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控制与检验方法

红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控制与检验方法

红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控制与检验方法
红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控制与检验方法

苹果酸-乳酸发酵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苹果酸-乳酸发酵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苹果酸-乳酸发酵(MLF)是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由于苹果酸-乳酸发酵通常在酒精发酵结束后进行,因此,又称之为二次发酵。能够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的乳酸菌主要有乳酸菌、明串珠菌、片球菌和酒球菌等属的细菌。其中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是葡萄酒中进行苹-乳发酵最主要的乳酸菌,该属细菌对酒精和低pH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苹果酸-乳酸发酵是葡萄酒生物降酸的主要方法,可有效降低葡萄酒中的苹果酸。苹果酸是一种具有强烈辛酸味的双羧基酸,常规的物理、化学降酸方法对苹果酸不起作用,而苹-乳发酵可降解苹果酸,使之转化为单羧基的、口感酸味柔和的乳酸,使葡萄酒的有机酸含量降低,酒体协调性增加,并可提高其生物稳定性和风味复杂性。 我们有时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一发酵过程会放缓、甚至停止。不完整的苹果酸-乳酸发酵酵可能延迟发酵,造成氧化,甚至产生令人讨厌的微生物。 因此,关于酵母菌株的挑选、以及对影响发酵过程主要因素的测试可以改进对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控制。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非接种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由葡萄酒中自然存在的苹果酸—乳酸菌群自发完成,但结果通常不够稳定、效率不高; (2)接种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由接种经扩大培养的苹果酸—乳酸菌发酵剂完成。目前,接种发酵特性和酿酒适应性优良的乳酸茵已成为生产上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最普遍的方法。 发酵过程能否成功,受很多条件制约,主要因素如下: pH值: 一般说来,葡萄酒的pH值如果大于3.3引发的问题较少,若PH值低于此数,发酵过程可能遇阻。酒明串珠菌通常在葡萄酒pH低于3.5的条件下能表现出绝对优势,诸如乳酸菌、片球菌也能在此环境中存活、培育。 SO2浓度: 酒精发酵过程中,某些酵母菌株能产生亚硫酸盐,可能抑制苹果乳酸菌的发酵。葡萄浆中某些酵母菌株的出现可能绑定二氧化硫,决定产生游离态二氧化硫数量的数量。 在葡萄浆中加入二氧化硫可能延迟或阻止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如果葡萄浆中游离态二氧化硫含量达到10毫克/升,就能抑制葡萄酒中苹果乳酸菌的繁殖。若想使苹果酸-乳酸发酵成功完成,建议将二氧化硫总浓度控制在50毫克/升一下。 酒精浓度: 酒精浓度过高会对乳酸菌的新陈代谢产生抑制作用,不同的菌株对酒精浓度的抗性不同。研究表明,酒精浓度如果保持5%-12%范围内,多数乳酸菌生长都不会受阻。在培养基中,可以容纳的酒精量主要由酵母菌株和温度、PH值以及培养基中氮的含量决定。高温

