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滤膜常识

滤膜常识

滤膜常识
滤膜常识

CA-CN水系一次性醋酸纤维素混合纤维微孔滤膜直径Φ30MM,50张为一盒,每盒18元,开票需加税。量大另议。一般用于实验室作为过滤器的过滤耗材,孔径有0.15μm,0.22μm,0.30μm,0.45μm,0.65μm,0.8μm,1.2μm,3μm,5μm,8μm 特殊规格可联系定做。

使用方法:

1.将滤膜平放于清洁盛器内,用70℃左右的蒸馏水浸泡,使其全部浸润,4个小时以上,使用前再用蒸馏水再清洗一次。

2.将清洗的滤膜(湿)装入适宜的滤器中,防止周围漏液,自进液口放入滤液,并在排气口排除空气,即可进行过滤

【天津津腾微孔滤膜/厂家直销】Ф50 0.2/0.45μ

厂家直销

1. 用途

本产品主要用于色谱分析中流动相及样品的过滤,对保护色谱柱及输液泵管系统和进样阀等不被污染具有良好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重量分析、微量分析、胶体分离及无菌试验中。使用过程中,根据所过滤样品选择合适的滤膜。

2. 滤膜材质性能特点

A. PTFE(聚四氟乙烯)

性能:适合水系及各种有机溶剂,耐所有溶剂,低溶解性。具有透气不透水、气通量大、高微粒截留率、耐温性好,抗强酸、碱、有机溶剂和氧化剂,耐老化及不粘、不燃性和无毒、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其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电子、食品、能源等领域。

B. 水系PES(聚醚砜)

性能:本品为德国MEMBRANA公司进口膜,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流速快、耐酸碱能力强(pH 范围1-14); 具有高机械强度。

C. 水系MCE(混合纤维素酯)

性能:适合水溶液,较低的蛋白吸附。流速高,热稳定性强,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于水基溶液。

D. 有机系尼龙6(国产)

性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耐酸耐碱,抗氧化剂。不仅适用于含有酸碱性的水溶液,更适用于含有有机溶剂,如醇类、烃类、脂类、酚类、酮类等有机溶剂。

E. 有机系尼龙66(英国进口)

性能:优于国产尼龙6性能,本产品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可用于强酸,70%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耐高温,强度好,化学性能稳定。

F. 聚偏氟乙烯PVDF(英国进口)

性能:聚偏氟乙烯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和惰性,适用于化学腐蚀性强的有机溶剂,强酸和强碱溶液,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样品制备.它具有疏水特性,可滤除空气和气体中的水份.聚偏氟乙烯膜被层压于支撑网上,有很强的强度和可操作性,可以耐130度高温.

家用净水器的选择以及超滤膜与ro膜的区别

超滤净水器与RO纯水机的区别及选择 水源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重金属导致的水污染如砷、铅超标等,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究竟什么样的净水器能去除重金属污染,是很多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卖家都宣称自己的净水器能去除所有的有害物质,这是不恰当的。 目前适用于家用净水器能去除重金属的有以下两种技术,一是活性炭吸附,二是RO反渗透膜的滤除。 单纯的超滤膜是无法滤除重金属的,这是由其膜的过滤孔径决定的,因为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一般为0.1~0.01um(微米),而重金属比如铅Pb2+离子的直径0.28nm(纳米),是完全能通过超滤膜孔径的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去除水中部分重金属,重金属的去除率与活性炭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RO反渗透膜的过滤孔径为0.0001微米,即0.1纳米,所以能滤除重金属离子。 叫“净水机”的,主滤芯都是超滤膜滤芯,过滤精度0.01微米,一般的杂质,包括各种有机污染物、细菌、病毒等等都能过滤掉,不用电,没有废水。目前市面大部分采用五级过滤,五级滤芯主要包括PP棉滤芯,去除大颗粒杂质,保护0.01微米的超滤膜。还有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炭、超滤膜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去除水中部分重金属,重金属的去除率则与活性炭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超滤膜净水机过滤后的水,市面上称“矿物质水”,保留有矿物质和部分重金属,口感不是太好,主要适用于煮饭、煲汤、做菜、清洁水果、清洁餐具、器皿或者烧白开水等。 叫“纯水机”的,主滤芯都是反渗透膜(RO膜),用电,有废水,但是过滤精度比净水机要高,达到0.0001微米,出水品质更好,更纯净。净水机能过滤掉的杂质,纯水机都能过滤掉,并且矿物质离子、重金属离子等均可以过滤掉。(婴幼儿不宜长期单一的引用纯水机制出来的水。对成人没有影响,因为成人和开始吃饭的儿童的营养主要来自食物。)纯水口感很好,更好吸收,更解渴,适用于直接饮用、泡茶等。 有人认为纯水机将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都过滤掉了,没营养。但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本身就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考虑,人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是靠膳食、水果等来进行补充的。但RO纯水机过滤重金属的能力是超滤膜净水机无法可比的。 价格方面,目前超滤膜五级净水器市场价1000元左右,网上活动可能500元左右。而RO反渗透五级过滤纯水机市场价一般在2000左右或更高,网上活动价可能也要1200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超滤膜净水器还是RO膜纯水机都要定期维护,清洗或更换滤芯。一般第一级滤芯3个月以上就需要更换,第二级6个月以上,第三级1年,第四级也是主滤,要2年更换一次,第五级后置活性炭滤芯要1年更换一次。

