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国家正式版)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国家正式版)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国家正式版)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国家正式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告

2012年第33号

为有效保护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现予以公告。

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稀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核准(备案)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贷融资、安全监管等工作时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

附件:稀土行业准入条件.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7月26日

附件: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为有效保护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项目的设立和布局

(一)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金属冶炼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安全生产规划等要求。

(二)开采稀土矿产资源,应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计划进行开采,严禁无证、越界开采和使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采选矿工艺。

(三)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不得建设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项目。

(四)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金属冶炼属于国家限制类投资项目,应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公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经核准后方可建设生产。

二、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

(一)生产规模

混合型稀土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0吨/年(以氧化物计,下同);氟碳铈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5000

吨/年;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500吨/年。禁止开采单一独居石矿。

使用混合型稀土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8000吨/年;使用氟碳铈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5000吨/年;使用离子型稀土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00吨/年。

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吨/年(实物量)。

以上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20%。

(二)工艺及装备

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开发应建有完备的三废处理设施,专门的废石场和尾矿库。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应采用原地浸矿等适合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禁止采用堆浸、池浸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选矿工艺。

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生产工艺。

稀土金属冶炼项目,不得采用湿法生产电解用氟化稀土生产工艺、稀土氯化物电解制备金属工艺。采用氟化物熔盐电解体系的,合成氟化稀土须配有完备的含氟废水、含氟废气处理装置,含氟废渣须专门处理,不得随其他工业废渣排

放。

三、能源消耗

稀土冶炼分离、金属冶炼项目,应采用先进工艺和装备,有完善的节能措施,能源消耗须达到《稀土冶炼产品能耗》(XB/T801-93)二级标准,待新的《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出台后按新标准执行。

四、资源综合利用

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不得超过10%,一般矿石的选矿回收率达到72%以上(含,下同),低品位、难选冶稀土矿石选矿回收率达到60%以上,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5%以上。

离子型稀土矿采选综合回收率达到75%以上,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处理混合型稀土矿和氟碳铈矿的冶炼分离项目,从稀土精矿到混合稀土,稀土总收率大于90%,从混合稀土到单一或富集稀土化合物,稀土总收率大于95%;处理离子型稀土矿的冶炼分离项目,从混合稀土到单一或富集稀土化合物,稀土总收率大于92%。

稀土金属冶炼直收率大于92%。

五、环境保护

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金属冶炼企业应通过环境保护部稀土企业环境保护核查,列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符合环

保要求的稀土企业公告名单。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制度,生产项目未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不得投产。

(二)污染物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严格执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安装在线排放检测装置;按要求办理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等环保手续,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

(三)开采稀土矿产应严格执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障金制度,根据“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编制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对含伴生放射性元素的稀土矿山,应采取相应的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四)稀土企业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属于危险废物的,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规定;含钍、铀等放射性废渣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2002)要求,严格进行管理。

(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按规定制定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六、产品质量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产品质量法》,应当有独立的质量检验机构和专职检验人员,有健全的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七、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治、消防和社会责任

(一)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稀土矿山开发建设项目需按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否则不得投入生产运行。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应严格遵守安全评价和职业危害评价制度,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验收或备案制度。

(二)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具备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条件。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对重大危险源有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供电、供水装置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设施。尘毒作业场所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三)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过程涉及放射性污染的,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铀、钍矿冶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GB14585-9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及《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39-2002)等法律法规要求,配套建设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

(四)企业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项目设计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1-2006)执行,消防验收手续齐全。生产过程要严格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五)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类保险,并为从业人员足额缴纳相关保险费用。

八、监督与管理

(一)新建、改建和扩建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项目须符合上述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准入条件基本要求的项目,有关项目审批部门不予核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安全监管部门对矿山开发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不予审批,环保部门不予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节能审查部门不予通过节能审查,工商部门不予注册,税务部门不予登记,金融机构不予提供贷款和其它形式的授信支持等。

(二)未达到上述准入条件的现有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企业应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与技术改造

相结合等方式,尽快达到本准入条件的规定要求。国家有关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企业必须建立生产和销售台帐,自觉接受和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按照有关部门规定报送报表。

(四)各级稀土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当地稀土生产企业执行本准入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对稀土生产企业进行抽查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企业名单。

