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

基于logistic 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

赵树宽 郝陶群 李金津(吉林大学,长春 130012)

〔摘 要〕 本文引入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定义了企业生态系统,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

构,概括出企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条件和动因,运用生物种群演化的logistic 模型描述了企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并据此提出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策略。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 logistic 增长模型 演化策略〔中图分类号〕F270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7—15

生态系统一词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A 1G 1T ansley 于

1935年在他的“植被概念与术语的使用”一文中提出。

他指出“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了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

,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企业与生物界的生物个体相似,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脱离其他经济共同体而单独长期生存。企业在其特定的环境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整体。这个共同体就是企业生态系统。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生态学的自然规律。因此,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及思维方法分析和研究企业中的问题,即企业仿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生态和企业外部生态。企业内部生态指的是企业作为一个生物个体其有机体内的共生单元和生命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家、企业员工、资产状况、企业文化、技术水平、信息系统等。企业外部生态又可以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是指由不同物种所形成的生物群落,

包括同质企业、消费者、供应商、市场中介、和投资者。非生物成分则又分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指企业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和地缘地貌和气候等因素;而社会生态反映的是社会发展水平,即包括有物质形态的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文化背景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科技水平因素等。如图1所示。图1 企业生态系统构成

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所形成的群体(Σa 1)是生物成分的主要物种之一。此外,消费者(Σb 1)、供应商

(Σc 1)、市场中介(Σd 1)和投资者(Σe 1)等也均可视为

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物种。企业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有自然因素(ΣA 1)、经济因素(ΣB 1)、政治因素(ΣC 1)、法律因素(ΣD 1)、文化背景因素(ΣE 1)、人力资源因素

(ΣF 1)与科技水平因素(ΣG 1),由此可以抽象出一个企

业生态系统各相关成分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函数式:

企业生态系统=F (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F (Σa 1、Σb 1、Σc 1、Σd 1、Σe 1…,ΣA 1、ΣB 1、ΣC 1、ΣD 1、ΣE 1、ΣF 1、ΣG 1…

)企业生态系统还包括了政府部门和立法者、分别代表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协会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他们是一些特殊的成分,既可能是消费者、投资者,又对系统非生物环境起决定性作用,他们隐含在上述关系中。

2 企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其独特性。总的来说,企业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

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存都有赖于

07—

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也在这一活动中得以实现。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也不断地改变其存在状态。例如每个企业个体在出生、成长、死亡之间交替。因此,企业生态系统不是一个静止的功能单位,而是一个不断运转的循环系统。

212 企业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各项作用都具有相当的和谐度和稳定性,而且,因为有不同的企业生物群在共同担负某一部分的系统生态责任,所以当企业生态系

统受到外来的一定范围内的干扰时,可以通过内部的调节作用使之恢复原有的稳定状态。而这些作用包括企业群内的密度和个体数量以及改变企业与环境间的适应关系等。

213 企业生态系统的边界难以确定,往往不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专业化分工取代了垂直一体化模式。这就决定了某一企业可以利用其某一专业化优势跨行业发展,或结合其他行业企业的优势,共同拓展新的经营领域,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可在常规行业界限内进行,也可打破常规界限跨若干行业来完成。例如,韩国三星公司利用其在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优势,成功地涉足了家电、计算机和手机等行业。

再比如,在资源的利用上企业生态系统又可打破地域的限制。众所周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到发展中国家建厂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214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经济———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系统

在这个复合系统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其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有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要通过人的活动得以实现。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要受到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影响。由于人的因素,使得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效果更强。3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条件和动因

311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条件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构、状态、特征、行为

、功能等会发生变化。企业生态系统存在开放性、远离平衡性、非线性与随机涨落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企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首先,企业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始终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与价值的交换;其次,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关系,是不可逆的;再次,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各企业在规模、实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系统具有远离平衡态性质;最后,企业生态系统受外界随机涨落的干扰,当涨落不断放大就会自组织的推动企业生态系统演化。

312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因

企业作为独立的个体追求的是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时同质企业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当企业进入企业生态系统,企业同生态系统内其他生态成分,即同质企业群、供应商、市场中介(包括代理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其提供服务的企业)、投资者及消费者构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的企业生态价值链(如图2),企业同生态价值链其他成分将形成一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

图2 企业生态价值链

这种共生关系促使企业生态系统追求系统整体生态价值的提升,在系统内部产生一种1+1>2协同效应。在这里将生态价值定义为企业生态系统内各同质企业与其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成分发生的非线性作用关系而创造的系统经济效益总和。因此,真正推动企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是系统各企业以追求生态价值为目标所进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行为,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行为具有自催化功能,系统自组织演化导致整体协同效应的产生以及系统生态价值的提高,即系统演化与生态价值提高互相强化,对企业之间合作行为产生内生激励,推动企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