针对中药川乌的多成分同时检测并评价其药动学的分析进展

针对中药川乌的多成分同时检测并评价其药动学的分析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07T12:02:17.6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陆一一[导读] 文章主要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中总结了中药川乌含量检测与药动学情况,现作以下的综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药剂科 100035 摘要:中药川乌属于一种常见药物,其主要成分即为二萜生物碱。文章主要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中总结了中药川乌含量检测与药动学情况,现作以下的综述。 关键词:中药川乌;成分检测;药动学;进展 1.前言 川乌属于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干燥的母根,大毒,主要功效是温经止痛与祛风除湿,在心腹冷痛、风寒湿痹与关节疼痛等病症中比较常用。川乌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含生物碱类的成分,而有效的成分为二萜生物碱,在中枢神经、抗炎、心血管、镇痛以及镇静方面有较好的作用。近几年,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二萜生物碱,并且发表了不少报道,为川乌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2.川乌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中药的质量控制之中应用越发广泛,而中药饮片与复方制剂之中的化学成分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多指标与多成分的检测。相关研究[1]中采取HPLC方法,经对新乌头碱、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总量限度进行控制,确保川乌药材质量,川乌制药主要经对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以及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等进行控制,确保川乌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有学者[2]经HPLC方法构建乌头汤、川乌与制川乌三类双酯型新乌头碱、生物碱的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定量分析的方法,然而,使用容易损毁色谱柱固定相强碱性流动相的三乙胺与二乙胺,并且只可以定量分析双酯型的生物碱。有学者[3]把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B相[0.1mol/L醋酸铵]当作流动相,实施梯度的洗脱,构建新乌头碱、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防止三乙胺与二乙胺等强碱性的流动相损坏了流动相对色谱柱,同时可以同时测定单酯型与双酯型的生物碱。 3.评估二萜生物碱的药动学 3.1生物样品前处理 3.1.1液液的萃取方法 乌头二萜生物碱属于脂溶性的生物碱,置于合适溶剂之中,其溶解度比水相之中溶解度要大,在尿样与血样等生物的样品之中,含有诸多内源性的杂质,并且是强极性水溶性的杂质,而采取适当有机溶剂能够将大部分的杂质去除。这种发光法广泛应用于乌头类二萜生物碱生物样品的测定中,经常会应用乙酸乙酯、乙醚以及氯仿有机类试剂萃取样品,主要优势是费用低廉与操作简单,但是容易出现乳化的现象,造成药物损失,降低了回收率。 3.1.2固相的萃取方法 近几年,在生物样品的纯化中开始广泛应用固相萃取方法,可以把有离子交换、吸附与分配等性质担体当作萃取剂,填入到小柱之中,通过溶剂淋洗以后,通过生物样品,在担体上保留杂质或是药物,采取适当的溶剂将杂质洗去,经适当的溶剂洗脱药物。经固相萃取方法处理含乌头类的二萜生物碱尿样以及血样,研究结果得出,这种方法的速度比较快,没有乳化的现象,可以同时提取中药的多种成分,有较高的提取率。 3.1.3沉淀蛋白方法 早生物样品之中非必要的成分去除时常用方法即为沉淀蛋白方法,这种方法是降低杂质对于待测成分干扰。尿沉淀的蛋白法主要包含等电点的沉淀法、盐析法以及有机溶剂的沉淀法等,若溶剂中含有丙酮、乙腈以及甲醇等,可以采取沉淀蛋白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优势是操作比较简单,并且检测的用量比较少,无需使用较多溶剂,可以降成本降低,缩小溶剂危害,并且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灵敏度。 3.2分析体中二萜生物碱药动学的行为特征 现阶段,研究川乌二萜生物碱药动学方面,主要集中新乌头碱、在双酯型的生物碱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经研究[4]虚寒大鼠、正常大鼠以及虚热大鼠体中药动学的研究可知,在虚热的大鼠体中次乌头碱达峰值的速度要比虚寒大鼠、正常大鼠快,说明各种状态大鼠的体中次乌头碱药动学存在差异,并且在虚寒状态中次乌头碱可以对症进行治疗,对虚热状态属于反证,正常状态的作用强烈时表现出毒性,给对症下药与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有学者[5]按照大鼠体重尾静脉注射1.8g/kg四逆汤的制剂,研究表明在大鼠的体中,四逆汤的制剂中乌头生物碱呈现出一级动力学的消除,与静脉注射以后开放房室的模型相符,其半衰期是0.93201小时。有学者[6]采取液质的联用技术研究新乌头碱、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在大鼠体中药动学,得出这三种生物碱的吸收比较迅速,且半衰期与达峰值时间差异不够显著,说明大鼠体中这三种生物碱消除速率、吸收速率没有显著差异。 4.结语 总之,研究中药质量的控制以及中药的药动学,主要目的就是确保用药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现阶段,不同批次或是不同产地川乌药材之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质量不一。在体中,川乌化学的成分药动学研究相对复杂,经过研究新乌头碱、双酯型的生物碱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得出,在体中乌头碱类的生物碱可以迅速吸收,并且含有川乌复方之中,经配伍组的药材能够影响到新乌头碱的生物碱吸收情况。所以在研究复方中的川乌成分药动学时,需要对配伍比例以及配伍药材进行充分考虑,防止影响了川乌的化学成分,继而给临床的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华生,闻丽珍,黎晓丽等.基于经皮给药研究制川乌与白芍配伍对大鼠皮肤及肝微粒体中CYP450活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01):5-9,13.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HZK52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Q/HZK611《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 Q/HZK504《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 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 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 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 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 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 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 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 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 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 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 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 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 职责

