保法而简单的加以确定,仍需要进壹步的探讨,可是在实际处理此项业务时,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经济状况和担保的可实现情况,对履约保险期间慎重加以对待。你好哦啊,

代理银行保险业务的心得体会

代理银行保险业务的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同事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的朋友们: 非常感谢市行中间业务部、个人银行部与保险公司的举办的这 次保险业务知识培训课,也非常荣幸能够给我与大家共同研讨如何作好保险代理业务的这个机会,我十分珍惜这次能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以及保险公司的朋友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作为一名一线员工在代理银行保险业务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一点点体会和想法。希望借此机会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也希望能够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能通过我的这种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我行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多提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我行保险代销工作能够迅速开展。 我个人认为:我行尚处于银行保险营销的初级阶段。为什么是初级阶段,而不是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行现阶段的表现就知道了。 引用市行有关资料显示:代理保险业务开展几年来,在我行虽 然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行中间业务中最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业务品种之一。但是在xx年###市各家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代理 保险保费总额近1.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销售7652万元;农业银 行销售1536万元;中国银行销售1683万元;邮政储蓄销售5600万

元,而我行只销售了407万元。占比还不到2.4%,连人家的零头都 不够,今年的形势仍不乐观,上面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我行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差距非常巨大。 根据我的了解,工行和农行的网点都专设了一个柜台,由专人 进行保险业务的营销,而且是开放式的营销模式,即在柜台外面增设个柜台,可与客户近距离、手把手的接触,当面交流和沟通。而反观我行,则多是由前台储蓄人员,隔着厚重的防弹玻璃、通过对讲机与客户讲解,连具备保险代理人资格的营销员都凤毛麟角。这样,无论服务水平还是营销效果上看,都明显落后,很难取得客户的信任。并且由于营销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和缺乏专门的营销队伍,而造成因人力不足而导致需要投保的客户资源流失的现象,在我行屡见不鲜。前面提到的与其他专业行的销售情况所显示的数据进行比较,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尽管市行领导为我们员工极力争取到大幅度提高代理保险销售 的奖励费用的机会,但目前尚未在我行员工中起到理想的效果,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于在我们员工当中仍存在不少思想认识方面 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所以员工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并且加之销售手段单一,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都是造成销售额度上不去的原因。另外由于我们的d业务刚刚上线,大家在此方面的业务还远不够熟练,就更加加剧了目前保险代销工作停滞不前的阻力。

银行保险营销方案

银行保险营销方案 银行保险销售模式是指银行保险人综合利用多种销售渠道所形成的稳定的销售方式。欧美的银行保险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种基本的销售模式:一、综合模式 综合模式是指通过现存的银行营业网点来销售保险产品的一种销售模式。以欧洲为例,保险产品都是通过银行分支机构销售给客户。理论上,银行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且为其员工提供多方面的专业培训。经过培训后,银行员工应熟知他们所销售的保险产品。此外综合模式还包括电话销售及通过邮寄宣传广告来销售保险产品。 二、专家模式 专家模式是通过保险公司的雇员或代表等专业人士销售投资型及其他较为复杂的保险产品。银行柜台人员帮助保险专业人士识别潜在客户。这种方式对银行柜台人员而言不需要过多的培训,而且可以收取较高的介绍费。这种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但它弥补了银行销售保险产品险种单一的缺点,延长了银行保险的产品线。 三、金融计划模式 金融计划模式是唯一的完全协作式方式。这种模式研究每个客户及潜在客户的需求、风险容忍程度及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等特征,并根据客户各自的特征为其提供一整套金融计划。 银行要想有效地运用这种金融计划模式,首先要让银行的销售队伍学会如何寻求潜在客户,并且以适当的方式接近客户或潜在客户。银行保险计划只是整个金

