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刑事法律依据首先是法律,下来是司法解释,再下来是各种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的层次之下应该是指导案例。规范性文件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国性的规范性文件;再一类是区域性文件。区域性规范性文件至少有两个功能:第一,它是对法律和司法解释中规定不清、不明确、甚至未作规定的内容的补充;第二,就是在司法改革过程中,某种意义上的创新功能,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性的规范性文件有可能从它的创制开始,然后由点到面,自下而上地影响司法解释的制定,影响刑事法律的完善。因此,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过程中,区域性规范性文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区域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就是,要符合法律,符合司法解释,但是同时又要兼顾到未成年人犯罪在整个犯罪整体中间的特殊性,也就是说这种特点允许司法机关甚至包括基层的司法机关,在遵照立法精神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未来的司法解释、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积累一定的经验、创造一定的基础。

我们的规范性文件是实体、程序、证据几方面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涉及程序的内容占的比重非常大,这可能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需求有重要的关联,但是,实体性的区域性规范性文件在某种意义上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相对而言,在当前的区域性规范性文件里,实体性内容显得相对薄弱一些。此外,我们的区域性规范性文件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居于区域性规范性文件上位的司法解释不协调,影响到区域性规范性文件充分体现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特征。例如,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2007年《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有一个细微的差别,就是所列举的可以作出免除刑罚处罚的情形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未决犯,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未决犯。这导致上海市检察院在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规范性文件中,相对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说,在可以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对象范围方面就有所遗漏。第二,有些区域性规范性文件对相关司法解释做了一些不必要的限制。例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免除处罚的规定同时要求必须符合缓刑的某些条件,这种限制是值得探讨的。

此外,检察机关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使相对不起诉权利时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处罚的,可以做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其中,免除刑罚的情形在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形,在刑法里并无明确规定。但是,根据《刑法》第37条的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这实际上意味着,免除刑罚有法定免除刑罚和酌定免除刑罚,第37条就是对酌定免除刑罚的规定,这一规定实际上可以成为我们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使相对不起诉权力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立法资源,但目前我们对这条规定的理解和适用都不完整不充分。

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

姚建龙(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关于未成年人司法或少年司法的观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观念认为少年和成年人没有区别,比如我国1984年以前的刑事司法制度;第二阶段的观念认为少年是缩小的成年人,这是我们现在的观念,例如刑法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比照成年人从轻或者减轻,就是把少年当成缩小的成年人;第三阶段的观念认为少年是与成年人本质不同的独立个体,体现为少年司法与刑事司法的二元论,这是当前国际少年司法改革的一个基本动向。在未成年人司法或少年司法中,其实是非常排斥刑事两个字的,从浅的层面上来讲,它的重要特点就是从名词上和成人司法制度区分开来,包括一些术语;从深的层

次上讲则是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

刑事司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刑罚为本,教罚并重,以刑罚为实现教育之路,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确处罚,追求的是定罪量刑的准确性,这是刑事司法的典型特征。在刑事政策上很多时候体现为教罚并重,如宽严相济,还有在未成年人案件中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都是体现教罚并重的思想。而少年司法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另外八个字:福利为本,以教代罚。当一个孩子进入少年司法体制中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看到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应该看到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重新回归社会的需要,注重的是福利的关怀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以教代罚,放弃刑罚成为对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一种宽容。14周岁这个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就是典型的以教代罚。

那么,如何实现福利为本,以教代罚呢?首先,要改革我们当前对少年犯罪,要么给予刑事处罚,要么只能放任的现状,构建中间处理措施。其次,要对少年犯罪予以早期干预,这是少年司法真正意义上的生存空间。如果不把早期干预机制完善起来,不把少年的准犯罪行为的处置体制完善起来,那么我们的少年司法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司法。再次,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使得刑罚的运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种预防。比如像德国的少年法庭,有三种方法:警戒处分、教育处分、最后才是少年刑罚,真正动用刑罚的案例很少。美国的少年法庭也没有权力判处真正意义上的刑罚,如果要判处刑罚必须要转到刑事法院去,由刑事法院判,这就是典型的以教代罚。最后,如何来实现福利为本,以教代罚,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以少年法院为中心的。在很多国家,少年法庭都有很重要的权力叫先议权,即案件发现之后先送到少年法庭,看看有没有保护措施,如果无法或无必要采取保护措施,才送给检察官,再按照刑事司法程序起诉,这是保护主义优先的一种贯彻。

从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来讲,第一,要坚持实践先行,分步立法。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是先成立少年法庭,然后再成立少年法院,最后完善少年司法体系的。我国也要坚持实践先行,并促使刑法或刑事诉讼法能够独立出章节来规定少年司法。第二,中国少年司法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借鸡下蛋、逐步改造。把现在的未成年人案件检察机构或者少年法庭逐步改造为以福利为本的机构,如把涉少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归入未成年人案件检察机构的职能范围,把工读教育、劳动教养等措施收归少年法庭管辖。第三,中国少年司法改革的未来存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现在的少年司法改革是公检法三家各自为政,尽管中央综治委试图牵头,但是效果不显著,甚至资源都不能整合,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该会有一个共同的体制。然而,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最终还是会各司其职的。第四,中国的少年司法改革应遵循多移植少创新的原则,应当尽可能把国外成熟的做法直接移植过来,不要进行一些不讲规律的随意“创新”。

宋志军(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

我们对上海、重庆和陕西等地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各地在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方面存在三种模式:第一模式是公安提请批准逮捕前就参与。这是最广泛的一种,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够保障律师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律师有充分时间去参与调查案情,能够提出有针对性、对案件有实质效果的律师意见。这种意见对检察官批准逮捕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第二种模式是公安机关在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之后律师才参与。这种模式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发挥律师的真正作用。第三种模式是在陕西一些地方试行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案件数量比较少等方面的原因,实行检察官在批准逮捕前听取律师的意见。但实践中,这种方式律师发挥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从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具体操作来看,首先,就律师的来源来看,也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由司法局在律师事务所遴选具有律师职业道德的律师形成一个律师名录,有案件需要参与时就从律师名录中选择;第二种是在个案中,如果需要提供帮助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联系法律援助中心,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第三种模式是在个别地方,检察官自己与律师取得联系。其次,从律师的构成来看。