超滤膜的使用与清洗

超滤膜的使用与清洗 超滤装置标准工艺流程图 超滤膜产品性能特点 超滤膜的性能特点: 超滤膜的孔径大约0.002~0.1um,截留分子量为500-500000,其操作压力在0.07-0.1Mpa左右。海德能超滤膜的结构特点:内外表面是一层极薄的双皮层滤膜,滤膜在整张膜面上的孔径结构并不相同。不对称超滤膜具有一层极其光滑且薄(0.12微米)的孔径在不同切割分子量的内外双层表面上,此内外双层表面由孔径达16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绵体支撑层支撑,整根膜丝依靠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和较大孔径支撑材料的结合,从而使过滤细微颗粒的流动阻力小并且不易堵塞,独特的成型结构性能使得污染物不会滞留在膜内部形成深层污染。 超滤膜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广泛应用在矿泉水的制备、反渗透设备的预处理、自来水净化处理、海水淡化的预处理、废水回用的净化处理、去除 水中的胶体和细菌、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浓缩、制备浓缩茶等行业。 超滤膜组件的性能参数:

超滤膜产品性能特点超滤膜设计参数:

注:表内数值以25℃为基准 超滤膜的药物清洗 随着超滤膜截留的污染物在膜内表面和膜孔中的不断积累,超滤膜的水通量和分离能力逐渐下降,通过反冲洗可以部分恢复膜的水通量,但反 冲洗不能达到100%的恢复效果,因此当超滤膜的水通量下降超过30%时,必须进行药物清洗,及时清除附着在超滤膜壁和膜孔中的污染物, 防止超滤膜形成不可恢复的堵塞。 药物清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循环药洗:采用RO水或超滤水配制柠檬酸液控制pH为2,经增压泵从超滤膜的进水阀处打入,自排放阀处循环回柠檬酸液,调节排放阀将压力稳定在0.25Mpa,循环清洗30分钟后,将超滤膜内的柠檬酸液冲洗干净,再配制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控制pH值为12,从进水阀处打入,在0.25Mpa水压下循环清洗30分钟后冲洗干净,见下图所示。 2、药液浸泡:分别将酸洗液和碱洗液打入超滤膜后将进水阀、排放阀和调节阀全部关闭,对超滤膜密封浸泡2小时后再用超滤水冲洗干净。 3、药洗杀菌:配制pH值等于2的柠檬酸溶液或pH值等于1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超滤膜进行药物清洗,并加入50ppm(mg/L)的氯或过氧氢再进行循环药洗或浸泡,同时可起到良好的灭菌作用。

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验证方案详解

筒式微孔膜过滤器验证方案江西隆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1.2方案审核 1.3方案批准 目录

1.基本情况 (3) 2.概述 (3) 3.验证项目和验证方法 (4) 3.1 起泡点试验 (4) 3.2 药液适应性实验 (6) 3.3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7)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8) 5. 再验证周期 (8) 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9) 7. 附件一:预确认记录 (10) 7. 附件二:验证证书 (11) 1.基本情况

设备器具名称: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 设备器具型号: 设备器具用途:产品的除菌过滤 生产商: 安装地点及使用单位:车间岗位。 主要技术参数: 2.概述 本滤器是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滤器材质为优质不锈钢(316L),滤膜材质是聚丙酰胺(或醋酸纤维素、聚丙烯等)。本滤器用于本公司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微生物等杂质,正常的使用程序是先按照“工器具清洁操作操作规程”进行用前或用后清洗,洗好的滤器在存放间晾干后装上滤膜,如需要按照本滤器要求的灭菌条件进行灭菌后待用。由于滤膜的孔径以及它的稳定和可靠的过滤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微生物限度,因此,为了确保本滤器的完好过滤性能,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本

滤器进行验证。 3. 验证项目和判断标准 3.1 起泡点试验 3.1.1 目的 确定使用的药液过滤器孔径与工艺规定使用的孔径是否相符。 3.1.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 无油无菌压缩空气、压力表、纯化水 3.1.3 方法 将已清洁的滤器装上待测滤膜,按照滤器的使用说明固紧罗栓,用注射用水充分浸润,夹闭排气孔,将进液端用高强度管道与压力表和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连接,逐渐开启供气阀,向待测过滤器中通入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观察过滤器组合中的压力表示数的变化。当过滤器组合的后部导管出口处出现第一个气泡时,读取压力表指示值,此压力数值即为过滤器滤膜的起泡点压力,将此压力与下表对照,可得出待测过滤器滤膜的实际孔径。 3.1.4 判断标准 待测过滤器起泡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下表所示孔径所对应压力数值: 表1.过滤器滤膜孔径与起泡点压力对照表 3.1.5.实验结果 表2.滤器的起泡点实验结果

膜的分类

膜的分类 环境与资源学院08级3班 周子雄史小辉 赵丽芳呼吉乐 (一)膜的定义 所谓的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体相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并能使这两部分之间产生传质作用。 近年来,膜分离过程已逐渐成为化学工业、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医药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分离过程。已经工业化的有微孔过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和气体分离等,渗透汽化也在最近几年中速成了工业规模的装置。膜分离与反应结合的过程,各种膜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也发展较快。其他非分离膜过程,如控制释放技术,医用人造膜和膜传感器等种类也不少,有的发展速度将超过膜分离过程。 (二)膜的特性 ◆不管膜多薄, 它一定有两个界面。这两个界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 ◆膜传质有选择性,它可以使流体相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它物质透过。 (三)膜的分类方法 膜种类和功能繁多,分类方法有多种,大致可按膜的材料、结构、形状、分离机理、分离过

