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公式的自动编号和交叉引用

word公式的自动编号和交叉引用

word公式的自动编号和交叉引用

公式自动编号和交叉引用步骤:

公式自动编号公示编号以(3.1)为例,

1.插入公式后,将公式单独放在一个段落,版式为"嵌入式"(Word默认),光标放在公式之后,不要(注意是"不要")选中公式,在"插入"菜单选"题注",由于没有选中项目,所以"位置"一项为灰色,点击“新建标签”输入"(3."点击确定,再在题注栏中输入“)”,点击"确定"则编号(3.1)就插入到了公式后面,在编号自动编号会多一个空格,将空格删掉即可;

2.点击word工具栏中的“格式”——“制表位”把默认制表位设为31并删掉其它的制表位;

3.在公式后编号前输入“Tab”键,此时编号已根据默认制表位的位置靠右对其了;

4.接着在编号前输入回车键;

5.将光标移到公式后面Tab前面,同时按下Ctrl+Alt+Enter(为插入样式分隔符的快捷方式),此时回车符变成了样式分隔符。

样式分隔符的作用是将公式和编号分成两个样式,因为在引用公式时要的只是编号而不需要公式,若不插入样式分隔符,引用时公式和编号将一起出现在引用位置。

公式交叉引用

1.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式(3.1)",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例中是"式"字的后面),在"插入"菜单选"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中引用类型选上面新建的标签即可,"引用内容"为"整项题注"即可,选确定Word就将文字"(3.1)"插入到光标所在的地方。

word中如何进行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

word中如何进行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式3-4等。在插入或删除图、表、公式时编号的维护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比如若在第二章的第一张图(图2-1)前插入一张图,则原来的图2-1变为2-2,2-2变为2-3,…。 Word对图表、公式自动编号,在编号改变时自动更新文档中的相应引用。下面以图的编号为例说明具体的作法。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按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为“图1-×”。将图插入文档中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插入”菜单选“题注”,新建一个标签“图1-”,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点击“编号”修改),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单击“确定”后Word就插入了一个文本框在图的下方,并插入标签文字和序号,此时可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形态学膨胀运算示例”,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等。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Word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如图1-1所示”,分两步做。插入题注之后,选中题注中的文字“图1-1”,在“插入”菜单选“书签”,键入书签名,点“添加”。这样就把题注文字“图1-1”做成了一个书签。在需要引用它的地方,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例中是“如”字的后面),在“插入”菜单选“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中引用类型选“书签”,“引用内容”为“书签文字”,选择刚才键入的书签名后点“插入”,Word就将文字“图1-1”插入到光标所在的地方。在其他地方需要再次引用时直接插入相应书签的交叉引用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书签。 至此我们就实现了图的编号的自动维护,当在第一张图前再插入一张图后,Word会自动把第一张图的题注“图1-1”改为“图1-2”,文档中的“图1-1”也会自动变为“图1-2”。 表格编号的作法与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表格的题注在表格上方,且要求左对齐。 公式的编号略有不同,插入公式后,将公式单独放在一个段落,版式为“嵌入式”(Word默认),光标放在公式之后,不要(注意是“不要”)选中公式,在“插

在_Word_表格中怎样使用公式

在Word 表格中使用公式 您可以使用公式在表格中执行计算和逻辑比较。“公式”命令位于“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 当您打开包含公式的文档时,Word 中的公式会自动更新。您也可以手动更新公式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更新公式结果部分。 Word 表格中的公式是一种域代码。有关域代码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另请参阅”部分。 本文内容 ?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公式 ?更新公式结果 更新特定公式的结果 更新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结果 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公式 ?锁定或取消锁定公式 ?示例:使用位置参数对表格中的数字进行求和 ?可用函数 ?在公式中使用书签名或单元格引用 RnCn 引用 A1 引用 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公式 1. 选择需要在其中放置结果的表格单元格。如果该单元格不为空,请删除其内容。 2. 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公式”。 3. 使用“公式”对话框创建公式。您可在“公式”框中键入公式,从“编号格式”列表中选择编 号格式,并使用“粘贴函数”和“粘贴书签”列表粘贴函数和书签。

