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文化遗产名单

广州市文化遗产名单

广州市文化遗产名单
广州市文化遗产名单

广州市内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保护区保护规划、骑楼保护规划、近现代优秀建筑、

工业遗产

名录

广州市规划局

2010年1月

目录

一、文物保护单位 (3)

1、市级以上法定文物保护单位 (3)

1.1 第一到六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3)

1.2 2008年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3处) (16)

1.3 与现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名单(共7处) (22)

2、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2)

2.1 二〇〇二年九月一日广州市人民政府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2)

2.2 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第一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名单(二OO五年九月二十日

公布) (26)

3、番禺、花都、从化、增城原县级或县级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31)

二、历史文化保护区 (34)

1、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共16片) (35)

2、广州市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共21片) (36)

三、骑楼 (37)

四、近现代优秀建筑 (42)

五、工业遗产 (43)

六、战略规划核心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文物保护单位

1、市级以上法定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历史城区11处)、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历史城区16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53处(其中历史城区49处);

1.1 第一到六批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荔湾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7 陈家祠堂国家

清光

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革命史迹

1988.1

第三批

国15 广州沙面建筑

国家

清沙面特色建筑

1996.11

第四批

省34 广雅书院旧址省级1889 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

特色建筑

2002.7

第四批

省36 广东邮务管理

局旧址

省级1913 沿江西路43号特色建筑

2002.7

第四批

省37 粤海关旧址省级1914 沿江西路29号特色建筑2002.7 第四批

省锦纶会馆省级清代下九路西来新街21号古建筑及民

2008.12

第五批

市7 华林寺罗汉堂市级清下九路华林寺前31号古建筑及民

1963.3

第一批

市11 沙基惨案纪念

市级1950 六二三路革命史迹

1963.3

第一批

市23 仁威庙市级明、清泮塘仁威庙前街20号古建筑及民

1983.8

第二批

市47 黄氏宗祠市级清中山七路320号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48 旧当铺市级清末华贵路26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

市50 泰华楼市级清多宝坊27号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53 西关大屋建筑市级清末

民初

沙地一巷36号

逢源大街21号

逢源大街8号

逢源北街13号

逢源北街84号

逢源北街87号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75 西门瓮城遗址市级明代中山七路口古遗址1999.7 第五批

市84 南方大厦市级1922 沿江西路49号特色建筑1999.7 第五批

市87 中山七路旧当

市级

民国

中山七路22号后座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88(2)旧民居建筑

(2)

市级

清末

民初

长寿西路鸿昌大街22

宝源路8-34号、5-23

多宝路201-221号

*旧民居建筑(1)在海

珠分区

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135 黄宝坚石屋市级1912 荔湾分区文昌南路敬

善里13号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59 五眼井市级清荔湾分区下九路西来

初地西来后街

古井及其他

2002.7

第六批

越秀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4 广州公社

旧址

国家级1927 起义路200号之一革命史迹

1961.3

第一批

国5 光孝寺国家级五代

—明

光孝路109号

古建筑及民

1961.3

第一批

国12 怀圣寺光

国家级唐、宋光塔路56号

古建筑及民

1996.11

第四批

国13 广州圣心

大教堂

国家级1888 一德路旧部前56号特色建筑

1996.11

第四批

国16 秦代造船

遗址

南越国宫

署遗址

南越文王

国家级

西汉

西汉

中山四路316号

中山四路316号

解放北路867号

古遗址

1996.11

第四批

国17

中山纪念

(中山纪

念碑)

国家级1931

东风中路295号

越秀山

特色建筑

2001.6

第五批六榕寺花塔国家级宋六榕路87号

古建筑及民

省2 “三 二九”

起义指挥部

旧址

省级1911 越华路小东营5号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7 清真先贤

古墓

省级唐解放北路901号古墓葬

1962

第一批

省10 中山纪念

省级1931 越秀公园内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16 五仙观及

岭南第一

省级明惠福西路西斋巷

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17 镇海楼省级明越秀公园内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22 广州古城

省级明越秀公园内古遗址

1989.6

第三批

省24 药洲遗址省级南汉教育路80号古遗址1989.6 第三批

省38 广东财政

厅旧址

省级1915 北京路376号特色建筑

2002.7

第四批

省39 中央银行

旧址

省级1924 沿江中路193号特色建筑

2002.7

第四批

省大佛寺大

殿

省级清

惠福东路惠新中街

21号

古建筑及民

2008.12

第五批

市6 广州解放

纪念像

市级1959 海珠广场中心革命史迹

1963.3

第一批

市9 绍武群臣

市级清

解放北路越秀公园

古墓葬

1963.3

第一批

市10 王兴将军

市级清

解放北路越秀公园

古墓葬

1963.3

第一批

市14 (2)邓仲元墓(含

仲元图书馆)

市级1929

图书馆在越秀公园

镇海路

*墓在东山分区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9 海员亭市级1932 解放北路越秀公园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20 越王井市级秦、汉连新路171号古井及其他1983.8 第二批

市29 光复纪念

市级1928

解放北路越秀公园

革命史迹

1989.12

第三批

市31 解放军进城

式检阅台旧

市级1949

府前路市政府大楼

楼台基

革命史迹

1989.12

第三批

市34 三元宫市级清应元路11号古建筑及民

1989.12

第三批

市42 濠畔街清

真寺

市级清

天成路濠畔街387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43 城隍庙市级清中山四路忠佑大街

48号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46 庐江书院

(何家祠)

市级清

西湖路流水井29号

之一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54 永安堂市级现代沿江西路149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

市56 爱群酒店市级1937 沿江西路113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

市66 东亚酒店市级现代长堤326号特色建筑1993.8

第四批

市86 越秀山水

市级1931 越秀公园内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90 四方炮台

遗址

市级1653 越秀公园内革命史迹

1999.7

第五批

市98 五羊石像市级1959 越秀公园内特色建筑1999.7 第五批

市99 汉水闸与

城墙

市级汉

越秀分区惠福西路

光明广场

古遗址

2002.7

第六批

市106 回教坟场市级清解放北路兰圃西侧古墓葬2002.7 第六批

市123 豫章书院

和潮州会

市级清

沿江路市第九中学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39(1)拜庭许大

夫家庙(含

许应嵘墓)