3.1 按材料分类 无机膜和有机膜 (1) 有机膜 渗透汽化有机膜电镜图 ◆按IUPAC 制定的标准·,多孔无机膜按孔 径范围可分为三大类, 目前已经工业化的 ◆目前,实用的有机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及其他材料。从品种来说,已有成百种以上的膜被制备出来,其中约40多种已被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以日本为例,纤维素酯类膜占53%,聚砜膜占%,聚酰胺膜占%,其他材料的膜占2%,可见纤维素酯类材料在膜材料中占主要地位。 、按结构分类:对称膜(微孔膜、均质膜)、非对称膜、 复合膜 (1) 对称膜 膜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在各个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所有方向上的孔隙率都相似,亦称各向同性膜(isotropic membrane)。对称膜虽是各向同性的,但由于膜结构中对称元素的存在,也可以是各向异性的,如中空纤维的径向各向异性膜,其他构型的横向各向异性膜和双皮层中空纤维膜都是对称膜

超滤膜清洗几种方法介绍

超滤膜清洗几种方法介绍 随着超滤膜组件工作时间的延长,超滤膜污染会不断加重,超滤膜的透水速率会下降,为了恢复膜的通量,需要定期对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化学清洗时应根据原水中杂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品。 常用清洗方法 常用清洗方法,超滤膜在使用后,由于分离物质及其他杂质在膜表面会逐渐积聚,对膜造成污染和堵塞,膜的有效清洗是延长膜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清洗方法有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两大类。 (一)物理清洗法 等压清洗法:即关闭超滤水阀门,打开浓缩水出口阀门,靠增大流速冲洗膜表面,该法对去除膜表面上大量松软的杂质有效。 高纯水清洗法:由于水的纯度增高,溶解能力加强。清洗时可先利用超滤水冲去膜面上松散的污垢,然后利用纯水循环清洗。 反向清洗法:即清洗水从膜的超滤口进入并透过膜,冲向浓缩口一边,采用反向冲洗法可以有效的去除覆盖面,但反冲洗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超压,避免把膜冲破或者破坏密封粘接面。 (二)化学清洗法 利用化学药品与膜面杂质进行化学反应来达到清洗膜的目的 酸溶液清洗:常用溶液有盐酸、柠檬酸、草酸等,调配溶液的PH=2~3,利用循环清洗或者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对无机杂质去除效果较好。 碱溶液清洗:常用的碱主要有NaOH ,调配溶液的PH=10~12左右,利用水循环操作清洗或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可有效去除杂质及油脂。 氧化剂清洗剂:利用1%~3%H2O2、 500~1000mg/L NaClO 等水溶液清洗超滤膜,可以去除污垢,杀灭细菌。H2O2和NaClO是常用的杀菌剂。 加酶洗涤剂:如0.5%~1.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对去除蛋白质、多糖、油脂类污染物质有效。 选择化学药品的原则: 1、不能与膜及组件的其他材质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2、选用的药品避免二次污染。

过滤器选择

过滤器选择系列——恒压载量测试实验Vmax(一)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会逐步介绍如何选择符合工艺要求的过滤器。本期的内容是介绍最常用的恒压载量测试实验Vmax ,该实验是一种加速实验。它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小量体积料液即可确定过滤器的载量,并根据该载量确定在要求的工艺时间内完成一定规模料液过滤的过滤器配置。因此,该实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成本(包括滤器和料液),高效的完成预过滤和终端过滤器的配置。但该实验方法仅适用于膜过滤器和表面过滤器,不适用于以吸附机理为主的深层过滤器的放大。 通常对于恒定流速的过滤,存在两种堵塞模型(图一,见下期)。一种是压力随时间呈线性上升,我们称之为滤饼过滤。这种堵塞模型通常发生在料液中存在刚性颗粒时,在滤膜上方会形成一个滤饼层,这种堵塞模型不会引起滤膜的完全堵塞,只要提高过滤压力就会不断有滤液滤出。另一种堵塞模型是逐渐堵塞模型,对于这种堵塞情况,会引起滤膜的完全堵塞,在后期增加压力不能使更多滤液滤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含生物大分子的料液,膜过滤器和表面过滤器均符合逐渐堵塞模型。对于不符合逐渐堵塞模型的工艺,需要用另一种载量测试实验进行(Pmax 恒流实验)。

图1. 两种堵塞模式 下面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如何进行滤膜面积的确定 某未经充分预过滤含细小颗粒的原料液直接进行除菌过滤,批量为1000L,要求的工艺时间为2 小时。我们用Millipore Express SHF 0.2μm 膜片进行小规模实验,用时间和t/V 作图,可以做出如下图线。

我们可以从该直线求出Vmax 和Qi Vmax = 1/0.0008 =1250ml 由于该滤膜面积为13.8cm2,所以单位面积Vmax 为1.25L/0.00138 m2= 905.8 L/m2 Qi = 1/0.0056 = 178.6ml/min = 10.7 L/h 单位面积Qi 为10.7L/h / 0.00138 m2 = 7765.2 LMH 因此,在无时间要求时,所需Millipore Express SHF 最小面积为 Amin = Vb/Vmax = 1000L / 905.8 L/ m2= 1.10m2 要求在2 小时内完成过滤,所需Millipore Express SHF 最小面积为 Amin = Vb/Vmax + Vb/(QiTb) = 1000/905.8 + 1000/(7765.2X2) = 1.17m2 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最小面积基础上设定一个1.2~1.5 左右的安全系数。所以在该工艺中一个30”的Millipore Express SHF 滤芯过滤器(实际过滤面积为1.62),可以满足过滤工艺的要求,安全系数为1.38。 过滤器选择系列——恒压载量测试实验Vmax(五) 下面以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如何进行滤膜面积的确定。 某未经充分预过滤含细小颗粒的原料液直接进行除菌过滤,批量为1000L,要求的工艺时间为2 小时。我们用Millipore Express SHF 0.2μm 膜片进行小规模实验,用时间和t/V 作图,可以做出如下图线。 我们可以从该直线求出Vmax 和Qi Vmax = 1/0.0008 =1250ml 由于该滤膜面积为13.8cm2,所以单位面积Vmax 为 1.25L/0.00138 m2= 905.8 L/m2