4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企业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同时由于各企业追求生态价值的驱动而发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推动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如果系统演化主要由内在的增值潜力驱动,系统一般呈指数形式增长。但是作为生态系统,它的演化又受到资源与环境承载量的制约,在推动力与制约因素并存条件下,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将呈现怎样的轨迹?下文将采用生物种群演化的logistic模型对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411 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是由比利时人Verhulst提出,后被Pearl -Reed发现,因此称Verhulst-Pearl模型。Logistic模型是一个经典的生态学模型,指出了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基本规律,已广泛应用于种群生态学研究领域,描述生物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关系。经典的logistic模型如下: dN

dt

=rN

K-N

K

(1)

其中,状态变量N为系统发展的综合指标。由于系统发展的意义在于系统发展综合指标的增大,因而dN> 0;r为系统状态变量N的增长率(又称为内禀增长率),它表示系统在没有任何外部限制条件下的最大发展速率; K为环境承载量,即外部环境决定的系统发展的最高程

1

7

度。

K-N

K

称为Logistic 系数,从上式可以看出,Logis 2tic 系数对种群密度变化起着一种制动作用,使种群密度

总是趋向于环境负荷量。

412 企业生态系统的logistic 增长模型

根据种群生态学理论,logistic 增长是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一种简单的增长形式。与生物种群演化类似,企业生态系统所在空间是有限的,它的发展不可能无限增长,因此企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有限资源环境下的logistic 增长。本文用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的提高来动态描述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为此对模型做如下假设:

(1)设N (t )表示t 时刻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N (t )由企业生态系统内企业数量、资源、企业间关联强

度等因素决定;

(2)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域空间里,假定

各种要素禀赋(包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市场规模等)一定,那么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存在一个极限记为K;

(3)r 表示企业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内禀增长率,表

示系统不受外界条件限制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4)企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增长饱和度对企业生态系

统生态价值的增长率有阻滞作用,增长率随着生态价值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趋于零。

则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符合logistic 增长模型:

dN

dt =rN K-N

K

(1)

模型的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logistic 曲线

由图3可知,当N =K 时,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达到极限,因此N =K 是一个稳定平衡点。

413 影响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因素分析

由公式(1)与图3可知,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由参数K 与r 共同决定。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K 值越大,曲线顶端越高,企业生态系统演化所能达到的生态价值极限越大;r 值越大,曲线越陡,企业生态系统演化达到生态价值极限的速度越快。因此,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因素可以通过讨论K 与r 的影响因素来决定。

41311 生态价值极限K 的影响

在给定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空间内的企业生态系

统所能创造的最大生态价值取决于这个企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容量,包括企业运营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技术、资本、人力等资源。显然,资源总量越大,则系统创造的生态价值越大,如果这些资源获得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则产生的生态价值为定值,即K 为常数。

41312 内禀增长率r 的影响

r 表示企业生态系统不受外界条件干扰达到最大生

态价值的最大增长速率,这取决与企业生态系统内企业各自的创新能力以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情况,企业创新能力越强,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强度越高,则r 值越大,从而推动系统向更高价值方向演化。

5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策略

511 加强企业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形

成协同效应,促使系统生态价值的提升

加强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2)加强企业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3)加强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强度,通过利益驱动、政策引导等手段创造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这样产生有利于企业生态系统整体价值增值的协同效应。

512 企业生态策略由r 策略向K 策略转化

科学家们按照栖息、环境和进化策略将生物分成r 策略者和K 策略者两大类:r 策略者将大部分能量用于繁殖,是以量取胜;K 策略者将大部分能量用于提高存活,是以质取胜。企业生态系统是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生存,其生态价值增值有一定的极限,当超过这一极限时企业生态系统会因资源消耗而趋于消亡,因此企业生态系统应改变价值创造策略模式,由传统的r 策略向K 策略转化,即增强研发优势和品牌优势,提高产品的质量,培养独特的不易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以质取胜以求持续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

业管理出版社,2002

2.宫丽华.企业生态与企业生态分析[J ].科技与

管理,2005,(4)

3.谭凌,高雯.谈企业生态系统[J ].合作经济与

科技,2007,(1)

4.朱亚辉.企业竞争策略的仿生化研究[D].北京

工业大学,2002,5

5.李健,金占明.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发展[J ].科学学研究,2006,24(增刊)

作者简介 赵树宽,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技术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郝陶群,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金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27—