更新公式结果 在Word 中,插入公式后,当包含公式的文档打开时,会计算公式的结果。 您也可以手动更新: ?一个或多个特定公式的结果 ?特定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的结果 ?文档中的所有域代码(包括公式) 更新特定公式的结果 1. 选择要更新的公式。您可在选择公式时按住Ctrl 键,从而选择多个公式。 2. 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右键单击公式,然后单击“更新域”。 ?按F9。 更新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结果 ?选择包含要更新的公式结果的表格,然后按F9。 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公式 此过程可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域代码,而不仅仅是更新公式。 1. 按Ctrl+A。 2. 按F9。 锁定或取消锁定公式 您可以锁定公式以防止其结果更新,也可以取消锁定已经锁定的公式。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锁定公式选择公式,然后按Ctrl+F11。 取消锁定已经锁定的公式选择公式,然后按Ctrl+Shift+F11。

word中图表的自动编号

Word操作技巧大全 第一章图表的自动编号 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式3-4等。在插入或删除图、表、公式时编号的维护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比如若在第二章的第一张图(图2-1)前插入一张图,则原来的图2-1变为2-2,2-2变为2-3,…,更糟糕的是,文档中还有很多对这些编号的引用,比如“流程图见图2-1”。如果图很多,引用也很多,想象一下,手工修改这些编号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而且还容易遗漏!表格和公式存在同样的问题。 能不能让Word对图表公式自动编号,在编号改变时自动更新文档中的相应引用?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以图的编号为例说明具体的作法。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按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为“图1-×”。将图插入文档中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插入”菜单选“题注”,新建一个标签“图1-”,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点击“编号”修改),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单击“确定”后Word就插入了一个文本框在图的下方,并插入标签文字和序号,此时可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形态学膨胀运算示例”,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等。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Word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如图1-1所示”,分两步做。插入题注之后,选中题注中的文字“图1-1”,在“插入”菜单选“书签”,键入书签名,点“添加”。这样就把题注文字“图1-1”做成了一个书签。在需要引用它的地方,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例中是“如”字的后面),在“插入”菜单选“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中引用类型选“书签”,“引用内容”为“书签文字”,选择刚才键入的书签名后点“插入”,Word就将文字“图1-1”插入到光标所在的地方。在其他地方需要再次引用时直接插入相应书签的交叉引用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书签。 至此我们就实现了图的编号的自动维护,当在第一张图前再插入一张图后,Word会自动把第一张图的题注“图1-1”改为“图1-2”,文档中的“图1-1”也会自动变为“图1-2”。 表格编号的作法与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表格的题注在表格上方,且要求左对齐。

如何正确控制Word 2010中自动编号多级列表功能

如何正确控制Word 2010中自动编号/多级列表功能 控制Word 2010的自动编号或是多级列表,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头痛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正确控制自动编号/多级列表功能。 我们在这里就说说"最难"的多级列表吧,掌握了多级列表,自动编号就显得简单多了。 首先,单击Word 2010中的多级列表按钮,并且选择"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 然后,我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每一级别的编号具体样式,例如,第三级我们使用阿拉伯数字"1,2,3"这种样式,然后在"输入编号的格式"字段为其加上括号的样式,在右栏我们可以看见预览。 现在,我们可以点击确定按钮来应用这样的一种符合你心意的自定义多级列表。确定之后,我们可以看到Word 2010已经为我们插入了第一级的第一个标题编号——"一、"。 接下来,我们只需配合快捷键输入各个级别的标题即可。在同一级创建下一个标题就用回车即可,要切换到下一级标题级别,只需在回车后按下Tab键即可;若要接下来创建上一级别的标题,回车后按住Shift+Tab组合键即可。

