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教育学[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

当代教育学[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

当代教育学[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
当代教育学[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

一、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1.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

(1政治变革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艰难地形成。

(2经济发展

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有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危机、萧条和停滞、缓慢发展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壮大,同时经历了动荡、分化和严重的曲折。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但它们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遭遇着曲折和困难。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等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3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崛起的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使人类知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必将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人口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

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1重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

战后世界教育恢复和重建工作主要是:建立行政机构,修复和开放学校,培训教师,增添和改善教育物质设施。其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大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教育先行、教育规划、教育大扩张、教育民主化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大发展时期的显著特点。

(3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境、新问题。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4新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①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②进一步加强教育同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使教育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

③改革课程和教材,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应性;

④重视学生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1.规模迅速增长

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二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

上层次、上水平。

当代世界教育处在一个急剧增长的时代,增长模式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征: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非均衡性;波动性。

2.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当代世界教育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

(1教育体制的变化

①中等教育制度由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

②一体化模式和多样性模式。一体化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在一个机构把具有不同目标和教育背景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提供最终能获得不同学位的课程;把具有不同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教师汇集起来,实行一定程度的协调。多样性模式是指有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2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教育的类型、层次、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3.内涵逐渐扩大

当代世界教育观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展和深化,涵盖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目标。

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

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4.不平等严重存在

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的民主化。教育平等成了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虽然世界教育在平等化上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不平等依然严重存在。具体表现为区域上的不平等、性别上的不平等以及阶层、文化背景上的不平等。

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1.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它们不仅主导了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成为今后世界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全民教育的任务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的任务侧重于继续教育。

(1全民教育的含义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2促进教育全民化的措施

为了应对全民教育面临的挑战,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要,许多国家采取诸如以下举措:

①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

②基础教育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获得和结果上;

③扩大并不断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范围,加强早期的儿童看护和初始教育,普及初等育,开通青年和成人学习必需的多种传授体系,有效地利用信息、通讯等手段和渠道传播知识;

④促使社会各方面确保所有学习者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营养、卫生保健及一般的物质情感支持,从而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教育并从中获益。

2.教育终身化

(1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

(2终身教育的意义

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它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终身教育是内容更加丰富、对象更加广泛、施教范围更具社会性、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取向、学习形式个别化与多样化为特征的教育。

②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

③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发展完善自身的崭新之路。

3.教育民主化

(1教育民主化的内涵

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程。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与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引申。概言之,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2教育民主化的实现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要做到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 4.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教育的信息化有利有弊,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人们不断反思教育的进程,迎接新挑战。

当代教育学题库1 教育与教育学教学提纲

当代教育学题库1教育与教育学

精品文档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教育是,是的基本途径。 2.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 3.从形式上看,教育经历了从到形式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的典型表征。 5.从世界范围说,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国家的义务教育。 6.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延长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7. 、、、和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8.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9.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10. 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11. 和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12.捷克教育家写出了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3.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写成的。 14.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15.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16. 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17.主张“有教无类”的是,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9.教育学是一门以和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二、选择题: 1. 18世纪80年代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 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期自然,便是最好的,这一主张是 提出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8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内容总结(个人笔记)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5 第1节教育的发展5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6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7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7 第2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8 第3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8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9 第1节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9 第2节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9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9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0 第1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0 第2节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11 第3节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11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2 第1节教师12 第2节学生13 第3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3 第六章当代学习理论14 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14 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15 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5 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16 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元智力理论16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17 第1节课程理论的发展17 第2节课程结构18 第3节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9 第4节我国当代课程改革19 第八章当代教学理论20 第1节教学与教学理论20 第2节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1 第3节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21 第4节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22第5节情感教学理论22 第6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3

第九章当代教学策略23 第1节教学策略概述23 第2节教学设计策略23 第三节教学实施策略24 第四节教学反思策略25 第十章当代学校德育25 第1节道德、品德与教育25 第2节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实施德育的两大途径)26第3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26 第4节体谅模式(英国麦克费尔首创)26 第十一章当代教育评价27 第1节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27 第2节学生评价28 第3节教师评价29 第4节学校办学水平评价29 第十二章当代学校管理29 第1节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30 第2节教师管理30 第3节班级管理31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31 第1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31 第2节教育的经济价值32 第3节教育资源的利用33 第十四章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34 第1节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 34 第2节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34 第3节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 35 第4节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35 第5节中国教育的民主化35 第十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36 第1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36 第2节教育中的科学成分36 第3节新科技革命与教育37 第十六章教育与文化37 第1节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37 第2节学校文化37 第3节教师文化37 第4节学生文化38 第5节班级文化38

2017年山大网络教育专科计算机基础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A. 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 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D)三个层次。 A. 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A)。 A. 外码 B. 内码 C.ASCII 码 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 B.一个文件夹 C.一块内存区间 D.一块磁盘区间