在年龄结构上,中青年律师占多数;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的律师占多数,硕士、博士比较少;在性别结构上,基本上男女各占一半。在访谈中发现,多数律师认为律师的性别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没有明显的区别,只要律师能给未成年人一种温柔的感觉,他们就比较容易信任。而有的律师则认为,女律师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孩子对女性有一种天然的信赖,尤其是面对与自己母亲年龄比较接近的女律师时,会有明显的亲切感,这样容易打消孩子的顾虑并且建立信任关系,能够从精神上给孩子以抚慰,能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再次,从律师参与的行为方式来看,主要有五种方式:一是阅卷;二是律师在场;三是社会调查;律师社会调查的方式有与未成年人父母面谈或者电话交谈、到未成年人就读的学校找老师谈话、到未成年人居住地的街道办或社区调查三种方式。如果是外来未成年人,则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有的父母会赶到当地与律师面谈,但有的案件律师也反映有些家长不负责任,以工作忙或者没有路费为由拒绝过来,只是简单地通过电话沟通。另外,如果是当地未成年人,有的律师会到其所居住的街道办或者村委会调查。社会调查所形成的材料包括《社会调查表》或《社会调查报告》,还有律师的询问笔录,学校、社区或者村委会出具的证明材料等。四是在取得以上材料后,与检察官沟通与交流;最后是发表是否批准逮捕的律师意见。在实践中,律师意见有六种形式:无逮捕必要,建议不予逮捕;不具备刑罚条件,建议不批捕;构成犯罪但罪行轻微,建议不批捕;不构成犯罪,建议不批捕;证据不足,建议不批捕;建议批准逮捕。在有些地方,不予批准逮捕的律师意见的采纳率达到70%。

从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效果来看,首先是对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的影响比较小,但是毕竟讯问时律师在场,警察的讯问行为和语言更加规范,办案人员报捕更加谨慎,法制科把关更严。其次是明显降低了批捕率。再次是法院对未成年人非罪处理或轻缓处理的比例扩大。最后是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温暖了未成年人的心灵,舒缓了被羁押未成年人的紧张心理和焦虑等等。

在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试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律师的素质决定制度的层次。其次,律师参与的条件决定制度的效果。律师参与审查批捕要发挥实质效果,必须保证律师能够充分享有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和充分的参与时间。就律师参与时间而言,在访谈中发现,检察官和律师都认为在审查批捕阶段才能介入,由于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只有7天,除去双休日及联系司法局和通知律师的时间,律师介入后用于社会调查、会见未成年人的时间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做到深入细致调查和会见,因此难以形成具有实质作用的调查报告和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律师意见,后果就是律师参与未成年人案件的审查批捕流于形式。最后,理论的解释力决定制度的正当性。在试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保障该项制度能够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才能促使该制度健康发展下去。目前亟需理论解释的问题是:《调查报告》的属性及其质证、采证规则、援助律师的角色及介入限度等问题。有的法官对律师社会调查报告的属性及其质证程序提出了质疑,认为律师在介入审查批捕程序中所做的社会调查报告属于控方证据还是辩方证据的属性有点含糊,导致难以运用现有的庭审质证规则。同时,如果检察机关对律师的调查报告进行过复核,其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也需要研究。目前实践中的做法是律师的调查报告附在侦查卷中移送,看不出检察机关是否复核,法院更多地将其作为辩方意见。因此,辩方的证据如果需要控方复核,性质极为混乱,而法院调查可以视为依职权主动调查。另外,进行社会调查的主体很多,甚至法院都在做社会调查,到底哪些机构和人员有权进行社会调查需要明确规范。在有些地方司法所也进行社会调查,但是司法所进行调查的人员缺乏培训、缺乏经费,因此司法员的调查也在摸索当中。法院原来只是在本区做社会调查,现在有中央文件规定后,法院发函到未成年人所在地司法局,由司法局转司法所,但得到反馈的不到50%。对于法官来说,律师社会调查报告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写在判决书内,除非在开庭时委托调查的报告也反馈回来时才可以参考,但质证时只质证委托的调查报告内容,律师的调查不质证。此外,由于各地的规范性文件都没有给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律师以明确定位,导致实践中对法律援助律师的角色和地位存在一定的争论。在访谈中发现,

有人认为侦查阶段参与的律师应当是中立的,不属于辩护方,而有观点则认为援助律师应属于辩护方。在审查批捕阶段,有的律师和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认为律师处于辩护方的地位,而有的律师则认为法律援助律师是帮助未成年人的人,不完全是辩护人的角色。另外,律师参与审查批捕程序的限度也存在问题。有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在侦查阶段以及审查批捕阶段,法律对于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到什么程度规定不具体,实践中容易产生由于律师和公安机关对律师权利和行为方式理解不同而引起的争议,因此,法律或者规范性文件应当对律师介入案件的程度进一步明确,同时还应当明确规范律师的行为以及对某些行为的适当约束。

何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

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制度,我国的探索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正是因为有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探索以及相对成熟的发展,才使我们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来深入观察该制度在实践中的状态,到底有没有发挥它预期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上海市、厦门市同安区以及昆明市盘龙区。

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我们国家目前的实践探索中合适成年人到底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职责。经调查发现,合适成年人的一个基本职责就是询问时在场。询问时在场的职责又可以具体表现为监督办案机关询问人员的行为,帮助办案机关与被询问人之间沟通,抚慰未成年人,有的还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中,各地的检察机关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基本职责进行扩展,包括思想教育的职责,社会调查的职责,风险评估的职责,跟踪帮教的职责。有的地方还运用合适成年人参与到刑事和解的过程之中,由合适成年人来担任刑事和解的沟通者或者是主持者。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合适成年人的来源。合适成年人的来源在实践中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主要的来源有社工、学校的老师、共青团干部以及律师。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心于未成年人保护的人士,例如机关工委的老干部,法院、检察院退休的老干部,有的地方还请人民检察院聘请的人民监督员来担任合适成年人。实践中,大部分地方都采用兼职合适成年人,只有很少一些地方采用的是专职合适成年人。第三个方面是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的阶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地区合适成年人都是在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环节参与,有一部分地区向前推进到了侦查阶段,还有很少一部分地区,比如说,上海,向后延伸到了审判阶段。审判阶段主要是在法庭教育的环节上,代替未能到庭的法定代理人,发挥一定的法律教育的功能。第四个方面是合适成年人在场的次数。经调查发现,合适成年人在场的次数与其参与刑事诉讼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在审查批捕或审查起诉阶段参与,可能参加一到两次,审查批捕的时候一次,审查起诉的时候一次,如果推进到了侦查阶段,可能会增加一到两次,如果延伸到了审判阶段的,还会再增加一次。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实现每一次讯问的时候都有合适成年人在场,很多地方也都不能确保侦查阶段的首次讯问时有合适成年人在场。由于侦查阶段的首次讯问对获取口供和其他关键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合适成年人不在场使得合适成年人的实际作用打上了问号。