融计划的一部分。在美国,银行保险人还必须对联邦法律及银行所在州的法律十分了解。 银行作为保险人的合作伙伴必须要学会如何发现现有存款人或借款人的消费动机。人们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预示着保险需求的出现。银行雇员不仅要将客户的需求与银行产品联系起来,同样也要与保险产品相联系。例如,一个年轻的存款人提供他要提取部分储蓄用以购买一辆新车。获知信息后,银行雇员应立即考虑该客户是否会需要车辆损失保险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时银行雇员可以以金融服务顾问的身份向该客户提出此项建议以满足其现在及将来的保险保障需要。 总之,任何一种销售模式都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销售模式一定要与银行的客户基础及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目标协调一致。欧洲银行保险人的经验表明金融计划模式是最有效的模式。

2010年《保险原理与实务》习题集 第十二章信用和保证保险实务

《保险原理与实务》单元练习题(2010年版吴定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十二章信用和保证保险实务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信用风险的保险称为( )。 A.保证保险 B.信用保险 C.人身保险 D.财产保险 2.信用保险是由( )向保险人投保的一种保险O A.权利人 B.债务人 C.中介人 D.保证人 3.信用保险不同于保证保险,其合同当事人是( )。 A.权利人和债务人 B.债务人和保险人 C.权利人和保险人 D.中介人和保险人 4.信用保险的特点是( )。 A.由债务人向保险人投保 B.投保的是债权人的信用风险 C.合同当事人是权利人和债务人 D.投保人都是权利人 5.信用保险就是把债务人的( )转移给保险人。 A.破产风险 B.履行合同义务 C.保证责任 D.运输风险 6.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信用保险制度,并成为以后各国效仿样板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7.第一次对于贸易中的政治风险进行承保的是( )。 A.1919年英国政府成立的出口信用担保局 B.1903年的额外保险公司 C.1893年的全英地方受托资产公司 D.1893年成立的美国信用保险公司 8.出口信用保险为世界所公认的标志是( )。 A.1893年成立的专门经营商业信用保险的美国信用保险公司获得成功 B.1934年,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私营和国营信用保险机构成立“国际信用和投资保险人联合会” C.1919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出口信用担保局 D.1850年,法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开办商业信用保险业务 9.我国第一笔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开办始于( )。 A.1980年 B.1983年 C.1986年D.1988年 10.一般商业信用保险的承保标的是( )。 A.中介人的商业信用 B.保险人的商业信用 c.被保证人的商业信用 D.,投保人的商业信用 1 1.如果被保证人发生信用风险,则保险人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保险人首先要向权利人履行赔偿责任 B.被保证人保证赔偿后,保险人才能向权利人履行赔偿责任 C.保险人首先要向被保证人进行代位求偿 D.保险人拥有向被保证人进行代位求偿的权利,并无履行赔偿责任的义务 12.国内信用保险一般承保(一)。 A.36个月以上的长期商业信用风险 B.超长期商业信用风险

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3版)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银行保险相关概述 第一节银行保险的相关概况 一、银行保险的内涵 二、银行保险业务范围 三、银行保险的产品种类 第二节银行保险的模式 第三节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 一、银行保险的历史起源 二、世界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第二章 2012年中国银行保险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一、中国GDP增长分析 二、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三、中国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四、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 五、中国金融发展情况 六、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 第二节 2012年中国银行保险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一、银行保险市场管理体制 二、中国银行保险相关法规发展对策 第三节 2012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重启全球化进程 二、中国银行业资产与负债情况 三、中国银行业运营主要指标情况 四、2010度中国银行网点分布情况 第四节 2012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保险业市场迎来第三拨扩容潮 二、2012年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三、中国保险业数据监测 四、十二五中国保险业机遇与挑战 第五节 2012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分析 一、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的结构与绩效分析

