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四首

诗四首

诗四首
诗四首

初二语文导学案第五单元 30、《诗四首》

主备人:付娟时间:课型导学课审核人:

内容导航:(2分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概括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认识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

认识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1、充分预习课文,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诗文大意。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语调,进入诗歌意境,领略诗歌语言的特点。

3、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

集》,存诗400首。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简斋集》。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诗文、指导朗读。

1、大声诵读文章,给加点的字注音。(A级)

草盛.()荷.锄()荒秽.()草木长.()属.国()

燕.()然候骑.()荆.门()徙倚

..()帘旌.()2、再读课文,结合资料及词典,解释下列词语。(A级)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

..归()

道狭草木长

...()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

江入大荒

..流()云生结海楼

..()

帘旌

..不动夕阳迟()徙倚

..湖山欲暮时()

二、.填空。(A级)

1.《归园田居》选自________ ,共有_____首,本诗是第____首。作者______,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________ 。成语“________ ”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2.《使至塞上》是作者_______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_______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________ ,________ 。”

3.《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4.《登岳阳楼》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

《归园田居(其三)》

自研自探·导学

课堂学习·研讨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B级)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情景。

2、思考: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意思?

三、四读课文,合作探究(C级)

1.“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2.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使至塞上》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B级)

朗读诗歌并思考: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三、四读课文,合作探究(C级)

1.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哪一句?你能说说这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吗?

2.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你能画画它的图景,说说它的意境吗?

《渡荆门送别》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B级)

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三、四读课文,合作探究(C级)

1. 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3.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吗?

《登岳阳楼(其一)》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B级)

1、首联表达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颔联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颈联中的“万里”“三年”有什么作用?

1. 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吗?

《登岳阳楼(其一)》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B级)

1、首联表达了什么内容?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颔联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颈联中的“万里”“三年”有什么作用?

8.《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二、选择题.(B级)

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

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2.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三、拓展延伸(C级)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默写这四首诗。(看谁写得准确、工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反思:

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时作业:1王维诗四首

第一单元第1课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野老 ..与人争席罢野老:农夫,这里指作者自己 B.罟师 ..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 C.草枯鹰眼疾.疾:快,锐利 D.山中习静 ..观朝槿习静:习惯安静 【★★答案★★】D 【解析】习静:静修的意思,如静坐、坐禅之类的。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风空灵、典雅,极富诗情画意。 B.“野老与人争席罢”典出《庄子·杂篇》,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仍未得道,心机太重。 C.“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兵之地,借用此地名,多了一重意味,意在表现狩猎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相呼应。 D.“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典出《北史·斛律光传》,史载北齐斛律光狩猎时,射中一雕,称“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 【★★答案★★】B 【解析】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与中声街居委会密切配合,狠抓了校外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B.公司董事会把他吸收到领导班子里来,让他担任副总经理职务,是经过仔细、严格的考验和研究的。 C.7月底建成的国外动物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动态监视国外动物疫情,科学评估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传入疫病的风险。 D.不少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表明:鲁迅先生越到晚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思想就越来越更加明确,更加坚定。 【★★答案★★】C 【解析】A.句式杂糅,把“为了教育学生健康成长”改为“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或“为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 外国诗四首同步检测 粤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外国诗四首同步检测粤教版必修2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闪烁.(shuò)絮.语(xù)迷惘.(mǎnɡ)喑.哑(yīn) B.峭.壁(qiào) 倔.强(jué) 喋.喋(dié) 薄.雾(bó) C.柔嫩.(nèn) 嗡.嗡(wēnɡ) 湿.婆(shī) 钏.镯(chuàn) D.体谅.(liànɡ) 寂.静(jì) 一摞.(luó) 啜.饮(chuò解析A项,“惘”读wǎn ɡ;B项,“薄”读báo;D项,“摞”读luò。 答案 C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5分) A.原素渺小逗留寓意 B.壮观波澜喧滕照像 C.深渊主宰问候体谅 D.徘徊阴郁泛滥影碟 解析B项,滕—腾,像—相。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贾平凹说,如果你能听从老中医的劝告,增强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 坚持锻炼,不气馁,长此以往 ....,你口吃的毛病一定能得到矫治。 B.到肯德基呢?一个饭量正常的人,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足矣。门外还挂着三块 价格表,有意问津者看上几眼便可一目了然,决无阮囊羞涩 ....之虞C.《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描写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宫廷生活,从军事斗争、宫闱内幕、经国治家到礼仪时尚、民 俗风情,各类场景栩栩如生 ....。 D.诚然,办学校一般需要入乡随俗 ....,需要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办学者绝不能 为旧的习俗左右,特别是当事关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时。 解析D项,“随乡入俗”指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A项,“长此以往”意为“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情况)”,不合语境。B项,“阮囊羞涩”指经济困难,手头拮据。此处属望文生义。C项,“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跟活的一样,多用于描摹、刻画人和动物的形态。此处用来形容生活场景不恰当,宜改为“惟妙惟肖”。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双脚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 000余项之多。 B.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18-19 第1单元 1 王维诗四首