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两个重要问题,这反映出了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机制存在的必要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合适成年人定位不明确。可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合适成年人存在异化的可能性。首先,合适成年人应该是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者,其次才可以发挥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说促进沟通,促进办案机关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协调等。但在实践中,合适成年人已经更多地转化为沟通者或者讯问的促进者,例如,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在合适成年人会说少数民族语言而办案人员不会的情况下,合适成年人在讯问的过程中还充任了翻译人,这是一个诉讼角色的混同。有的合适成年人由于工作年限长了,不由自主地协助讯问人员讯问。在对未成年人的访谈中发现,很多未成年人都不知道合适成年人到底是干什么的,经常会把合适成年人当成讯问人员。第二个方面是,实践中合适成年人承担的职责差异很大,有一些扩展的职责会影响到讯问时在场这一基本职责。如果一个合适成年人同时承担跟踪

帮教、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等职责的话,在讯问时难免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未成年人。从理论上讲,在讯问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未成年人都应享受到合适成年人在场的权利和保护。第三个方面是合适成年人在参与过程中发生诉讼角色的混淆。例如有些地方采用律师担任合适成年人的角色,而到了后期该律师担任了辩护人。第四个方面是法律地位不明确。因为目前合适成年人的机制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合适成年人进入羁押场所时,需要个别协调,办理相应的证件,采用变通的方式使其讯问时在场。第二个问题是合适成年人讯问时在场的作用存在形式化的可能,其影响因素和表现主要有:第一,在合适成年人到场之后、讯问之前,合适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缺乏有效的交流,有的地方明确规定讯问之前不能交流,有的地方规定可以交流,但并未保障交流的深度和有效性。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够让合适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在讯问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20分钟左右的单独交流,就能够使他们之间建立一个初步的信任关系,这对于讯问过程中抚慰未成年人的情绪及合适成年人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第二,合适成年人权利的行使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讯问过程中,合适成年人必须经过讯问人员的同意才能发言或者与未成年人交流,这种情况下,有些合适成年人就退缩了。第三,有些合适成年人由于对合适成年人应发挥的作用理解有误,未成年人不求助就不说话,因此,在讯问过程中表现得过于消极。第四,有些地方存在同一个案件的多次讯问介入不同的合适成年人的情况,这不利于巩固合适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第五,合适成年人的选任机构缺乏中立性。在实践当中,通常合适成年人由检察机关来选任。首先,检察机关在选任时难免会有一些倾向性;其次,若合适成年人在同一办案机关长期工作,其与办案人员的熟悉程度也会制约合适成年人作用的发挥。第六,合适成年人不在场的时候,对未成年人口供的效力规定不明确。有的地方规定可以采纳;有的地方规定需要补正,这也就出现了有些合适成年人实际没有到场后来补签名的情况。第七,合适成年人的管理、考核、培训机制不完善。

吴燕(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副处长)

我要谈的是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之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问题。

首先,结合上海检察机关未检部门2007年至2009年的数据来看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审查制度的现状。第一,审前羁押率偏高。这三年来,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率平均为80%,公安机关的直诉率仅在20%左右。第二,审前羁押的变更率比较小,这三年分别为3%、3.2%、4.5%,而由羁押变更为非羁押的比例分别为0.6%、0.6%、1.4%。第三,审前羁押的时间比较长。由这三年的数据来看,判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人均审前羁押时间是190天,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人均审前羁押时间是141天,判处拘役的未成年人的人均审前羁押时间是111天,刑事拘留或者捕后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人均审前羁押时间也达到了44天。第四,羁押替代措施适用比例较少。上海市三年以来,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适用比例分别是19.5%、18.9%、22.3%,即平均值在20%左右。其中,仅对一名未成年人适用监视居住。第五,延长羁押期限的审查不够严格。三年中,公安机关共对61名未成年人申请延长羁押期限,检察机关的批准率是100%。另外,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延长羁押期限的三年平均值是15%,大部分是照抄法律规定,以案件复杂等理由说明。第六,审前羁押妨碍非监禁刑的适用。这三年中未成年被告人的监禁刑适用率为78%,由于有一些捕后判缓刑的情况,检察机关的审前羁押数据比法院高两个百分点,审前羁押的适用事实上也决定了最终判决是否适用监禁刑。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未成年人的审前羁押的问题相对较多,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无罪推定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对审前羁押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另外也忽视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区别对待。其次是现行立法层面的原因:第一,审前羁押适用条件的规定含糊,缺

乏可操作性;第二,拘留、逮捕和羁押不分,羁押的期限依附于另外两个期限;第三,审前羁押的适用以及期限没有体现比例性原则;第四,审查程序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第五,羁押的条件没有区别于成年人;第六,羁押的替代性措施的可操作性有待完善。最后是实践操作层面的原因:第一,办案人员对工作便利和风险规避的追求妨碍了对羁押措施的适用;第二,办案机关的内部审批程序和考核办法也存在一些羁押的导向;第三,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对羁押条件的把握缺乏必要性的沟通;第四,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对程序性事实的证明意识和机制。

通过对实践的思考,我们对审前羁押的改革有一些构想和重设。第一,是建立符合比例性原则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标准,主要是从实体和程序方面来细化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第二,建立具有三角形诉讼结构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审查程序。比如,建立听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法定代理人意见制度,以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制度来作为补充。另外,可以建立律师参与审查逮捕制度、三方参与的逮捕听证制度、不服逮捕决定申请重新审查的机制以及建立羁押的复审制度。第三,建立符合诉讼规律的未成年人审前羁押的审查机制。比如,建立羁押必要性事实的裁判机制、调查机制以及书面的说明机制。第四,健全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的配套衔接机制。比如,创设非羁押诉讼的社会支持条件,包括社会关护机制、刑事和解机制、被害人救助机制等等。另外,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的考核标准。第五,深化相关诉讼机制的改革,包括简易快审机制、公检两家的专办衔接机制以及法律援助机制等。

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先,要正确认识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意义。过去我们刑诉法学界对此重视不够:一是认为理论空间不大,深度不足,挑战性不够,所以关注不够;二是认为中国的刑事司法还有许多其他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一些整体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基本的运作架构模式还有运作机制问题需要解决,未成年司法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整体问题不解决,未成年司法的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但是目前有了新的认识,因为中国司法的整体改革比较困难,从小处着手则比较容易,从技术角度,由易到难可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比如说轻罪的非监禁化问题,适用于成年人会比较困难一些,但是从未成年人司法做起,大家认识比较统一,中央也有比较明确的精神,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是中国刑事司法改革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对推动司法改革有特殊的意义。

其次,关于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组织模式问题。在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建立少年法院的相关条件。例如,在美国,吸毒治疗是少年法庭的重要职责。而中国大量的行政问题是由公安机关处理的。此外还涉及到刑事管辖权的问题,建立少年法院等于在级别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外又搞了一个年龄管辖权。

