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空气调节》试题及

答案

《空气调节》试题(A 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 混合状态点的变化和围护结构负荷 的变化 。

2、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 实际窗玻璃 与 标准玻璃 日射得热量之比。

3、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100×=b q P Pq φ。

4、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 人员、灯光、太阳辐射 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 :(1)喷淋室实际所能达到的效率满足空气处

理过程需要的两个效率。(2)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空气放出的热量。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贴附射流:由于贴附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具体讲,如果送风

口接近顶棚,射流在顶棚处不能卷吸空气,因而射流上部流速大、静压小;而下部则

流速小、静压大,使得气流贴附于顶棚流动,这种射流称为贴附射流。

2、机器露点:空气相应于冷盘管表面平均温度的饱和状态点;空气经喷水室处理后接

近饱和状态时的终状态点。

3、PMV-PPD 指标:该指标用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它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着

衣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6个因素。该热舒适

指标比等效温度所考虑的因素要全面得多。

4、群集系数:在人员群集的场所,人员组成会随建筑物性质不同而有不同比例的成年

男子、女子和儿童(2分),以成年男子为基准1(1分),群集系数是反映各类人员

组成的比例(2分)。

三、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

答:两侧孔间的静压相等 ;测孔流量系数相等;增大出口角,使出口气流尽量垂直于管道侧壁。

空调系统中使:动压降等于之间的阻力损失,改变管道断面,控制动压降;加设挡板和短管

2、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

答:6因素。首先说明人体散热的方式,并分析空气温度、速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散热的影响。

3、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上送风下回风(较大送风温差);上送风上回风(美观要求高的民用建筑);中送风(某些高大空间);下送风(送风温差较小,房间有集中热源等)。

4、空调消声器有几类?各自的消声原理和消声特性是什么?

答:管式消声器(吸声材料吸收-阻性,中高频);片式和格式消声器(较大断面的风管,中高频);共振式消声器(共振吸声结构,很窄的低频声);膨胀式消声器(声波反射-抗性,低频有一定效果);复合式消声器(集中阻性、共振型、抗性的消声器,宽频带消声)。

四、论述及计算题(共32分)

1、说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意义,并通过外壁面的热量分析导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定义式。(10分)

答:所谓综合温度是相当于室外空气温度由原来的空气温度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

建筑的外扰量包括室外空气温度和太阳幅射,热量传递是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的统一。 Q1=αF(t w-τw)

Q2=FJρ

Q1+ Q2=αF(t w-τw)+ FJρ=αF(t w-τw+ Jρ/α)=αF(t w + Jρ/α-τw)

t w + Jρ/α即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τw、t w分别为墙外表面和室外空气温度;J为墙面接受的总辐射照度。

α为总换热系数,ρ为墙外表面吸收率。

2、空调室内有工作人员18名(新风量为16 m3/h.人),室内体积250m3,室内有局部

排风为300m3/h,维持室内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次/h,空调冷负荷为3600W,送

风温差为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12分)

解:人员需新风量为:18×16=288m3/h (2分)

维持正压所需新风量为:1.2×250=300 m3/h (2分);

加上局部排风量为:300+300=600 m3/h(2分)

空调总送风量的10%为:3600÷8÷1.2÷1.01÷1000×3600×10%=122.7 m3/h (2分)

取三者最大值600 m3/h为最小新风量。(4分)

3、设新风量为60 m3/h,室内回风量为240 m3/h,试按比例绘出风机盘管集中处理新

风,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的送风方式的焓湿图,并分别说明其

作图过程和风机盘管的风量。(10分)

答: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新风与经风机盘管处理的室内回风分别送出后,在室内混合。

在i-d 图上确定室内外状态点N 、W ;

过N 点作ε线,与相对湿度90%线相交,得送风状态点O ;根据i n 等焓线与相对湿

度90%线相交确定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L ;连接L 、O 两点并延长至M 点,使6