4.1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制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发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细则(规定)。 4.4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计量室)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的检测量具和测量设备,并做到符合周期鉴定要求。 5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5.1质量检验工序控制把关的正、负都会直接反映在产品(零部件)实物质量上。如何按程序文件标准和技术、质检文件要求控制、把关,我们质检线的管理人员、进(出)厂检验人员都必须认识到这一职能的责任,控制/和把关严不严格看你这个检验员的技能和思想品质,以及对本职工作的认真程度和态度,我们要以预防为主,预先走入到工序过程的严格控制之中,这样才能从工序过程中了解产品生产的质量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切实把质量工作从质量检验(检测)位移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检验员要做产品质量的检验员,更要做产品质量的宣传员和生产技术的辅导员,真正把产品质量控制好。 5.2我们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员实际上是一个X光的检验医生岗位,是专门检查工序(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岗位,是要按相关程序文件(标准)规定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实际地走的,决不能跨大步,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5.3产品(零件)实物质量检验过程说句简单的话就是对在制造工序过程中或成型产品中按技术(标准)文件中对产品(零件)质量规定(要求)发现不合格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还要跟踪改进情况,符合标准(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后才可放行。 5.4合格、不合格是质量检验员要讲的常用术语,决不能讲可用或不可用的话,对产品(零件)产生的质量问题要提出改进的建议供生产/技术参考。 5.5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有很多质量检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标准、规定、办法“见

天然产物化学综述.(乌头碱)

天然产物化学综述 xxxxxxxx的研究进展 院-系:理学院化学系 专业:化学 年级:2013化学一班 学生姓名:丁顶云 学号:201301020331 2014年11月

乌头碱研究进展 摘要:乌头碱(Aconitine),别名:附子精,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关键词:乌头,提前,检测,简述 一、乌头碱(生物碱)的简述 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学活性。有些不含碱性而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 乌头碱(Aconitine),别名:附子精,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紧束感等,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引起易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各心律失常,损害心肌。口服纯乌头碱0.2mg 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民间常用草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酒。但在此警醒大家它们都具有足以致命的毒性。 乌头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 但具有较强的毒性,一方面,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 表现出先兴奋, 后麻痹的症状,对迷走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可引起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进而导致心律缓慢或心律失常,另一方面, 也可直接作用于心肌, 增高心肌应激性, 引起早博、心动过速以及呼吸麻痹致死,乌头碱虽然具有毒性,但其有一定的药理性,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头类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麻醉止痛、抗肿瘤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则表现为强心、降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 二、乌头碱的性质和作用 物化性质:六方形片状结晶。熔点204℃。旋光度[α]D+17.3°)。水溶液对石蕊呈碱性反应,pK5.88。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和水,微溶于石油醚。乌头碱属二元酯类,容易被水解 主要作用:强心剂,免疫抑制,局部麻醉,镇痛。 三、乌头碱的检测方法 中和法:此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容易普及,但测定的只是药材或制剂中的总碱的含量,选择性较差 分光光度法:取样量小、准确、重现性好、易普及推广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经适当改进而发展起来的,既具有普通液相层析功能又具有气相色谱的特点, 并具有高温、高速、高灵敏度、高分辨度等优点。 薄层扫描法( TLCS):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分辨率强

检验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l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授权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或协议,批准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的有效性。 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本部门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及抽样、检测的职责和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1.1 国际标用; 4.1.1.2 国家标准; 4.1.1.3 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4.1.1.4 地方标准; 4.1.1.5 企业标用; 4.1.1.6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4.1.1.7 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1.8 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4.1.2 当老标准己经过期作废时,以上标准应当保证是现行有效的。为此资料管理员首先应当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3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个检测室负责人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的计算page 1/9 一.预防与检测 检验—容忍浪费;预防—避免浪费 检验--通过质量控制检查最终产品并剔除不符事规范的产品。在管理部门则经常靠检查或重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都是使用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允许将时间和材料投入到生产不一定有用的产品和服务中。 预防—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的输出,从而避免浪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仅有这样口号是不够的,所以要理解统计过程各个要项。要研究产生变量本身的特性---过程。 二.基本概念 过程:是指共同作用以产生输出的供方、生产者、人、设备、输入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输出的顾客之集合。 过程控制系统:过程的性能取决于供方与顾客这间的沟通,过程设计和实施的方法,以及运作和管理方式。. a.有关过程性能的信息—与性能最有用的信息是以研究过程本身以及其内在的变化中得到的信息→过程特性,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b.对过程采取措施 c.对输出采取措施 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 产生变差的普通原因:随时间的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步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产生变差的特殊原因: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出现时造成过程分步的改变。除非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他们将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随时间的发展,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 正态分步:正态分步又称概率分步。如果影响某一变量的因素会很多,而每一个因素都不起决定性作用,且这此影响是可以叠加的,那么此随机变量被认为是从正态分步的。 局部措施: 通常用于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 通常有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 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题 系统采取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 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 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 三.控制图—过程控制的工具 过程特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通过研究过程本身的特性,来识别生产变差的原因,是特