若要将某个标题向上移动至上一标题之前,先将光标定位至该标题,然后使用组合 键Alt+Shift+↑即可;同理,若要将当前的标题向下移动,只需按下组合键Alt+Shift+↓即可。 如果您要在标题下方输入一些具体内容,而内容是不需要编号的,那么您就需要暂停自动编号啦。很简单,不要直接回车,而是使用Shift+Enter组合键,这样就创建了一个能够暂停编号的人工换行符了,它也具有回车符的功能——切换到下一行。当然,如果和您不希望使用人工换行符,觉得它产生的缩进不符合您的要求,那么您也可以直接单击目前处于选中状态的"编号"图标 ,这样子就可以取消它的按下状态,自动编号也就停止了。那么接下来的某个时刻,您又想继续自动编号了怎么办呢?也很简单,只需再次单击多级列表按钮,然后选择"当前列表"下面的一个列表样式即可,此时,Word会从"一、"开始新的列表编号。如果您需要继续前面的编号,您可以选中这个"一、",然后用鼠标右键单击它并选择"继续编号"即可。这样,您的列表便与之前的列表接上了。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Word文件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2006-03-09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 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问:你好,我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在公司每月有时只有几百元,有时三四千,这 个时候我不知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老板不给个人所得税特种税票。我们又该如何?非常希望您能给予解答. 答:我们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纳税额。具体是这样的,工资、薪 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首先从你 的工资总额中减去2000元,剩余的工资再按照相应的税率来计算本月应交税额。如果你的

WORD中如何实现图表统一编号

WORD中如何实现图表统一编号,非常实用的说。 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式3-4等。若是发现漏掉一张图或要删掉某张图,整个序号就会发生变化,维护起来工程量巨大,能不能有简便的方法一键更新呢?当然,经过学习琢磨,特将详细步骤告知: 第一步:选择要加入编号的图,点击菜单栏“插入”中的引用,如图1所示。 图 1 第二步:点击题注按钮后出现如图2界面。 图 2 第三步:若需按图1-1格式对图进行编号,则需新建标签,点击图2红色标记处新建标签按钮,出现图3界面。填入标签“图1-” 图 3 第四步:题注中会自动编号为“图1-1”,如图4,点击确定即可为第一张图添加好编号,在编号后可输入文字。接下来的图以同样的方法添加题注,题注内会自动编号,如图5即下一张图片添加题注时显示的窗口。

图 4 图 5 第五步:接下来同样的方法适用于第二章第三章的图片编号。 如此则可完成整个文档的插图或表格公式编号,若插入或删除插图后只需进行一次题注的操作,整个文档中插图编号即可自动更新。 完成了图片的统一编号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文档中会引用图片的编号如图1-1此类,那么仅仅只是对图片统一编号是不行的,维护文章中的编号如何实现呢?也很容易,步骤如下: 第六步:在完成了图片的编号后,将鼠标光标放在要插入编号的位置,然后在“插入”菜单中点击“引用”中的“交叉引用”选项,如图6。 图 6

第七步:出现如图7所示窗口,在“引用类型”中选择要引用的图片编号所在章节标签,列表中将出现整个章节图片的编号,然后在“引用内容”中选择“只有标签和编号”,单击“插入”即可完成。 图7 第八步:当文档中图片编号变化后,只需将鼠标放在某个交叉引用的位置点击右键单击更新域就完成了一键更新,非常方便! 图8

公式汇总(word版)

基础 一、稿酬计算公式 1.图书稿酬的计算方法: 1)版税方式: 稿酬=版税=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 提示:还可以“图书批发价”代替“图书定价”;以“印数”或“实际销售数”代替“发行 2)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 稿酬=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稿费标准×字数+(稿费标准×字数)×1%×印数÷1000 提示:①稿酬标准(原创及注释,(30~100)/千字;改编,(10~50)/千字;汇编,(3~10)/千字;翻译,(20~80)/千字));②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③原创和演绎作品重印稿酬按基本稿酬的1%计算。 3)一次性付酬方式: 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2.报纸、期刊稿酬的计算方法: 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提示:不足五百字的按五百字计算;超过五百字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 二、增值税计算公式: 1.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2.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 提示:除挂历的销售收入使用17%外,其他出版物的销售收入采用13%的低税率。考试试题中会明确给出。 3.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 4.推导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销售总额÷(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额 提示:若值为正,则需交纳税额;若为负值则无须交纳税额,多余进项税额后期抵扣。 三、营业税计算公式: 应纳营业税额=有关营业收入额×税率

