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山市城市概况

佛山市城市概况

佛山市城市概况
佛山市城市概况

佛山市城市概况

摘自:https://www.doczj.com/doc/7b14812213.html,/article-41498-e-1.html

(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项目目录即可跳到相应章节)

地理状况 (3)

历史沿革 (4)

城市特点 (4)

城市现状 (4)

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5)

佛山名胜古迹 (5)

【佛山祖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西樵山石刻】壮丽之作 (6)

【锦岩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大岗山窑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明远桥】梁式3孔石拱桥 (7)

【胥江祖庙】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7)

【西山庙】清代四合院式建筑 (7)

【太平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7)

【灵龟塔】7层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 (8)

【青云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8)

【魁岗文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8)

【莲花巷土府】原是富户的贵重物品储藏室 (8)

【锦岩庙】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9)

【石路巷】历史街区 (9)

【清晖园】一座久负盛名的粤中名园 (9)

【仁寿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10)

【莲峰书院】现修整作石湾展览馆用 (10)

【桂洲文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10)

【梁园】佛山梁氏家族兴建的集宅第、祠堂、园林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组群 (10)

【康有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中山公园】风景优美 (11)

【碧江金楼】广东省内罕见的构造精致的民居 (11)

【西樵山】广东省著名风景区、四大名山之一 (12)

【王借岗】景致独特 (12)

佛山市其他名胜古迹 (12)

【镇头遗址】 (12)

【南蛇岗遗址】 (13)

【西樵山采石场】 (13)

【银洲遗址】 (13)

【河宕旧墟遗址】 (13)

【澜石东汉墓群】 (13)

【泥模岗冶铁遗址】 (14)

【叶家庄】 (14)

【南风灶古窑址】 (14)

【东华里】 (14)

【区家庄】 (14)

【李可琼故居】 (15)

【陈金?起义旧址】 (15)

【北涌亭】 (15)

【璜矶鹤巢】 (15)

【任围】 (15)

【大旗头村】 (15)

【简氏别墅】 (16)

【兆祥黄公祠】 (16)

【梁士诒墓】 (16)

【抗日烈士陵园】 (16)

【吴勤烈士陵园】 (16)

【孔庙】 (17)

佛山文化 (17)

【佛山狮头】 (17)

【秋冬食蛇】 (17)

【盲公饼】 (18)

【鱼生】 (18)

【酿扎蹄】 (18)

【狗肉香煲】 (18)

【佛山中成药】 (18)

【迎春花市】 (18)

【龙舟竞渡】 (18)

【木屐】 (19)

【铜凿金花】 (19)

【金银铜锡箔】 (19)

【木版门画】 (19)

【佛山剪纸】 (19)

【佛山冶铸】 (20)

【石湾陶瓷】 (20)

【粤剧之乡】 (20)

【佛山秋色】 (21)

佛山名人 (21)

【黄飞鸿】 (21)

【黎简】 (23)

【吴荣光】 (23)

【梁蔼如】 (24)

【骆秉章】 (24)

【黄炳】 (24)

【朱次琦】 (24)

【陈开】 (24)

【苏六朋】 (24)

【苏仁山】 (24)

【邹伯奇】 (24)

【陈启沅】 (24)

【李文田】 (25)

【张荫桓】 (25)

【康有为】 (25)

【吴趼人】 (25)

【邓培】 (25)

【冼宝干】 (26)

【陈铁军】 (26)

【潘玉书】 (26)

佛山历史大事 (26)

【佛山得名】 (26)

【陶业初兴】 (26)

【黄肖养起义】 (26)

【佛山镇抗英】 (27)

【陈开、李文茂起义】 (27)

【辛亥民军光复佛山】 (27)

【南海县迁治佛山】 (27)

【佛山石湾陶瓷工人罢工】 (27)

【佛山设市】 (27)

地理状况

佛山是广东省省辖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四面环水,东北距省会广州16公里。介于北纬22°58′~23°04′,东经113°09′~113°10′之间。东邻广州市,南连中山市、江门市,西接肇庆市,北与广州市、四会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0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03公里。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7.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12月,佛山市现辖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总人口316.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5.2万人。居民大多数为汉族。佛山位居珠江三角洲水系的顶端,地势低洼,河道交织。珠江上源三条主要支流中的西江、北江流经距市区23公里的三水河口附近再分流注入汾江、东平河水系的各河道。水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1.7℃,绝对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 -1.9℃ 。年平均降雨量1643.3毫米。主风向冬季东北风,夏秋两季东南风,两个主风向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气候温和,光照较多,雨量充沛,四季均可种植,堪称鱼米之乡。

历史沿革

东晋时有西域僧人到此结茅讲经,在塔坡岗上建经堂,唐贞观二年(628)乡人在冈上掘地,得铜佛像3尊,佛山自此得名,后渐成墟市。宋代始置佛山镇,由南海县辖。明、清时期佛山镇经济繁荣,与汉口镇、朱仙镇、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辛亥革命后,广州改市,南海县由广州迁治佛山。1949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南海县政府,1950年3月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1951年1月1日撤销佛山镇建制,设置佛山市人民政府,直属珠江专区,南海县人民政府由佛山迁出。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建制,设立地级佛山市,辖顺德、南海、三水、高明、中山县和汾江区、石湾区。1994年,中山县撤县设市(不带县的地级市),从佛山分出。1994年至1995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分别撤县设市(县级市),由佛山代管。

城市特点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陶业著称于世,文物古迹众多,粤剧发源于此,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宋代,佛山陶业兴盛,被誉为南国陶城,与景德镇齐名。"佛陶"至今仍是国内名品。明清之际,佛山空前繁荣,商贾云集,市肆繁华,与汉口、朱仙镇、景德镇并称四大名镇,与京师、苏州、汉口并称四大聚。现存文物保护单位24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佛山人文荟萃,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位状元,佛山地区占其五。政治改革家康有为,作家吴趼人,实业家陈启沅、招雨田、简照南、简玉阶等是其佼佼者。佛山经济现以陶瓷、轻纺、电子工业和国内外贸易为主导产业。

城市现状

佛山是南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城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636.96亿元。现有工业企业2.5万家,年产值1367.1亿元。现有耕地面积90万公顷,农业年产值112.86亿元。对外贸易活跃,年出口创汇39.1亿美元。交通便利,广(州)三(水)铁路经过市区北部,设有佛山站。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汾江南岸为佛山主城区,市区绿化覆盖率35%,人均住房面积18.45平方米。科教兴市成绩突出,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188家,高新技术企业99家,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8%,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现有高等院校8所,中小学1033所,在校学生56.36万人。

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1992年初中共佛山市委、市政府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协助制定《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其要点一是立即着手修编佛山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旧城区的改造,按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来规划好文物保护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历史地段和传统街区。按照佛山的实际,分为五个地段:(1)祖庙博物馆,包括臣总里、祖庙大街等传统街区;(2)梁园博物馆,包括先锋古道、培德里等;(3)东华里街区,包括居仁里、禄丰大街、六村大街、石巷、和睦里等;(4)莲花南区,包括莲华巷、田心里、沙塘坊等;(5)塔坡街小区,包括京果街、祥安街、线香街等。二是核定保护的文物单位,倘属公产,其产权可移交给文物部门,便于安排维修和管理;倘属私产,考虑由国家收购,在收购前,政策上给以优惠,给予维修补贴等,业主享有一定的权利,应尽保护文物的义务。三是有些办公单位占用了文物古建筑,其上级部门应尽快安排其迁出,文物部门可以把原建筑用作博物馆或纪念馆。四是利用文物古迹,发展文物旅游,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和风物特产的生产,恢复一些制陶工场及利用南风灶等,旅游者可以手制陶坯,加工烧制,满足现代人在参观时跃跃欲试的心理。五是佛山市人民政府确定祖庙民居群为佛山市区的历史街区。1999年5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就此通告:(1)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为祖庙路以东,人民路、石巷路(规划中)以南,禄丰大街(规划中)以西,建新路以北地段,包括祖庙大街、隔塘大街、新荣里、麒麟社、甘紫坊、善庆坊、营前街、新路坊、沙堆巷、福晨巷、三元市、恩星里、恩光里、臣总里、文明里、新文街、教善坊、潘巷、长生树、协天里、白金街、岗心街、长泰里、文会里、新中巷、黄巷、人民巷、福贤路、石巷、锦荣里、东华里、居仁里、福庆里、福庆巷、纪岗街、禄丰里等街道。(2)上述保护范围的一切拆建、修建、新建和扩建工程,都必须根据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保护详细规划进行。在保护范围内从事任何建设活动,均不得破坏历史街区环境风貌,其修建设计方案须征得市政府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报建手续后方能动工。佛山市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发展成为以国内外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

佛山名胜古迹

【佛山祖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佛山市区祖庙路。相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6),称"北帝庙"、"祖堂",毁于元末。明洪武五年(1372)重建。明景泰二年(1451)敕封为"灵应祠",以后一直称"祖庙"。明、清两代历经20多次重修扩建,尤以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事装修后,更为瑰丽壮观。现有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从南到北依次为万福台(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后楼),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紧凑而错落有致。其建筑结构既有民族风格,又别具岭南特色,主体建筑的檐体和地面多用石材,斗拱梁架多式多样。以正殿最为典型,梁架举折平缓,前檐斗拱采用真昂结构,保留着已不见的宋代特点。建于明代的十二柱三开间三重檐楼式灵应牌坊,是广东现存最雄伟壮

观的木石混合结构的牌楼,国内也罕见。建于清代的万福台,则是省内现存的几个古戏台中最华丽者,戏台建筑在一个高2.07米的高台上,歇山式卷棚顶,面宽3间,共12.73米,进深11.78米,从台面至前檐高6.25米,面积为150平方米,用一块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后台,台前空地广阔,两边阁楼是包厢。佛山是粤剧之乡,戏班演首台戏必选万福台,相沿成习。庙内的装饰工艺尤具特色,陶塑人物瓦脊、栩栩如生的灰塑、多层壁龛式的砖雕、玲珑剔透的漆金木雕以及粗犷古拙的石雕,大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古代神话为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所刻画的千余人物,神态各异,服饰各个不同;所雕塑的飞潜动植、奇花异卉,琳琅满目,数以万计。此外,大殿内还保存着从明至清代的佛山铸铜铁件如钟、鼎、镜、磬、八宝及兵器仪仗等。尤其是铸于明代的重2.5吨的北帝铜像和重逾千斤的大铁钟,是佛山铸造业的精华。庙内供奉24尊高2米多的夹苎漆扑神像,为国内所罕见。人们称颂祖庙是"古祠艺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祖庙外兴建祖庙公园,为市博物馆所在地,收集佛山文物归园陈列,如明代的麒麟照壁、褒宠牌坊、李氏牌坊,清代的升平人瑞牌坊、经堂铁塔、大铁炮等,还兴建了钟廊、碑廊,维修了孔庙,每年都举办20多个陈列展览,年观众量达200多万人次。

【西樵山石刻】壮丽之作

南海区西樵山摩崖石刻共140多块,主要分布在翠岩、九龙岩、金鼠朗、白云洞等处。如草书"云门",湛甘泉书,字径约33厘米;行书"天然图画",黎简书,字径1米;行书"翠岩",字径约66厘米;隶书"大观",字径约33厘米;七十二山人行书"不骛纷华不尚仙,优游林下养余年。闲是闲非休闲理,半日看花半日眠",字径约17厘米,3行直刻。白云洞石刻达80处,如"洗心",楷书,字径约66厘米,里水周伯熙书;隶书"曲水流觞",字径约26厘米,"媲美兰亭",字径50厘米,傅日鉴题并书。还有诸如"银河倒泻"、"峭壁天开"、"壁立千仞"、"仙镜"等,均是见境生情、讴歌山河壮丽之作。