再次,要着力推动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创新少年司法模式,试行学生法庭制度。少年司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最后,要调整证据制度,确立品格证据规则等,此外,对证据标准也可以予以调整。

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研究的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都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又可以分为众多的分支,包括未成年人刑法学、未成年人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等。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未成年人的矫正问题,包括监狱里的矫正和社区的矫正。所以,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需要研究的空间是很大的。已有的研究还是取得了相当成果的,但综合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我们的研究还跟不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的需要,与一些研究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达的国家相比也相对滞后。因此,我们应当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上投入更大的研究力度,包括实证研究的力度。

现在正处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阶段,全国人大法工委更加关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问题,考虑设置未成年人的专门程序,有的问题原来已经规定在刑事诉讼法里面了,例如不公开审理;有的问题是已经有定论的,例如分案关押等;有的问题,像前科消灭等近年来实践中探索较多的制度,意见也还是比较一致的。但是怎样能规定得更好一点,还是值得进一步考虑的。例如,消灭记录的条件、犯什么罪可以消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的来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来讲主要在于宽,因为对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是,未成年人的立案问题是不是要掌握得宽一些,在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没有涉及到。我认为,有些未成年人的轻伤害案件,如果当时和解了,公安机关就没有必要立案,如果已经立案,也可以撤案。其次是未成年人的逮捕。国际准则要求对未成年人原则上不捕,我国现实情况可能还做不到,那么是笼统地规定可捕可不捕的不捕,还是稍微具体化一些,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再考虑逮捕,三年以下的不捕。当然,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也可以不捕。此外,对于未成年人案件,和解方面的力度也应当加大一些。实践中,未成年人之间的伤害罪、财产罪在未成年犯罪中占很大比例,特别是伤害罪,即便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如果和解,就可以尽量地轻判。如果说一般的犯罪和解之后轻判担心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金钱赎罪等,未成年人案件应该可以放得更宽一些。

在社区矫正问题上,也可以进一步研究。事实表明,社区矫正是改造犯罪、促使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社区矫正这几年蓬勃发展不是偶然的,现在社区矫正因为经验比较成熟,已经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刑事诉讼法修改也要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在执行阶段,未成年人的矫正与成年人的矫正有什么区别,有什么新的办法,特点怎么体现出来,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万春(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厅长)

中央提出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创新社会管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特别是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下,六部门会签了《关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配套体系的意见》。这个意见对各地未成年司法工作的一些经验探索作了总结,把一些好的做法上升为工作制度。下一阶段的未成年检察工作,在工作机制上还要继续探索创新,但最主要的是把六部门会签下发的《关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配套体系的意见》里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办理未成年案件的专门化问题是个难点。一个是政策的专门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落实到未成年人案件从宽问题,但这并不排除对严重犯罪的从严判处。刑事政策是对法律适用的指导,法律上已经对不同案件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对于严重案件该判处重刑的仍应判处重刑。二是队伍的专业化。最高人民检察院过去刑事检察厅与批捕起诉在一起的时候专门有一个未检处,批捕起诉分开以后,就由侦察监督厅牵头未检工作,但是侦监厅承担的任务面非常广,没有专门机构也没有专人来从事未检工作。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设立专门机构是上一轮司法改革中央21号文件专门作了明确规定的,从那时起就在调研设立机构的事,检察院在2006年做过调研,当时有43个检察院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地推动未检机构的专门化,推广设置机构的经验和做法。现在有217个检察院设了专门的机构,但是有专门编制机构的是少数,相当一部分是在侦监公诉部门指定专门检察官组成松散型的机构,就是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专门办理未成年案件。在侦监部门设小组的是1474个。整个连机构带办案小组的专门人员一共是3198人,侦监部门的是1840人,公诉部门的是1369人,离中央对未检司法工作的要求是有距离的。所以我们在调研,争取开一次全国未检工作会议,要形成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宋英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的研究是推动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有关成年人程序的许多问题争议很大,但对未成年人司法程序的一些重大问题,中央、公检法机关认识都很一致。因此,很多制度的改革都可以从未成年人入手,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整个刑事司法的改革。我国的司法改革可以走两条路线:一是未成年人路线,一是技术路线。在有些重大体制改革还不能进行的时候,可以从技术上做一些改革,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中国法制的发展,最初是先有立法,再有实践。例如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制定,都是先有立法,然后司法机关去执行这个法律。但是法律总带有滞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实务部门开始先进行一些改革的探索,然后再加以政策化、制度化,我们现在很多的探索,例如刑事和解、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社会调查、社区矫正等,都是实践中先开始,然后引起决策者的关注,在立法上进行完善的。如果有法律依据,实践探索起来更方便更容易;如果没有法律依据,探索起来包括工作机制的确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一些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改革探索,还是能够推动我国立法的不断进步。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形成不光是需要发达地区,更多的是需要其他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能够在这方面作出积极的改革。也就是说,京津沪渝可能是龙头,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在这方面作出积极的改革,推动我国法制的进步。

(责任编辑:孙锐)

司法制度比较

司法制度比较 篇一: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中外司法制度比较 一、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

休。而且,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行不受法律追究。[1]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我国的司法机关虽然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这种独立不是绝对的,它最终要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对审判、检察机关和司法人员公正司法的情况进行监督,受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申诉和对司法人员的控告,督促他们依法办理。 二、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 不是司法机关。就中国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律师组织、公证组织、仲裁机构等组织统一构成我国的司法组织体系。 就法院组织体系而言,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三级制,只有少数国家是四级制(如英国);西方国家在普通法院之外,还设有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税务法院、专利权法院等等专门法院(如美国);在一些联邦制国家,州法院与联邦法院并立,均有各自的组织体系,互不隶属。而在中国,法院体制实行单一制,上下级法院之间存在严格的控制关系,

