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儿科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儿科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儿科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订人—胡国华,姚静婵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儿科学英文名称:Pediatrics 课程类型: 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72 学时;理论课学时62,实验学时10 适用专业:临床专业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内科学、外科学

课程简介:《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有关疾病防治、促进身心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的一门综合性医学。是临床医学四大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小儿时期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等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是整个人生“多灾多难”的特殊时期,也是死亡率非常高的时期。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这个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儿科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置的一门临床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医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儿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在校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临床见习,努力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和诊治方案;掌握儿科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熟悉基本技能操作;

了解儿科学的基本科研方法和新进展。达到这些目标要求也将为今后从事各种医学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学》第7 版,由沈晓明和王卫平教授主编,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的全国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第7版《儿科学》除了突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突出了(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教材的功能性。该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以适应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儿科学所有的授课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临床经验。我们更加注重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还特别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是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儿科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学的基本科研方法和新进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要点等,尤其要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的原则等。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预防及预后等。了解儿科学常见病的诊疗进展等。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儿科学是临床专业课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基本理论包括发育儿科学、基础儿科学、预防儿科学及临床儿科学。本课程按照医学教育的要求对基本理论进行系统的课堂讲授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要求掌握儿科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及处理,为培养学生成为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

及实践基础。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儿科学又派生出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神经、肾脏、内分泌、传染病和急救医学等三级学科,由于疾病的变化及某些年龄阶段的特殊医疗保健的需要,又形成了以年龄划分为特征的围生医学、新生儿学与青春期医学等专业

分支。同时保障儿童健康、必须要有其他多学科的密切配合。故多学科协作将是儿科学发展

的必然趋势。其他学科的发展必然有力地促进儿科学的变革及发展。

四、考核方式:

儿科学为考试科目,期考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成绩评定:平时作业20%期考80%

五、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