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税收学 选择判断 名词解释 重点

自考税收学 选择判断 名词解释 重点

自考税收学 选择判断 名词解释 重点
自考税收学 选择判断 名词解释 重点

《税收学》部分学习重点内容

一、判断题(10*1)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认为正确的请在指定位置上打“√”;认为错误的请在指定位置上打“×”。

1.我国的税收减免包括税基式、税率式和税额式等三种基本减免方式。√

2.对于各期租金支付相等的、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准予当期扣除。×3.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固定资产都准予提取折旧,列入税前扣除。×

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多数个人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其应纳税额。×

5.在需求价格弹性相对小于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市场中,商品销售者比较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承担较大比例的税收负担。√

6.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违反税法规定被处的罚款不得扣除,但税收滞纳金可以扣除。×

7.我国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在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等若干种期限中具体核定。√

8.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准予扣除。√9.来料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属于服务性劳务,应当征收营业税。×

10.居民企业持有其他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10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11.居民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损失净额,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2.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在中国境内实际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

13.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有未使用的固定资产都不得提取折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也不得提取折旧。×

14.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3年。√

15.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

16.投资方企业从被清算企业分得的剩余资产,超过或者低于投资成本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或者损失。√

17.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18.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收入,各期收入按合同约定的各期收款日期及其金额确认。√

19.稿酬收入类个人所得税,采用复合方式的税收减免,除了先按税基式减免“Max(所得全额×20%,800元)”,还在按适用税率20%计算出的税额中,再税额式减免30%。√

20.动产转让所得应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是否为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21.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收到全部款项的当天。×22.销售每标准条调拨价格未达到70元的卷烟,每标准箱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都等于“[成本×(1+法定成本利润率)+150]/(1-36%)”。√

23.对于营业税和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等价内税税种,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式子中会出现“不含税价格/(1-该税种比例税率)”。√

24.居民企业持有其他居民企业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25.一般纳税人零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1+适用税率)”。√26.小规模纳税人零售货物取得的销售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1+征收率)”。√27.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委托方在提货当天应该向受托方,包括单位和个人,支付税法规定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8.委托加工卷烟,在提货时计算应纳消费税所采用的组成计税价格由原材料成本、加工费和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等三部分组成。×

29.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可以税前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在税前扣除。×

30.提供加工货物的劳务,缴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收取的加工费。√

31.用应税消费品作为原材料连续生产同一税目的另一种应税消费品,其已纳消费税准予按当期企业购入、进口或委托加工收回该种应税消费品实际支付的消费税税额,准予列入当期税前扣除。×32.进口应税消费品计算应纳消费税和应纳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通用公式都等于“[关税完税价格×(1+关税比例税率)+定额关税+定额消费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33.企业领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34.企业自产自用于除了连续生产同一税目另一种应税消费品的其他用途的应税消费品,应该视同销售计算缴纳消费税,如果其他用途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则还须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35.随同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一起销售的包装物价款,无论是否单独计价、如何会计核算,都必须按所包装消费品的适用比例税率征税消费税。√

36.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7.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计税依据为出厂价,但在自设门市部(非独立核算)销售的货物的消费税计税依据则为门市部的零售价。√

3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进货和销货活动中,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是法定扣除项目,可以根据运输部门提供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乘以7%的法定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39.在需求价格弹性相对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市场中,商品销售者比较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承担较大比例的税收负担。×

40.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直接向农民收购免税农副产品,无需支付增值税,但可以按1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二、多项选择题(5*2)

在每小题题干后列出的各项备选项中至少有2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不得计算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的有(BCD )。A.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B.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C.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D.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E.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BC)属于不得开具专用发票情形。

A.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游艇产品;

B.销售不动产;

C.转让无形资产;

D.销售外购的产品。

3.下列各项所得中,适用企业所得税特殊税率10%的有( CD )。

A.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外的、与境内机构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B.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外的、与境内机构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C.在我国境内设有机构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内的、与境内机构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

D.在我国境内没有任何机构或场所的外国企业取得的来自境内的所得。

4.下列选项属于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是(ABC)。

A.原油;

B.天然气;

C.原煤;

D.洗煤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

A.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数量界限;

B.税法中规定的税收优惠最主要的形式是“减免税”;

C.当课税对象数额超过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额征税;

D.存在免征额规定的仅对课税对象的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6.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ABCD)。

A.流转额课税;

B.所得额课税;

C.财产课税;

D.行为课税

7.下列企业的营业行为,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的有(BC)。

A.某饭店既开设客房、餐厅,又开设商场,为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

B.某运输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

C.某建筑公司为承建的工程既提供全部建筑材料又承担建筑、安装业务;

D.某餐厅既经营餐饮业又经营娱乐业。

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表叙中正确的有( ABCD)。

A.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既不超过发生额的60%,又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部分准予扣除;

B.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C.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规定标准内准予扣除;

D.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一般不得扣除。

9.对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B )。

A.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

B.安置残疾人员的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100%加计扣除;

C.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免应纳税额;

D.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可作为免税收入,不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税。10.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税金有( ABC )。

A.资源税;

B.教育费附加;

C.土地增值税;

D.增值税.

11.下列各项所得,应征个人所得税的有(BC)。

A.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

B.稿酬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保险赔款。

12.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表述正确的有(ABD )。

A.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B.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C.所有的非居民企业都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D.企业收入总额中包括征税(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1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计算缴纳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的构成内容包括(BCD)。

A.受托方收取的增值税;

B.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C.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成本;

D.受托方收取的全部加工费;

E.委托方将来自于该应税消费品的合理利润(按法定成本利润率计算)。14.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源税应税产品的是(AD)。

A.金刚石;

B.人造石油;

C.选煤;

D.铜矿石。

15.下列经营活动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有(ABC)。

A.电信局为客户安装电话取得收入;

B.电信局批准设立的电信业务单位为客户安装电话时随同销售电话机取得的收入;

C.溜冰场出租冰鞋收入;

D.不具备建筑业施工资质的建材企业销售建筑材料并兼营安装和装饰业务取得的安装费。

16.应征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包括(ABCD)。

A.一般性奖金;

B.年终加薪;

C.职务工资;

D.交通费补贴

17.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D)。

A.企业销售存货,按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可以在税前扣除;

B.企业纳税年度发生亏损,准予向后年度结转和税前弥补,直到弥补完为止;

C.企业设在境外的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进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D.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18.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下列哪些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ABCD)

A.开立银行帐户;

B.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C.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D.办理停业、歇业。

19.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所谓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BCD)。

A.房屋;

B.电力;

C.热力;

D.气体。

20.斯密提出的课税四原则是(ABDE)。

A.便利;

B.确实;

C.最大税收收益;

D.税收中性;

E.最少征收费用。

21.收购农副产品所支付的价款,准予按法定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但必须满(ACDE)等条件。

A.卖方是农业生产者;

B.卖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C.收购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D.该产品是卖方自产的;

E.该产品是未经加工增值的初级产品。

22.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收入应作为其他收入,一起并入企业收入总额的有(ABCD)。

A.资产溢余收入;

B.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

C.债务重组收入;

D.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

23.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可以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享受第1-3年免征收、第4-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有(BC)。

A.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B.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C.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D.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24.以税收负担是否转稼为标准,可以把税收分为(AB)。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所得税;

D.流转税;

E.从量税。

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居民企业的有(ABD)。

A.在福建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

B.在日本注册但实际管理机构在南京的日资独资企业;

C.在美国注册的企业设在厦门的办事处;