乌头原碱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图文

乌头碱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产品名称〗:乌头原碱/乌头碱 〖产品简介〗:乌头碱(Aconitine),别名:附子精,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紧束感等,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引起易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各心律失常,损害心肌。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民间常用草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酒。但在此警醒大家它们都具有足以致命的毒性。 〖图片〗: 〖英文别名〗:Acetylbenzoylaconine; (3alpha,6alpha,14alpha,15alpha,16beta)-8-(acetyloxy)-20-ethyl-3,13,15-t rihydroxy-1,6,16-trimethoxy-4-(methoxymethyl)aconitan-14-yl benzoate; 〖化学名称〗: Aconitane-3,8,13,14,15-Pentol,20-ethyl-1,6,16-trimethoxy-4-(me-thoxy methyl)-,8-acetate14-benzoate,(1α,3α,6α,14α,15α,16β)- 〖分子量〗:645.74

〖提取来源〗: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 〖原料分布〗:主要栽培于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陕西省、云南省等地亦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 〖产品外观〗:无定形粉末 〖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分子式〗:C34H47NO11 〖CAS〗:302-27-2 〖EINECS号〗:206-121-7 〖RTECS号〗:AR5960000 〖BRN号〗:74608 〖可供规格〗:HPLC≥98% 〖药理作用〗: 对心脏的作用 乌头碱对离体与在体蛙的作用是:心最初使心率减慢(阿托品可阻断之),随即由于高度刺激了心肌,突然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很快出现心律紊乱,心收缩力减弱,心脏收缩如桑葚状,最终心跳停止。以10mg/L的乌头碱灌流液作用豚鼠心肌15min后,其异常动作电位开始出现,25min达高峰,可维持1 00min。尤其是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周期T值影响显着,药后25min,T值减到加药前周期平均值的1/5。1.0mg/L灌流,50%复极化动作电位时限(APD50)及总动作电位时限(APD100)显着减小。当加入0.5g/L的肌苷液30min后,其T值、APD50及APD100均有明显恢复。对其治疗量,可使心率减慢、脉搏柔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第B版) 程序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受控章: 发放编号: 总页数: 7 页(含封面)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改记录表

1.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3.1.1 负责审批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3.1.2 负责检测标准的确定; 3.1.3 负责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检测组主任 3.2.1 负责收集检测标准的收集。 3.3 资料员 3.3.1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 3.3.2 负责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公司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 a)国际标用;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d)地方标准; e)企业标用; f)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g)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h)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2 为确保所使用的标准是现行有效的版本,资料员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按《文件控制程序》确保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填写《标准查新表》,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 4.1.3 在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应注意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4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检测人员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有效性,具体按照《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当需要对检测作业指导书进行调整或修改时,也应当按《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执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应包括: a)检测方法的名称; b)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c)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包括技术性能参数要求; d)所需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e)被检测样品的管理要求; f)被测定的参数或量值及其范围; g)检测需要的设施环境条件; h)检测步骤描述; i)需遵守的安全设施; j)检测的准则和要求; k)需记录的数据的分析和表达的方法; l)如有必要时,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 4.1.5 当客户的委托检测未指定方法时,检测组主任应首先向客户推荐本公司认证、认可能力范围内的检测方法,当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时,则应在本程序4.1.1条中推荐检测方法,所推荐的方法应获得客户的书面同意和认可。当客户指定的方法不合适或已经过期时,检测负责人应明确通知客户。

