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大学》主旨

2、了解其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有何意义?

2、儒家学派人格修养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三、背景简介

《大学》和《礼记》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大学》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

○西汉儒者戴圣编撰《礼记》,共49篇,《大学》是其中的第42篇。

四、文本分析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特别是曾子论"礼"的教育的思想,其主旨即在说明"大学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可以说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朱熹认为《大学》的"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 所以基本上是儒家思孟一派的作品。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认为《大学》是属于"孟氏之儒"的著作,他断定为"乐正氏之儒的典籍"。

现行的《大学》共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郑玄所注《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全文,王守仁尊之为"《大学》古本"。(2)由程颢、程颐兄弟及朱熹所改定的"大学章句"本。(3)魏正始四年刻的"三体石经"本,亦称"石经大学古本"。

我们分析《大学》的教育思想,一般采用朱熹的《大学章句》本,这是因为《大学章句》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定教本,直接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和社会意识形态,实际指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实践,并且也基本继承了前期大学教育的积极成果。

关于《大学章句》的源流,朱熹在《记<大学>后》一文中说,《大学》"简编散脱,传文颇失其次,子程子盖尝正之。"在《大学章句序》中,他说:《大学》是曾参"作文传义,发明其意"。孟子死后,"而其传泯焉","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次其编简,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二程全书·程氏经说》卷第五有程颢的《改正大学》,又有程颐的《改正大学》。两兄弟各改各的,彼此不同。朱熹又因二程遗说,"复定此本",其中有些章从程本,又有些章从旧本,有些章则是朱熹自定,特別是第五章"格物致知",由朱熹"取程子之意"而强行"补传",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把《大学》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并认为"传"的部分"旧本颇有错简",因此,他"因程子所定"。对其基本结构、各章之间的关系加以调整并予以说明。朱熹认为,这样一来,《大学》就"序次有伦,义理贯通,似得其真"了。

在宋儒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的,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出于反对佛老、树立儒家正统学术地位的需要而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作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二程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熹则说:"《大学》

之书,大学教人之法也。"《大学》所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又说,《大学》是"为学纲目","修身治人底规模","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这就像盖房子,读《大学》等于是搭好房子的"间架",以便将来"却以他书填补去"。还说:"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这种说法是十分新奇的。朱熹所以要如此尊崇《大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宋儒以前的儒家的学术讲论一直缺乏贯通一致,在形而上的领域内有所说明的指导大纲,因而在与佛道的斗争中显得无力,而《大学》的修身以治人之道正好填补了佛道修身出世的理论缺陷。

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与"传"两大部分。认为第一章"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后十章是"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而"传"的部分又分为两部分:"前四章总论纲领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

考《大学》全书的文字结构,我们归纳为两大部分:

(1)"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理想目标。

(2)"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为过程。

这两大部分的关系是"明明德"(自明)与"修身"相对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都是"修身"份内的事,不能视同纲目旨趣。"亲民"(包括"亲亲"与"亲民")与"齐家"、"治国"相对应;"止于至善"与"平天下"相对应,这样,教育的纲领与教育的具体过程和措施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了。特作图示如下。

由此,试评介《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从"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教化、改造人民;而"亲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淑世济民,就是要"止于至善",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政治目的的实现,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明"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过程来完成。"三纲领"的宗旨即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的具体化。从"八条目"来看,政治过程的具体措施与教育过程的具体施为,更是具体地紧密相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回还往复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玩文字游戏,也不是单纯强调其过程和步骤,而是从教育和政治两个不同的出发点,论述了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是从社会的理想和政治的要求出发,论述政治对教育的依赖和指导的关系,这就是朱熹解释的"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而"致知在格物",则是从教育论出发,论述了教育对于政治的基础作用。一个"先"一个"而后",将教育过程和政治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具体地联系起来,互为因果,互为手段和目的,互为存在的条件。这种严密的思维逻辑,深刻地表达了儒家社会政治文化一体的基本精神,表达了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社会政治必须依靠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原则。这种教育方针指导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代的正统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都是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的。因为没有脱离社会政治过程的教育,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将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统一起来,正是对教育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又保证了教育的发展,这

正是从根本上重视教育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历代王朝都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为教条,把教育放在国家政治的首要地位。

(二)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质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大学》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整个《大学》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构成了一个自生自成、自我说明的封闭体系。