1×=×=O L G G LO OM F W

(G W 为新风量,

G F 为风机盘管风量),连接N 、M 点。G F =240 m 3/h 。

语文五年级下册参考教学进度表及教研教材分析

语文五年级下册参考教学进度表及教研教材分析语文五年级下册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进度表 2020.02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一2.10-2.15《古诗三首》(3)《祖父的园子》(2)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 二2.17—2.21《月是故乡明》(1)《梅花魂》(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2)书法(1) 三2.24—2.28《语文园地》(2)《草船借箭》(2)《景阳冈》(2)课外阅读(1)书法(1) 四3.2—3.6《猴王出世》(1)《红楼春趣》(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书法(1) 五3.9—3.12《快乐读书吧》(2)《汉字真有趣》(2)课外阅读(2)书法(1)六3.16—3.20《我爱你,汉字》(2)《古诗三首》(3)课外阅读(1) 七3.23—3.27《青山处处埋忠骨》(2)《军神》(2)课外阅读(2)书法(2)八3.30—4.3《清贫》(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书法(2)清明节放假1天 九4.6—4.10《人物描写一组》(2)《刷子李》(2)课外阅读(1)书法(1)十4.13—4.17《习作例文》(1)《习作》(2)《自相矛盾》(2)课外阅读(2)书法(1) 十一4.20—4.24《田忌赛马》(2)《跳水》(2)课外阅读(2)书法(2) 十二4.27—5.1《习作》(2)《语文园地》(2)《威尼斯的小艇》(2)课外阅读(1)书法(1)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十三5.4—5.8《牧场之国》(2)《金字塔》(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十四5.11—5.15《语文园地》(2)《杨氏之子》(1)《手指》(2)课外阅读(2)书法(1) 十五5.18—5.22《童年的发现》(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书法(1) 十六5.25—5.29复习(1) 十七6.1—6.5复习(2) 十八6.8—6.12复习(3) 十九6.15—6.19复习(4) 二十6.22—6.26期末考试端午节放假一天 备注:因今年情况特殊,各地开学时间不一,请根据实际情况将时间进行调整。 附: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解读及使用建议 一、教科书的编写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完整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下册科学 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c 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c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 “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三.内容分析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内容非常浅显,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兀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等三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

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五、具体教学措施 1. 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 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

最新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空气调节》试题(A卷)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和的变化。 2、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与日射得热量之比。 3、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 4、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1)满足。(2)等于。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贴附射流: 2、机器露点: 3、PMV-PPD指标: 4、群集系数: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 2、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 3、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空调消声器有几类?各自的消声原理和消声特性是什么? 论述及计算题(共32分) 1、说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意义,并通过外壁面的热量分析导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定义式。(10分) 2、空调室内有工作人员18名(新风量为16 m3/h.人),室内体积250m3,室内有局部排风为300m3/h,维持室内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次/h,空调冷负荷为3600W,送风温差为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12分) 3、设新风量为60 m3/h,室内回风量为240 m3/h,试按比例绘出风机盘管集中处理新风,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的送风方式的焓湿图,并分别说明其作图过程和风机盘管的风量。(10分) 《空气调节》试题(B卷)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在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考虑电机同时使用率、安装系数和(负荷/安全)系数的修正。 2、已知湿空气的含湿量为d kg/kg干空气,则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的质量是 。 3、从振动传递率的定义可看出,振动传递率愈隔振效果愈好,但振动传递率只有在时,才起到隔振作用。 4、净化空调的初效过滤器的位置在,高效过滤器的位置在。 5、湿球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湿球温度时,如果水杯中的水温高于空气温度,则蒸发所需的热量首先取自,然后取自。 6、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1)满足。(2)等于。

【原创】202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本人带2个班级,共96名学生,其中,男生47人、女生49人。在上个学期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技能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他们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 2个班级中,大多数孩子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需要动手操作、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发现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较差。有的还早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孩子口算时比较马虎;有的孩子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个别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规范课堂常规,优化教学方式,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

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根据新课标,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 1.数与代数 安排了5个单元。内容包括: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100以内数的认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本册中100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 安排了1个单元。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要求在钉子板上围平面图形,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或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用折、剪、拼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人教新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三(1)教师姓名:张明亮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家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一年级上册科学进度表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本学期学生现状分析: 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 二、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植物”单元下设: 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课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做一个测量纸袋 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 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

