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美援朝战争优秀教案

抗美援朝战争优秀教案

抗美援朝战争优秀教案
抗美援朝战争优秀教案

抗美援朝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视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可以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

【教学难点】

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阶段:

(一)朝鲜战争爆发

1.(活动探究)请学生概述他们所知道和理解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朝鲜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但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2.(知识补充)教师讲述:朝鲜战争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称呼:朝鲜:祖国解放战争;韩国:韩国战争、六二五事变、6·25战争;中国大陆: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韩国冲突(Korean Conflict)、韩战〔Korean War〕。

3.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被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为中国大陆的左翼,中日之间的跳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朝鲜半岛是朝鲜族世代的居住地,历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

(二)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讨,回忆我们学过的朝鲜近代历史。朝鲜过去是中国明朝和清朝的属国。1894年,蓄意侵略朝鲜的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清朝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日本成功排挤了中国在朝鲜的势力。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在俄国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日本与俄国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日渐白热化,终于引发1904年日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日本又排除了俄国的势力,彻底控制朝鲜半岛。

二战即将胜利的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签订秘密协议,美英以出让中国外蒙古和东北利益换取了苏联对日宣战,并指出了朝鲜半岛因为“高丽人(Korean)没有自治能力”故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

(三)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有了很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朝鲜战争不仅是朝鲜半岛的问题,更是二战后美苏两极争霸的产物。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加入到了战争,并对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此次战争,让我们更加明白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懂得珍惜,自觉维护世界的和平。

(四)朝鲜战争的经过

1.战争双方力量对比。通过双方兵力、机枪、火炮、飞机、坦克等的对比,得出朝鲜在战争初期兵力强于韩国。

2.朝鲜战争的经过:将朝鲜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即朝鲜人民军和韩国国军之战;第二阶段为美国出兵与国际的干预;第三阶段为中国志愿军的抗美援朝。第三阶段为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要请学生分析中国参战的原因以及中国对朝鲜战争的贡献和牺牲。

(1)朝鲜战争爆发引导质疑,自主学习。

a.出示《朝鲜半岛地图》,介绍朝鲜所在地理位置,引出三八线。

b.三八线在什么位置?你了解三八线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情景再现,感知历史:

播放《朝鲜战争爆发》的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引出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该怎么办?

各抒己见,归纳小结:

中国该不该派兵入朝作战?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

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抗美援朝的原因。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情景再现,承上启下: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后,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入朝作战的时间、领导人、战况及性质。(补充讲述有关史实:为什么称志愿军?为什么任命彭德怀为总司令,及毛岸英的事迹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看图感知:

出示一组图片,如中国人民入朝作战图等,让学生真实感知到战争的真实性和艰难性。

播放《上甘岭》影视片段,并出示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肖像图片,使学生感知,并让学生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顺势引导学生归纳:从志愿军英雄的身上,你体会到了哪些精

神品质?

情景再现,重现历史:

播放《谁是最可爱的人》视频录音片段,让学生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创设情景,合作探究: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标志。引导学生归纳出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2)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彭德怀的讲话文字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当时世界局势、新中国状况及战争的结果等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签订朝鲜停战协议。

1953年7月26日,历时两年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完全达成协议。27日,中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和“联合国军”方面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

《朝鲜停战协定》是中朝两国军队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鏖战三年后签署的一份极为重要的文献。这项协定的背后,是当年成千上万军人和百姓的鲜血与生命。

4.联合国军被打退到三八线以南。

1945年8月,在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和苏联商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以半岛的南北两段作为自己的受降区域。从此,一个完整的朝鲜被分为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南方叫韩国,北方叫朝鲜。正是这条38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给血脉相连的朝鲜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

据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当时,半岛的许多家庭被分为两个国家的居民。他曾借住过的一个家庭刚好处于分界线上,居室大部分在三八线以北,厨房却划到了三八线以南,因此出现了在南方做饭,到北方用餐的情况。

