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析《呼啸山庄》翻译理论具体应用

简析《呼啸山庄》翻译理论具体应用

简析《呼啸山庄》翻译理论具体应用
简析《呼啸山庄》翻译理论具体应用

简析《呼啸山庄》汉译本翻译理论具体应用

摘要:《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它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艾米丽‘勃朗特短暂文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部小说。这一部在英国文坛上焕发异彩的天才之作历来受到翻译家们的青睐。其中,以翻译家杨苡和方平的译本最为经典。本文将试图从两位在翻译原则上的分歧出发,从而探讨他们在某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上的不同,且作者个人对于两个翻译家译得不妥的地方,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试图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译法。

关键词:直译与意译、呼啸山庄、语言差异、汉英翻译

Abstract:Wuthering Heights is a stirring novel written by the British poet and novelist Emily Bronte, which is called the most strange one. It's the only novel in her short literary career. The genius novel, irradiating extraordinary splendor in English Literature circles, is always interpreted by many translaters. Among them, translations of Yangyi's and Fangping's are the most classi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translation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Moreover, it explores and analyses the wrong places, and tries to find a mor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KeyWords: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Wuthering Heights; language difference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引言

关于天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不朽名著Wuthering Heights,国内有很多译本。其中,翻译大家杨苡和方平的译本风格各异,给人完全不同的情感冲击。杨苡的译文主要采用直译的手法,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著的形式和风格,紧扣原文,从而使原文显得忠实通顺,但相对来说不太灵活。而方平的译本以意译为主,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抓住原作精神的基础上,笔下生花,译文自然流畅,极富文采和艺术感。两位翻译家不仅在翻译原则上有分歧,而且在某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上也有不同。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译文凝聚了丰富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是十分值得我们探讨和挖掘的珍贵资料。下面让我们通过其中的选段分析来进入小说的神秘世界。

一、直译与意译的概念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他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直译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但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不是孤立的,他们各有所长,甚至双管齐下,两者兼用,可以达到更佳的翻译效果。

二、《呼啸山庄》中杨苡和方平的汉英翻译方法应用

下面是直译与意译的选段以及翻译技巧分析举例:

两位译者通过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有着风格迥异的译法,同时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使得小说生动形象,尽显小说原文精彩。下面将对不同章节选取的小说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1) Mr.Heathcliff and I are such a suitable pair to divide the desolation between us.【CHAP.1】

杨苡比较注重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即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怎样对应原文的表层结构上面。译文如下:希克厉先生和我正是分享这荒凉景色的如此合适的一对。

方平译文:希克厉先生跟我俩,正好是相称的一对,平分这一片凄凉景色。

试着比较这两种译文,可以明显地看出直译与意译两大特色。杨苡的翻译很忠于原文,却少了灵活,多了死板,一口气读起来不太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而方平的翻译更灵活,用词也很确切。

2) ‘Wuthering’being a significant provincial adjective, descriptive of the atmospheric tumult to which its station is exposed in stormy weather. Pure, bracing ventilation they must have up there, at all times, indeed: one may guess the power of the north wind, blowing over the edge, by the excessive slant of a few, stunted firs at the end of the house; and by a range of gaunt thorns all stretching their limbs one way, as if craving alms of the sun. 【CHAP.1】杨苡:“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在风暴的天气里所受的气压骚动。的确,他们这儿一定是随时都流通着振奋精神的纯洁空气。从房屋那头有几棵矮小的枞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就可以猜想到北风吹过的威力了。

方平:“呼啸”在当地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可不是,住在这儿,一年到头,清新凉爽的气流该是不愁的了吧。只消看一看宅子尽头的那几株萎靡不振、倾斜地厉害的枞树,那一排瘦削的只向一边倒的荆棘(他们好像伸出手来,企求阳光的布施),也许你就能捉摸出从山边沿刮来的那股北风的猛劲儿了。

评论:这一段很明显是方平的翻译较好。方平翻译的更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语句的调整和用词的准确都比杨苡的好些。其中,a significant provincial adjective中的形容词provincial 译成状语“在当地”,比杨苡的“内地形容词”更符合语言习惯,灵活流畅。同时,方平加译了一些语气词,如“可不是”、“不愁了吧”等,有一种在向他人诉说的感觉。他习惯添词增句、调整语句顺序,更生动地描绘景象,从而营造了一种在昏暗的乌云、气流下,荒凉的平原上山庄的压抑氛围, 增添了神秘恐怖之感。

3) Hindley threw it,hitting him on the breast,and down he fell,but staggered up immediately,breathless and white…【CHAP.4】

杨苡:辛德雷真的扔了,打在他的脸上,他倒了下去,可他又马上踉踉跄跄地站起来,气也喘不过来,脸也白了.