【锦岩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南海市西樵山铁泉峰西山坡。又名滴水岩。1958年发现,洞口向西,面积近500平方米,洞石质是霏细岩,洞壁疤痕累累,是人工敲打痕迹。1987年春,由广东博物馆考古队与南海县博物馆联合成立考古发掘队,在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了原生文化层厚近1米,出土有石核、石球、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双肩石斧毛坯以及炭屑、火烧土、石渣等,石器形体较大,均有打制痕迹。洞口至上天湖山坡,遍地遗留有石料、石片、半成品的石器,随手可捡,上天湖每当湖水下退,湖边剖面堆积物清晰可见。采集的石器均是霏细岩质。

【大岗山窑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高明市大岗山麓。1957年发现两处唐代龙窑遗址。1986年挖掘清理了第一处,残存的窑长9.55米,前宽2.64米,后宽2.8米,依山势作25°角倾斜。窑床上可见经高温后

形成的一个个圆窝,窝内残存陶碗百只。在窑外20米的土层下,堆积废弃的碟、罐、杯、砚等陶器上千件,均以施青绿釉为主,部分施绛釉。该处遗址现在依原状用砂土覆盖保存。1987年又挖掘清理了第二处遗址,情形与第一处相似,但更完整。其长方形的火膛和窑门最下层的二组用砖砌的通风口完好。1988年在第二处遗址上建成唐代龙窑博物馆。

【明远桥】梁式3孔石拱桥

位于原顺德市杏坛镇逢简乡。南宋庆元五年(1199)进士李仕修回乡所建。历代重修。为梁式3孔石拱桥,红砂岩石构筑。全长24.8米,顶宽4.7米,高4.5米。桥拱用纵联砌结法,桥栏华板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两旁望柱各14条,柱头雕石狮,现仅存10只。引桥不砌台阶,利于车马过桥时畅通无阻。整齐的石砌墙嵌入河堤,两岸蕉林蔗地里古代店铺宅基尚存。

【胥江祖庙】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位于原三水市芦苞镇。始建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历代重修。特别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和光绪十四年(1888)两次重修的规模最大。该庙由观音庙(佛教)、武当行宫(道教)和文昌宫(儒教)并排组成,建筑面积965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山门和大殿均硬山顶三花封火山墙,面宽进深均3间,抬梁与穿斗式木构梁架。三间庙都有横门相通,建筑群两侧各有一条里弄,分别题"奎光"、"斗曜"门额。建筑群的屋脊上,都装饰有佛山石湾文如壁造的陶塑瓦脊,以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为题材,塑了多种人物、山水、鸟兽、花卉和珠宝等,形象生动,釉彩鲜明。门前一对石狮,连座高2米,是明末石雕。在檐柱上有两组横梁金木雕,雕工极其精细。檐廊的墙上有多幅壁画,惟妙惟肖。在天井的石栏上有明代的浮雕,玲珑工巧。庭院中还有明代的"金砂圣井"和清代重修庙宇的碑记,以及历代镌刻的门额、牌匾和对联。

【西山庙】清代四合院式建筑

位于原顺德市大良镇。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历代重修扩建。为清代四合院式建筑,由山门、前殿、正殿、偏殿、院阶、香亭、庑廊等部分组成,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山门面宽5间,其陶塑瓦脊是清代佛山石湾的作品,由日月神、和合二仙、双龙戏珠、双凤朝阳、鳌鱼、瑞兽和三国人物故事组成的双面组画,极富"关帝庙"特色。殿堂之内供奉关羽,坐像高2米,铜铸,重1.5吨,是清代早期的文物。配祀的,右侧是持刀的周仓,左侧是捧印的关平,神态庄重威严。殿之右侧,原为古庙"三元宫",是大革命时期"顺德县农军干校"的旧址,现为顺德博物馆的陈列室。再往右,是新建的碑廊,嵌顺德历代碑刻18通于墙上。著名的碑刻有《防御英夷碑记》、"压尽群龙"石匾等。

【太平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顺德市大良镇南约2公里太平山上。因山下为旧寨乡,又称旧寨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塔身用青砖构筑,高约32米,分7层,平面为八角形,底层每角墙宽4.1米,厚3.28米,入口处是一个券门,宽1.4米。建筑风格是中国古塔建筑的"密檐式"。塔的第三层有红砂岩石匾,朝东一块刻"天门瑞气",朝西一块刻"震旦玄光",字为隶书。1987年顺德县拨款维修太平塔,在塔周围辟太平山公园。

【灵龟塔】7层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

位于原高明市城东 1.4公里的龟峰山上。濒临西江,又称龟峰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1984年重修。塔为7层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高32.3米,底层直径7.2米,内径2.4米,各层原用木板作楼梯供登临,重修时改为砖砌结构。各层檐口饰琉璃瓦。第一层原来供有两个佛像,现已散失。当年倡建灵龟塔的明代进士区大伦写下《龟峰塔铭》道:"峨峨龟峰,拔乎中川,塔势涌出,作柱于天",较形象地描述了山、塔、江相依的形胜。

【青云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顺德市大良镇东南的神步岗上。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原名神步塔。因冈下有青云路直抵县城东门,群众习惯称之为青云塔。塔平面为八角形,7级,高37米,每级有扶梯可登临,底层外围每面宽3.3米,门朝西南,阔0.76米,高2.8米。塔基八个面各有托搭力士,为粗面砂岩雕刻,线条粗犷有力。塔的第四层洞门上嵌"三元挺秀"石匾,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建塔的物证。塔身施用的颜料中搀和朱砂,色彩古雅,历久不褪,俚语称"青云塔演新不演旧"。1985年维修,并征用神步岗一部分开辟为"青云塔公园"接待游客。

【魁岗文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三水市河口镇魁岗。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道光三年(1823)重修。为平面八角形、9层仿楼阁式砖石塔,高40余米。塔基用花岗石结砌,高1.1米,宽2.2米,有石阶8级,每级长2米,宽0.4米。底层内宽7.48米,高4.6米,逐层缩小,至第九层内宽3.73米,高4.07米。底层每边阔3.28米,门阔0.95米,高2.05米。门额题篆体"文星开运",是道光三年(1823)两广总督阮元题。第三层额题"灵杰楼"、第五层额题"大魁阁"。文塔每层八角,角夹上均悬铜铃一个。塔刹为高4.7米的铜葫芦,蔚为壮观。

【莲花巷土府】原是富户的贵重物品储藏室

位于佛山原城区莲花路。建于明代,原是富户的贵重物品储藏室,称"土库",清代改称土府。

是一间通面宽11.2米、建筑面积125平方米的二层土楼。其石脚上的夯土墙厚0.7米,石脚全用红砂岩结砌,夯土墙以蚬灰、红泥、白糖、糯米等混合夯筑而成。墙上仅开几个石框枪眼式的小窗户。门前为"金字"石阶,进门时从两边拾级而上。这类建筑目前已不多见。

【锦岩庙】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顺德市大良镇。始建于明代,清代自康熙至道光历朝重修。庙向东北,依山势而建。正中是"观音堂",面宽3间,左右各有偏殿:左为西庙,右为东庙。三庙前均建香亭一座,中亭名"南海水月",尚存;左右为"显佑台"和"海天鸿庇",已毁。庙内存清代记事碑5通,是康熙、雍正、乾隆年制。近年划锦岩山于锦岩庙一体保护,占地面积达20000平方米。

【石路巷】历史街区

位于佛山原城区福贤路纪岗街。是一条长达100米的内巷。两侧的建筑始建于明,有清代和民国时重修的痕迹。其古朴的花窗、方柱的趟栊、厚重的大门、6×27×12规格的大青砖、夯土厚实的墙体和红砂岩的石墙脚,均具有明代的风格,而4根圆柱支撑的大厅,却是清代所建造。巷口有两栋红砖绿瓦的建筑物,是民国时建筑的私家庭院,名叫"小乐园"。石路巷民居的屋顶所建造的封火山墙,均采用锅耳式,其体量比清代建筑的大而厚,是当地民居建筑沿革的物证。

【清晖园】一座久负盛名的粤中名园

位于原顺德市大良镇华盖里。建园沿革,尚未找到确实史料,一般认为是建于晚明中国私家园林的繁荣时期。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顺德杏坛镇石滩村人黄士俊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为光宗耀祖,于明天启元年(1621),在大良建黄家祠、天章阁、灵柯之阁。这些祠、阁周围都有花园,这便是清晖园最早的踪迹。清乾隆年间,大良人龙应时得中进士,便将天章阁、灵柯之阁从时已破落的黄家后人之手购得。乾隆五十二年(1787),其子龙廷槐得中进士,授翰林学士,历官御史,后以父丧,辞官南归"筑园奉母"。嘉庆十一年(1806)秋,龙延槐之子龙元任请江苏武进进士、书法家李兆洛书写"清晖园"匾塑于西园门,喻父母之恩如日光之和煦照耀。龙元任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得中进士以后,对清晖园大加修整,广栽花木,使之成为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该园占地约0.34公顷,分3个景区:南部方池,为园中水景区,主要建筑物有澄漪亭、六角亭、碧溪草堂,以木制通花作饰的连廊与装饰有岭南佳果的滨水游廊联结;中部有船厅、惜阴书屋、真砚斋、花亭、狮子山等园林小筑,掩映在绿云深处,周围厅敞栏疏,径畅台净,浓荫匝地,是园内景色最集中的游览区;北部以竹苑为代表,建筑较为密集,楼屋栉比,假山迎面,修篁夹道,巷院兼通,是园主们日常生活起居之所。清晖园的治园艺术,还表现在大量使用镂空木雕花板、花罩、砖雕等装饰工艺以及巧布玉堂春、紫藤、素馨花等古树名木上。是一座久负盛名的粤中名园。

【仁寿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佛山原城区祖庙路。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历经康熙八年(1669)和咸丰元年(1851)两次扩建,规模颇大。现除"大雄宝殿"外,余皆拆改。正门石匾"仁寿寺"三字乃名士手书,字体纤细清秀,被称作"鹤形"书法。寺于民国中叶已衰败。寺塔原名仁寿寺如意宝塔,建于1935年,为八角7层仿楼阁式钢筋混凝土建筑,通高约25米,各层出檐饰黄琉璃瓦,塔腔内有梯至顶层。塔内藏有梵文石碑及石匾各一通

【莲峰书院】现修整作石湾展览馆用

位于佛山石湾莲子岗南麓。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嘉庆二十年(1815)增建魁星楼。同治、民国期间又经两次重修。始建时,原为昌兴石湾一带七堡会课之用,故又称"七堡莲峰书院",其后又成为七堡乡绅议事之所。光绪十年(1884)设"七堡团练总局",成为七堡以石湾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枢。整体建筑面积约644.88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山门、香亭、正殿及魁星楼组成。山门建筑在1.1米的平台上,面阔3间11米,深7.08米,石檐柱、檐廊三架梁、雀替镂卷草饰木雕,做工精细。山门与香亭之间隔小院,宽11.28米,深7米。香亭为琉璃瓦单檐券棚方亭,魁星楼为二层楼房。莲峰书院曾作山水茶林,现修整作石湾展览馆用。

【桂洲文塔】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顺德市桂洲镇振华乡。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塔身六角形,每面墙宽4.1米,共7层,总高约42米。每层均有石楣刻字,自下而上为"飞出上青霄"、"秀甲狮阳"、"聚星阁"、"题名处"、"涵高下"、"凤鸣"、"灵照",书体包括真、草、篆、隶、行5种。皆为桂洲人胡俊所书,胡俊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副贡生。桂洲文塔是楼阁式砖木塔,塔砌砖法有显著特点:每5行变一款式,开始是一横一顺,接着是两顺一横,到三顺一横、四顺一横、五顺一横。1989年曾修缮,在塔周围征地辟为小公园。

