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家的“抱元守一”与佛家的“制心一处”

道家的“抱元守一”与佛家的“制心一处”

收敛心神,专注于一点,正像凸透镜一样将阳光聚集到一点,你得到的将是耀眼的光和炙手的热。从道家的思想来说,最为理想的至高境界当然是恬淡虚无,众美从之。但是这种境界好像不是寻常人一下子就可以轻松达到的。如果做不到心地一片空明虚无,那能做到凝神守一,也是几近于道的事情。按笔者的理解,就好像一下子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办不到的话,你就不妨定下心来数数绵羊什么的,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慢慢地就这一件事也忘了,你就睡着了。

在《庄子》的文章中,说过不少凝神守一的例子,像《达生》篇中的这个捕蝉的老人: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这个故事说孔子去楚国中,见到一个驼背的老人在捕蝉,这个老人捕起蝉来神乎其技,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就拿住会飞的蝉。孔子对他说:“你好棒啊,有什么秘诀吗?”这个老人说:“有,我为了提高技巧,在竹竿顶上叠泥丸,经过五六个月后就可以摞上两个泥丸而不掉下来,这时候捕起蝉来失手的时候极少,如果练到摞三个泥丸而不掉下

来,那失手的时候就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摞五个泥丸不掉,那捕起蝉就如取死物一般容易。我捕蝉时,身体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我对胳膊的感觉,就像枯木枝,虽然天地万物有很多,但是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蝉的翅膀上,我心无二念,不因外物而干扰一点,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的呢?

孔子马上回头现场对徒弟们进行教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就是神奇的驼背老人告诉我们的啊!”.

还是《达生》这一篇,隔了没有多少文字,庄子又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说有个叫庆的人(梓代表他的职业),用木头做悬挂钟磬的架子,做成后美轮美奂,观者惊为鬼斧神工。鲁侯也惊问:“你是用什么道术做成的?”此人答道:“我是个工人,哪有什么道术。不过。我有一点(是接近道的),我在作鐻之前,不敢损耗精气,必定静心斋戒。如此三天后,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五天后,没有是非美恶之心,七天后,就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在这个时候,眼里没有朝廷,

专心于我的工艺而外物都视而不见,然后进入山林,观察树木的天性,见到形态极佳的材料,在我看来,一个完好的鐻就在心中了。然后再动手来做,这样心性自然与外界相合,所以做成的乐器也被疑为神工,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像这样例子,我们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因为很多的事例就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把心思专一用在某种事业上,可以说没有不成功的。正所谓“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即精,精即无所不妙”,韩国李昌镐是围棋界的绝顶高手,生性木讷寡言,到现在30多了还没有女朋友。他年收入10多亿韩元,却每天坐地铁去棋院,一天要花七八个小时研究棋谱,甚至有人说他恐怕吃饭睡觉时都在想棋。正是这样,他在棋盘上却老成得不能再老成,冷静得不能再冷静,精确得不能再精确,俨然如一尊不可战胜的“石佛”,让天下个个怀绝技在身的高手都不寒而栗。无论是马晓春的妖幻,常昊的沉稳,曹薰铉柔风快枪,刘昌赫的大力刚猛,无不在李昌镐面前软软地倒下,无可奈何。

历来有成就的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是这样。我们知道得应该不算少,像什么牛顿煮手表、爱迪生结婚时还去实验室做实验等等。古今中外,道理是一样的。有故事说:

有一次,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爱科学,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有兴趣,可读了不少书,收效却不大。”法布尔拿出一个放大镜对他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

看。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类似的故事可能大家听过很多。专心致志于某种事业上,肯定会使事业获得成功,这是无庸置疑的。不过,只是这样讲下去,又成了成才励志的东西了,在道家的思想中,凝神守一的作用,却不单单是指干某种事业。

我们原来说过,在道家的思想中,世俗中的功业成就都不值一提,何况像粘个知了、做个漂亮的木架子这种玩意儿。庄子说这些,无非就是想说,你看,如果‘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做事情就可以无所不精,无所不达。这些其实都是些小玩意儿,但如果你把精神都凝聚在道家的修为上,就会有多大的成就呢?

其实就在这两个故事前的文字里,庄子就说了: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庄子·达生》)列子问关尹(就是看守函谷关,让老子写《道德经》的那个,据说后来也得道成仙):“得道高人水火侵,在最高处也不害怕,怎么练得?”

关尹说:“这是守住了纯正之气的原因,而不是巧智和勇力能做到的……如果游心于无为之道,使心性纯一,保养纯正之气,使德性和天道相合,以通达于自然。像这样的得道之人,天性完备,心神无缺,外物怎么能侵扰伤害他呢?”