D.在福建省注册但在中东开展工程承包的企业。

2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税前扣除的有(BCD)。

A.土地增值税税款;

B.企业所得税税款;

C.税收滞纳金;

D.向环保部门缴纳的罚款。

27.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ABCD)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所谓税前扣除。

A.成本;

B.费用;

C.损失;

D.税金。

2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AC)条件的支出。

A.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B.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20%以上;

C.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D.固定资产必须是房屋、建筑物。

29.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AB)的特点。

A.消费的竞争性;

B.消费的排他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无效率性;

E.消费的排他不可能性。

30.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依据包括(BC)。

A.固定资产总值大小;

B.会计核算制度是否健全;

C.年应税销售额大小;

D.年应税增值额大小;

E.正式职工人数多少。

三、概念解释题(4*5’)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对于间接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可以部分甚至全部转嫁给非纳税人的税负人最后负担。

2.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税收负担通常采用相对数指标即税收负担率来衡量,以反映一定时期的税负轻重状况,以及是否适度。

3.扩张性税收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因总需求不足导致厂商产品积压而减少生产,使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这时,政府一般要实行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即减少政府税收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造成私人消费支出增加,在税收乘数作用下社会总需求更大幅度的扩大,达到就业水平提高和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的目的。

4.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每次计算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时间范围,即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等时期指标(流量指标)的时期长度。纳税人每隔这样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就必须计算和缴纳一次税款,或者预缴若干次和清缴一次税款(对于纳税期为年度,需要按月或按季预缴的税种)。

5.税收的弹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法时,应当尽量考虑使税收富有国民收入弹性,使一个经济社会的税收总额从而财政收入在无需通过调整税基、变动税率或者开征新税种条件下,就能够在尽量大的程度上随着日益增加的国民收入同步或更快地增长,从而保证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需要,还可以发挥税收自动稳定器作用。

6.紧缩性税收政策:在经济过热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这时,政府一般要实行紧缩性税收政策,即增加税收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造成私人消费支出下降,在税收乘数作用下社会总需求更大幅度的缩小,达到遏制通货膨胀、促使国民收入均衡的目的。

7.视同销售:当纳税人将自产应税产品或劳务用于非应纳该种税的项目,例如职工福利、赠送、广告、对外投资等,再如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动产货物产品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非

增值税项目)等等,这使本该作为征税对象的那部分产值永远不会成为该种税的应税销售额或应税收入,使其中所含税金漏逃。因此,有关税法都将此类产品用途视同销售,并按组成计税价格等公允价格计算、确认其应税(视同)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8.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征税产生了替代效应、市场价格扭曲和经济行为扭曲,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所取得的税收收入的部分,在数值上等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净损失。

9.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在商品的供、需价格弹性和市场结构等因素作用下,以价格为载体和运输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

10.扣缴义务人:简称扣缴人,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有效控制税源或征纳方便,税法规定的在向纳税人支付(或收取)款项时,依法应该履行代扣(或代收)应纳税款,再上缴税务机关的单位或个人。扣缴人负有履行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

11.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将纳税人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支付的增值税,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已纳税额确认、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除的一种增值税类型。这样做,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层面来看,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全部消费品的价值总额,即相当于只对消费品征税,故称之为消费型增值税。

12.生产型增值税:是指既不许将纳税人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支付的增值税,确认、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也不准按固定资产各期折旧额与适用增值税税率的乘积确认、计入各期的进项税额的一种增值税类型。这样做,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层面来看,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全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价值总和,即相当于对全部最终产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征税,故称之为生产型增值税。

13.税收保全措施:书面通知有关银行冻结纳税人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扣押、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14.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有关银行从责任人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扣押、查封、依法拍卖、变卖责任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以该所得抵缴税款。

15.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课税的客体,也是税收制度首要的基本要素,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个税种征税的标的物,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征税对象的量化和具体化就是计税依据。

四、问答题(2*12’)

1.何谓税制要素,主要有哪些?

税制要素是构成税收制度,尤其是构成税种的基本元素;也是进行税收理论分析和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工具。

主要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以及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缴款期限、特别措施和违章处理等要素。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对于某些税种,例如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等,其纳税人比较零星、流动性大、自由度大,使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相当困难,甚至容易让纳税人逃税漏税。对于这样的税种或者存在类

似特征的具体征税对象,为了使税务机关有效控制税源和征纳方便,税法需要规定扣缴义务人,使其负有履行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

通常税法选定的扣缴义务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存在征税对象相关款项收支的经济关系,这才使其扣缴义务得以履行,也才使税法有理由赋予义务。其二,扣缴义务人的规模、稳定性和信用度等影响税收征管工作的条件要比纳税人好,这才容易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管,使税务机关得以有效控制税源和征纳方便。

3.起征点与免征额有何异同?

相同点:起征点和免征额,都是一种税收减免规定,都能使满足其规定条件者减轻税负。

不同点:起征点属于对弱小群体的免税优惠,它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的、税率式的免税方式,即对那些征税对象没有达到起征点的弱小者实行零税率,把税率全部免掉了,而不影响达到起征点的一般纳税人;免征额则是对征税对象中普遍存在的、属于基本生活费或非剩余产品部分的减税优惠,它实际上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税基式的减税方式,即对同一税种的每个纳税人都减掉数值等于免征额的一部分计税依据。

4.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有何异同,(针对流转税而言)二者是否与价内税、价外税的概念相关?

相同点: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都是计算应纳税额指标的两个重要税制要素之一,都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相对数指标。

不同点:与比例税率相配对的计税依据是货币计量的销售金额,使比例税率属无量纲,为百分比率;而与定额税率相配对的计税依据是实物计量的销售数量,使定额税率属复量纲,为货币单位(子项)和产品实物单位(母项)的复合计量。

比例税率配对的计税依据是产品销售额,这决定了比例税率只适用于从价税,与价内税、价外税的概念相关,即涉及到其计税依据含不含该种税金的问题;定额税率就是单位税额,是指单位产品的税金定额,其配对的计税依据是产品销售量,这决定了定额税率只适用于从量税,与产品销售价格及其价款多少无关,也就与价格、价款含不含税问题无关,即与价内税、价外税的概念无关。

5.税收保全制度有何内涵?

税收保全制度包括税收保全条件和税收保全措施等两方面。

税收保全条件: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限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税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否则,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书面通知有关银行冻结纳税人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扣押、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6.税收强制执行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税收强制执行制度包括税收强制执行条件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等两方面。

税收强制执行条件: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或者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有关银行从责任人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扣押、查封、依法拍卖、变卖责任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以该所得抵缴税款。

7.你身边有哪些社会经济现象属于税收范畴?

当你的工资收入超出一定标准,要交个人所得税;如果你买车,要交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如果你买房、卖房,要交相关的契税、印花税,也可能交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如果你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税就更多,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与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可以说,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税收无处不在。

8.为什么各种劳务收入都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只对加工劳务和修理修配劳务(略掉)的收入征收增值税而非营业税?

一方面,营业税的税率只有3%或5%,增值税的税率高达17%,尽管营业税为价内税,税基比价外税的增值税较大约3%或5%,但也足以说明同一笔劳务收入的营业税税负要比增值税税负轻得多。这使纳税人主观上容易产生将增值税应税收入变相或转变为营业税应税收入的逃税、避税动机。

另一方面,提供加工货物的劳务与生产销售货物相当类似,二者仅差原材料由谁提供,由货物生产者提供的为生产销售货物,由货物需求(委托)者提供的为提供加工劳务。这使纳税人客观上只要在原材料由谁提供问题上做做手脚或真正改变提供方式,就能够将“生产销售货物”变相处理或真正转变为“提供加工货物”。若二者的收入分别征收税负大不相同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就会使纳税人大量产生逃税、避税行为。

为堵住逃税、避税的漏洞,防止货物的买卖双方相约将生产销售货物变相或转变为提供加工劳务,就必须对提供加工货物的劳务收入也征收增值税。

9.为什么税法规定,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必须征收增值税而非运输企业主营业务所适用的营业税?