市级近代

家庙在越秀分区高

第街许地

*墓在天河分区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44 叶剑英商

议讨逆旧

市级1922

西湖路小马站15号

(曾家祠)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49 “孙逸仙博

士开始学医

及革命运动

策源地”纪念

市级1935 沿江西路107号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东山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2 黄花冈七十

二烈士墓

国家级1911 先烈中路79号革命史迹

1961.3

第一批

国3 广州农民运

动讲习所

国家级1926 中山四路42号革命史迹

1961.3

第一批

国9 国民党“一

大”旧址

(包括革

命广场)

国家级1924 文明路215号革命史迹

1988.1

第三批

国11 中华全国

总工会旧

国家级1925 越秀南路89号革命史迹

1988.1

第三批

省3 中共广东

区委员会

旧址

省级1924 文明路194-200号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4 广州起义

烈士陵园

省级

1927

(建于

1957)

中山三路92号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5 广东贡院

明远楼与

省级文明路特色建筑

1962

第一批

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

省9 省港罢工

委员会旧

省级1925 东园横路3号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11 中共第三

次全国代

表大会会

省级1923 东山恤孤院路3号革命史迹

1979.12

第二批

省12 广东省农

民协会旧

省级1925

中山三路东皋大道

礼兴街6号

革命史迹

1979.12

第二批

省13 周恩来同

志主持的

中共两广

东区委员

会旧址

省级1926 万福路190号革命史迹

1979.12

第二批

省14 白云楼鲁

迅故居

省级1927 白云路2号革命史迹

1979.12

第二批

省35 广东咨议

局旧址

省级1909

陵园西路2号大院

之二

特色建筑

2002.7

第四批

省越南青年

政治训练

班旧址

越南青年

革命同志

会旧址

省级1925

文明路246、248号

三楼

革命史迹

2008.12

第五批

市2 庚戌新军

烈士墓

市级1910 先烈中路革命史迹

1963.3

第一批

市3 史坚如墓市级1913 先烈中路79号革命史迹1963.3 第一批

市4 四烈士墓市级1911 中山二路烈士陵园

革命史迹

1963.3

第一批

市12 万木草堂市级1891 中山四路长兴里3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3 冯如墓市级1921 先烈中路79号黄花

岗公园内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4(1)邓仲元墓

(含仲元

图书馆)

市级1924

墓在先烈中路79号

黄花冈公园内

*图书馆在越秀分区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5 华侨五烈

士墓

市级1924

先烈中路29动物园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6 杨仙逸墓市级1924 先烈中路79号黄花

公园内

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7 邓荫南墓及

兴中会坟场

市级1926 先烈南路25号革命史迹

1983.8

第二批

市18 张民达墓市级1926 先烈中路动物园旁革命史迹1983.8 第二批

市36 黄埔军校

驻省办事

处、黄埔军

校同学会、

中国青年

军人联合

会旧址

市级1924 沿江中路239号革命史迹

1989.12

第三批

市55 陈济棠会

市级现代梅花村3号特色建筑

1993.8

第四批

市57 旧民居建

筑区

春园

简园

葵园

明园

市级现代

新河浦路22、24、

26、28号

恤孤院路24号

恤孤院路9号之三

培正路12、14号

特色建筑

1993.8

第四批

市61 广东造币

厂旧址

市级清

黄华路4号省党校

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70 血泪洒黄

花碑

市级1946 黄华路中约外街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72 抗战时期

日军细菌

试验遗址

市级中山二路58号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74 文德楼市级1925 文德东路文德里1

号、3号、2号

革命史迹

1999.7

第五批

市80 中山医学

院校本部

市级

民国初

中山二路中山医科

大学内

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81 执信中学

文物建筑

市级近代执信南路执信中学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82 美洲华侨

纪念堂

市级1929 东山培正中学内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83 东山浸信

会旧址

市级1909 东山寺贝通津9号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85 隅园市级1930 寺贝通津42号特色建筑1999.7 第五批

市127 整理东濠

下游碑记

市级民国越秀北路石刻

2002.7

第六批

市137 范鸿泰墓市级1924 黄花岗公园内革命史迹2002.7 第六批

市141 颐养园旧

市级民国东山分区二沙岛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42 广州市消

防局旧址

市级民国文明路49号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47 市立中山

图书馆旧

市级1933 文德北路71号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海珠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14 广州大元帅

旧址

国家级1917 纺织路东沙街18号革命史迹

1996.11

第四批

省18 琶洲塔省级明新港东路琶洲村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26 廖仲恺、何香

凝纪念馆

省级现代纺织路东沙街24号革命史迹

1989.6

第三批

省30 纶生白公祠

含“乐善好

施”牌坊

省级清广州市新滘镇龙潭村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四批

省40 康乐园早期

建筑群含岭

南大学建筑

群(马丁堂、

格兰堂)、岭

南大学附小

建筑群、马岗

顶洋教授建

筑、模范村中

国教授住宅

群、孙中山铜

像、七进士牌

省级1924 新港西路中山大学特色建筑

2002.7

第四批

省(1)邓氏宗祠(包

括邓世昌衣

冠冢)

省级清

祠在海珠分区龙涎里

直街2号

*墓在天河分区

古建筑及民

2008.12

第五批

市8 纯阳观市级清海珠分区漱珠岗五凤

古建筑及民

1963.3

第一批

市22 十香园市级清江南大道中隔山怀德

大街3号

古建筑及民

1983.8

第二批

市24 古海岸遗址市级五、

六千

海珠分区七星岗古遗址

1983.8

第二批

市33 赤岗塔市级明海珠分区赤岗古建筑及民

1989.12

第三批

市41 海幢寺大雄

宝殿塔殿

市级清南华中路188号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45 卫氏大宗祠市级清海珠分区沥滘镇大浦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51 云桂桥市级清前进路146号晓港公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88(1)旧民居建筑