基于企业案例研究下的电商平台企业生态系统及其战略演化.doc

基于企业案例研究下的电商平台企业生态 系统及其战略演化- 一、引言 Moore 将生态学观点应用于企业竞争战略中,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该经济联合体囊括大量的参与者,并且每个参与者必须依靠其他的参与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打破了传统企业之间单赢的竞争观念,强调企业的经营大环境是一个联系紧密、互为依赖的共生系统,企业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与其他企业共同发展。商业生态系统内成员的类型、数量以及彼此的关系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近几年来,诸多学者对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胡岚岚等按照定位将商业生态系统划分为领导物种、关键物种、支持物种、寄生物种等四种类型。Moore 根据系统内成员关系的紧密性和重要性将商业生态系统划分为核心生态系统、竞争系统、支持系统、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商业生态系统强调了企业的经营大环境是一个联系密切、互相依赖的共生系统,企业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与其他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近年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企业也逐渐吸引了一些企业以及银行还有一些物流公司的集聚,它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生态系统,越来越生态化。电商企业的生态系统即为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突破地理位置的障碍, 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立足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以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作为案例,探讨电商平台企业的生态系统构成及其战略演化规律,不仅能够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理论体系,而且对推动同类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电商平台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发现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经过几年的发展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商业生态系统,相关商业生态系统概念描述如表所示。阿里巴巴、唯品会、京东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性描述。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企业的的生态系统都丰富多样。接下来,笔者按照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利益相关性将其划分为以下四大类: (1)核心种群。即占有核心地位的物种,它囊括了生产链上的所有种群,如:电子商务企业、供应商、中间商、直接顾客等。但电子商务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生态系统其他成员起到领导、指挥、控制和协调的作用。 (2)竞争种群。即与电子商务企业构成竞争关系的种群,一般它以直接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存在。 (3)支持种群。即在电子商务企业实现自身盈利目标中起到支持与帮扶作用的组织机构,如:为核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电信服务商、物流公司以及政府等。这些种群并非依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而生存,但可以从日益改善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获得远大于依赖自己优势所得到的利益。 (4)附生种群。即一些寄生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与电子商务企业共存亡的为网络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如:技术外包商、网络服务商、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商等。

商业生态系统及其在企业竞争中的应用

商业生态系统及其在企业竞争中的应用 摘要:进入知识和信息驱动的经济时代之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现代企业竞争,不仅是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更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本文首先在介绍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特点和核心主张后,分析了商业生态模式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竞争优势,最后对商业生态模式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商业生态系统合作竞争战略 1.引言 为什么微软和英特尔能够继IBM后一直统治着计算机行业?长期以来,这两家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企业实力,相互协同发展,共同引领着计算机产业。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纷纷围绕它们展开商业活动,成为其辅助厂商,共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以微软为例,它已经以自己为核心构建起了巨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这由大量的相关业务领域公司组成,其中既有合作紧密的系统集成商,又有不太紧密的会员制仓储超市,总数多达38233个(范保群,2005)。 进入知识和信息驱动的经济时代之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战略制定也提出了挑战。以往的战略制定多关注企业自身,局限于具体的行业分析和企业定位,由于分析视野的狭隘,限制了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战略适应性。Porter(1980)的价值链理论起初也是在内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的战略定位提供参照,但是随后的供应链、价值网等理论已经对价值活动的关注上升到企业间的链条层面。今天,满足顾客价值的活动,往往是由一些企业群体来

完成的,这被称之为商业生态系统。 2.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按照James. Moore(1993)的论述,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组织和个人是商业世界的有机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本文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各种组织为了满足特定顾客价值而进行的价值联系 和组织安排。把握这个概念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商业生态系统是众多主体的联合体。这些主体包括大量的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销售渠道、提供服务的单位)等,共同的利益促使它们联系在一起,商业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这同战略网络的理解一致。 第二,商业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顾客的(现有的及潜在的)价值。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顾客的需要也是多维的,单个企业已无法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整个系统提供解决方案。成功的商业生态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能够为客户创造更多更好的整体价值。 第三,商业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价值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中存在“流”的问题,生命的各种表现都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分不开的,没有这些生态流就不可能有生命活动,也不可能有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中包含着横向、纵向和斜向的价值链。 第四,商业生态系统蕴含众多生物学的思想。系统内的企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维护生态系统的运行。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共生理论、协同进化理论等可用来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发

