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洞试验条件

风洞试验条件

风洞试验条件
风洞试验条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

获奖编号:1995-J-07-3-003

NF-3低速翼型风洞研制

主要完成人:

乔志德、郗忠祥、尹迪义、苏耀西、周瑞兴

主要完成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项目简介:

NF-3低速翼型风洞是按照满足军,民用高性能翼型发展的需要建成的我国和亚洲最大低翼型风洞,属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构成机翼的翼型对飞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翼型技术是外国向我国航空工业实行技术封锁的高技术项目之一,因此,要自行研制飞机,必须研究发展我国的先进翼型。NF-3风洞是发展先进翼型所必须的试验设备,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速,高雷诺数和低紊流度风洞实验设备的空白,是我国航空工业完成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NF-3风洞是国内和亚洲同类风洞中雷诺数最高(R>700万)的低速翼型风洞;其紊流度低于国内同类风洞,达到了国外同类风洞的先进指标;测控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数据实时处理;具有二元,三元和螺旋桨三个实验段,其流场品质和风洞测量精度均已达到国军标要求,翼型实验与国外实验结果吻合。建成以来,已进行过航空,航海等工业部门10个单位18个模型的风洞实验,发展了低噪声先进翼型系列,实验结果已用于飞机,船舶,建筑等工程设计,为上述军,民产品的及时定型投产做出了贡献。

我国建成亚洲最大增压连续式高速翼型风洞

发布时间:2003-10-8

https://www.doczj.com/doc/7b17581346.html,消息(16:00新闻)风洞主要用于测试飞机的外型设计是否合理,我国自行研制的亚洲最大增压连续式高速翼型风洞,今天在西北工业大学进行了首次通气实验。

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开始了风洞的首次通气运行。压缩机以每分钟1900转的速度将达到实验要求的气流送入风洞的实验段内。工作人员则通过计

算机对风洞内的风速、空气压力、温度等进行监测控制。

流体力学学科概述

流体力学学科源于航空学院的原53专业,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并入后,学科力量进一步增强。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获力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1998年批准为长江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992年原国防科工委在本学科设立“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995年原航空工业总公司又成立了“航空气动力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2007年进入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计划,学科依托的“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2008年顺利通过评估。师资强大,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目前我院流体力学学科主要包括4个研究方向:理论与设计空气动力学研究、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流固耦合、气动声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新概念飞行器流体力学问题研究等方向。在空气动力学试验方面,我校是中国高校中风洞试验设备最全的大学,现在仍然保存着中国第一座风洞。1992年研制成功低湍流度风洞,其湍流度达到0.02%的世界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建成的亚洲最大的低速翼型风洞,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建设的国内第一座连续式高速增压风洞,试验雷诺数达到15×106,为国家大型飞机工程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该学科依托“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突出翼型、机翼与新概念飞行器布局设计主要特色,建立了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高速/低速风洞实验在内的综合研究软硬件环境。学科建设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在设计空气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流动控制技术等重点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日趋完善的分析、评估与验证完整体系。

主要研究方向简介如下:

☆设计空气动力学研究

流体力学学科的重点与特色研究方向,逐步建成了一套翼型、机翼与新概念布局设计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体系,所设计的翼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完成的先进翼型和机翼设计技术研究课题,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在国

内首次系统地研究发展了一套基于CFD技术的翼型气动分析与设计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和发展了若干新的翼型设计思想,并运用此设计思想设计了一批用于飞机、直升机、水下螺旋桨、空气螺旋桨和风机的高性能新型翼型。

☆ 流固耦合力学研究

为了应对航空航天领域中面临的非线性流固耦合问题,发展了以气动弹性为重点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体系。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解决型号设计问题相结合,开展了多层次的非线性流固耦合研究,解决了目前飞行器设计中无法解决、很难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非线性气动弹性技术难题,形成了考虑弹性变形条件下的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与设计能力。

☆ 流动控制技术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研究,在非定常分离流动特性、涡的稳定性机理与

控制等方面获得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 实验流体力学研究

流体力学学科依托“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内最大的低速翼型风洞与国内第一座连续增压高速翼型风洞,以及数座其他类型风洞在我国空气动力学学术研究和型号研制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了新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法的风洞实验验证研究,如新布局研究和等离子隐身、减阻研究等;拥有激光测速仪、红外热像仪、热线、热膜风速仪等先进仪器,开展了复杂流动测

试和流动机理的研究;拥有动态测压、测力等非定常测试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系主任高超:这个风洞能够逼真地模拟出飞机在高空中飞行的受力情况。大大提高我国风洞实验能力。