1王维诗四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蒸藜炊黍.()(2)啭.黄鹂() (3)芙蓉.() (4)红萼.() (5)风劲.() (6)罟.师() 【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6)ɡǔ 2.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罟师.荡桨向临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 3.名句背诵 (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者名片] “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开元 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

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探究·精研文本] 积雨辋川庄作 [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 [文脉梳理] 《积雨辋 川庄作》 [文本深读] 1.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中国当代诗四首》《外国诗四首》《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新人教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中国当代诗四首》《外国诗四首》《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新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中国当代诗四首》、《外国诗四首》之《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一)诗歌鉴赏方法: 1. 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的创作经历与创作风格。 2. 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社会环境)。 3. 把握诗歌意象的含义以体会意境。 4. 关注表现手法,以深刻理解诗歌主旨。 (二)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与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关系。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讲读)中,舒婷用了哪些意象来抒发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诗歌第一节,连用“老火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五个意象,加以“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语,来描绘祖国所承受的苦难与忧患,并且连用“我是……”的句法,暗喻我和祖国的关系,增强这种痛苦的深度。第三节则用“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意象,来唱出对祖国的希望之歌,抒发诗人在祖国获得新生之后的激动不已的情绪。 2. 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讲读)中是怎样写出秋天的自然之美? 诗人既写出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又赞颂了创造的永恒。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是,梁小斌写秋天的自然之美,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来描绘秋天的风光,而是着眼于对秋天风光的感受上。“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不写风光之美,而写这种美让我陶醉;“我仰望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秋天的辉煌,秋天的美丽,秋天的神秘,尽可让我们自由地想象、联想,去充实、感悟。 3. 《山民》(自读)寓含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山民》以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一个希望出山,向往着海而终未实现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山民追求理想而不可得的矛盾心态。他不甘于现状,从小就渴望走出大山,走向海。“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后代身上。但是,“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儿子也使他很疲倦”。诗中“他想”、“他觉得”、“他不再想了”、“他只是遗憾”等表心理活动的语句,暗示了“他”最终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只是遗憾和抱怨而已。山民空有理想和追求,而无实现理想和追求的行动,恐怕也只能落得个怨天尤人的后果。 4.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自读)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感情? 大海意味着无边的空间和博大的包容。“做一个诗人,你必须热爱人类的秘密……热爱人类的痛苦与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必须歌唱的”(海子语)。因而面对大海时,

6外国诗四首黑八月

第六课外国诗四首·《黑八月》 【圣卢西亚】沃尔柯特 一、作者简介: 沃尔柯特,即德勒克·沃尔柯特(Derek Walcott),生于1930年。他有英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会英语、克里奥耳英语和克里奥耳法语(本地土语)以及西班牙语,使用英语写作。他在多种文化交叉错杂的环境下成长,然而他的国家——1979年才获得独立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沃尔柯特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沃尔柯特的诗,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上定位的。瑞典文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中指出,授奖予沃尔柯特是由于他的诗“大量散发光和热,并深具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产物”,“沃尔柯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他的文化环境定了位,并通过它们向我们每一个人说话”。 沃尔柯特是一个富于爱心的诗人,尽管异化主题和“海难”主题贯串在他的诗中,但他的诗同时又有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使人得以“海难余生”。《黑八月》即是这样一首诗。 在诗风上,沃尔柯特是传统诗与现代诗相结合的