九、附则

(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所有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和金属冶炼企业。

(二)本准入条件涉及的有关标准和行业政策、法律法规若进行了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

(三)本准入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自2012年7月26日起实施。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2012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 一、稀土现状...........................................................................................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5)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 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前言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就此做一介绍,以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 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环保局: 现将《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及《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工业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在“十二五”规划期纳入约束性考核的4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第四条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减排原则。与国家和地方的污染减排政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方案相结合。 (二)平衡原则。采取主要污染物区域总量平衡的方法和措施。 (三)基数原则。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来源列入污染减排基准年统计口径。 (四)交易原则。试点地区严格执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有关规定和措施。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章节中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平衡的方案(以下称“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 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应明确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削减替代来源及削减替代量、区域平衡量与建议控制总量。 位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还应明确建设项目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情况。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当地环境质量和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要求,按照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立足于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减污”,以实现企业自身总量平衡。

关键词:包头 稀土 尾矿 综合利用

《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课题通过国家验收 日期:2010-12-08 加入收藏 12月3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包钢在铌选冶技术及稀土冶炼新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铌的选冶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 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罕见的多金属伴生矿床,其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铌和钍储量居世界第二。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包钢在白云鄂博矿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大型矿业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重点课题之一。4年间,包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与东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沙矿冶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宾隆矿业等多家单位联手合作,圆满完成了包头稀土冶炼实现清洁工艺,工业三废排放指标达标;铌的选冶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年产7万吨60%(REO)稀土精矿生产线能力;年产难选复杂氧化铁矿品位63%以上铁精矿200万吨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任务。不仅使包钢在铌选冶技术及稀土冶炼新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为包钢培养和练就了一支技术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科技人员队伍。 在3日举行的课题验收会上,包钢总经理、课题负责人李春龙向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资源与环境处处长徐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副主任马继伦、中国钢铁工业学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牛京考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和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为组长,13名钢铁冶金、矿冶、选矿、管理、冶金材料、财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课题验收专家组,汇报了《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李春龙详细介绍了《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包含的包头稀土资源冶炼新工艺和新设备技术研究、包头铌资源选冶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包头稀土资源选矿新工艺、包头难选复杂氧化铁矿选矿工艺研究4个专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国家科技部相关领导及专家组随后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审阅验收资料,现场咨询及答疑等严格的评审工作,认为包钢所提交的验收资料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符合验收要求;课题组完成了各项研究工作,达到考核指标;课题经费使用基本合理,组织管理制度健全,课题研发质量及进度得到有效保障;该课题创新研发出“稀选尾矿混合浮选——正浮选铁——正浮选铌工艺技术”、“罐式选择性还原铌精矿——电炉熔分冶炼低级铌铁合金工艺技术”、“高品位稀土精矿选矿新工艺技术”、“稀土精矿低温焙烧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尾气氟硫回收工艺技术”、“稀土资源冶炼新工艺新设备技术”及“难选复杂氧化铁矿选矿工艺技术”;建成了难选复杂氧化铁矿年产200万吨铁精矿生产线、年产7万吨高品位稀土精矿生产线、稀土清洁生产工艺中试线、铌选冶试验基地。专家组对该课题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及包钢科研人员、生产职工的辛勤付出给予高度赞誉,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包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

2010年稀土政策法规回眸

2010年稀土政策法规回眸 从2010年以来,经过金融危机后的稀土行业渐渐回暖,稀土价格日渐增长,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各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现将2010年-2011年以来的稀土政策归纳如下: 商务部下达2010年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 2009年12月2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条例》的有关规定,商务部发布了商贸函[2009]147号公告,下达了2010年第一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此次为中钢集团、五矿集团等22家公司分配配额,合计是16305吨。 商务部下达外商投资企业2010年第一批工业品出口配额 2010年2月23日,根据《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出口商品配额管理办法》及有关管理规定,商务部发布商贸函[2010]106号公告,下达外商投资企业2010年工业品第一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为内蒙古、山东、江苏、广东的10家稀土外商投资企业分配5978吨稀土出口配额。 国土资源部下达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2010年3月4日,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9〕165号)的有关要求,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发〔2010〕30号公告,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称2011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下达的2010年全国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9200吨。其中轻稀土77000吨,其中内蒙古为50000吨、山东为1500吨、湖南为1500吨、广西为2000吨、四川为22000吨;中重稀土12200吨,其中福建为1500吨、江西为8500吨、广东为2000吨、云南为200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2010年稀有金属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2010年3月18日,根据国家对稀土、钨、锑、锡、钼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2010年稀有金属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共为内蒙古、江西、四川、江苏、甘肃、广东、广西、福建、山东、湖南、陕西、贵州等12个省分配稀土矿产品89200吨,稀土冶炼分离产品86000吨的生产计划。其中内蒙分别为50000和35000吨,江西分别为8500和12500吨,四川分别为22000和11000吨。 工信部印发《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年)》 2010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稀土行业相关政策