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

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 4.1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理解要点: 1)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指从关键元器件、材料的采购,直到加工出成品的全过程中对半成品、产品的质量进行监视、修正和控制的活动; 2) 过程检验(Process testing),在过程控制中对关键元器件、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规定参数进行的检测和验收; 3) 工厂应以明确的表达方式指明,哪些生产过程工序对认证产品的关键特性(安全、环保、EMC)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工厂应对在关键工序岗位的人员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并保证在岗人员的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 5) 并非所有的工序都需要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作业指导书是否需要及其详略程度与操作人员的能力、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等有关。只有在确认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时,工艺作业指导书才是必需的; 6) 通常,工艺作业指导书应明确工艺的步骤、方法、要求等,必要时,可包括对工艺过程监控的要求。 审查要点: 1)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现场观察,确认工厂是否明确了关键生产工序; 2) 通过查阅关键工序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3) 在现场审查时,注意在规定有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工序上,工艺作业指导书是否为有效版本,是否明确了控制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按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理解要点: 1) 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磁场、照度、洁净度、无菌、防尘等; 2) 工厂应识别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为达到其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应提供和管理相应的资源以确保工作环境满足规定要求。工厂还应对这些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包括具体的参数及控制要求(如果有);

MLF 苹果酸-乳酸发酵 (MLF) 技术及中级酒庄概述

苹果酸-乳酸发酵 (MLF) 1、定义:就是在乳酸细菌的作用下将苹果酸分解为乳酸和CO2的过程。使酸涩、粗糙柔软肥硕,提高酒的质量。 18世纪70年代,巴斯德首先发现。1914年,瑞士Muller-Thurgau等定名为苹果酸-乳酸发酵。现代葡萄酒学的研究得出现代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原理——要获得优质的干红葡萄酒,首先应该使糖和苹果酸分别只被酵母菌和MLB分解;其次应尽快完成这一分解过程;第三,当葡萄酒中不再含有糖和苹果酸(而且仅仅在这个时候),葡萄酒才算真正生成,应尽快除去微生物 2、MLF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苹果酸-乳酸发酵对酒质的影响受乳酸菌发酵特性、生态条件、葡萄品种、葡萄酒类型以及工艺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果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的纯正,对提高酒质有重要意义,但乳酸菌也可能引起葡萄酒病害,使之败坏。1.降酸作用 在较寒冷地区,葡萄酒的总酸尤其是苹果酸的含量可能很高,苹果酸-乳酸发酵就成为理想的降酸方法,苹果酸-乳酸发酵是乳酸菌以L-苹果酸为底物,在苹果酸-乳酸酶催化下转变成L-乳酸和CO2的过程。二元酸向一元酸的转化使葡萄酒总酸下降,酸涩感降低。酸降幅度取决于葡萄酒中苹果酸的含量及其与酒石酸的比例。通常,苹果酸-乳酸发酵可使总酸下降1-3g/L。 3、风味修饰 苹果酸-乳酸发酵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葡萄酒风味的影响。例如乳酸菌能分解酒中的柠檬酸生成乙酸、双乙酰及其衍生物(乙偶姻、2,3-丁二醇)等风味物质。乳酸菌的代谢活动改变了葡萄酒中醛类、酯类、氨基酸、其它有机酸和维生素等微量成分的浓度及呈香物质的含量。这些物质的含量如果在阈值内,对酒的风味有修饰作用,并有利于葡萄酒风味复杂性的形成;但超过了阈值,就可能使葡萄酒产生泡菜味、奶油味、奶酪味、干果味等异味。其中,双乙酰对葡萄酒的风味影响很大,当其含量小于4mg/L时对风味有修饰作用,而高浓度的双乙酰则表现出明显的奶油味。苹果酸-乳酸发酵后有些脂肪酸和酯的含量也发生变化,其中乙酸乙酯和丁二酸二乙酯的含量增加 4.降低色度 在苹果酸-乳酸发酵过程中,由于葡萄酒总酸下降(1-3g),引起葡萄酒的pH上升(约0.3个单位),这导致葡萄酒的色密度(color intensity)由紫红向蓝色色调转变。此外,乳酸菌利用了与SO2结合的物质(α-酮戊二酸,丙酮酸等酮酸),释放出游离SO2,后者与花色苷结合,也能降低了酒的色密度,在有些情况下苹果酸-乳酸发酵后,色密度能下降30%左右。因此,苹果酸-乳酸发酵可以使葡萄酒的颜色变得老熟(张春晖等,1999)。 5.细菌可能引起的葡萄酒病害在含糖量很低的干红和一些干白葡萄酒中,苹果酸是最易被乳酸菌降解的物质,尤其是在pH较高(3.5-3.8)、温度较高(>16℃)、SO2浓度过低或苹果酸-乳酸发酵完成后不立即采取终止措施,几乎所有的乳酸菌都可变为病原菌,从而引起葡萄酒病害。根据底物来源可将乳酸菌病害分为:酒石酸发酵病(或泛浑病);甘油发酵(可能生成丙烯醛)病(或苦败病);葡萄酒中糖的乳酸发酵(或乳酸性酸败)。