在三八线划定初期,南北方的百姓尚可自由往来。朝韩两方都派驻了边界线守备部队以后,情况便逐渐紧张起来。摩擦越来越多,冲突越来越大,交火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占领对方地盘的事件,最后,终于爆发了大规模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快速向南推进,很快就占领了韩国的绝大部分领土。7月1日,美军以联合国部队的名义在韩国南部港口釜山登陆。9月15日,美军大部队在西部沿海港口仁川登陆,战局由此发生根本转变,包括十几个国家在内的联合国部队一路推进到鸭绿江和图们江附近。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赴朝参战,到1951年1月,以美韩军队为主力的联合国军被打退到了三八线以南。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做出赴朝参战的决定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自己最敏感的东北地区面临帝国主义的入侵威胁,国际大局又受到苏联、美国和其他多种因素左右。以当年非常落后的军事装备和后勤条件,取得那样的战绩是非常不易的。

5.艰难曲折的停战谈判。

在遭遇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凌厉反击之后,美国政府感到非常意外。在接二连三接到作战失利的消息之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不得不承认这是“迄今我们所遇到的最糟糕的局势”,还声称“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来应付目前的军事形势”。当时,有记者问及“一切必要的步骤”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杜鲁门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个消息吓坏了美国的盟友们,一些亚非国家也深感不安,它们担心被“拖入亚洲战争的深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停战谈判提上了议程。

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是由一些亚非国家首先提出的。1950年12月7日,印度驻华大使向中国外交部转交了13个亚非国家提出的倡议备忘录,建议交战方在三八线停火,并举行与朝鲜问题相关的各大国会议,讨论如何停战问题。中国重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但提出不同意见:为什么13国不反对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为什么不宣布从朝鲜撤出外国军队?

一周后,在没有中国参加的联合国大会上讨论亚非国家的两份提案时,只通过了要求双方停战的提议,而搁置了要求划分非军事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议。紧接着,杜鲁门宣布了进一步扩军的计划,准备在朝鲜战场上恢复攻势。这证实了中国的怀疑:美国以谈判为幌子,争取喘息时间,准备反攻。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战役开始,中朝军队全线发起进攻,迅速突破了联合国军预设的防御阵地。此后,联合国政治委员会于1951年1月11日通过了一份关于解决朝鲜及其他远东问题的报告:在朝鲜立即安排停火;一切非朝(韩)军队将分阶段撤出朝鲜,在朝鲜建立统一的“政府”;由英、美、苏、中四国代表讨论解决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在经过反复的军力撞击和智力交锋之后,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靠近前线地区的板门店签订了举世闻名的《朝鲜停战协定》。这份协定的原名应该是《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

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于当天开始生效的这份协定规定,“各条款在未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修正与增补,或未为双方政治级和平解决的适当协定中的规定所明确代替前,一直有效。”

(五)课堂练习

1.建国之初,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B.镇压反革命C.抗美援朝D.没收官僚资本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危险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3.抗美援朝运动的时间是()

A.1949-1951年B.1950-1952年C.1950-1953年D.1953-1958年

4.你认为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A.黄继光B.邱少云C.毛岸英D.董存瑞

5.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打的旗号是()

A.多国部队B.联合国军C.美国军队D.美英盟军

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7.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中国人民职员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了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请回答:

(1)这支军队的名称叫什么?司令员是谁?

(2)这支军队跨江入朝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举出材料二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例子。

朝鲜战争,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2009年10月5日,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看到这则消息,我内心感慨万分,我的父亲是49年入伍的老军人,当年差点上了朝鲜战场,尽管当时父亲强烈要求“保家为国抗美援朝”,但还是因为有点文化而被上级安排进了黄埔军校…… 看到国家总理亲自到烈士陵园凭吊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我油然生起一个我不完全知道的这段历史的一个疑问——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搜到这篇文章,贴过来让不知情的我们了解下吧……先默哀3分钟—— 抗美援朝志愿军真的伤亡一百万吗? 作者: 老军士老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50多年了。近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公布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伤亡数字。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在网上对于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仍然存在争议。 一.中国官方数字: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通过传媒(如研究、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战史)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如下: 志愿军作战伤亡人数: 1.阵亡:11.4万人 2.医院共接受伤员38.3万人次,由于入院伤员有些是第二次、第三次负伤,统计上有重复,伤员中又有一部分是非战斗负伤,所以最后确定战斗伤亡总数是36.6万人。 据此,志愿军战斗负伤人数为:25.2万人3.因伤致死:2.16万人 4.失踪:0.8万人(原先是0.4万人) 5.总计: 战死:14.36万人(阵亡、因伤致死、失踪) 战伤:25.2万人 作战伤亡:39.56万人 其它原因死亡人数:病死:1.3万人所以,志愿军总计伤亡人数:40.86万人(39.56 +1.3) 另外,志愿军还有2.1万人被俘,其中7100余人返回大陆(其中有440人是在中立国部队监管下,经我方解释工作后返回的),14000余人去了台湾或其它中立国。被俘人员数字不存在争议。 二.志愿军伤亡数字存在的争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人不知道或不相信中国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而相信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但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不止一个,目前从网上看到的主要有三个: 1.死亡人数:90-100万人;伤亡总数:200-300万人 2.死亡人数:五六十万人;伤亡总数:140-150万人以上。 3.伤亡总数:92万人以上 三.对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三个志愿军伤亡数字的分析: 1.最不值一驳的伤亡200-300万人 据中国政府近十几年来公布的数字,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240万。另外,还有东北军区60