水处理超滤膜的形态结构及分类阐述

水处理超滤膜的形态 结构及分类阐述 超滤技术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膜的透过性能,达到分离水中离子、分子以及某种微粒为目的的膜分离技术。水处理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大致在0.005~1微米之间,填补了微滤和纳滤之间空隙。 国内外学者提出超滤过程实际上同时存在三方面的情形: 1.溶质在膜表面以及微孔壁内产生吸附。 2.溶质的粒径大小与膜孔径相仿,溶质在孔中停留,引起堵塞。 3.溶质的粒径大于膜孔径,溶质在膜表面被机械截留,实现筛分。 超滤过程一般有两种方式:终端过滤和错流过滤。对浊度较低、水质较好的原水,一般采用终端过滤,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艺的能耗;对于浊度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就采用错流过滤,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污染物累积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降低过滤性能。 超滤膜的形态结构和种类 超滤膜的横截面具有不对称结构。它一般是由一层厚度<1微米,起到筛分作用的致密层和一层厚度较大(通常为125微米)、具有海绵状或指状多孔结构的支撑层组成。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

用的膜组件主要有:管式、板框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等几种。中空纤维膜又有内压膜(致密层在内)、外压膜(致密层在外)和双向膜(内外都有致密层)三种结构。总的来说,还是存在膜品种少、膜孔径分布较宽和性能不稳定等缺陷。 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 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范围一般为5000~10000ODalton,天然水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量低于该范围,导致超滤膜对其拦截效果很差。事实上,天然水中这一类的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往往较大。 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不同情况下差异很大。有学者用切割分子量为10万Dalton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对20种不同的原水进行过滤,TOC平均去除率为18%,UV25的平均去除率为28%。同样为去除水中的TOC,Laine等人用终端过滤的方式处理地表水,超滤膜对TOC的去除率在42%左右。 所以,寻找合适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差异,提高超滤膜的处理效率是关键。从膜方面着手,就是寻找新的膜材料或者对膜进行改性;从处理工艺方面着手,就是寻找合适的处理工艺与超滤膜相组合,从而达到优化处理的效果。 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超滤系统(个人总结)

目录 超滤系统简介 (3) 常规垂直过滤与切向流过滤比较 (3) 超滤系统流程图: (4) 主要配置: (5) 超滤膜装置 (6) 膜材料 (8) 超滤膜包维护 (10) 超滤膜包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0) 清洗方法: (10) 注意: (10) 冲洗步骤 (10) 清洗剂选择 (11) 清洗条件 (11) 消毒 (11) 除热原 (11) 水通量(NWP)测量 (12) 完整性测试 (14) 保存 (14) 附录 (16)

超滤系统简介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 超滤装置如同反渗透装置,有板式、管式(内压列管式和外压管束式)、卷式、中空纤维式等形式。浓差极化乃是膜分离过程的自然现象,如何将此现象减轻到最低程度,是超滤技术的重要课题之一。 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膜面水流速度,以减小边界层厚度,并使被截留的溶质及时由水带走; ②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洗涤措施。 常规垂直过滤与切向流过滤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为使在生产中保持连续、稳定的过滤,从而选择切向流过滤。 超滤系统一般包括:回流罐、补液罐、泵、质量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隔膜阀(气动、手动)、压力控制阀、电控箱、管道、夹具等等。

超滤系统流程图: 回流罐 超滤装置 补液罐滤过液 阀泵 质量流量计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质量流量计 温度传感器 压力控制阀 压力传感器 阀 TMP/P/ P

滤膜性能研究以及膜选择依据2

滤膜性能研究以及膜选择依据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季强甄洪国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输液器具上使用的药液过滤膜选择的依据,并且对材质为聚醚砜(PES)的过滤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药液过滤膜、聚醚砜、输液器 The Function of Liquidmedicine Filtering Membrane and How To Chosen Jiqiang zhenhongguo tianjin hanacomedical co.,ltd (tianjin 301726) Abstract:intrcuced a method for how to chose the liquidmedicine filtering membrane,why we chosed the polyether suphone,and intrdused the function of the polyether sulphone. Keywords:infusion set,liquidmedicine 一、引言 尽管当前的大输液和输液器具都经过最终灭菌,但在某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医疗环境中,配药和连接输液器材的过程仍有将环境的异物引入到输液系统的可能,造成对人体的危害,这些危害可能是直接的,也可以是潜伏的或过敏性的,另外,有些滤膜易于脱落纤维,这些纤维在体内沉积并易致癌,总之,不良反应一方面是由于药物本身造成,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低质及滤除率不精的输液器的缘故。 二、临床意义 静脉输液中使用过滤装置可以降低内在风险和输注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以确保患者安全,如果疏忽混入输注系统内的微粒、气栓和脂栓等会给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还潜在的激化了医患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浪费了社会资源,提高了行政成本。 临床医护人员最关注的是确保输注溶液或输注系统中不含有异物和输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于某些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以及危重患者(如新生儿,烧伤患者,老年患者,移植手术患者,白血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对外源(抗原)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相对较低,输注溶液或输注系统内(可能的二次污染)的异物污染也显得尤为关键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虽然人们认为已经进行了充分有效的质量控制,败血症仍然像流行病一样频频发生,此后,内部污染问题开始被重视起来。尽管内部污染发生率已经减少,静脉输液污染仍被屡屡报道。输注过程的很多步骤都可能造成静脉注射液的外部污染。即使采用最严格的无菌技术,使用过程中无论接触污染还是交叉污染,仍时有报道。因此很多医生、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认为在输注治疗中使用精密过滤器是最重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静脉输液中的颗粒物对患者可能的危害: 1、血拴形成 如果颗粒尺寸大于血管的内径,就可能直接堵塞毛细血管,形成栓塞,减少了毛细血管向它周围的肌体和神经组织提供氧以及营养物质,阻碍了微循环,影响器官(如:肺、肝、肾等)的正常生理功能。解剖学显示,毛细血管最细处的直径约为5μm,因此大于5μm直径的颗粒容易引发直接栓塞。国外研究表明药液中的颗粒是造成一系列深层静脉栓塞(DVT)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很多颗粒直径小于5μm,但仍能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 2、过敏(变态)反应 输入人体的颗粒物或微生物会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抗原),因此产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抗原受体)在体内生成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抗体复合体,该复合体激活了体内补体,使人体发生过敏(变态)反应。