我们来看一下所谓的“抱元守一”这个词,元,当然不是银元美元,在道家是指最原始最根本的事物。抱,兼有混融的意思。至于一,笔者觉得和“元”是接近的。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就道家来讲,“一”是天地万物生成变化收藏的根源,是修炼逆返元始大道的必由之路。抱元守一法,是道家传统修炼之法。其修法为融先后天之一气,抱道法自然之宗旨,神与气合,浑然归一,返归本始。

王重阳真人曰,“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真功也”,道家有不少宁神静气的内功修炼方法。但基本上都是从入静然后意守丹田而筑基。所以大家看王重阳的徒弟铁脚仙王真人就叫做王处一,也是取抱元守一之意。清净散人虽然叫孙不二,但“不二”,还是“一”的意思嘛,只不过是换个说法而已。

从道家和道教的角度来讲,常说人都有先天之神,但是随着年龄

的增长,这先天之神的灵气就慢慢地被消磨干净了。这有点类似于贾宝玉所说的,美眉们本来都是聪慧有灵气的,但是年纪大了后一嫁了男人就沾上男人气,比男人更可杀了。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婴儿一般的睡眠想必是被烦俗之事所困扰的人们的渴望,但能达到此境界恐怕脑白金之类的是无能为力的,心病还须心药医,还是要靠精神的修为来解决。

童子,虽然比婴儿更大了些,但是依然不失为道家和道教所推崇的“吉祥物”,在一些神话故事中,头挽日月双髽髻,红扑扑的小脸,如“哪咤”一般形象的仙童向来是道教道家的特色。所以就有点档次的妖怪也像我们要喝纯净水一样要吃纯净的童男童女,民间也迷信童子有某些“神通”,相信童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鬼祟之类。童男当然尤为珍贵,他的童子尿都可以入药。相对一下,佛家中就没有类似的角色,小和尚好像不大值钱,远不如老和尚。《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人号“老顽童”,实得道家真味。像丘处机等人执着于“修道”的形式,其实却远未得道家的真谛,周伯通虽然也不能说完全“得道”,但他能心性像顽童一样返回本元,无知无识,所以在武功上远高于“全真七子”之辈。

广成子

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曰:“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曰:“尔治天下,禽不待候而飞,草

木不待黄而落,何足以语至道?”黄帝退而闲居三月,后往见之,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广成子答曰:“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净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我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土。将去汝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矣。”(出《神仙传》)

西山居士注:古代所称的仙人,不一定是佛教所说六道之中的“天人”,也有可能是觉悟的圣者,比如阿罗汉、辟支佛等。在过去,佛法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释迦老祖也被称之为仙——大觉金仙。所以不要一提到仙人,就贬低为“未出六道”,他们都可能是觉悟的圣者,佛教所谓的“独觉”,无师自悟。

【译文】

广成子是古代的一位神仙,住在河南临汝西南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黄帝听说后曾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对黄帝说,“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谈呢?”黄帝回去后三个月不理朝政,什么事都不干,然后又去见广成子,很恭敬地跪着走到广成子面前,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广成子回答说:“修道所达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凝神静

修,你的肉体必然就会十分洁净,你的心神也会非常清爽。不使你的身体劳顿,不使你的精神分散,你就可以长生。注重内心的修养,排除外界的干扰,知道过多的俗事会败坏你的真性。我能牢牢的专注于养性,永远心境平和清净无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岁,而形体上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得到我道者可以成为人中之王,不懂我道者只能成为凡俗之辈。我的道将把你引向无穷之门,游于无极的原野,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凡人都将死去,而得我道者却会长存于天地之间。

宣化上人开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

‘人得一以圣’,人若是真能得到‘一’,就能出轮回,证圣果,开智慧。人失去这个‘一’,就在六道轮回里转,就会有种种烦恼无明。八万四千种烦恼都因为失去一,所以都来了。若得一了,首先就是烦恼变成菩提,生死变成涅槃,如反掌之易,毫无困难。可是为什么不能将烦恼生死变成菩提涅槃呢?就因为失去‘一’,而跑到‘二’上,跑到‘三’上……,跑到‘十’上,由十就有十十无尽,百千万种的烦恼都来了。所以这个一是很要紧。可是我们失去一,又想得回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一再能返本还原,回到○上,那更是不容易的事。