诗人,他不随俗,当诗趋于“反诗’’而显得艺术性“式微”之际,作为“边缘诗人”的沃尔柯特自行其是,独树一帜地表现出丰富华美的诗风。 沃尔柯特从18岁出版第一本诗集起,至今已出版诗集和长诗15部,包括《海难余生》(1965年)、《海葡萄》(1976年)、《星苹果王国》(1979年)、《幸运的旅客》(1984年)、《仲夏》(1986年)、自传性叙事长诗《另一半》(1973年)和史诗体叙事长诗《荷马》(1990年)等。 二、生词: 一摞luò啜chuò饮 三、基本解读: 这首诗描写的雨季应该是非常漫长、晦暗的,但是诗人却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叙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宽厚的接纳,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主题) 诗歌首先写到了“黑八月”的雨水和“肿胀的天”,“一切东西都进了地狱”,大家都在盼望着太阳。诗人想像太阳的方式是非常奇特的,拟人化的太阳是非常有性格的,她像一个小姑娘,不管“山岭冒烟”还是“河流泛滥”,她都“抱窝不出”、“躲在房里赏玩古老东西”,这些“古老东西”里竟然还有“我的诗”。

外国诗歌四首

6、《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诗歌的抒情方式和灵活的选材特点 2、通过朗诵体悟诗歌情感 3、通过讨论探究诗歌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分析诗歌的抒情表意方式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外国诗歌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他们出生贵族,享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但最终却用自己的方式砸碎了华丽的镣铐,带着平等、自由和爱,赤脚走向了广阔的原野。他,是俄罗斯的太阳,金屑一样的诗句释放着灼目的热和狂傲的力,他歌颂大海,他呼唤利剑,他以高加索的囚徒为伴;他,是印度的泰戈尔,宁静的梵音似午后叶与花的私语,天空的飞鸟、秋天的落叶、水中的鹅卵石都在他的诗中找到休憩的家园。今天,让我们感受这两颗高贵而伟大的心灵,聆听他们风格迥异的歌唱。 二、诗人简介和诗歌背景(幻灯投影) 1、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俄国现实文学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提供了典范。他出生贵族家庭,一生向往并讴歌自由,他抨击了农奴制,揭露沙皇暴政,曾多次被流放。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奉承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致大海》这首诗。 2、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小说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见解,饱含了对生活、国家和人民的爱,风格清新,有神秘和感伤的情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13年他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代表诗作有《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边缘集》、《生辰集》等。 三、朗读——读出感情,读出疑难。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致大海》、《我一无所求》,感受诗情和诗意。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朗读,然后请学生谈谈喜欢的饿理由。 3、听录音,然后请学生谈谈感触最深的一点或疑难点。 在学生可能谈到的体会或提出的疑问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出的问题: (1)大海的形象特点及其特征。

外国诗四首_1

外国诗四首 导读:《致大海》 设计思想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

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四首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冰心诗四首苏教版 学习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

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船 -寄母亲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四首 课文赏析