因为货物的销售额通常远大于运输劳务的销售额,若不一并按销售额比重较大、税率较高的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运输行业就会钻税收空子,大量销售或者作假销售货物以偷税漏税;同理,生产销售货物的纳税人也会投机性、象征性的申请办理运输营业执照,以钻税收空子和大量偷税漏税。

10.为什么增值税的已税抵扣和消费税的已税抵扣,在确认、计算各期准予扣除税额(或称进项税额)时,法定采用不同的方法(前者据当期实际支付发生额,后者据当期实际领用结转额)?

增值税为价外税,一般而论,购货时税金另外支付,并有专用发票注明。按当期进货时实际支付的增值税税额来确认、计算(准予扣除的)当期进项税额,可有明确的数值依据,显得凭据规范、操作方便。但是,欠配比(违反了相关性原则。将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就像会计中把资本性支出当作收益性支出那样欠配比;将购买原材料等存货所支付的增值税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就像会计中把购买原材料等存货的价款计入当期的生产成本那样欠配比。)、欠匀称,

难免出现某期应纳税额负值等不合理现象。

消费税为价内税,购货时税金非另外支付、无专用发票可凭据规范。既然如此,就采用实用实扣、实转实销的方法,以求配比、匀称之合理性。

11.为什么将上一纳税期进口或购入的、准备用于加工卷烟的烟丝(或其他应税消费品)改变用途,用于非增值税、非消费税项目,必须计算该部分烟丝所支付的增值税并在计算本期增值税时从进项税额中转出(冲减),而无需计算所支付的消费税并从本期准予扣除税额中转出(冲减)?

因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在确认、计算各期准予扣除税额(或称进项税额)时,法定采用不同的方法。

增值税把当期购买货物时实际支付的增值税税额,凭专用发票载明的时间确认“当期”,直接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而不管其税金的载体(货物)如何库存、何时使用,其价值何时向应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转移。这就使上一纳税期进货的烟丝所支付的增值税已经全部在上一纳税期抵扣。所以,当本纳税期改变用途,把已经做了纳税扣除的烟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从而不能扣除)项目,就得将那部分已经扣除的增值税转出。

消费税采用“实转实扣”的抵扣方法,即凭货物的进出、库存记录及其相关票据的货物价款、赋税等数据资料,按进项税金的载体(作为原材料的已税消费品)投入使用、价值发生转移的时间确认“当期”,而不管其货物何时购入、税金何时支付,也不管其税金是另外支付(进口和委托加工都属此类)还是含于价款之中(外购国产货或进口货都属此类)。这就使上一纳税期进货的烟丝,只要尚未领用,其所含消费税就尚未扣除。不存在“已经扣除”的事实,也就不存在“转出”的理由和必要。

12.为什么同一应税消费品的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必然与消费税的相同?

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算(纳税)顺序是先消费税、后增值税,而顺序在先的消费税又是价内税,顺序在后的增值税却是价外税,这三个原因共同决定了两个税种的组成计税价格必然相同。

税法将消费税设计为价内税,决定了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包含消费税本身;而消费税的顺序在先又决定了不管顺序在后的增值税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计算消费税时的组成计税价格都不会包含增值税。此二原因共同决定了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含消费税、不含增值税。

税法将增值税设计为价外税,决定了其组成计税价格中不包含增值税本身;而增值税的顺序在后又决定了不管顺序在先的消费税是价内税还是价外税,计算增值税时的组成计税价格都会包含消费税。此二原因共同决定了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含消费税、不含增值税。

13.为什么同一进口货物的关税组成计税价格(即关税完税价格)和增值税(或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会不同?

关税和增值税(或消费税)的计算(纳税)顺序是先关税、后增值税(或消费税),而顺序在先的关税又是价外税,这两个原因共同决定了两个税种的组成计税价格必然不同。

税法将关税设计为价外税,这就决定了其组成计税价格即作为计税依据的关税完税价格不包含关税本身。

税法认定增值税(或消费税)的计算(纳税)顺序在关税之后,这就决定了不管顺序在先的关税是价外税还是价内税,计算增值税(或消费税)时的组成计税价格都会包含关税在内。

14.计算消费税的准予扣除金额时,不同来源的已税消费品(简称“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公式,外购来源和委托加工或进口来源各用什么公式,为什么会不同?(以从价定率的消费税为例) 外购来源已税消费品采用由价款到税款的间接计算方法,而且必须分品种进行,公式为:扣除税额=当期领用而实现价值转移的材料价款×适用税率=(期初库存材料价款+当期购入材料价款-期末库存材料价款)×适用税率

委托加工或进口已税消费品采用直接计算税款的方法,亦可不分品种一起算,公式为:扣除税额=当期领用而实现价值转移的材料税款=期初库存材料税款+当期购入材料税款-期末库存材料税款由于外购已税消费品者不是消费税纳税人而是被卖方(纳税人)通过提高价格实行税负转嫁的负税人,不存在其“已纳消费税”的直接凭证,而只有购入已税消费品支付价款和增值税时取得的虽载明价款(税法默认该价款与消费税税率的乘积为“已纳消费税”)、但无消费税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故只能采用由价款和税率到税款的间接计算方法和公式。又由于不同品种的已税消费品适用的消费税计税方式和税率各不相同,故必须分品种计算。

由于委托加工或进口已税消费品者真是消费税的纳税人,在收回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或进口应税消费品时,向扣缴义务人(受托方)或海关缴纳了消费税并取得载明已纳税款的直接纳税凭证,故适宜凭借各批进货的纳税凭证直接计算当期领用而实现价值转移的材料税款,即当期准予扣除税额的直接计算方法和公式。又由于这种方法不涉及因品种而异的税率和计税方式,只需根据各张纳税凭证上载明的应税消费品品种、数量及其税款,以及各种应税消费品的库存数量变化数据,就可算出当期领用而实现价值转移的材料税款,故亦可不分品种一起算。

15.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税前扣除的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哪些,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为什么不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本身?

准予列入税前扣除范围的税金内容:除了所得税以外的所有包含于应税收入中的税金及其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一般而论,税金及其附加本是纳税人缴纳给政府的,它不是纳税人的所得,税法没有理由以之作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即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如果某一税种的税金包含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之中,即该税金与应税收入相关(满足相关性原则),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该税金就应该从与其相关的应税收入中扣除。这种道理如同在会计中,如果某项支出包含于企业当期(或当次、当批)的收益之中,即该项支出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收益性支出,则在计算企业利润总额时就应该从与其相关的收入(即收益)中扣除。可见,确定一种税金或附加该不该,或者准不准列入税前扣除,所依据的是企业所得税法确认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之一的相关性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实际上是这一基本原则所派生)。相关者准予税前扣除(但是,企业所得税例外。为何例外?税法故意。为何故意?为了简便计算。是否合理?只要税率适当低定,就能不增加税负,也就合理。),不相关则不准。

增值税不属于列入税前扣除的税金。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是在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价格及其销售收入之外另行征收的税金,它与应税收入不相关即不含于其中。但是,不能太绝对定论:“无