专家介绍,这座连续式增压高速翼型风洞可以长时间连续运行,从而进行我国以前难以进行的飞机的高速动态风洞实验,下一步还将进行风洞的标定参数测

量和标准模型测量。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1)石家庄铁道大学风洞实验室参数

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中型边界层风洞,其试验速度相对较高的试验段(高速试验段)长17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 m、高2.5 m,试验段风速0~60 m /s连续可调。高速试验段有前后两个转盘,前转盘位置可模拟均匀流风场,通过在该试验段一定范围内布置边界层发生器,在后转盘位置可进行与边界层有

关的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局部构件抗风性能试验。试验速度相对较低的试验段(低速试验段)长15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5.5 m、高4.4 m,最大风速不小于16 m /s,可进行长大桥梁全桥模型抗风试验研究。 3)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DUT-1)建成于2006年4月,是一座全钢结构单回流闭口式边界层风洞,采用全自动化的测量控制系统。风洞气动轮廓长43.8 m,宽13.1 m,最大高度为6.18m;试验段长18m,横断面宽3m,高2.5m,空风洞最大设计风速50m/s,适用于桥梁与建筑结构等抗风试验研究。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介绍 风洞试验室建筑面积4665平米,拥有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下吹式双试验段边界层风洞,风洞全长96.5m,高速试验段尺寸为4m×3m×22m(宽×高×长),最高风速30m/s;低速段尺寸为6m×3.5m×21m,最高风速18m/s。拥有1280点同步电子扫描阀、多点激光测振仪、高频天平等先进的测试设备,可进行结构抗风和风环境的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风振分析等研究和咨询工作。 风洞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试验段转盘和移测架均由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风洞压力测量系统包含美国Scanivalve公司的3台DSM主机和20个压力扫描阀,能够实现1280点的压力同步测量,可满足海量测点压力测试的要求。振动测量系统包括美国NI公司的动态信号采集系统、PCB和Dytran公司的超小型精密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德国Polytec公司的四台激光测振仪,可进行建筑物模型气动弹性试验。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高频底座天平、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分析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分析 xx建设指挥部,渝xx公司,工地试验室 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重庆建设指挥部,渝涪公司,,以下简称建指,试验检测工作标准化的管理目标,统一工地试验室建设和标准化管理,规范试验检测人员行为,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依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建设标准》 ,TB10442-2009,、《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函【2013】 284号,和建指的《工程质量检测及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建指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遵循机构设置合理、人员资质满足要求、仪器设备达标、操作过程规范、数据真实可靠的原则,对工程质量检测实行建指指导监督,施工单位具体按规范要求检测和控制,监理单位见证和平检,第三方检测单位接受建指委托承担工程实体专项检测任务的管理模式。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试验检测是指在工程实施直至竣工验收和工程缺陷责任期的全过程,由工程试验检测单位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根据设计和有关规程、规范、质量标准对目的物进行测试检验,采集有关质量指标或检测数据进行判定的活动。 第四条所有参与建指所属建设工程活动的单位,均应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责 第五条建指安全质量部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试验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在建指质量管理小组领导下开展各项管理和检查工作。第六条各施工及监理单位按照《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的要求设置中心试验室和一定数量的试验分室,同时建指将通过招标选择第三方工程实体检测机构,上述试验检测机构与建指安全质量部共同构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体系,包括,

MS82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负责人林麒)

MS82 风洞试验技术研究(负责人:林麒) 8月27日下午地点:4层临4-10 时间 编号 报告题目 报告人单位 主持人 13:30 MS82-1700-I 运输机后体舱门开启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胡汉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杨希明 13:50 MS82-0056-O 一种改进的内埋武器高速风洞弹射投放实验方法 宋威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14:00 MS82-0690-O 大长细比模型高速风洞试验支撑干扰分析 秦 汉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14:10 MS82-1330-O 翼身融合构型飞机跨声速风洞试验支撑干扰问题研究林榕婷中国商飞北研中心 14:20 MS82-1859-O 小展弦比飞翼低速大迎角支架干扰试验研究 王延灵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白鹏 14:30 MS82-1860-O 风洞节流对其高亚声速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秦红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4:40 MS82-2136-O 倾转四旋翼无人机风洞虚拟飞行初步验证 聂博文国防科技大学 14:50 MS82-2647-O 高速风洞中大型飞机常用支撑形式干扰特性研究 李 强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5:00 MS82-2681-O 基于映像涡系法的闭口矩形实壁风洞洞壁干扰因子计算 马洪雷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岳连捷 15:10 MS82-2761-O 弹性体模型风洞试验支撑系统虚拟振动试验研究 张 戈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15:20 MS82-1850-O 导弹滑块电缆罩气动特性风洞测力试验优化研究 朱中根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15:30 15:40 MS82-0819-O 并联级间分离自由飞风洞试验技术及相似律推导 薛 飞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8月28日下午地点:4层临4-9 时间 编号 报告题目 报告人单位 主持人 13:30 MS82-1670-I 风洞动态试验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赵俊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陈德华13:50 MS82-2868-O 不同收集口角度下风洞流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高 娜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14:00 MS82-0603-O 基于RBF 神经网络的大迎角耦合振荡气动力建模 卜凡楠厦门大学 14:10 MS82-3570-O 端壁附面层抽吸对压气机叶栅分离影响的仿真研究王东中航发动力所 王铁进14:20 MS82-1760-O 结冰风洞中SLD 模拟方法及其实验验证研究 符 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4:30 MS82-2393-O 进气道试验中管道效应对湍流度的影响研究 徐彬彬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 14:40 MS82-2994-O 结冰条件下大型民机操稳特性研究与风洞虚拟飞行验证 朱正龙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 14:50 MS82-2986-O 螺旋桨噪声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谭 啸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吴佳莉15:00 MS82-3159-O 地效飞机近波浪水面气动特性风洞试验模拟 高立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5:10 15:20 MS82-2365-O 可压缩混合层增长率的试验方法研究 王铁进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DOC

