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四川大学《军事理论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军事理论基础》期末考试重点总结——陈荣玉老师版

注:红字部分要一字不差地刻进脑子里,黑色部分没有特殊说明的也要记,

不过记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低于红字。黑色字加括号的了解即可。

【★★★★★】表示出在简答大题的可能性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高!!!!!!

前言

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的意义:

是法定的义务;

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第一章中国军事思想

第一节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填)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选)军事思想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创新性。

夏、商、西周时期,“天命观”是军事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几本重要的兵书: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于夏商周,西周时的两部较系统地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古代军事思想产生标志)——《军志》和《军政》。

宋仁宗《武经总要》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收录了我国最早配置成功的火药配方。

(选)宋神宗时官定的武学教材:《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等……

明朝:我国古代首部最大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

《孙子兵法》(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1.《计》篇

1.本篇开篇论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

将:智、信、仁、勇、严

五事(宏观)七计(微观)

论述要联系古今(论述题)

道——战争的政治要素,指政治优势的获得。百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就能舍生忘死,在战争中毫不畏惧。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依赖于政治。特别是战前统一认识、争取民心方面,政治的灵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天、地——战场的时空因素,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更是如此。在信息时代,虽然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天时地利在原来意义上对战争的影响,但在新的条件下,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对战争的影响将以新的样式出现。

将——战争的主导因素。孙子把“智”放在第一位,与他强调以谋制胜的总体思想是一致的。这一思想更适合于今天信息化战争对将帅的要求。

法——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曲制,即军队的组织编制;二是官道,即各级将吏的责任区分;三是主用,部队的装备及后勤保障。概括起来讲是部队的指挥员与编制装备之间的主客关系,其中包含了军事技术因素对战争的影响。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孙子思想特殊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共性的一面;既要看到当代战争崭新的发展趋势,又要看到它与古代战争的渊源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孙子兵法中吸取它的精髓。

3.(手段)诡道十二法目的: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4.庙算

2.《作战》篇

战略上必须速战速决、兵贵胜,不贵久

后勤供应上要“因粮于敌”

3.《谋攻》篇

孙子提出了“全胜”思想。全胜的方法: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最高原则: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军事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虚实》篇

致人而不致于人

避实击虚

因敌变化

7.《军争》篇

军争基本原则‘’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12.《火攻》篇

慎战思想: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的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是人类战争的真正根源。

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战争是为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战争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

二、毛泽东战争方法论

战争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老师说今年可以不管)

1. 必须认识和把握规律

2. 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3. 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要熟识敌我双方的情况;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

三、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军队政工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