互联网时代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性,“脱媒”效应日益凸显,企业亟待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来完成转型升级。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的出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海尔集团这一典型平台企业为例,开展探索性研究分析,通过对海尔集团四大平台、信息交流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尝试构建出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模型以及治理机制。首先,本文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介绍了平台企业以及价值生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其次,对“产业互联网”理论和“生态学”理论进行了回顾,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然后,以海尔集团的的案例分析入手,理清了海尔集团价值生态系统的初始条件、内在要求、生成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治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的一般性构建路径与治理机制。通过海尔集团价值生态系统构建的案例分析发现:一、价值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互联网时代作依托,运用大数据理论和生态学理论构建持续健康运行的生态系统。构建价值生态系统要理清楚其内在要求、生成机制、动力机制和互动机制,再通过构建路径将价值生态系统的模型展现出来;二、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的治理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租金的分配和可持续运行。 在对价值生态系统进行治理的的过程中需要厘清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的关系,通过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协调机制、声誉机制和奖惩机制,来解决租金的分配问题,保障系统的可持续运行,从而维护价值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了文章的简要结论,并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以及局限。文章综合运用了产业互联网理论、生态学理论、案例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互联网时代平台企业价值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治理机制,研究结论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利于现有理论的完善与进一步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全球)

收稿日期:2001-06-30;修订日期:2001-08-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 1998040800)、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研究项目和“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 10G-C00-01)资助。 作者简介:谢高地(1962~),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基地研究员,从事自然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自然资源、农业与环境方面的论文30余篇,出版环境研究专著1部。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采用各种方法对自然资本的边际服务价值进行估计。评估的方法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个人偿付意愿进行计量。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代表是基于全球静态总平衡输入输出模型的评估和基于全球静态部分平衡模型的评估,中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进行了初步估算。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复杂性、价值的多重认识、市场失效及价格空缺、实证的困难与自然资本总价值的无限性至今还制约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发展,今后需要研究的领域及发展趋势是:(1)不同生态类型的各种服务价值研究; (2)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研究;(3)包含非线性及阈值的动态地区模型和全球模型;(4)改变帐户系统和 制订相应政策;(5)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项目评估;(6)大规模的小幅度变化和小规模的大幅度变化边际研究。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自然资本;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G 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588(2001)06-0005-05  PR OGRESS IN EVA L UATING THE G LOBA L ECOSYSTEM SERVICES XIE G ao 2di ,LU Chun 2xia ,CHE NG Sheng 2kui (Institute o f G 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 AS ,Beijing ,100101,China ) Abstract :S ince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func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t has a significance to assess the margin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M any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the margin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by various approaches ,in which great progress have been made.M ost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ies are bas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n assessing individual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ecosystem services.T o evaluate the global ecosystem services ,the input 2output m odel of static general equilibrium and partial equi 2librium are em ployed ;then the value of regional ecosystem services has been primarily assessed in China.H owever ,the further studies on ecosystem services are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com plic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functions ,different value judgements ,im perfection of market ,difficulties for positive studies ,and so on.The in 2depth studies are suggested to be focused on :(1)values of different eco 2system services ;(2)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3)dynam ic regional and global m odels concerning non 2linearity and threshold ;(4)changing fiscal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polices ;(5)evaluation on projects considering the expens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6)marginal effects of m inor change at large 2scale and great change at small 2scale. K ey w ords :Ecosystem services ;Natural capital ;Evaluation 许多环境经济学家视环境与生态系统为一种自然资本,其中有些自然资本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或无价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使自然环境资产不因时间流逝而 损坏,为保护自然资产,应该在人类的活动中实行绝对的克制;设定安全最低标准,并且把某些种类的发展判为禁区。如果经济活动导致自然资本减少,则应计算成 23卷第6期2001年11月资 源 科 学RES OURCES SCIE NCE V ol.23,N o.6N ov.,2001

企业生态体系.doc

企业生态体系 定义 企业生态体系,超越了传统价值链,是涉及供应商、经销商、外包服务公司、融资机构、关键技术提供商、互补和替代产品制造商,甚至包括竞争对手、客户和监管机构与媒体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一块。综合价值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为一体的动态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都要与整个企业生态体系共命运。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时,不能只着眼于公司本身,还应从全局考虑,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公司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生态系统的战略不仅使公司自身得利,而且使所有系统成员共同受益,从而形成生态链上的良性循环,使公司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特点 通过相互信任,默契合作,聚集在某一有利的区域,无论在信息方面,还是技术方面和资源或服务的获得方面等都具有低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优势;与此同时,群体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设计、服务、型号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由于集群内的企业靠利益分配机制无形地结合在一起,它们在这个区域组织内形成了一致的声音,在对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技术、市场和政策方面)能快速反应,在时间方面能够领先于竞争者从而来获取竞争优势。 研究对象 针对现在某些不守诚信的企业,行业发展受限,面临倒闭的因素而制定的一套传统的体系。 学科分支 学科主要分为企业生态管理、企业生态营销、企业生态质量管理。 企业生态管理 对于企业生态链的管理,应该纳入到整个企业所处的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企业生态链注重在产业的价值链条上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价值链上资源的整合,达到价值链上各企业的和谐共生发展。而企业生态系统则从一个更高的层次理解企业的使命,企业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基业长青,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企业生态质量管理 企业生态质量管理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在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和全社会层次上开展管理活动。在企业层次上,企业要采取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物料、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