深圳市深福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中国保险中介市场转入理性投资阶段 三、对外开放——激活中国保险中介市场 四、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总体概况 五、2012年中国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市场规模状况 第三章 2012年世界银行保险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世界银行保险概述 一、世界银行保险的发展驱动力 二、世界银行保险的相对优势分析 三、世界银行保险发展现状 第二节 2012年世界各地区银行保险市场发展分析 一、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二、美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三、亚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四、非洲和中东地区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第三节2012年世界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一、世界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概况 二、世界寿险领域银保产品的现状分析 三、世界寿险领域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四、世界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启示 第四节 2012年台湾地区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一、欧美银行保险发展对台湾地区启示 二、台湾地区银行保险业务经营情况 三、台湾地区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分析 四、台湾地区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第五节 2012年香港银行保险发展情况 一、香港保险市场概况 二、香港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分析 三、香港银行保险的主要特点 四、香港银行保险发展的经验 第六节 2012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银行保险市场发展分析 一、美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启示 二、土耳其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分析 三、法国银行保险监管机构将合并 第四章 2012年中国银行保险整体运行形势分析

银行保险业务工作总结

银行保险业务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事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的朋友们: 非常感谢市行中间业务部、个人银行部与保险公司的举办的这次保险业务知识培训课,也非常荣幸能够给我与大家共同研讨如何作好保险代理业务的这个机会,我十分珍惜这次能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以及保险公司的朋友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作为一名一线员工在代理银行保险业务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一点点体会和想法。希望借此机会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也希望能够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能通过我的这种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我行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多提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以促进我行保险代销工作能够迅速开展。 一、分析一下我行保险代销工作的现状: 我个人认为:我行尚处于银行保险营销的初级阶段。为什么是初级阶段,而不是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行现阶段的表现就知道了。 表现一:销售额度小,市场占比小。 引用市行有关资料显示:代理保险业务开展几年来,在我行虽然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行中间业务中最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业务品种之一。但是在XX年###市各家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代理保险保费总额近1.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销售7652万元;农业银行销售1536万元;中国银行销售1683万元;邮政储蓄销售5600万元,而我行只销售了407万元。占比还不到2.4%,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今年的形势仍不乐观,上面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我行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差距非常巨大。 表现二:保险代销的投放入力度不够,专业客户经理的队伍尚未建成。根据我的了解,工行和农行的网点都专设了一个柜台,由专人进行保险业务的营销,而且是开放式的营销模式,即在柜台外面增设

王绪瑾《保险学》笔记和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信用保证保险)【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九章信用保证保险 9.1 复习笔记 一、信用保证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1.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的概念与区别 信用保证保险是以义务人(被保证人)的信用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信用保证保险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信用保险是保险人根据权利人的要求担保义务人(被保证人)信用的保险;保证保险是义务人(被保证人)根据权利人的要求,要求保险人向权利人担保义务人自己信用的保险。 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承保的标的都是信用风险,但二者存在区别,主要表现为: (1)信用保险是填写保险单来承保的,其保险单同其他财产险保险单并无大的差别;而保证保险是出立保证书来承保的,该保证书同财产险保险单有着本质区别,其内容通常很简单,只规定担保事宜。 (2)信用保险的被保险人是权利人,承保的是被保证人(义务人)的信用风险,除保险人外,保险合同中只涉及权利人和义务人两方;保证保险是义务人应权利人的要求投保自己的信用风险,义务人是被保证人,由保险公司出立保证书担保,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保证人,保险公司为了减少风险往往要求义务人提供反担保(即由其他个人或单位向保险公司保证义务人履行义务),这样,除保险公司外,保证保险中还涉及义务人、反担保和权利人三方。 (3)在信用保险中,被保险人缴纳保费是为了把可能因义务人不履行义务而使自己受到损失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保险人承担着实实在在的风险;在保证保险中,保险人出立的保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证书,履约的全部义务还是由义务人自己承担,并没有发生风险转移,风险仍由义务人承担,在义务人没有能力承担的情况下才由保险人代为履行义务,因此,经营保证保险对保险人来说,风险是相当小的。 2.信用保证保险的特征 (1)信用保证保险承保的是一种信用风险,而不是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风险损失。 (2)在信用保证保险实务中,当保证的事故发生致使权利人遭受损失时,只有在被保证人不能补偿损失时,才由保险人代为赔偿,从而只是对权利人的担保。 (3)代位追偿权非常重要,保险人在向权利人赔偿后,再代权利人的地位向义务人追偿。 3.信用保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保险 1.信用保险的作用与分类 (1)信用保险的作用 ①为企业提供向银行贷款的保证,有利于其获得资金周转的便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发展; ②有助于促进健康的商业贸易发展; ③能推动我国银行业尽快走向商业化; ④能促进出口创汇。 (2)信用保险的分类 对信用保险的险种,可从不同角度分类。根据信用保险的业务内容,一般可将其分为国内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和投资保险三类。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出口商因买方不履行贸易合