提示:税率通常为5%。 四、所得税计算公式: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提示: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稿酬总额大于或等于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1-20%)×20%×(1-30%) 2)稿酬总额小于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800)×20%×(1-30%) 提示:这里稿酬总额,无论是一次性获得,还是分几次获得,都要合并累计在一起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要根据稿酬总额选择相应的公式。 五、附加税费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 提示:若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则税率为7%;若计算教育费附加,则税率为3%。 实务 一、版面字数计算公式(2011 年修改了系数): 1.每行字数与版心宽度: 字数=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 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字数 2.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 行数=(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0.35×文字磅数+0.35×行距磅数)+1 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行数+0.35×行距磅数×(行数-1) 3.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 毫米×纸张定量×总页面数 轻质纸书脊宽度≈面数÷2×纸张定量×纸张系数/1000 二、印刷用纸量计算公式: 1.印张与令重 1)印张:印张数=总面数÷开数 推导公式:总面数=印张数×开数 总页数=(印张数×开数)÷2 提示:面数=页数×2;1 张全张纸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 1 个印张。

WORD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

一、图表和公式的自动编号 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式3-4等。在插入或删除图、表、公式时编号的维护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比如若在第二章的第一张图(图2-1)前插入一张图,则原来的图2-1变为2-2,2-2变为2-3,…,更糟糕的是,文档中还有很多对这些编号的引用,比如“流程图见图2-1”。如果图很多,引用也很多,想象一下,手工修改这些编号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而且还容易遗漏!表格和公式存在同样的问题。 能不能让Word对图表公式自动编号,在编号改变时自动更新文档中的相应引用?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以图的编号为例说明具体的作法。 图1- 1 图1- 2 我的好友

图1- 3 我的聊天记录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按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为“图1-×”。 步骤:1-----将图插入文档中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插入”菜单---“引用”---选“题注”,新建一个标签“图1-”, 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点击“编号”修改), 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单击“确定”后Word就插入了一个文本框在图的下方, 并插入标签文字和序号,此时可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形态学膨胀运算示例”,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等。 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 Word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步骤2. 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如图1-1所示”,分两步做。 插入题注之后, 选中题注中的文字“图1-1”,在“插入”菜单选“书签”,键入“书签名”,点“添加”。 这样就把题注文字“图1-1”做成了一个书签。在需要引用它的地方, 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例中是“如”字的后面), 如图1- 2(“图1-2”是引用跟踪自动生成的)

Word计算公式

Word计算公式:求和:从上到下=SUM(ABOVE);从左到右=SUM(LEFT) 一、求和公式 打开Word文件,把光标移动到要计算结果的表格中,选择主菜单中的“表格-公式”。 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如下图): 在“粘贴函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SUM选项,“公式”选项中就会出现“=SUM(LEFT)”,点击确定就OK了。如果把括号中的LEFT改为ABOVE,将会是从上到下求和。然后把各个单元格按照以上的方法求和就可以了。

如果改动了原始数据,在改变数据以后,直接选择求和的那个选项,按F9键,计算结果会自动刷新。遗憾的是,在Word里没有类似Excel中的自动填充功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录制宏”的功能进行弥补,在这里就不在叙述了。 二、排序功能 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表格按自己的需要排序 选中我们要排序的几个人,连标题一起选中。

选择主菜单中“表格-排序”。 会弹出如下的对话框: 我们可以在下拉菜单中把“主要关键字”改为“总分”,“类型”改为“数字”,按“降序”排列,点击“确定”,这样,就可以把表格中的选项按总分从高到的排列了。