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见解

1.逻辑回归模型 1.1逻辑回归模型 考虑具有p个独立变量的向量,设条件概率为根据观测量相对于某事件发生的概率。逻辑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1.1) 上式右侧形式的函数称为称为逻辑函数。下图给出其函数图象形式。 其中。如果含有名义变量,则将其变为dummy变量。一个具有k个取值的名义变量,将变为k-1个dummy变量。这样,有 (1.2) 定义不发生事件的条件概率为 (1.3) 那么,事件发生与事件不发生的概率之比为 (1.4) 这个比值称为事件的发生比(the odds of experiencing an event),简称为odds。因为00。对odds取对数,即得到线性函数, (1.5) 1.2极大似然函数 假设有n个观测样本,观测值分别为设为给定条件下

得到的概率。在同样条件下得到的条件概率为。于是,得到一个观测值的概率为 (1.6) 因为各项观测独立,所以它们的联合分布可以表示为各边际分布的乘积。 (1.7) 上式称为n个观测的似然函数。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求出使这一似然函数的值最大的参数估计。于是,最大似然估计的关键就是求出参数,使上式取得最大值。 对上述函数求对数 (1.8) 上式称为对数似然函数。为了估计能使取得最大的参数的值。 对此函数求导,得到p+1个似然方程。 (1.9) ,j=1,2,..,p. 上式称为似然方程。为了解上述非线性方程,应用牛顿-拉斐森(Newton-Raphson)方法进行迭代求解。 1.3牛顿-拉斐森迭代法 对求二阶偏导数,即Hessian矩阵为 (1.10) 如果写成矩阵形式,以H表示Hessian矩阵,X表示 (1.11) 令

建设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内部生态系统

建设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内部生态系统 --新加坡创新模式对于企业创新的启发和借鉴 1,生态系统的生命运行机制简述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 可以发现四个特点: (1)生物等有机体通过与物理环境以及有机体之间的能量交换,能