53、正确描述平行检验特点是( )。 A. 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平行检验须是与施工同步 54、下列情况,试件失去代表性、试件缺少、试验报告有缺陷或对试验报告有怀疑等时,仲裁试验应由有资质的( )进行。 B. 法定检测单位 5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的附件是( )。 B. 数量清单、质量证明文件和自检结果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 )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C. 执业资格证书许可 57、描述工程监理的作用,下列存在错误的是( )。D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最大化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A. 1997年 59、监理工程师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发出了停止施工指示,承包人修复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该工程合格,向监理工程师发出了请求复工的书面要求,经48小时后未收到监理工程师的任何指示,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承包人此时的应对措施是()。 C\自行复工 60、工程建设监理要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合同开展。 D其他工程建设 61、监理规划的作用是()B\指导监理机构如何做和做什么监理工作 62、从事工程建设监理活动,应当遵守()的准则。 D. 守法、诚信、公正、科学 63、工程建设监理的()是监理单位。 A. 行为主体 多选题:、 1、我国对量值溯源性的要求( )。 A. 确保量值溯源到SI国际单位制基准 D\确保量值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 2、溯源对象通常为( )。 A. 有检定规程的设备. B. 有校准方法的设备 C. 其他计量仪器设备

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摘要】:本文简述了ISO/IEC17025:1999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验室的标准化以及实行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管理的益处,阐述了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实验室认可质量标准化管理 正文: 一、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认可是指: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所给予的正式承认,该定义包含了:第一、认可的实施组织是权威机构;第二、具备法律地位或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验室自愿申请;第三、有资质的评审员和专家进行评审。实验室认可对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实验室认可有利于实验室公正。实验室通过认可的前提就是按照国际标准ISO/IEC17025:1999运行足够时间(一般至少6个月)并保证持续稳定运行。认可机构必要时通过采取跟踪措施进行监控,如采用监督评审、复评审以及安排能力验证活动等措施,这将有助于实验室持续施行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确保实验室的公证性。通过认可可以使实验室结果获国际承认。实验室认可是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类型检测、测量和校准技术和能力的一种方式,认可实验室发布带有认可机构标识和认可编号的检测或校准报告表明其认可地位。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对其国内实验室进行认可,这些认可机构中的大部分现已采用 ISO/IEC17025:1999标准作为认可其国内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基础。实验室认可在国内和国际上被高度视为技术能力的可靠表征,在很多行业,检测任务须交由通过认可实验室来完成已完成为目前通常方式。 二、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的益处 1)检测/校准结果可以得到国内和国际上的承认;2)提高社会共总和政府部门的信任度;3)支持其他各种认证和认可活动;4)支持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5)为决策者提供可以信赖的检测/校准结果;6)提高一次检测/校准的成功率而节约成本和开支。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依据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依据 法律法规类 国际/国家标准类 准则类: 卫生部颁布制定的各种规范。 法律法规类: 《计量法》 《计量法实施细则》 《产品质量法》 《标准化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国际/国家标准类: ISO/IEC 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 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资格的特殊要求》 GB/T 15481:2000(等同采用ISO/IEC17025: 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 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50346 -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国家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 准则类: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等同采用ISO/IEC 导则25:1990) CNAL/AC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CNAL/AC23:2004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认可准则》 CNAL/AC30:2005《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准则》 CNAL/AC05:2003《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CNAL/AC06:2003《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规范类:(卫生部颁布制定)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各种技术规范。 实验室认可标准与评价 认可的标准 GB15481-2002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15189-200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认可评价内容 质量管理 技术能力(人、机、料、法、环) 认可的评价方式 现场评审(专家评审) CNAL/AC01:2005(idt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组织; 管理体系;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服务客户 投诉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改进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记录的控制;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总则; 人员; 设施和环境条件;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设备; 测量溯源性; 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结果报告。 实验室计量认证 对象:检测机构 计量法第22条—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及可靠性 计量法实施细则第32、33条—设备性能、工作环境、人员技能、措施和制度 基本要求:承担第三方公正检测和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技术服务的能力;有效实施质量体系的管理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的保证能力。 实验室计量认证标准 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JJG 1021-90--ISO/IEC 导则25-82(2001年12月1日前)

