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供水控制系统设计(PLC)

自动供水控制系统设计(PLC)

自动供水控制系统设计(PLC)
自动供水控制系统设计(PLC)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供水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目前能源紧缺,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设计高性能、高节能、能适应不同领域的恒压供水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本课题用PLC实现了自动供水控制系统,介绍了恒压供水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构成的基础,说明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恒压供水系统中所担任的角色。从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和实际需求分析开始,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力求做到使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解决实际中问题,保证供水安全、快捷、可靠。

关键字:PLC恒压供水变频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t is demanded the better of water supply’s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water supply system.Meanwhile energy resources are seriously lack. So it is inevitable tendency to design water supply system which has high function and saves on energy well, with help of advanced technique of automation,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system can adapt different water supply fields.

This subject realize the automatic water control system that used of PLC ,it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 that constant voltage supplies water and foundation that the system form , have stated the role served as of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 in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of constant voltage. Since the whole design plan of the system and actual demand are analysed, the need of close life of intergrating with practice, make every effort to make sure to make the system run steadily, easy and simple to handle, solve and hit the problem actually, guarantee to supply water of the security, swift , reliable. Constant voltage has supplied water and guaranteed to support the water quality amount, the control system taking PLC as host computer has enriched the systematic control function, have improved systematic dependability.

Key word: 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 Constant voltage, supplies water, Frequency converter

第一章绪论 ........................................................................................................... - 1 -1.1变频恒压供水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1)

1.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1)

1.3本文研究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第二章PLC概述 .................................................................................................. - 3 -2.1PLC介绍 (3)

2.2PLC工作原理 (4)

2.3PLC的编程语言 (6)

2.4PLC的分类 (9)

2.5PLC控制系统的结构 (10)

第三章系统硬件的设计 ..................................................................................... - 13 -3.1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构成 (15)

3.2系统控制要求 (17)

3.3控制系统的I/O点及地址分配 (18)

3.4系统选型 (19)

3.5PLC模拟量控制单元的配置以及应用 (19)

第四章系统程序设计 ......................................................................................... - 25 -4.1由“恒压”要求出发的工作泵组数量控制管理 (25)

4.2多泵组泵站泵组管理规范 (25)

4.3程序的结果以及程序功能的实现 (25)

总结 ......................................................................................................................... - 36 -参考文献 ................................................................................................................. - 37 -致谢 ......................................................................................................................... - 38 -

第一章绪论

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饮用水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已逐渐取代原有的水塔供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多层住宅小区生活消防供水系统。然而,由于新系统多会继续使用原有系统的部分旧设备(如水泵),在对原有供水系统进行变频改造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在理论上意想不到的问题。本文介绍的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是在对一个典型的水塔供水系统的技术改造实践中,根据尽量保留原有设备的原则设计的,该系统很好的解决了旧设备需要频繁检修的问题,既体现了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的技术优势,同时有效的节省了资金。

1.1变频恒压供水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众所周知,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水节能己成为时代特征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这个水资源和电能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用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将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有可能使水管爆破和用水设备的损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要求提高供水质量,不要因为压力的波动造成供水的障碍;另一方面要求保障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发生火灾时能可靠供水。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新的供水方式和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PLC控制的恒压无塔供水系统。恒压无塔供水系统包括生活用水的恒压控制和消防用水的恒压控制——即双恒压系统。恒压供水保证了供水的质量,以PLC为主机的控制系统丰富了系统的控制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1.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变频恒压供水是在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早期,由于国外生产的变频器的功能主要限定在频率控制、升降速控制、正反转控制、起制动控制、起制动控制、压频比控制及各种保护功能。应用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变频器仅作为执行机构,为了满足供水量大小需求不同时,保证管网压力恒定,需在变频器外部提供压力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对压力进行闭环控制。

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做变频恒压供水的工程,大多采用国外的变频器控制

水泵的转速,水管管网压力的闭环调节及多台水泵的循环控制,有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有的采用单片机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但在系统的动态性能、稳定性能、抗扰性能以及开放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指标来说,还远远没能达到所有用户的要求。原深圳华为(现己更名为艾默生)电气公司和成都希望集团(森兰变频器)也推出了恒压供水专用变频器(5.5kw~22kw) ,无需外接PLC和PID调节器,可完成最多4台水泵的循环切换、定时起、停和定时循环。该变频器将压力闭环调节与循环逻辑控制功能集成在变频器内部实现,但其输出接口限制了带负载容量,同时操作不方便且不具有数据通信功能,因此只适用于小容量,控制要求不高的供水场所【1】。

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内外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中,对于能适应不同的用水场合,结合现代控制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同时兼顾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水压闭环控制研究得不够。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性能,使其能被更好的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

1.3本文研究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要求

以一个三泵生活/消防双恒压无塔供水系统为例来说明其工艺过程,市网来水用高低水位控制器EQ来控制注水阀YV1,它们自动把水注满储水池,只要水位低于高水位,则自动往水箱中注水。水池的高/低水位信号也直接送给PLC,作为底水位报警用。为了保障供水的持续性,水位上下限传感器高低距离不是相差很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共用三台泵,平时电磁阀YV2处于失电状态,关闭消防管网,三台泵根据生活用水的多少,按一定的控制逻辑运行,使生活用水的恒压状态(生活用水底恒压值)下进行;当有火灾发生时,电磁阀YV2得电,关闭生活用水管网,三台泵共消防用水使用,并根据用水量的大小,使消防供水也在恒压状态(消防用水高恒压值)下进行。火灾结束后三台泵再改为生活供使用。