"三纲领"的起点是"明明德",而这个所要明的"明德",就是《康诰》的"克明德",《太甲》的"顾諟天之明命",《帝典》的"克明峻德",都是指的"天之所以予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也就是说,这所要明的"明德",是先天完善和自足的。它的实质则是儒家思想的性善论的推衍,是农业文化的重人本色的归纳,这个"德",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它是自然农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但它又能依靠人的本能、依靠天赋之德本身的力量加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人的完善和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等,都能在那本来的"德"中找到根据。"亲民"则是"明明德"的自然外化,是使人明"明德"的过程。朱熹解释说:"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强迫的外力过程,而是一个使人内在的先天道德觉醒的过程,是一个德治仁政的教化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止于至善",而这所谓"至善"的社会也是一个和美的理想的人伦社会,是"事理当然之极"(朱熹"章句"):"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仁"、"敬","孝'、"慈、"信"并不是对不同人的片面要求,而是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的统一要求。因为,比如一个人,他可以是臣下的君主,但又是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别国君主的朋友等。因此,这都是社会的准则,而这都是"德"的规定,是"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以沟通天人的根据,因此,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过程和内容、目的和方法都统一到了伦理道德上。教育的完成就是伦理道德的完成,也是政治过程的完成。

"八条目"的起点是"格物",而所格之"物",正如历代儒家学者所强调、不少近世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其主要内容并不是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任何问题、事物、事情,而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伦常道德。而"知至"的"知"是"知止"、"知本",并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性认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便于"诚意"、"正心",培养道德情感。而"修身"的核心也是一个伦常之"身",其主要标准是"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修身"为"本"的"末",是修身的自然结果和外化。"齐家"的主要内容是"孝"、"弟"、"慈",这又正是"治国"的根本:"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而"国治"的主要内容又是"兴仁"、"兴让"。这样,家国一体、天下一家,治国如齐其家。"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就是"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最高的目标统一于"止于至善"的理想人伦社会,实则整个过程又完成于伦常道德的建立。

《大学》所贯彻的这种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正是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它现实地反映了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维系起来的宗法制自然农业文化的要求,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一直指导着教育的实施。

(三)修己治人的教育过程论

《大学》所提山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术讲论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这正是儒家学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己"

与"治人"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相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人的培养过程中的体现。"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

由"三纲领"所论的教育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来看,"明明德"当然是修己,是教育自己,而"亲民"则是治理他人,是"治人"。"亲民"即"新民",使民"新",亦即使民明"明德",这即是朱熹所解释的:"新者,革其旧也。言既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因此,"治人"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政治过程又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教育过程。再进一步,"明明德","亲民"都是为了淑世济民、开物成务,治理天下,建成美好的理想社会。在"八条目"的程序设计中也贯彻着修己治人的精神。"修身"即是修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份内的事,"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治人。自古治国始齐其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自然外化。"孝"即能"事君","弟"即能"事长","慈"则能"使众",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都是与自己的道德修养一脉相通的。这也可说是中国政治伦理一体化的社会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特别强调"八条目"中"修身"为本,是"八条目"的核心,身修自然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贫戾,一国作乱。"因此《大学》要求"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教育过程中,使个人、家庭、国家政治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不仅如此,《大学》还提出了以推己及人为核心的为学修行的基本方法--"絮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即是说,治国治民,都应该根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推己及人而行事。

(四)肯定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三大纲领的起点是"明德",这个"明德"是从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推衍出来的。朱熹解释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其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由此看来,"明德"即是人天生即具的完美本性。这种"明德",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人的所有美好品德发展完善和充分实现的本能。大学教育,就是要使人天生即具的"明德",依靠人的自觉的主观力量,即这个自天而来的"明德"本身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养的工夫,这就是一个从自己开始的自修的过程,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的。

从"八条目"来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起点和基础。虽然朱熹说过,"格物"即是"即物而穷其理之义",而朱熹之后,王阳明则认为格物乃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主体的建立和肯定才是第一位的。清代朴学家阮元也说:"格物与止至善、知止、止于仁敬等事,皆是一义,非有二解也"。近人杨向奎先生也同意这一说法,并认为"如果也把《大学》的原文分为经传,"则原文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应当是格物章的注解。②从《大学》通篇的本意和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倾向来看,阮元解释和杨向奎先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格物"("知止"、建立自我目标,肯定自我价值)而后有"定",从"定"到"静"、到"安"、到"虑","虑而后能得",这"虑"而"得"便是"知至"了。这说的正是以存心养性为起点的自我教育,深为后世理学家所推崇。