(1)

市级

清末

明初

南华西路

*旧民居建筑(2)在

荔湾

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89 李福林庄园

中心区住宅

建筑

市级1921

海珠分区新滘镇广州

园艺农工商联合公司

特色建筑

1999.7

第五批

市117 南溟黎公祠市级清

海珠分区新滘镇伦头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32 波楼市级1910

海珠分区洪德路海天

四望街波楼3号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38 广州市界碑市级1930

海珠分区新滘镇小洲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56 杨孚井市级东汉

海珠分区新港西下渡

路东约大街

古井及其他

2002.7

第六批

市158 黄埔古港遗

址和黄埔村

早期建筑

市级

明至

海珠分区黄埔材古遗址

2002.7

第六批

天河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省41 十九路军凇

沪抗日将士

坟场

省级1933 水荫路113号革命史迹

2002.7

第四批

省云从龙墓省级元天河分区沙河镇五仙

桥云家山

古墓葬

2008.12

第五批

省刘氏家庙省级1900 沙河大洲地12号革命史迹2008.12 第五批

市1 朱执信墓市级1921 先烈东路127号

执信南路152号

革命史迹

1963.3

第一批

市25 陈恭尹墓市级清天河分区龙眼洞祥云

古墓葬

1983.8

第二批

市27(2)邓氏宗祠(包括

邓世昌衣冠冢)

市级清

天河分区公园

*祠在海珠分区

革命史迹

1989.12

第三批

市32 冼星海墓市级1985 麓湖公园内革命史迹1989.12 第三批

市67 粤军第一师

诸先烈纪念

市级现代燕塘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69 新一军印缅

阵亡将士公

市级1944 广园东路沙河段1号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71 沙基惨案烈

士墓

市级1925 银河公园内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94 旧金山华侨

千人墓

市级1887 横枝岗古墓葬

1999.7

第五批

市100 朱澄墓市级元天河分区龙眼洞华南

植物园内

古墓葬

2002.7

第六批

市139(2)拜庭许大夫

家庙(含许应

嵘墓)

市级近代

墓在天河分区龙洞村

*家庙在越秀分区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48 中山大学石

牌旧址建筑

市级

1935-

1952

天河分区石牌五山

路、东莞庄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50 胡汉民墓市级1936 天河分区龙眼洞阴平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55 毛泽东视察

棠下农业生

产合作社旧

市级1958

天河分区棠下达善大

街27号、49号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芳村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省通福桥省级明芳村分区石围塘五眼

古建筑及民

2008.12

第五批

市52 毓灵桥市级清芳村分区冲口杏花大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63 车歪炮台市级清广州造船厂区东南面革命史迹1993.8 第四批

市124 聚龙村民居市级清芳村分区冲口街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30 惠爱颠医院

旧址

市级1898

芳村分区明心路36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34 明心书院市级1912

芳村分区花地街明心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市136 真光书院市级1917 芳村分区白鹤洞岗顶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白云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1 三元里平英团

旧址

国家

1841 广园西路抗英大街革命史迹

1961.3

第一批

省1 升平社学旧址

(包括义勇

祠)

省级1841 白云分区石井镇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31 石井桥省级清白云分区石井镇革命史迹2002.7 第四批

省玉喦书院(包

括萝峰寺)

省级清白云分区萝岗镇

古建筑及民

2008.12

第五批

省卢廉若墓省级1927 白云山双溪寺后古墓葬2008.12 第五批

市5 广东人民抗英

斗争烈士纪念

市级1950 广花一路35号革命史迹

1963.3

第一批

市26 梁佩兰墓市级清白云分区柯子岭古墓葬1983.8 第二批

市38 宋名贤陈大夫

宗祠

市级明

白云分区石井镇沙贝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58 姑嫂坟市级南宋云台花园内古墓葬1993.8 第四批

市59 柯子岭六榕寺

和尚墓塔群

市级明清

白云分区柯子岭和顺

古墓葬

1993.8

第四批

市60 简文会状元之

市级明清

白云分区太合镇白云

山乡岭;盘福路98号

古墓葬

1993.8

第四批

市62 戴鸿慈墓市级1910 白云山索道出口处古墓葬1993.8 第四批

市96 许氏黄太淑人

市级1845

白云山同合镇长红村

凤凰山

古墓葬

1999.7

第五批

市97 刘永福“虎”

字摩崖石刻

市级1898 白云山能仁寺石刻

1999.7

第五批

市101 凤鸣古冢市级宋

白云分区新市镇红路

水库东侧

古墓葬

2002.7

第六批

市103 华林寺祖师墓

市级

明至

白云分区白云山二龙

古墓葬

2002.7

第六批

市107(2)宋防御使钟公

市级

明至

两墓分别在太平镇飞

鹅岭和广州白云山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2 曾氏大宗祠市级明

白云分区钟落潭龙岗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3 卢氏大宗祠市级

明至

白云分区神山镇中八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4 圣裔宗祠市级清

白云分区萝岗镇暹岗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5 周氏大宗祠市级清白云分区龙归镇南村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28 联升社学旧址市级1838

白云分区太合镇上北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29 东平公社旧址市级1843

位于同合镇沙梨园,

现为东平村沙园六巷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33 揽翠山房市级清

白云分区新市镇萧岗

村北门大街15号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46 古应芬墓市级1931

白云分区同合镇云东

小区东侧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57 岭南第一泉市级明

白云分区飞鹅岭下政

民路77号

古井及其他

2002.7

第六批

黄埔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10 黄埔军校旧址

(包括东征烈

士墓)

国家

1924 黄埔长洲岛革命史迹

1988.1

第三批

省6 南海神庙(包括

浴日亭)

省级

明、清

(始

建于

隋)