抗美援朝 精品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 【课程标准】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 2、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史实;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从身边搜寻历史线索,分析、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阅读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过去的理解。 4、通过阅读课本,地图,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勇事迹的生动描述,使学生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教材分析】 《抗美援朝》承接上一课,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讲述了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志愿军的英勇战斗和杰出的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通过学习英雄事迹、探究英雄心理,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教学方法】开展资料分析法、播放音像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这位慈祥的老人,他是中国著名作家魏巍。魏巍(原名魏鸿杰),中国作家、诗人,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魏巍的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影响了几代人。这是一篇著名报告文学,但是,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学习“最可爱的人”。 师:屏幕上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一段记述,老师想用朗诵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感情,可以吗?“在朝鲜的每一天,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案

《抗美援朝》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承接上一课,介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是本册教材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这场战争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本课知识在第一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及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等史实; 2.能说书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认识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课本插图《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及相关视频材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从而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2.能生动讲述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等先烈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的原因;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出示歌词。 讲解:1949年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气势雄壮、节奏铿锵的歌曲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抗美援朝的原因

八年级历史下册《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3、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难点 1、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2、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三、教学过程导入:当今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背景: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

台湾。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结果: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三八线”附近 2、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家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取得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 四、板书设计第2课抗美援朝背景---过程---结果、意义英雄代表:黄继光、邱少云xx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介绍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 电子书, 朝鲜战争 都是传到51oK网络硬盘的(感谢"士大夫惹是非"筒子提供信息 ),偶把链接地址给出来, 需要的自己去下就可以了 先传些关于朝鲜战争的吧,另外加一个"中央集团军群"要的<注意!黑豹> PDF,EXE,DOC等各种格式的都有 抗美援朝战争史 PDF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咱们的官方版本,厚厚的三卷本 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 PDF 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编写组编著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PDF 徐焰吴少京编著图片集,不过PDF的压缩后,清晰度大打折扣了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 DOC 沈志华编著 朝鲜战争揭密 PDF 沈志华著港版繁体竖排 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 EXE 沈志华著 朝鲜战争研究文集 EXE 沈志华著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7b15663019.html,/index.htm 朝鲜战争五十年祭 PDF 钱文军著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EXE [美]贝文·亚历山大著 长津湖血战实录 EXE [美]Russell A著 朝鲜战争中美军总结的中国军队特点 PDF [美]S· L· A· Marshall著出自《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DOC 麦克阿瑟回忆录 PDF 韩国战争史 PDF [韩]金洋明著,韩国人自己编的战史教材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 PDF 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 EXE 张嵩山著记实文学 上甘岭战役 EXE