小型模拟风洞系统设计报告

综合电子设计 小型模拟 风洞系统 刘石劬 22011231 尹哲浩 22011214 赵正扬 22011212 董元 22011207

一、引言 二、设计思路 2.1 整体功能设想 2.2 模块实现方式确定 三、设计内容及部分电路仿真 3.1 输入模块设计部分 3.1.1 按钮功能电路实现与仿真 3.1.2 控制输入电路实现与仿真 3.2 控制模块设计部分 3.2.1 硬件选型及论证 3.2.2 风扇控制信号的分析 3.3 整体原理图与PCB设计 四、整体实物图即测试结果 五、课程收获与心得 六、参考文献

一、引言 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通过对流体力学方法的计算,可以研究物体模型所受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气动阻力影响,为汽车、高速列车等等的选型提供大量的参考依据。同时,风洞也是试验高速飞行器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是保证一个国家航空航天处于领先地位的基础研究设施]1[。随着时代的发展,飞机研究制造业的竞争越加激烈,尤其在军事领域,现有风洞试验设备的模拟能力已经成为制约第四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和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瓶颈。 这次课题设计,我们想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和一些简单的器材来完成一个简易的小型风洞设计,用以模拟产生不同风力大小的气流。我们采用电脑CPU风扇作为风力的发生装置,以输入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风扇转速的大小,并可以根据风扇所发出的风力大小来实现结果的反馈。 二、设计思路 2.1 整体功能设想 风扇的输入信号可以控制风扇实现不同的转速,也可以让风扇的工作处于测试模式下,即风扇的转速按预定的延时变化,风力将由大至小,再由小变大循环往复。也可以通过键盘,让帆板到达指定高度。 2.2 模块实现方式确定 (1) 输入模块:使用者将通过按钮进行输入信号的控制,工作时不会存在两个按钮同时有效的情况。本模块的大体部分会以门电路的形式构成,功能上通过计数器不同的计数值来形成不同的输入信号,但必须保证信号的频率一致。最后,所有档位的信号必须以同一个输出端口输送至风扇,对风扇进行相应的控制。 (2) 控制模块:采用MSP430F6638作为主控芯片,它是由TI公司推出的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号处理器。用LSM303作为检测角度的传感器,用AVC 8038风扇作为风力来源。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指南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 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指南 目录 1 总则 (2) 2 术语 (4) 3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要求 (5) 4 仪器设备管理要求 (9) 5 办公及试验场所配置要求 (12) 6 标准规范规程配置要求 (32) 7 制度建设 (34) 8 检测报告与试验台账 (35) 9 样品管理 (36) 10 安全措施 (39) 11 备案申请与核查 (43) 附件1-18 (45)

1 总则 1.0.1 为促进工地试验室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工地试验室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1.0.2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及省审批、核准或列入国家及省基本建设计划的公路水运重点工程的工地试验室,国省道路网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含县乡路)、地方小型水运建设项目的工地试验室的可参照执行。 1.0.3 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工地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人员、仪器设备配备要求,并督促中标单位保证工地试验室的投入,加强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1.0.4 工地试验室应当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独立开展检测工作,不受任何干扰和影响,保证试验检测数据客观、公正、准确。 1.0.5 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应根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或合同约定,在工程现场可自行设立工地试验室,也可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设立工地试验室,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均应具有相应的《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机

构等级证书》。 1.0.6 工地试验室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不得超出母体授权的项目及参数范围。对授权范围以外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应经项目业主认可后委托具有公路水运工程乙级及以上试验检测等级,并通过计量认证的试验检测机构承担。

风洞试验

风洞实验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风洞实验 英文名称:wind tunnel testing 定义: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飞行器在大气中运动时的空气动力学现象。 应用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飞行原理(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流体力学方面的风洞实验指在风洞中安置飞行器或其他物体模型,研究气体流动及其与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实际飞行器或其他物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而在昆虫化学生态学方面则是在一个有流通空气的矩形空间中,观察活体虫子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的实验。 目录