黄埔庙头村

古建筑及民

1962

第一批

省33 外国人公墓省级近代长洲镇深井村竹岗古墓葬2002.7 第四批

市30 万人坑市级1938 黄埔牛山革命史迹1989.12 第三批

市64 鱼珠炮台市级清黄埔港前站293号革命史迹1993.8 第四批

市65 乌涌清官兵合

葬墓

市级清黄埔红山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78 横沙民居建筑

市级清代

黄埔横沙村横沙大街

罗氏宗祠一带

古建筑及民

1999.7

第五批

市79 长洲炮台市级清代黄埔长洲岛革命史迹1999.7 第五批

市92 柯拜船坞遗址市级1845 长洲黄埔造船厂革命史迹1999.7 第五批

市104 巴斯教徒墓地市级清黄埔分区长洲镇古墓葬

2002.7

第六批

市105 庄有恭状元墓市级清

黄埔分区大沙镇飞鹅

古墓葬

2002.7

第六批

市140 长洲黄埔军校

史迹(黄埔公

园、济深公园的

教思亭和花架、

北伐纪念碑等

与黄埔军校有

关的旧址、遗

迹)

市级近代黄埔分区长洲镇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番禺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6 虎门炮台

(番禺部

分)

国家

1841

番禺上下横档岛大角

革命史迹

1982.2

第二批

国18 余荫山房国家

近代

番禺分区南村镇北大

特色建筑

2001.6

第五批

国19 莲花山古采

石场

国家

西汉

至清

番禺分区莲花山旅游

区山顶北

古遗址

2001.6

第五批

省19 莲花塔省级明、

番禺分区莲花山

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20 莲花城省级明、

番禺分区莲花山旅游

区山顶北

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23 留耕堂省级清番禺分区沙湾镇北村

承坊里

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25 屈大均墓

(包括八泉

亭、屈氏宗

祠)

省级明番禺分区新造化龙古墓葬

1989.6

第三批

市35 黎氏宗祠市级清番禺分区南村镇板桥

上街

古建筑及民

1989.12

第三批

市37 愉园市级清番禺分区南村镇南村

北街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68 植地庄抗日

战役纪念碑

市级1944

番禺分区南村镇里仁

洞村

革命史迹

1993.8

第四批

市91 番禺沙头东

汉墓群

市级东汉番禺分区沙角镇古墓葬

1999.7

第五批

市110 陈氏宗祠市级明番禺分区石楼镇一村

西街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1 孔尚书祠与

阙里南宗祠

市级明

番禺分区石基镇大龙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8 鳌山古建筑市级清番禺分区沙湾镇三善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19 屈氏大宗祠市级清番禺分区化龙镇莘汀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51 广游二支队

司令部旧址

市级1938

番禺分区沙湾镇涌边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52 群园建筑市级1941 番禺分区市桥镇海傍

特色建筑

2002.7

第六批

花都分区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国8 洪秀全故居国家

1814

花都分区新华镇大抪

革命史迹

1988.1

第三批

省8 冯云山故居

遗址

省级1814

花都分区新华镇大抪

革命史迹

1962

第一批

省32 资政大夫祠

建筑群

省级清花都分区新华镇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四批

市109 谭氏宗祠市级明花都分区炭步镇文岗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20 高溪村民居市级清花都分区花东镇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22 进士第市级清花都分区赤坭镇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31 中国同盟会

广东番花分

会旧址

市级1909

花都分区新华镇三华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45 花县第一界

农会旧址

市级1924

花都分区花东镇九湖

村王氏大宗祠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从化市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广裕祠国家

明-清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

古建筑及民

省28 五岳殿省级明-清从化市神岗镇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四批

市44 从化学宫大

成殿

市级清

从化市街口镇从化市

中学内

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107(1)宋防御使钟

公祠

市级明至清

祠在从化市太平镇屈

洞村

*墓在白云分区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08 邓氏祠堂市级明从化市神岗镇邓村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53 陆军第六十

二军一五七

师抗日阵亡

将士纪念碑

市级1942 从化市良口镇牛背脊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市154 陆军六十三

军抗日阵亡

将士公墓

市级1946

从化市良口镇石榴花

革命史迹

2002.7

第六批

增城市

序号名称级别年代地点类别公布时间

省21 万寿寺大殿省级明增城市荔城镇前进路

21号市工人文化宫内

古建筑及民

1989.6

第三批

省27 湛若水墓省级明增城市永和镇陂头村

天蚕山麓

古墓葬

2002.7

第四批

市39 雁塔市级明增城市雁塔新区古建筑及民

1993.8

第四批

市77 湛怀德祠市级明末增城新塘古建筑及民

1999.7

第五批

市93 霍韬墓市级1540 增城永和镇九和乡龙

古墓葬

1999.7

第五批

市116 崔太师祠市级清增城市中新镇坑背崔

屋村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21 熊氏祠堂市级清增城市派潭镇腊田布

古建筑及民

2002.7

第六批

市125 飞泉洞摩崖市级北宋增城市荔城镇五星村

周山

石刻

2002.7

第六批

市126 百花林摩崖市级南宋咸

淳年间

增城市荔城镇百花林

罗浪村

石刻

2002.7

第六批

市143 宁远楼市级民国增城市新塘镇瓜岭村特色建筑2002.7 第六批

1.2 2008年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3处)

古遗址(共计8处)

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

1 狮象遗址代至商

时期

从化市吕田镇狮象

村东南

2 大通烟雨井

遗址北宋

荔湾区花地街芳村

大道中344-360号恒

荔湾畔内

3

沙边窖遗址宋

番禺区南村镇沙边

包括沙边村东的大岗、

子子窖岗、陈岗、底岗

等遗址。

4

百步梯遗址1682年花都区梯面镇民安

5 穗石村炮台

遗址

清初

番禺区新造镇穗石

村北约马展冈

6 大奶岗烽火

台遗址

元至清

番禺区化龙镇大奶

岗岗顶

7 礃塘潭古采

石场遗址

番禺区大岗镇人民

公园

8 千年古道遗

唐至民

国越秀区北京路

包括古道遗址和门楼遗

古墓葬(共计26处)