【梁园】佛山梁氏家族兴建的集宅第、祠堂、园林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组群

位于佛山城区松风路先锋古道。是佛山梁氏家族兴建的集宅第、祠堂、园林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组,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821~1850),为粤中四大名园之一。主体建筑有群星草堂、秋爽轩、湖心亭、韵桥、船厅、小榭楼、刺史家庙、汾江草庐及巷院相通的住宅群组等,尤以大面积的水面为显著的特色。自嘉庆末年梁蔼如在松桂里建"无懈怠斋"起,至道光年间的数十年中,陆续建有松桂里梁九图的"十二石斋"、西贤里梁九章的"寒香馆"、先锋古道梁九华的"群星草堂"以及富荣街梁九图的"汾江草庐"等4组各具特色的园林群落。其艺术价值,在于造园者所刻意追求的文人园林的高雅脱俗和雅淡自然的诗情画意。例如"韵桥"之"韵"

的遐思,乃是由"汾江草庐"的"堂中琴韵"、书舍的"窗前书韵"、湖畔修竹的"风篁成韵"等布景而引发的。至咸丰初年,梁氏园林建筑群体遂达到了"一门内200余人,祠宇室庐、池亭园囿50余所"的规模。然而,时移世易,岁月沧桑,清末民初以来,园址日见缩小,湖池淤浅,异石流散。1949年前,大部分园林建筑已濒于湮没。1982年,佛山市政府鉴于其历史、艺术、文化价值,决定抢救保护历史名园,重点修复先锋古道的群星草堂等,修复面积2200平方米。群星草堂、秋爽轩、客堂、船厅、回廊、小榭楼、湖池、石桥等得到了精心修复,增建了日盛书屋、知行亭,园中巧布太湖、英德、灵壁等巨石,使名园的部分景观得以再现昔日风姿。1992年,中共佛山市委、市政府决心实施全面修复梁园工程,修复的总面积为21260平方米。修复后的梁园,保存原来住宅、祠堂、园林一体的格局,恢复汾江草庐、无懈怠斋、汾江吟馆、水榭、韵桥、石舫、湖中石等景点,并在东侧重建刺史家庙、佛堂,南侧重建"十二石斋"、"寒香馆",展现岭南园林的多种组合和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园内存有寒香馆法帖刻石85通。

【康有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原南海市丹灶镇银河乡苏村。清代民居建筑,为一厅、二廊、二房布局,硬山顶,面积81平方米,是康有为出生及幼年生活和读书的地方,有"涎香书屋"、"澹如楼"、"七桧园"和康有为中进士时所竖立的旗杆夹石。1983年,南海将康有为故居修复,作"康有为史迹陈列室"。1987年在故居附近建"康有为纪念馆",举办"康有为史迹陈列展览"。

【中山公园】风景优美

位于佛山城区中山桥北岸。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而建。公园面积近10000平方米,有回廊、秋声馆、"中山公园"牌楼、假山池、池心亭等建筑物。1949年后至60年代,增辟"秀丽湖",新建"群英阁"、"翠鸣轩"、"玉带桥",以后又添建"兰圃"、"百花园"、"小鸟乐园"、"猴山"、"湖心亭"、"钓鱼台"等设施。园内有众多的古树名木,尤以香樟树为著名。"群英阁"前移植的两株榆树据说是明清时的古树。

【碧江金楼】广东省内罕见的构造精致的民居

位于原顺德市北?镇碧江乡细桥坊。建于晚清,是目前省内罕见的构造精致的民居。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通高约7米,硬山平脊屋面。其特点是室内全用金木雕装修,首层明间用通花屏门、门枋和雀替,左右次间门檐用万字、回纹贴脸和花卉浮雕。二层布局是前厅后寝,三面环廊与寝室相接,成回形。厅是金楼的主体,通体装修潮州风格的木雕,上为木雕铺作,紧接藻井,天花板是云幅盘雕,中为博古嵌玻璃花窗,下为雕花裙板,全部木雕刻画数以百计的人物,花鸟、动物都寓意吉祥,并全部以金箔贴饰,灿烂辉煌。

【西樵山】广东省著名风景区、四大名山之一

位于南海市境内。在方圆20余公里范围内,有8处村庄,72座山峰,大小瀑布38处,奇岩异洞遍布。西樵山风景区依山势走向分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景区,各具特色。西部景区风景优美,山色秀丽,庙宇成群,名胜古迹及其景观星罗棋布。其他两个景区,山势蜿蜒,洞深坡陡,丛林茂密,流泉飞瀑,奇石异洞散落其间,显得雄伟、深邃、险峻。白云洞是全山景物最佳处,又是入山的门户,此洞实乃一马蹄形山谷,主要建筑有魁光楼、白云古寺、三湖书院、云泉仙馆、龙崧阁等景观。白云洞最高处是应潮湖,湖位于半山腰,湖水高出白云洞入口处约100米,据说湖水能随海潮而涨退,故名。飞流千尺瀑布以雷惊电掣之势在湖之东南方奇隘泻下,并在千仞壁上折成三叠瀑:上为龙涎瀑,呈"之"字形隐现于万绿丛中,似玉龙垂涎;中为云外瀑,从刻有"飞流千尺"4个摩崖大字的峭壁边一落千丈。自望瀑亭经过观瀑亭而上,穿过修竹茂林的幽径小道抵达天湖,湖面积1平方公里,湖水澄碧如缎,是泛舟游泳的好地方。岩洞主要集中在西樵山的东南部,大小各异,是古代石匠采石加工场遗址,如吐水岩、波斯岩、天窗格、石燕岩、清暑岩等,尤以石燕岩最大也最奇特,是始于新石器时期以至宋、明、清时期古代露天及斜洞式采矿和石料加工场,早晚阴雨时,数不尽的石燕栖息于洞中峭壁。此外,翠岩、无叶井、蟹眼泉、丹桂园等古迹名胜也是旅游的好去处。

【王借岗】景致独特

位于佛山城西北8公里处。冈高约60米,由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距今约2500万年。岩体柱状节理奇特罕见,对于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地质构造、形成历史和古地理环境变迁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王借岗地理条件良好,西临东平河,北靠汾江,踞山近水,环境优美,冈顶为市区最高点,登临远眺,全城秀丽景色尽收眼底,与威武多姿的玄武岩汇为一体,构成独具一格的景致。远在明、清时,王借岗已列入名胜,为佛山人游集之所。1982年此处被定为佛山的新八景之一。早在明代已开始制止在王借岗挖山取石,山体保护完整。近年,考古工作者还在王借岗挖掘出古窑址,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绛黄釉碗等遗物,经鉴定,与石湾大帽岗、小圹奇石等处出土唐宋古窑遗物如出一系。1982年文物普查中,在山麓地表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石器残段、夹砂粗陶片及几何印纹陶片等。

佛山市其他名胜古迹

【镇头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海市西樵镇西樵山。又名象岗,面积近70000平方米。1958年10月,中山大学调查小组发现。沿山坡遗留石屑及残石器,俯拾皆是,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先后3次发掘,文化层最厚处达0.9米,出土贝壳为河蚬、厚

壳蚌、蛤蜊、圜棱螺等,出土石器有双肩石斧、尖状器、刮削器、石片等,还有釜、罐残红陶及夹砂陶片。陶器纹饰有绳纹和曲折纹,石器多为毛坯或残次品,成品比例少。当时原始人类可能在此加工石器,在附近捕鱼打捞食物充饥。

【南蛇岗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南海市西樵镇西樵山南蛇岗东南坡。1958年中山大学调查小组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地表可见有燧石裸露。1986年12月至1987年春,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与南海县博物馆联合成立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多平方米,文化层深处达1.2米,出土有燧石及霏细岩质石核、石片、石叶、刮削器、石球、啄锤、双肩石斧等石器和少量夹砂陶片。石器多为半成品,成品比例少,多为打制石器,且含有大量石屑。从出土的器物看,该遗址是原始人类的石器制造场。 【鱿鱼岗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南海市西樵镇百西乡西岸村。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面积约14000平方米。1985年发掘了13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可分4层。贝壳层在第三层,发现有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遗迹,出土墓葬36座,均为仰身直肢葬,有拔牙习俗。出土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的釜、罐、豆、盆及陶纺轮,纹饰有曲折纹、云雷纹、席纹、绳纹等。石器有双肩石斧、锛、环、三陵镞等。骨器有针、镞等,还有两栖动物遗骨。对研究珠江三角洲原始人类生活习俗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西樵山采石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南海市西樵镇。存在于距今5000~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其细石器早于双肩石器约800年或更多一些,细石器集中为一个分布区,从东簏的火石径开始向南分布,主要分布点火石径、施风岗、南蛇岗及其南坡、太监岗,互相连成一片。双肩石器则有3个分布区:(1)山上以虎头岩、锦岩、滴水岩等出露霏细岩的洞穴为中心,洞外沿大仙岗向下分布到上天湖畔;(2)西南坡的镇头上山下一带;

(3)富贤村西北、东北至东边一大片。这些分布区基本上都是以出露制作石器所用石料的地点为中心形成的。火石径一带是燧石和灰玛瑙出露的地方,虎头岩等则是霏细岩出露的地方。在两类石器分布的接触区,细石器和双肩石器在地表上交错混杂。

【银洲遗址】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三水市白坭镇周村乡银洲村豆兵岗。冈高约12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92年发掘了500平方米,出土墓葬40多座。遗物包括大量贝壳堆积,各种石、骨、玉器和几何形印纹陶。其中M30随葬的叶脉纹三足鼎、炭化木头饰,M32随葬的玉石珠饰以及H22复原的腹径45厘米大釜等均较罕见。山冈上还散布大量低火候类砂粗陶陶片,陶色橙红、橙黄。陶片纹饰有绳纹、条纹、曲尺纹、方格纹、菱形纹等。在山冈表面还发现未成形的磨光小型石器(似镞形,一面已磨光),并在东北冈脚梯田的截面层中发现少量人骨。

【河宕旧墟遗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市郊澜石镇。土墩型新石器晚期贝丘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75年曾发掘750平方米,其文化层厚1~2.2米,包括3个时代的文化遗存:上层耕土层有唐宋至近代遗物和墓葬;中层黑褐色土层厚30~60厘米,有新石器晚期红烧土硬面遗迹、遗物和墓葬51座;下层贝壳层夹杂着灰黑土,厚50~90厘米,有密集洞穴遗迹、遗物及墓葬26座。中、下层出土石、玉、骨、蚌壳制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共400多件,有镔、斧、矛、凿、镞、针、梭和束发器等。陶器有釜、罐、壶、盘、豆等类约15种,陶纺轮达136件之多。各类陶片17000多片,印纹有20多种。中下层共77座人骨架保存较好的墓葬,多为单人仰卧直肢葬。

【澜石东汉墓群】位于佛山市郊澜石镇大松岗、八仙岗。1961~1962年首次发掘了9座墓,从出土器物的形制和釉色分析,为东汉后期墓。1972~1979年间经多次挖掘,清理出从战国晚期至东汉墓100多座。墓分土坑、木椁、砖室墓3种,以砖室墓居多。砖室墓的形制多样,有长方形、中字形、十字形等,墓室一般由封门、甬道、前室、后室、侧室、耳室组成,墓砖红色或灰色,长方形,少数砖有纹饰,结砌错缝平铺,券顶,墓底铺砖或垫砂。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器皿种类繁多,纹式多样,多薄施青釉或青黄釉。人物和动物俑也

丰富,还有陶屋、井、灶及水田附船模型。铜器有镜、剑、五铢钱等,饰物有玛瑙、琉璃等。还有铁器及漆器的残迹。

【泥模岗冶铁遗址】位于市区祖庙路孔庙东侧。是元、明以至更早时期的冶铁遗址,范围包括今祖庙公园,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该冈高约5米,其上有厚达1.6米的冶铁废弃泥模堆积,故俗称"泥模岗"。佛山作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手工业生产极为发达,明清时期佛山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岭南冶铁生产基地。早在明以前,祖庙门前的冶铸炉户就颇多,至明初祖庙重修时才陆续迁走。其冶铸所余的破废泥模被覆盖于附近的空地上,泥模岗即由此堆积而成。今祖庙公园范围的地下,亦有颇大面积的破废泥模堆积,有的地方厚达2米以上。该遗址年代早、范围大、堆积厚,为研究佛山铸造业的历史和发展规模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叶家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东上路宝善坊。是经营中西成药的叶氏富商在清代光绪年间所建的一组大型庄宅建筑群,故名。街首的"叶大夫祠"建于光绪三年(1877),硬山顶,面阔3间,是二进院四合院式平面布局,中座是四柱大厅。庄宅与祠堂均集中建在宝善坊的北侧,以单座毗连排列,坐北朝南,形成一条长79.7米的巷道,全以花岗石铺砌。叶家庄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屋宇高大宽敞,室内装修讲究,檐板多用木雕。始建时,东、西均有门楼,今西侧门楼已不存,现存东侧门楼外表是水磨青砖,石额刻"南阳"二字。