中国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研究

中国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银行、保险、证券相互渗透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其中,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发展最为迅速,在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Bancassurance,即银行保险。并且在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保险领域已经发生了众多并购、重组案,产生了一大批银行保险方面的金融巨头,如美国的花旗集团、日本的瑞穗集团等,它们都以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模式活跃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在母公司层面,金融控股公司是集团混业、综合经营,全面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在子公司层面,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遵循法人独立、分业经营,银行、保险各个子公司独立运作,使原有分业监管体制仍可有效运作,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中国的银行保险开始于1996年,其合作模式经历了从松散的协议合作到较高层次的战略联盟,虽也有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但都不成熟,总体来讲,中国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制度,这与中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金融体制不健全、保险业欠发达的背景相符合。但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将逐渐体现,我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可能将难以全面抗衡跨国金融集团的强大“攻势”。因此,借鉴国外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深入研究中国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有现实的课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包括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

对要论述问题的背景做出阐述并由此引出全文;第二章主要对银行保险的定义、产生的动因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是以洲为单位分别对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典型国家银保合作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总结出对中国银保合作模式的启示;第四章是分析中国银保合作的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先提出当前完善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具体对策,然后指出未来中国银保合作模式应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最后给出了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具体案例。【关键词】: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2;F842.6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绪论12-171.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12-131.2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1.3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15-172银行保险的相关理论综述17-272.1银行保险的基本理论17-212.1.1银行保险的定义和特点17-202.1.2银行保险合作的理论基础20-212.2银行保脸的制度经济学分析21-232.3银行保险合作的动因分析23-272.3.1银行保险合作的内在动因分析23-242.3.2银行保险合作的外部动因分析24-273境外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比较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银行

(金融保险)中国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1.5*10) 1.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A、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 B、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 C、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 D、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多种分配方式 E、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 2.市场经济的壹般特征是: A、壹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纳入市场关系之中 B、企业是自主运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C、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 D、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壹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E、壹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3.按生产要素分配: 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产物 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D、旧的社会分工的产物 E、劳动具有谋生性质的必然产物 4.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 B、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C、增加就业

D、稳定物价水平 E、平衡国际收支 5.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例外和免责原则 E、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6.按课税对象分,我国现行的税类分为: A、商品税类 B、消费税类 C、所得税类 D、财产税类 E、其他税类 7.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制约: A、基础货币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备付金率 D、客户提现率 E、资本充足率 8.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特征有: A、政府出资设立