编辑本段原理 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根据相对性原理,飞机在静止 风洞实验 空气中飞行所受到的空气动力,与飞机静止不动、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吹来,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但飞机迎风面积比较大,如机翼翼展小的几米、十几米,大的几十米(波音747是60米),使迎风面积如此大的气流以相当于飞行的速度吹过来,其动力消耗将是惊人的。根据相似性原理,可以将飞机做成几何相似的小尺度模型,气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低于飞行速度,其试验结果可以推算出其实飞行时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1] 编辑本段优点 风洞实验尽管有局限性,但有如下四个优点:①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实验条 风洞实验 件,如气流的速度、压力、温度等;②实验在室内进行,受气候条件和时间的影响小,模型和测试仪器的安装、操作、使用比较方便;③实验项目和内容多种多样,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较高;④实验比较安全,而且效率高、成本低。因此,风洞实验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方面,以及在工业空气动力学和其他同气流或风有关的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编辑本段要求

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图集

标准化工地试验室建设图集 众所周知,工地试验室是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试验检测工作是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手段,客观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反映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和指导现场施工的重要依据。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体质量最基础的数据,其真实性、准确性极其重要。 建设标准化工地试验室,能够促进工地试验室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此,公司设计院特别整理出了中水四局兴泉铁路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内容,有图有真相,快来看看吧!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加速发展,中心试验室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外好、实用、布置合理,还要求具备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人员技术水平强等点。中心试验室应有相对独立的试验场地及生活、办公区域,布局合理,且经济适用。 一 建设试验室的依据

1.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 号)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 1.2)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CR9024- 2015)设置成立。 1.3)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遵守相应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二 试验室人员配备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第九条、第十五条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4.2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用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1)建设单位人员配备

建设单位应具有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进行管理的能力,应配备专职试验管理人员,其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的业务素质(工作五年以上)。 2.2)管理人员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主要负责人如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用的合同制员工。 试验室主任、主要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应履行审批手续(中心试验室经母体试验室确认,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试验分室主要人员变更向监理单位等主管部位提出书面申请)。 2.3)技术人员 铁建建设项目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铁路试验人员上岗证,其他行业的上岗证可参考,但不能替代铁路试验员上岗证。试验室人员配备要求见下表。

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 ――北京大学在数值模拟方面的技术进展 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科学的过程中,曾经创造出了两种方法,即: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要经过严格的论证,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工程实践中却难以应用。实验研究,结论清晰、直观,也就是俗话说的“看得见,摸的着”,但它的局限性太大,因而应用范围有限。 上世纪四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思想。随着近年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前大量无法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已经可以用新的计算方法来加以解决了。因此,第三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出来了,那就是计算科学的方法(或称为数值模拟、数值计算)。它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又具有实验研究的直观性,更加具备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如今,计算科学在科学研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必将成为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 二.什么是“风洞试验”: 风洞,从外观上看酷似一座洞,它是通过产生出可人工控制的气流,对试验模型周围的气体的流动进行模拟,并可量度气

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流动现象的一种管道状试验设备。 而风洞试验,是实验研究工程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将试验原型同比缩小的模型固定在风洞中,人为制造气流流过,获取各测试点的试验数据,并以此寻找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风洞试验主要针对相似模型进行测力试验、测压试验和布局选型试验。 三.风洞试验在“挡风抑尘墙”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 “挡风抑尘墙”的作用就是降低露天堆场上方的风速,以达到抑尘效果。这是属于流体力学范畴的一类问题。流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研究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与其中的物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研究流体力学的方法同样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在理论研究中,以理论流体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组和基本定律为出发点,采用适当的前提假设(如空气的不可压缩性假定),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求解出方程中的未知量(如压力,速度等)。 鉴于理论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组及其边界条件的强烈的非线性特性,只能在几种简单的情况下得到方程组的解析解,在复杂的情况下(如三维流场,复杂外形等)就无法获得解析解,这就决定了理论研究方法在“挡风抑尘墙”研究中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工程实践中很难采用这种方法。

国内几个大型风洞实验室资料

2)湖南大学风洞实验室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室,风洞试验室占地2000m2,建筑面积3200 m2。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 m,为低速、单回流、并列双试验段的中型边界层风洞,其试验速度相对较高的试验段(高速试验段)长17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 m、高m,试验段风速0~60 m /s连续可调。高速试验段有前后两个转盘,前转盘位置可模拟均匀流风场,通过在该试验段一定范围内布置边界层发生器,在后转盘位置可进行与边界层有关的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局部构件抗风性能试验。试验速度相对较低的试验段(低速试验段)长15 m、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m、高m,最大风速不小于16 m /s,可进行长大桥梁全桥模型抗风试验研究。 3)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DUT-1)建成于2006年4月,是一座全钢结构单回流闭口式边界层风洞,采用全自动化的测量控制系统。风洞气动轮廓长 m,宽m,最大高度为;试验段长18m,横断面宽3m,高,空风洞最大设计风速50m/s,适用于桥梁与建筑结构等抗风试验研究。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介绍 风洞试验室建筑面积4665平米,拥有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下吹式双试验段边界层风洞,风洞全长,高速试验段尺寸为4m×3m×22m(宽×高×长),最高风速30m/s;低速段尺寸为6m××21m,最高风速18m/s。拥有1280点同步电子扫描阀、多点激光测振仪、高频天平等先进的测试设备,可进行结构抗风和风环境的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风振分析等研究和咨询工作。 风洞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试验段转盘和移测架均由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风洞压力测量系统包含美国Scanivalve公司的3台DSM主机和20个压力扫描阀,能够实现1280点的压力同步测量,可满足海量测点压力测试的要求。振动测量系统包括美国NI公司的动态信号采集系统、PCB和Dytran公司的超小型精密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德国