巧设边距,打印折页 所谓“折页”效果,就是将两个连续页面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将纸张折叠起来时,就能象书籍相同被打开。 要实现这种打印效果时,首先需要安装Word2002以上版本的程式,然后依次单击Word编辑界面中的“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再选中“页边距”标签,打开如图2所示的窗口; 在该窗口的“多页”下拉列表中,将“书籍折页”选中,单击“确定”后,Word程式会自动将文稿打印方向设置为“横向”。 在正式打印文稿时,倘若你的打印机支持双面打印,就能自动在打印纸的两面分别打印;要是你的打印机不支持双面打印,你还必须在图3界面中,将“手动双面打印”选中,这样一来打印机一旦打完一面时,就会自动提示你再将打印纸的另一面放好,然后进行另一面的打印。 巧妙缩放,“瘦身”打印 倘若你使用的打印机是A4幅面的,不过你需要打印的Word文稿却是A3幅面的,这该怎么是好呢? 其实你完万能在A4幅面的打印机中,将A3幅面的打印文稿输出来,而且能保留原始文稿的格式。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只需要利用打印缩放功能就能了,下面就是“瘦身”打印的具体步骤:

word20XX自动编号当作表格行序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word20XX自动编号当作表格行序号 篇一:轻松搞定word中让人抓狂的自动编号 轻松搞定word中让人抓狂的自动编号 在word中使用自动编号时,如果一级编号是2,想让其后面的二级编号自动编号为2.1、2.2,三级编号自动编号为2.1.1、 2.1.2;且在该一级编号调整为3时,后面的二级编号和三级编号的第一位自动调整为3,而无须任何手动调整,可以通过“定义新多级列表”来实现。 1、用鼠标左键单击选择段落选项卡上第一排第三个按钮“多级列表”工具,在弹出多级列表下拉菜单,如图1所示; 图1多级列表下拉菜单图 2、用鼠标左键单击选择下拉菜单下方的“定义新的多级列表”选项, 弹出“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如图2 所示;若弹出“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为图3所示,则用鼠标左键单图3左下角的“更多”按钮即可得到如图2

所示对话框。 图2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全景图 图3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半景图 3、在新定义各级标题对话框中,按照《无锡地铁运营技术规章编写格式管理办法》规定的各级标题格式对本文档中各级标题进行设置。 3.1用鼠标左键单击选择“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左上角处“标题级别框”中的阿拉伯数字“1”,选中一级标题;再将对话框右上角处的“将级别链接到样式”栏设置为“标题1”;将“要在库中显示的级别”栏设置为“级别1”,如图 4所示。 图4章标题的样式和级别设置图 3.2用鼠标左键单击编号格式栏中“字体”按钮,在弹出的按照《无锡地铁运营技术规章编写格式管理办法》规定章标题的字体格式,设置一级标题的字体格式,如图5所示。其中,切记图5红色框中的“西文字体框”需选择“(使用中文字体)”,因为《办法》要求格式后设置一个空格符,因此若“输入编号的格式”框中编号后无空格, 需手动输入一个空格符,这样在后期文本编制的时候就无需在每个自动编号后手动输入一个空格符号,若该框选择西文样式,则自动编号后的空格符号为半角显示,宽度不符