现场检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性,对现场检测时的环境、样品、设备、人员等实施有效控制,使对检测的影响量减至最低,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客户要求或必须到现场进行的检测工作,包含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环境的监控、影响现场检测时的隔离措施。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测试组组长的职责 制定现场环境控制目标,建立监控措施和手段,决定实施应急隔离措施。负责外出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3.3 检测人员的职责 负责记录检测环境的监控数据。 4 工作程序 4.1现场检测的要求 4.1.1根据客户需要,对于需要现场检测的产品,在审核满足工作环境的前提下,由办公室协调好具体的日程安排,并通知客户。 4.1.2 现场检测人员应经检测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外出执行现场检测任务。4.1.3 检测人员、测试仪器设备、技术文件的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 4.1.4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样品应有专人负责,按《样品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4.1.5 受检单位人员不能担任检测和记录人。 4.1.6 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控制程序》中的保密制度规定。 4.1.7 现场检测结束后,应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并由委托客户或其有关人员签

署意见,确定取报告方式和缴费形式。 4.2 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2.1 检测人员进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测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防护帽、防刺鞋、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4.2.2 检测人员所携带的仪器设备必须配置统一的美观的设备运输箱,运输中做好防震、防尘、防潮工作,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倍加小心。 4.2.3 进入现场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以及仪器设备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 4.2.4 检测区域必须用隔离带实施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区域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对误入者构成人身伤害。 4.2.5 检测活动中,还应符合《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4.3 环境的监控 4.3.1 检测组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对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极限环境的限制条件和条件保障。如: a. 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 A. 供电和供水的条件及保障; c. 吊装和运输保障; d. 供气通风与气压条件; e. 温度和湿度条件; f. 粉尘和烟雾干扰; g. 光线干扰; h. 噪声震动和电磁场干扰;

乳酸菌之检验

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乳酸菌之檢驗 101年6月7日署授食字第1011902050號公告 1. 適用範圍:本方法適用於食品中乳酸菌之檢驗。 2. 檢驗方法:檢體經系列稀釋後,以選擇性培養基培養及計數之方法。 2.1. 工作環境:工作平台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台光度為100呎燭光以上,密閉室內換氣良好, 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每15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15 C FU/培養皿。 2.2. 器具及材料 2.2.1. 乾熱滅菌器。 2.2.2. 高壓滅菌釜。 2.2. 3. 冰箱:能維持5 ± 3℃者。 2.2.4. 培養箱:能維持內部溫度溫差± 1.0℃以內者。 2.2.5. 水浴:能維持水溫溫差± 1.0℃以內者。 2.2.6. 攪拌均質器(Blender)或鐵胃(Stomacher):能適用於無菌操作者。 2.2.7. 天平:可稱量到2000 g ,靈敏度為0.1 g ;可稱量到120 g ,靈敏度為5 mg。 2.2.8. 旋渦混合器(Vortex mixer)。 2.2.9. 酸鹼度測定儀(pH meter)。 2.2.10. 菌落計數器:適用於菌落之計算者。 2.2.11. 厭氧缸(Anaerobic jar)或厭氧培養箱:適用於厭氧培養者。 2.2.12. 吸管輔助器(Pipette aid)。 2.2.1 3. 吸管(Pipette):已滅菌。 1 m L吸管應有0.01 m L之刻度; 5 m L及10 m L吸管應有0.1 m L 刻度。 2.2.14. 培養皿:已滅菌,內徑約90 mm ,深度約15 mm ,底皿之內外面應平坦,無氣泡、刮痕或其他 缺點。 2.2.15. 稀釋用容器:無菌袋或有1000 mL、500 mL、99 m L及90 m L標記附蓋(栓)之可滅菌廣口瓶。