简易风洞及控制系统

简易风洞及控制系统(专科组G题) 作者:王康、赵辉、张帅帅 赛前辅导教师:吉武庆 文稿整理辅导教师:吉武庆 摘要 本文介绍了简易风洞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设计以STC89C52R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涡轮式轴流风机来为小球的运动提供动能。通过在风洞表面安装的8个光电式光线传感器来检测小球位置,而后通过PID 算法对轴流风机的抽风量进行进一步调校.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 关键词:PID算法,PW调速,闭环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plan of a simple wind tunnel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STC89C52RCmicrocontroller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using turbine type axial flow fan to provide kinetic energy for the movement of the ball.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the ball in a wind tunnel by surface mounted 8 photoelectric light sensor, and then through the exhaust volume PID algorithm flow fan on the shaft was further adjusted. So as to form a complet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Keywords: PID algorithm, PWM speed control, closed loop control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20200515193529)

圣氏化学有限公司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规定 1 总则 为规范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及储存管理,加强化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圣氏化学工程部实验室内部管理。 2 实验室6S管理 6S释义 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 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 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 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 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形成制度,贯彻到底;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 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安全(SECURITY)——安全操作,生命第一;重视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 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 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素养(SHITSUKE)——养成习惯,以人为本;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6S管理实施措施 遵守和执行公司和部门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自律。

文件、资料、记录应整齐摆放在文件框中,不得随意散放在实验台上。文件夹要有明确 的标识。归档的文件或实验记录要分类存放,并且有明确的目录和标识以便于查找。 文件、资料、记录或制度等要保持干净整洁,文件、记录需划改时应在划改位置备注划改 人姓名。 工作场所的门窗、台架应保持无灰尘、无油污的清洁状态。 试剂柜内、实验台抽屉内的物品要分类摆放整齐,并且要进行定期清理。 实验室外走廊要保持通畅,不得摆放影响美观或走路的纸箱、纸袋等。 设备仪器上的标识、铭牌要保存完好。 清洁用具保持干净,使用后要及时悬挂或摆放到指定位置。 下班时须先关闭或锁好门窗,关好水、电等并确保安全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内必须着工装或白大褂。 与其他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时要有服务意识,态度要热忱。 不使用的化学试剂及其它物品要立即清理,归类放置。不可使其占用作业空间。 个人物品如工作服、手套等,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在实验室内随意丢放。 测量仪器设备要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每月2次,并进行设备例行维护和保养,每月1次。仪器设备在盛装或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或有毒物质时,应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保持仪器设备清洁干净。要求仪器设备外观无污染、无灰尘、无油迹等。 所有的试验废液及其它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做好定置图区域6S工作,保持区域整洁干净。 随手整理收拾实验用材料和用具,实验完毕立即整理和清洁台面及用具用品等,得到的 样品要密封好,然后按类别放到指定位置并及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设备应定期维护,建立实验室设备仪器台帐,保证常用仪器取用方便,其他仪器保 存完好。(附:实验室设备仪器台帐) 3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安全技术规 程,了解设备性能,严禁违章作业。 现场取样应站在上风口,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取样和向容器内加入药品时,面部禁止正 对容器口,防止药品溅入眼内及其它部位。

风洞试验

《桥梁风工程》之——风洞试验技术 主要内容简介 第一章风洞试验的理论基础——相似性 (概述、相似性基本要求、无量纲参数的来源、基本缩尺考虑) 1.1 概述 理论流体力学——物理实验——数值模拟(风工程研究的“三大手段”); 桥梁、建筑结构在结构设计方面,只要求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即可,即确保桥梁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即可;(这区别于航空器的设计——力求其周围运动空气对其的阻力最小),主要关注绕尖角的流动和分离流动,因此,称为“钝体空气动力学”。个别建筑、桥梁已开展了实际结构的实测。 Fig.1 Research methods of Wind Engineering of Bluff Body 1932年,Flachsbart O.“建筑物气动特性的模拟应当在具有与自然风相似的风洞气流中进行”。 几何缩尺——经济性和方便性 由于缩尺几何引出了物理相似的一系列问题,相似性准则是风洞试验的理论基础。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模型的几何缩尺,导致部分物理现象不能准确反映,如雷诺数效应。因此,在实际设计模型试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权衡,确保主要问题能模拟即可。(科学与艺术结合!) 1.2 模型相似性 在分析一切物理问题,特别是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问题时,通常需要确定一组无量纲的控制参数。该组无量纲参数通常是根据描述所研究物理系统的偏微分方程得到的,用一个具有对应量纲的参考值遍除所有关键变量,使之无量纲化,于是得到大量的无量纲组合参数,它们就是控制系统的物理特性的因子。如果这些控制参数组从一种情况(原型物)到另一种情况(模型)保持不变,则自然保证了相似性。具体风洞试验相似性无量纲参数推导见下。