2020年《中国法律史》作业二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

2020年《中国法律史》作业二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 1.简述奴隶制五刑 答:(1)“五刑”是指长期存在于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常用刑。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法制度。(2)墨刑:在罪人面上或额头上刻刺并涂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劓刑:割去受刑人的鼻子;剕刑:砍去受刑人足的重刑;宫刑:破坏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残酷刑罚;大辟:死刑。 2.解释周公制礼更多作业答案威yaoyao9894 答: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3.简述七弃三不去 答:“七出”是对于古代男性休妻的标准理由,“三不去”则正好相反,是不可休妻的理由。“七出”指的是: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此七条出自汉代《大戴礼记》。“三不去”包括: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4.简述马锡五审判方式 答: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在审判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基础上形成的审判方式。因该审判方式是由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创造,因此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5.比较明德慎罚与德主刑辅 明德慎罚:要大力提倡"德"化,和推广"德"的作用,在进行惩罚或度者处罚的时候要慎重. 德主刑辅:是说要以"德"治为主问,惩罚或者处罚为辅. 一个是在面对大答众真正版使用的时候,一个是立法者或者统治者的立法时或权者统治时的理念或者纲要. 6.试述《法经》的结构和内容 答:(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 主要问题(一)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主要问题(一) 一、问题的提出 1996年3月16日,中国立法机构对颁行于“文革”后的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作出了大规模的修改。伴随着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施行,一场影响深远的刑事司法改革在中国发生了。作为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无罪推定、审判公开、辩护等基本诉讼原则得到了一定的贯彻,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人们几乎普遍对这次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评价,并将其视为中国在刑事法律中加强法治原则的重要标志。1] 如果对1996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作一简要回顾的话,那么,中国立法机构为推进刑事司法改革所作的努力之大还是令人赞叹的。例如,为防止法官在审判前对案件形成先入为主的预断,避免法庭审判流于形式,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控辩双方在证据调查和事实发现方面的作用,立法机构对刑事审判方式作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引入了源于英美的对抗式审判模式。2]又如,为增强被告人的防御能力,立法机构改革了刑事辩护制度,使辩护律师有机会在侦查阶段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并且使那些无力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获得法律援助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再如,为维护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任意侵犯,有效地约束检警机构的强制性侦查权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拘留、逮捕的条件作出了改革,建立了财产保释制度,使得“收容审查”措施得到废止。当然,新的刑事诉讼法还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对一审法院严重违反诉讼程

序的行为规定了消极的法律后果…… 然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不久,由于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即通过法律解释的形式,对该法律作出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此后,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相继对刑事诉讼法作出了独立的解释,制定了各自的执行规则。于是,一些旨在应对刑事司法改革的“变通之策”大行其道,大量体现刑事法治理念的制度在不同程度上被架空和闲置。刑事诉讼法的施行逐渐出现了危机,刑事司法改革也开始陷入困境。199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情况组织了一次“执法大检查”,就社会各界非议颇多的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辩护律师权益保障以及刑罚执行中的实体变更等重要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调研活动。在这次“执法大检查”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相继以“通知”、“批复”等方式,对纠正和制止超期羁押、刑讯逼供问题提出一些行政化的要求。与此同时,鉴于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证据规则极为简单,根本不足以发挥维持控辩双方公平游戏的作用,而法官在证据适用上又存在着普遍的混乱现象,因此,中国立法机构在法学界的支持下,开始了制定刑事证据法的努力。一时间,诸如沉默权、证据展示、证人出庭作证、非法证据排除之类规则的确立,又成为人们所致力实现的改革目标。 毫无疑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整体上并没有达到立法机构和法学者所预期的目标。中国司法实践的现状表明,立法机构在审判方式、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相对于整个刑事司法

中国司法制度考试大纲及教学计划

《中国司法制度》教学计划 授课对象:政法系2004级法律事务班 教学工作计划内容: 一、教学目的要求: 该课程以讲授中国司法制度各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密切联系我国司法制度建设的实际以及其发展和改革,来阐明司法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司法制度的相关知识,并通过与各国司法制度的相关规定的比较了解我国司法制度各个方面改革的背景及其必要性和改革的具体内容和进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司法制度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起源发展、功能以及司法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展望);法院制度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了法院制度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功能,以及法官制度的相关内容;检察制度;侦查制度;执行制度;律师、公证、仲裁、调解和司法鉴定等与司法相关的制度。

三、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由于本学科与三大诉讼法联系较多,故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继续熟练掌握三大诉讼法的知识,以便融会贯通。教材 1.教材:《中国司法制度》(主编:谭世贵,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中国司法制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处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2、题量要适当并且难易搭配。按照不同层次大致可分为: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25%,中等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35%,比较容易的试题占总数的40%。 3、考试题型。在一份试卷中,包括客观性试题,如判断正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主观性试题,如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共五--六种题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试题应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重视提高理解与运用能力。兼顾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大体主观性试题占70%,客观性试题占30---40%左右。考试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时间120分钟。 第二部分:考核知识点: 导论 司法制度司法的功能司法制度改革 第一章法院制度 法院制度法院组织体系法官独任庭合议庭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陪审制度回避制度合议制度审判监督制度 第二章检察制度 检察制度检察官审查起诉不起诉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 第三章侦查制度 侦查侦查制度侦查机关侦查官员 第四章执行制度 执行监狱刑罚执行收监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狱政管理分押分管警戒教育改造民事执行执行管辖执行异议执行担保执行承担委托执行协助执行执行和解申请执行移送执行执行中止执行终止 第七章仲裁制度 仲裁协议仲裁制度或裁或审制度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涉外仲裁 第八章调解制度 调解制度行政调解法庭调解人民调解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平时作业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作业答案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答:普通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的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2、简述1978-1991年我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答:一、在党政关系方面,20世纪80年代强调党政分开,90年代强调党如何执政。二、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加强中央的权威,服从中央统一的经济政策。三、在经济走向上,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经济走向并不明确,因而经济制度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中改革和前进。四、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的紧张与冲突转变为90年代的相对缓和与和谐。五、在意识形态方面,朝向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的方向推进。 3. 简述宪法主要哪些方面体现了它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法律性渊源。 答:一、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宏观架构;二、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三、宪法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原则;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五、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 简述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 答: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实际上就是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建构的各种具体的政治形式、制度和运作机制的总和。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1、法的基本特征 14 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 ①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它向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即在相同的条件下,一项法的规范可以被反复适用;其还具有可预测性,法的这种属性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做或不做一定的行为。 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众多的行为规范中,只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③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的渊源即法的表现形式 17 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知晓、遵守,也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用以表现法的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法学上称为法的渊源或法的形式。 从历史上看,法的渊源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另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 ①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文件,亦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或制定法。 ②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法或不成文法。判例也是一种不成文法。 除上述基本形式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某些思想家、法学家的著作或宗教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法的渊源。 3、法系 18 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 西方法学家在法系的划分上也很不一致,但不少法学著作在论述法系问题时,多举英国法系、大陆法系、中国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五大法系。这五大法系除大陆法系和英国法系外,其余的基本上已经成为法制史上的概念。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英国法系是指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法律和效仿英国法