记实文学 错觉--180师朝鲜受挫记 CHM 徐一朋著记实文学 远东朝鲜战争 EXE 王树增著记实文学 朝鲜战争(上下) PDF 解力夫著记实文学 注意!黑豹 PDF 压缩的比较厉害,好多图不清晰了 说明一下,所有书籍均收集自网络,书籍版权属原所有者,发布的目的是研究电子书籍的制作,请下载后自觉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去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有多个链接的书籍,请全部下完后再放到同一个目录下解压,单独的RAR文件无法解压的.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 朝进行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 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 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②.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②.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②.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故事讲述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 一、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战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朝鲜战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朝鲜战争是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论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多成就。研究者们利用前苏联解密档案和中国档案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仍有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有些方面还有待去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朝鲜战争;档案文献;中国现代史 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是中国现代史和国际冷战史的热门话题,保持了持久的热度。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又一次研究热,究其原因是苏联的解体使得大量的前苏联档案公之于众,学者们有了利用第一手文献做研究的前提,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大量公布与此有关的档案文献,一些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也不断问世。相比此前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由于有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故学者们可以在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比较客观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利用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资料和国内的文献,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比较多的是沈志华先生。他通过对大量的原始档案文献的解读,在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斯大林改变对朝政策、美国卷入朝鲜战争、台湾问题与朝鲜战争、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等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其所著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就是利用档案文献所做出的典范之作,对年轻一代的历史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指导意义;由其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三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则为广大的没有条件亲自前往阅读第一手档案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可以轻松的寻找到几乎所有在苏联档案馆保存的与朝鲜战争有关的档案文献。杨奎松教授在这一方面也有比较独特的研究成果,军事史专家曲爱国、齐德学等也均是这一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者,邓峰教授在停战谈判问题上也有重要成果。 从现在的研究状况看,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学者们普遍都认为是斯大林和金日成密谋了战争,而斯大林何以会在1950年初改变对朝鲜的政策,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是目前研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关于中国出兵朝鲜也是关注度很高的论题,尤其是中共中央决策出兵的过程更是讨论的重点,而1950年10月2日的两份意思根本相反的电报则使研究者可以更深刻的体会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出台的艰难;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情况,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史》利用第一手文献资料,对战争中历次战役的策划、战斗进展情况、部队伤亡、后勤补给保障、中朝军队的联合作战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记述,是了解志愿军入朝作战情况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目前看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仍有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相对而言,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研究显得比较缺乏,研究出来的成果也都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过程还有待做进一步详细的梳理。相较于对停战谈判的研究,战俘问题很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战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 战争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韩国之间的民族内战,后中、美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入侵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焦灼状态。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名称: 抗美援朝战争 地点: 朝鲜半岛 时间: 1950-1953年 参战方: 中国、朝鲜、苏联;韩国、联合国军 结果: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参战方兵力: 中、朝、苏军队1,066,000 韩军、联合国军队1,205,605 伤亡情况: 中朝方面伤亡63万人 韩国、联合国军伤亡57万以上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金日成 主要指挥官: 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 战争简介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国一样。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开始南进,朝鲜战争爆发。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行动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队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入侵。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决议以13对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均归驻日的美军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1950年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

人教版抗美援朝教案

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性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渲染气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感受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和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以及坚强信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回答。 3.史料解读: 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4.问题思考: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5.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辩论。辩题:中国应不应该出兵朝鲜。 正方:应该出兵。 反方:不应该出兵。 (1)正方: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道义上有支援的义务。 反方: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连这点外交常识都没有了吗?

抗美援朝-论文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潘思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11151121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护国之心,提高中国 国际地位,打击美国嚣张气焰,鼓励相同处境国家斗争,但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抗美援朝,美国,负面,影响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冷战的一种激烈对抗的方式,是冷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美苏支持的两个对立的政权都想以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双方在边界地带的冲突可以说从未间断。从本质上说,没有美苏冷战,也不可能有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抗美援朝战争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民族安全立场出发, 巩固民族团结和正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逼出来的。早在志愿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把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企图把台湾当作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不仅妄想永久霸占我台湾海峡,而且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包围圈,把战火从东南沿海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城镇和机场进行轰炸,我们危险极了。毛主席指出:美国"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头上,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脚上,天下一变,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既是为了朝鲜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作家越翰托兰也认为:"中国人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这是一场保卫祖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抗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人。朝鲜停战后,美国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的地面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敢越过17°线。另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但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前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主要国家。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