方平:亨德莱把铁秤砣仍过去,正中他的胸口,他一头倒了下去,可是立即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面无血色,气也喘不过来。

评论: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方平的翻译很精彩,而且朗朗上口。因为他大量使用了极具动感的词汇,且用短句表达,节奏轻快。我们还发现方平将breathless and white的顺序大胆地加以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的逻辑思维和观察习惯。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一般是先有视觉印象然后才是听觉、嗅觉等等。所以,从这一点看来,方平的翻译更加符合情景思维和逻辑思维。

对于white这个词两个翻译家给出了不同的翻译结果。杨苡极其忠实原文地将其译为“白”,而方平则根据中国读者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从读者所获得的视觉效果的角度将其译为“面无血色”。从这个问题上我们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到两位翻译家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角度。杨苡侧重于直译也就是通过寻找外延意义上的对应的文字来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作者的目的,其实这只是文字或文章的表层形式上的机械对等;但方平则从读者反映的角度对其加以描述性的阐释,译出了white一词在形容人的神情时的内涵意义。

4) I began to doubt whether he were a servant or not: his dress and speech were both rude, entirely devoid of the superiority observable in Mr and Mrs Heathcliff; his thick brown curls were rough and uncultivated, his whiskers encroached bearishly over his cheeks, and his hands were embrowned like those of a common labourer: still his bearing was free, almost haughty, and he showed none of a domestic's assiduity in attending on the lady of the house. 【CHAP.2】杨苡:我开始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仆人了。他的衣着和言语都显得没有教养,完全没有在希刺克厉夫先生和他太太身上所能看到的那种优越感。他那厚厚的棕色卷发乱七八糟,他的胡子像头熊似的布满面颊,而他的手就像普通工人的手那样变成褐色;可是,他的态度很随便,几乎有点傲慢,而且一点没有家仆伺候女主人那谨慎殷勤的样子。

方平:我开始揣摩他究竟是不是这一家的仆人。他的服装,他的谈吐,都很粗陋,一点没有在希克厉先生跟他的太太身上所能看到的那种优越气派。他那一头稠密的棕色卷发像一团乱麻;他的胡子蛮横地侵占了他的两腮;他的那一双手,像普通做工的一双手一样,晒得发了黑。可是另一方面,他的举止很随便,几乎有点儿旁若无人,对于我们的主妇,他一点也没有显出做仆人的应有的殷勤来。

对比这一段人物描写,两种翻译都很忠实原文意思。但就其中某些表达而言,两者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就“his dress and speech were both rude, entirely devoid of the superiority observable in Mr and Mrs Heathcliff ”这句话而言,方平的翻译把his dress和speech分开来翻,更有强调意味;“his whiskers encroached bearishly over his cheeks, and his hands were embrowned like those of a common labourer”这句话,方平的翻译中,前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很有文采;后半句中杨苡的“变成褐色”,没有方平的“晒得发了黑”那么自然,有点生硬。而最后一句话,方平的翻译运用了增译法,使得句子更通顺,同时增译的部分使得对人物的描写更完整。

5) She never opened her mouth. I stared--she stared also: at any rate, she kept her eyes on me in a cool, regardless manner, exceedingly embarrassing and disagreeable. 【CHAP.2】杨苡:她就是不开口。我瞪着她----她也瞪着我。反正她总是以一种冷冷的、漠不关心的神气盯住我,使人十分窘迫,而且不愉快。

方平:她始终不吭一声。我瞪大了眼,----她也直瞪着两眼;至少,她把眼光停留在我身上,神情中有一股咄咄逼人的寒气,叫人局促不安。

试着比较这句的翻译,方平的翻译依然是极富文采,成语的运用恰到好处;杨苡的翻译也很好,其中“at any rate”的翻译,杨苡的“反正”比“至少”要显得通顺一些,强调了她自始至终的冷漠态度。