风洞特种实验技术

风洞特种实验技术综述 摘要:风洞特种实验技术主要包括:动力模拟试验、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风洞尾旋试验、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铰链力矩试验、结冰试验等。本文对这些实验技术进行概念性综述。 关键词:风洞特种实验技术概念综述 一动力模拟试验[1] 1动力模拟试验的目的 对于航空喷气发动机,不论是涡喷式、涡扇式还是冲压式,其前部都配置进气道,而后部配置尾喷管.这样进气道前面的进气流和尾喷管后面的尾喷流,都会对飞行器的外部绕流产生干扰影响,从而改变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即通常称为“发动机进排气动力影响”。 2动力模拟试验的实验技术的概念 发动机动力模拟风洞试验技术,就是要在风洞试验中,实现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流动效应的模拟,以便测定出发动机进排气流对飞行器的气动影响量 .随着目前大推力发动机被广泛采用,动力对飞行器性能的影响更显示出重要性.动力模拟试验已成为飞行器研制中必不可少的风洞试验项目. 二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 1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的重要性[2] 多体干扰与分离动力学是亚轨道飞行器、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和通用再入飞行器研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关系到演示验证能否成功 2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的实验技术[3] 试验模型是某典型构型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由助推器以及再入体两部分组成。利用风洞上下投放机构实现两模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两台天平对模型的气动力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纹影仪记录模型分离过程中的激波干扰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设计合理,能准确模拟物体间分离过程,并能精确测量多体干扰的气动力特性,激波干扰清晰可见。 三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4] 1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的意义 它为新型气动布局飞机稳定性与操纵性研究、飞行控制律验证与优化、大迎角过失速机动能力实现、推力矢量以及垂直起降技术发展、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2水平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 水平风洞模型自由飞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飞机模型在风洞试验段无系留六自由度自由飞行的试验技术,可为缩比模型提供在风洞中模拟全尺寸真机飞行运动的仿真试验环境。 3 水平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平台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相似模型设计加工技术;动力模拟技术;舵机运动控制技术;模型姿态实时精确测量技术;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 四风洞尾旋试验[5] 1 立式风洞 立式风洞是一种具有垂直试验段的低速风洞。风扇垂直向上抽气,并使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恰好平衡自由飞模型的重量。对于飞机的尾旋研究,大量的和基本的尾旋和改出尾旋特性的试验研究都在立式风洞中进行。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实验室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本规定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仪器、药品使用及储存管理,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质管部实验室内部管理。 2、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 2.1.实验室是进行检测、检定、校验工作的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安 静,检测室温度、湿度符合相关项目检测环境条件需要。 2.2.与试验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及物品不得入各检测室,实验人员不得做 与检测和质量改进实验无关的事情。工作期间严禁离岗、聊天、嬉戏、打闹、吸烟。 2.3.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工作时应戴相关的手套,严禁用手触 摸带电器柜,遵守安全用电规定。 2.4.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或干扰的项目必须分室进行,不同项目的台面和物 品不准混用。 2.5.严格遵守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每次实验必须有详尽的实 验记录,原始实验记录、数据按规范和要求必须严格管理。 2.6.工作完备后清理试验场地,关闭电源,水龙头和门窗,做好防水、防 火、防盗等工作。 2.7.必须遵守危险品的有关规程,对于使用的易燃、易爆、剧毒和有腐蚀 性物品,从进场、领取、使用、废弃等环节上严格按操作程序和细则进行管理。 2.8.实验室钥匙管理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钥匙管理的要求,严禁任何人 以任何借口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 2.9.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实验室清洁卫生落实到人,定期打扫室内外环境 卫生,疏通排水沟。