够生存并繁衍; (2)环境(外因)的改变促使变异(内因),有导向性地变更环境(外因)可以促使变异向目标方向变异; (3)适应环境的优秀变异逐步演生进化,产生新的物种,持续地导向性地外因可以促使变异目标质变为目标性的创新结果; (4)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进化是按照其时间规律逐代缓慢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能量守恒对于创新进行自我循环、螺旋式演变。 2,新加坡对于创新机制的运行模式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其资源和市场相对薄弱。因此,为环境所逼迫,建设面向全球的创新之都已经成为新加坡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也正是基于其环境的紧迫性,新加坡不会容忍自然界式缓慢自发的创新模式,而是对于环境要素科学地规划改造,使得环境能够引导、催生、辅助创新的快速发生、集聚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以下几点为新加坡对于创新机制设立的主要运行特点: (1)科学规划凝聚共识 新加坡于1991年成立了科技局并制定了国家科技发展计划,计划周期为五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91~1995年,政府共投入20亿新加坡元,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研究设施,包括建立公共研究所和科学园区,以资助的方式鼓励本地企业投入研发,更新技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 班级:09生物教育姓名:李虎学号:09124097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术语逐渐为人们所公认和普遍使用!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 前言:Holdern和Ehrlich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生态学界就给予很大的重视尤其是Daliy主编的《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一书为标志,一个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热潮正在兴起,各国领导人、科学家和公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和支持积极性都明显提高。 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评价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将评价对象的价值分为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内在价值等,并针对评价对象的不同发展了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等评价方法。生态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今天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Costanza等人(1997)关于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估算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入、系统和广泛研究。 讨论:生态系统服务这些年的研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生活质量、能源、生态产品、休闲娱乐、气候调节、生物防治等等改变。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都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 在初中我们就学习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知道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畜牧、木材。水产、粮食等等,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各种多样化,不同的生态系统给人类不同的服务,那么生态系统服务就是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对于人类生存而言,生态系统的许多功能是无法在市场上买卖而又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例如: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用做食品、燃料、原料及建筑材料等,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另一项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如垃圾、废水。有些生态系统服务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人类。新的食品、纤维和药品都是由现存的、可用的品种和基因开发而来。人类能够从一个生物体向另一个生物体转移基因,却仍难以制造新的基因来满足新的要求。等等一些都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项目。这些仅仅是生态系统服务项目的一部分,还有大多数的服务项目为人类的生活、生存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具体的服务项目是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的。 生态系统又有那些功能呢,下面简单的介绍其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一些方面。一、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基本功能,生态系统通过第一级生产与次级生产,合成与生产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质及其产品。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使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成为可能,而且也是人类开发新的食品、药品和品种的基因库。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一种缓冲和保险,可使生态系统受灾后的损失减小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调节气候,植物每年大约向大气释放的氧气有27×1021t。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森林能够防风,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从而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森林对有林地区的气温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使昼夜温度不致骤升骤降,夏季减轻干热,秋冬减轻霜冻。绿色植物尤其是高大林木所具有的防风、增湿,调温等改善气候的功能,对农业生产也是有利的。四、减缓灾害,生态系统复杂的组成与结构能涵养水分,减缓旱涝灾害。每年地球上总降水量约1.19×1012t,在降雨过程中覆盖于植被树冠与地表的枯枝落叶能减缓地表径流。植物生长有深广多层的根系,这些根系和死亡的植物组织维系和固着土壤,并且吸收和保持一部分水。雨季过后,植被与土壤中保持的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研究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研究 摘要:阐述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界定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范围,并从基本元素、组织模式、生态特性、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生长演化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基于种群与群落理论构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最后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生态系统;种群与群落理论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近年来新生的企业系统概念,并很有可能是一种极有效率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形式。当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信息生态学的概念、基本元素、组织模式、生态特性、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生长演化等方面,。根据目前的研究,本文首先给出了相关研究的基础现状。为更好地提出适用于企业信息化战略与IT规划的指导方法,尝试提出一种基于种群与群落理论的企业信息生态体系,并基于此给出相关研究方向。 1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生态学依附于其他学科而存在;第二阶段,以独立的信息生态学出现;第三阶段,信息生态学的理念被引用至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产生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第三阶段的研究,确立了以生态学理念指导建设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1989年,德国学者Rafael Capurro[1]于哥本哈根举行的“信息与质量”研讨会上发表文章,最早正式提出“信息生态”概念。信息生态学的目的在于利用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研究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解决信息生态失调现象,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其基本理念便是通过将基本概念进行类比,在信息生态中寻找与生态学中相似的地方,通过对理论进行加工迁移,来指导信息生态的构建,发展和管理。基于信息生态的概念,近年来新生的一种企业运作系统名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由企业中的人、信息、技术、实践构成的,以企业为个体元素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与信息交流。企业有它自己的新陈代谢,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企业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换和转移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围绕企业信息系统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对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化及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阐述,但关于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仍然非常稀缺。本文将主要分析目前国内外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已有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类,对企业信息生态的研究分成基本元素、组织模式、生态特性、生态链、运行机制和生长演化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2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2.1 基本元素美国的WIENER N[2]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有三个元素:(1)信息:是人类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和名称;(2)信息人: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信息的需求、生产、传递、分解者。信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所有信息关系的总和;(3)信息环境:不仅是生态的背景和场所,而且也是所有与信息相互关联的外在因素之和。信息环境既可以是微观和局部的区域,也可是宏观的生态空间。王晰巍、刘铎[3]在研究中扩展了这个概念,认为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客体,也是信息生态系统的粘合剂。信息人作为企业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不可被忽视。在生态学中,人类的干扰已经被认为是环境干扰当中的一种。而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人作为企业信息价值的体现和在现实世界中的载体,其重要性同样不可小视。很多人的研究中强调了人的作用,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需要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虑。2.2 组织模式FEDOROWICZ J等人[4]专门研究了组织间的信息生态,探讨了信息共享在组织间信息生态进化中的作用,并强调信息共享应该是组织间信息生态中的主导性信息活动,并指出:“组织间的信息生态是多个组织共享信息的结果,它影响着成员、技术、信息和过程相互间的动态适应过程,同时也被这个过程影响着”。FEDOROWICZ J 等人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信息共享行为在信息生态进化中的重要地位。马捷、靖继