4.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之一:积极防御

五、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1. 兵民是胜利之本

~~~熟悉

六、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非正规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

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理论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及军事斗争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1)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促进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

(3)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是核心问题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1)提出了现代战争的发生机制已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或阶级属性中去寻找,更多地直接取决于各国的对外政策

4. 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经济合作”、“和平对话”等新办法。

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

(1)提出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2)建立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发展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

(4)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5)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第四节冷战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发展

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

江泽民紧紧围绕着我军“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论述,丰富和拓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江泽民明确指出,实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跨越机械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强军梦三点要求)

1.强军之魂:坚决听党指挥

2. 强军之要:能打仗、打胜仗

3.强军之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第二章战略环境

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祖国统一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

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北部-友好合作、安全稳定,东部-形势复杂、安全严峻,西部-危机长存,安全堪忧)大领土观念: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特点:

1. 我国边界线长,是世界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2. 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家人口上亿最集中的地区

3. 我国周边战略力量相对集中,是世界核武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我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增强海洋国土观念:(注意很重要)

1.要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是一国的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历史性海疆水域等所有管辖的海域的总称。

2要树立海洋资源观念

3要树立海洋经济观念

4要树立海洋权益观念(大概率考思考题):海洋权益包括: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安全利益和科学利益解决海洋权益问题的思路

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要有坚定的国家决心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大经济和技术的投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保障

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需要在所拥有的海域上进行有效管理

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需要智慧和灵活的外交手段

五,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必须拥有一支制海型的海上力量

(1加强海军建设

2整合现有海上执法队伍,建立综合性的海洋管理体制。

3加强维权巡航

5要树立海洋防卫观念)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1.美国对我国安全具有综合性威胁(政治、军事、台湾的战略牵制)

2. 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东海、南海海域及岛屿)

3. 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中印边界)

4. 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威胁我国安全(藏独、东突等)

5.祖国的统一面临现实而严峻的形势,——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实现和平统一

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中国对待核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重要)

1. 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2. 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

3. 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

4. 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第三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必考: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对外),制止武装颠覆(对内),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要素:①国防的主体:国家;②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与保障国家安全;③国防的手段:主要是军事手段,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④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在于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第二节我国国防历史回顾

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④科技的进步,是国防强的大重要保证。并且要有自己语言论述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防体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法律的第一执行人,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国的武装力量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主体)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老师没说

七大军区

(必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任务决定了它具有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的特点。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武装部队是国家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它是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知道即可)

(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1. 武装力量动员

2. 国民经济动员

3. 人民防空动员

4. 国防交通动员

5. 政治动员)没说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我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

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四节中国国防法规

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2. 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 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 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 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兵役法》第45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国防教育目的: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

(大学生如何履行国防义务

1. 增强国防观念,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

积极学习国防教育理论,理解研究国防知识。只有我们具有了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旅行国防义务。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

2. 认识历史,增强爱国情操

从近代历史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落后就要挨打,不团结,不爱国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大学生,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用自己的身躯捍卫我们的国土。

3.认识世界,认识现实

多看国际新闻,了解现实,了解世界形势,国家状况。关心国家大事。不难从国际形势中看到虽然表面上和平,但仍然存在危险。我们应该时刻警惕。

4. 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作为学生,学习才是主业。只有我们学好了科学知识,有了一技之能,才能谈得上报效祖国。只有学好了科学知识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5.掌握国防知识

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国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国防基础理论、军事知识、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法制……

6.积极参加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必须得学习的一种国防课程,在这些实践性的教育环节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国防知识。军事训练中我们可以学会基本的军事技术,在突发的战争中可以及时地为国家增加军事人员,补充军力。并且我们还可以从中丰富知识,增强体魄;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扎实奋斗的拼搏精神,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7.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应该履行的义务。自觉形成“为国防尽义务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8. 积极参加课余国防教育演讲、实践

参加和宣传国防教育理论和知识及全民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以及全民的国防意识。)~~~老师没讲。。。可是这里是重点

(黑字部分看着答,不要完全不答,否则太单薄)

国防教育:

1.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

2.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3.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第二节精确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的概念: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

制导方式

1. 寻的制导:依靠武器的寻的器接收由目标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测定目标与制导武器相对运动的参数,按照确定的关系形成引导指令,控制武器飞向目标。

优点:命中精度高、适合打击运动目标

缺点:只能近距离使用

2.自主式制导

优点:射程远、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发射后无法改变弹道

5. 复合制导:在一种武器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组合而成的制导方式。

优点:1.命中精度高 2.抗干扰能力强3.能打击固定、移动的目标

缺点:成本增加;要求技术高、匹配度高

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1. 增强打击效果

(1)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

(2)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研制新型战斗部

2. 扩大打击范围

(1)增大武器射程

(2)填补火力空白

3. 提高突防能力

(1)采用隐身技术

(2)提高飞行速度

(3)调整飞行弹道、增加隐蔽措施

4. 改善通用程度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供防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条件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战争。

第一制高点

信息化战争显著标志

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系统进行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

1. 交战双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摧毁战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①作战空间多维化【⑴外层空间战场空间⑵电磁战场空间⑶网络战场空间⑷心理战场空间】

②作战行动一体化【⑴作战力量一体化⑵作战指挥一体化⑶综合保障一体化】

③作战环节精确化【⑴精确打击⑵精确侦查、定位与控制⑶精确保障】

④战场机动快速化

⑤作战方式非接触【⑴远距离攻击⑵隐身攻击⑶无人攻击⑷信息攻击】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①战争内涵扩大化②实现智能化③谋取全谱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