第2课 抗美援朝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护国之心,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击美国嚣张气焰,鼓励相同处境国家斗争,但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抗美援朝,美国,负面,影响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冷战的一种激烈对抗的方式,是冷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美苏支持的两个对立的政权都想以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双方在边界地带的冲突可以说从未间断。从本质上说,没有美苏冷战,也不可能有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抗美援朝战争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民族安全立场出发, 巩固民族团结和正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逼出来的。早在志愿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把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企图把台湾当作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不仅妄想永久霸占我台湾海峡,而且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包围圈,把战火从东南沿海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城镇和机场进行轰炸,我们危险极了。毛主席指出:美国"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头上,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脚上,天下一变,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既是为了朝鲜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作家越翰托兰也认为:"中国人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这是一场保卫祖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抗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人。朝鲜停战后,美国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的地面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敢越过17°线。另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但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前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主要国家。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并且我国还担任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毛泽东曾面对当时情势说过,“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2-P356]“即使我们再弱,美国要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也是办不到的。”[3]这都充分印证了,当年我党我国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以及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三、我军在朝鲜战争期间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弱国打败强国, 穷国打败富国的壮举。 这是继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援助了朝鲜人民,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打出了我们的国威军威,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经受了现代科技条件下作战的锻炼,先后有300多万人指战员直接参战,造就了一批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事指挥人才。我军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以劣胜优的宝贵经

抗美援朝 教案

抗美援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志愿军入朝鲜作战的原因(3)了解朝鲜战争爆发的简单经过 2能力目标: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共同探讨对中美关系和事件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课前三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朝鲜战争概述 1、(活动探究)请学生概述他们所知道和理解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朝鲜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但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2、(知识补充)教师讲述:朝鲜战争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称呼:朝鲜:祖国解放战争;韩国:韩国战争、六二五事变、6·25战争;中国大陆: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韩国冲突(Korean Conflict)、韩战〔Korean War〕 3、朝鲜半岛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被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为中国大陆的左翼,中日之间的跳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朝鲜半岛是朝鲜族世代的居住地,历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 (二)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讨,回忆我们学过的朝鲜近代历史。朝鲜过去是中国明朝和清朝的属国。1894年,蓄意侵略朝鲜的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清朝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日本成功排挤了中国在朝鲜的势力。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在俄国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日本与俄国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日渐白热化,终于引发1904年日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日本又排除了俄国的势力,彻底控制朝鲜半岛。 二战即将胜利的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签定秘密协议,美英以出让中国外蒙古和东北利益换取了苏联对日宣战,并指出了朝鲜半岛因“高丽人(Korean)没有自治能力”故决定应该由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实行国际托管。 (四)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有了很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朝鲜战争不仅是朝鲜半岛的同意问题,更是二战后美苏两极争霸的产物。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加入到了战争,并对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此次战争,让我们更加明白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懂得珍惜,自觉维护世界的和平。

抗美援朝 精品教案

抗美援朝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掌握抗美援朝的结果,知道司令员彭德怀的英明指挥,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2.通过对抗美援朝背景和取得胜利的原因、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视频或歌曲,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豪迈、热情、坚强的决心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最可爱的人”。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展示图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教师:你知道这首军歌和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吗? 学生发言:抗美援朝。 教师: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一场伟大的保家卫国的斗争!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保家卫国赴朝鲜。 教师: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拿起武器,奔赴朝鲜前线。那么当时朝鲜发生了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教师:当时美国的野心只在朝鲜吗? 学生看书了解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回答: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看书“自由阅读卡”,了解“三八线”。) 教师总结: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国民党失败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仍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所以美国不仅干涉侵略朝鲜,还不断骚扰中国边境。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中国政府能按兵不动吗?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动脑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毛泽东的一段话。 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应该出兵。 教师总结: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出兵朝鲜,不仅是为了援助朝鲜,更重要的是保家卫国。毛泽东正确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做出了英明的决策。派出军队支援朝鲜。 教师:中国军队开赴朝鲜的时间和指挥者分别如何? 学生:1950年10月,彭德怀指挥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二)同仇敌忾意志坚。 教师: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后,战况如何呢? 学生看书总结: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的战役。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了解10月25日作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的原因。 教师出示材料: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教师:这是作家魏巍文章当中的一段话,那么到底什么人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呢? 学生:中国人民志愿军。 教师:你能说出他们的代表吗?能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吗? 学生看书,讨论,积极发言。 教师结合学生讲述,适时出示图片。