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

9 陈元德将军

南北朝番禺区石碁镇水坑

村西北将军山

主墓为陈元德墓,两侧

分别为其长子陈亮夫妇

合葬墓、曾孙陈所学夫

妇合葬墓

10 秦悦会家族

天河区新塘街凌塘

村背底山

主墓为秦悦会夫妇全葬

墓。两边挂榜分别为其

子秦仕廉夫妇、秦仕显

夫妇合葬墓。

11 李慕陶墓宋黄埔区长洲街深井村秋岗山(李家山)

12 温德兴墓宋白云区白云山犀牛

13 温太夫人墓宋白云区白云山御书阁(土名猪肝吊胆)

14 庾东旸夫妇

宋白云区白云山御书

5 萝岗钟氏古

墓群

宋萝岗区萝岗街岭头

西孖坟山

含钟遂和家族墓、萝峰

村钟氏墓群、钟耸翠轩

家族墓。钟遂和家族墓

由4座坟墓组成,中间

为萝岗钟姓始祖钟遂和

及其夫人合葬墓,周边

为其子孙墓。

萝峰村钟氏墓群共5座,

包括黄氏太恭人墓、钟

彰义夫妇墓、钟朝爵夫宋至清

萝峰村馒头山

刘村华圃村北侧山

明刘村洋城冲天凤

妇墓、钟国贞墓、徐氏太安人墓,位于钟玉喦墓下方。钟耸翠轩家族墓为钟耸翠轩与杨氏安人、梁氏安人合葬墓。

16 单起岩墓南宋增城市朱村街丰湖

村后山

17 陆泰泉墓、文

冲陆氏大宗

南宋、清

黄埔区大沙街姬堂

村将军山、文冲街

文冲社区西坊南大

街8号

18 梁氏一品夫

人墓

南宋

萝岗区萝岗街火村

獬口山

19 麦公进夫妇

南沙区黄阁镇压东

里山塘大鹤山(犁

头嘴

20 陈莘隐墓元白云区白云山合花

园内

21 堪横云夫妇

增城市新塘镇瑶田

村东头社丰冈嘴

22 苏绍箕墓(晴

川苏公祠、车

陂苏氏墓群

白云区白云山苏家

山车陂苏氏墓共7穴,分

上下两层,上层包括苏

鹿泉夫妇墓、苏天乔夫

妇墓、他氏太安人墓。

下层墓共四穴,墓碑字

迹不清。当地人称为“七

姐妹墓”

天河区东圃镇车陂

村祠前大街2号

明车陂街车陂石狮山

23 曾豫斋墓明番禺区新造镇北亭村金银山

24 李宗礼家族

番禺区化龙镇水门

村六子岗

共8座,分别为李宗礼

夫妇墓、次子李瑞山夫

妇墓、季子李瑞林夫妇

墓、孙李云峰夫妇墓、

李云谷墓、李云谷夫人

黄氏墓、李云谷之子李

曲照夫妇墓。

25 张柏庭墓明花都区炭步镇鸭湖村东北角(土名落地金钱)

26 湛治中墓、湛

果成墓

增城市亲塘镇白江

村东宁合作社大桥

头山

27 陈邦彦墓清增城市仙村镇雅瑶九头山尾大坑坜

28 王永名墓1702年

花都区赤坭镇丰群

村狮形岭(城隍爷

山)

29 仑头村黎氏

墓群

明至清

海珠区官洲街仑头

村后底岗(密松岗

俗语“始祖墓|”,共有

23座。主墓为当地黎氏

始祖夫妇及二世祖合

墓,主墓两旁次墓为始

祖夫人彭氏及三世祖夫

妇之墓。主墓后排为四

世祖南溟黎太公夫妇合

墓。其他均为家族成员

墓。

30 钟辅廷墓白云区白云山五龙

31 刘绍基家族

1899年

白云区白云山千尺

蹬旁的将军岭

中间为刘绍基夫妇合葬

墓,东侧为其妾张氏墓,

西侧为其子刘世安夫妇

合葬墓。

32 胡嘉宾墓清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狮茅岭

33 黄炎章夫妇

番禺区石楼镇茭塘

西村后岗

主墓为黄炎章夫妇合葬

墓,两侧挂榜分别为其

子黄翎贤墓、孙黄德耀

夫人杨氏墓。

34 刘仲达、刘廷

光家族墓

番禺区化龙镇柏堂

村四房岗

为3座连体呈“品”字

形墓的家族墓,左右两

侧主墓分别为刘仲达夫

妇墓、刘廷光夫妇墓,

中间连接处为刘氏恭人

墓。

古建筑(共计32处)

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

35 “淡墨流芳”

牌坊、邝衍聚

夫妇墓

明清、元

白云区钟落潭镇湴

村、从化市太平镇

牛心岭村望牛岗

36 李忠简祠、李

昴英墓

明、宋

番禺区沙湾东村育

萝大街38号、增城

市朱村镇神岗村丰

湖山

37 后山黄公祠明番禺区化龙镇塘头村村心大街19号

38 刘氏宗祠明清增城市石滩镇麻车

39 朱村塔明增城市朱村镇朱村

40 颜村陆氏大

宗祠

明清从化市太平镇颜村

祠内保存有一方明弘治

十二年(1499)红砂岩质

案脚。

41 秦氏大宗祠明清黄埔区南岗街南岗社区南岗西路

42 银行会馆旧

荔湾区珠玑路连珠

巷18号珠玑路小学

43 龙潭村古建

筑群

海珠区华洲街龙潭

含兴仁书院、东湖祖祠、

笙表节孝牌坊、迎龙桥、

利溥桥、汇源桥、康济桥。

44 招氏大宗祠、

仲山招大夫

白云区金少街横沙

村东约、横沙大街8

45 金花古庙清黄埔区长洲街长洲社区白鹤岗山下

46 蒲氏宗祠清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珠江村下街西

47 三捷何公祠、

何则桢夫妇

萝岗区联和街八斗

村老屋八旺旺街33

号、八斗村茶山下

包括三捷何公祠、八斗古

井、何则桢夫妇墓。

48 寅堂祖祠清萝岗区萝岗街萝峰村龙田街西五巷11

号对面

49 大魁阁塔、龙

津桥

番禺区石楼镇大岭

村西约

50 黄氏大宗祠清番禺区钟村镇屏二村玉树大街26号对

51 鉴湖张大夫

家庙清

番禺区沙湾镇龙岐

村大巷街

52

林氏大宗祠清番禺区小谷围街穗石村穗石大街52号

53 莲溪村麦氏

大宗祠

南沙区黄阁镇莲溪

村宿国新街

54 崔氏宗祠清番禺区小谷围街北亭村渭水大街14号

55 “文学流风”