超滤膜市场调研及技术介绍

超滤膜市场调研及技术介绍 目录 一、世界膜技术回顾 (1) 二、国内超滤膜技术市场前景乐观 (5) 2.1国内超滤膜技术市场目前现状分析 (8) 2.2我国超滤膜技术市场应用与发展前景 (10) 三、技术篇 (11) 3.1、预处理系统 (11) 2、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12) 3、启动 (13) 4、运行 (14) 5、超滤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16) 6、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污染及清洗再生技术 (17) 7超滤膜污染的主要成因 (19) 8影响超滤过程稳定运行的因素分析 (20) (一)超滤透过通量 (20) (二)膜的寿命 (22) (三)膜的清洗和消毒 (22) 9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3) 四、业界声音 (26)

超滤膜与微滤膜的市场分析和预测 (26)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膜市场需求将达200亿元,而且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近年来,随着膜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膜分离技术已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超滤膜也逐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废水回用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市场开始迅速增长。虽然相对于反渗透膜强大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超滤膜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占据局面,但是在近两三年来,超滤膜开始快速增长,进入发展关键期。那么目前国内超滤膜技术现状如何?市场发展究竟受制于哪些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来关注中国超滤膜市场的发展。 一、世界膜技术回顾 世界膜工业在2003年经历了公司的重组、裁员,甚至清算关闭和收购合并等许多挑战性的重大事件,然而大多数膜公司依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相对于通用工业分离业务的投资力度不大(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明显)的现状,在包括饮用水处理、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半导体制造、血液透析等关键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如废水再生、MBR相关污水处理和基于膜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等,投

超滤膜通量的决定因素与选择

微/超滤膜通量的决定因素与选择——高大林 膜通量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膜面积的流量,常用LMH(升/每小时每平方米)为单位。一、微/超滤膜通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1.膜的孔径、均匀性和孔隙度: 孔径、孔隙度越大,孔径越均匀,膜通量越大,旭化成提供的PVDF微滤膜孔径为 0.1微米,在满足各种水处理应用(反渗透进水、直饮水)要求的前提下,其膜通量比 市场上的各种微超滤至少高30%,一方面源于其膜为海绵状立体网状均一孔结构,从而可使膜表面的开孔率达到最高。此外,膜表面的开孔率高,会有效降低运行时的跨膜压差,从而可以采用较高的通量。此外不均匀的孔径可能造成运行过程中的膜孔内部堵塞,造成跨膜压差永久上升,从而膜通量衰减。 2.过膜压差(TMP): 不同膜由于表面开孔率以及膜丝内部结构不同,从而在相同的通量下的起始跨膜压差不同。比如主要由于表面开孔率的差异,某外压式PVDF在20摄氏度下55lmh下的起始跨膜压差为0.6bar;而旭化成对应的起始跨膜压差小于0.2bar,或者在20摄氏度下起始跨膜压差为0.6bar时的运行通量约210lmh。高表面开孔率会使起始跨膜压差很低,从而可以允许旭化成膜对应干净水源采用非常高的膜通量运行。 膜通量越高,要求运行过膜压差(TMP)越大。旭化成的PVDF膜由于机械强度很高,具有更高的TMP变化范围(可到3bar),可以对付各种由于水温变低、进水污染负荷增加带来的对TMP增加的冲击,从而可以在设计上采用更高的膜通量。大多数超滤膜要求运行时的最大过膜压差不大于1bar甚至不大于0.5bar,因而设计运行膜通量较低。 浸没式膜的最大过膜压差一般为0.6bar左右,所以膜通量不能太高。 4水温: 水温影响水的粘度和有机膜的孔隙度,粘度增大会提高过膜压力(TMP),从而降低膜通量;由于旭化成膜的允许过膜压差高,其压力系统在水温降低时,可以通过提高初始TMP和清洗时TMP,而不影响产量。 5水中污染负荷: 水中污染物在过滤时被膜表面截留从而在膜表面形成污染层。在进水恒流(恒定产水量)条件下,膜污染会造成TMP的增加;在进水TMP恒定条件下会造成膜通量(或产水量)的衰减。膜表面的污染物中,颗粒和胶体容易通过物理清洗方式(水的反洗或空气擦洗)得到清洗,但由于有机物和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一般难以通过物理清洗方式解决,因而在运行过程中会在膜表面逐渐积累,在恒流条件下表现出TMP逐渐增长,当TMP上升至膜的最大或指定的TMP时,则必须采用CIP化学清洗。如果膜通量较高,则会缩短CIP的周期。 水中污染负荷越高,在恒流条件下TMP的增长速度越快,过高的膜通量会造成TMP 很快增长至允许上限。MBR就是膜在10000mg/L左右下的悬浮物下运行,在此水质条件下膜通量不能过高,膜的清洗条件也非常重要。浸没式MBR的最高通量一般在25~30lmh左右。 6膜的清洗条件:

各类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比较

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比较一览 摘要:本文集中对目前市场上的进口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性能做了详细比较,列举各种超滤膜在设计使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为各工程公司进行超滤系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超滤,产水量,截留分子量,膜材料,膜面积 一.中空纤维超滤膜技术的发展 超滤(简称UF)膜分离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水平的高新分离技术。膜孔径在0.01-0.001μm,截留分子量可分为10万、5万、2万、6千等。比常见细菌的分子量小百余倍,可将细菌、菌尸、细菌碎片、病毒、与细菌大小相仿的微小悬浮物、胶体、热源等近100%地截留。超滤装置是水质高效、高精度的净化设备,滤后水质清澈味甘,可直接生饮。超滤装置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超滤装置在水处理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于化工分离、医药提纯、食品加工、酱油、醋、酒类及饮料的过滤净化。 超滤是一种以压力作为推动力的膜法物理分离技术。一般采用全量过滤、错流过滤方式,物料以流动的方式流过膜的一侧,当给物料加以一定的压力后,净化液即透过膜从膜的另一侧流出,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世界主要中空纤维超滤膜商业化产品发展历程: 1974 –Romicon (Koch) 公司发明聚砜中空纤维膜。 1975 –Nitto Denko 公司取得聚砜中空纤维膜研制的巨大进展; 发展了海绵状膜结构。 1984 –Aquasource公司发明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1988年首台大型市政用超滤装置在Anoncourt安装使用。 1985 –Memcor公司发明聚丙烯中空纤维微滤膜。 1986 –Xflow (Norit)公司发明聚醚砜/聚乙烯吡咯酮共混中空纤维超滤膜。1991 –Zenon公司提出了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应用方式。 1993 –Xflow公司发展水平放置膜组件的理念;1999年首台大型市政用超滤装置在Heemskerk安装使用。 1997 –Memcor公司推出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和浸没式超滤系统。 2000 –Hydranautics公司推出性能优良的亲水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

滤膜法测定总大肠菌群

滤膜法测定总大肠菌群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滤膜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和低浊度的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2 方法提要 用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水样,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生长在滤膜上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数。 3 培养基与试剂 3.1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3.1.1 成份 A 蛋白胨10g B 酵母浸膏5g C 牛肉膏5g D 乳糖10g E 琼脂15~20g F 硫酸氢二钾3.5g G 无水亚硫酸钠5g左右 H 碱性品红乙醇溶液(50g/L) 20mL I 蒸馏水1000mL 3.1.2 储存培养基的制备 先将琼脂加到500mL蒸馏水中,煮沸溶解,于另500mL蒸馏水中加入硫酸氢二钾、蛋白胨、酵母浸膏和牛肉膏,加热溶解,倒入已溶解的琼脂,补充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调pH为7.2~7.4,再加入乳糖,分装,115℃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1.3 平皿培养基的配制 将上法制备的储存培养基加热融化,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吸取一定量的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置于灭菌空试管中,再按比例称取所需的无水硫酸钠置于另一灭菌试管中,加灭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后,置沸水浴中煮沸10min以灭菌。 用灭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加于碱性品红乙醇溶液至深红色退成淡粉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品红的混合液全部加到已融化的储存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种培养基15mL倾入已灭菌的空平皿中。待冷却凝固后置冰箱内备

用。此种以制成的培养基于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二周。如培养基已由淡粉色变为深红色,则不能再用。 3.2 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3.2.1 成份 A 蛋白胨10g B 牛肉膏3g C 乳糖5g D 氯化钠5g E 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6g/L) 1mL F 蒸馏水1000mL 3.2.2 制法 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调整pH为7.2~7.4,再加入1mL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充分混匀,分装于装有倒管的试管中,115℃高压灭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4 仪器 4.1 滤器。 4.2 滤膜,孔径0.45~0.65μm。直经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3.5cm和4.7cm两种。 4.3 抽滤设备。 4.4 无齿镊子。 4.5 培养箱: 36±1℃。 4.6 冰箱: 0~4℃。 4.7 天平。 4.8 显微镜。 4.9 平皿: 直径为9cm。 4.10 灭菌刻度吸管: 1mL,10mL。 5 检验步骤 5.1 准备工作 5.1.1 滤膜灭菌: 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超滤设计计算

超滤膜计算 一、设计产水量的计算: 选定每29min进行一次反洗。 反洗时间t2=40s,反洗前后各一次正洗,正洗时间t3=10s即一个运行周期为:30min 每天正、反洗次数为M=24*60/30=48次 每天冲洗(包括正洗及反洗)时间为t冲洗=(t2+2t3)*M=2880s 每天真正的产水时间t=24*3600-t冲洗=83520s=1392min客户需要连续产水量为Q=10m3/h,而实际产水时间为1392min故每小时需产出需要的产水量为 Qx=Q*24*60/t=10.3m3/h 本工艺采用超滤产水进行反冲洗,考虑反洗水量为产水水量的2倍,正洗水用原水。故小时反洗水量QF=2Qx*t2/3600=0.2m3/h 每小时的真正产水量及设计产水量为:Qs=Qx+QF=10.6m3/h 取整后:11m3/h 二、超滤膜组件数量的计算: 设计通量按设计导则取50l/m3*h 所需膜面积S为:S=Qs/V=211.5㎡ 本工艺采用陶氏SFP-2640超滤膜组件,组件膜面积为20㎡ 组件长度1356mm组件直径165mm