6) I shut it, and took up another, and another, till I had examined all. 【CHAP.3】

杨苡:我阖上它,又拿起一本,又一本,直到我把它们都检查过一遍。

方平:我把书合上了,又拿起一起,再拿一本,直到把书本都翻遍了。

关于这一句话的翻译,,两种翻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方平把“examined”译成“翻阅”比“检查”更贴切。在此,我提出自己的译本:我合上书,再拿起一本又一本,直到把它们全都翻过一遍。个人认为这样比较简便而且内容还算到位。

7) “Oh God confound you, Mr Lockwood!...”【CHAP.3】

杨苡:“啊,上帝惩罚你,洛克乌德先生!…”

方平:“啊,老天来收拾你,洛克乌先生!”

这一句话的翻译明显看出两人在翻译原则上的分歧。杨苡的“上帝惩罚你”把读者带到了浓厚的西方文化之中,而方平的“老天收拾你”则是让我们继续体验我们的中国式思维。当然,方平的翻译很适合中国读者,但是,我认为要融入小说的语境中去的话,杨苡的翻译更加真实。外国名著小说是西方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西方文化就要通过

小说的内容去理解,通过西方宗教等去切入。

8) He delighted to witness Hindley degrading himself past redemption; and became daily more notable for savage sullenness and ferocity.

杨苡:他幸灾乐祸地眼看辛德雷堕落得不可救药,而他本身那野蛮的执拗与残暴一天天地变得显著起来。

方平:他眼看亨德莱堕落到无法自拔的地步,分明一天比一天的蛮横、阴沉、凶狠,心里在暗自高兴。

比较这一句翻译,杨苡的翻译比方平的翻译更能突出希克厉的心里状态,把“delighted”译成“幸灾乐祸”,是把褒义词转换成贬义;而方平的“心里在暗自高兴”没有杨苡对人物的刻画那么确切。后半句运用了词序调整法,使得语句更通顺。

结语

从以上翻译实例可以看出,在进行汉英翻译实践时,我们应充分运用翻译理论,灵活处理各种翻译技巧。正确地利用翻译理论,能使译文简明、紧凑,并严格符合翻译标准“信、达、雅”。《呼啸山庄》结构精巧,手法独特,而且在语言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匠心独运。国内两大翻译大家杨苡和方平的译本,是我们学习和实践的珍贵文献,对于我们领会小说内涵,提高语言能力以及运用翻译技巧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平.《呼啸山庄》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0.

【2】杨苡.《呼啸山庄》译本. 译林出版社.1990.

【3】田元.《呼啸山庄》译本.—浓咖啡双语经典.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

【4】郭著章、李庆生编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7.

【5】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应用和翻译技巧(2)

英语知识 (3)类比 类比是比较中国与英语国家类似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等,并用后者取代前者,以帮助外国游客有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定内容。 例3 人们把四川境内的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分别称为蜀山之王和蜀山之后。许多人来到四姑娘山一睹芳容后, 惊叹不已: 太美了, 太美了! 简直像仙境一样! Chinese people named Mount Gongga as the “king of Sichuan Mountains”while Siguniang Mountain as the “queen of Sichuan Mountains”. After enjoying the beauty of Siguniang (four girls) Mountain, plenty of foreign friends marveled at its beauty: “It is Alps of Orient! (杨天庆,2002:691) 在本译文中,译者把“四姑娘山”类比为西方人比较熟悉的阿尔卑斯山的。译文使读者感受到四姑娘山的美丽,将吸引他们亲自参观此景点。 (4)删减 删减是指省略原文中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或不重要的信息。 例4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即有关于这条河的记载。尚书禹贡“漆沮即从,沣水攸同,诗经人雅:“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沣水在缘故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Records about this river can be found ever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prove that the Feng River has ever been well-known since ancient times. (司显柱,曾剑平,2006:358)删减了对于外国人甚至中国人来说都是不易理解的古诗,仅仅简要介绍一下,更易于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 (5)改译