论如何,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都不能列入税前扣除”。对于零售企业,因其商品销售价格及其销售收入中包含着增值税,使其缴纳的增值税实际上与其应税收入相关,这就没有理由不准许其缴纳的增值税列入税前扣除。可见,是否应该或准予税前扣除,不因是什么税种而论,应该以是否相关定论,除非是税法故意例外。

五、分析计算题、综合题(3*12’)

(增值税)1.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同一品种电视机,5月份经营业务如下:(1)销售9000台,每台不含税出厂价2000元;(2)1000台按9折折价销售,折扣价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3)800台因买方在10日内一次性付款,给予销售折扣2%;(4)200台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每台旧电视机作价300元;

(5)用于本公司职工集体福利10台;(6)捐赠给运动会20台;(7)收取包装物租金5万元,发生到期无法退还的包装物押金10万元。(8)该公司研发生产一种新型电视机200台,每台生产成本1500元。其中,80台在5月份赠送给老客户们,100台在5月份按成本价销售给新客户们。该厂在5月份购入机器设备1300万元、原材料和零部件800万元,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税务部门验证。发生购销货物运输装卸费用41万元,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普通发票,注明运输费32万元、装卸费3万元、保险费2万元、建设基金4万元。试计算该公司5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要求先分项说明法定理由和计算,然后再合计)。

A.不含税销售额及销项税额的确定:

(1)正常销售:销售额=9000×0.2=1800(万元)

(2)同票注明的折扣销售:销售额=1000×0.2×0.9=180(万元)

(3)销售折扣不许减除:销售额=800×0.2=160(万元)

(4)以旧换新应按同期售价:销售额=200×0.2=40(万元)

(5)视同销售:销售额=10×0.2=2(万元)

(6)视同销售:销售额=20×0.2=4(万元)

(7)不像销售货物那样再向付款人另收税金,故须调整到与上列同一口径即“税外收入”:

销售额=(5+10)/(1+17%)≈12.82(万元)

(8)新产品在价格偏低或无销售额情况下,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电视机不是消费税应税产品,此类成本利润率法定统一为10%):

销售额=销售量×组成计税价格

=(80+100)×[0.15×(1+10%)]=29.7(万元)

销项税额=5月份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税率

=(1800+180+160+40+2+4+12.82+29.7)×17%≈378.85(万元)

B.扣除项目金额及进项税额的确定:

?消费型增值税,外购固定资产支出是法定扣除项目。

?外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支出是法定扣除项目。

?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是法定扣除项目,但不包含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和保险费。运杂费的

扣除率法定7%。

?旧电视机作价每台300元,因公司不是废旧物资收购单位,不能抵扣,即不是法定扣除项目。

?进项税额=(1300+800)×17%+(32+4)×7%=357+2.52=359.52 (万元)

C.计算5月份的应纳增值税:

5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5月份销项税额-5月份进项税额=378.85-359.52=19.33 (万元) 由于5月份外购固定资产支出金额巨大,使应纳税额接近于0。如果出现当期销项税额不足于抵扣的情况,则余额转入下期抵扣,而不能当期从税务局拿钱。

由此可见,从原理上看,扣除项目包含当期折旧而不是当期外购固定资产支出的收入型增值税,要比消费型增值税合理些。但就是缺乏可操作性,因为各纳税人各期的折旧额真实是多少,无增值税专用发票(带有相互约束意义)可据。

(增值税)2.某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件商品不含税售价100元、进货价70元。兹拟定了二个促销方案:(1)一次购买达到10件,9折价格(折扣销售,亦称“商业折扣”、“数量折扣”,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2)累计购买额满1000元返现金100元(返利销售,也算“赠送”)。按购买10件商品1000元价格计算。上述二种价格处理方式中,采用哪种方案,企业应纳增值税较少?

解:设应纳增值税税额为T。

(1)折扣销售:T=1000×0.9×17%-70×10×17%=34(元) (若非同票注明,则51)

(2)返利销售:T=1000×l7%-70×10×17%=51(元) (无法同票注明)

顺注:销售折扣即现金折扣等,其折扣额不许减除,也不可能“同票注明”。

答:上述二种价格处理方式中,采用折扣销售(方案一),企业应纳增值税较少。

(增值税)3.某啤酒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啤酒,同时收取包装物押金。2009年3月啤酒销售额100万元(价税合计),“其他应付款—押金”余额为10万元,经查为2007年2月份收取的啤酒周转箱押金。该企业当月购进原材料60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10.2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解:押金已逾期,并入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销项税额=(1000 000+100 000)÷(1+17%)×17%=159 829.06(元)

?进项税额= 10.2(万元)=102 000(元)

应纳增值税=159 829.06-102 000=57 829.06(元)

(增值税)4.某牛奶生产企业饲养奶牛产奶,再将鲜奶加工成奶制品销售给商场或居民。

(1)2011年第一季度奶制品不含税的销售额1000万元,从农业生产者购入草料200万元,其他如水电费、修理用配件等进项税额14万元。计算该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2)如果整个生产流程分立为牛奶生产和奶制品加工,由两个独立核算企业来生产经营。奶制品加工厂从饲养场购入的牛奶免税价为60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计算改组后企业的应纳增值税。(3)改组前及改组后,哪个企业

应纳增值税较少?为什么?

解:(1)销项税额= 1000×17% = 170 (万元)

进项税额= 200×13% + 14 = 40 (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70-40 = 130 (万元)

(2)改组后

奶牛饲养场应纳增值税=0(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免税)

奶制品工厂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000×17%-(600×13%+14)=78(万元)

(3)可见,同样生产销售奶制品不含税的销售额1000万元,改组后的企业应纳增值税较少,可少纳税52万元(即:130-78)。

原因是将免税生产阶段(鲜奶生产)和应税生产阶段(奶制品加工)分立,可充分利用免税优惠政策,使有关免税产品(站在产销奶制品立场上看是原材料投入)由原来的200万元(草料)增加到600万元(牛奶)。鲜奶生产阶段属于农业生产,其独立核算的纳税人可作为免税农产品销售,但税法允许向其购买鲜奶作为原材料的奶制品加工企业按13%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这使分立后的奶制品销售时计算“无中生有”(即进货时免税,而销售时允许按进货价款的13%扣除应纳税额)的进项税额由原来的26万元(即:200×13%)增加到78万元(即:600×13%),从而使分立后可节税52万元(即:78-26)。

(增值税)5.某街道工厂生产瓶盖,年销售额不足50万元。该厂2012年2月份业务情况如下:

⑴销售瓶盖一批,开具普通发票,载明销售额30300元;

⑵购进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支付价款8000元、支付增值税额1360元;

⑶企业接受委托加工特制瓶盖一批,收取加工费21200元。

试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解:该企业年销售额不足50万元,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因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只有3%,远远低于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17%或13%,故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此题有1360元)不能抵扣。但是,增值税的价外税制度设计,决定了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其计税依据都法定为不含税的销售额,若取得的销售额为含税的价款,都得先调整为不含税。而开具普通发票所载明的价格和销售额都包含应纳增值税在内,小规模纳税人收取的加工费亦为含税收入,故都应先调整为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30300+21200)/(1+3%)=50000(元)

应纳增值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50000×3%=1500(元)

(增值税)6.某外贸公司2012年5月从国外进口成套化妆品一批,到岸价为70000元,进口关税为17500元,适用消费税税率为30%。当月,该公司将这批化妆品在国内销售给A公司,获取不含税销售收入180000元。分别计算该公司:(1)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2)销售货物应纳增值税;(3)5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

解:(1)在进口环节:海关通常以到岸价格作为关税完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定额或已知关税)/(1-消费税税率)

=(70000+17500)/(1-30%)=125000(元)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125000×17%=21250(元)

(2)在国内销售环节:此时进口增值税就成为销售进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销项税额=180000×17%=30600(元)

进项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21250元

销售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0600-21250=9350(元) (3)5月份合计数:应纳增值税税额=21250+9350=30600(元)

(消费税)7.某日用化工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月份通过自设门市部销售化妆品,每箱含增值税售价1000元,销售500箱,进项税额34000元。消费税税率30%,增值税税率17%。问:①应纳消费税和增值税各为多少?②若门市部改为独立核算,每箱不含增值税出厂价700元,门市部再按含增值税售价1000元出售。500箱的应纳消费税和增值税各为多少?③分立后,消费税的税负和增值税的税负税负有变化,为什么?