我再给我们说这个简单的譬喻。什么时候叫一?什么时候叫○?从一岁开始,女的到十四岁,男的到十六岁,这段时期都没有失去这个一。

什么时候是个○?一入胎到出生,都是在○的位置上,那时候没有什么妄想、烦恼、贪嗔痴心,等到会吃饭了,饿了就生贪心要吃饭,贪嗔痴就开始发生,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失去一,这时候是做人的开始。从○字演变成一字,这个一字还是很完整,是一切一切的开始。等到经过人事的变迁,在‘一’上又加上东西,就变成二,二又变三,三又变四……,一路一路地增加,增加越多,负担也就越重,人也越变愚痴了。

性,就是个○字,○就是个‘性’──○性○性,是什么也没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修行要修到如浑沌赤子之心,心无一物,就像小孩子似的,返老还童。但返老还童并非叫你等著吃奶,而是叫你的贪嗔痴慢疑心都没有,这时叫返本还原,和小孩子的知见差不多,很天真无邪,一点也没有懒惰懈怠心,也没有占便宜心,或人我是非的心,这时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修道若是能真明白这个理,才能真正觉悟。为什么听经?就是要返本还原。为什么要修行?就是要返本还原。把所有零零碎碎的垃圾,都收拾干净,不要在人我的问题下用功夫。别人讲你一句就不高兴,受不了;动你一根汗毛,你也痛到心里去,甚至拔一毛能利天下,也不肯,有这种自私是不能修道的。

修道人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无我相’不是做事时,尽叫别人去做。‘无人相’不是吃东西时,说我无人相,我多吃点不要紧,因为无人相嘛!但你这时无人相,别人却有人相。又如果打架时,你就‘无众生相’;或者吃肉时就‘无寿者相’。这是不对的,都是邪知邪见。那么,应该怎么样做呢?

(一)无我相:不要有贡高我慢,不要有为自己打算的心。

(二)无人相:不要妨碍或障碍他人,凡对人不利的事都不要做。

(三)无众生相:视万物为一体。

(四)无寿者相:大家都应该有要求生命存在的权利,不应该夺取别人或其他众生之性命。

所以我们修道是处处不为己求,不为自己打算,要多为他人著想。

道德

讲这个道德伦理,世间所有一切都在「道」里边。由道生,由德才能长。所以说︰「道能生我,德能长我。」道德就是天地的一个正气,

道德就是人一个最优良的基础,最优良品行的基础,道德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性德。

所以老子一开始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啊!有人听到我念这一段文就说;「哦!这是《道德经》五千言的头一篇,原来你是个老道,哦!怎么你又做了和尚?真是莫名其妙!」这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能说出来的,能做出来的,这不是个常道;常道是无名的,所以老子才说︰

大道无名,大道无形,大道无情。

所以说︰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因为它是万物之母,所以你没有法子给它起个名字,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就叫「道」,实际上,它根本连个「道」的名字也不可以有的。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性,也就是我们要修行成佛的佛性,也就是一切众生的众生性,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拿这个「道」字来讲,这个上边是「√」;本来道字上面这个「√」,可以说就是个「人」字。那么人字,把它变了,于是乎就点成「√」,这是仓颉先师造字,造出的字。把「人」字一变化,就变「√」。这「√」就是一阴一阳,一个向上调,一个向下调,这叫一阴一阳,也就是无极生太极那个太极图,那个阴阳鱼,不过将它变化不同了。那么在人呢,这「√」就等于人的二目;在就是日月,也就是阴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

这个「道」说起来,是无穷无尽的。因为阴阳变化、五行八卦,都是由「道」变化出来的。那么在阴阳这「√」下边加一个「一」,这「一」是包罗万有。这「一」,本来就是那个○字。说:「那个○字怎变成一了呢?」因为这个○字,它是个没有数目,是一个数目的本体,是无大无小无内外,是循环无端的,它是周而复始的。所以这个○字,你若加一个一,就变成十;你若加两个○呢,就变成百;加三个○,就变成千;加四个O,就变万。那么你再加下去,百千万亿,无穷无尽的,你加多少○,那个数目就大一点;你加一点,就多一点,这叫﹁一本散为万殊﹂。可是﹁万殊仍归一本﹂,这个○字加起来,越加越多,没有完的时候,那你若不加呢,根本一个数目也不存在。若一个数目不存在,那么这就是无极,无极生太极。虽然不存在,可是这个O又断了,这个○字一断,它不弯弯伸直了,就变成一个「一」字。

这个「一」字,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人若得到这个「一」了,可以说就成圣人了。这个「一」是什么呢?