当代教育学[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人力资本理论能创立来自于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深入。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个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有学者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即归结为人力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涵义 ①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资本的形态。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之源泉,并且和物质资本相比,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更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②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或精神收益。 ③人力资本理沦的基本观点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此外,贝克尔、丹尼森、闵塞、布劳格、萨卡罗普洛斯等都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如下: 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 素质。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 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率的测算相同。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成本=收益率。 2.筛选理论 (1)筛选理论的产生 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 (2)筛选理论的基本思想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又是雇主鉴定求职能力的装置。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通过筛选作用而实现的。但认为教育只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人的能力。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它亦被称为“文凭理论”。

《教育学》复习重点总结

目录 《教育学》 (1) 一、选择题 (1) 二、填空题 (3) 三、名词解释 (4) 四、论述题 (6) 五、案例分析 (9)

《教育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 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 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 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 《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 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 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 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 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 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 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

最新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英语模拟题三及答案

模拟题三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此部分共有5个未完成的对话,针对每个对话有4个选项,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1. –Hello! I want to make a person-to-person call to Toronto, Canada. The number is 932-0806. --___B_____. A. But I don’t know whom do you want to call. B. What’s the name of the party you’re calling? C. What’s the address of the person you’re calling? D. What’s the extension number you’re calling? 2.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 ___B__. A. No, but I have no time. B. No, but I’d like to. C. Yes. I was too busy then. D. Yes. I couldn’t do it right now. 3. –Is everyone always so helpful to you in your office? --- __D___. A. Yes. What can I do for you now? B. Yes, there is a hotel nearby. C. Yes. Can I help you? D. Yes. It’s a great place to work. 4. ---It’s a beautiful day today! How about a little trip out into the country? --- ___A______. A. That sounds great. What should I do for the preparation? B. I don’t know. I really haven’t thought about what we’d do. C. Well, would you like me to pack picnic or to buy something? D. It’s all right. Thank you. 5. –Excuse me.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nearest subway station? --- ___C____. A. Any time. It’s next to the post office. B. All right. Do you want me to go with you? C. No problem. With pleasure. D. Of course not. Go down this street and turn right.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此部分共有2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请从每个问题后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Passage 1 The greatest recent social changes have been in the lives of women.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re has been a remarkable shorten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a woman’s life spent in caring for children. A woman marrying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orld probably have been in her middle twenties, and would be likely to have seven or eight children, of whom four or five lived till they were five years old. By the time the youngest was fifteen, the mother would have been in her early fifties and would expect to live a further twenty years, during which custom, opportunity and health made it unusual for her to get paid work. Today women marry younger and have fewer children. Usually a woman’s youngest child will be fifteen when she is forty-five and can be expected to live another thirty-five years and is likely to take paid work until retirement at sixty. Even while she has the care of children, her work is lightened by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convenience foods. The important change in women’s life-pattern has only recently begun to have its full effect on women’s economic p osition. Even a few years ago most girls left school at the first opportunity, and most of them took a full-time job.

当代教育学

当代教育学 一、填空 1.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5.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6.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系统。 7.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蓬勃发展的90年代,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成了教育的新的理想。 8.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9.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满足学生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10、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利的主体,依法享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11、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 12、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3、技能学习一般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三个基本阶段,指导、练习和反馈在技能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14、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15、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6、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17、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民主问题,是关于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在教育领域扩展与延伸的问题。 18、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学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学。 19、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 20、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包括问题情境、指导尝试、变式训练、系统归纳、反馈调节等五个环节。 21、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诊断教育情况、改进教育效果、区分教育水准、激励教育热情和引导教育改进。 22、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答: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2.教育功能的类型? 答: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5, 3.教育的个体功能? 答: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正向空能 答:1.教育文化的保存功能。2. 教育文化的选择功能。3. 教育文化的融合功能。 4. 教育文化的创造功能. 5.教育目的的定义 答: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6.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边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据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7.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答:1,社会的依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理性与有限理性问题2,人的依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人的需要。 8.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答: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3,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与课堂的组织环境。 9.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6,相互影响。 10.教育专业化的特点及内容 答: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通过专业训练和终生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山大网络教育-操作系统C

《操作系统原理》模拟卷一, 选择题 1.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 D )是不正确的. A."管理资源的程序" 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 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 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 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A ) A.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3.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C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编译系统 C.操作系统 D.标准库程序 4.计算机系统中判别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应是在( B ) A.进程切换时 B.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C.执行P操作后 D.由用户态转入核心态时 5.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B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6.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A )状态. A.就绪 B.等待 C.运行 D.完成 7.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D )