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

Vol.33No.3 M ar.2012 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故事梗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叙述了三十多年间恩萧和林淳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恩萧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刺克厉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辛德雷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 辛德雷为报复把希刺克厉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刺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希刺克厉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家财。辛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十年后, 希刺克厉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蒂,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淳。埃德加和小林淳都死了,希刺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苦恋中解脱出来,最终绝食而死。小凯蒂和哈里顿两人相爱,继承了所有的产业,去画眉田庄安了家。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求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充满了错综复杂和惊心动魄的氛围。 二、九型人格理论与《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性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 ),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美国亚力山大·汤马斯医生和史黛拉·翟斯医生在他们1977年出版 《气质和发展》一书中提到,我们可以在出生后第二至第三个月的婴儿身上辨认出九种不同的气质,它们是: 活跃程度;规律性;主动性;适应性;感兴趣的范围;反应的强度;心景的素质;分心程度;专注力 范围/持久性。 戴维·丹尼尔斯则发现这九种不同的气质刚好和九型人格相配。 九型人格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它是一个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 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第一型:完美型完美主义者 主要特征:原则性、不易妥协、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界薄弱;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忍耐、有毅力、守承诺、贯彻始终、爱家顾家、守法、有影响力,喜欢控制、光明磊落。 小说中的代表人物是埃德加。 儿时的埃德加是羞涩的,优柔的。这点也被希刺克厉夫瞧不起。 在他和凯瑟琳第一次进入画眉田庄时,看到埃德加和妹妹为了一只小狗而争执,他说“呆子!这就是他们的乐趣!争执着谁该抱那堆暖和的软毛,然后两个都开始哭了……就是再让我活一千次,我也不要拿我在这儿的地位和埃德加在画 眉田庄的地位交换” ① 不能否认,埃德加是文弱的。第二次见面,希刺克厉夫把他当作情敌,抓起苹果酱泼向埃德加,弄得埃德加哭喊起来,此时他仍然压抑自己的怒气和傲慢,没有直接和希刺克厉夫打架,一方面是由于懦弱,另一方面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傲慢有些过头,有在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且看到希刺克厉夫受到了辛德雷的惩罚,也不再纠结这件事,这点也体现了他的善良和他不愿意破坏自己形象的追求完美的心理。长大之后, 连凯瑟琳都向耐莉承认,自己是爱埃德加的,因为他年轻,长得俊俏,爱慕她,富有,可以让她成为当地最尊贵的女人。 “凯瑟琳选择林淳也并非一时冲动的结果,世俗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 洪秀芸 (福建工程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描写一个成长与背叛,爱情与复仇的故事。本文采用九型人格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其鲜活和复杂性。 关键词:呼啸山庄;九型人格;人物性格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3-0142-05 142--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试析《生死疲劳》英文版风格之再现:文学文体学视角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American Country Music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浅析《爱玛》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小议《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回归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 ocabulary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On the Image of Women's Language in English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国儿童消费市场乱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与策略——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浅谈商务函电的写作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翻译理论