Logistic回归分析报告结果解读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报告结果解读分析 Logistic 回归常用于分析二分类因变量(如存活和死亡、患病和未患病等)与多个自变量的关系。比较常用的情形是分析危险因素与是否发生某疾病相关联。例如,若探讨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选择两组人群,一组是胃癌组,一组是非胃癌组,两组人群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生活方式等,因变量就为有或无胃癌,即“是” 或“否”,为二分类变量,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是否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自变量既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为分类变量。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就可以大致了解胃癌的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因变量不同。多元线性回归的因变量为连续变量;Logistic 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或多分类变量,但二分类变量更常用,也更加容易解释。 1. Logistic 回归的用法 一般而言,Logistic 回归有两大用途,首先是寻找危险因素,如上文的例子,找出与胃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其次是用于预测,我们可以根据建立的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在不同的自变量情况下,发生某病或某种情况的概率(包括风险评分的建立)。 2. 用Logistic回归估计危险度 所谓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 , RR)是用来描述某一因素不同状态发生疾病(或其它结局)危险程度的 比值。Logistic回归给出的OR(odds ratio)值与相对危险度类似,常用来表示相对于某一人群,另一人群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超出或减少的程度。如不同性别的

胃癌发生危险不同,通过Logistic回归可以求出危险度的具体数值,例如1.7,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普遍定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避免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不经济行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最终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著名的权威定义: 1 Robert Costanza,"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387, 253-260 Article)一文中的定义: 其中其所指的17项内容如下:

展,2000,22 (5)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以分为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选择价值与存在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因其功能类型不同而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类 1 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医药及其它工农业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计。 2 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等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间接利用价值的评估常常需要根据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来确定,通常有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替代市场法等。 3 选择价值: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惫愿。例如,人们为将来能利用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以及游憩娱乐等功能的支付意愿。人们常把选择价值喻为保险公司,即人们为自己确保将来能利用某种资源或效益而愿意支付的一笔保险金。选择价值又可分为3 类:即自己将来利用:子孙后代将来利用,又称之为遗产价值;及别人将来利用,也称之为替代消费。 4 存在价值:存在价值亦称内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惫愿。存在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是一种与人类利用无关的经济价值。换句话说,即使人类不存在,存在价值仍然有,如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涵养水源能力等。存在价值是介于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一种过渡性价值,它可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替代市场技术,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二是模拟市场技术(又称假设市场技术),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只有一种,即条件价值法。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与市场价值法。 1 条件价值法:也称调查法和假设评价法,它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主估方法之一。条件价值法适用于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换的商品的价值评估,是“公共商品”价值评估的一种特有的重要方法,它能评价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 支付意愿可以表示一切商品价值,也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合理表达方法。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观念、信仰和偏好,是人的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支付意愿是“人们一切行为价值表达的自动指示器”, 因此商品的价值可表示为:商品的价值二人们对该商品的支付惫愿支付意愿又由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个部分组成,, 对于商品,由于商品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其支付意愿的两个部分都可以求出。实际支出的本质是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资料用公式求出。因此,商品的价值可以根据其市场价格资料来计算。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于有类似替代品的商品,其消费者剩余很小,可以直接以其价格表示商品的价值。 对于公共商品而言,由于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因此,支付意原的两个部分(实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都不能求出,公共商品的价值也因此无法通过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估计。目前,西方经济学发展了假设市场方法,即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种公共商品的支付惫愿,以获得公共商品的价值,这就是条件价值法。