稀土行业相关政策

摘要 (3) 一、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1) 一、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4) 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7) 三、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采总量控制矿种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8) 四、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10) 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12) 六、苏波:规范秩序调整结构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发展 (13) 七、稀土资源税 (17) 八、其他相关链接 (18) 九、附件 (19)

摘要 2011年5月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将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要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稀土战略储备。此外,积极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分离能力,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意见》明确,要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把行业和环境准入关。实施严格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编制、下达和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稀土出口企业资质标准。《意见》强调,要严格控制稀土冶炼分离总量。“十二五”期间,除国家批准的兼并重组、优化布局项目外,停止核准新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禁止现有稀土冶炼分离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坚决制止违规项目建设,对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责任。 自《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部门相关政策也随之推出,2012年8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及《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对稀土矿山、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三类企业,在规模上设置了准入门槛。2012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开

请各镇处、行业协会通知相关企业。申报企业务必于10月9日

请各镇处、行业协会通知相关企业。申报企业务必于10月9日前将要求材料报胶州工业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市级机关办公大楼0418房间)。联系人:匡本合、王文静电话: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青经信字〔2013〕76号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做好2013年印染企业准入公告 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工消费〔2010〕第93号,以下简称《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消费〔2012〕第4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加快我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

排,结合环境保护核查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13年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请程序和申请材料 具备《管理办法》所列基本条件的印染企业向我委提出公告申请,并如实填报《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1)等相关材料。《申请书》应按照《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申请书填报指南》(见附件2)进行填报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二、审核和公告程序 我委按照《准入条件》、《管理办法》及《印染企业准入公告核查指南》(见附件3)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申请资料核查及现场查验),并将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及审核意见一式两份于10 上旬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各地上报材料后,会同相关行业协会、专家完成资料核查及现场查验等工作。经审核初步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向社会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名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征得环境保护部同意后,以公告形式予以发布。 三、监督和管理 对于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将在新项目备案、土地供应、技术改造、污染治理和信贷投放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暂未达到《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我委将会同市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在淘汰落后、设备改造、环保执法等方面工作力度,促使这些企业尽快达到《准入条件》要求。

中国稀土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稀土学会工作总结 中国稀土学会在中国科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家发改委稀土办的关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大精神,贯彻执行中国科协"×大"会议精神,20××年工作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在学术活动、组织建设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主要工作成绩和综合情况 20××年共召开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科技培训班10余个(次),交流论文1200余篇,1700多人参加了科技与学术交流及培训。 学术交流方面我会重点组织召开了"第五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此外还组织召开了"第十届全国稀土在钢中应用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分析学术报告暨研讨会"、"20××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稀土发光学术会议"、"第三届中日环境催化和生态材料研讨会"、"20××全国稀土应用与市场信息交流会"等专业技术与行业信息交流会。20××年我会的学术交流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近年来,我会在咨询服务与培训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会完成了"赣州稀土产业考察及赣州稀土产业规划"、"钐铁氮、钕铁氮产业化项目研讨会"、"内蒙古稀土行业环保现状与治理讲座"等咨询服务工作,参与了国家环保总局《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工作,并向国家财政部、商务部、有关部委和