提示:消费税本在生产环节一次计征,其“从价定率”中的“价”本是生产企业的“出厂价”,但若生产企业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部分产品,则该部分应税产品就得以门市部的销售额(价)为税基。

简明数据: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30%、增值税税率17%,销售500箱。①通过内设门市部,含税价1000元/箱,进项税额34000元;②门市部改为独立核算,生产企业的不含税出厂价700元/箱,门市部的含税价1000元/箱。

解:①应纳消费税=1000×500/(1+17%)×30%≈128205.13(元)

应纳增值税=1000×500/(1+17%)×17%-34000≈38649.57(元)

②生产企业应纳消费税=700×500×30%=105000(元)

生产企业应纳增值税=700×500×17%-34000=25500(元)

门市部应纳增值税=1000×500/(1+17%)×17%-700×500×17%

≈72649.57-59500=13149.57(元)

③可见,若分立,消费税将减少23205.13元,即“128205.13 -105000”;但不影响增值税,即“38649.57=25500+13149.57”。

前者因为,消费税实行单一环节、全额计征,若分立,纳税人的价值链缩短,税基变小,税额就较少;后者因为,增值税实行多环节、增值额计征,分立后便成为两个纳税人,其价值链总长、总税基,从而总税负都与未分立时一个纳税人的相同。

(消费税)8.某摩托车生产企业2013年4月份,销售排量260的摩托车20辆,出厂价(不含增值税)30000元/辆,单位成本26000元/辆;无偿赠送给某单位该型号摩托车5辆;提供给本厂销售部门使用6辆。该厂本期应纳的消费税为多少?

解析:①无偿赠送和自己使用于管理部门的应税消费品,都要视同销售那样计征消费税。②摩托车

是应税消费品,气缸容量在250毫升(含)以下的,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3%;在250毫升以上的,适用税率为10%。

答案:应纳消费税额=(20+5+6)×30000×10%=93000(元)

9.某外贸公司从日本进口200辆小轿车,排量为2.5升,每辆海关确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25万美元。进关当天就结算付款,该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40,请计算该公司进口这批轿车应缴纳的各种税(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解析:①小汽车进口关税为从价税(即比例税),我国“入世”后,税率大幅下降,2006年以来不分汽油机柴油机、无论排量大小统一定为25%。

②关税堪称价外税,其计税依据即关税完税价格不含关税本身。③小汽车进口消费税也是从价税,查P98税目税率表可知排量在(2.0升,2.5升]范围内的税率是9%。④增值税税率17%,计税依据同消费税。

答案:关税完税价格=200×1.25×6.40=1600(万元)

应纳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1600×25%=400(万元)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应纳关税+应纳消费税

=(1600+400)/(1-消费税税率9%)≈2197.8(万元)

应纳消费税=2197.8×9%≈197.8(万元)

应纳增值税=2197.8×17%≈373.63(万元)

10.某饭店元月份的经营情况如下,客房收入978万元,饮食收入245万元,出售纪念品等商品收入为182万元,该饭店下属旅行社总收入为285万元,其中组织境外旅游支付境外旅行社接团费用50万元。以上业务均未分开核算(假定主管税务机关同意按混合销售处理)。计算该饭店应纳营业税。解:①饭店、旅游、饮食都是服务业,适用营业税税率5%;②出售纪念品等商品收入因所占金额比例不大,且未能分开核算,可视同混合销售,按照“从主原则”一并征收服务业营业税;③支付给境外旅行社接团费用,无论按照“不含所提供的劳务在境外创造的价值”来理解,还是依据“代收代支”部分应予扣除的税法精神,理当从营业额中扣除。

元月份应税营业额=978+245+182+(285-50)=1640(万元)

元月份应纳营业税=1640×5%=82(万元)

11.某商业银行存款利息支出400万元,贷款利息收入800万元;转贷利息收入600万元,转贷利息支出500万元;外汇买卖发生差价300万元;收取罚息收入100万元;理财咨询业务收入500万元。金融业营业税税率为5%。计算该商业银行应纳营业税。

解:应纳营业税= [800+(600-500)+300+100+500]×5% = 90(万元)

12.某综合服务公司在某纳税期发生以下业务:(1)从事多种代理业务,收入4000万元,其中广告业务代理支付广告发布费1500万元;(2)组织跨国旅游,总收入1000万元,支付给境外旅游团体接团费用800万元,支付境内客运公司交通费100万元;计算该综合服务公司本纳税期应纳营业税总额。解:(1)代理业务属于服务业,适用营业税税率5%;该代理业务收入包含准予扣除的代收代支款项,

即广告发布费1500万元。

应纳营业税=(4000-1500)×5%=125 (万元)

(2)旅游业也属于服务业,适用税率5%;该公司组织跨国旅游业务收入1000万元中,包含两笔代收代支费用,即支付给境外旅游团体的接团费用800万元和境内客运公司交通费100万元。

应纳营业税=(1000-800-100)×5%=5 (万元)

(3)该综合服务公司本纳税期应纳营业税总额=125+5=130(万元)

13.某房地产公司当年自建家属楼一栋,建筑成本970万元,因职工分配住房难以进行,公司决定将其出售,取得收入1200万元。求其应纳营业税额。

设税务局核定的建筑业成本利润率为10%。

解:建筑业营业额=(970+970×10%)/(1-3%)=1100 (万元)

应纳建筑业营业税=1100×3%=33 (万元)

应纳销售不动产营业税=1200×5%=60 (万元)

14. ①房地产开发公司A向企业客户(或其他客户)B提供一幢全装修房,售价2000万元。该全装修房的内装修由专业装修公司C承包,价款计200万元。问A和C应纳多少营业税?

②若A先把未内装修的房屋以1800万元售给B,再由B发包给C内装修,承包价款还是200万元。A和C应纳多少营业税?