工业4.0生态系统

工业4.0 生态系统:人、机、软件 工业4.0是为整个社会提出的一个未来理念 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是德国和欧洲生产模式变革的产物。它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德国和欧洲工业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保持领先,不再指单独的企业或集团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客户,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实力将决定其全球市场竞争的成败。 越来越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带来生产的多样性,一个批次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也非常频繁。这对企业生产流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要求企业不仅横向集成生产流程,还要纵向集成到自动化控制层,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生产流程的新变化。为了能经济地管控这种生产的多样性,企业生产需要特别的灵活才能应对。只有通过设置更小的生产单元,或者与不同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 社会大趋势 需求的全球化与生产全球化在同步进行,当占领国外市场时“本土化”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由此带来的生产控制和企业管理的挑战,需要对所有的生产基地以及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进行高效的互联互通。对不同企业间的互联以及不同软件系统之间的通信仅仅是当今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除了技术本身外,参与生产流程当中的人员之间的内部文化协同也是一个挑战。 在设计生产工艺架构时要把人口迁徙的新思路也考虑进来,对于模式陈旧同时人员潜能退化的公司,除了需要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还要改变生产流程之间的联动方式。这种联动性以用户为本,必须考虑与现有工作的关联。这也意味着根据生产要求需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并展示出相关的重要信息。新的生产联动除了有效的工具外,还要有受过培训的相应人员参与其中。 价值观的转变让人们在规划生活时开始关注全新的或其它不一样的影响因素,与过去相比,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重要。 智能工厂 生产系统是由信息物理系统(CPS) 构成的。 CPS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在使用互联网标准的情况下以先进的方式对生产系统联网。不仅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工件与生产技术之间的通信也不断增加。物料和工件在物联网中有识别号来实现通信。分散式组织型生产单元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工件和生产技术在智能工厂中的互联互通能够灵活的且基于实际应用来重新配置生产系统。在物联网中可以看见并获取这些生产系统的资源和能力(把生产作为一种能力)。 智能工厂理念中关键的成功因素是产品和生产系统的集成开发。这意味着,在企业内部把从产品开发流程到相应生产技术开发的跨学科结合必须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灵活的生产系统要求同样灵活的软件系统,从而计划、模拟和控制生产流程(网络服务)。如今的集中式系统方案将被不断发展的CPS的智能化和高度透明的分散式系统所替代。 大数据 高度透明的生产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实际生产状况进行评估,在考虑现有生产的情况时必须整理好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并针对性的控制当前的生产参数。这里并不仅仅指建立一个报表系统和类似“事后分析”生产状况评估。采集的数据(大数据)控制着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而且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Daily,1997;欧阳志云等,1999)。目前,得到国际广泛承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系统是由MA工作组提出的分类方法(MAG,2002)。MA的生态服务功能分类系统将主要服务功能类型归纳为提供产品、调节、文化和支持四个大的功能组(图1)。产品提供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的产品;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支持功能:保证其它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区别于产品提供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支持功能对人类的影响是间接的或者通过较长时间才能发生,而其它类型的服务则是相对直接的和短期影响于人类。一些服务,如侵蚀控制,根据其时间尺度和影响的直接程度,可以分别归类于支持功能和调节功能。由此可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地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随着生态经济学、环境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发展,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生态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今天的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Costanza等人(1997)关于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估算的研究工作(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总价值为16~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33万亿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进一步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深入、系统和广泛研究。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地主要方法有(表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价值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模型

1.2.8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ecosystem services model)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已成为了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Daily, 1997; Costanza et al., 1997; De Groot et al., 2002)。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可以追溯到1925年比利时的Drumarx首次以对野生生物游憩的费用支出作为野生生物的经济价值。 1941年,美国的Dafdon首次用费用支出法核算出森林和野生生物的经济价值。1947年,美国的Flotting提出可根据旅行费用计算出其消费者剩余,并以消费者剩余作为游憩区的游憩价值;1959年,美国的Clawson修改旅行费用评估法;1964年,J. L. Knetch再次修改并完善了旅行费用评估法。同年,美国的Davis在研究湎因州森林的游憩价值时,首次提出并运用了条件价值法的报价技术。1972年,日本林业厅估算了全日本森林提供的生态功能价值。 1973年,Nordhau和Tobin提出用“经济福利准则”修改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引发了对环境资源进行估算的国际关注,许多学者先后提出多种方案来估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刘玉龙等,2005)。1991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召开了讨论如何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定量研究的会议,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有关机构止式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临时版本(简称SEEA),对此前各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并提供了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总体思路与框架以及一些生态价值的核算方法(张建国,杨建洲.福建森林综合效益计算与评价[J].生态经济,1994,(5):1-6.)。1997年Costanza等人对全球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评估,揭开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的序幕。1997年,由Gretch Daily等人编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与评价方法,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地区森林、湿地、海岸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近20个实例(Daily G C. Natures Science: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7.),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因评估功能的类型不同有所差异,主要的评估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1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Tab.1 Contrast of major assessment methods on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分类评估方法优点缺点主要文献 直接市场法费用支出法 生态环境价值可以得到 较为粗略的量化 费用统计不够全面合 理,不能真实反映游憩 地的实际游憩价值 彭建,2005; 范芳玉,2011 市场价值法 评估比较客观,争议较 少,可信度较高 数据要求高:全面,数 据量足够大 王伟,2005; 王凤珍,2011 机会成本法 比较客观全面地体现了 资源系统的生态价值 资源必须具有稀缺性 Bernard,2006;B.A. Bryan,2011 恢复和防护 费用法 可通过生态恢复费用或 防护费用量化生态环境 评估结果为最低的生态 环境价值 徐俏,2003; Rute,2010; 影子工程法 可以将难以直接估算的 生态价值用替代工程表 示出来 替代工程非唯一性,替 代工程时间、空间性差 异较大 Luis Diaz-Balteiro, 2008;陈朝祖,2009; Xuan Wang,2010 人力资本法 可以对难以量化的生命 价值进行量化 违背伦理道德,效益归 属问题以及理论上尚存 在缺陷 Catarina,2010; 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可以核算生态系统游憩 的使用价值,可以评价 不能核算生态系统的非 使用价值,可信度低于 Ram,2002; C.Meghan,20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