"慎独"的方法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以自己教育自己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一个人在没有周围的人监督的情况下,能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不逾矩",不违反道

德行为准则,是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大学》把"慎独"作为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即"诚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即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厌然,(与"掩"同义)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慎独"的核心就是时刻要求自己、警惕自己,使自己随时处在主体的自觉状态中,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这也就是自修。所以《大学》说:"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种以自我反省为中心的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确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朱熹解释说:"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而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总之,教育是一个自教自得、自我振作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我修持,自我实现的过程。

(五)教育认识论

《大学》从"格物"的实际教育着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实现的过程,前后连接的八个环节里,实际存在着教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1.认识阶段。《大学》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认识开始的。事物本身存在着事理,即道理,社会现存的一切都有其"所以然"之理。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要使人与整个人类的环境和谐并进、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因此,对社会的认同是第一步。这就是"格物"以"致知"。朱熹"取程子之意"所补写的格物致知章是思盂学派的"精义"。这就是由'格物"而"致知"的过程。而这个"知之至"有两层意思。

一是"知本",即知道教育的着手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大学之道")矣"。而这"本"与"末",在"三纲领"中则是指"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大畏明志,此谓知本"。(朱熹解释说:"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在"八条目"中,则是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二是"知止",即了解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予以认同:"止于至善",即君仁、臣敬、子孝、父慈、友信。这也是学习的先决条件:"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熹认为,"知之则志有定向","心不妄动","处事精详","得其所止",也就是说,从理智上认识教育过程的最高目标,具有心理导向的作用,是达到目标的心理保证。这就是"知止为始,能得为终"。

显然,"知本"和"知止"讲的都是认识问题。虽然,从思孟学派的思想倾向和"八条目"的关系来看,"物"和"知"并不是指生产劳动所接触的一般事物或自然之物及其所知,而是指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行为,这是"物"、"知"观的狭隘性。但是,从道德、政治修养的角度来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关系,当然也是应该"格",应该"知"的。并且,提出这一命题,不管怎样解释"物"和"知",它总是从物到知的,是符合道德和政治修养的某些客观规律的。修养是一种自我教育过程,当然必须依靠人们的主观努力,亦即自身发展着的各种内部条件。只有首先通过"格物","致知",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提高道德认识,进而调动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教育的信念。这种把教育过程首先建立在"物格"、"知致"基础上的思想,就是把"知"作为知行过程的开端,要求人们从掌握和熟悉现存的社会规范入手,进而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观点是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的。

2.情感阶段。"诚意"和"正心"讲的都是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大学》把"诚意"正心"放在"格物"致知"的自然逻辑过程之后,作为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表明作者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情感过程在

教育过程中的必然和必需。《大学》把"诚意"作不自欺欺人解,把"正心"解释为勿为杂念动情。即"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一句话,要求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智统帅情感,以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这一命题也包含着某些符合教育和修养的客观规律的合理因素。人们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运用道德概念、道德信念进行道德评价,进而不因忿、恐惧、好乐和忧患等情绪产生偏颇,从而形成"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能爱人、能恶人"的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这对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道德认识只有经过内化为道德情感之后,才会变为道德意志和自觉的道德品质。过去有些学者把"诚意""正心"理解为"去人欲",那是禁欲主义理学家制造的迷雾所致。联系上下文来看,《大学》并不主张"去人欲",而是要"防情偏"。《大学》认为,人的情感都是有偏颇的,要使人的情感成为合乎道德要求的情感,就不要从个人的好恶来进行道德评价,而要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出发,理智地衡量自己和衡量别人。这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的理智的完成。

3.力行阶段。《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因为在儒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它们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篇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论,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把社会的政治过程和要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教育过程联系起来,既注意了社会化要求,也基本符合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理论意义的。