B、以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为目的 C、不以盈利为目标 D、不能自主选择贷款对象 E、业务范围和商业银行相同 9.金融衍生工具在形式上有: A、远期合约 B、期货合约 C、现货合约 D、其权合约 E、掉期合约 10.利率市场化产生的影响包括: A、引起利率下降 B、引起利率上升 C、信贷资金分流我是应届生 D、金融竞争增加 E、社会公众的收益空间缩小 四、简答题(8*3) 1.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会降低名义利率仍是提高名义利率?2.为什么商业银行体系需要最后贷款人? 3.什么是李嘉图等价? 五、论述题(16) 用AD-AS模型分析资源类投入价格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银行保险合作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银行保险存在问题对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西方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例如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由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这是国际上早已盛行,且目前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银行保险合作形式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起步于年。当时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泰康、新华和华安等为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开始尝试联手开拓市场,迈出了我国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第一步。。可见近一半的投保人为红利购买分红险,他们把购买分红保险当作了投资理财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看作是储蓄的良好替代品。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银行代办人员存在着较为集中和普遍的不当宣传、讲解问题,他们将银行代理分红保险与银行存款、国债进行片面比较,一句“能保本有固定利息、有红利还不上利息税”的介绍,就把众多的储户变成了银行保险的投保人 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其根本立足点还应该是保障性,银行保险产品的保障性本来就不强,加上多数投保人并不看重,红利就成了投保人的惟一理由。保险公司把主业放在理财而非保障,偏离了主业,以己之短搏人之长,自然是要吃亏的,保险业又一次自食了经营中短视行为带来的恶果。投保人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势必引起一场信用危机。投保人在潜意识中将银行代理保险产品与银行信誉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银行保险的畅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银行以自己的信誉对保险产品进行了“保证”。因而这场危机不仅会危及保险公司,还会席卷在人们心目中形象高大的银行,有可能导致银行保险合作出现裂痕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保险公司之间竞相提高约定的收益率,并且由于客户的需要,公司都争相开发短期分红储蓄产品,目前多为五年期产品。另外,现有的产品中缺乏与银行业务密切结合的产品,这样,合作双方不能充分发挥优势,制约了银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代理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和银行大部分没有实现电脑联网各银行机构代理保险全是手工操作,银行网点受理客户业务后,给客户出具临时单据,在保险公司签署保单后,再转交给客户,保单流转缓慢,导致投保到承保的周期较长,影响了客户到银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人民银行监管存在真空 代理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人民银行在这方面的法规政策较少《商业银行法》仅对代理保险业务这项范围进行了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也只作为普通的中间业务并进行参考分类及定义,没有针对性地具体管理规定,缺乏操作性,有些方面甚至无章可循,出现监管真空。比如,对保险代理手续费的支付,收取方式缺少规定,若保险公司用现金或存单等形式支付,容易造成银行私设小金库或公款私存而人民银行难以查处。同时,目前我国现行分业监管,而代理保险涉及到了混业经营的范畴,人民银行对保险公司无法进行监管,对保险公司在代理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如保险公司的单独不正当对外宣传,难以

银行保险销售心得分享范文3篇

银行保险销售心得分享范文3篇 银行保险销售心得分享篇1 保险,对于我们网点来说一直以来犹如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了改变这种窘境,也为了提升我网点在同业中的竞争力,我们特别邀请了人民人寿资深客户经理对全所员工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我们都知道保险业务相较其它零售业务有着较为丰厚的回报,但极少时候能向客户营销成功。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总结了不少营销心得。 第一,要把握市场,加强对产品的熟悉及了解程度。销售任何一件产品,作为其销售人员,必须首先掌握其产品性质及特点,除了掌握产品本身之外,我们还需要将其准确定位,对于产品所对应的市场还应当有一个相当的了解。例如,保险相较其它储蓄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在这频频加息的时代,保险产品会随着银行加息而增加分红,这样就避免了客户不用每次加息都要跑到银行来转存,避免了客户频频跑银行排队的麻烦和利息亏损的风险。银保产品还有一份意外保险的赠送,这就相当于既做了理财投资,又多了一份人生保障。 第二,主动营销。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客户有闲置资金,当其确实没有什么急用之时,保险营销的手段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这时,应该跟该客户建议,如你可以相应将自己的一部分闲置资金做个中长期的理财,使得自己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收益。

第三,与客户开展充分的面对面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充分理解产品的同时,还应该充分了解大众心理,在与客户沟通当中,营造轻松,惬意的谈话氛围外,尽量以提问的方式迅速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担忧,提问的问题尽量与产品有关,充分了解他们想要得到什么?可以怎样得到?以及得到之后所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及时耐心回答客户疑问,从而把适合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目标客户。一般在保险营销中,客户最关注的是购买的产品是否能保本保息,其收益是否确实比定期高,保险期限要多长,是否可以提前支取,存到多久提前支取不会亏损,保险到期支取是否手续麻烦等。如能针对客户所关注的每一个关键点逐项攻破,保险的营销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是对初次购买保险的客户,也可以建议其部分购买,做一个尝试对比定期的收益。这样也会增加客户对营销人员和该产品的信任程度。 第四,尽量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营销,不要夸大其词,要用事实说话,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客户,增强客户对自己的信任,才能达到说服的效果,这样做也使得销售的成功率会大大增高。第五,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客户群打交道,因此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往往会影响到与客户的交流,甚至会导致客户降低对我行业已建立起来的忠诚度,对于客户的拒绝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切记不要因此而影响到自己销售的积极性,并对客户拒绝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今后纠正