【南风灶古窑址】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市石湾镇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400多年来一直使用至今,属国内罕见的古龙窑。虽经470多年的使用和改造,但窑内结构旧貌依然,传统工艺代代相传。窑腔似隧道,用小型砂砖结砌,顶部为券顶,厚约0.25米。窑内平面呈船底型,总长32.6米,设4窑门,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全窑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一窑可容产品18吨,其产品体质厚重,胎骨暗灰,釉厚而光润,善仿"钧窑"。除生产大花盆等日用器皿外,还大量生产瓦脊等建材及陶塑。是源远流长的石湾制陶业极好的历史见证。

【东华里】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福贤路。是目前广东省内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古街道。建于乾隆年间,现今街首闸门楼尚嵌着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石刻街额。东华里全长112米,宽4~5米,花岗石条铺砌的路面,宽厚的石砌墙脚,一式水磨青砖的外墙和锅耳封火山墙,显得整条街道建筑风格整齐划一。家家门前都有二级石台阶,都在高达4米的石门框装置了屏门、木栅门和厚重的大门等三重门,分别具有遮阳、通风和防盗的不同功能。民居内都有门厅、两廊、天井、正厅、耳房、二厅、神龛、厨间等,厅、室以木雕屏风、花架、嵌彩色玻璃的隔扇等分隔,室内都铺砌防潮的大方砖,内墙还用木板装修。南面的二层民居装有木制的有屋盖的楼井和铺上方砖的露台,环形的扶梯选用坤甸等良材制成。为适应聚族而居而又分房立户的需要,东华里的深宅大院之间有小巷分隔,这样的小巷每侧4道,形成像叶脉形的里巷布局。东华里原名"杨伍街",是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姓和伍姓两大家族的姓氏命名。街首的伍氏宗祠就是当年所建。乾隆年间,迁入骆氏家族,族中的骆秉章任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把北侧宅第装修成清代的府第,"杨伍街"也易名为"东华里"。清末,招氏家族买进南侧的连片住宅,加层扩建,建"招氏宗祠"、"招雨田祠"、"敬贤堂"等建筑物,遂成目前保存的面貌。

【区家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福贤路居仁里。是清乾隆年间经营洋杂货的区氏富商所建的庄宅建筑群,故名区巷,又称区家庄。最初只建住宅4座,同治年间增建祠堂"资政家庙",面宽、进深各3间,中为四柱大厅。以后又不断增建住宅、书楼、花园等,共10座建筑物,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庄宅平面布局规整,建筑形式相同,采用井字形排列,形同矩阵,小巷全以条石铺砌,兼有防火通道的功能,下水道网的设施科学合理。

【李可琼故居】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莲花路莲花巷15号。是清代官僚李可琼的宅第。李可琼,字配修,号石泉,南海罗村人,后移居佛山。清嘉庆十年(1805)会试中进士,官至山东盐运使。相传与其弟可端、可蕃均为妾侍所生,但同登进士,同入翰林,一时以为盛事。其家族在佛山经营银铺,相当富有,遂于嘉庆年间(1796~1820)在此地兴建宅第,其中以该楼最为突出。楼内共置有72个精致的百页窗,形式不尽相同,因可调节光线和空气而著名。楼硬山顶,面宽、进深各3间,二层,前面敞开,通面宽20.5米,通进深11.3米,底层高4.8米,上层高7.8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该楼高大宽敞,木板楼面,二楼前檐廊设轩廊式券棚顶,屋内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室内装修豪华考究而颇见匠心,各种精雕细刻的木雕装饰构件,设置十分普遍。如二楼楼前通栏的大型隔扇和多式多样的花架、雀替及门窗装饰等,纹饰有博古、花卉、万字等多种,无不工艺精湛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该楼的形制及其别具一格的设计装饰,为当地目前所仅见,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陈金?起义旧址】原三水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三水市范湖镇范湖圩。陈金?,乳名阿泽。三水市范湖堡人。出身木匠,后在范湖圩白虎庙间壁开木铺,铺名"合和祥"。咸丰二年(1852)他在朱子仪(花县小朱村人,拳师)、钱登(三水小涡尾村人,私塾师)、郑金(三水大桥头村人,陈金?表弟)、卢伟(三水坑口村人,屠户)等人支持下,借武馆掩护,筹建反清天地会秘密组织--全胜堂。咸丰四年夏,全胜堂正式竖旗。是年六月初二日(1854年6月26日)陈金?在范湖堡长湖筑坛率众誓师起义。咸丰七年(1857)十月下旬,陈金 NC065 建国号为大洪,改称南兴王。陈金?起义军斗争历时10年,在全国尤其是两广有较大影响。遗址原是白虎庙及邻近的"合和祥"木店,为砖木砌筑,总面积420平方米。1981年拆毁,原白虎庙改建镇公所,原"合和祥"木店辟为"陈金?纪念馆",面积50.4平方米。 【北涌亭】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南海市里水镇新联村北涌坊。始建于明,清咸丰六年(1856)和光绪九年(1883)均重建。亭为方形,面积64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建筑形式别具一格:4根木圆柱为主体直通顶部,每面梁架装3个斗拱承托,构成歇山顶,翘出四个角;木柱外是4根矮于歇山顶的花岗石檐柱,每面梁架装5个斗拱承托瓦檐,檐口伸出歇山顶1米,又翘出四个角,故又名"八角亭"。该亭是省内亭式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特例。 【璜矶鹤巢】位于原南海市九江镇。从九江镇沿着乡间小路迤逦而行,远远地便听到嘎嘎的鸟鸣。进入璜矶村,只见一湾碧绿的湖水环绕着一个面积约6700平方米的长形绿岛,就是"璜矶鹤巢"。岛上是鹭鸟的世界。由于鹭鸟有着鹤一般飘逸的神韵,故被村民误认为鹤,"鹤巢"名称亦由此而来。栖息在这里的各种鹭鸟数以万计,竹林上,筑着无数个小巧的鸟巢。傍晚,白日依山,满天飞霞流彩,整个碧野笼罩在一片金辉之中,正是观鹭的最好时机。举目万里长空,成千上万的鹭鸟在嫣红的斜辉中飞翔,蔚为壮观。

【任围】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燎原路任映坊和乐安里。是经营纺织业而成巨富的任氏兄弟任伟、任应二人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的不毗连的住宅建筑群,"围"是区域的意思。任伟庄宅在乐安里,任应庄宅在任映坊。现以乐安里的建筑保存较好,占地数千平方米,包括祠堂、庄宅、花园和池塘。始建于嘉庆九年(1804)的祠堂面宽3间,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庄宅原是25座形制一样的平房,成矩阵排列,今仅余10座,纵横各3座成矩阵。

【大旗头村】位于原三水市乐平镇。是粤中地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至今保存完整。该村是一个方形的布局规整建筑群,总面积10000平方米。全是姓郑的一个家庭聚居,故又名郑村。最突出的一座建筑是"振威将军家庙",主人是清代的一员武将。家庙前临半亩方塘,汇集整个村的地下水,取四水归塘之意。塘基砌以石坎,突出部分形如壶嘴,塘边建一个笔形古塔,名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3尺许,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形成一组"文房四宝"的景观。该村的建筑群密集而规整,内部布局是当地常见的三进深院落,外部

以小巷分隔,纵横交错如棋盘。内巷均以条石铺砌,排水眼都统一凿成钱眼的模样,排水孔下连"渗井",泄入暗渠,流进池塘,地下排水系统相当合理。

【简氏别墅】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臣总里。建于民国初年,是著名华侨商人简照南兴建的别墅。简照南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创始人,原名简耀东,佛山澜石黎涌人。幼年居石湾,家境贫寒,13岁丧父,14岁当童工。青年时代在叔叔简铭石的支持下,先后到香港、日本、越南、南洋一带做工、经商。1906年2月在香港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因受英美烟草公司的打击而屡遭挫折。但简氏兄弟屡折不弯,终以坚强的毅力,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撑住,在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激烈竞争中,简氏兄弟击败对手而获得成功。他在佛山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吸收贫民进厂。在家乡黎涌建了绿瓦亭等公共设施,还在佛山等地捐资办学,成为颇受尊敬的华侨实业家。简氏别墅规模颇大,有门楼、主楼、后楼、西楼、储物楼、花园等建筑,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建筑物以仿西洋式而又中西合璧为特色,主楼是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以钢筋混凝土构筑。楼高二层,一层为中央大厅,两侧厢房,地面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砖砌成图案,窗玻璃是磨砂的刻花彩色玻璃,图案是中国仕女、玉兰和花鸟,非常典型的中国气派。楼梯全用柚木,栏杆却是仿西洋式。二楼的楼面铺的是水泥做的花阶砖,还装了天花板,明显的西洋风格。主楼和后楼以天桥相连接,便于交通。后楼的外墙全用一色水磨青砖,是仿清代当地宅第的建筑。别墅的所有窗户都开得很大,几乎有墙高的一半,间距也很近,相距几十厘米,在当地建筑中极为罕见。但是,窗檐却使用当地常见的砖雕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西楼是三层钢筋混凝土及青砖混合结构仿西洋建筑,而储物室却又是四层的仿当地的当楼建筑,这表明别墅的主人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今保存良好。

【兆祥黄公祠】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福宁路。建于1920年,是著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大年的祠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坐西向东,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头门梁架遍饰雕镏精致的漆金木雕,墙体用水磨青砖结砌。之后是宽阔的天井和高大的过亭,亭是券棚歇山顶,柱为花岗石柱。前厅和正厅都是进深3间,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宽敞明亮,厅两边是厢房,整齐划一。厢外是青云巷,与门楼连成一气,气派不凡。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于清代咸丰年间,祖铺设在祖庙大街文明里,至今尚存。

【梁士诒墓】原三水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三水市白坭镇岗头村。梁士诒,佛山三水人,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民国22年(1933)4月9日,在上海逝世,葬于故里。墓为圆土坟结构,以灰沙夯筑。前建有碑亭,碑前为石拜桌。有墓道、石牌坊。石牌坊阳面刻书法家叶恭绰所书"梁氏佳城"。阴面刻段祺瑞所题"将相联辉"。整座坟墓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抗日烈士陵园】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顺德市北镇西海管理区。原为抗战烈士坟墓和西海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的所在地,1983年县政府增建了纪念亭、革命文物陈列馆等,扩建成"西海抗日烈士陵园"。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环境整洁,绿树成荫。西海抗日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陵园的小山冈上,5米宽的花岗石梯级直铺到山顶,两旁古柏夹道。纪念碑建于1951年,碑为四棱梯形柱体,基座高3米,宽5.06米,碑身高约10米。碑的正面是林锵云题"西海抗日战争烈士纪念",左面刻郑少康题"识革命之真理,留千秋之典型",右面是谢立全题"英雄壮志留芳千古",背面刻中共顺德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题的"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抗战烈士坟墓在小山冈下,1951年建成。革命文物陈列馆在陵园左侧,共5个展厅,面积约500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300多件。

【吴勤烈士陵园】位于佛山城区大福路南端。是佛山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吴勤烈士,于1951年发动佛山市和南海县人民捐石献砖、义务劳动兴建起来的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吴勤,