「一」就是「格物致知」格物那个「物」,把那个物欲革除了,这就能得到一了。所以佛经上也说:「得一万事毕」,得到这个一了,万事毕。可是得到这个一,你要再这个一修成这个○字。 o 个○字,佛所放的光明,就是由这个○字放出来的。这也叫「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由这个○字来变化的。那么怎会变化呢?就是要得到一。怎么样得到一?就要先格物这一点,各位要注意。

格物,革除什么物?就革除一切的物欲。譬如我们人有财欲,你把财欲的思想革除去,这没有财欲了。色欲,你把色欲的思想革除去,就没有色欲了。名有名欲,你把这个名的思想革除去了,就没有名欲了。人人都想吃好东西,所以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会不会修行,你不要看旁的,你就看他吃东西,他每一用刀的时候,是不是尽向好吃的那个东西叉?是不是那不好吃的东西,他就不叉了?用筷子,是不是他每一筷子都夹那个好吃的东西,不好吃的东西,他就不想吃;好吃的东西,他把它挪到他的一边去,那不好吃的东西,他把它推得远远的?由这一点,你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一个修道的人。

若修道的人,他一定不会在饮食之间用功夫,他是好的也可以吃,不好的也可以吃;那么有味的,没有味的,都可以吃,他不选择,不择食。不论你是干什么的,是修道的人也好,是读书的人也好,研究学问的人也好,若专门那么很馋的,那一定没有什么真功夫的;有真功夫,对这些东西都不动心了。这是食欲。睡欲,贪睡眠,不够睡就不行了,受不了了。革除这五欲,这才能谈到一个格物。

格物然后才能致知,才能有智慧,触类旁通,「事来则映,事去则净」。这一种智慧,就像镜子,什么东西来了,它就现出来,就照出来;去了,就没有了。所以这是一个智慧的观察力,你才能致知。

致知,然后要诚意。诚意,就是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必恭必敬,主敬存诚,丝毫不茍且,丝毫不马虎,诚心诚意。

诚意,就要正心。你心里不要有邪念,不要今天想这一个五颜六色的东西,明天又想那个,总是在那儿想入非非。这个正心,心里要有正知正见,要正念,《六祖坛经》上说;「正见之时佛在堂,邪迷之时魔在舍。」真正一个修道的人,不茍言笑,不随随便便地轻举妄动,一定是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要具足了。所以不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不能做乡愿,不要做德中之贼,不能这样,所以要诚意正心。

你能正心了,然后才能齐家;若不能正心,做事情都是那么偏私,不能大公无私,那连你的家庭里都不佩服,焉能治国呢?所以就不能治国;不能治国,就不能令天下太平。

三纲领就是要明德,明德就是把我们本有的德性了解了;了解了,然后才亲民再止于至善。我们要在三纲领、八条目上面下功夫,来用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上所说的,清清楚楚的,不用东找西找,喔!又这么研究,那么研究,研究来研究去,你不实行,一点也没有用的。所以你若明白这三纲领、八条目,就照着去做,要躬行实践,身体力行,要以身作则,

不能说食数宝,不能口里说说就算了,所以这个要真下功夫;真下功夫,就是躬行实践。

躬行实践,要先从自己身上做起,所谓「要想天下好,先从我身上做起。」我是世间人类的一份子,我还没好呢,那怎么能叫人家好?所以常常能律己,常常摩诃萨不管他,不要尽做这个洗衣机、照相机。洗衣机尽给旁人往干净了洗,那件衣服洗干净,结果自己的洗衣机外边,尘土落得有多厚,也洗不掉。照相机只能照人家的相,而不能照自己的相,它不会照照相机本身的相,只是一个机器,一件物质。所以我们人为万物之灵,要以身作则,要做人的一个好榜样。

那么,天得一以清,天之所以为天呢?因为有这个一;地之所以为地,因为它得到这个一了;人若得到这个一,就是圣人。这个「一」是什么呢?就是革除物欲。圣人就是以礼制欲,所以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就是律己,就是自己内里头的心性,不要有邪念;外面的身体,不要有邪行;口里说的,也不要说邪话,不要尽说一些个骗人的话,似是而非,令人模棱两可,或者带一种迷信的彩色,这都是一种没能以身作则,才有这种行为。那么一定要律己,你能律己,才能服人;你不能律己,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正己而后教人,正己而后化人,正己而后助人」。你自己不正是不行的,所以说:「正念之时,佛在室;邪念之时,魔在堂。邪正具不立,常与白牛车。」

我们要克己复礼,才为「仁」。何谓克己复礼?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要合礼,不合

礼的都不要去做去,这就是「仁」。所以我们想修德行仁,就先要正己,然后才能有「仁」的表现。所谓: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现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是在人的心里头,生出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谓: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根于心,它的根是在心里头。「其生色也」,他有这种光泽的颜色,「睟然现于面」。「富润屋,德润身」,你真有德行了,那是德光满面,德润身了;就是你充足了仁义礼智,就有一种德光,对人人都有一种缘,所以其生色也,睟然现于面。「盎于背」不但面上可以现出来,你的形态四肢百骸,都能现出来。「施于四体」,四体都能表露出来,所以德光照人。