银行保险的发展

银行保险的发展 随着保险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保险已成为寿险公司业务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面对资金市场的繁荣,寿险公司万能、投连产品的推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大、做强、做优银行保险业务,迅速建立一支理财经理队伍是寿险公司的燃眉之急。 一、加强理财经理队伍建设,对推动银行保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公司、一个区域、一个渠道的业务发展,都离不开加强队伍建设这个基础,这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初期,客户经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银行保险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随着银行保险领域竞争态势的深刻变化,随着公司万能、投连等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随着群众对保险公司理财的迫切需求,随着客户对保险公司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等,现有的客户经理队伍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于现有队伍,职能作用和现有队伍既有所区别,又能有效互补的、新型的银行保险销售队伍。 (一)建立理财经理队伍,是居民理财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要求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居民大致拥有约35万亿元财产,并且今后每年还将以16%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120万个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党的十七大

提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对于这些逐步富裕起来的居民来说,如何保证财富的不断升值,正在成为他们所重视的问题。 同时,他们还不得不直面子女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未来退休保障责任的加大,投资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等一系列风险。因此,理财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具有理财需求的居民中,大多数人仅拥有理财的愿望,却没有专业经验,有的虽然有理财知识,却没有充裕的时间用于收集信息,分析决策。居民的理财活动十分需要专业的理财顾问帮助设计安排。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约有74%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其中:19%的被调查者关心生活理财,希望通过专家指导设计未来;35%的被调查者关注投资理财,注重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资产的优化组合;46%的被调查者对两者同样关注。居民理财需求的增长,为金融业创造了发展空间。作为金融业的组成部分,保险业不可能置身于这一广阔的市场之外,必须积极参与,争取占据应有的地位,获取应有的利益。因此,寿险公司必须加快建立自己的理财经理队伍,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寿险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寿险公司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需

中银保险简介

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本公司”)是中国银行全资附属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5日,总部设在北京。 本公司业务范围全面,可经营所有非寿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作为中国银行的全资附属机构,本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采取“银行保险”经营模式的财产保险公司,也是中国银行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公司秉承百年中银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着力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创新银行保险经营模式,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品质,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建立了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并逐渐打造了一支融合银行与保险专家的人才队伍。自成立以来,本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系列、丰富的保险经验、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成功参保了众多大型商业保险项目,显示出较好的成长性和较强的竞争力,并以“高效、优质、快捷、诚信”的服务逐渐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加强客户服务管理,丰富业务品种,推进产品创新。连续3年荣获中国国际金融展奖项(2007年“优秀金融品牌”奖、2008年“最佳解决方案”奖、2009年“金融业务创新”奖)。“中银安心意外保障计划”荣获“2008中国保险业年度风云榜——年度创新”奖,2009年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由银行全资控股的保险公司,本公司荣获“2009中国保险业年度风云榜——年度渠道创新”奖,2010年凭借银保业务的良好表现,本公司荣获“2010中国保险业年度风云榜——年度最具发展潜力”奖。本公司力争通过以银行为主的多种渠道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个人、家庭和团体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保险产品和优质便捷的服务。 本公司秉承“银行保险、承保公司、依法合规”的经营定位,走“专业、精干、特色”的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范经营为宗旨,以服务客户为根本,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服务最好的保险品牌。