原名勤本,佛山人。1916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军,后当孙的卫士。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他带领19名青年到南海组织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义勇队,后任广州市抗日游击队二支队司令,率部在顺德陈村、大良等地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威名远播。1942年5月7日,吴勤在陈村水枝花处过渡时,遭伪军机枪射击,不幸牺牲,时年47岁。陵园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四周由铁栏环绕。陵园正门为一座琉璃瓦牌记,上题"万世留芳"的横匾。陵园中央耸立着4米多高的吴勤烈士纪念碑,碑的下方镌刻着吴勤烈士生平事迹。碑背面相去5米处有3座土坟,分别安葬着吴勤烈士、吴勤胞弟吴俭本烈士、吴勤生前警卫员邓卓英烈士的遗骨。陵园内外栽有木棉、松柏、桂花、米兰、天冬等花木,绿树成荫,四季常青。1982年和1989年,市政府两度拨款维修重建,使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孔庙】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佛山城区祖庙路祖庙大院内。旧称尊孔会。是清末宣统三年(1911)本地一批尊孔士绅集资所建,属小型纪念性建筑物和尊孔活动场所,并不依照一般文庙之制。原建筑包括孔圣殿、招待室、治事室、小亭以及荷池花园等设置,占地约2000平方米。现仅孔圣殿一单体建筑保存尚好。该建筑颇高大宏伟,重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3间,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殿内神龛置有孔子石刻像,是按山东曲阜孔庙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左右两壁之上镶嵌有《孔子庙堂碑》石刻,为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所书碑记拓本翻刻,上有翁方纲的考证题跋。殿内的明间有大型雕花硬木隔扇屏风,前檐明间檐柱花岗石柱础上精心刻画的洋人侏儒形象,鲜明突出,构思独到。1981年为配合祖庙的开放,市政府拨款将孔庙修葺复原。在殿内左右两壁装置了收集于佛山"李氏大宗祠"的6组砖雕装饰;以各种精美的漆金木雕及花架花罩,恢复了神龛及其周围的面貌。还扩建美化了花园,增设了"佛山碑廊"、"佛山钟廊"、"古洛芝兰"牌坊以及明代石刻麒麟照壁等。如今,园内桥亭水榭,曲径回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秀色迷人。

佛山文化

【佛山狮头】佛山狮头中外驰名,每年都有2000多只狮头出口,远销世界五大洲。自从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佛山狮头生产飞速发展,年产狮头4300多只,仍供不应求。特别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美国、加拿大、法国和德国的华侨社团,以及港澳地区社团成批订货,出口外销占年产量的60%,仍不能满足旅外乡亲的需要。佛山制作狮头,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佛山狮头的造型,一般是双腮、圆唇、明牙、震舌,两边嘴角后面还有细腮和9只细翅。艺人们还别出心裁地设想出一只狮角,把它做成拳(头)角、(竹)笋角、(麻)鹰角、鳌鱼角,外形十分醒目,故有"佛山醒狮"之称。工艺师们还创制出一种"软彩狮",前额装饰着二龙戏珠,后脑则饰有双凤朝阳,两颗眼珠电光闪闪,狮头向四周转动灵活,并配有绒珠、星镜,相映成趣。狮头的设色,大致分为七彩、黑白、红白、大花面、二花面等花色,是参照古典戏曲人物刘备、关公、张飞的脸谱着色的。每只狮头,都配100多个七彩绒珠,300多面铜镜片(或金胶片),光彩照人,鲜艳夺目。

【秋冬食蛇】民谚云:"秋风起,三蛇肥。"秋冬之交,是吃蛇的最好季节。"三蛇"一般指饭铲头、金脚带和过树榕。越冬前的蛇肉丰味美,秋凉天气吃蛇易吸收入补。制法是先将蛇除皮,置于锅中煮熟,捞起除骨取肉,撕成肉丝再配以鸡肉丝、老姜、陈皮、麻油、料酒、味料等放回锅里汤中熟煮,加入少许湿马蹄粉调成薄芡,即成蛇羹。吃时再配薄脆、柠檬叶

丝、胡椒粉等撒面上席。特点:驱风去湿,清鲜味美。或取蛇肉、猫肉、鸡肉加以陈皮、老姜等放于瓦煲中慢火煲数小时熬成浓汤,称为"龙虎凤"。味浓鲜美,具有驱风祛湿、强壮身体作用。蛇胆则以优质米酒混胆汁开成"蛇胆酒",碧绿透明,饮之清香甘凉,驱风强身。【盲公饼】佛山土特名产。创制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传说当时教善坊有间"乾乾堂"卦命馆,前去问卜占卦者甚众,但因带小孩的顾客常为孩子的哭闹困扰,影响生意。于是馆主的儿子何豫斋就用饭焦干磨成粉,加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半送半卖,以堵小孩之嘴。由于其制作独特,甘香味美,价格便宜,大受欢迎,人们争相购买,因而出名。如今制法改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生油等原料,加入用白糖腌藏数日的猪肉,吃起来更加甘美酥脆。

【鱼生】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特殊食谱,要即制即食。选鲜活大鲩鱼,剥皮、起肉,刮去肉中的红肉和血丝,用干净纱布抹干水分,再用利刀把鱼肉切成极薄的鱼片排在盘中待用。吃鱼生很讲究作料和调料,通常用切得很细的姜丝、嫩柠檬叶丝、辣椒丝、葱白、甜酸?头片等做作料,以熟油、麻油和上等生抽(酱油)做调料,每客一碗。吃鱼生时,各人先将鱼片放在熟油碗中稍浸片刻,然后再和着作料一起吃,味道特别鲜美。边吃边饮美酒,乐趣倍添。小吃配有炸花生米、炸粉丝和冷油炒成的爽脆鱼皮。其后再食用鱼骨、鱼头熬成的粥,风味尤佳。因是生吃,而鱼会有寄生物,故制作用料用具要特别讲究卫生。

【酿扎蹄】佛山土特名产。以五香和味、皮爽肉脆而驰名。酿猪蹄有两种:一是酿猪蹄,它用整只猪脚酿制而成,工序较少;二是酿扎蹄,先将猪脚开皮,抽去蹄筋和骨,再以猪肥肉夹着精肉包扎在猪脚皮中酿制,工序较多,因用水草扎着酿制,所以叫扎蹄。所谓酿,就是用慢火浸煮,以金黄色为最好。

【狗肉香煲】佛山风味小吃。制法:除毛的狗一只,用禾秆草烧火把狗全身烤至黄色,洗净、斩件,再用白锅炒至狗肉干水略有焦味,盛起待用。把切好的陈皮、生姜、蒜子、盐等放进油锅爆香,然后再将狗肉一起落锅翻炒,加足生油炒至半熟,加水及少许茴香、八角(用纱布包好)、片塘,先武火后文火,烧制即成。此菜香味浓烈,壮身补亏。民谚云:"狗肉滚三滚,神仙坐唔稳(坐不住)。"吃时,再加生菜、芫荽等伴汁同食,食欲大增。

【佛山中成药】佛山是中国岭南以及东南亚地区中成药的发祥地。药业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而今,广州、香港、澳门以至东南亚、美洲等地很多传统的中成药均发源于佛山。佛山中成药业的祖铺老号众多,清乾隆年间,仅是200米的豆豉巷,从事药业的就有27家,30多万人口的佛山,制药店铺近百家,而百年老字号就达30多家。较著名的有梁家园少林药膏、马伯良七厘散、源吉林甘和茶、甘露园紫雪丹、冯了性风湿铁打药酒、刘诒斋卫生丸、黄祥华如意油、何福山黑鬼油等。佛山成药分别制成膏、丹、丸、散、茶、油、酒等,品类齐全,成为居家旅行必备的良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老牌成药焕发新的生命力,还在全国首创胃甘绿、生胃酮、人参再造丸、跌打药精、抗骨增生丸、骨刺片、喉舒宁、复方珍珠暗疮片、复方何首乌片、安经痛药酒、通江龙片等13种成名新药,其中珠江桥牌跌打药精获得国家银质奖,还有近百种新药在试产之中。

【迎春花市】佛山人行花街相沿已久,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花市日期从农历十二月廿八至三十日一连3天。除夕晚是花市的最高潮。一般居民吃过团年饭,全家行花街,买年桔、桃花等花果度岁,以示来年大吉大利,大展鸿图。每年供市民选购的种类繁多,有吊钟花、水仙花、桃花、梅花、菊花、玫瑰花、兰花、万年春、富贵竹、四季桔、金桔、朱砂桔、大红桔等。花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到花市的人数逾10万人次,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十分热闹。除夕晚12时过后,卖花的人即结束卖花。到花市卖花的花农,来自省内各地,更多是近郊农民。

【龙舟竞渡】创始于明代。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划龙船是境内民间盛行的传统

活动。每逢端午节或其他盛大节日,总要划龙船或举行龙舟竞赛。龙船多用柚木或坤甸木造成,宽1米,长约20~30米。前有木雕龙头,张口见舌,龙角高翘,龙目炯炯,下颊安上白、黑或红色龙须。船后有木雕龙尾,往上翘,龙鳞闪闪,划行时,船上多插以彩旗、彩牌和绣花罗伞。按旧习,龙船划后,埋于江边泥中,以防腐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龙舟出水的日子,名出水龙。划龙舟时,持桡掌舵张旗打锣鼓的一般约40~80人,都穿上同一式的服装,十分威武。划行时,鼓手马步坚稳,手举鼓槌,时而猛击鼓心,巨响咚咚,时而轻敲鼓边,连声得得,以鼓声指挥进退。锣声与鼓声应和,追涛劈浪,声震江村。船前稳坐一孩童,穿华服,胸配绣球,俗称"龙孩",在风浪中历险壮胆,此座位多由富有人家投高价买得。船前后各立一人,挺胸昂首,高举长桨,以全力踩足蹈动,使船身震跃扑腾,掀起浪花簇簇。船前后的舵手,掌稳船舵,左拨右弯,灵活控制。船中桡手,合着鼓点,似万剑击波,齐声吆喝,同争上游。龙舟过处,两岸人山人海,红男绿女,爆竹之声,此起彼续。 【木屐】顺德大良镇是广东木屐的重要产地之一,名闻遐迩。因其穿着方便、大方,价钱低廉,水网地带的群众过去喜穿木屐。20世纪40年代,大良木屐业颇为兴旺,从业者近400人,年产木屐400多万双。产品不仅销本省各地,还大量出口到香港、东南亚各地。大良木屐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木质,一类竹制。竹制屐底部钉有胶板,穿着时无响声,也统称为木屐。大良木质屐,多用松木、榕木、元木等制成,花色品种很多,主要分为夏威夷庄和安南庄两种,在规格上有高蹭、半高蹭之分,在款色上有油漆花屐和白身素屐之别,约有100多个品种。漆花屐在屐面上多绘有花鸟图案,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黑色、赭色、粉红、粉绿等,色彩艳丽,甚为美观。屐皮则多以易洗易干的橡胶皮或彩色塑胶皮做成。60年代初,由于塑胶拖鞋流行,木屐遂逐日减少。

【铜凿金花】佛山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多用于迎神祭祀活动,也用于戏装。因是在铜箔上凿花,故称铜凿金花。主要品种有芙蓉屏、瓜碟屏、中标屏、小标屏、龙屏等。铜凿金花状如树叶,下宽上尖,有一片为一朵的,也有两片相叠为一朵的,均用粗铁丝为柄,镶嵌于花片之下方,以便将金花插入装饰物品上,如匾额两上端,或簪花挂红的男子毡帽两侧(也有只插一侧的),或者春联、挂钱、神相等一应需装饰之物上。轻巧的屏花多是两片以上的铜箔凿花制成,对铜箔上的花纹图案,均以彩色或油漆加以彩绘,有些还凿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寿全、绒球、纸花等。佛山铜凿金花曾成为佛山镇一宗大批量生产和出口的民间手工艺品。