A.页式地址转换 B.段式地址转换 C.静态重定位 D.动态重定位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对于辅助存储器,( BE )的提法是正确的. A."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设备" B."能永久地保存信息" C."可被中央处理器直接访问" D."是CPU与主存之间的缓冲存贮器" E."是文件的主要存储介质" 2.存储管理中的地址转换仅需在CPU中设置一个控制寄存器的是( ACD )管理. A.单个分区 B.多个固定分区 C.页式 D.段式 E.多个可变分区 3.有关设备的管理中,( ADE )是正确的. A."计算机系统为每台设备确定一个绝对号" B."每台设备都应该有一个惟一的相对号" C."申请设备时指定绝对号可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D."申请设备时指定设备相对号使设备分配的灵活性强" E."启动设备时应指出设备的绝对号" 三, 填空题 1.操作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_方便用户使用或界面友好___和___系统能高效工作或效率利用率高_____. 2.当一个进程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_工作区或主存空间或资源____和取消该进程的_进程控制块(PCB)_就撤消了该进程. 3.单个分区存储管理仅适用于__个人计算机(单用户)___和__专用计算机(单道,单作业)__系统. 4.每个索引文件都必须有一张____索引______表,其中每个登记项用来指出一个逻辑记录的__存放地址或指针或首地址___. 5.实现SPOOL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辟出称为__输入井___和__输出井___的专门区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 四, 简答题

当代教育学复习资料

当代教育学 选择: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因改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了当时被认为是具有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人口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其突出标志由三个,即教育先行、教育内涵发生变化、教育高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大、中学生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新增长时期,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规模迅速增长、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内涵逐渐扩大、不平等严重存在。 多样性模式是指有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 教育机会的平等有三重含义:个体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目标的平等。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的闭幕式上,提出了今后三大任务: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学习苏联、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 建国初我国学习苏联的主要形式: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 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各院校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 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 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素质可分为三类: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教师专业训练内容: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 专业意识:从业、敬业、乐业。 专业态度: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倾心相爱、诲人不倦、精诚合作、协同施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专业品质:具有广泛兴趣、与学生打成一片、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客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具有创新精神、 善于接受新事物。 教师为有效的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知识,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阅读完《当代教育学》一书后,我从中受益匪浅,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启发,真正觉得如果老师把认真准备的课堂付诸实施,把所学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与德育,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实现21世纪的教育理想。 一、课堂目标要明确。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所说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来武装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组织学生积极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那么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到呢? 上课前我觉得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白一堂课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应该围绕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进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学习的规律从而达到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老师上课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等,对学生因材施教,把对优等生的培养与对后进生的帮助有机结合,使每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课堂重点要突出。 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讲授间接经验为主、课程的规范程度较高,习惯以教科书为课程的范本。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能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有时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说,而对书本中的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教学,对重点要尽量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三、课堂内容要正确。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理学B

生理学 B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 A.刺激 B.反射 C.反馈 D.兴奋 2.寒冷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局部调节 D. 自身调节 3.心室肌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相当于兴奋性的 A.低常期 B.相对不应期 C.有效不应期 D. 超常期 4.肾上腺素对受体的结合力是 A.都很强 B.对α强,弱 C.对β强,α弱 D.只对α 5.使细胞去极化达阈电位的刺激是 A.阈刺激 B.刺激阈 C.阈下刺激 D.阈强度 6.细胞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转运脂溶性物质 B.耗能 C.靠通道协同 D.顺电-化学梯度7.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为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跨膜电位 D. 局部电位 8.房室瓣关闭与动脉瓣开放间的时间相当 A.快速射血期 B.射血期 C.室缩期 D. 心室等容收缩期 9.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刺激迷走神经 B.由卧位转为站立位 C.心率>180次 D. 颈动脉窦内压降低 10.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时,可引起 A.心室后负荷减少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 心室前负荷增加 D.充盈期缩短 11.血浆pH值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维持的? A.血液B.消化道C.肾D.皮肤 12.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减少 13.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末 14.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B.组织液C.肠致活D.糜蛋白酶 15.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胰酶含量很少 16.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B.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山大网络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模拟题 1、人力资源的特点是主动性、时效性、可再生性。 2、根据时间跨度来划分,人力资源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3、工作分析的步骤分为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四个阶段 4、面试文件主要有面试记录、面试评估表。 5、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有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兴趣爱好的一致性。 二、选择题:(下列题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选错或少选不得分) 1、下面哪些人不属于人力资源统计的范围( D ) A、学生 B、家庭妇女 C、服役军人 D、丧失劳动能力者 2、( BC )是工作分析的方法 A、排序法 B、问卷法 C、访问法 D、因素分析法 3、( AC )是绩效评中的行为法 A、典型事例法 B、书面法 C、固定行为等价法 D、图示评估法 4、( BD )是非量化的工作评价方法 A、因素比较法 B、工作排序法 C、海氏法 D、分类法 5、职务形状是上山型的有( C ) A、办公室职员 B、工程师 C、销售经理 6、( A )是不变薪酬 A、基本薪金 B、绩效薪金 C、红利 D、股票期权 7、用海氏法进行工作评价时属于诀窍的构成因素是( AB ) A、人际关系的技巧 B、管理诀窍 C、思维环境 D、职务责任 8、属于有益——实质性冲突的是( A ) A、两个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发生矛盾后使各自在设计时考虑得更周到 B、人力资源部两个负责人为制定一项新的人事政策而争执不下结果制定的制度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C、财务经理与采购经理的关系不好财务经理从帐目中查出采购经理的违法行为 D、员工因个人对上级不满而故意拖延生产导致交货延期 9、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多样性 B、结构性 C、社会性 D、发展性 10、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BCD ) A、公平性 B、激励性 C、竞争性 D、合理性 三、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转的人的劳动能力 终身就业制:从各类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除非出于劳动者自身的责任,企业主避免解雇员工的雇佣习惯 招聘:员工招聘是指组织根据人力资源计划,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募集、挑选、录用具备资格条件的求职者担任一定职位工作的系列活动 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获得客体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股票期权计划:企业给予其核心人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个限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的一种权利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组织在选聘人员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适人适位,选择高于职位要求的可能留不住,低于职位要求的又不能胜任。而最优秀的人才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因而组织在选聘人员时应该选择最适合岗位要求的。 2、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组织中冲突的存在是客观的,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冲突对组织影响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如果能把冲突处理好就会把冲突给组织带来的弊转化成利,否则反之。但并不能说组织中的冲突越少对组织越有利,因为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大家对组织已经失去了信心,都采取漠视不关心的态度而形成的表面没有矛盾实际却存在潜在的危机,这对组织发展是不利的。