高乌头药材常规项检查及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测定

高乌头药材常规项检查及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测定 目的对高乌头药材进行常规项检查并测定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含量,为建立高乌头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不同产地高乌头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按药典水分测定法(烘干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水分、灰分和浸出物,采用HPLC测定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暂定高乌头药材中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11.0%、12.0%、7.0%,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少于18.2%、10.6%;高乌头药材中冉乌头碱和高乌甲素含量分别不少于0.125%、0.81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高烏头药材质量评价。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utine examination of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and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lappacontine and ranaconitine;To provid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Methods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areas. A method of TLC was used for qualitative discrimination. The methods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were adopt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ash content and extractives. Determination of lappacontine and ranaconitine were performed by HPLC. Results The TLC showed that the spots were clear and the separation was good. Individual provisional standards:the moisture,total ash and acid-insoluble ash content of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were not more than 11.0%,12.0%,and 7.0%,respectively;water soluble and alcohol soluble extractives were not less than 18.2% and 10.6%,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ranaconitine and lappacontine in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were not less than 0.125% and 0.815%,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ethod established by the study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an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Key words: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routine examination;HPLC;lappacontine;ranaconitine 高乌头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的根,又名麻布七、辫子七、破骨七等,是我国甘肃等中西部地区民间习用中药,也是著名“七药”之一[1],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肿痛、跌打劳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乌头具有镇痛、抗炎、解热、局部麻醉、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杀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2-4],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及局部镇痛[5-6]。高乌头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生物碱[7],其中以高乌甲素和冉乌头碱的含量最高[8],而活性成分之一高乌甲素已开发出不同剂型并应用于临床[9]。高乌头为我国特有植物,在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分布,目前甘肃地区引种驯化成功、大量生产和应用,现已成为甘肃地产大宗商品药材。高乌头收载于《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10],现有的标准尚不完善,既无常规项检查,也无含量测定项。为此,本试验采用常规项检查及高乌甲素、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检测工作控制流程1 目的 对检测工作过程作出规定和进行控制,保证检测公司出具检测报告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公司的检测工作管理。 3 职责 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的负责人。 各部门和相关人员执行程序。 4 程序 任务的受理和下达 4.1.1 综合部与委托方签定委托检测合同,合同交监督部门备案。 4.1.2 送检测样品时,委托方填写试验委托单三联单,同时提交样品和技术资料。 4.1.3 收样员检查和确认试验委托单内容及样品,办理接收手续。执行《样品收取和处置管理程序》。 4.1.4 委托三联单的上联(委托信息)交资料员,中联(任务单)交检测部门,下联(取报告单)交委托人。 4.1.5 收样员下达任务单,同检测部门办理领样品手续。 收样员负责公司所有部门的收样工作,所有样品必须在样品上做标识,注明送样单位及工程名称。 委托单的录入工作由对应的实验员负责。 检测工作的准备和检查 4.2.1 检测部门的检测人员对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因素进行检查,形成相应的记录。

A 确认检测人员的能力是否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和持证上岗。 B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和量值溯源是否满足的要求。 C 确认检测方法,非标方法要经过技术主负责人批准和征得委托方同意。 D 检查检测样品,详细核对检测内容、样品状态和标识。 E 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测方法标准的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4.2.2 检测人员调整上述条件,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后进行检测和记录。 4.2.3 检测人员按照任务单和检测方法标准对样品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准备。 实验员需要外出检测时,必须提前通知部门负责人,如发现实验员私自外出检测,而部门负责人不知情的情况,每次扣实验员50元。 检测和检测结果 4.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检测标准、检测细则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精心操作和 检测。 4.3.2 检测人员如实填写原始记录,检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处理要符合规范,所包含 信息能够再现检测工作的全过程,执行《记录管理程序》。 4.3.3 检测人员录入检测数据,经过检测人员、核验人员签字后连同原始记录、任务 单、一同交综合部,并办理交接手续。 检测报告 4.4.1 实验员录入委托信息和印制检测报告,审核人审核报告,授权签字人批准报告,由负责收款部门对外发放报告,并负责保管存档检测报告。执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记录和归档 4.5.1 检测人员妥善保管检测工作全过程形成的记录,年末归档,交办公室统一保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