对三泵生活/消防双恒压供水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1)生活供水时,系统应低于恒压值运行,消防供水时系统应高恒压值运行。

(2)三台泵根据恒压的需要,采用“先开先停”的原则介入和退出。

(3)在用水量小的情况下,如果一台泵连续运行的时间超过3H,则要切换到下一台泵,即系统具有“倒泵功能”,避免某一台泵工作时间过长。

(4)三台泵在启动时要又软启动功能。

第二章 PLC概述

2.1PLC介绍

2.1.1PLC的定义

最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只能进行计数、定时及开关量的逻辑控制。1987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学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一类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块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2】。

2.1.2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在I/O环节,PLC采用了光电隔离、滤波等多种措施。系统程序和大部分的用户程序都采用EPROM存储,一般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几万小时以上。

(2)控制功能强。PLC采用的CPU一般是具有较强位处理功能的为处理机,为了增强其复杂的控制功能和连网通讯等管理功能,可以采用双CPU的运行方式,使其功能得到极大的增强。

(3)编程方便易学。第一编程语言(梯形图)是一种图形编程语言,与多年来工业现场使用的电器控制图非常相似,理解方式也相同,非常适合现场人员学习。

(4)使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采用封装的方式,适合于各种震动、腐蚀、有毒气体等的应用场合。

(5)与外部设备连接方便。采用统一接线方式的可坼装的活动端子排,提供不同的端子功能适合于多种电器规格。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底。

(7)性价比高。

(8)模块化结构,扩展能力强。根据现场的需要进行不同功能的扩展和组装,一种型号的PLC可用于控制从几个I/O点到几百个I/O点的控制系统。

(9)维修方便,功能更灵活。程序的修改就以意味着功能的修改,因此功能的改变非常灵活。

2.2PLC工作原理

2.2.1循环扫描

CPU连续执行用户程序、任务的循环序列称为扫描。CPU的扫描周期包括读输入、执行程序、处理通讯请求、执行CPU自诊断测试及写输出等等内容。

PLC可被看成是在系统软件支持下的一种扫描设备。他意识周而复始的循环扫描并执行由系统软件规定好的任务。用户程序只是扫描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户程序不运行时,PLC也在扫描,只不过在一个周期中去除了用户程序和读输入、写输出这几部分的内容。典型的PLC在一个周期中可以完成以下5个扫描过程。

(1)自诊断测试扫描过程。为保证设备的可靠行,及时放映所出现的故障,PLC都具有自监视功能。

(2)与网络进行通讯的扫描过程。一般小型系统没有这一扫描过程,配有网络的PLC系统才有通讯扫描过程,这一过程用于PLC之间及PLC与上位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3)用户程序扫描过程。机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每一个扫描周期内都包含该扫描过程。该过程在机器运行中是否执行是可控的,即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设定。用户程序的长短会影响过程所用的时间。

(4)读输入、写输出扫描过程。机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每一个扫描周期都包含这个扫描过程。该过程在机器运行中是否被执行是可控的。CPU在处理用户程序时,使用的输入值不是直接从输入点读取的,运算的结果也不直接送到实际输出点,而是在内存中设置了两个映象寄存器:一个为输入映象寄存器,另一个为输出映象寄存器。用户程序所用的输入值是输入映象寄存器的值,运算结果也放在输出映像寄存器。在输入扫描过程中,CPU把实际输入点的状态锁入到输入映像寄存器:在输出扫描过程中CPU把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值的输出点。

循环扫描有如下特点:

(1)扫描周期周而复始地进行,读输入、输出和用户程序是否执行是可控的。

(2)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是由设备驱动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周期内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保持不变,CPU采用集中输入的控制思想,只能使用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来控制程序的执行。

(3)对同一个输出单元的多次使用、修改次序会造成不同的执行结果。

(4)各个电路和不同的扫描阶段会造成输入和输出的延迟,这是PLC的主要缺点。

在读输入阶段,CPU对各个输入端子进行扫描,通过输入电路将各输入点的

状态锁入映象寄存器中。紧接着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CPU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每条指令进行扫描,根据输入映象寄存器和输出映象寄存器的状态执行用户程序,同时将执行结果写入输出映象寄存器。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端子状态发生变化,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输入端子状态变化只能在下一个周期的输入阶段才被集中读入。

图2-1 PLC信号的传递过程

2.2.2I/O响应时间

由于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而且对输入和输出信号只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固定时间集中输入/输出,所以必然会产生输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滞后的现象。扫描周期越长,滞后现象越严重。

响应时间有输入延迟、输出延迟和程序执行时间部分决定。

(1)PLC输入电路设置了滤波器,滤波器的常数越大,对输入信号的延迟作用越强。输入延迟是由硬件决定的,有的PLC滤波器时间常数可调。

(2)从输出锁存器到输出端子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输出延迟,对于不同的输出形式,其值大小不同。它也是由硬件决定的,对于不同信号的PLC可以通过查表得到。

(3)程序执行时间主要由程序长短来决定,对于一个实际的控制程序,编程人员须对此进行现场测算,使PLC的响应时间控制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

在最有利的情况下,输入状态经过一个扫描周期在输出得到响应的时间,称为最小I/O响应时间。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输入点的状态恰好错过了输入的锁入时刻,造成在下一个输出锁定才能被响应,这就需要两个扫描周期时间,称为最大I/O响应时间。它们是由PLC的扫描执行方式决定的,与编程方法无关【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