【金银铜锡箔】金属制箔业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艺。始于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的产品主要是制作金花的厚片铜箔。至清代,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改进,已能制作更薄的铜纸,且金箔、银箔、锡箔同时兴起,1906~1915年间制箔业最盛,厂号有200余家,工人3000余人。当时的金箔主要用于制药、制刺绣线或作装饰品用。铜箔、锡箔用于迷信品、文化用品、装饰品等,销路遍及全国,以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外销远至东南亚,而金箔制作的刺绣线远销欧美。后来,由于洋装潢纸大量输入,市场逐步缩小。

【木版门画】中国民间木版门画,除了为人们所熟悉的杨柳青和桃花坞版画外,佛山的民间木版门画也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佛山就有木版门画制作,清代中叶至抗日战争前是它的全盛时期。每年门画季节,从事门画的画、刻、印的作者近千人,出版及发行的有70余家,年销量1万份以上,成为华南门画产区的中心。佛山民间木版门画,是一种木版五色彩印,由于经过民间艺人几百年来的千锤百炼,艺术上十分精湛。它的特点是线条明朗有力,色彩绚丽,造型健美,洋溢着吉祥、喜悦、和平的气氛。主要有《送子》、《秦叔宝》、《尉迟公》、《太平盛世》、《五谷丰登》、《谷仓常满》、《年年有余》、《烧喜炮》、《老鼠嫁女》、《六畜兴旺》、《猪牛平安》等300余种。

【佛山剪纸】佛山剪纸全国闻名,已有500多年历史。其风格既有北方剪纸苍劲雄浑的特色,又有南方剪纸剔透秀丽、明静清雅、严谨工整的长处。主要有三大类:单一色调的纯色

剪纸、剪绘结合的写料剪纸、用几种颜色的纸料剪衬而成的衬色剪纸。近年发展的铜衬料剪纸成为佛山剪纸的主要门类。它是运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勾雕出画面的主线,再在底部衬以色纸或在上面绘上颜色。这类剪纸具有金碧辉煌的特殊艺术效果,很受人们欢迎,产品远销海内外。剪纸艺术风格越来越受人们喜爱,不少剪纸作品形式已进入现代化的厅堂装饰,如大型剪纸艺术作品《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

【佛山冶铸】佛山冶铸文化源远流长,有关炒铁铸铜的传说、奉祀、街名及文物古迹,至今可见。佛山市区新安街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条打铁街,打铁师傅云集于此。街上有座"国公古庙",始建于明,清代以后多次修葺扩建,现存山门、香亭及大殿等主体建筑。明清时期,该庙是佛山打铁行业的师傅店。相传唐代开国元勋、鄂国公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后来被奉为打铁行业的祖师。该庙是佛山炒铁业神诞活动及祭祀祖师的重要场所,庙前原有的大戏台及大地堂,为演戏用。现庙内尚存载有清同治年间炒铁业18行捐资修庙的碑记一通,对研究当时炒铁的规律及其分工以至行业、行业神崇拜的习俗有重要价值。在不胜枚举的佛山冶铁产品中,如今仍存留在广东的大约可分为5类:(1)铁铸千佛塔;(2)铜、铁钟鼎,大香炉;(3)铜、铁神像;(4)铁铸千僧锅;(5)铜、铁铸大炮。韶关马坝的南华寺保存有5层5米高的佛塔,就是元代佛山所铸。在钟鼎中较著名的,有广州五仙观的明初大铜钟重5吨、罗浮山冲虚观的明代大铜钟、佛山祖庙的明代大铁鼎。最令人瞩目的,是祖庙里 2.5吨重的北帝铜像。此外,铸于清代的镇庙之宝,2吨重的铁香炉,以及从数千斤到万多斤重的铜、铁炮等。至今人们还可以在虎门炮台、沙面堤岸、五层楼下和广东省博物馆内,一睹昔日佛山铸炮的雄姿。在佛山的古街道,有不少街名都与铸铁有关,如铁砧街、铁香炉街、铁门链街、铸犁街、钟巷、针巷等,说明佛山早就成为岭南铸造和锻造的生产总汇。 【石湾陶瓷】素有南国陶城美誉的佛山石湾,与江西的瓷都景德镇齐名,制陶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河宕贝丘遗址数以万计的陶片证明,早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先民已经在挖土烧陶。从先秦到两汉,制陶逐渐成为行业,在澜石出土的汉墓就有陶屋、日用器皿、动物陶塑、水田附船模型等。唐代石湾窑烧陶用的是馒头窑,轮制与手轮兼制并用,产品除日用陶瓷外,出现了美术陶瓷,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宋代石湾窑包括石湾、小塘奇石两大窑场,花色品种和釉色均有很大的进步。北宋是石湾窑一个兴盛的时期,产品远销东南亚。元代以后,奇石窑场衰落,陶业集中在石湾,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将陶艺也带来,促进了石湾窑的发展。明、清时期是石湾窑一个鼎盛的时期。其显著的标志是窑的改革,像"南风灶"这样先进的龙窑出现,提高了石湾陶的质量。明嘉靖、万历年间的"祖堂居",是专门烧制美术陶的工场。明中叶以后,"石湾六七千户,业陶者十居五六",陶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现今在祖庙的瓦脊上,陶塑的花脊是石湾陶文化的代表作。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石湾陶的萧条期。由于国力不振,加以战争的破坏,石湾陶窑锐减,技工星散。1949年石湾经营陶业的只有300户,从业人员2800人。1949年后,石湾陶得以复苏。首先是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其次是革新产品,扩大生产,进行了技术革命。石湾陶的腾飞是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开始的。近10多年来,石湾陶有国营的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有区镇办的陶瓷工厂,还有个体办的陶瓷企业。体制改革,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流程改造,石湾陶开创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局面,进入了自明、清鼎盛时期之后的新腾飞的时期,成为佛山工业的重要支柱。石湾已成为全国主要的陶瓷综合生产基地,墙地砖产量占全国的1/3还要多。

【粤剧之乡】清初,北京昆曲艺人张五,绰号"摊手五",因不满清廷专制,每每在台上演出时流露反清言词,使清廷感到害怕,要将他逮捕下狱。张五便化装易服,逃离京城,一直逃到广东,寄居在佛山大基尾。时粤剧尚未成形,摊手五便以京戏昆曲教授红船子弟,改编剧目和扩大演员组织规模,创立"琼花会馆",是粤剧艺人最早的会馆。从此,广东戏剧独树一帜,地方色彩越来越浓厚,成为一个剧种。至清咸丰年间,佛山爆发以粤剧艺人李文茂为

长春市导游词

篇一:长春市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长春就是一个这样四季分明的城市,欢迎您来到长春旅游,我是大家这次长春之旅的导游员李慧,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或是慧导(会导)。那我们今天的司机师傅他叫“顺利”大家直呼他的名字就可以了。“顺利”师傅的开车技术大家就不用担心了,因为他的车技是一流的棒哦!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那大家跨过的山山水水又何止一千里呢?今天我能与大家在长春相会,感到十分荣幸!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春的概况。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市区人口300万,除汉族以外主要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等38个民族。长春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作为中国北方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处于中国东北地区辽、吉、黑、蒙四省区通衢的十字要冲,南可联结中国辽东半岛沿海城市,北可通过黑龙江省向独联体和东欧各国拓展,东可经珲春、图们江口岸通往朝鲜、韩国、俄罗斯,西可由吉林省白城地区与蒙古交往。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长春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巨大经济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物流中心。长春市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半干燥、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 历史上极端最低温曾达到过-39℃,听到这儿,各位团友恐怕有点吃惊, 也可能不禁要问:“长春既然这么冷,却为什么叫长春呢?长春真是四季如春的意思吗?”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第一,1800年,也就是清嘉庆5年,清王朝在长春堡,也就是今天的新立城,设立了行政管理机关,名为长春厅,长春的名字也就由此延续下来。第二,当初,一队满清骑兵在伊通河畔安营扎寨的时候,发现这里有很多野生的月季花,月季花又名长春花,官兵们非常欣喜,就把营寨扎到了这里,同时名之曰长春。第三,当初,此处是长白山人参、鹿茸、貂皮、虎骨等名贵土特产交易集散之集市。因为清政府规定每年春季在这里减免税收,所以,参客,商人就总是希望春季能够长一些,他们可以少交一些税,多赚一些钱,久而久之,这里便被称为长春。关于长春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人类抵抗大自然的手段是比较原始而软弱的,而东北每年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又很大,有一年,西伯利亚寒流又一次大举南下,只是这次寒流格外强烈,伊通河畔这个小村庄中的很多老年人和儿童便因饥寒疾病离开了人间,于是剩下的村民便向上苍祈求,希望天上的众仙能够体察民间的疾苦,不要每年都这么寒冷,不要每天都夺去那么多亲人的生命。他们的至诚终于感动了天上的一位善良的仙女,她飘然来到了人间,送给村民们两把种子,并告诉他们:“你们把它播种下去,当它们都成熟以后,你们将不用再惧怕寒冷,你们的生活中也会充满欢乐。”于是村民们小心地收下了种子,并播洒在伊通河岸边。次年春天的时候,饱含着村民们汗水和希望的种子终于发出了嫩芽。不久以后,第一把种

广东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会广州。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广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深圳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中南沿海,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西长81.4公里,南北宽(最短处)为10.8公里,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邻香港,与九龙半岛接壤,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被称为“香港的后花园”。圳这座新兴的城市整洁美丽,四季草木葱笼,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不少旅游景点,将自然风光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80年代深圳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寺庙、古城址和风景名胜等。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先后公布了两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名胜古迹作了修复,再现了原有的风貌,以供游人观赏。深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夏无酷暑,时间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无寒冷之忧。年平均气温为22.3℃。景观: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明思克航母世界、欢乐谷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广州既是中国也是世界名城,又是一座古城,因历史上有五羊仙子降临献稻穗的故事,广州又称为“羊城”和“穗城”,简称“穗”;广州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锦,除夕迎春花市闻名海内外,故又有“花城”的美誉。广州地处低纬,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少雨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度,年降雨量平均为1 623.6-1 899.8mm,北部多于南部。 1982年,广州被国务院选定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我国重点旅游城市。1999年1月,广州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景观:白云山、莲花山、南海神庙、佛山祖庙、广州动物园等。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东莞是英雄的土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水质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众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景观: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 惠阳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南抱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深圳;中部与惠州市相连。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惠阳隋名为归善县,属循州治,明、清属惠州治,1912年改称为惠阳县。惠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物产繁多,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从公元366年设立县建制至1994年撤县设市,有1628年历史;是邓承修、廖仲恺、廖仲元、叶挺的故乡。惠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山、水、海、岛、泉、寺、文、史、迹等特征,宜于开发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境内海岸线长51.8公里,其中有30多公里宜

佛山市的主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佛山市的主要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佛山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70.89万人。 一、佛山生态环境现状 随着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城市饮用水源东平水道、东海水道、西江和顺德水道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质维持在清洁级水平。但流经城镇的佛山水道和西南涌等河流的水质较差,不能满足要求。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酸雨问题仍较突出,城市中心区降尘及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通过落实工业企业的限期达标工作,工业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主要工业废气排放企业是发电业和水泥业。 (一)水环境质量 1、饮用水源。全市饮用水源地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2、主要江河。全市主要江河水质基本稳定,东平水道、容桂水道和潭洲水道达到相应水质标准,西江干流、顺德水道、东海水道、平洲水道的粪大肠菌群指标仍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7条主要江河除粪大肠菌群以外的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Ⅲ类或以上水质标准,且均达到较清洁级或以上水平。 3、城市内河。2010年桂畔海、大良河、高明河达到相应水质标准,佛山水道、西南涌、大棉涌、水口水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超标污染物主要为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等。7条城市内河中西南涌、高明河水质保持稳定,佛山水道、大棉涌、桂畔海、大良河、水口水道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大气环境质量 1、城市空气质量 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API≤100)天数为35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7.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37毫克/立方米、0.051毫克/立方米、0.064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三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较2009年有所下降。降尘浓度为4.66吨/平方公里·月,优于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 2、城市降水 2010年全市降水pH均值为4.35,全年酸雨频率为83.4%,仍然居高不下。 (三)声环境质量