牌坊清

番禺区沙湾东村经

术路京兆小学内

56 练溪村古建

筑群

番禺区小谷围街练

溪村练溪大街14

号、16号、18号、

6号之一、朗尾大街

10号、8号

包括淡隐霍公祠、霍氏大

宗祠、萧氏宗祠、华光古

庙、关氏宗祠、三圣宫等

6处祠堂和庙宇。

57

三华村徐氏

大宗祠、默奄

徐公祠

清、

1863年

花都区新华镇三华

村中华社

58 友兰公祠清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塱西社

59 盘古神坛清花都区狮岭镇振兴村炉山山麓

60 茶塘村洪圣

古庙清

花都区炭步镇茶塘

村南社

61 三吉堂古建

筑群

花都区花东镇山下

村三吉堂自然村

包括“鑑泉清公祠“及其

西侧两列“七龙过脊”民

62 “贞寿之门”

牌坊1840年

花都区炭步镇华岭

村华岭山下

63 姚氏宗祠明清增城市石滩镇三江金金兰寺村

64 稼宝堂(含当

铺)

增城市三江镇张岗

尾村

包括张氏祠堂及其附属

的书房(兼作客厅,谷称

“船厅”)、当铺。

65 泰成大押旧

从化市太平镇广从

公路旁又称太平场当楼。

66 存理李公祠民国从化市鳌头镇象新村下塘自然村

石刻(共3处)

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

67 常春岩明黄埔区穗东街南基社区南湾村

68 石仁窿蓄水

湖碑

1946年

天河区棠下上社村

石人窿蓄水湖畔

69

“百丈飞涛

漏泻天”摩崖

石刻

民国

从化市温泉镇天湖

百丈飞泉瀑布碧水

潭顶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30处)

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

70 卧云庐清末民初白云区金沙街横沙南围

大道75号

71 西湖社学旧址1842年白云区钟落潭镇长沙埔村迎龙街43号

72 朱兆莘旧宅清末花都区赤坭镇黄沙塘村

顺序号名称时代地点备注

73 同盛机器厂旧

清末民初

荔湾区花池地上市镇东

街广安里1号

现存建筑物有巧明火柴厂

的附设厂房同盛机器厂和

五栋住宅楼房。

74 和平路侨批局

旧址、广安钱

庄旧址

清末民初

1928年

荔湾区和平东路50号

荔湾区梯云东路188号

75 协同和机器厂

旧址1911年

荔湾区芳村大道东毓灵

桥北侧

现存主厂房、陈拔廷别墅、

仓库、水塔、吊机及剪板

机等。

76 近代洋行仓库

和码头旧址

近代

荔湾区白鹤洞新马路一

号、芳村大道东信联路

29号、芳村大道东48

号、白鹤洞南校围1号、

芳村大道中广州市港务

局河南港务公司第三港

站内、芳村大道沙涌南

侧、海珠区龙凤街革新

路124号、革新路新民

八街36号

包括龙唛仓旧址、花地仓

旧址、潭甸仓旧址、德土

古仓库旧址、日清仓旧址、

美孚仓旧址、太古他旧址、

大阪仓旧址及相关的码头

旧址

77 伍汉持墓1913年越秀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

78 伍仙门发电厂

旧址

民国

越秀区沿江西路421号

附近

79 第一次全国劳

动大会旧址、

中国劳动组合

书记部南方分

部旧址

1922年、

1921年

海珠区海幢街滨江西路

232号、越秀区解放中

路玉华坊玉华中约3号

之二

80 彰德阁1923年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美

成小学内

81 光孝堂1924年越秀区诗眉睫街光孝路

29号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广东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广东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福建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内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中山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蒋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远在秦汉时期,广州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州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广州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广州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广州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广州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广州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广州榄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日期:

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 1 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梅州市群众艺术馆 2 中山咸水歌中山市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 广东音乐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 4 台山市台山市文化馆 5 潮州音乐潮州市潮州市民间音乐团 6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 7 广东汉乐大埔县大埔县文化馆 8 民间舞蹈龙舞 湛江人龙舞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文化馆 9 汕尾滚地金龙汕尾市陆丰市文化馆 10 狮舞(广东醒狮)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 11 遂溪县遂溪县文化馆 12 广州市番禺区沙溪镇文化站 13 英歌普宁英歌揭阳市普宁市文化馆 14 潮阳英歌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 15 传统戏剧潮剧 汕头市广东潮剧院 16 潮州市潮州市潮剧团 17 正字戏陆丰市陆丰市正字戏剧团 18 粤剧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艺术研究所 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20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21 广州市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 22 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 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 23 传统戏剧西秦戏海丰县海丰县西秦戏剧团 24 白字戏海丰县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25 花朝戏紫金县紫金县花朝戏剧团 26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汕尾市陆丰市皮影剧团