07本《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 3. “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5.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7. Vermeer的“目的论”: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文军(1957-),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词典学,英语课程研究;高晓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3-06-08(修改稿) 2003年第11期总第176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3,l 11Serial l 176 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文 军 高晓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以5苔丝6的两个译本为例,探讨了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文章认为:功能翻译理论坚持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以翻译目的为总则,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都纳入了研究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动态的视野。 关键词:文学翻译批评;功能翻译理论;译者;读者;翻译;文化 Abstract:Taking two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of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for example,the autho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German Functionlist Approaches in literary translati on critici sm.The article argues that Functionlist Approaches which intensifies that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multilanguage and multiculture and with /translation intension 0as its general principle brings the original author ,translator and readers of the translation into its study to present a dynamic and mult-i dimen tional perspecti ve on li 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 m.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Functionlist Approaches,translator,reader,translation,culture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3)11-0048-05 自五四运动以来,文学翻译在翻译界便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几乎从有文学翻译开始就有了文学翻译批评。/翻译是评论的依据,而评论对文学翻译起着一种净化和提高的作用。0(刘重德:107)由此可见翻译批评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性。那么我国现今的文学翻译批评现状如何呢?许钧(1999:116)教授曾指出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一是-过死.,只处于翻译批评的基本层次,,对照原文与译文,挑出其错误;二是-太活.,纯粹是感想式的。0稍后刘云虹(2002:410)则说,/虽然现今的(文学)翻译批评已摆脱了-挑错式的.和-感想式.这两种一是-过死.,一则-过活.的不良倾向,但一直以来,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仍将自身囿于文本之中,仍旨在对译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要求。0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尚未规范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尚处在把翻译批评局限在译者和译文的范围,处于一种单向、静态的思维。这说明,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需要一种理论的指导。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论,或换言之,文学翻译批评应该从何种角度入手才有意义?许钧教授(1999:116)强调除了原文与译文的转换,还应/考虑到文化因素、读者审美习惯等诸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力。0这里,许钧教授强调了文化因素和读者。刘云虹(2002:415)指出,/既然是批评,仍然需要有评定的标准,当然,若我们仍回到诸如直译和意译、忠于形式和忠于内容、归化和异化之类的二元对立之中,无疑是毫无意义的。在此,所谓标准应以翻译主体为支点,将 出发语和目的语都纳入其中。0以翻译目的为核心,标准多元化,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 同时强调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无疑兼容了许、刘两人的观点,同时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并非偶然。在整个翻译史当中,译者,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译者,意识到在不同的情景中要用不同的翻译方式。早期翻译是词对词的翻译,并不考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实际翻译当中,一些译者时时陷入一种困境:一方面要忠实再现原文的语言形式,另一方面又要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要求。两者之间有时难于都考虑周全,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翻译理论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是为解决文学翻译的问题而产生,所以这种理论必然对文学翻译乃至文学翻译批评有很大的助益。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莱斯(K.Raith)、费米尔(H.J.Vermeer)、曼塔莉(Justa Holy -M 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20世纪70年代初,莱斯出版了5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6一书,率先把文本功能引入翻译批评,提出功能翻译理论的思想。稍后她的学生费米尔提出翻译目的论,曼塔莉建立行为翻译理论。而后,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对所有的 功能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写成并出版了5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6,在这本书中诺德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理论,提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 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 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 7口译研究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比分析《呼啸山庄》的中译

从词汇语义学角度对比分析《呼啸山庄》的中译 【摘要】滋生于欧美的当代比较语言学,并不一定能成功解决所有语言教学难题,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文章从词汇层次,特别是从语义学角度的词义分类和动机方面对《呼啸山庄》的中译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可为进一步作这方面的研究起一定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对比分析《呼啸山庄》语义学动机词义分类 词汇的对比研究包括分析词态学和语义学。本文从后者,即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呼啸山庄》的中译进行对比分析。语义学是法国语言学家Michel Breal 1984年在美国举行的一 次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六年后英文本《语言学》出版。Breal 在书中首次对语义学的研究从目标和方法角度作出了系统 分析。语义学被确立为一门分支学科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早期语义学、语源学、结构语义学和多元语义系统研究。与传统语义学不同,现代语义学注重对词汇语义学和句法语义学的研究。本文把重点放在词汇语义学上,这对于从词汇角度对比研究《呼啸山庄》的中译很重要。 许余龙曾对比较语言学这样下定义:比较语言学是一门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有系统的共时描述,旨在为与语言相关的活动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并找