外国诗歌四首-课文赏析 一、方法点拨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诗人1824年写于第二次流放之前,是诗人在南俄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了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把大海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我一无所求》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诗人在诗篇里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隐形的状态,但他描绘的挤奶女子的形象却呼之欲出,在晨曦中,在薄雾里她平静的神态,她勤劳的双手,给人美的感觉。诗歌还通过一系列人和事物的勾勒,突出挤奶女子的与众不同,《底片》的作者是波兰女诗人,这首诗前四节从多角度描绘了底片呈现出来的与生活相反的色彩,最后一节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悟到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要看到事物的反面,要用相反的目光来看生活,不管生活是否有答案,《黑八月》通过八月雨水的泛滥,环境阴暗潮湿的描写,让我们感到压抑郁闷,作者试图告诉人们在面对人生逆境和苦难时,只能选择顺应而无法回避。这首诗的结尾着重表达的是在顺境和逆境中自己心态的转变、发展。 二、赏析要点 1.《致大海》 《致大海》的作者——诗人普希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全国人民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又受到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21岁时就被沙皇放逐。被幽禁在奥德萨期间,他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全诗十五个诗节,可分为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节,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充斥,永不忘怀。 赏析此诗,不仅要理清思路,还要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大海人格化。因为大海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他把大海的自由奔放,任性不羁看作自己心灵的投影,引起诗人对于自由和解放的向往。他由大海得到启示,执著追求自由、歌颂自由。诗人追念拿破仑和拜伦,是因为他们与诗人有相似的地方,渴求自由,追求理想。但对拿破仑的暴君行为却更多的是谴责。 2.《我一无所求》 《我一无所求》选自泰戈尔的《园丁集》。《园丁集》1913仍然是一部“生命之歌”,但较多地融进了诗人青春时代的体验,细腻地描述了爱情的幸福、烦恼与忧伤,其实可以视为一部青春恋歌。不过,诗人是在回首往事时吟唱出这些恋歌的,在回味青春心灵的悸动时,他无疑又与自己的青春经验保有一定距离,可以相对地进行理性审视和思考,从而使这部恋歌不时闪烁出哲理的光彩。《我一无所求》刻画了一个青年在一个清晨,偷偷地欣赏他心中的恋人劳作的情景。诗中的女子勤劳而美丽,挤奶这个劳动场面积写出了女子优美娴熟的动作,也用鲜嫩的牛奶衬托出了女子的性格与品质。而一旁看着的青年始终没有走近,给这场恋爱笼罩上了一点淡淡的忧伤。 3.《底片》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在波兰的一座城市里,用怀疑的目光注视着世界,注视着蹦蹦跳跳的男人们与女人们的爱情,注视着人类孤寂的灵魂和布满痛苦的生活。她珍爱自己心灵里的怀疑,让它们在各居的世界的每一个空间里,淀结为充满智慧和询问的诗章。她怀疑爱情,怀疑生活,希姆博尔斯卡像爱护天真与童心一样,珍爱自己的怀疑。希姆博尔斯卡的怀疑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情愫,是诗人的一种美好的气质。她用怀疑的金线穿起了历史与哲学,在人类现实生活碎片中,让历史和哲学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底片》选取照相的“底片”作意象,来象征我们的生活,照相的“底片”对物象的扭曲变形——围着黑圈的太阳、白樱桃的黑花、鬼魂的印象……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真实的一种怀疑。但是作者最后还是

2020高中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上)1 王维诗四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 王维诗四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蒸藜炊黍.( ) (2)啭.黄鹂( ) (3)芙蓉.( ) (4)红萼.( ) (5)风劲.( ) (6)罟.师( ) 【答案】(1)shǔ(2)zhuàn(3)rónɡ(4)è(5)jìnɡ (6)ɡǔ 2.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罟师.荡桨向临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酒食等款待,此指送饭(2)渔人,这里指船夫 3.名句背诵 (1)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________,纷纷开且落。 (3)________,江南江北送君归。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漠漠水田飞白鹭(2)涧户寂无人 (3)惟有相思似春色(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作者名片] “诗中有画”的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开元九年 (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 (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今存诗400首。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设计理念:两首诗均是外国诗,都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莱蒙托夫通过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休斯通过抒写故乡的河流来抒情,无论是莱蒙托夫的俄罗斯大地还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学生遥远而陌生。因此,本设计打算利用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学习全诗。 教学步骤: 一、学习莱蒙托夫的《祖国》 1.朗读全诗,初步感受 2.续写诗句,体验情感 (1)教师示例,如: 祖国啊,我爱你那野火冒起的轻烟,因为它们在我的眼里恰似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是那样美妙动人! (2)学生活动。 (3)师生交流,形成如下句子: 祖国啊,我爱你那小山上闪着微光的白桦,它们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亲密无间、坚贞不渝。 祖国啊,我爱你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从那里飘出的是和美的交响曲,温馨的春之歌。 祖国啊,我爱你那醉酒的农人的笑谈,那笑谈里有着多少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和乐啊! 祖国啊,我爱你那农人们伴着口哨的舞蹈,舞姿里有着生活的多姿多彩,伴和着生活的甜美怡人! …… 3.改写诗句,歌唱祖国 (1)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分为五小节,任选一节改写成散文,必须用进下列词语: 温馨宁静质朴简单美不胜收刻骨铭心(2)教师出示自己的范文,如第四小节,可以改写为: 我喜欢这样的温馨宁静 ....的时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在暮色中静默无言,