27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高州市高州市文化馆 28 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市潮安县文化馆 29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文化馆 30 民间美术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 31 剪纸(广东剪纸)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 32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 33 潮州市潮州市群众艺术馆 34 粤绣广绣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 35 潮绣潮州市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 36 象牙雕刻广州市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 37 潮州木雕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文化馆 38 灯彩(东莞千角灯)东莞市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 39 传统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技艺佛山市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 40 端砚制作技艺肇庆市肇庆市端砚协会 41 凉茶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42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43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44 民俗瑶族盘王节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45 小榄菊花会中山市中山市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 46 瑶族耍歌堂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 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 1 民间文学雷州歌雷州市 2 谜语(澄海灯谜)汕头市澄海区第一批扩展项目 3 传统音乐惠东渔歌惠州市 4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 5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 6 传统舞蹈麒麟舞海丰县 7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深圳市 8 禾楼舞郁南县 9 蜈蚣舞汕头市澄海区 10 瑶族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 11 龙舞埔寨火龙丰顺县 第一批扩展项目人龙舞佛山市 荷塘纱龙江门市蓬江区 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 醉龙中山市 12 狮舞(席狮舞)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

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_3000字

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批准中国珠算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中国第30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此前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在其网站上介绍说,中国的珠算是一套历史悠久的、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珠算通过传统的口述和自学等方式世代传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而珠算申遗成功之后,相关专家表示说,此举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加深对珠算的了解,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下面,小编将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盘点如下:

2001年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 中国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 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外国部分).doc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外国部分) 一、课标要求考点链接:《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古代埃及金字塔文明的杰出代表及其在世界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地位;金字塔建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及意义;阿布辛拜勒神庙、小辛拜勒神庙、菲莱神庙的艺术特点、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中人类体现的精神意识及意义;雅典城邦和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艺术特点、奥林匹亚遗址特点和文化价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和精神;古罗马城的由来以及罗马大斗兽场、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万神殿、凯旋门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原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美术馆、帕拉蒂纳美术馆的于是特点和历史意义;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殖民主义的罪恶和戈雷岛的历史价值;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犯下的罪恶;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作用。学法提示:本专题的内容较为琐碎,以识记性为主;但是它们跟历史发展的脉络联系紧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要密切结合政治史、经济史的内容,融会贯通,深化记忆。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瑰宝,但它们却面临很多危机,因此,学生在学

习的时候应该结合现实,充分认识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知识内容的过程,也是充分认识其实质和精神的过程。学习的方法,主要是收集资料和进行探究式学习。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不可能都取实地考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及文字资料加以利用;探究式学习,也主要是对图片影像资料的观察、赏析,及对文字资料的研究,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既要探究文化遗产各自的性质特征、艺术风格和技术成就,又要从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创造和形成的过程、对社会发展和文化演进的影响等方面来把握其深刻的内涵。应该得到这样的认识: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都创造有自己的文明成果,这才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绝不仅属于所在国家或地区,而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这是通过学习应当充分理解的重要概念。 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和主要内容《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登陆标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制定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和数量二、知识梳理(一)知识体系34567891011131415161718 2019-06- 一、课标要求考点链接:《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广州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保存、传承、传播、利用等保护活动以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相关事项。 第四条市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卫生、民族宗教、体育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五条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确定专职人员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六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并接受文化、财政、审计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补助经费和业务经费。 补助经费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站建设、传承和研究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的补助。 业务经费包括评审、宣传、传播、培训、咨询、征集、展览展示、开发设计、信息化建设等经常性专项经费。 第七条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市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实行全程动态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 (3) 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 (3) (一)萧山花边 (3) (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 (3) (三)民间物质遗产 (4) 1.千年地藏寺 (4) 2.接龙禅寺 (4) 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 (4) (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4) (二)政府的保护力度 (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 (6) (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 (6) 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 结束语 (7)

【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 前言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 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 世界遗产标志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基本信息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和所报的项目越来越多,已有37项。2002年4月28日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 次会议决定,今后审批世界遗产的条件将更加严格,一个国家一次最多申报两处遗产(其中至少包括一项自然遗产提

名),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的国家将享有优先权。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类。申报程序 现状 从遗产的提名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要经历若干程序 和相对漫长的时间。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7月1日前,按照统一规定的严格格式和内容,将本国自认为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预备项目正式申报文本(包括文字、图纸、幻灯、照片、录像或光盘等)送达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将把有关材料转达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由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从当年年底至下一年的三四月份进行考察和论证,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召开一次主席团(7个成员国)会议,初步审议与世界遗产工作相关的事项,包括新的(上一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提出建议;再于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主席团特别会议,补充审议第一次主席团会议未尽事宜,然后将包括审定新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在内的相关大事提交紧随此次主席 团会后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全会通过。 办理申请的程序和时间表大体如下:7月1日,接受提名申请截止。9月15日,秘书处登记并索要所缺材料,材料完整的申请将被交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或国际自然及自

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们知道桥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不知道也没关系,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在桥头,出名的不仅是莲湖的荷花与油菜花,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家拳。莫家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属于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传说创自莫达士。发源地是广东伙岗村。明末清初,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 当13岁,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 伙岗村(现为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娶何氏为妻,生莫硕士、莫达士二子。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技成后返回火岗村,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于是开宗创派称为发源地伙岗村莫家拳。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现今,莫家拳主要流传在惠州、东莞、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并已流传于香港、澳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英国和美国等地。 今天,我来到了桥头镇青少年莫家拳培训基地,参观了中华武术文化长廊、传统南拳和莫家拳武术馆,了解到了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魅力,也正是因为文化,每年的假期都会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开到桥头,观

赏我们的名花和文化艺术。同时,我明白到莫家拳的意义来源,莫家拳是用来防身健体的拳法,不适于打架。一些老年人为什么会去学打太极,正是为了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不健康,可以快乐的生活吗?所以,这几年来莫家拳的名声大振,是因为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如今,莫家拳已经发展到了小学,几代莫家拳传人研发出了适宜中小学生的拳法。特别是五至六年级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不能挑食,多做莫家拳,有助长高。 同学们,是不是明白到了桥头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意义存在呢?单单莫家拳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我国各地的武术与名胜古迹啦!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 关于“非遗”,往往侧重于个别少数民族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小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民族、局部区域、特定时间、某个行业的“非遗”,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有普遍影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非遗”呢? “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 “非遗”,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

