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解读文字部分

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解读文字部分

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解读文字部分
国务院3号文件政策解读文字部分

内部刊物

(不得外传)

第11期

大渡口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2008年3月27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之二:

抢抓机遇推进我区生态环保建设

投资科陈筱竹

国务院3号文件共10部分38条,其中“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两部分,共4条内容,对生态环保建设作了全面细致的表述,特别将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作为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抓紧开展各项工作,以贯彻落实3号文件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争取政策,推进我区生态环保建设,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一、意见中指明的努力方向。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

取,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新格局和竞争新优势。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战略任务

——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森林城市。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主要目标

——到2012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

——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二、意见中提出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

1、健全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维护长江健康生命,确保三峡工程正

常运转。

2、强化库区工业污染源治理,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禁止水库网箱养鱼,加大水库清漂力度,解决支流“水华”等影响水质的突出问题。

3、完善并实施三峡库区绿化带建设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强化生物治理措施,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4、根据库区生态承载能力,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在水库周边建设生态屏障区和生态保护带。

5、尽快制定落实消落区治理方案和相关措施,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6、加快推进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建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落实库区防灾减灾保安措施。

7、加强三峡工程蓄水后的生态变化规律和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节能减排。主要包括:

1、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遏制“两高一资”行业增长,严格控制新的污染。

2、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

3、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

4、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

5、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做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把重庆建成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6、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绿色信贷、环境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

二是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主要包括:

1、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对纳入规划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次级河流污染整治等项目,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补助。

2、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4、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力求在“水华”控制、消落区整治、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面源污染防治等关键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三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主要包括:

1、在确保基本农田和耕地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逐步将重点区域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

2、将重庆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国家重点公益林的新造林纳入中央财政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范围,通过多种资金渠道扶持低效林改造。

3、加强重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保护好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生态走廊。

4、继续实施生态示范创建工程,有序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5、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工程。

6、研究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

三、意见中的主要政策和机遇。

1、建成两个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

2、创建两个示范工程(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继续实施生态示范创建工程)。

3、开展一个试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4、修编四个规划(三峡库区绿化带建设规划、三峡库

区水土保持规划、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

5、七个重大项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四、结合意见中政策机遇,我区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任务22项。

1、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5项:意见中表述为“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对纳入规划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次级河流污染整治等项目,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补助”。区发改委已包装了跳蹬镇、八桥镇污水管网工程、八桥镇跳蹬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三个项目进入该规划,资金争取工作正在进行,建议继续跟进后续工作。若下一步还有相关政策,争取将更多的项目纳入规划中。大渡口区污水处理厂远期改扩建、中梁山污水处理厂远期改扩建项目由市水务集团主导建设,两个厂选址在我区并服务于我区,若能争取将两个项目纳入该规划,将有利促进项目建设。

2、关于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2项:我区有已编制完《水系森林工程规划》,并于2009年拟开展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在长江、河流、水库、塘

周围栽植植物保持水土不流失。争取将该项目纳入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获得更多资金、政策支持。伏牛溪水土保持项目正在实施,该项目已争取到部分专项资金,建议继续跟进后续工作。

3、关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见中把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我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包装一批园区企业节能减排技改项目,争取纳入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争取有利政策解决园区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因资金问题搁浅的节能项目实施计划。

4、关于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2项:我区正在进行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搬运村滑坡、马桑溪护岸整治工程已列入计划,部分资金计划已下达,建议继续跟进后续工作。

5、关于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7项:建议将我区打造“森林大渡口”与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充分结合。意见中表述为“加强重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

程,保护好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生态走廊”。我区位于长江流域,与中梁山脉相接,若将“五带”建设、长江防护堤、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李子林至技光村重钢森林防护带,现有植被较好,重钢搬迁后,结合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打造生态型、休闲型公园)纳入重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将能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有力推进“森林大渡口建设”。

6、关于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2项:我区小流域河流主要为跳蹬河、伏牛溪,两条河流的污染整治已申报过专项,争取到部分资金,完成了河流初步整治。若要从根源彻底解决河流污染,实现既治标又治本,就必须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即对接意见中的小流域综合整治。我区已将跳磴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伏牛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申报该专项,目前市级部门还未明确资金出处,未下达资金计划,建议继续跟踪项目进展,继续关注河流污染综合整治。

7、关于退耕还林工程2项:我区正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取得市级部门的支持,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今年将主要开展补植、补造和苗木基地建设,建议继续跟踪相关政策,争取专项补助。

8、关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实施模式主要由各区县上报本区石漠化整治相关基础数据,市农委汇总整理,根据各区县情况划分片区,按比例切块下达专项补助资金。

我区已就相关数据上报市农委,并作出请示争取专项资金补贴,建议进一步跟进项目情况,区相关责任单位积极配合。

9、关于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争取,我区尚没有包装成熟的项目,市级层面也尚未明确各区县对接项目方向。建议包装储备一批节能降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项目、节能产品生产项目、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以备专项资金争取。

附表:解读国务院3号文生态环保任务分解表

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

发:区级各相关部门、街镇

编签:郑学伦编审:蒋家文责编: 黄媛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