是那样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 ....的日子……这样平常而 普通的乡村风景,在我眼里美不胜收 ....地爱着这片土地! ....,因为,我刻骨铭心 (3)学生活动,交流。 二、过渡 祖国是什么?祖国是壮丽的河山,是勤劳的人民,祖国还是是悠久的历史。下面就和休斯一起追溯黑人的历史。 三、学习休斯《黑人谈河流》 1.了解背景 (1)教师讲解相关知识。 关于黑人: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地统治者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 (2)学生交流他们课外收集的资料。 关于河流: 幼发拉底河——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 2.体验情感 (1)用“诗人谈河流,就是谈”说话。 (2)学生活动,交流,形成如下内容: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的历史。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人类的文明。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自己这令人自豪的种族。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在深重苦难下创造历史的伟大。 …… 四、比较两首诗写作上的不同点 (1)学生自主发现。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遍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那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2.对两首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3.学习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主体。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

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 解题: 作者及背景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刈禾者》(曹鸿昭译)、《孤独的收割人》(黄杲炘译)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艺术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 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冰心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冰心诗四首

冰心诗四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冰心诗四首》教案 主备:何石青严文君审稿: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预设目标: 1、简介作家生平。 2、通过个别诵读和集体诵读相结合。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并让学生讨论朗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到轻、重、快、慢、有的放矢。 3、通过学生讨论,体会小诗的形象和哲理。 4、结合奥运会或自己的切身体会表述自己对《成功的花》的理解 5、结合《嫩绿的芽儿》寓意,写一段文字,构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教学课时:二课时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文并了解诗的大意,力争会背。 2、你对哪首诗的印象最深刻,准备谈谈体会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中国是诗的国度,谁能为大家朗诵几首诗 诗人诗兴大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有感情,有姿势)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着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看投影,了解冰心生平。 (二)简介现代诗的特点,开展诗歌朗诵会 下面我们开一个诗歌朗诵会,看看谁是今天的最佳选手!在比赛之前,我们分小组先试读,看看同学们是否朗读到位,能否做到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 (三)教者适当点拨 同学们,能否说出这样朗读的理由在次基础上听录音,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四)研讨新课 1、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并准备谈理由)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三冰心诗四首

三、《冰心诗四首》 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体味人间至爱亲情,领悟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纸船》《母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篇篇美轮美奂的诗象一串串璀璨夺目的珍珠。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现代著名女诗人冰心的四首小诗。(板书课题)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1921年,参加了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小说集《超人》,,,其作品体裁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笔调柔和细腻,微带忧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语言清新明丽,共鸣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繁星》写于1921年,共164首;《春水》写于1922年,共182首。这些小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作的影响所作。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诗被称为“冰心体”,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们竞相仿效,抒写自己的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提问:你对哪首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分成几组(相同诗分为一组),让每小组同学讨论,为什么这首诗对你印象最深,并让学生人人做好发言的准备。 ⒉依据1、2、3、4首诗的顺序回答讨论结果。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四,品读课文: 1、学习《母亲》 (1)集体朗诵《母亲》,说说: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温暖、宽广、安全……),你有过亲身体验吗?请说出来。 (2) 自由朗读冰心的小诗《母亲》。朗读要求:要感悟亲情,注意节奏和重音。(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教案 (粤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及掌握鉴赏方法 1.基本知识另附 2.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导入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 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教学目的: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遍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那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2.对两首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3.学习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主体。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媒体设计:投影仪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导语设计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解题:作者及背景简介: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

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刈禾者》(曹鸿昭译)、《孤独的收割人》(黄杲炘译)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艺术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研习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问题一: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是贯穿全诗的线索。问题二:概括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节:孤独的年轻姑娘边收割边唱着凄凉的歌;第二节:突出表现收割

《王维诗四首》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揣摩诗歌语言;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体会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及掌握鉴赏方法 1.基本知识另附 2.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二、导入背诵《山居秋瞑》,然后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板书)王维(701-761) ☆结缘佛教:字摩诘,来源于《维摩诘经》,“诗佛”。 ☆仕途经历: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思想分期:前期奋发有为,后期亦官亦隐。 ☆艺术造诣:多才多艺,诗书琴画样样精通,被称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歌成就: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王孟” 三、课前思考: 回忆你所学过的盛唐诗人王维的诗作,说说你对王维及其诗作的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