刑事司法的两种体系

《刑事司法的两种体系》的读书报告 本文对美国刑事司法的不公正现象作出深刻的批判。作者以吉迪恩诉温赖特案为开端,提出美国刑法表面上是以公平作为最基本原则,但事实上美国刑事司法存在双重标准和两种不同体系,即就是,由于被告的种族跟阶级,而采用轻重程度不一的标准来进行判决——也就是,平等只存在于白人和身份地位高的人的群体中。作者提出,尽管美国刑事司法制度宣布的是平等,而且惩罚的合法性也要求,审判的根据不在于身份,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却无视公平,并且利用不公平来减少实现先发权利的代价。虽然采取双重标准的确能够再节约成本上起到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不能缺少,但是这样刑事司法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极大挑战。对此作者分别在辩护权,陪审团和判决三方面通过列举出实例,指出美国刑事司法对种族和阶级上的歧视行为和司法机关如何掩盖不公正事实的手段,并在此之上批评了美国司法体系的不公平。 关键词:美国刑事司法双重标准歧视 美国刑事司法:作者认为,美国刑事司法表面是平等,但同时却表现出了种族和阶级的不平等。原文,“表面看来,美国刑事司法制度宣布的是平等。惩罚的合法性要求,对个人的审判的根据是行为而非身份。然而与此同时,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也表现出了种族和阶级的不平等。” 双重标准:指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在处理案件中,对于不同的人的判案标准不同,对于白人,富人用的“平等”的原则来对待,但对于黑人,穷人等,则是用“不公平”的态度处理。原文,“在每个关键的领域,种族和阶级界线的两端都存在双重标准。”“所以双重标准的共同点在于他们运用的是不平等,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现宪法权利的代价。” 歧视:本文特指在刑事司法案中法院对黑人、少数族裔和穷人的歧视。 本文思路: 提出论点:作者开篇提出吉迪恩诉温赖案:一个身无分文的被控吉迪恩写信请求最高法院的帮助,法院接受了请求并任命最好的律师来为之辩护,最终吉迪恩无罪释放。借此,作者提出了美国刑事司法的公正性,但作者马上又说,这种公平并非真正的公平,只是表面的——作者列举数据说明监狱里黑人、穷人的数量远多于白人、富人,并指出,黑人、穷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服刑时间更长,交付的保释金更高等等。因此,作者提出了双重体系的观点,并开始论证。 论证: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证明美国刑事司法的不公正现象: 1、辩护权。作者指出,虽然法院给被告一个权利——当面对严重的刑事指控时,即使身无分文,也有权获得律师的帮助,但事实上却有严重的限制:一是,法院并不担保所任命的辩护律师有足够的辩护能力;二是,被告只能够在初审和第一上诉的初始阶段才有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在此以后这个权利就丧失了。这也意味着,穷人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真正有用的帮助,而富人可以自己请律师,并不存在这种问题。因此作者提出,“一个人所获得的裁判准确地说取决于他或她的财富的多少”,法律本身尽管是公正的,但司法执行之时却不遵循这种公正,而是采取不公正的做法,这就是所谓的两种体系。 2、陪审团歧视。作者提出,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陪审团一直都是纯白人,而今日法律上虽然是公正的、不歧视黑人的,但实际操作中,在陪审团的人员组成上,仍然排斥黑人,用的是一种叫“绝对回避”的程序——当事人可以不提出任何理由要求一定人数的陪审员回避——在一次判决中的陪审团名单上,即使能够看到黑人的名字,也因为绝对回避而使陪审团实际上都是白人。明确的种族歧视没有了,但隐晦的歧视依旧存在,作者对此提出强烈批评。 3、判决。在这一点,作者用大麻的例子来说明。作者提出,历史上,携带大麻的处罚一开始很重,但后来却越来轻——这是因为开始使用大麻的主要是黑人和少数族裔的人,但

中国司法制度考试复习

《司法制度》学习纲要 【说明】 1.本学习纲要中带有“★”的部分为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2.期末考试题型主要包括:不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 第一章中国司法制度概述 一、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定的职权与程序适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 *我国司法的特征 1民主性(人民性) 2终局性 3公正性 4效率性 5独立性 6权威性 二、司法制度 ★*概念 有关司法机关和其他司法机构或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权利义务、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我国司法制度的功能 1惩罚功能 2调整功能 3保障功能 4服务功能 5教育功能 ★*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 1充分保障人权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司法统一原则 4接受监督原则 5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第二章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范畴 一、司法公正 (一)司法公正的涵义 公正,即公平和正义,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 程序公正,是司法程序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及当事人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 ★(二)司法公正的构成要素 1.司法活动的公开性 审判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2.裁判人员的中立性 人的利己本性与情感弱点仅靠自制无法克服 3.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 4.司法过程的参与性 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 5.司法活动的合法性 找准位,不越位,不错位。 6.案件处理的正确性 二、司法效率 ★(一)司法效率的概念 在一定司法资源条件下实现司法活动公正性的程度。★(二)司法效率的构成要素 1.司法机构的精简性 2.司法人员的专业性 3.司法权界定的科学性 4.程序的简明性和终结性 5.期间的适度性和严格性 6.成本的合理性 ★(三)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1.相辅相成,互为手段与目的 2.效率的绝对性与公正的相对性的矛盾 3.司法现实的选择: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三、司法独立 (一)西方国家司法独立的保障机制 阅读教材P46—49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的诸多原因,中西方司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中西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的对应比较,来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特色。我国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在顺应国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法,从而建立更为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使得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关键词:司法制度;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之处,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组织体系比较: 中西方司法机关组织体系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组织体系一般是指法院的组织构成,而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严格地说,不是司法机关。就中国而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律师组织、公证组织、仲裁机构等组织统一构成我国的司法组织体系。 就法院组织体系而言,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三级制,只有少数国家是四级制(如英国)。而在中国,法院体制实行单一制,上下级法院之间存在严格的控制关系。 审判制度比较: 审判制度也称法院制度,是审判机关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一系列有关组织和活动的法律制度,包括法院的设置、审判组织、法官、审判原则、审判方式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法律文书离线作业

法律文书离线作业 篇一:20XX年网络教育离线作业法理学中国司法制度法律文书 法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B、法的阶级性)。 2、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出自(c、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根本目标是在党的哪一次大会上首次提出的?(d、十五大) 5、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d、特色甚浓的立法体制)。 6、法的废止属于立法过程的(c、立法完善阶段)。 7、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义务性规范)。 8、西方首次提出法治思想的是(a、亚里士多德) 9、立法体制的核心是(a、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10、立法程序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时才能立法,从而保证立法的质量)。 11、“有法可依”的含义是指(d、必须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制定一套完备的法律,以便依法办事)。 1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d、党的政策)。