浅析中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为例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可以预见,我国金融业也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后,分业经营模式愈发的处于劣势之中,因此,我国保险、银行等不同金融行业之间混业经营模式开始发展。随着金融机构之间混业经营的开展,诞生了银行保险这一重要的金融产品,也成为国际保险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在这样的条件下,银保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虽然我国保险行业在该银行保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有了初步的经验和探索,但是,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在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上,平安保险一马当先,在保险业务为核心的基础之上,逐渐成长成为一家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巨头,他们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探讨,以便在我国大环境下对银行保险加快创新步伐,完成新的探索,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保险机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银行保险平安保险公司金融一体化混业经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increasing. It is foreseeable that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will also face more and more severe challenges.Especially since China formally joined the WTO since 2001, the model of separate oper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sadvantaged. Therefore, the mixed operation mode between the different financial sectors of China's Insurance and banks has been developed.The bankassur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oducts of the mixed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bank insurance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in the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industry, and the cooperation of the banking insurance will inevitably go to the deeper development.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has made some useful attempts and explorations in bankassurance business, gained some experience and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bankassuranc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many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have been found in practice.As a pioneer of the mixed op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 Ping An insurance company is a world leading diversified financial service group with the core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ir banking insurance business is worth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信用保险合同

篇一:第十章信用保险合同与保证保险合同 第十章信用保险合同与保证保险合同 (一)名词解释 1、信用保险合同:指作为债权人的被保险人在信用贷款或售货交易过程中,当债务人不为清偿或不能清偿时,保险人经代为赔偿后而代为向债务人索赔的一种财产保险合同。 2、保证保险合同:指作为被保证的债务人或雇员未履行债务或是以欺骗舞弊行为,给债权人或雇主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人代为赔偿后从而取得代位追偿权的一种保险合同。 (二)选择、简答或论述 一、信用保险合同的特征 1、合同的公益性 2、主体的特殊性经营信用保险业的保险人,必须取得主管部门的特别授权。 3、承保危险的无规律性 二、信用保险合同的种类 1、出口信用保险合同。主要险种,(1)普通出口信用险 (2)寄售出口信用险 (3)出口融资信用险 (4)托收方式出口信用险 (5)中长期延付出口信用险 (6)海外工程出口信用险 2、(国内)投资信用保险合同 3、(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合同主要险种,(1)贷款信用险 (2)消费信用险 三、保险责任 1、政治危险责任 (1)战争、类似战争行为、叛乱、罢工及暴动 (2)政府有关部门征用或没收 (3)政有关部门汇兑限制 2、信用危险责任(1)买方无力偿付债务 (2)买收货后超过付款期限4个月以上未支付货款 (3)买方拒绝收货及付款而其原因并非由被保险人违约,且被保险人以采取了必要措施包括必要时向买方起诉,迫使买方收货付款。 四、保证保险合同的特征 1、保险人资格的特许性:承办保证保险业的保险人,必须是经国家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 2、承保危险的特殊性:多是一般财产保险的不保危险 3、当事人身份的三重性合同的不可解除性:由投保人、保险人、被保证人 五、保证保险合同的种类 1、诚实保证保险合同。主要险别,(1)个人保证保险 (2)团体保证保险 (3)总括保证保险 (4)流动保证保险 (5)超额流动保证保险 (6)职工保证保险 2、却是保证保险合同。主要险别,(1)合同保证保险 (2)行政保证保险 (4)司法保证保险 六、保证保险合同与信用保险合同的异同 相同点: 1、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相同:两种合同的订立,都是一种担保行为,担保人都是保险公司 2、合同履行条件及方式相同:两种合同,只要发生保险人佩服行为,则必然产生保险人的代位追偿权 不同点:保证保险合同根据被保证人的要求而订立。 信用保险合同根据权利人的要求而订立。篇二:金融机构贷款损失信用保险合作协议 金融机构贷款损失信用保险合作协议 (模版) 甲方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摘要]开展银保合作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是保险公司展业和扩大规模的需要,并且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潜力巨大。但是银行保险业务现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二者应当积极开展创新合作,全面提升银保合作水平。[关键词]合作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对策措施一、银行保险的概况(一)定义:银行保险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二)价值。1.银行:可以通过代理销售多样化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2.消费者:成本低,安全可靠,购买方便。3.保险公司:1)可以提高销售并且降低成本,从而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2)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开拓更多的客户源。二、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观念更新问题。银行必须更新观念,以经营主业的态度,经营代理保险业务,才能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多年来也是一直按照自己的固有模式开展业务,要在银行代