出这种相似和相异含义的语言学分支。这为一些语言学家所接受,比较语言学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内外的语言学家们关注过或一直重视着比较研究这一课题,如赵元任、吕淑湘、刘糜庆、王宗言、许国璋和B.L.Worf,Robert Lado(1957), Catford, Holmes, Hatim。《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英文原版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艾米莉?q勃朗特的作品,艾米莉?q勃朗特因所写小说的独特而被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评论家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称为十大杰出人物之一,中国大陆上出现了三种中译版本,其中以杨苡和张玲、张扬两种译本最为流行,本文选这两种译本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 一、文献回顾 1、词义的分类 毋庸置疑,现代语义学的研究目标是词汇意义,而词义是难以定义和分类的。根据现代朗文英语词典,“meaning”(意义)一词指的是:①意思;含义。②重要性;价值;意义。 ③意味深长的。[1]684本文在此采用第一种定义。一般而言,西方语言学界对词义有三种典型的分类。Grice从应用语言的角度把语义分为四种类型:永恒意义、应用永恒意义、场景意义和说话场景意义。而Kitty则在Grice的研究基础上把句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奈达及纽马克的常用翻译理论总结以及这些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奈达及纽马克的常用翻译理论总结以及这些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一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奈达在最初阐释”动态对等”时, 突出了“内容为主, 形式为次”的思想。这引起了人们的误解, 认为翻译只是翻译内容, 不必顾及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各种各样的自由译都被冠以动态对等。为此, 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 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在”功能对等”中, 奈达对“信息”作了进一步的界定, 声明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 还包括语言形式。形式也表达意义; 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仅是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 奈达对“功能对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简单地说, 最高层次对等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这几乎是达不到的。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能理解和欣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在从事翻译教学工作期间,受维果茨基和乔姆斯基的影响,形成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概念。1981年,纽马克的第一步著作《翻译问题探讨》出版,立刻引起广泛赞誉。正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1991年,出版《论翻译》一书,提出全新概念“翻译关联法”。鉴于任何翻译都是既需要传达原文的语义,又不能忽视译文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纽马克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更紧密地联合了起来。“翻译关联法”指出,原作或译出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三.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中的实践举例 1.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歌曲翻译中的应用 歌曲名的翻译受多种因素影响,译名既要忠实反映原曲的主旨,又要符合目的语受众的表达习惯,让人易于接受。可以灵活运用功能对等原则进行指导歌曲名翻译:1)音译法:如:Oh,Carol (哦,卡罗),Clementine(克莱门泰茵); 2)谐音译法:Jambalaya(真不赖啊); 3)直译法: You are he sunshine of my life(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Moon River(月亮河); 4)意译法:Love is Blue (忧郁的爱)。 2.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在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应用 例1:这是新建的罗汉堂。中国的石洞和寺庙中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Th is is a newly built temple to arhats. In stone caves or Buddhist temples there are “16 Arhats”,“18 Arhats”,or“500 Arhats”. The arhat is a Sanskrit term which means a Buddhist who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enlightenment. 例2 :鼓浪屿是一个小岛,位于中国东南海滨城市厦门的西南面,与厦门相隔700多米的夏鼓海峡。 Gulangyu or Isle of Thundering Waves is situated southeast of the coastal city of Xiamen (formerly known as Amoy in English), separated form the latter by a narrow 700-meter strait known as the Xiamen-gulang Strait.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先简述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翻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不足等本体因素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翻译领域的功利主义等影响翻译发展的外部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翻译理论沉 寂的原因。认为要结束沉寂期不仅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融合中西译论、翻译本体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且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字:翻译理论沉寂期内因外因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些熟悉的字眼“信”、“达”、“雅”、“神似”,还有“化境”等。 “信”“达”“雅” 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要文言化。如今“信”“达”“雅”三个字已经被我们说滥了,近代翻译理论近百年,长久被当做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当然,内容也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适当的做了延伸、关联和改变。如:“信”即产生了后来的“忠实”,“达”对应着“通顺”,而“雅”一词被赋予了新的翻译内涵,不是起初所指的译文要文言化,而指在选用词语时要得体,简明优雅。 “神似”

“ 神似”,亦即“传神”,“传神达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 其外”,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通过文字把字里行间的意蕴曲达以出。不同语言各有特色,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而翻译绝不是坐标似的“字当句对”,而是多层次的传神达意。文学翻译尤其如此。傅雷,一位毕生从事文学翻译创作的著名翻译家。他视文学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不但把损害文学精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并且将介绍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还原它本身,也认为难以容忍。他深明文学翻译的甘苦,始终持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他以自己的大量译作为印证,在严复的“信,达,雅”之外,另树一帜,标举“神似”,可谓我国 翻译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他切中了文学翻译的关键所在,把翻译从字句的推敲提到艺术的锤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我国传统美学中“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后来翻译美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神似”翻译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进步,翻译理论由一般化、抽象化走向专业化、具体化的开始。 “化境”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引许慎《说文解字》有关翻译的训诂:《说文解字》卷十二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讹’。”南唐以来,小说家都申说“译” 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呼啸山庄英文人物简介