13、在法学著作中,一般是将普通法系的判例法与制定法来对称的,有时又把判例法称为(a、普通法c、衡平法)。 14、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15、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律为公法,凡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为私法。这是谁最先提出来的?(c、乌尔比安)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试述法律溯及力。 法律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法律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以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 2、概述法律解释的种类。 (1)按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标准,法律解释通常只有法定解释与非法定解释的区分。 (2)按法律解释的方法标准,法律解释可分为以下种类: 1学理解释与任意解释;○2语法解释与字面解释;○3历史解释与逻辑解释;○4限制解释与扩充解释。○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比较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的不同。 (1)立法权的归属和法的渊源的比较(2)法的体系的比较(3)法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法律的概念(P1)广义:与法的含义相同,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称。狭义: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教育法的概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教育法律关系(P28):是法律关系的一种,它是指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高速的,以人们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立法的概念(P57):立法也称“法律的制定”。广义立法泛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法规的活动。狭义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狭义的法律)的活动。 法律适用的概念(P61):法律适用是法律实施的一种基本方式。广义的法律适用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将法律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狭义的法律适用是专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遵守法律的概念(P62):遵守法律是法律实施的基本形式。它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都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去行为,它们的活动都是合法的行为,而不是违法的行为。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念(P73):国家对教育进行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职权划分。高等教育行政行为的概念(P76):高等教育行政行为是指教育行政主体在对高等教育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或行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高等教育学制的概念(P94):高等教育学制即高等教育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高等教育学业证书的概念(P97):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规定的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书。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的概念(P134):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我国公民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身份。 教师职务制度的概念(P137):是国家对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 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P138):是高等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高等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一定的工作岗位,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请具有一定任职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职务的一项制度。 法律救济的概念(P164):法律救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教师申诉制度的概念(P169):是<<教师法>>所规定的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的概念(P171):指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P199):指由行为人的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

美国刑事司法制度

关于赴美国学习考察美国刑事司法制度及监狱管理的报告————浙江警官职业学院2012年赴美学习考察代表团 按照学院暑假工作安排,由我院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22人考察团,从2012年7月17日至8月6日,在团长孙承省的带领下赴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考察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考察成员都普遍感到收获很大。通过专家授课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美国刑事司法体系、司法教育、美国矫正体系和监狱管理模式等有关刑事司法制度和实施特点等内容。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日程安排紧密,学习与参观考察内容丰富。承办方伊利诺理工大学非常重视本次活动,把这次学习交流与对双师型优秀骨干教师培训紧密结合,特聘请具有行业实践背景的专家型教授组成教师队伍。培训目标主要通过专家授课与实地考察等形式来完成。 授课地点安排在幽静的伊利诺理工大学赖斯校区。课堂内容包括美国刑事司法体系、美国司法教育、美国矫正体系、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美国保安产业等等。授课教师准备充分,知识渊博,资料详实,讲解生动有趣,态度严谨,体现了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课堂内容组织有序,注重教学互动,启发、讨论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充分显示了美式课堂教学的特点。因此,本次海外学习考察,除了了解专业领域外,也领悟了美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更多的启示,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上课之余,根据安排先后实地考察了马里兰大学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系、伊利诺州斯德特威尔矫正中心、芝加哥市警察培训学院、杜佩至郡社区学院、库克郡拘留所等有关单位。实地参观考察使代表团对美国的警察教育与监狱管理在现场体验上有着进一步的实践认识和理解。 学习参观期间,代表团认真准备了所要学习了解的重点问题。在交流中每一位成员都根据自己的侧重点进行了积极发言与提问,这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更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体会与了解。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考察交流,每一位成员都自觉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着装规范,态度严谨。生活方面,大家互相关心帮助,在团长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团结温暖的集体,为顺利完成学习考察任务提供了保障。 二、美国刑事司法体系 (一)美国刑事司法结构。美国刑事司法包括立法机构、执法机构、检察机构、法院系统和犯罪改造系统构成。联邦与州各自拥有自己的司法制度。州司法制度完全独立于联邦制度,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刑事司法制度的确立反映的是

中国司法制度行考答案

中国司法制度行考一_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 判断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是指法官独立。 A. 错误 B. 正确 2. 公安部是我国监狱的主管机关,由其内部具体管理全国的监狱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3. 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按照法定程序所进行一种诉讼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4. 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原则主要有:执行有限原则和执行经济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5. 具体而言我国法院内部组织结构由横向的和纵向的两部分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6. 法律控诉机关是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7. 我国的法院组织体系属于单轨制法院体系和一元化法院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8. 我国法官仅包括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 A. 错误 B. 正确

9. 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两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A. 错误 B. 正确 10. 法院的直接功能包括:控制功能,权利制约功能,公共政策制定功能。 A. 错误 B. 正确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机构自身开展行业管理的自律性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2. 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是指法官独立。 A. 错误 B. 正确 3. 我国仲裁既具有民间性,又具有司法性 A. 错误 B. 正确 4. 法律控诉机关是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 5.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 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务 A. 错误 B. 正确

中美司法制度比较英语

中美司法制度比较英语 篇一:从中美司法独立现状的比较看中美司法制度的差异 从中美司法独立现状的比较看中美司法制度的差异 作者:李玥 来源:《法制博览》20XX年第02期 【摘要】司法独立作为一项现代法治原则,在现代各国宪政中得到了普遍尊重和确认。本文从中美两国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司法机关的外部独立和内部独立三方面着手比较,以透析中美司法制度的差异,并试图从中得到推进我国司法改革和完善司法独立的新的思考。【关键词】司法独立;中美差异;现状;思考 一、中美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比较 (一)中国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 对应我国的“乡(镇)、县(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五级行政管理结构,我国的审判系统设置为四级审判机关,即在县(区)及以上同级行政区域内分别设立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同时乡(镇)一级有的还由基层法院设派出人民法庭。同级审判机关产生于同级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领导和监督。 (二)美国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 美国的法院体系是由联邦与州两大系统构成的,两者适用各自的宪法

和法律,管辖不同的案件和地域,理论上说并无从属关系,但实际上,联邦法院的地位仍更高些。根据美国“县(市)、州和国家”三级行政管理结构,在这两大系统中都分别设置了三级司法体制。联邦法院系统中设置有三个等级的法院,即联邦最高法院、联邦巡回法院和联邦地区法院,并且联邦最高法院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而州法院系统一般也分为三个层次,即州最高法院、州上诉法院和初审法院。在美国,法官的任免权统一由联邦或州的最高行政首长和立法机关行使,联邦法院法官的产生须由国家最高行政首长(总统)提名,并需要经过国会的批准;而各州的各级法院法官也全部由州长提名,并由州议会批准才产生,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州的初审法院法官是从律师中选举产生的。 二、中美司法机关的外部独立比较 (一)中国司法机关的外部独立 1.司法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我国政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理论基础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民选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绝对高于其他国家机关,二是国家权力的集中统一性。所以,在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高于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它们都由权力机关产生,需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权力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换句话说,权力机关是可以通过决议撤销或改组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的。而国家权力的集中统一性,又说明了任何种类的政治权力都来源于同一处,即司法机关所掌握的司法权究其本源也来源于权力机关