国家开发银行、中科创投公司提供了国内外稀土资源、产业、贸易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资料,并多次做专题汇报和交流咨询。 出版方面,我会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又编辑出版了20××年度《中国稀土学会年鉴》。《年鉴》的出版受到稀土领域的普遍关注和支持。此外我会《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和《稀土》杂志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出版质量,扩大了再稀土领域的影响。其中《中国稀土学报》英文版获得中国科协组织开展"20××年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资助。《稀土》杂志在20××年第二届北方优秀期刊评奖活动中《稀土》杂志荣获优秀期刊奖。 组织建设方面分别组织召开了"在京常务理事座谈联谊会"和"四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以及"20××年度主任秘书工作会议。这些会议在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确定学会工作方向以及制定学会未来工作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学会在经费上和基建项目上一直得到国资委和钢协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基建项目方面我会连续几年得到了国资委的支持,使学会的办公条件大为改观,一改过去捉襟见肘的局面。此外还得到了理事长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财政支持。 二、典型事例 (一)第五届国际稀土应用与开发研讨会

(GB-)《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 发布时间:2011-02-28 13:21:16 环境保护部发布《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第一个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稀土产业准入门槛,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产能过剩、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36%,产量则占世界97%。由于过度开发,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下降迅速,稀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氨氮为例,稀土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达2000多万吨,其中氨氮含量300~5000mg/L,超出国家排放标准十几倍至上百倍。由于没有针对稀土工业特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长期以来,稀土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竣工验收等,只能执行综合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稀土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为解决稀土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的技术水平,保护国家宝贵的稀土战略资源,环境保护部开展了稀土工业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稀土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的特点和原辅材料的成份,以稀土工业企业生产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为控制项目,对稀土行业废水、废气和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为防止企业稀释排放,标准中还规定了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和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稀土矿山开采至稀土金属、合金生产的各种规模特征生产工艺和装置的水、废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稀土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和竣工验收。 这位负责人表示,《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新建企业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考虑到我国稀土工业现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标准对现有企业设置了两年的达标排放过渡期,过渡期后,现有企业也必须执行新建企业排放限值。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 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大纲 一、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一)培训目标。掌握各系统、章节疾病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及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和需要现场及时抢救的急诊与危重症应用基本药物的处理。熟悉较为复杂疾病应用基本药物的初步处理。了解复杂或疑难疾病应用基本药物的有关处理。 (二)授课学时及重点内容。 1.第一章急诊及危重症和第十一章急性中毒 掌握:猝死和心肺复苏、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动物咬蜇伤、中暑、淹溺、电击伤、鼠药中毒、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急性酒精中毒。 熟悉:休克、破伤风、亚硝酸盐中毒、苯二氮卓类中毒。 了解:糖尿病急性病发症、氰化物中毒、阿片类药物中毒、瘦肉精中毒。 2.第二章感染性疾病 掌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猩红热、肠道寄生虫病。 熟悉: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病、败血症、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华支

睾吸虫病、肺吸虫病。 了解:急性脓胸、肺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布鲁菌病、炭疽、黑热病、绦虫病、囊虫病、包虫病。 3.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咯血。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衰竭。 了解:肺血栓栓塞症。 4.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 掌握: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 熟悉:药物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 了解:食道喷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幽门梗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胰腺炎。 5.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掌握: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 熟悉:高血压心脏损害、高血压肾脏损害、心脏神经症、心力衰竭。 了解:心肌病、心包炎、心肌炎。 6.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 掌握:缺铁性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友病。