Heathcliff is a fictional character in th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by Emily Bront?. Owing to the novel's enduring fame and popularity, he is often regarded as an archetype of the tortured Romantic Byronic hero whose all-consuming passions destroy both himself and those around him. Heathcliff can also be viewed as a reflection and product of his psychological past: the abuse, neglect and scorn of those with whom he grows up render him abusive, neglectful and scornful. Legend has stereotyped him somewhat into a romantic hero, and he is generally known more for his love for Catherine Earnshaw than his final years of vengean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ovel, in which he grows into a bitter, haunted man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incidents in Heathcliff's early life that show that he was an angry and sometimes malicious individual from the beginning; again, these tend to be glossed over in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His complicated, mesmerising and altogether bizarre nature makes him a rare character, with components of both the hero and the anti-hero. Catherine Earnshaw, known as Catherine Linton after her marriage, is the main female protagonist of Emily Bront?'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While residing in her ancestral home Wuthering Heights, she forms a deep romantic bond with foster brother Heathcliff, one that leads them both into misery, violence and despair. Edgar Linton is a character in Emily Bront?'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His role in the story is that of Catherine Earnshaw's husband. He resides at Thrushcross Grange and falls prey to Heathcliff's schemes for revenge against his family. Edgar is the father of his and Catherine's daughter, Catherine Linton, and the brother of Isabella Linton. He is a complete foil of Heathcliff as a character, as shown by his tender, gentle, and weak personality as opposed to Heathcliff's savage, tyrannical nature. Isabella Linton is a female character in Emily Bront?'s only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She is the sister of Edgar Linton and the wife of Heathcliff. Hindley Earnshaw is a male character in Emily Bronte's novel Wuthering Heights. The brother of Catherine Earnshaw, father of Hareton Earnshaw, and sworn enemy of Heathcliff, he descends into a life of drunkenness, degradation, and misery after his wife Frances dies in childbirth, enabling

呼啸山庄译文

I would have asked why Mrs. Dean had deserted the Grange; but it was im possible to delay her at such a crisis, so I turned away and made my exit, rambli ng leisurely along with the glow of a sinking sun behind, and the mild glory of a rising moon in front; one fading, and the other brightening, as I quitted the park , and climbed the stony by-road branching off to Mr. Heathcliff’s dwelling. 我想问问邓恩太太为何要放弃农庄;但又不能在这个紧要关头耽搁她.我于是转身离开, 伴着霭霭暮色,漫步而行。身后是沉沉落日,身前是皎皎明月,一个渐渐黯淡,一个缓缓增辉. 离开公园,我走上了石头小路, 路的岔道通往了希斯克利夫先生家. Before I arrived in sight of it, all that remained of day was a beamless, amb er light a long the west; but I could see every pebble on the path, and every blade of grass, by the splended moon. 在我能看到他家前, 白日里留下的琥珀色光辉在西方渐淡渐去.但是,就着明亮的月光,我能看清路上的每颗石子, 每片草叶. I had neither to climb the gate, nor to knock—it yielded to my hand. That is an improvement! I thought. And I noticed another, by the aid of my nostrils; a fragrance of stocks and wall flowers, wafted on the air, from amongst the homely fruit trees. 我既没爬门,也没敲门,门一推就开了. 这倒是不错!我想道. 接着我注意到,或是嗅到在空中飘荡着的一股树木和紫罗兰的香气, 香味是从自家种的果树林中飘出的. Both doors and lattices were open; and yet, as is usually the case in a c oal d istrict, a fine, red fire illumined the chimney, the comfort which the eye derives f rom it, renders the extra heat endurable. But the house of Wuthering Heights is so large, that the inmates have plenty of space faor withdrawing out of its influen ce; and, accordingly, what inmates there were had stationed themselves not far f rom one of the windows. I could both see them and hear them talk before I enter ed, and looked and listened in consequence, being moved thereto by a mingled se nse of curiosity and envy that grew as I lingered. 所有的门窗都打开了.但是, 在产煤地, 家家壁炉都能烧得红彤彤的,虽然温度有些过高了,但是屋内舒适的环境让人能够忍受这些。呼啸山庄里的房子很大,让人有得是地方逃开热气的侵袭. 因此, 屋里的人都站在离窗不远的地方. 我还没进门,就能看到他们,听到他们谈话.我徘徊不去,一边听听看看, 一边在内心里交织着好奇和嫉妒的情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