word里的公式

Word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利用公式域进行自动计算。 方法一:利用“表格”→“公式” 1.将插入点置于存放运算结果的单元格中,“表格”→“公式…”,弹出“公式”对话框。 2.在“公式”框中可以修改或输入公式;在“粘贴函数”组合框可以选择所需函数,被选择的函数将自动粘贴到“公式”框中;在“数字格式”框中可以选择或自定义数字格式,此例中定义为“0.0”,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3.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对话框关闭同时在单元格内出现计算出的结果。 方法二:“插入”→“域…”→“公式…” 可以通过“插入”→“域…”,保持默认的域名选项,单击右侧的“公式…”按钮,同样也会出现“公式”对话框。 方法三:直接输入域代码 将插入点置于要存放结果的单元格中,按CTRL+F9插入域标识“{ }”(注意:不能直接用键盘输入),在里面输入由“=”、函数、数值和单元格名称所组成的公式,然后在其上单击右键,选择“切换域代码”即可显示公式所计算的结果。 方法四:利用“自动求和”按钮 对于简单的行列数据的求和运算,可以选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自动求和”按钮进行快速计算。 几点说明: 1. Word表格中单元格的命名是由单元格所在的列行序号组合而成。列号在前行号在后。如第3列第2行的单元格名为c2。其中字母大小写通用,使用方法与Excel中相同。 2.在求和公式中默认会出现“LEFT”或“ABOVE”,它们分别表示对公式域所在单元格的左侧连续单元格和上面连续单元格内的数据进行计算。

3.改动了某些单元格的数值后,可能某些域结果不能同时更新,可以选择整个表格,然后按F9键,这样可以更新表格中所有公式域的结果。 4.公式域并不局限在表格中使用,还可以应用于正文、页眉页脚、甚至文本框等处。 Word中实现文本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将文本转换成表格 1、插入分隔符(分隔符:将表格转换为文本时,用分隔符标识文字分隔的位置,或在将文本转换为表格时,用其标识新行或新列的起始位置。)(例如逗号或制表符),以指示将文本分成列的位置。使用段落标记指示要开始新行的位置。 例如,在某个一行上有两个单词的列表中,在第一个单词后面插入逗号或制表符,以创建一个两列的表格。 2、选择要转换的文本。 3、在“插入”选项卡上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然后单击“文本转换成表格”。 4、在“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的“文字分隔位置”下,单击要在文本中使用的分隔符对应的选项。 5、在“列数”框中,选择列数。 如果未看到预期的列数,则可能是文本中的一行或多行缺少分隔符。 6、选择需要的任何其他选项。 将表格转换成文本 1、选择要转换成段落的行或表格。 2、在“表格工具”下的“版式”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转换为文本”。 3、在“文字分隔位置”下,单击要用于代替列边界的分隔符对应的选项。 表格各行用段落标记分隔。

Word中标题、图表自动编号的方法

1 Word中标题、图表自动编号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Word文档需要为标题提供连续编号,默认的标题样式并没有自动编号的功能,系统默认的标题样式效果如下图: 正确设置标题自动编号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NO1:打开Office Word应用程序,新建一份空白文档,在文档中输入如下图所示的测试文字。(注:标题1_*对应样式标题1,标题2_*对应样式标题 2...依此类推 )

NO2:点击“开始”菜单->“段落”->“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列表样式”。如下图所示:

NO3:在弹出的“定义新的列表样式”对话框中设置属性的名称(该名称可以任意设置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名称)。 NO4:点击“定义新的列表样式”对话框下方的“格式”按钮,选择“编号”。 NO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左下方的“更多”按钮。如下图所示:

NO6:设置级别与样式的对应的关系(注:此步骤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后面在设置标题时是否可以自动编号)。如级别1对应标题1,级别2对应标 题2,级别3对应 标题3...,其它设置选项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喜好设置。如下图所示: NO7:设置完成之后确定以使设置生效。 1. NO8:该步骤可选,可以将刚刚设置的新样式保存下来,以便日后使用,而不是每次都进行相同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NO9:设置正文的标题样式及层级关系(注:现在已经能看到刚刚自定义设置的标题样式了)。现在当你在设置标题样式时,是不是发现标题已经会自 动编号了。同时可以放心的用格式刷刷了。 如下图所示