芜湖市块情况分析报告

芜湖市(地区)地块情况分析报告 一、城市概况: 芜湖市域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21万(2010年普查),其中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人口123.8万,常住人口145万。下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4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 二、城市经济——三产情况: 根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1.44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6.8和2.5个百分点,连续8个季度位居全省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92.55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458.68亿元,增长10.1%。同时,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整个2011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户,使该类企业总数达1482户。全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户,超10亿元企业53户,超亿元企业

487户。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增幅高于全国、全省5.5和1.7个百分点。据统计,工业投资723.69亿元,增长29.4%;房地产开发投资307.23亿元,增长24.2%。这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共456个,比上年增加146个,全年完成投资67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5%,对全部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达到110.2%。 其中房地产投资情况: 1-2月份,全市房地产投资47.85亿元,同比增长20.1%,比上年底回落4.1个百分点。具体看,支撑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商品房施工规模较大。1-2月份,全市在建房地产项目215个,计划总投资1898.87亿元,同比增长36.0%,施工面积2436.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二是安置保障房建设推进。1-2月份,开发公司代建安置保障房投资9.39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全部房地产投资总量的19.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商业地产投资带动。1-2月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36亿元,同比增长186.6%,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13.7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68%。

佛山产业介绍

佛山产业介绍 佛山——中国综合竞争力十大城市之一、中国家电之都、华南最大的金属材料加工生产基地、消费市场,中国金属材料供应链的重要结点城市、贸易中心和出口桥头堡;宝钢、太钢、浦项等大型加工配送物流中心汇聚;澜石(国际)国际金属交易中心、乐从钢铁市场、南海管业城等目前国内最具规模、贸易商最多、流通量最大的贸易市场云集;具备强大的市场辐射力和带动作用。 澜石不锈钢佛山家电 乐从钢铁市场欧浦钢铁市场 金锠钢铁市场九江金属市场 南海管业城大沥有色金属 澜石金属(国际)交易中心 澜石金属(国际)交易中心位于佛山市魁奇路与汾江南路的交汇处,北侧是即将建成的广佛地铁佛山终点站,西侧则紧靠闻名于全国的普-金澜路不锈钢街。 澜石金属(国际)交易中心规划面积达一千余亩,2005年5月底建成不锈钢交易市场与会展交易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未来计划建立专业交易市场、会展交易中心、剪切配送服务、商业购物中心、商住配套小区、国际商务酒店等六在设施项目以及会展交易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服务、剪切加工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担保服务、产销联盟服务、商务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服务等九大服务平台。 目前投入使用的不锈钢交易市场主要包含中心大楼与18栋两层楼商铺,经过两年多的招商,目前铺面几乎全部入住。目前已经入住的有太钢、宝钢、酒钢等国内大型钢厂。市场主要以不锈钢管材、不锈钢冷热轧的平、卷板贸易为主,每年不锈钢成交量在全国总成交量中 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家电之都 佛山是全国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生产基地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

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供应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2006年被国家评为中国的…家电之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七个、中国名牌产品19个,涌现了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志高、容声、万家乐、万和、东菱、康宝、新宝、伊立浦、亿龙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企业,构筑了家电…佛山制造?的雄厚实力。 佛山的家电制造业的产值和市场份额在全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众多的国际品牌纷纷投资佛山,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如:日本东芝、三洋、松下、百乐满、德国博世、美国惠而浦等。据统计,2007年,佛山家电企业及其相配套的企业达2100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461.56亿元、工业增加值406.31亿元,市场份额约占全省的60%和全国的15%。 乐从钢铁市场 乐从钢铁市场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紧靠325国道,水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钢铁专业市场。 乐从钢铁市场各种品种、规格的钢材资源应有尽有,现已发展成为占地70多万平方米、有各类钢铁贸易公司630多家、钢材深加工企业近百多家、各类钢材年销售量超过8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专业市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如宝钢、鞍钢、武钢等均在市场内设有经销点,是国产及进口钢材的销售集散地。 欧浦(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 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欧浦(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及欧浦钢网两大业务实体,欧浦(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钢铁物流基地。该中心拥有150万吨全国最大的钢铁仓储物流区及遥遥领先国内同行、年加工能力达280万吨的大型钢铁加工中心,以及海关公共保税仓、欧浦商务大厦、华南海 鲜酒楼等物流商务配套。 金錩国际金属交易广场

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省中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北依绿色屏障白云山,南向狮子洋,东南和西南分别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相邻。东江、西江和北江汇成珠江穿越市区而过。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广州是中国通向太平洋、印度洋和北欧的主要门户之一,以祖国“南大门”著称。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这里通过,1999年平均气温22.6°C,年温差15-17°C,年降水量1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四季常青,繁花似锦,故有“花城”之美誉。据资料统计,有关广州市的气象参数如下:广州市气象参数表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辖十个区

和二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990万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70亿元,与国内的大城市相比,广州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属于较高的水平。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港口城市。京广、广九、京九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广州港可通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0万吨。白云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300万人次,可通国内外主要城市。广州还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基地,国际性旅游城市,华南地区最大的商业、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效果明显。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2010年,广州将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方便舒适、城市风貌体现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佛山市规划

目录 1.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3. 交通运输现状 4.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第三章项目影响区经济现状及发展

5.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1 佛山市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全境位于东经112°23'~113°23'、北纬220°38'~~230°34'之间、佛山东连广州、东莞,南靠中山、江门,北通花都、清远,西接肇庆。距广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东莞、清远等工商业城市均在50km以内,离澳门、香港也在200km以内。全年日照1800小时左右,无霜期350天以内,年平均降雨量1600~2000mm,年平均气温22. 1℃~S22.2℃。 佛山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武术之乡”、“田径之乡”、“美食之乡”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集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东西民间艺术之宫”—祖庙;有名人南海康有为故居、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有南国园林艺术特点的广东“四大名园”之称的佛山梁园和顺德清晖园;有广东“三大名山”之一的南海西樵山:有南海南国桃园、三水森林公园、高明狩猎场等;佛山秋色艺术、石湾陶瓷、顺德龙舟、南海醒狮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岭南艺术和水乡风情,令人流连忘返;佛山盲公饼、柱候鸡、酝猪蹄、顺德大良炒牛奶、顶骨鳝,南海里水霸王鸭、西樵大饼,高明合水西瓜、杨梅山桔等风味小吃和土特产叫人回味无穷。 佛山市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华南褶皱带一部分。加里东构造层广泛的分布于广州一佛山一九江一线以东,由各种麻岩、石英岩、片岩、浅变质砂岩等构成。海西印之构造层主要分布于广州一佛山一九江一线以北地区,由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顺德城区附近由砾岩、砂岩及火山碎屑岩体分布,属燕山构造层。喜马拉雅复杂的构造作用和火山活动,形成以三水盆地为主的断陷盆地和零星分布在西樵山、大珠岗的粗面岩;走马营、王借岗一带的玄武岩以及华涌一带的凝灰岩等。区内主要地质构造大体可分为五组:呈北北东向的三水禾生坑复式向斜;呈北东东向的高明复式向斜;近东西走向的三水断裂、朗石断裂、顺德容奇附近的东西向断裂;呈北东向的罗客断裂、盐步断裂、鹤城一金鸡断裂、雷岗断裂(广一从断裂):呈北西向的三洲一西樵山断裂、炭步一大沥断裂。本区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高明皂幕山主峰海拔805m,为市内最高点;三水大朗涡地势低洼,高程一1.7m,为全市最低点;西、北江在三水思贤窖连通,为西北江三角洲的顶点。占全市总面积约2/3的是几经沧海桑田的西、北江三角洲平原及其支流的河谷冲积平原,几乎遍布顺德区和南海区南大部及高明东北部,三角洲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形成除零星残丘外均为地势平坦、河涌纵横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0.7~2.5m之间,此外,区内星散分布的粗面岩山丘、玄武岩石柱群、石灰岩溶洞、砾岩切割而成的峰林以及因地壳抬升而成5000年前的古海岸线遗迹都构成独特的地貌景

长春市城市概况

长春概况 自然概况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幅员20604平方公里。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56.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62.3万人,四县(市)人口394.2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0‰,死亡率为4.92‰,自然增长率为5.35‰。居住着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地区自然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小。地表相对高差不超过40米至50米,地面坡度不超过4度至5度,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二是地耐力比较好。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地耐力为15吨至20吨/平方米,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季风气候 长春市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

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结构与大气环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四季分明。春季较短,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炎热天气不多;秋季气爽,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较寒冷。 季风显著,雨热同季。冬季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与东南移动的贝加尔湖的冷空气交汇于此,降水丰沛而集中。 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年差较大。冬季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候东西过渡,热量水分适中。由于长春市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具有东部山区湿润气候向西部半干旱气候过渡的特征。过渡性气候使长春市的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优于东部,而雨水条件又好于西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长春市年平均气温 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行政建置

佛山禅城区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第四章区域环境概况 4.1自然环境概况 4.1.1地理位置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东邻广州,西接肇庆,南连中山、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见图4-1)。禅城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区之一,是佛山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物流中心,为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总面积154.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人,2006年6月29日,经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禅城区对辖区街道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由原有的1镇8街道整合为1镇3街道(即南庄镇及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祖庙街道)。禅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境内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特产丰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禅城区距广州仅26公里,东南距香港96公里,南距澳门135公里,广珠(海)、广湛(江)公路和广茂铁路横贯境内(见图4-2)。 禅城区位于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中心城区,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为 佛山禅城,早在唐宋年间,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至北宋时期,已发展成为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明清时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被列为全国“四大聚”(北京、佛山、苏州、汉口)之一。 禅城区是粤剧的发源地,拥有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名胜古迹“祖庙”、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梁园”和凝聚中华武术精髓的“黄飞鸿博物馆”。

图4-1 佛山市地理位置图

4.1.2地形地貌 佛山市禅城区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属冲积平原,大致呈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水网密布,鱼塘众多,沟渠纵横,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以养鱼,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为主,农村生态环境良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现今的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养鱼为主,尚有大小鱼塘几千个。 项目所处的地层主要是由素填土;冲击成因的亚粘土、淤泥及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粉细砂及中砂、残积成因的亚粘土、亚砂土;强风化~微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等组成。各层简述如下: 第一层:素填土,浅黄、灰色,由人工搬运堆积的粘性土、粉细砂等组成,软塑或松散为主,层厚0.00~7.20m不等 第二层:亚粘土。顶板埋深0.00~7.20m,以亚粘土为主,浅黄、灰色,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可塑;其次为淤泥质亚粘土,深灰色,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流塑。层厚0.00~8.40m。 第三层:淤泥及淤泥质亚粘土。顶板埋深0.60~10.20m,深灰、灰黑色,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流塑,层厚12.80~24.30m。 第四层:亚粘土等。顶板埋深15.3~26.5m,浅黄、灰色,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