稀土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 报告编号:16373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7b215185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 报告编号:163731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稀土是一组金属的简称,它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副族中称为镧系元素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因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它的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医疗领域、陶瓷领域、农用领域、永磁体领域、玻璃领域等等。此外,因稀土元素还具有丰富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特性,在新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高技术领域这些稀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其稀土消费量占世界稀土消费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已占据全球稀土消费的半壁江山。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稀土产业经过40多年建设与发展,在生产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稀土原料向深加工方面发展、稀土应用向高科技领域发展的良好趋势。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稀土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认为,2 011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7月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为淘汰已有落后产能和新增产能审批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望加速行业整合,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1月21日联合发布《稀土产业调整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预算将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稀土资源开采监管,稀土产业绿色采选、冶炼,以及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等方面。 随着国家稀土行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对稀土行业监管和整合力度的加大,“十二五”期间中国稀土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福建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福建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福建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目录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依据和任务来源 (1) 二、工作概况 (2)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原则 (3) (一)主要内容 (3) (二)编制原则 (3) 四、排放限值的确定 (4) (一)最高允许排水量 (5) (二)主要污染因子 (5) 五、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 (7) 六、环境效益 (10) 七、本标准实施的建议 (10)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依据和任务来源 纺织染整行业(包括具有纺织或印染、漂染工艺的企业)是我省水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其废水排放总量约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2%,COD排放量约占18%,氨氮排放量约占12%。个别地方纺织染整企业设备落后、陈旧,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污染十分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加强纺织染整行业废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污染减排的需要,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是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为了防控纺织染整行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国家、福建省政府及其环保主管部门的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要求。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要求纺织染整行业到2011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2006年发展改革委发布《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 185-2006)。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并于2010年4月修订。新的准入条件对现有及新建或改扩建印染项目印染加工过程新鲜水取水量有明确要求。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582号)要求到2012年,染整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其中印染布平均约42公斤标准煤/百米,印染行业降低消耗204万吨标煤/年;新鲜水消耗量下降到2.5吨/百米,总量减到12.75亿吨/年;废水排放量下降到2吨/百米,总量减到10.2亿吨/年,减排2.55亿吨/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要求对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闽政〔2010〕16号)要求在纺织印染工业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大力推行中水回用。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转变,减少终端排放量。强化纺织印染工业节能,推广连续化、环保节能、省时高效、短流程、无水加工等工艺和装备,发展热电联产。推广悬浮体染色、气雾

我国稀土工业的污染及治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b2151853.html, 我国稀土工业的污染及治理分析 作者:安静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24期 摘要: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是稀土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但随着我国稀土工业的发 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为促进稀土工业的清洁生产,本文对稀土工业的生产工艺、污染源以及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 关键词:稀土工业;生产工艺;污染源;污染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根据中国稀土学会年鉴的数据,2013年,稀土在我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的应用量占总 应用量的37.2%,而在荧光材料、液晶抛光、永磁材料、贮氢材料等新材料领域的应用量已经达到总量的62.8%。 我国是稀土大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根据2010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矿产品摘要》,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为3600万t,占世界总储量的36%。同时,我国也是稀土生产、出口和消费的大国。从2003年开始,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我国稀土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取得了众多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2013年,堆 浸工艺生产的离子型稀土精矿已经被列入我国环保部发布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简称“双高”产品名录)中。2015年,稀土氧化物也被增补进“双高”产品名录中。为了促进稀土工业的清洁生产,本文对稀土工业污染来源以及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 1.生产工艺 我国稀土工业开发利用的矿物主要有3种:包头混合型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中前两种矿物为轻稀土,后一种为中重稀土。由于矿物种类、成分和结构不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也不一样。 混合型稀土矿是我国储量最丰富的稀土矿物,其储量占我国稀土资源总储量的84%。该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市的白云鄂博地区,是我国特有的大型复合稀土矿物。该稀土矿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混合矿物,并含有少量铁矿物、萤石、重晶石以及磷灰石等矿物。此外,该矿还含有约0.2%的放射性元素钍。目前可供工业上使用的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稀土品位为50%~60%。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由于含有高温下十分稳定的独居石,常温下难以用酸分解,目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只有浓硫酸强化焙烧和氢氧化钠溶液分解两种。氢氧化钠溶液分解法工艺

《中国稀土产业和相关政策概览》

中国稀土产业和相关政策概览作者:陈占恒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稀土学会办公室E-mail: chenzh@https://www.doczj.com/doc/7b2151853.html, 2009年以来,稀土成为各种媒体和网络的热门话题,有些报导,特别是国外媒体,有失真实。纵观之,均源自对中国稀土现状不甚了解。本文目的在于为关心稀土人士对中国稀土产业与政策有一个真实的认识。本文英文版已于四月七日在本站刊登。 1、中国稀土产业现状 (1)资源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世界上稀土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98%的稀土资源分布在中国的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稀土资源探明基础储量8731万吨(ReO),资源量6780万吨,约占世界55%(但是随着世界新稀土矿床的发现和中国已探明稀土资源的大量开采,这一比例正在下降,估计目前约占35%,而且还将继续下降)。图1为中国稀土工业储量分布比例和稀土矿藏分布图。 (2)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情况 中国多数稀土企业分布在大型稀土矿山所在地区。中国目前拥有稀土冶炼分离企业100家。稀土分离能力保守估计已经达到17万吨,实际可能超过20万吨。其中稀土金属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万吨的水平,其中单一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混合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 以区域稀土资源为核心,中国稀土产业形成了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稀土生产体系的格局。