组件数N=10.6支取整后:12.0支 三、超滤原水泵的选择: 设计回收率取90% 按每套产水量及回收率的计算,每套超滤原水泵的流量为:Q原=11.7m3/h原水泵的扬程选择约为:30米(选用恒流控制) 四、反冲洗设计: 单套系统反冲洗水量为:2*Q原=23.5m3/h 原水泵的扬程选择约为:20米(选用恒流控制) 五、正洗设计: 正洗与原水泵共用 六、化学清洗设计: 清洗管道直径为DN100mm长约为:20m 化学清洗水量取100l/m3*h水泵流量Q化=24.0m3/h化学清洗水泵扬程:20m 选择50μm的精密过滤器 清洗水箱体积:V洗=(膜组件体积×膜组件数量+管路体积)×1.2=0.6m3取整后1m3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超滤膜性能优势与过滤技术原理详解

超滤膜性能优势与过滤 技术原理详解 超滤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膜的材质在超滤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材料材质显示的特性也是不同的,像亲水性、成孔性、材料来源广泛、稳定,这些都是衡量材质适不适合自己需求的指标特性。 一、超滤膜性能与过滤原理阐述 超滤膜组件采用先进的内压式膜分离技术,在常温和低压下进行分离,它具有能耗低、过滤精度高、产水量大、抗污能力强等优点,可有效滤除水中的细菌、胶体、悬浮物、铁锈、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二、uf超滤膜系统特点 采用内装高强度高韧性的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系列超滤元件,不断丝、通量大、抗污染性,运行时无需进行化学分散洗,通过反冲就可以恢复通量。各组件水力负荷均匀、无死角,在反冲洗和化学清洗时污染物更易排出。适应各种水质,产水清澈透明,SDI稳定小于等于3,优于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充、全自动运行,免维护工作。

三、应用领域 过滤经生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达到杂用水回用标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的除菌、除浊、净化、大型反渗透系统的前级预处理、海水淡化前级预处理,工业冷却水的净化回用。 目前,超滤膜元件主要使用的材质有大概有聚砜、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和无机材料。主要应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生物制品、医药制品以及食品工业中、还用于血液处理、废水处理和超纯水制备中的终端处理装置。 浅谈UF超滤膜技术在酿造行业中的应用优势 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现如今成熟的超滤膜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已成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 成熟的超滤技术在酿造行业中发挥着浓缩、分离、提纯、除菌等重要作用。超滤与传统制备工艺相比,具有安全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还能使成品酒质具有较好的芳香度及清澈度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应用。 超滤膜工艺原理

微孔滤膜

微孔过滤膜有:混合纤维素滤膜(CA-CN)、格栅膜、硝酸纤维素(CN)、醋酸纤维素(CA)、尼龙(JN)等滤膜,其孔径范围在0.15-5.0微米之间,是精细过滤工序中的必备产品。 一、微孔过滤膜主要特点: 1、亲水性好、适用于PH3-10的液体过滤; 2、孔隙率高:70-80%,孔径分布均匀; 3、薄膜厚度:100-160μm; 4、滤速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 5、外观呈白色,平整、光滑、无针孔。 二、不同材料微孔滤膜性能和应用一览表 材质符号主要性能应用 混合纤维素CA-CN ①孔隙率高,截留效果好 ②不耐有机溶液和强酸、 强碱溶液 ③性价比高。 ①实验室、小生产工艺中除菌、除微粒的过 滤 ②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③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 格栅膜G/CA-CN 是在超净混纤膜上印上网格,以 方便对截留物计数,用于微粒、 细菌的检测,作为培养基组成份, 均匀准确,是实验室、质检部门 进行微生物检测的理想产品。 ①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 ②医用工业中微生物的检测。 硝酸纤维素CN 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吸附力强①医学研究及诊断的细菌培养和生物工程 ②DNA-RNA杂交实验和检定; ③做液闪测定、放射性示踪物的超净制备 ④电泳、微量元素分析等。 醋酸纤维素CA 对蛋白吸附比较低; ①适用于低分子醇类、油脂类溶液的过滤 ②科研中特殊成分的分析测定 尼龙JN 耐碱性和有机溶液 聚醚砜PES 通量大、对蛋白吸附力较低

聚偏二氟乙 烯PVDF ①是疏水性膜,不吸潮,易恒重 ②能反复热压消毒,性能不变③ 质地薄、流速快④耐化学腐蚀、 耐氧化⑤酒精处理后变为亲水 膜。 ①醇、酸、烷烃、芳香烃、卤代烃等溶剂除 去微粒,提高试剂级别②空气中悬浮微粒的 净化和发酵工业中空气除菌,③油类中不溶 物的净化和固体微粒的重量分析④非特异 性蛋白的分离和提纯⑤水溶液的浓缩,化学 物质的分离和回收。 聚四氟乙烯PTFE 耐酸、碱性强聚丙烯PP 深层过滤 玻璃纤维膜BF 流速快、耐高温①空气污染监测; ②生物大分子沉淀物的过滤; ③滤膜前预过滤。 三、产品规格: 过滤精度(μm):0.15、0.22、0.45、0.65、0.8、1.2、2.0、5.0 四、使用方法: 1、清洗:使用前用蒸馏水清洗滤膜,然后在70-80℃蒸馏水中浸泡4小时,或在常温蒸馏水中浸泡12小时; 2、消毒:(本滤膜在出厂前未经消毒,因此使用前需作灭菌处理) 将清洗后的滤膜放入滤器中一起进行蒸汽热压灭菌处理120℃三十分钟,也可采用其它灭菌方法处理。 3、过滤液体时滤膜必须处于湿润状态,否则将影响过滤速度。 若因灭菌处理使滤膜呈干燥状态,需用无菌水润湿后使用。 五、运输与保存: ☆纤维素滤膜为易然品,在运输和贮存时要远离火源; ☆微孔滤膜必须在常温和相对湿度60%条件下避光保存, 若因干燥导致滤膜失水卷曲,则只须浸泡处理后即可使用。