所谓「有德人人钦,有道便为尊」、「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你若真有道了,是龙要盘起来,是虎要卧起来。这不是讲迷信的话,是你德行、道德的感应,那是「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都是道德的充沛表现,所以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现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所谓「充实之谓美」,仁义礼智信根于心,你若充实了,「之谓美」,这是个美人,因为人人都觉得和你有缘,有德人人钦嘛!有道便为尊嘛!人人都亲近你,都喜欢接近你,所以这个德性是这样的,

这叫一个美人。这个美并不是擦擦胭粉,擦擦口红,扮得很美丽的,不是那样,这是天然的,有一种德光普照。

那么「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是个大人,就超过这个美人了。「大而化之之谓圣」,你大又能变化;变化,这就是个圣人。「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就是个神人。所以美、大、圣、神,这就是仁义礼智充满了,才有这种的表现。我们为什么有敌人?就因为我们仁义礼智没有充满。在佛教里没有敌人,佛教里头,都是有缘的人,不论和谁,你骂我,我不骂你;你打我,我不打你;你杀我,我不杀你;总而言之,不和人争。「不争不贪,福缘无边;争贪搅扰,罪孽不少」。所以也不向外驰求,也不自私,也不自利,也不打妄语,什么时候都是言而有信,这是修行、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所以这个「一」字,就是那个○字的变化。○字的变化,你若修行呢,还要把它修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无欠无余,也没有缺少的了,也没有多的了。这个境界要返本还原,就要返回到自性上来。能返本还原,这是真正明白修道了,这就是那个「道」。

「道」这个「一」字下边,又有自己的「自」,那么这个「道」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道在自己这儿呢!不要到外边去找去。你花钱,也买不来这个道,无论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手段,用什么计策,都没有用的,这个要「铁匠对石匠,实打实着的。」要真正修行去,真正用功的,你差之丝毫,就谬之千里。所以要修这个道,这个道是在自己这儿。「道」的右边是个「首」字,这个「首者,头也」,意思说修行是人生头一件重要的事情。虽然是头一件重要的事情,可是人

人都把它忘了,所谓「清净是福人不享,烦恼是罪个个贪。」天天都在求名、求利;求名的,就死到名上;求利的,就死到利上。死后了,也不后悔,还是觉得:「啊!我这一生啊!还没有做好,等到来生我再努力,再接再厉。」那么他就把修道都忘了,这个头一件事忘了。

那么要修道,要怎么样呢?要自己去修行,自己去走,所以旁边用个「走」字。这个「道」是要自己去走出来的,所以说:「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哪有德?」你一天到晚叫:「你要修行啊!你要修道。」只叫旁人修道,却把自己都忘了。叫旁人说:「你做点功德啦!」尽叫旁人做功德,自己不做。这真是舍己为人,这个真是菩萨发心!所以你若不去做去,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作哪有德?什么叫「德」?德就是利人;什么是「道」?道就是不害人。你利人就是德,不害人就是道;你不要损人利己,这就是道德。你尽做一些个事情,损人利己,对人家有伤害,对自己有利益,这就没有道德了,就缺道缺德了。

所以这个道,要自己去行,要躬行实践,要实实在在去做。我不懂得旁的,我只知道讲一些个老老实实的话,这「道德」两个字,是要这样的。「富润屋,德润身」,你有德性了,美大圣神那种光辉发于外,那个才是真正修道的人。

念无常是佛法基本修行方法之一,所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心无常,就是要常常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凡夫的起心动念念不停,无法保持,因而感召身体与世间境界同样无法永恒保持。念无常就是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执著虚幻无常的世间幻象,要追求真实永恒的自性,发心出离六道轮回。

四念处观是佛法修行入门的重要方法,无论大乘小乘都不可缺少,并非大乘就不需要。明朝高僧蕅益大师提醒修行人,四念处是“佛法总关”,若不依四念处修行,六度万行皆同外道苦行,不是真修。

地藏三经之一的《占察善恶业报经》也告诫出家在家,不能修学四念处等法,必定招来种种障碍,废修道业。

近代印光祖师常常提醒念佛人,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就是念无常的具体落实。

如果出离生死无常的愿望不恳切,念佛也很难往生,其他修行更难以成就。因此,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前,交代后世弟子,要依四念处住,也就是以四念处作为修行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