同样,标题可以自动,图和表也可以实现自动编号,以图编号为例,word2010下操作步骤如下: 做好标题索引,插入基本标题目录,如下: 01

word目录及图表编号自动生成操作指南

第一节、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操作: 一、设置标题格式 1.选中文章中的所有一级标题;并按照系模版要求更改标题字体及字号 2.在“格式”工具栏的左端,“样式”列表中单击“标题1”。 仿照步骤1、2设置二、三级标题格式为标题2、标题3。 二、自动生成目录 1.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1页的首行第1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 2.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的目录”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单击“目录”选项卡,进行相关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 第二节在word中自动生成图表目录 第一步:对图进行自动编号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 Word 的 " 题注 " 功能来实现。 1、按文档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通常为 " 图 1-×" 。 2、将图插入文档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菜单条上选择“插入” “引用” “ 题注” 。新建一个标签 " 图 1 - " ,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点击 " 编号 " 修改),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单击 " 确定 " 后 Word 就插入了标签文字和序号,此时可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 "XX 功能 " 等。 3、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 Word 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第二步:生成图表目录 对图进行编号完毕后,在菜单条上选择“ 插入” “ 引用” “ 索引和目录” 。选择“ 图表目录选项” ,点击“ 确定” 按钮,图表目录就 OK 自动生成啦。 以后删除图表时,只要选择更新域就可实现图表编号的自动更新! 目录的更新相同! 第三节目录页码应该与正文页码编码不同。 把光标定位在目录页末,执行“插入/分隔符/下一页/确定”操作,在目录与正文之间插入分页符; 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把光标定位到正文首页的页脚处,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链接到前一个”按钮正文页脚与目录页脚的链接;执行“插入/页码”命令,在“格式”中选择页码格式、选中“起始页码”为“1”,单击“确定。至此完成正文的页码插入。

计算公式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计算公式 一、除锈、刷油、防腐蚀工程 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S=π*D*L(m2) D---设备或管道直径(m)L---设备筒体高或管道延长米 二、绝热过程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L(m3) S=π*(D+2.1δ+0.0082*L (m2) D—直径(m) 1.033及2.1---调调整系数δ---绝热成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延长米(m) 0.0082—绑扎线直径或带厚+防潮层厚度(m)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计算公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度时) Dˊ=DI+D2+(10—20mm) Dˊ---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D2---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道相同夹角大于90度时) Dˊ=D1+1.5D2+(10—20mm) (3)双管伴热(管道相同夹角小于90度时) Dˊ=D1+D伴大+(10---20mm) D1—主管道直径D伴热管大管直径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温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V= [(D+1.033δ)/2 ] 平方*π*1.033δ*1.5*N (m3) S=[(D+2.1δ)/2]平方*π*1.5*N (m2) N---封头个数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2.5D*1.033δ*1.05*N (m3) S=π*(D+2.1δ)*2.5D*1.05*N (m2) N—阀门个数 阀门表面积计算公式 S=πDx2.5KN D—直径K---系数1.05 N----阀门个数 弯头表面积计算公式 S=πDx1.5DKx2πD---直径K—系数1.05 N---弯头个数 法兰表面积计算公式 S=πDx1.5DKN 同上 如何计算设备、管道内壁防腐蚀工程量 当壁厚大于10mm时、按其内径计算,当壁厚小于10mm时、按其外径计算 铸铁管道除锈、刷漆工程量计算 按管道面积的展开面积计算、F=1.2πDL F---管道展开面积D---管道内径或外径L---管长 1.2---承插管承头面积增加系数标志色环等零星刷油、套用相应刷油定个项目、但其中人工乘以系数2.0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π*(D+1.033δ)*1.5D*1.033δ)*2.5D*1.033δ*1.05*N (m3) S=π*(D+2.1δ)*1.5D*1.05*N (m2) N—法兰数量(副) 6、油罐拱顶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V=2πr*(h+0.5165δ)*1.033δ(m3) S=2πr*(h+1.05δ) (m2) r---油罐拱顶球面半径h----灌顶拱高 7、矩形通风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V= [2(A+B)*1.033δ+4(1.033δ)平方]*L (m3)