③试比较两种经营模式的税负差别及其相对优劣。

解:① A销售不动产以收取的全部价款为计税依据,适用营业税税率5%;C承包装修业务属于建筑业,适用营业税税率3%。

A应纳营业税=2000×5%=100 (万元)

C应纳营业税=200×3%=6 (万元)

②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公司A销售不动产的全部价款即计税依据只有1800万元;公司C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都不变。

A应纳营业税=1800×5%=90(万元)

C应纳营业税=200×3%=6(万元)

③两种经营模式下,B获得该全装修房的总价款相同,C承包内装修的收入及其应纳税额也都相同,但模式②可使房地产开发公司减少交纳营业税10万元(100-90),说明比较优。

15.2005年9月1日,某公司由于承担国家重要工程项目,经批准免税进口了一套电子设备。使用3年后项目完工,2008年8月31日公司将该设备出售给了国内另一家企业。该电子设备的到岸价格为300万元,关税税率为10%,海关规定的监管年限为5年。计算该公司应补缴关税。

解:关税完税价格=300×(1-3/5)=120(万元)

应纳关税=120×10%=12(万元)

16.某外贸进出口公司进口一批护肤护发品,成交价格为1 280万元,起卸前运输费30万元,保险费12万元,装卸费8万元,关税税率40%,消费税税率5%,增值税税率17%。计算该进口商品应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

解:关税完税价格=1 280+30+12+8=1 330(万元)

应纳关税=1 330×40%=532(万元)

应纳消费税=(1 330+532)/(1-5%)×5%=98(万元)

应纳增值税=(1 330+532+98)×17%=333.20(万元)

17.张教授是A大学的教师,同时也是B公司的高级职员,在两处获取工资。某月,张教授在A大学获得工资5600元,在B公司获得工资3800元;为某企业进行机械设计获报酬8000元;从事技术咨询获得10000元。试计算他在各当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张教授的两处工资收入属于同项所得,应合并计税。而两项劳务报酬则应当分别减除费用,分别计税。

工资额合计=5600+3800=9400(元)

工资所得应纳税额=(9400-3500)×20%-555=625(元)

设计报酬应纳税额=8000×(1-20%)×20%=1280(元)

咨询收入应纳税额=10 000×(1-20%)×20%=1600元

当月应纳所得税额=(625+1280+1600)元=3505元

18.设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共获得设计费50 000元,根据各人在项目中的贡献,甲分得40 000元,乙分得7 000元,丙分得3 000元,试计算这三人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甲、乙、丙三人的收入为共同取得的劳务报酬,应该分别按各自取得的收入计税。

甲应纳税额=40 000×(1-20%)×30%-2 000=7 600(元)

乙应纳税额=7 000×(1-20%)×20%=1 120(元)

丙应纳税额=(3 000-800)×20%=440(元)

19.某企业2008年实发工资、奖金 1 000万元,福利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200万元,计算年末该企业调整福利、工会和职工教育经费三项费用增加或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注:假定工资为合理工资支出。)

解:调整三项费用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0-1 000×(14%+2.5%+2%)=15(万元)

20.某公司2011年10月支付给陈某不含税工资9000元人民币,计算该公司应为陈某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解:应纳税所得额=(9000-3500-555)÷(1-20%)=6181.25(元)

公司应代缴个人所得税=6181.25×20%-555=681.25(元)

21.一英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无任何机构和场所。2009年,在中国境内出售一栋房产,收入500万元,该房产原值3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从中国境内的某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税后利润200万元;从中国境内某企业获得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收入100万元,该技术的成本50万元;该公司拥有中国台湾的公司股权当年红利所得2000万元,拥有中国香港的房产当年租金所得500万元。问该英国公司09年的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为多少?

解:转让财产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自2008年起(即新企业所得税法),境外企业从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利润不再免征企业所得税;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以收入全额为应税所得。

应税所得=境内所得[500-(300-100)+200+100]=600(万元)

22.某工业企业2012年会计报表利润20万元,未作任何调整,已按2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5万元。税务检查人员对该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审查,经查阅有关帐证资料,得出如下结论:全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企业列支业务招待费25万元,要求:(1)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计算纳税调整金额;(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4)计算应补缴企业所得税。

解:(1)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25万元全部列支,应计算纳税调增额:

扣除限额=Min(合规发生额,某相关实际额×限定比例)=Min(实际发生额×60%,销售额×5‰) =Min(25×60%,,6000×5‰)=Min(15,30)=15 (万元)

纳税调增额=会计列支额(等于实际发生额)-扣除限额=25-15=10(万元)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20+10=30(万元)

(3)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30×25%=7.5 (万元)

(4)应补缴企业所得税=应纳企业所得税-已纳企业所得税=7.5-5=2.5(万元)

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税率=10×25%=2.5(万元)

23.某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取得房产租金50万元;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开支共2800万元;“营业外支出”栏目列支35万元,其中,通过希望工程基金委员会向某灾区捐款10万元,直接向某困难地区捐赠5万元,非广告性赞助20万元。该企业08年应纳多少企业所得税?

解:①会计利润总额=3000+50-2800-35=215(万元)

②通过希望工程基金委员会捐款10万元,符合公益性捐赠条件,规定可以扣除的金额不超过利润总额的12%。

扣除限额=Min(合规发生额,利润总额×12%)=Min(10,215×12%)=Min(10,25.8)=10(万元) 可见,扣除限额等于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无需调整。

③直接捐赠,不得扣除,须纳税调增5万元。

④非广告性赞助,不得扣除,须纳税调增20万元。

⑤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调增)项目=215+5+20=240(万元)

⑥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5%=240×25%=60(万元)

24.A国的企业在中国未设立机构、场所,但在2008年从中国境内取得如下收入:股息20万元、特许权使用费30万元、财产转让收入200万元(该财产的净值150万元)。该外国企业就其来自中国的所得需要预提所得税为多少?

解:①企业所得税按月份或者季度预缴税款,按年(日历年)汇算清缴(多退少补),题目要求的“预提所得税”应该是指发生那些给定项目所得的当月或当季的“预缴所得税”。②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以收入全额为应税所得;转让财产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③非居民企业Ⅱ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10%,目前减按10%计税。

预提所得税=来自境内的应税所得×10%=[20+30+(200-150)]×10%=100×10%=10 (万元)

会计自考本科-《资产评估》公式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市场法 二、成本法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重置成本x 成新率 (一)重置成本的估算: 1、重置核算法:直接成本按现时价格逐项加总;间接成本计算方法如下: (1)按人工成本比例法计算: 间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x 成本分配率 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额/人工成本额x100% (2)单位价格法:间接成本=工作量(按工日或工时)x 单位价格/工日或工时 (3)直接成本百分率法:间接成本=直接成本x 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率 2、物价指数法: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 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资产历史成本x (1+物价变动指数) 3、功能价值法,也称生产能力比例法 重置成本参照物参照物年产量被评估资产年产量重置成本 被评估资产?= 4、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X ?? ? ??=参照物资产的产量被评估资产的产量参照物资产的重置成本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X 表示是一个经验数据,称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一般在0.4—1之间 5、统计分析法: K=R ’/R K---资产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的调整系数R ’-----某类抽样资产的重置成本 R----某类抽样资产的历史成本 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K 某类资产账面历史成本 (二)实体性贬值及其估算: 1、观察法(成新率法):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x (1-实体性成新率) 2、公式计算法: 使用年限 实际已总使用年限预计残值重置成本体性贬值资产的实?-= 总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100定利用时间 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法际利用时间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实资产利用率?= (三)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 1、∑=??? ? ???=n t 1系数折现净超额运营成本被评估资产年功能性贬值额被评估资产 2、功能性贬值=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超额投资成本可视为功能性贬值) (四)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1001???? ????????? ??-=X 生产能力额定生产能力实际使用贬值率经济性 ()n r A P ,,1????? ? ?-?=税率所得益损失额资产年收贬值额经济性 (五)成新率及其估算 1、观察法 2、使用年限法:成新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0% 3、修复费用法:成新率=1—修复费用/重置成本×100%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情况

名词解释 1.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审阅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4.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5.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对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部控制和基础。 6.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7.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8.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需遵循的行为规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9.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鉴证报告,在鉴证报告中应当清楚地表达其

鉴证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0.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容的综合计划。 11.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 12.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3.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14.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15.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6.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7.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审计学自考试题