总之,《大学》所提出的教育理论体系,已经呈现出一种自觉的理论形态,其显著标志即是在《大学》的体系中,目的、程序、内容、方法都是有机地相统一的。纲领中的"明明德",即是条目中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内的"修身";"亲民",按二程的解释,包括"亲亲"和"亲人"两种意义,即是"齐家"与"治国"、"止于至善"即是"平天下"。而且每一步骤都有具体的方法说明。"纲领"与"条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如此,"纲领"和"条目"的每一步又都互为内容、步骤、目的和方法,每一步又都能作为出发点而解释整个过程,每一步都既是起点,又是归宿,这是其统一性的核心,从而又使《大学》的体系具有了教育哲学的性质。

五、扩展思考

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

○《礼记·大学》典型的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

○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

○经宋明理学的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读《礼记·大学》有感

读《礼记·大学》有感 悠久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自己的特色文化。上下五千年,无数圣人贤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一路传承,薪火相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大学写作老师让我们读《礼记·大学》。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内涵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好处。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升入大学,我应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在大学

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怀着诚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诚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诚意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诚意是鲜花,送之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忙;一颗充满戒备关掉的门多么需要诚意这把钥匙打开呀!诚意让我拥有很多。读完《大学》后,我更坚信诚意会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这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就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持续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不断努力去探索去钻研,从而认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不断努力,便能使自己更加优秀,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己去努力,坚持,沉下心去拼,那属于你的就不会错过。(莫青凤)

《大学》节选 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大学》节选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曾德元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大学》常识; 2、学习文言现象,翻译选文; 3、理解儒家关于治学目标、人生目标的主张;理解治学修身与实现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文言主现象与翻译 教学难点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修齐治平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想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 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 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 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 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 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 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 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 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 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 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 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 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 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 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 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 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 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

《礼记·大学》读后感

读《礼记·大学》有感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中《礼记》中的《大学》等篇系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做,然而这中最让我记忆犹新是它的主旨内容“大学教育的内容、目的、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这中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论理观,而且洋溢着儒家学者治学修身颇有的价值教育思想。”这让我觉得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德修行,专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身将受益无穷。然而现在有着大学成长的我,却是小学思想,让我深感惭愧!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人师表不仅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还应该实践。大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看起平平几个字却蕴含着大道理,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就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加上渊博的知识。 在这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自身的修养,然而现在最缺失就是人们的道德品行。最近网上频繁报道女大学生失踪被劫案,这让我们在黯然失色的同时又有几分毛骨悚然,这不仅让我们觉得人们的道德沦丧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不得不让我要向社会呐喊:“我

们的道德品性去哪了?”然而这中又有当今大学生的一个问题:自己的内心一定要端正!《大学》把“慎独”作为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即“诚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这中“慎行”就包括思想慎行和行为慎行。 诚恳待人是我们评判人行为道德的标准。说到诚恳待人就是心意诚实,然而心意诚实就是自我满足。社会上的不公平激起一些人心灵畸形,这就要我们时刻保持心态平衡和自我满足。 育人,首先自己应该饱受诗书的熏陶和拥有渊博的知识。然而又要做到“修己”即教育自己,“治人”即教育别人,修己治人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这时“大学”就告诉我们要“格物”即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万事万物,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教育好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的教育目标。 我们做到了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诚实和拥有渊博的知识,难道还怕教育不好人,齐不了家,治不好国吗!我们这些学者就有重于泰山的责任与使命,然而社会就会出现相应的和谐! 以上是碌碌无为的我在这时光荏苒下,读了“大学”一书所写下的感受,希望能在我今后的学者道路上我能带着“大学”的宗旨去“格物”那套教育过程。

《礼记》中《大学之法》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礼记》中《大学之法》的原文和全文翻译 《礼记》中《大学之法》的原文和全文翻译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译文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碍而难以克服;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杂乱施教而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这六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

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要的是全文,这个只是大学之法的1段和2段,全文有11段.谢谢

大学 礼记本

大学原文 礼记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

《礼记·大学》

卷六十大学第四十二 陆曰:“郑云:‘《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止,犹自处也。得,谓得事之宜也。○大,旧音泰,刘直带反。近,附近之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其知如字,徐音智,下“致知”同。致知在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格,古百反。好,呼报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壹是,专行是也。○治,国治,并直吏反,下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厌,读为黡,黡,闭藏貌也。○毋音无。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臭,昌救反。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谦,依注读为慊,徐苦簟反。閒音闲。厌,读为黡,乌斩反,又乌簟反。揜,於检反。著,张虑反,注同。肺,芳废反。肝音干。言厌,於琰反,一音於步反。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严乎,言可畏敬也。胖,犹大也。三者,言有实於内,显见於外。○胖,步丹反,注及下同。见,贤遍反。《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此“心广体胖”之诗也。澳,隈崖也。“菉竹猗猗”,喻美盛。斐,有文章貌也。諠,忘也。道犹