□三大基地: 一是以包头混合型稀土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8万吨。 二是以江西等南方七省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6 万吨。 三是以四川冕宁氟碳铈为原料的氟碳铈矿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3 万吨。 □轻重两大体系: 一是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属、各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材料、贮氢合金等外延产品。 二是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是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富集物,混合金属和合金。 ○内蒙地区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主要集中在包头地区,现有稀土企业近60家,其中骨干企业20家。包头现有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2家,5000吨以上的骨干企业5家。2000-3500吨的企业12家,其余处理能力在2000吨以下。目前,作为国内最大稀土资源的开发主体,内蒙稀土高科是中国最大的稀土矿产品生产和稀土冶炼加工企业。2008年12月,以包钢稀土和包头稀土高新区为主体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整合包头当地稀土分离企业,集中资金进行产品储备以稳定市场价格, ○江西省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目前约有20家。原有88家矿山企业生产稀土精矿,2004年12月29日成立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稀土矿山生产统一管理,稀土矿产品统一经营,以及稀土工业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工作。产品以中重稀土为主。赣州市政府牵头筹资约18亿元,整合该地区稀土矿山企业,进行稀土矿产品储备。中国五矿集团在江西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20亿元,达到年分离稀土13500吨的能力,实现年销售100亿元的目标,建成全球最大的采选、加工、应用一体化稀土企业集团。 ○四川省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目前共28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3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2009年江西铜业集团与四川矿业共同成立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位于四川省冕宁县的牛坪矿山,该矿山稀土储量估计为157万吨。江西铜业于2008年6月斥资人民币4.3亿元夺得牛坪稀土矿2.94平方公里的采矿权。此前四川冕宁地区有108家稀土采矿、选矿和冶炼分离企业,很分散,滥采滥挖的现象突出,既污染环境又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3)产品结构 中国稀土矿的开采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中国稀土产量仅为1000多吨。1996年到2006年的11年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年均增长9.12%。2007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达到12.08万吨(以氧化物计),2008年稀土精矿产量已经达到124500吨(以氧化物计),占世界稀土精矿总产量的95.55%。2009年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94万吨(以氧化物计)。图2显示了1998年到2008年中国稀土精矿产量。 图3是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从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产量由60800吨上升到134600吨,增长了2倍多。1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27%。

深度解析印染行业2012年:绿色蜕变

深度解析印染行业2012年:绿色蜕变 2012年间印染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翻看今年的报纸,印染行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产量提升与技术进步效果显著,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不断推进。但在朝着科技进步、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目标奋进时,作为传统污染大户的印染行业也备受诟病。面对苛责,我们欣然承受,因为我们的确还不够完美;面对成绩,我们宛然一笑,因为这不是终点。 关键词:引导升级 1.《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 《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的三大发展目标为: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科技进步推动转型升级效果显著;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取得进展。 《规划》指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695亿米,年均增长3%;完成工业总产值5349亿元,年均增长12%;出口总额190亿美元,年均增长8%。而在十一五期间,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601.65 亿米,比2005年增长66.13%,年均增长10.69%;十一五期间产销衔接基本良好,保持97.5%以上的较高水平。在十二五期间,行业产量年均增长由十一五期间的10.69%调整到3%;完成工业总产值则由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10%调整到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12%;在十二五期间,行业出口年均增长8%,这些数据对印染行业是有一定难度的指标要求,但同时这些都是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要引导印染行业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来。 点评:印染行业既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也是具有很高管理要求的行业。印染企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和技术装备要求比较高。印染行业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规划》指出的十二五期间的第五个重点任务是加快产品研发和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这是行业的重点任务,也是行业的重点难题。在十二五期间,行业第一个任务就是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1.加强节能环保重点技术研发攻关;2.加大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面;3.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染整加工技术;4.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2.《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升准入条件 9月,2012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暨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竞赛颁奖仪式近日在江苏南通举行。记者就企业迫切了解的一些政策问题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 国家对纺织工业十二五节能减排提出了严格的约束要求。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纺织印染行业化学需氧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