【中国司法审判网】中国司法制度-审判制度

【中国司法审判网】中国司法制度-审判制度 中国司法制度-审判制度 审判制度审判制度就是法院制度,包括法院的设置、法官、审判组织和活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一)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根据现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其组织体系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各级各类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统一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根据行政区划设置,专门法院根据需要设置。 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自治县人民法院、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法院,其职权主要有: (1)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所受理的案件,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2)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3)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为便利人民诉讼,由基层人民法院设若干人民法庭,作为派出机构,但人民法庭不是一个审级。其职权是审理一般民事和轻微刑事案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法制宣传,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它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 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在中央直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辖市和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其职权主要有: (1)审判下列案件: ①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或者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是重大的涉外案件,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指令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是: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海关处理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

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章国际商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述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组织和国际商事交易活动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随着经济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已经扩展到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三大贸易领域,并且增加了融资租赁、工程承包等新型国际商事行为。 注意一种社会关系受国际商法调整的几个条件:法律关系跨越国境,具有国际性;主体必须是商事主体;行为是商事行为。 国际商法含义的几个特征:1.国际商法源于传统商法,但其调整对象和范围比后者更为广泛。2.国际商法中的“国际”不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而是指“跨越国界”。3.国际商法的性质属于跨国私法。4.国际商法主要是实体法。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国际商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阶段:1.中世纪商人的习惯法时期。2.国内法时期。 3.20世纪,尤其是60年代以后的现代国际商法时期。 商人习惯法(Law merchant):是各港口、集市之间的商人们约定俗成的采用重罗马法流传下来的商事交易习惯规则。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和维护共同利益,他们自愿接受这些习惯的约束,自发的推举“法官”运用习惯法,采用简洁、迅速、灵活的程序,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裁决商事纠纷,建立起类似于现代的国际商事仲裁或调解制度。 三、国际商法的渊源(表现形式) 现代国际商法有两个方面的渊源:一是国际法方面的渊源;二是国内法方面的渊源。(一)国际法方面的渊源 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商事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共同缔结的确定其相互关系中有关商事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按照条约的缔约方数目划分,可以分为双边,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条约。条约必须遵守;条约仅对缔约国有效; 国际商事惯例(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Practices) :是在长期反复的国际商事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各国普遍承认或遵守的商事活动的习惯做法,由此成为公认的国际商事原则或规则。他们本身不是法律,不具有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区别:(1)形成方式不同:条约由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或认可,而惯例是国际商事交往中通过实践形成的习惯性做法,只不过这种做法得到了各国普遍承认和自愿遵守。(2)效力不同:条约对缔约国当然生效,保留条款除外;而国际惯例的适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选择,当事人不选择,惯例不适用。 (二)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国内法规范国际商事行为一方面是通过国私法的冲突规范指引而适用的有关国家的民商法,另一方面是有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专门制定的涉外立法。可以说,各国有关商事交易的国内法是国际商法的国际方面渊源的重要补充。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公约的缔约国两方约定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国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即所在国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地位,但其存在的权利有限制。 互惠对等待遇(Reciprocal and Counter Treatment):

刑事司法制度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刑事司法制度

刑事司法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1996年3月16日,中国立法机构对颁行于“文革”后的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作出了大规模的修改。伴随着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施行,一场影响深远的刑事司法改革在中国发生了。作为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无罪推定、审判公开、辩护等基本诉讼原则得到了一定的贯彻,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人们几乎普遍对这次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评价,并将其视为中国在刑事法律中加强法治原则的重要标志。[1] 如果对1996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作一简要回顾的话,那么,中国立法机构为推进刑事司法改革所作的努力之大还是令人赞叹的。 例如,为防止法官在审判前对案件形成先入为主的预断,避免法庭审判流于形式,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控辩双方在证据调查和事实发现方面的作用,立法机构对刑事审判方式作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引入了源于英美的对抗式审判模式。[2]又如,为增强被告人的防御能力,立法机构改革了刑事辩护制度,使辩护律师有机会在侦查阶段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并且使那些无力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获得法律援助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再如,为维护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任意侵犯,有效地约束检警机构的强制性侦查权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拘留、逮捕的条件作出了改革,建立了财产保释制度,使得“收容审查”措施得到废止。当然,新的刑事诉讼法还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对一审法院严重违反诉 第 2 页共 20 页

讼程序的行为规定了消极的法律后果…… 然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不久,由于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即通过法律解释的形式,对该法律作出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此后,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相继对刑事诉讼法作出了独立的解释,制定了各自的执行规则。于是,一些旨在应对刑事司法改革的“变通之策”大行其道,大量体现刑事法治理念的制度在不同程度上被架空和闲置。刑事诉讼法的施行逐渐出现了危机,刑事司法改革也开始陷入困境。199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情况组织了一次“执法大检查”,就社会各界非议颇多的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辩护律师权益保障以及刑罚执行中的实体变更等重要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调研活动。在这次“执法大检查”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相继以“通知”、“批复”等方式,对纠正和制止超期羁押、刑讯逼供问题提出一些行政化的要求。与此同时,鉴于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证据规则极为简单,根本不足以发挥维持控辩双方公平游戏的作用,而法官在证据适用上又存在着普遍的混乱现象,因此,中国立法机构在法学界的支持下,开始了制定刑事证据法的努力。一时间,诸如沉默权、证据展示、证人出庭作证、非法证据排除之类规则的确立,又成为人们所致力实现的改革目标。 毫无疑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整体上并没有达到立法机构和法学者所预期的目标。中国司法实践的现状表明,立法机构在审判方式、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相对于整个刑事司法制 第 3 页共 20 页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篇一: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中西方司法制度比较 摘要: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的诸多原因,中西方司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中西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的对应比较,来分析它们的差异和各自特色。我国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在顺应国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法,从而建立更为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使得司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 关键词:司法制度;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 一、引言 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人民司法制度体系,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司法改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为司法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动力。在下文中,笔者将对中西方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组织体系、审判制度进行对应比较,以此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有益

之处,改革我国司法制度中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 二、司法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比较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三权分立”理论以权力分立和制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分开、并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由此形成了独立的司法制度。尽管西方各国的法律规范不尽相同,但其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共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司法机关的地位独立。司法机关的设置、权限、活动方式和程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改变或撤销。而且,司法机关的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和活动经费按照法律规定实行预算单列,由国库直接拨付。第二,司法活动独立。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自主进行司法活动,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均不得行使司法权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而且,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也只能依据上述程序进行变更。第三,法官独立。西方各国一般都以法律规定法官职务终身制。法官一经法定程序任 命,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而且,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言行不受法律追究。[1] 而我国的司法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议行合一”,即决定和执行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