(整理)当代教育学复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教育是,是的基本途径。 2.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 3.从形式上看,教育经历了从到形式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的典型表征。 5.从世界范围说,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国家的义务教育。 6.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延长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7. 、、、和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8.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9.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10. 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11. 和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12.捷克教育家写出了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3.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写成的。 14.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15.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人是。 16. 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17.主张“有教无类”的是,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9.教育学是一门以和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二、选择题: 1. 18世纪80年代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2. 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期自然,便是最好的,这一主张是提出的。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3. 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是哪一位教育家的观点。 A孔子B荀子 C 孟子D朱熹 4. 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A《学记》B《大学》C《师说》D《金言》 5.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 A《政治学》B《理想国》C《雄辩术原理》D《金言》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英语模拟题四及答案

模拟题四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此部分共有5个未完成的对话,针对每个对话是未完成的部分有4个选项,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1. ---Do you mind if I sit here? --- ____C___________. A. Not at all.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B. Of course. Do sit down, please. C. Never mind. I’d like to have some companion. D. Sure. I’d like to have someone to talk to 2. –Why do you always tell me what to do? To be frank, I don’t like it. --- I know, but _C___. A. I don’t like it either. B. How do I do for you? C. I just want the best for you. D. Obviously. You are right. 3. ----That was a delicious dinner. ----_B__. A. Thank you. Don’t mention it. B. You’re welcome. C. Not so delicious, I’m afraid. D. I’m glad you enjoyed it. 4. --- You are most beautiful in that red sweater. --- ___C__. A. Oh, no. It’s just an old one, and I have had it for years. B. Yes. I think it goes nicely with my pants. C. Thank you. My mom knitted it for me some years ago. D. Oh, but I’m not sure if it suits me. 5. ---I missed Prof. Wang’s linguistics class again yesterday. ----____C______. A.Congratulations! B.How nice you are! C.What a pity! D.Have a nice weeken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此部分共有2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请从每个问题后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Passage 1 Many countries face a somewhat more serious economic problem in the form of an unfavorable trade balance with other nations. Such an imbalance exists when the total value of a country’s imports exceeds that of its exports. For example, if a country buys $25 billion of products from other countries, yet sells only $10 billion of its own products overseas, its trade deficit(贸易逆差)is $15 billion. Many underdeveloped nations find themselves in this position because they lack natural resources or the industrial capacity to use these resources, and thus have to import raw materials or manufactured goods. One effect of a trade deficit is the flow of currency out of a country. In the case of an underdeveloped nation, this can cause many financial difficulties, including failure to meet debt payments and obstacles to creation of an industrial base. Even in the case of a fully developed nation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 large trade deficit is a reason for alarm. American products, made by well-paid workers in U.S. industries, cost more to produce than those made in places like Asia, where labor and material costs are much lower. Money spent on foreign products is money not spent on items produced by domestic industries. 6.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