空气调节复习试题修改版讲解

1、空气调节是指维持某一空气的( 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工技术 措施。 A、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B、洁净度和气流速度 C、A+B 3、房间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B )。 A、回流风 B、送风射流 C、都不是 8、风机盘管属于典型的( A )空气系统,它主要用于在层高较()的场所。 A、半集中式,小 B、半集中式,大 C、集中式,小 10、房间的热容量越小,其空调冷负荷的峰值与得热量的峰值差 (A) A. 越小 B. 越大 C. 基本不变 D. 不一定 11、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形成的冷负荷时,对外窗的室外温度采用 (B )。 A. 室外计算综合温度 B. 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C. 室外平均温度 14、喷水室不能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是(B) A. 等温加湿 B. 等温减湿 C. 升温加湿 D. 降温升焓 19、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中,过渡季节可以( C ),以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自然调节能力。 A、调节新风比 B、采用最小新风比 C、完全采用新风 20、下列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B) A.需要分别调节各房间的室内温度时 B. 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时 C. 建设方不许可 D. 同一个空调系统的各房间负荷变化较大、长

期低负荷运行 2、净化空调一般采用(A全空气系统) 3、影响室内气流组织效果的主要因素是(C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 4、对吊顶内暗装风机盘管,哪根管道坡度最重要?(C凝水管) 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 也称为饱和度。 含湿量指在湿空气中每kg干空气所含有得水蒸气量称为含湿量。 2. 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 温度)、(相对湿度)、 ( (含湿量)及(焓)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 3. 在通风空调中应用的湿空气,其中水蒸气的质量份额最大不超过(5%)。 6. 根据空气温度形成的过程和用途不同可将空气的温度区分为(干 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3. 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干燥程度与吸湿能力 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 相对湿度的定义 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含量与相同温度下湿空气可具有的水蒸气 的最大含量之比,它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含湿量的定义为在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携带的水蒸气的克 数。相对湿度反映湿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却不能表示水蒸气的具 体含量;含湿量可以表示水蒸气的具体含量,但不能表示湿空气接

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一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及教学计划

一、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数24人,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孩子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对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大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说完整话,老师应该加强常规的管理。这些学生原来所处的教育环境、家族情况各异,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相差较大,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困难。 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6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阅读 1、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阅读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的严格训练。专心倾听、勇于发言重在平时的培养。 2.汉语拼音教学。 (1)要在平时注意对汉语拼音的巩固。 (2)要正确把握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能在四线格上正确、工整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在音节教学时,要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培养,帮助自主识字。3.关于识字 (1)词串识字:要将词语与事物挂钩,即通过识字来认识事物,读词成串要边读边想,连串成篇,形成积累,熟读成诵。 (2)看图会意识字:让学生自主发现图与字的联系,让学生意会字义,韵文重在诵读。 (3)转盘识字: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识字能力。 4.关于课文 (1)多读精讲,注重积累。朗读和背诵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2)讲究方法,提高质量。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指导,求质量,不求数量。 (3)教学中注意图文结合,构成整体,要把观察图画、理解内容、语言训练相得益彰,图文协调配置,引发想象、启发思维。 (4)保证时间,严格训练。 5.关于单元练习。 (1)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XXXX年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

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XXXX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2017年9月,国家恢复在1-2年级开设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植物”单元下设: 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课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做一个测量纸袋 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 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学会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要懂得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懂得展示证据的重要,懂得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突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观察的有序性,及时记录的习惯,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识,科学方法的渗透等。教师不要在科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多做文章。 2.教学方法上按照衔接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方式,适当利用一些游戏,增加趣味性,注重实践性,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和直接感受。 3.在科学课堂上,加强观察、实验活动,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同时,不只局限于科学学科的教学,要以科学为主线,综合语文、数学、艺术、技术等各学科的元素,为我所用,体现学科的综合性。 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比较、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包括二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空气调节》试题答案