广州简介

广州——广东省的省会,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 广州特色:广州是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大都市,既充满活力,又保留着悠远的古风,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市井风情与现代都市景观相衬托,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广州旅游: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14年,这里便修筑了城垣,建城至今已有2210年的历史。 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广州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目标《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广州山水环抱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发展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实施“森林围城”和“山水城市”建设战略,构成“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将广州建设成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型城市。 现状近年来,广州市完成为期3年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成庄头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绿化广场、道路绿化走廊和社区公共绿地;在社会绿化中,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了创建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活动,效果显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民间特色和历史纪念意义的城市景观新亮点也突现;广州市绿道建设,贯穿243个城市景观节点和42个亚运场馆。基本连通了城市所有的文化 岭南特色 广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级干湿季明显,地带性植被为那亚热带季风阔叶林,植物材料的运用最能体现岭南特色,加以合理配置,很好的体现了南亚热带景观及广州花城的特色。 江南园林秀丽,岭南园林通透,岭南园林一派开创了中西文化糅合,艺术与实用兼顾,园林与建筑互融的新境界。岭南园林式建筑包围着园林,它的特点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庭院造园,宅院与园林融为一体,表现园主人追求日常生活的实在。这就是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本质上的区别。 珠江公园的岭南味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陶晓辉介绍,最主要是它在布局上成熟地运用了岭南园林的手法,而且处处都体现了岭南兼容并蓄的岭南文化特色。 陶晓辉说,岭南园林能自成一派,是因为地缘以及社会文化的关系,使得岭南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从小的方面说,公园采用大量的岭南本土植物,用岭南园林的借景、障景等手法细腻布局成景。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应用这些手法和材料的同时又巧妙自然地融入西方的元素。“比如最能体现岭南特色的建筑方面,一看就有岭南民居的特点,通透、轻巧,但是实际上借鉴了民居的特点也吸收了江浙和西方的一些元素。” 陶晓辉解释,最能体现岭南特色的符号是建筑,但是最能体现岭南园林精华的区域在荫棚区。他说,岭南园林最初也是私家园林,其特点主要以庭院的方式来体现。因此公园内真正的精

芜湖市卫生系统概况

芜湖市卫生系统概况 芜湖市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芜湖市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核心,不断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同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他四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已经初步形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责任落实、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芜湖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首先,芜湖市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芜湖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新医改方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芜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医改办主任,卫生、发改、财政、编办、人社等部门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形成了指挥协调有力的领导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保证医改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加大财政投入,体现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其次,芜湖市长期以来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了以群众健康为中心的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建立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认真落实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从实际出发,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增强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真正让广大群众看得起病、看的好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这主要表现在: 1)芜湖市通过制定《芜湖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6年-2010年)》,主动顺应行政区划和城

长春简介

长春简介 长春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长春是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是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2010年户籍总人口790.08万人,实际居住人口超过一千万,市区人口近350万人。幅员面积2060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906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50平方公里,辖朝阳、南关、宽城、二道、绿园、双阳6个区,榆树、德惠、九台3个县级市以及农安县,居住着汉、满、回、朝、蒙古等46个民族。长春是一座繁荣、和谐、开放、美丽的国际化都市,市区内居住着大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食品城”、“雕塑城”、“会展之都”和“北方粮仓”的美誉。 丰富的城市资源。长春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等矿产储量较大。长春四季分明,环境怡人,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冬季千里冰封,尽显北国秀色,是赏雪玩雪的好去处。每年一度的冰雪旅游节已经成为爱雪人的节日,瓦萨国际滑雪节自2003年落户长

春,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参赛人数由最初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750人,发展到27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人;长春是一座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比较好的绿色人居城市。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长春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市区绿化率达到41.5%,每年空气优良级天数达到340天以上;长春产业基础雄厚,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等交通设备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中心、现代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长春科教优势突出,拥有27所高等院校、103所科研院所、3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0万知识分子;长春发展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备,人文环境良好,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四届16年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的副省级城市,历经18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2008年终于迈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光荣行列,并被权威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全面的开放格局。长春现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区、8个省级工业集中区,近年来这些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发展迅猛,带动全市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在长春国内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达69户。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在南非、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海外企业或办事机构,与日本的仙台、英国的伯明翰等14个国家15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长春市每年都举办系列大型会展活动,电影节、汽

佛山岭南新天地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1.地点: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 2.占地面积:65公顷(含历史保护建筑) 3.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4.建筑和园林风格: 佛山岭南天地将延续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将以祖庙、东华里、历史风貌区为发展主轴,用现代化的手法保护和改造片区内的22幢文物建筑及众多优秀历史建筑,延续历史街巷,创造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并充分运用骑楼、锅耳式山墙、瓦脊、雕花屋檐、蜿蜒街巷等岭南建筑特色,使得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得以传承,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周边还将规划发展集高素质住宅、顶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等的现代商住区,项目横跨广佛1号线两个地铁站(祖庙站与普君南站),最终将建成城市中心的旗舰型综合项目。 景观规划在考虑其建筑的功能性转变的同时,亦注重其原有街巷保护及历史风貌重现,通过喷泉、铺地、遮阴乔木等营造老城风貌,加强岭南古城的风情。 岭南天地致力于为佛山老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创造一个新的开发模式,将未来的发展合理地融入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文脉中。期待通过这样一种全新的历史保护和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模式,将祖庙东华里片区转变为最令人向往的具有活力的,集购物、餐饮、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岭南风格的新天地。 5.产品类型: 岭南天地项目集住宅、办公、零售、休闲、娱乐为一体,主要产品包括酒店、商业(商业街区及大型商场)、住宅、写字楼及各类公建设施。 一期项目概况

1.项目最新进展: 项目一期2008年10月动工,预计2010年底建成及部分正式投入使用。 2.面市时间: 项目一期商业预计2009年底正式招商,住宅预计2010年中旬开盘,2010年底地铁开通后岭南天地一期商业也将部分开业迎客。 3.首推产品: 项目一期第一阶段建筑面积约14万平米,其中 LOT D:(酒店式公寓)占地面积:16,479 m2,建筑面积:52,100 m2; LOT 1XTD:(商业街区)占地面积:28,699 m2,建筑面积30,368m2; LOT 4:(小高层住宅)占地面积:20,362m2,建筑面积:41,131 m2; LOT 14:(低密度住宅)占地面积:14,105 m2,建筑面积:14,528 m2。 4.产品特色: 岭南天地一期揉合特色传统文化和现代消闲生活元素,以文化、旅游、商业和休闲为四大支柱。岭南 天地将会保留并弘扬岭南文化,一方面以文化枢纽(hub)的概念,设置如剧院、展览馆、画廊、博物 馆及工作坊,同时包含以嫁娶为主题的酒店、珍贵的保护文物、特色商业街、低密度住宅和其他配套设施,并设计”C”型环抱祖庙的景观公园,提供绿化带、广场、人工湖、水道、市中心微绿洲等大量公共休闲空间,推动佛山发展成为华南文化、旅游、商业、休闲新热点。 关键词:商业模式 商店装潢需统一审核 晚上10时,上海新天地在灯光装扮下变得更加的热情、绚烂,让人迷醉。星巴克、丰泉、哈根达斯、

芜湖市家电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芜湖市家电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随着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日立电器、欧宝机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相继落户芜湖,我市逐步形成了在全国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的家电产业体系,成为全国较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和我国三大微型电机生产基地之一。 2016年全市家电企业实现产值482.3亿元,比上年下降1.8%;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家电企业共43户,实现产值439.56亿元,同比增长17.6%。2017年1-9月份,我市三大空调家电生产制造企业发展态势保持保持稳中向好。其中,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产值98.87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92.52亿元;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1.92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97.28亿元;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8.9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52.27亿元。 我市三大空调家电生产制造企业情况介绍: 1、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由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占12%股份)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88%股份)共同投资兴办,注册资本8.3亿元。公司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品为整体式空调(外销),部分生产分体式空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万台。

2、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由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73%股份)、日本东芝开利株式会社(占20%股份)和英属维京群岛美的电器(BVI)有限公司(占7%股份)共同投资兴办,注册资本693万美元。公司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品为空调器(分体式)。 3、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9日,公司位于芜湖市三山区,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公司2016年实现产值52亿元,单日空调产能实现1.6万台(套),是格力电器在全球十大生产基地中规划用于出口的基地,主要生产整体式空调(外销),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以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广州概况

广州的交通很发达,陆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都很齐备。同时,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而且在行政方面,四大行的省级分行几乎都设在广州,广东各城市的存贷款都要在广州完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广州目前已经是一个华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在广州发生的金融交易的总量(银行业、保险业、银行存款、贷款和金融机构的数量)在华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广州的经济实力总量排在全国前列。此外,无论是在珠三角区域还是泛珠三角区域,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广州经济发展对珠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非常强劲。 第一产业: 有利: 1、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农业基础雄厚 2、属低山丘陵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可发展立体农业。 3、劳动力充足。 不利: 1、红壤贫瘠、酸性强,比较低产。 2、植被破坏,易水土流失。 第二产业: 有利: 1、离香港、澳门比较进,吸收外资企业和学习外国的管理、技术比较方便。 2、属于沿海城市,海上交通便利;京广线的终点,铁路交通便利;公路方便有京珠高速等,属于立体交通。 3、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4、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5、市场广阔,政府支持。 可以充分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不利: 1、高校不及京津唐和长三角地区多,科技力量较为薄弱,难发展自主品牌; 2、煤炭、矿产资源不足,多靠外地运输,运输成本较高; 4、能源不足,需要西电东送。 第三产业: 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亮点,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和赞誉。广州这个地区大中小城市崛起,城乡协调发展、功能各异的城镇体系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结合等对该地生产力

《芜湖城市简介》word版

城市简介 城市概况 芜湖市为安徽省省辖市,现下属三县(芜湖、繁昌、南陵),四区(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全市面积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6.88万人,比上年增加2.32万人,增长1.0%。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117.48万人,女性人口109.40万人。据抽样调查,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2‰,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4.7‰。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地理位置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 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商贸传统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 1876年,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给芜湖民族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并造成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就达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迄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的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1883年芜湖架设了有线电报线路,为全省第一个使用电报的城市;1897年投产的益新(机磨)米面公司,规模居当时全国同类工厂首位;30年代还曾开通民航,飞上海和武汉两市。步入20世纪后,芜湖工商业发展到百余种,五、六千家,成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

广州市汽车产业概况

广州市汽车产业概况 广州办陈锦标 2011-09-24 总括 汽车产业是广州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已形成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广州西北部花都汽车城、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带和广州南部南沙国际汽车城。除了以上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外,还以骏威客车、广州五十铃和羊城汽车为基础,构筑了广州商用车生产基地。2010年,广东轿车产销两旺。全年累计销售轿车131.73万辆,产销率达99.3%;1-11月,轿车生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7.45亿元,同比增长28.0%,增幅分别比1-2月、1-5月和1-8月提高13.4、13.5和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50.53亿元,同比增长53.3%,增速分别比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高6.3和16.7个百分点;实现税金175.94亿元,同比增长35.6%,增速分别比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高4.0和8.7个百分点;11月末,轿车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共计5.4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53万人,增长86.7%。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实现整车年生产能力450万辆,汽车零部件产值超过1500亿元,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15万辆,打造2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把广州成世界级汽车制造基地。 第一篇、产业集群分布 广州工业的空间布局日趋完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花都、黄埔、白云、增城等区、县级市,都相继建立了以汽车整车或零部件为主题的工业园区。各个工业园区的主管部门,在招商引资、资金支持、土地使用、管理服务等方面,都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给企业以重点支持,以鼓励和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 广州汽车工业在广州本田成功示范效应下,对其他汽车制造商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至此,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家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已齐聚广州,加上日产英菲尼迪项目可能落户花都,广州汽车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目前,广州已相继形成了东部本田汽车生产基地、北部花都汽车城和南部南沙国际汽车城为主导三大组团式布局的汽车产业集群。 东部汽车产业集群:以广州的黄埔、增城为主线,聚集了广州本田、本田(中国)、广州本田增城工厂、五羊本田摩托车新工厂以及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及销售服务企业。目前,该组团汽车零部件企业有90余家,吸引了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三叶、斯坦雷、本田发动机等投资设厂,其中开发区已累计引进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项目上百个,投资总额超过16亿美元;增城市汽配园区,已有港台、日本等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 北部汽车产业集群:花都汽车城规划占地50平方公里,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为龙头,已有90多家落户汽车城,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共有6家(即东风日产乘用车研发中心、东风日产乘用车发动机、广州优尼冲压有限公司、广州日立优喜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广州万宝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康奈可(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南部汽车产业集群:随着丰田汽车落户南沙,汽车配套产业群也正在形成。番禺区有汽车零部件企业70多家。目前在南沙开发区规划的三个国际汽配产业园区,已落户的丰田汽配企业已有30多家,预计年产值可达5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企业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