试析抗美援朝的军事斗争艺术

试析抗美援朝的军事斗争艺术 ●韩永要 卓爱平 抗美援朝是50年代初中美之间进行的一场全方位较量。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打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树立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形象,谱写出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辉篇章。 一、把美国出兵朝鲜,侵略台湾、轰炸东北和远 东问题连成一体来看待,决策抗美援朝 从朝鲜战争是重要的国际斗争问题这一判断出发,作出援助朝鲜,暂时搁置解放台湾计划。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主宰远东命运的超级大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美国的对外政策是欺侮别人的政策。在其称霸全球的战略中,朝鲜半岛被纳入远东战略的视野中,并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人为地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南朝鲜成为美国在东亚实施反共的政治冷战、军事遏制和经济封锁的桥头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围绕国家统一问题爆发内战,美国决策层从称霸全球战略和遏制苏联的全球眼光来分析朝鲜战争,认为战争直接触动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南朝鲜在军事上的价值或许不重要,但作为美苏在远东冷战对峙的焦点,政治地位不容忽视。此外,美国还认为台湾、印度支那和菲律宾也是亚洲有可能出问题并危及其远东战略的地区。为此,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作出了介入朝鲜战争、封锁台湾海峡的决策。7月7日,在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陆续赴朝参战的同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美国空军也开始侵扰中国东北。 中共中央、毛泽东冷静地分析朝鲜局势,敏锐地觉察到,自1945年以来一直担心

的美国军事干涉终于发生了。显然,朝鲜战争和美国出兵台湾、轰炸东北是一种互动关系,揭开遮掩在美国这一举措上的帷幔,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在远东所要遏制的对象是中国。尽管出于种种考虑,美国拒绝了蒋介石提出派志愿军到南朝鲜参战的动议,反对蒋介石卷入朝鲜战争,但是,第七舰队北上台湾海峡的作法,无疑是在“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任意侵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错误决策和野蛮行径,不仅把朝鲜内战国际化,“连带的是台湾问题”。①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预示着中美之间的较量不可避免。美国的侵略政策无疑激怒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政府明确指出,美国的武装干涉使朝鲜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作为世界大战的东方基地。因此,朝鲜战争确实成为目前世界斗争的焦点,至少是东方斗争的焦点。现在我们对于朝鲜不仅看作是兄弟国家的问题。”②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由对朝鲜战争性质和战争发展趋势的判断出发,中央迅速作出了反应。6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朝鲜打起来了,杜鲁门政府不仅宣布派兵入侵朝鲜,侵略台湾,而且对进一步侵略亚洲作了全面布署。他们把朝鲜问题同台湾问题和远东问题连结在一起。”③从朝鲜在东方的地位和朝鲜战局对中国影响的展望来说,出兵朝鲜无疑对中国和促进远东和平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鉴于国内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财力、物力状况无力同时解放台湾和在东北开辟战场。为避免两线作战,党中央权衡利弊,从战略全局出发,在确保东南沿海无虞的情况下,将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心北移,全力以赴解决“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④。8月4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强调说,朝鲜“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⑤。 未雨绸缪,作出暂时搁置解放台湾的既定计划,组建东北边防军,是中国准备援助朝鲜的实质性措施。朝鲜战争之初,人民军在战场上胜利地向南挺进,金日成信心十足地宣布8月份完全解放朝鲜国土。但中共中央认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插足朝鲜战争,决不会轻易退出,战局前景不容乐观。中央强调“我们宁可把情况估计得复杂一点”⑥,作最坏的打算,做好应战准备,不要等局势完全紧张,措手不及。7月13日,中央军委下达成立东北边防军的命令,确定了“边防军所辖部队人数、指挥机构、人选、部署调整、车运计划、后勤保障、集结时间等。”鉴于第4野战军主力入关南下,决定调集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38、39、40军“共约二十五万五千人左右”,“限八月五日前到达指定地区”⑦,与留守东北的第42军,合并组建东北边防军。8月底,中央决定进一步加强东北边防军的力量,再抽调集结在华东地区包括原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的第9兵团的3个军,周恩来说,宁可“备而不用”⑧。 朝鲜战局的发展,证明了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出兵援朝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保卫中国大陆的安全和反抗美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抗美援朝

第2课抗美援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三、教学法指导: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路高歌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浴血奋战。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见证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一:1、抗美援朝的原因 史料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南北分界线,分别为苏军受降区和美军受降区。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