《空气调节》试题(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 混合状态点的变化和围护结构负荷的变化 。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实际窗玻璃 与 标准玻璃 日射得热量之比。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100×=b q P Pq φ。 、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 人员、灯光、太阳辐射 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 :()喷淋室实际所能达到的效率满足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两个效率。()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空气放出的热量。 二、 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 、贴附射流:由于贴附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具体讲,如果送风口接近顶棚,射流在顶棚处不能卷吸空气,因而射流上部流速大、静压小;而下部则流速小、静压大,使得气流贴附于顶棚流动,这种射流称为贴附射流。 、机器露点:空气相应于冷盘管表面平均温度的饱和状态点;空气经喷水室处理后接近饱和状态时的终状态点。 、指标:该指标用来描述和评价热环境。它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着衣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个因素。该热舒适指标比等效温度所考虑的因素要全面得多。 、群集系数:在人员群集的场所,人员组成会随建筑物性质不同而有不同比例的成年男子、女子和儿童(分),以成年男子为基准(分),群集系数是反映各类人员组成的比例(分)。 三、 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 答:两侧孔间的静压相等 ;测孔流量系数相等;增大出口角,使出口气流尽量垂直于管道侧壁。 空调系统中使:动压降等于之间的阻力损失,改变管道断面,控制动压降;加设挡板和短管 、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 答:因素。首先说明人体散热的方式,并分析空气温度、速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散热的影响。 、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上送风下回风(较大送风温差);上送风上回风(美观要求高的民用建筑);中送风(某些高大空间);下送风(送风温差较小,房间有集中热源等)。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进度表

备注:因今年情况特殊,各地开学时间不一,请根据实际情况将时间进行调整。 附: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教材概貌 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按专题分成6组,课文每组4~5篇不等。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 ◎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口语交际、习作各5次(有的合有的分,有的提供多个角度) ◎安排“古诗词背诵”和”综合复习”板块。 ◎生字:写80个(六年级不再安排认读字) 二、教材的专题设置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设计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专题的主要特点: (1)越来越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外部生活,体现出高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 (2)课文的安排更加灵活。 (3)体现和初中的衔接与过渡。

(4)安排具有总复习性质的“古诗词背诵”和“综合复习”。 ◆教学时多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各个专题: (1)人生感悟——精神文化 (2)民风民俗——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3)深深的怀念——革命文化 (4)外国名篇名著——多元文化 (5)科学精神——科学文化 第二部分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选文更多考虑名家名篇 1、选材标准 ?文质兼美 ?有一定内涵 ?汉语表达比较纯正 ?语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生提示一些读写方法。 ?在题材和体裁上都注意拓宽,更重视文学味。 2、选入中外名家的作品: 朱自清、林清玄、丰子恺、老舍、何其芳、安徒生、契诃夫、笛福、马克?吐温、梁衡…… 3、不少课文“文学味儿”浓: 《匆匆》《灯光》《卖火柴的小女孩》《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专题更多考虑读写点 ☆从人文和读写训练点两个方面安排专题,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防止“语文”的弱化。 ☆各个专题的读写点 (1)人生感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民风民俗详写和略写 (3)深深的怀念课文的叙述顺序 (4)外国名篇名著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注人物命运;学习浏览;读整本书 (5)科学精神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空气调节课后思考题答案

1、热泵循环的供热系数与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有何区别,二者有无联系? 由于热泵能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是回收低温余热、利用环境介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室外空气等)中储存的能量的重要途径。 制冷循环是通过制冷工质(也称制冷剂)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这一过程是利用制冷装置来实现的。 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原理是差不多的,制冷循环是将热量从低温物体移向高温物体;热泵循环是将低温热源吸热送往高温热源,是逆卡诺循环的。 供热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放出的热量。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供热系数=制冷系数+1,因此供热系数永远大于1,而制冷系数可以大于、等于、小于1,一般情况下也大于1。像一般市场空调的制冷系数都在2.5~5左右,它反映了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也就是cop。 2、分析说明提高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性能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COP=h1-h4/(h2-h1) 提高蒸发温度:蒸发温度主要取决于制冷对象的温度要求,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制冷对象允许情况下,取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循环的制冷系数。一般温度比冷库温度低5~~10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增加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制冷系数增加越多。制冷剂离开冷凝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 降低冷凝温度:冷凝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不能随意变动。但在允许选择冷却介质的温度时,比如,冰箱、冰柜从提高制冷出发,应放置在房间温度较低的地方。一般冷凝温度要高于介质温度低5~~7摄氏度,以保证传热温差需要。 调整适当的冷媒量、增大蒸发面积、 3、制冷剂的命名方法 (1)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7(),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是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卤代烃和烷烃类: 烷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 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mHnFxClyBrz(2m+2 = n+x+y+z) ,它们的简写符号规定为R(m-1)(n+1)(x)B(z)。 (3)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4(),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4)共沸混合制冷剂: 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为R5(), 括号代表一组数字,这组数字为该制冷剂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 (5)环烷烃、链烯烃以及它们的卤代物: 写符号规定:环烷烃及环烷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C”开头,链烯烃及链烯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1”开头。 (6)有机制冷剂则在600序列任意编号。 4、液氨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沸点低,压力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节流损失小,溶解水,泄露易被发现,价格低廉。 液氨的缺点:有毒,有刺激味,当与水接触时对铜及其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性,与空气混合能发生爆炸,高温下易挥发分解。 氟利昂是饱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他们的分子通式为:CmHnFxIyBrz,且有2m +2=n+xo+y+z 的关系。氟利昂制冷剂大多数是无毒的且无味。在制冷系统温度下不燃烧,无爆炸危险,且热稳定性能好。氟利昂的分子量大对金属的润湿性好。