怎样选择超滤膜材料及其适用领域

怎样选择超滤膜材料及其适用领域 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例如:醋酯纤维或与其性能类似的高分子材料)、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由此可知,超滤膜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材料可以分为: 一.纤维素酯类: 二醋酸纤维素(CA)为水系CA(醋酸纤维),其对蛋白吸附比较低,适用于低分子醇类、油脂类溶液的过滤或科研中特殊成分的分析测定 三醋酸纤维素(CTA),亲水性强,非特异性吸附极低,溶剂和小分子溶质在滤过时不会因被膜吸附而产身损失,因此在样品清洗、除蛋白以及需要回收滤过液的操作中,敬意使用三醋酸纤维素膜。 硝化纤维素(CN),其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吸附力强,用于医学研究及诊断的细菌培养和生物工程;DNA-RNA杂交实验和检定;做液闪测定、放射性示踪物的超净制备和电泳、微量元素分析等。 乙基纤维素(EC) 混合纤维素(CN-CA),适合水溶液,较低的蛋白吸附,流速高,热稳定性强,不适用于有机溶剂,特别适用于水基溶液。混合纤维素制成的膜,是一种标准的常用滤膜。由于成孔性孔隙率高,截留效果好,亲水性好,材料易得且成本较低,因此,该膜的孔径规格分级最多,从0.05~8um,约有近十个孔径型号。该膜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可耐稀酸,不耐有机溶液和强酸、强碱溶液。不适用酮类、酯类、强酸和碱类等液体的过滤。性价比高。应用于:实验室、小生产工艺中除菌、除微粒的过滤;水体中大肠肝菌群的测定,饮用水、地表水、井水等,除菌过滤,溶液中微粒及油类不溶物的分析,水质污染指数测定,气体、油类、饮料、酒等微粒和细菌过滤。为样品前处理过滤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滤膜之一;2微米和5微米的滤膜还用于油料过滤。 再生纤维素,一种高亲水的膜,对蛋白的吸附极低,但用于从低蛋白浓度的稀释溶液中回收蛋白时,可以得到极高的收率。再生纤维素膜可以高压灭菌,容易清洗,耐酸碱性能及耐溶剂性能好。 三醋酸纤维素 二.聚酰胺类 尼龙膜(聚酰胺NYLON),该种也具有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酚、醚及高分子量醇类中,不易被腐蚀,孔径型号也较多。适用于电子工业光刻胶、显影液等的净化。耐温性能

超滤膜元件运行性能分析

能源与环境 超滤膜元件运行性能分析 Ξ 孟凤鸣,靖大为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膜技术中心,天津300384) 摘要:以特定的水源和国产超滤膜元件为基础,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产超滤膜的水力特性、水质特性以及清洗特性,就此对该超滤膜的性能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超滤膜元件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关 键 词:超滤技术;膜性能;膜污染;膜清洗 中图分类号:T U9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853(2004)0320186205 超滤技术是水处理领域最活跃的技术之一,广泛 应用于给水的深度处理、中水的回用、纯水和高纯水的制备等领域.超滤技术应用范围之广,处理规模之大,是其它膜技术无法比拟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产超滤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制膜材料、制膜工艺、元件规格、膜的性能、膜系统工艺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超滤工艺处理料液的多样性,很难给定超滤膜元件的性能参数.这一现象在客观上为超滤膜元件的设计与运行增添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寻找有代表性的料液,检测并分析对应代表性料液的超滤膜元件的运行性能参数,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超滤系统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笔者以特定的水源、特定的膜品种为例,给出了国产超滤膜的技术参数,以供设计和工程人员参考.相关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给水水质、给水温度、错流量等外部参数对超滤膜元件的产水通量、产水水质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膜系统的污染与清洗特性. 超滤膜的通量是产水流量与膜面积的比值,它是跨膜压差、水质、温度、错流量的函数,且与进水方式有关.设通量为Q ,跨膜压差为P ,水体温度为T ,给水水质为W ,错流量为B ,则产水通量可表示为 Q =f (P ,T ,W ,B ) 本文涉及的特定水源为湖水,特定膜元件为国产聚丙烯腈内压式超滤膜(膜面积为20m 2,规格为4040),水质的主要指标为C OD 和浊度. 1 进水水质的通量特性 1.1 标准曲线的测定 在以纯水作为原水,25℃,错流量分别为0,8,12,16L/min 的情况下,此膜元件的标准通量2压力特性曲线均为一条直线且重合,如图1中的纯水曲线.由于纯水中悬浮固体很少,对膜的污染、堵塞很小,因此有无错流对通量没有影响,通量是跨膜压差的一元一次函数.1.2 不同浊度的通量特性 当分别以其它水源水作为超滤膜的原水时,在同样的温度、同样的错流量下,超滤膜的通量2压力特性曲线不再是直线.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污染刚刚开始,通量2压力特性仍然遵循线性关系;随着压力的增加,通量也增加,但由于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形成凝胶层,通量增加的幅度会明显减小,通量2压力特性曲线已不再是直线;如果压力进一步上升,通量增加的幅度进一步减小,直至通量的增加量几乎为零,此时压力增加,通量几乎不再增加. 通常把通量变化幅度明显下降,通量与跨膜压差明显不再遵循线性关系的点,称为凝胶层形成点.刚形成凝胶层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此时的通量称为临界通量[1-2].膜的操作压力一定要在临界压力以下,当操作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产生的污染为不可逆的,通过水洗无法恢复,必须要化学清洗. Ξ收稿日期:2004206202;修订日期:2004207208 作者简介:孟凤鸣(1975-),女,河北晋州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硕士生.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第10卷 第3期 2004年9月Journal of T 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 onstruction V ol.10 No.3 Sep.20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