我们应如何对待民间文化遗产

我们应如何对待民间文化遗产 ——以堪舆文化为例 摘要:谈论民间文化遗产的文章汗牛充栋,不过多是以呼吁保护,取精弃粕为主。笔者另辟蹊径,从民间文化遗产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来谈论一下对待其的态度。又选取较为神秘的堪舆文化为例,简析其中透露出来的自然与和谐,并立足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堪舆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出对一部分社会问题的看法。 关键字:民间文化遗产、堪舆文化、自然和谐、社会问题 How should we do with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 Take example by geomancer culture Abstracts: There are lots of passages talking about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s, however, they just primarily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the heritages and accept the good and reject the bad. I try another way to talk about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m, which was reflected by the spirit of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s. And I choose to take the mysterious geomancer cultur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nature and harmony in them simply. Moreover, I will put forward my opinions about some of the soci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ition in current and integrated by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geomancer culture. Keywords: folk cultural heritages, geomancer culture, natural harmony, social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 CHINA ■长城The Great Wall 1987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Imperial Palace 1987 ■泰山Mount Taishan 1987 ■莫高窟Mogao Caves 1987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198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1987 ■黄山Mount Huangshan 1990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1994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1994 ■武当山古建筑群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1994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Historic Ensemble of the Potala Palace, Lhasa 1994 ■庐山国家公园Lushan National Park 1996 ■峨嵋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乐山大佛) Mount 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 1996 ■平遥古城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1997 ■苏州古典园林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1997 ■丽江古城Old Town of Lijiang 1997 ■颐和园Summer Palace, an Imperial Garden in Beijing 1998 ■北京天坛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 1998 ■武夷山Mount Wuyi 1999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 1999 ■青城山—都江堰Mount Qingcheng and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2000 ■皖南古城:西递和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 2000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2000 ■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000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 2001 ■古代高句丽王国的王城及王陵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 2004 ■澳门历史城区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2005 ■中国安阳殷墟Yin Xu 2006 ■开平碉楼与村落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2007 ■福建土楼Fujian Tulou2008 ■五台山Mount Wutai 2009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涵丰富,远在汉时期,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榄雕)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共计7项):闵子骞传说华山华阳宫传说五月十三祭天习俗《泰山北届届碑之谜》等几 十处(件)名人名地历史名地历史故事传说大明湖的传说东平陵城的传说李开先的传说故事 民间美术(共计3项):济南面塑济南剪纸济南泥塑 民间音乐(共计1项):商河民歌 传统戏剧(共计5项):济南吕剧济南京剧五音戏王皮戏济南皮影戏 曲艺(共计6项):山东快书(杨派、高派) 山东琴书山东大鼓济南相声长清落子平阴渔鼓民俗(共计3项) :商河梁王冢庙会女郎山庙会千佛山庙会 民间舞蹈(共计10项):四蟹灯商河鼓子秧歌梆鼓秧歌芯子(抬芯子、扛芯子、转芯子) 加古通花鞭鼓舞济阳鼓子秧歌高跷(乔家、胡家、饮马) 猫蝶富贵绣球灯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7项):历城板栗栽培技艺龙山黑陶制作技艺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商河老粗布制作技艺仲宫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济南烤鸭制作技艺章丘大葱栽培技艺 其他(共计1项):大观园晨光茶社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9项) 民间文学(共计22项) 张尔岐的传说大舜的传说鲍叔牙的传说辛弃疾少年传说黄巢村的传说历城民间故事章丘地名传说袭勖的传说故事大周三藏、大唐三藏义净传说五股穿心柏传说郭巨埋儿的传说黄巢寨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扁鹊的传说孙膑与庞涓故事马山故事娄敬洞传说故事玉皇山传说灵岩寺的传说故事和圣柳下惠的传说故事阁老于慎行的传说故事管仲三归台的传说故事 传统美术(共计1项):鲁绣 传统音乐(共计2项):砸山东章丘扁鼓 传统舞蹈:扇鼓舞八卦益智灯 传统戏剧(共计2项):平阴木偶戏章丘梆子 曲艺(共计2项):木板大鼓评书(济南方言) 传统技艺(共计6项):济南油旋制作技艺垛石镇平安五香驴肉制作技艺德馨斋传统酱酿制技艺黄家烤肉制作技艺糖酥火烧制作技艺石家老陶制作技艺 民俗(共计5项):孝堂山庙会马山三月三庙会少岱山庙会黄石公祭祀活动章丘铁匠生活习俗 传统医药:宏济堂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济南形意拳 扩展项目(共5项):传统美术(共计1项)长清剪纸 传统舞蹈(共计3项)商河高跷曲堤金李小伞秧歌济南西关高跷 曲艺(共计1项)山东快书(于派) 课题示范 宏观类: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调查、影响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微观类:闵子骞传说的现代价值、听山东快书品曲艺魅力 要求:1、课题组自由组合,每小组6-8人 2、填写完整,每小组填写一份申请表本周交至政治组林琳老师处(交表时间每天课间操,另领取活动记录表和结题登记表) 3、活动记录表和结题登记表上交时间为12月7日前

世界遗产分类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分类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的评定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参看前例)。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的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

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①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②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③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以下统计截止至2010年)

昆曲资料图片 2001年(1项):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琴资料图片 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关于它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之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并正式公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中国曲艺品种十分丰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流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项目共46个,至2019年,共有193个。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所创造、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场所表演的各种传统舞蹈,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41种流传于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民间舞蹈项目入选,截至2019年,增至324种。其中包括在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的秧歌舞、狮子舞、龙舞;彝族的葫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2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入选。其中包括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琴艺术,另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回族的花儿等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这门类已增至401个项目。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共31项,至2019年则增至231项。其中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彝族的《阿诗玛》长篇叙事诗等少数民族著名的口头文学经典;有汉族流传久远的著名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白蛇传传说等;也有耿村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等,至今仍在民间鲜活流传,散发着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形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全及图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 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 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 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 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 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 录》的理由。) 长城 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 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 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多>> 故宫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