风洞试验

A.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根据相对性原理,飞机在静止风洞实验 空气中飞行所受到的空气动力,与飞机静止不动、空气以同样的速度反方向吹来,两者的作用是一样的。但飞机迎风面积比较大,如机翼翼展小的几米、十几米,大的几十米(波音747是60米),使迎风面积如此大的气流以相当于飞行的速度吹过来,其动力消耗将是惊人的。根据相似性原理,可以将飞机做成几何相似的小尺度模型,气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低于飞行速度,其试验结果可以推算出其实飞行时作用于飞机的空气动力。[1] B.风洞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让学生了解风洞实验装置的构造、作用,常用的风洞实验仪器及作用,风洞实验的过程和风洞实验的原理。 二、风洞系统简介 风洞作为一套完整的空气动力实验装备,其构造是较为复杂的。按风洞实验段气流速度的大小,一般可分为:低速风洞(M≤0.3),高亚音速风洞(0.3≤M≤0.8),跨音速风洞(0.8≤M≤1.5)。超音速风洞(1.5≤M≤4.5)。高超音速风动(4.5≤M≤10),极高速风洞(M>10)。 1.以805实验室HG-4号超音速风洞为例,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l 气源系统:由大型空气压缩机提供清洁干燥的高压空气; l 风洞本体:由高压管道、紧闭阀、快速阀、调压阀、稳定段、喷管、试验段、攻角机构、可调节超音速扩散、亚音速扩散段等组成;

l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模型状态等; l 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系数、模型空气动力及模型转速,并作为纹影显示及摄影等, l 消音系统:降低噪音。 实验过程:空气压缩机把压缩空气打进储气瓶储存起来,压缩空气经管道流向风洞。实验时,预给调压阀一开度,开启紧闭阀至完全打开后,开启快速阀,压缩空气经稳定段至喷管,到达试验段时已获得所需超音速流场,待稳定后测量系统工作。最后气流经扩压段扩压向出口消音塔排去。 2.低速风洞构造、作用:低速风洞的动力由风机提供、风速可通过调整风机的转速来调节。低速风洞有稳定段、实验段和扩压段,没有喷管。为了节约能源和降低噪音,低速风洞常做成环流式的。 3.常用仪器:风洞的常用仪器有压力传感器和天平,测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是监测风洞流场必不可少的仪器。而天平则是用来测量实验模型在风洞中受力情况的一种多元传感器,它是通过受力产生形变,给出形变电信号经换算求出受力的一种精密仪器。 三、思考题 1.超音速流动是如何建立的? 2.超音速流场建立的条件如何? 3.风洞实验是如何测得模型气动力的? C.优点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工管办函【2013】284号 (1)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工管办函【2013】284号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为实现工地试验室制度建设、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试验过程管理等全面标准化,建立工地试验室和人员信用考核机制,确保试验工作质量符合标准,工管中心组织编写了《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贯彻执行本实施意见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及时反馈有关意见及建议,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2013年8月16日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1 总则 1.1 为落实《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和《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 10442-2009)的相关要求,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2 本意见所指铁路工地试验室(以下简称工地试验室)是指承担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试验检测任务的现场机构,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独立试验检测机构在现场设立的试验室。 2 基本规定 2.1 工地试验室是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承担授权范围内的试验检测业务,同时作为参建单位的独立职能部门履行规定的管理职责。母体试验室应具备本项目所需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 2.2 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试验室的技术标准、管理规定及本意见要求,制定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办法或细则并组织实施。 2.3 监理单位应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独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经建设单位批准,监理单位可委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本项目铁路工程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的试验检测机构组建工地试验室,建设单位应对其母体试验室考察确认。 2.4 施工、监理单位应制定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工地试验室公正性地位做出承诺并制定确保工地试验室独立开展工作的保证措施,

试验室标准化上墙标牌

试验室上墙标识标牌 一、岗位职责 1 、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2 、试验人员岗位职责 3 、档案文件(资料)管理人员职责 二、管理制度 1 、试验室管理制度 2 、试验工作管理制度 3 、安全、卫生制度 4 、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5 、操作室管理制度 6 、试验室检测程序和质量管理制度 7 、试验报告签发制度 三、操作规程 1 、电热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 2 、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与保养 3 、液压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4 、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 5 、电动抗折机操作规程与维护 6 、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 7 、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与保养

8 、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与保养 9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0、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与维护 11、路强仪主机操作规程 12、沸煮箱操作规程 13、电烘箱操作规程 14、养护箱操作规程 15、交直流两用电子计价称操作规程 16、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17、回弹仪的操作规程 18、混凝土拌和物维勃稠度仪 19、光电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 20、混凝土钻孔取芯机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一、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编制项目试验工作计划。 2、负责检查、鉴定和试验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和设计规定的要求,及时提出报告。 3、负责做好各类原材料试验,以及各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时提供试验报告。 4、检查、指导试验人员的工作。 5、对本室不能进行的试验项目,经有关领导批准后,负责联系具备试验条件的单位进行试验,并及时提供试验报告。 6、认真做好试验报告和检测记录,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整齐规、签证齐全。 7、制定试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做到严格管理、规操作。 8、建立试验仪器和设备台帐,妥善保存试验资料。 9、加强与驻地监理工程师的联系,搞好试验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试验人员岗位职责 1、热爱试验岗位,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努力钻研,不断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