自考审计学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审计机构设置和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 B )。 A、真实性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最早的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出自于( B )。 A、明朝政府 B、北洋政府 C、民国政府 D、清朝政府 3、下列情况中,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影响最大的是( D )。 A、注册会计师的母亲退休前担任被审计单位工会的会计 B、注册会计师的配偶现在是被审计单位开户银行的业务骨干 C、注册会计师的一位老师拥有被审计单位的股票 D、注册会计师的妹妹在被审计单位担任现金出纳 4、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不应包括 ....( C )。 A、验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C、保险精算业务 D、税务代理业务 5、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中,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 B )。 A、书面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是一种辅助证据,可靠性较弱 B、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有助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D、环境证据比口头证据重要,属于基本证据,可靠性较强 6、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是指( C )。 A、注册会计师、委托人、被鉴证单位 B、注册会计师、委托人、责任方 C、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D、注册会计师、委托人、预期使用者 7、下列职务中,不属于 ...不相容职务的是( C )。 A、执行某项业务与记录该项业务 B、记录总账与记录明细账、日记账 C、授权某项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 D、执行某项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 8、注册会计师努力达到形式上的独立性,以便( A )。 A、保持公众对执业界的信任 B、达到实质上的独立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 简答及论述题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 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结果。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 公布目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为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 像是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是指注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 重要性: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模式:某一时期审计目标、对象、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 风险基础审计:是一种有别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模式。它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 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 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单元: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到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数字在表中出现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它们出现在表上的顺序是随机的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随意选样:也称任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PPS抽样:也称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也被称为金额加权抽样j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 等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 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策、治理结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控制测试: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管理建议书:注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 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审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审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详细审计阶段,其审计目标为( )。 A. 查错防弊 B. 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 C.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鉴证 D. 对财务报表进行鉴证 2.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 )。 A. 审计业务约定书所约定的财务报表 B.与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有关的资料 C. 为实现审计目标应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D. 与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有关的经济活动 3.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于固定资产“完整性”的认定,与( )。 A. 固定资产的低估和高估都有关 B. 固定资产的高估有关

C. 固定资产的低估有关 D. 固定资产的低估和高估都无关 4.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记录了一笔没有发生销售交易,则违反了交易和事项的( )认定。 A. 完整性 B. 准确性 C. 计价 D. 发生 5.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不包括( )。 A. 发生和完整性 B. 准确性和截止 C. 分类 D. 准确性和计价 6.( )认定是指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A. 存在 B. 分类和可理解性 C. 完整性 D. 计价和分摊

7.下列各项中,被审计单位( )违反了权利与义务认定。 A. 未将作为抵押固定资产披露 B. 将未发生的销售登记入账 C. 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 将原材料入账确定错误 8.甲公司将20×8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7年度的财务报表,则其20×7年度销售交易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 A.截止 B.计价或分摊 C.发生 D.完整性 9.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应收账款时,发现账上某笔记录“借:应收账款--A公司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通过函证A公司,检查销货记录等证实,根本未发生该笔销售业务。那么,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 )认定存在问题。 A.完整性 B.发生 C.准确性 D.计价和分摊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自考本科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自考本科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导读: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的提出,美国会计师协会下属审计程序委员会为了划分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会计法》,将内控制度当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轰动全世界的“巴林银行倒闭案”的一个最主要的教训就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松散,也就是缺乏严密的、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大都是属于内部会计控制,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内部会计控制对一个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的提出,最早产生于1958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下属审计程序委员会为了划分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与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会计法》,将内控制度当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重视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财政部于2001年2月14日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以及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1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都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作了硬性的规定。 轰动全世界的“巴林银行倒闭案”的一个最主要的教训就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松散,也就是缺乏严密的、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此

外,美国“安然事件”、“世通公司造假案”、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琼民源案”、“银广厦事件”,以及“亚细亚的破产”、“巨人集团的倒闭”等案例,究其原因,大都是属于内部会计控制。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内部会计控制对一个单位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我国建立和健全各个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此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想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关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措施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文章和著作都比较多。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也是各有说法[1,5,7],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有企业制定了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执行[15],管理当局认识不足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等[14],为了解决当前存在问题,有学者研究指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16]。还有学者认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领导人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企业领导者才会有动力去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的是资料调查法,通过报纸、杂志及网络查到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并结合当前财政部文件,综合参考了各类文献[3]、[7]、[11]。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在系统的论述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比较全面

2015年10月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审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160)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选择题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0 1.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称为 A.审计主体 B.审计客体 C.审计依据 D.审计目标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B.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C.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D.遵守《公司法》的需要3.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降至可接受水平,则应当采取 A.拒绝接受委托 B.终止业务约定 C. 与审计客户的管理层沟通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 D.与审计客户治理层讨论独立性的不利影响 4.下列行为中,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构成不利影响的是 A.注册会计师搭乘审计客户的航班 B.注册会计师到审计客户中按正常条件办理房贷 C.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客户的会计顾问 D.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营改增的业务培训 在确定鉴证业务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还是直接报告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5. 考虑 的因素是 A. 提供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还是有限保证 B.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C,提出结论的方式是积极方式还是消极方式 D.提出鉴证报告的形式是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

自考审计学10月试题以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审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审计分为详细审计与抽样审计,这种分类的标准是根据 A.审计对象 B.审计目的 C.审计内容 D.审计证据的检查范围 2.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调整,主要是随着下列哪一项因素的变化? A.审计环境 B.审计对象 C.审计技术 D.审计目标 3.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账龄最有可能证实的认定是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计价和分摊

4.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禁止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 A.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 B.出于第三方利益使用客户信息 C.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 D.取得客户的授权 5.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不包括 A.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B.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C.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D.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6.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是 A.对控制的监督 B.风险评估过程 C.控制活动 D.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 7.下列关于函证审计程序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应收账款函证是重要的审计程序 B.应付账款函证是非必要的审计程序 C.预付款项的函证效果要比预收款项的好 D.肯定式函证的成本要低于否定式函证 8.被审计单位的一项在建工程,将安装费850万元,错记为580万元,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违反的认定是 A.截止 B.计价和分摊 C.真实性 D.完整性 9.下列最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情形为 A.被审计单位存在经营风险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会计专业各门课程自考通关秘籍

会计专业各门课程自考通关秘籍 作为一名自学者如何顺利地通过会计专业全部课程的考试,尽早取得毕业文凭,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关键在于必须了解与掌握自学的特点和方法,调整心态,制订科学的自学应考计划和程序。为了培养自己的独立学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者要具备明确的指导思想。以下我结合多年从事自学考试工作的经验,谈谈参加会计专业自学考试如何自学与应考的几个问题。 一、对自学会计学专业要有坚定的信心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实现两个目的,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还要享受社会财富,作为年轻的朋友应把精力放在第一个目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这就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投身会计专业是一种选择,从事会计工作要具有较强责任心,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定期进行总结,一旦入门后,能熟练掌握,未经系统学习培训的人是无法替代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不会感到压力巨大,每个人在学习、择业时都要认真思索,选择适当专业定位要适合个人具备的条件,一旦定位从事参加会计专业自学考试后,就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拿出奋发向上的精神。由于自学本身是一种非常艰苦的劳动,所以培养刻苦自学的习惯并非易事,万事开头难,初次步入自学的朋友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所以我认为自学会计专业不仅是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的途径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体观,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才能把学习