磁性材料生产厂家名录

理事长单位 理事长姓名职称/职务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许天奇研究员(所长)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磁性材料与器件分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 性材料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名单 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姓名职称/职务横店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何时金董事长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张瑞标总经理 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廖有良 总经理 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汪南东董事长 安徽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洪石笙董事长 金川电子有限公司徐晓利董事长南京中电熊猫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李行总经理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李卫副总工程师上海宝钢磁业有限公司陈元峻总经理金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梁多衍董事杭州永磁集团公司贾贵元董事长 金山电气集团公司梁会安总经理南京中电熊猫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李行总经理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戴炎董事长安徽龙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熊永鸽总经理海宁联丰磁业股份有限公司严剑峰总经理绵阳开元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汪伟董事长成都四星液压制造有限公司唐明星董事长东阳市中元磁业有限公司任元月董事长

上海金泰内圆切片设备有限公司张官友董事长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樊熊飞董事长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孙宝玉董事长 南京力源强磁股份有限公司张曾新董事长广东肇庆微硕电子有限公司(软磁铁氧体材料)王京平总经理南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周连明总经理 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卢阳成总经理 以下是2018优秀磁性材料企业排名前10榜单 【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市铂科磁材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安徽省瀚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金昌中圣基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四川京都龙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北京冶科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江西艾特磁材有限公司 中国稀土学会张安文副秘书长、兰州大学李发伸教授、四川大学刘颖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冯 则坤教授、电子科大兰中文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磁电功能材料研究所车声雷教授、南昌大学 解伟教授、东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何震宇副部长、重庆科技大学马毅龙教授、江西艾特磁材 毛圣华总经理、钢铁研究总院李安华教授、大友科技周国华高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王自敏 教授、中电材协磁材分会张明秘书长、大正电子郑钧译总工,分别向大会作了稀土产业链主 要需求端发展状况及展望、微波吸收技术2.0刍议—精确制造的建议与实践、高矫顽力稀土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4) 为加快铅锌工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现将《铅锌行业准入条件(2007)》修订为《铅锌行业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中铅锌冶炼企业包括利用铅精矿及搭配处理含铅二次资源、锌精矿、混合铅锌精矿和含锌二次资源为原料的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或者改造的铅锌矿山、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应布局于依法设立、功能定位相符、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建设铅锌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严禁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铅锌项目。 (二)生产规模 铅锌矿山:开采铅锌矿资源,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

资源规划及相关政策。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采矿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300吨/日),服务年限须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铅锌冶炼:新建和改造单独处理锌氧化矿或者含锌二次资源的项目(不含回收锌电池中二次金属项目),规模须达到3万吨/年以上。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铅锌冶炼企业须建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铅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9-2013),锌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70-2008)。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 铅锌矿山:新建大中型铅锌矿山须采用适合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先进采矿方法,优先采用充填采矿法,尽量采用大型先进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根据矿石种类和成分,采用先进适用的选矿工艺,提高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最强华医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处方集(2012版)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处方 集(2012版) 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最全2014年整理适用于 好医生和华医网的考试 、(奋乃静)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 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地高辛)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 3、(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获得肺癌病理学诊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60%~ 80% 、(早期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关键 5、(直肠指检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 初筛方法 、(胃癌的早期诊断)是胃癌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 7、苯巴比妥的适应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 表皮松解、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等保胎主要目标为争取促胎肺成熟时间(48 )小时,次要目标为争取宫内转运时间 9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 )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24 )小时内失血 量达到 或超过500ml 、猝死时的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段) 11大多数卵巢癌对化疗比较敏感,上皮性癌卵巢癌常用的为(TP(紫杉醇、卡铂或顺铂)) 方案 、第(8对)脑神经损害者,应用阿米卡星可导致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损害 13、对于间隙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只需要按需给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的速效β2受体激动 剂,如 (沙丁胺醇) 、对原因不明的神志丧失的患者用氟马西尼鉴定是否为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开始用量是0.2mg, 一般最大剂量为(0.5)mg 1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1 ) mV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体力状态评分为(2 )分者和年老者可选择单药化疗 、服用以下哪种药物可出现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枸橼酸铋钾)、复方氯化钠的禁忌证包括(肾病综合征)、腹膜透析液的禁忌证不包括(顽固性水肿)0、防风通圣丸宜于下列哪项配伍(菊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