大学《礼记》

大学(节选)《礼记》 一、释题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程颢、程颐兄弟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着名学者朱熹。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二、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6],壹是[7]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8]。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三、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庶人:指平民百姓 [7]壹是:都是 [8]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礼记大学注疏

礼记大学注疏 陆曰:?郑云:‘《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从诚意为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止,犹自处也。得,谓得事之宜也。○大,旧音泰,刘直带反。近,附近之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其知如字,徐音智,下?致知?同。致知在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格,古百反。好,呼报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壹是,专行是也。○治,国治,并直吏反,下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厌,读为黡,黡,闭藏貌也。○毋音无。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臭,昌救反。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谦,依注读为慊,徐苦簟反。閒音闲。厌,读为黡,乌斩反,又乌簟反。揜,於检反。著,张虑反,注同。肺,芳废反。肝音干。言厌,於琰反,一音於步反。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严乎,言可畏敬也。胖,犹大也。三者,言有实於内,显见於外。○胖,步丹反,注及下同。见,贤遍反。《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此?心广体胖?之诗也。澳,隈崖也。?菉竹猗猗?,喻美盛。斐,有文章貌也。諠,忘也。道犹言也。恂,字或作?峻?,读如严峻之?峻?,言其容貌严栗也。民不能忘,以其意诚而德著也。○淇音其。澳,本亦作奥,於六反,本又作?隩?,一音乌报反。菉音绿。猗,於宜反。斐,芳尾反,一音匪,文章貌。磋,七何反。琢,丁角反。摩,本亦作磨,末何反。《尔雅》云:?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僴,下板反,又胡板反。赫,许百反。喧,本亦作咺,况晚反。諠,许袁反,《诗》作谖,或作暄,音同。恂,依注音峻,思俊反,一音思旬反。栗,利悉反。澳,於六反。隈,乌回反。《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圣人既有亲贤之德,其政又有乐利於民。君子小人,各有以思之。○於音乌,下?於缉熙?同。戏,好胡反,徐范音义。乐其乐,并音岳,又音洛,注同。《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皆自明明德也。克,能也。顾,念也。諟,犹正也。《帝典》,《尧典》,亦《尚书》篇名也。峻,大也。諟,或为?题?。○诰,古报反。大音泰。顾諟,上音故,本又作顾,同,下音是。峻,徐音俊,又弘俊反。题,徐徒兮反。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盘铭,刻戒於盘也。极,犹尽也。君子日新其德,常尽心力不有馀也。○盘,步干反。铭,徐音冥,亡丁反。《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於止,於鸟之所止也。就而观之,知其所止,知鸟择岑蔚安閒而止处之耳。言人亦当择礼义乐土而自止处也。《论语》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畿音祈,又作几,音同。缗蛮,音绵,一音亡取反,《毛诗》作?緜,传云:?緜蛮,小鸟貌。?《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缉熙,光明也。此美文王之德光明,敬其所以自止处。○缉,七入反。熙,许其反。 [疏]?大学?至?道矣?。○正义曰:此经大学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亲民,在止於至善。积德而行,则近於道也。○?在明明德?者,言?大学之道?,在於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此其一也。○?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於亲爱於民,是其二也。○?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於至善之行,此其三也。言大学之道,在於此三事矣。○?知止而后有定?者,更覆说?止於至善?之事。既知?止於至善?,而后心能有定,不有差贰也。○?定而后能静?者,心定无欲改,能静不躁求也。?静而后能安?者,以静故情性安和也。○?安而后能虑?者,情既安

高二语文《大学》节选(人教版高二选修)(

高二语文《大学》节选(人教版高二选修)( 《大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意,掌握常见的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意,掌握常见的言词汇及重要意义。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三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解释什么叫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处《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二、知识积累 1了解化背景《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

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传”十。朱熹认为,“经一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礼记-大学-带拼音