会计专业当成人生的一种快乐和幸福之事来对待,才能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选择专业上举棋不定,这山看着那山高,今天学会计,明天又学其他专业,否则极易半途而废。 二、了解掌握自学考试的学习方法 自学考试属于开放式教育,是国家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三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国家考试是根据大纲、教材要求水平进行安排,与高等院校教学测试要求相同,但自学考试的学习环境、条件与高校学习无法相比,如果是放弃社会助学这个环节,单独片面依赖个人自学是很有害的。由于各个专业特点不同,如英语专业,单靠个人自学就能通过考试,因为英语专业主要是“技能”而不是“知识”,而会计专业则相反,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参与社会助学的这种形式,社会助学多种形式和手段,对自学考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个人自学的必要补充,自学者应充分利用社会助学的辅导成份,解决个人自学过程中的难题。从以往长期从事自学考试会计专业试卷阅卷工作来看,凡是参加过培训班、总复习班的考生比单独依靠个人自学的考生的及格率要高得多。考生在个人条件、环境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一些有效的辅导活动,是促进自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因为老师所掌握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传授知识一般也是规范化的,所以求助老师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也可以开阔自学者的思路。在自学中,有些自学者本身几天也想不通的问题,而老师往往在几分钟之内就能解决。因此,虚心向老师请教,以不耻下问的精神向同行人请教,应是自学者引以为骄傲的优

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题(终极版)

审计:是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反映了管理层在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的范围、程度及结果。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 公布目的审计报告:一般是用于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非特定利益关系者公布的附送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用于经营管理、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又称为短式审计报告。它是注册会计师对应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简明扼要的审计报告。 像是审计报告:又称长式审计报告。它是指对审计对象所有重要经济业务和情况都要做详细说明和分析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是指注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 重要性: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模式 法等要素的组合 风险基础审计试的程度和范围。 审计风险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单元: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9随机的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间隔从审计 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计算选样间距 ,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 随意选样:也称任 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 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PPS 抽样:也称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是一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生率得出 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也被称为额加权抽样j 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各类交易、账户 余额、列报(包括披露,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内部控制 :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的决理结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在合理保证实现 特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动 控制测试: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管理 建议书:注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 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 书面建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 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 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分 析程序:注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 务信息作出评价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函证 :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 会计估计: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对其作出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估计负责 关联方及其交易:为了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是否真是存在、关联方交易的记录是否适当、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适当以及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是否恰当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 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 期后事项:是只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 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一种责任,是行为人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仅因法律规定,而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验资工作底稿:验资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财务报表审阅:指注师接受委托,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鉴证业务 简答题 鉴证业务设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跨及时、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审计主体的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鉴证服务、其他保证服务和非保证服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审计、审阅、审核、执行商定程序、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会计服务 财务报表验证阶段:财务报表的验证阶段依据所侧重的财务报表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标验证阶段和会计报表验证阶段。 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注师应做到:1、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2、注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注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与交易事项相关的管理层 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在会计报表应该列示所有交易和各项是否都列入了。3、权利和义务。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估价或分摊。是指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按照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5、表达与披露。是指被审计单位已经正确列示、说明和披露会计报表的各个组成项目、附注及说明。 审计报告的作用:1、鉴证作用。注师签发审计报告,不同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2保护作用,注师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厉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是对注师审计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师审计责任。 审计报告种类:1、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2、按照审计报告的目的分类,可分为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的审计报告。3、按照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可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类型: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证据的特征: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外形特征划分。分为实物证据、文件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2、按来源不同划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3、按获取的证据对审计结论的支持程度划分为正面证据和反面证据。 收集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通过风险评估程序,注师可以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明确审计工作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为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提供公钥基础,从而可以帮助注师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2、控制测试,其目的在于测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审计证据的评价 审计证据评价的基本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审计证据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2、合理怀疑原则,即要求以合理怀疑的态度,在事实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运用因果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对造成证据缺陷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假设,以便找出证据缺陷途径2、恰当分析原则。及要求分析问题时,应恰如其分地给予评价,做到具体问题分析、综合分析,并认真分析和妥善解决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 审计证据评价需考虑的因素:审计证据的评价主要针对证据是否符合充分性和适当性,能否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满足审计目的和要求。(1)审计证据的特性。适当性:相关性和充分性。(2)审计证据的经济性(3)审计证据评价中是职业判断。1、审计准则2、职业竞争3、法律诉讼4、审计客户的具体情况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链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2、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3、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考核注师专业胜任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4、审计工作底稿便于进行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5、审计工作底稿 1、重要性原概念中的 2、重要性包括对 3、确定重要 4、重要 5、对 3)(38(2判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3)评价样本结果:前者运用概率论和职业判断评价样本结果,后者3)对集团财务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b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2)总体审计策略(a 制动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b (3)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4)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a 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记录b 对具体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单位的内部3)组织结构 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行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4)会计政策的变更(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性(3)设计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5)注师是否拟获得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 2)企业文化(3)人力资源政策(4)内部审计机制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制的运用(3)检查文件和报告(4)追踪交易在 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 制的频率(2)在所审计期间,注会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4)通过测试与认定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5)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6)控的规定,充分体现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论的精髓。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均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乃至审计失败,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成为审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为重其环境(2)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3)在审计结束识别风险(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提高审计程序的不选择高度汇总的财务数据层次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调整分析程序(2)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张开进一步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计财务报表填列(2)有些财务报表项目往往会为调整这些审计差异所作的会计分录中多次出现,因此,要进行重分类汇总(3)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后,应注意核3) 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实施进一步审a 通过交易和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为更正错报,即“已知错报”b 通过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所估计的未更正预计错报c 通过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和运用其他审计程序所量化的其他估计错报(2)确定可能的错保金额的影响程度a 这里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b 这里的可能错报总额一般是指各财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但也可能包括上一期间任何未更正可量,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为被审计单位提供更a 首次接受委托的沟通b 签订业务约定书时的沟通c 编制审计计划时的沟通(2)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事项a 审计计划中确定的需要其协助的工作b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对有关事项的解释、声明及提供的其他证据c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财务报表认定d 已发现的重大错误、舞弊或可能违反法

《自考审计学试卷B》word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2014—2015学年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审计主体不同,审计对象也不完全相同。政府审计的对象为()。 A.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B.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C.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D.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2.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下列行为中,不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承接了自己代理记账客户(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B.按审计业务工作量的大小进行收费 C.以注册会计师个人名义承接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 D.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广告宣传 3、发生认定指的是()。 A.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B.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C.包含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 D.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4.下列不属于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的是()。 A.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B.被审计单位性质 C.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D.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5、整个销售与收款循环的起点是()。 A.批准赊销信用 B.顾客提出订货要求 C.向顾客开具账单 D.按销售单供货

6.甲公司2009年度固定资产原值的变动如下: 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固定资产原值中,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约各占50%。甲公司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分别为30年和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甲公司2009年新增固定资产是9月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机器设备,2009年减少的固定资产是6月份拆除的房屋建筑物。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估算的甲公司2009年度折旧费用与以下数额最接近的是()。 A. 5 344万元 B. 5 367万元 C. 5 511万元 D. 5 534万元 7、如果将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估为高风险,注册会计师可能()。 A.增加测试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范围 B.在期末前或后实施存货监盘程序,并测试盘点日至期末发生的存货交易 C.要求乙公司在期末实施存货盘点 D.检查购货、生产、销售的记录和凭证,以确定期末存货余额 8.关于金融资产的计量,注册会计师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仅仅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D.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9、审计报告中,必须说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下列不属于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是() A.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B.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 C.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D.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10、下列不属于 ...注册会计师审计特点的是() A.审计的强制性 B.审计的独立性 C.审计的有偿性 D.审计的委托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