理方面实现突破,也要改变“畏难”情绪,克服短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银行、保险‘双赢”的目标。(二)利益分配问题。利益分配是银行、保险双方合作中最敏感的 问题,也是双方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合理分割利润,才能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初期,要最大限度地向一线分配利益。因为所有业务均来源于一线人员,在初期,由于代理业务规模很小,由此而来的代理费也微乎其微,如果不能足额分配到业务一线就不能足以调动起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代理业务的健康发展。(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问题。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作为新事物,要得到百姓认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代理业务的逐步扩大,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规模。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要立足长远,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决不能急于求成。(四)服务的专业化问题。保险业与银行业虽有许多相似之外,但仍有许多差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首先要有保险观念和保险意识。其次

关于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发展规划的调研材料

关于某保险公司银保业务发展的调研报告银行保险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银保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双方合作局限于简单的兼业代理层次,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在各银行总体业务比例较低,代理保险业务收入不多,还没有体现出银保合作的价值和优势。在当前银保合作快速发展中,问题不断暴露,甚至一些地方的代理业务出现大起大落。 从狭义上解释,银保合作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来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等代理保险业务行为。对银行而言,就是借助良好的信用形象代替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的一种特殊中间业务行为;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保险营销中环节上的一种代理业务行为。 今年我有幸到某保险公司实行轮岗计划,在销售管理部从事为期三个月的销售推动岗的工作,在此期间初步接触了银保渠道业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银保合作中存在问题,找出原因之所在,提出解决困扰银保合作的因素、产品创新和渠道维护等建议,探索加快银保合作的发展步伐、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银保双赢等途径。 一、银保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纵观全国产、寿保险公司都与银行业建立了代理保险业务合作关系。绝大多数一家保险公司同众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银行也是一家银行与多家产、寿险保险公司建立代理保险业务关系。 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发展较好。寿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银行网点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合作的方式;合作内容有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保费、代给付保险金、资金汇划网络结算、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银行网点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业务已成为寿险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和销售渠道之一,部分寿险公司的银行代理业务占公司全

中国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银行保险业务开始逐渐成为国内金融市场的亮点。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刚刚起步,银保产品开发的风险、保险公司内控中的风险、与银行合作过程中的风险、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监管的真空等都给银行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许多风险。文章通过对国内银行保险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结合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情况,将银行保险的风险进行分类,得到我国银行保险风险管理的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保险;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一、引言 银行保险,也有人称之为银保融通,浅层意义上来说,是指保险公司通过银行平台销售产品,深层意义上来说,是指保险公司与银行采取相互融合的策略,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和保险相关的金融服务客户销售渠道共享,以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 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自1995年以来,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1995年至1999年)。这段时期的银保形式主要是银行代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产品单一,还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银保市场。 第二阶段:高速成长阶段(1999年至2005年)。在这段时期,银行保险市场的主体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出现,我国进入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高速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深层次合作阶段(2005年至今)。《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我国通过以后,银保合作混业融合的态势开始出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开始从简单变为高级。 就目前而言,许多学者都已经研究了银行保险的产品设计与开发、销售环境、发展模式、问题与解决方式,这些都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但是对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析及管理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仍然很少,尤其是基于保险公司视角。故此,本文将从保险公司出发,整体研究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相信这将会是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理论补充,对于实际操作会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析 (一)银行保险业务的风险概述 银行保险业务在进行过程中,从保险公司设计险种,通过银行进行销售,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所产生的风险多种多样。在业务中,与银行保险有直接关系的是保险公司、银行、消费者、政府等。 (二)银行保险产品设计中的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