空气调节试题一

《空气调节技术与应用》单元测试一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座位号:______ 分数: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空气调节是指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洁净度等进行调节和控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 2、热力学温标的温度符号是_________,摄氏温标的温度符号是 _________,两者的换算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3、湿球温度是用_________温度计测量的。 4、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_________。 5、根据空气温度形成的过程和用途不同可将空气的温度区分为湿球温度、_________和露点温度。 6、湿空气的状态通常可以用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焓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 7、空气的温度是表示空气的_________的物理量。 8、湿空气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混合气体。 9、Pg是_________的符号,Pq是_________的符号,d是_________的符号,φ是_________的符号,h_是________的符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干燥程度与吸湿能力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 2、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有什么区别?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四、计算题(共60分) 1、用表面冷却器使d=10g/kg(干)的空气干燥(凝结出水),试问对冷却器的表面温度有何要求? 2、已知某一状态空气的温度t=15℃,相对湿度φ=60%,当地大气压力B=101325Pa,试求该状态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含湿量?(10) 3、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试在焓湿图上确定下列空气状态,并查出其他参数; (1)t=20℃,φ=35%;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和教学进度表(精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及教学进度表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2名,从整体看,本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能坚持写日记,能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写出水平较高的作文,在校中高年级作文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记流水账。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一般由3—4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本册要求认识268字,会写25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68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5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型阅读。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完整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 第一部分 问答题 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 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 第二部分 习题 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 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 3.房间空气干球温度为20℃,相对湿度%50=?,压力为0.1Mpa ,如果穿过室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①在寒冷的冬季,人在室外说话时,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早晨的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这是什么原因?⑤冬季室供暖,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取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 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一样,但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

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让1kg 温度为t ℃的水吸收空气的热全部蒸发,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 图上又如何表示? 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应怎样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 8.空气温度是20℃,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501=?,如果空气经过处理后,温度下降到15℃,相对湿度增加到%902=?,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 9.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1?=50%,空气吸收了热量Q=14000kJ/h 和湿量W=2kg/h 后,温度为t2=25℃,利用h-d 图,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2?,h2,d2各是多少? 10.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相对湿度2?=50%,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kJ/kg 5000=ε。试用h-d 图求空气状态点的各参数1?、h1、d1各是多少? 11.某空调房间的长、宽、高为5m ×3.3m ×3m ,经实测室空气温度为20℃,压力101325Pa ,水蒸汽分压力为1400Pa ,试求:①室空含湿量d ;②室空气的比焓h ;③室空气的相对湿度?;④室干空气的质量;⑤室水蒸汽的质量?⑥如果使室空气沿等温线加湿至饱和状态,问变化的角系数是多少?加入的水蒸汽量是多少? 12.空调房间气压为101325Pa ,空气的干球温度为20℃,外墙表面的温度为7℃,为了不使墙面上产生凝结水,求室空气最大允许相对湿度和最大允许含湿量是多少? 13.将空气由t1=25℃,%701=?冷却到t2=15℃,%1002=?。问:①每公斤干空气失去水分是多少克?②每公斤干空气失去的显热是多少kJ ?③水凝结时放出的潜热是多少kJ ?④空气状态变化时失去的总热量是多少kJ ? 14.当大气压变化时空气的哪些状态参数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15、试求t=26℃时干空气的密度。当地大气压力B=101325Pa 。 16、已知空气温度t=-10℃,大气压力B=101325Pa ,相对湿度φ=70%。试比较干空气和湿空气的密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还处于启蒙阶段,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在幼儿园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学校的常规管理还不适应。从学前班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

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