大学(《礼记·大学》古本) dàxuézhīdào,zài míng míng dé,zài qīn mín,zài zhǐyúzhìshàn 。zhīzhǐér hòu yǒu dìng,dìng ér hòu néng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j ìng ,jìng ér hòu néng ān ,ān ér hòu néng lǜ,lǜér hòu néng dé。wùyǒu běn mò,shìyǒu zhōng shǐ。zhīsuǒxiān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h òu ,zéjìn dào yǐ。 后,则近道矣。 dàxuéde zōng zhǐ,zài yúhóng yáng guāng míng zhèng dàde pǐn dé,zài yúshǐrén qìjiùxiàng xīn ,zài yúshǐrén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de dào dédádào wán shàn de jìng jiè。zhīdào yīng dádào de jìng jiècái néng gòu quèdìng zhìxiàng ;zhìxiàng quèdìng cái néng的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gòu x īn jìng bùluàn ;xīn jìng bùluàn cái néng shén sīān wěn ;shén sīān wěn cái néng sīlǜzhōu xiáng ;sīlǜzhōu xiáng cái 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néng yǒu suǒshōu huò。měi yàng dōng xīdōu yǒu gēn běn yǒu zhīmò,měi jiàn shìqíng dōu yǒu kāi shǐyǒu zhōng jié。zhīdào liǎo能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zhèběn m òshǐzhōng de cìxù,jiùjiējìn shìwùfāzhǎn de guīlǜliǎo 。 这本末始终的次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gǔzhīyùmíng míng déyútiān xiàzhě,xiān zhìqíguó。yùzhìqíguózhě,xiān qíqíjiā。yùqíqíji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zh ě,xiān xiūqíshēn 。yùxiūqíshēn zhě,xiān zhèng qíxīn 。yùzhèng qíxīn zhě,xiān chéng qíyì。yùchéng qíyì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zhě,xi ān zhìqízhī; zhìzhīzài géwù。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gǔdài nàxiēxiǎng yào zài tiān xiàhóng yáng guāng míng zhèng dàpǐn déde rén ,xiān yào zhìlǐhǎo zìjǐde guójiā;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xi ǎng yào zhìlǐhǎo zìjǐde guójiā,xiān yào guǎn lǐhǎo zìjǐde jiātíng héjiāzú;xiǎng yào guǎn lǐhǎo zìjǐde 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ji ātíng héjiāzú,xiān yào xiūyǎng zìshēn de pǐn xìng ;xiǎng yào xiūyǎng zìshēn de pǐn xìng ,xiān yào duān zhèng zìjǐde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xīn sī;xiǎng yào duān zhèng zìjǐde xīn sī,xiān yào shǐzìjǐde yìniàn zhēn chéng ;xiǎng yào shǐzìjǐde yìniàn zhēn 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chéng ,xiān yào shǐzìjǐhuòdézhīshí;huòdézhīshíde tújìng zài yúrèn shí、yán jīu wàn shìwàn wùde dào 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lǐ。理。 wùgéér hòu zhīzhì,zhīzhìér hòu yìchéng ,yìchéng ér hòu xīn zhèng,xīn zhèng ér hòu shēn xiū,shēn xiū 1 / 12

人教版《大学》节选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大学》节选原文及翻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所谓提升自己的品行的关键就是使自己的思想摆正,是因为在愤怒、恐惧、偏好、忧患的情况下,心思很难做到端正。心思不端正就会婚不在身: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虽然在吃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原文: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

《大学》原文和译文

《大学》原文和译文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原文: 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⑵《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文言文《礼记·大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矜:怜悯,同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大学》主旨 2、了解其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有何意义? 2、儒家学派人格修养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三、背景简介 《大学》和《礼记》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大学》并不是单独的一本书。 ○西汉儒者戴圣编撰《礼记》,共49篇,《大学》是其中的第42篇。 四、文本分析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特别是曾子论"礼"的教育的思想,其主旨即在说明"大学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可以说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朱熹认为《大学》的"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 所以基本上是儒家思孟一派的作品。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认为《大学》是属于"孟氏之儒"的著作,他断定为"乐正氏之儒的典籍"。 现行的《大学》共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郑玄所注《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全文,王守仁尊之为"《大学》古本"。(2)由程颢、程颐兄弟及朱熹所改定的"大学章句"本。(3)魏正始四年刻的"三体石经"本,亦称"石经大学古本"。 我们分析《大学》的教育思想,一般采用朱熹的《大学章句》本,这是因为《大学章句》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定教本,直接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和社会意识形态,实际指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实践,并且也基本继承了前期大学教育的积极成果。 关于《大学章句》的源流,朱熹在《记<大学>后》一文中说,《大学》"简编散脱,传文颇失其次,子程子盖尝正之。"在《大学章句序》中,他说:《大学》是曾参"作文传义,发明其意"。孟子死后,"而其传泯焉","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次其编简,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二程全书·程氏经说》卷第五有程颢的《改正大学》,又有程颐的《改正大学》。两兄弟各改各的,彼此不同。朱熹又因二程遗说,"复定此本",其中有些章从程本,又有些章从旧本,有些章则是朱熹自定,特別是第五章"格物致知",由朱熹"取程子之意"而强行"补传",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把《大学》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并认为"传"的部分"旧本颇有错简",因此,他"因程子所定"。对其基本结构、各章之间的关系加以调整并予以说明。朱熹认为,这样一来,《大学》就"序次有伦,义理贯通,似得其真"了。 在宋儒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的,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出于反对佛老、树立儒家正统学术地位的需要而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作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二程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熹则说:"《大学》

《礼记·大学》全文(现代文注释)英文对照

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文的根本宗旨,就是弘扬本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将以身作则使普通的人知道去垢显真的道理,并达到至善完美的境界作为最高的人生目的。只要明确人生目的就能意志坚定;只要意志坚定就能够镇静不乱;只有镇静不乱才能够心平气和;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够深思远虑;深思远虑必然有所获益。万物都有主干和枝节,万事都有起始和结束。知道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了解那万事万物发展的主次关系、时空顺序、相互联系,这就接近了解“道”的本质了。 What the Great Learning teaches, is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to renovate the people; and to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The point where to rest being known, the object of pursuit is then determined; and, that being determined, a calm unperturbedness may be attained to. To that calmness there will succeed a tranquil repose. In that repose there may be careful deliberation, and that deliberation will be followed by the attainment of the desired end. Things have their root and their branches. Affairs have their end and their beginning. To know what is first and what is last will lead near to what is taught in the Great Learning.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古往今来的圣贤为了使天下正大光明,往往会先治理好自己的属国;而想治理好自己的属国,往往会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想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就必须先竭力提升自己的品行;而提升自己的品行的关键就是使自己的思想摆正;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就必须表现出虔敬般真诚;想要表现出虔敬般真诚,就必须获得真正的智识;获得真正的智识的方法,就是观察与研究万事万物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知晓了规律后就自然得到了如何面对纷纭世界的智识;得到了智识就会更加虔敬,虔敬真诚就会成为正人君子;成为正人君子就更注重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使品德高尚;品德高尚自然使家族安定;家族安定后管理属国就举重若轻;管理属国就举重若轻后治理天下,天下自然太平。从天子到平民,都是以修身养性为人生的根本,从来没有听说过忽略此根本就将天下治理好的事发生。努力加厚的地方却越来越薄,努力变薄的地方却越来越厚,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想做好事但本末倒置,目的明确却不分轻重缓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The ancients who wished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throughout the kingdom, first ordered well their own states. Wishing to order well their states, they first regulated their families. Wishing to regulate their families, they first cultivated their persons. Wishing to cultivate their persons, they first rectified their hearts. Wishing to rectify their hearts, they first sought to be sincere in their thoughts. Wishing to be sincere in their thoughts, they first extended to the utmost their knowledge. Such extension of knowledge la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Things being investigated, knowledge became complete. Their knowledge being complete, their thoughts were sincere. Their thoughts being sincere, their hearts were then rectified. Their hearts being rectified, their persons were cultivated. Their persons being cultivated, their families were regulated. Their families being regulated, their states were rightly governed. Their states being rightly governed, the whole kingdom was made tranquil and happy. From the Son of Heaven down to the mass of the people, all must conside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erson the root of everything besides. It cannot be, when the root is neglected, that what should spring from it will be well ordered. It never has been the case that what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has been slightly cared for, and, at the same time, that what was of slight importance has been greatly cared for.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