让Word自动给图片添加序号

让Word自动给图片添加序号 图书出版是一件严谨的事,需要在图的下方标注“图×”的字样,然后在正文中还要写上“如图×所示”。在编写、校对过程中,内容的变动、增减是常有的事,所以图片的编号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在交稿前,核对图片与相关正文中的图片编号就成了头等大事。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呢?其实只要能正确使用Word的功能,完全可以让它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繁杂的工作。下面以Word 2002为例进行说明。 为图片添加自动题注 1.为图片添加题注,先在文件适当的位置插入图片,然后选中图片,单击右键,执行弹出菜单中的“题注”。在弹出的窗口中,看看标签选项的下拉菜单中是否有合适的,如果没有,那就点击“新建标签”按钮,在新打开的窗口中新建一个标签“图”(图1),后面的数字Word 会自动生成。 确定后,“题注”栏里出现了“图1”的字样,选择“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图2)。确定后,题注就添加到图片的下方。

2.同理为其它图片添加题注,分别得到了图2、图3……等字样。值得一提的是,你不妨有意漏掉第二张图片,先设置好后面的,回头再为第二张图设置题注时,它会自动显示“图2”字样,确定后你会看到其它图片的序号会依次加1。 经过上面的操作,图片下方的题注序号变了,但正文中的“如图×所示”中的数字并没变化呀。为了让正文中的数字也相应变化,在输入时就得使用Word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交叉引用”命令用法 1.在正文中输入到“如图×所示”的“如”字时,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在“引用类型”一栏选择“图”,在“引用内容”一栏选择“只有标签和编号”,在“引用哪一个题注”中选择相关的编号(比如“图1”),点击插入按钮,大家看“图1”的字样是不是直接插到“如”的后面,你只须补充“所示”两字不就行了吗?另外,由于在使用“交叉引用”时,我们选中了“以超链接的形式插入”,所以在文件中你只要在按下Ctrl键的同时,点击正文中的“图1”,就可以直接切换到相应的图形。 2.全部增减完内容之后只须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然后按一下F9键,这时,题注与正文中所涉及的图片序号将全部重新排列。 如何在word 中自动添加题注 在Word中,可以在插入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时自动添加题注,也可以为已有的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添加题注。下面介绍插入项目时自动添加题注的方法: (1)点击“插入→引用→题注”菜单命令,打开“题注”对话框。 (2)点击对话框中的“自动插入题注”按钮,打开“自动插入题注”对话框。 (3)在“插入时添加题注”列表中,选择要用Word插入题注的项目。如果要在插入表格时自动添加题注,则选中“Microsoft Word”复选框。 (4)在“标签”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标签。如果“标签”列表中没有想要的标签,点击“新建标签”按钮,打开“新建标签”对话框,在“标签”文本框中输入想用的标签,如“附表”,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5)在“位置”列表中选择题注所处的位置。 (6)Word一般是以阿拉伯数字“1,2,3,…”来为题注编号的,如想使用其他编号方式,点击“编号”按钮打开“题注编号”对话框,在“格式”框所带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编号方式,点击“确定”按钮。 (7)再次点击“确定”按钮。这样,每次在文档中插入表格时,Word就会按刚才所选择的方式为其添加题注。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按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为“图1-×”。将图插入文档中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插入”菜单选“题注”,新建一个标签“图1

在word文档中编写数学公式

如何在word中编写数学公式 在我们编辑技术文档时,常常会用到许多数学公式,用通常的方法在Word文章中插入数学公式要经历如下数步:点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选择“新建”标签;在“对象类型”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Eqution3.0”,再点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才能打开公式编辑器。经常这样编辑公式操作很费时,很累,通过参考一些文献,自己摸索,终于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现在拿出来,希望您能摆脱编辑公式对您的困扰。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公式编辑器变成Word工具栏上的一个按钮,从而大大简化此类操作。具体方法如下: 单击菜单“工具/自定义”命令,打开“自定义”对话框;选择对话框的“工具栏”标签,再单击对话框左边的“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工具栏名称”文本框内输入一个自定的名字(如“公式”),并在“工具栏有效范围”下拉列表框中点选“Normal”(通用模板),再点“确定”关闭“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就建立了一个名为“公式”的自定义工具栏,“公式”工具栏按钮就显示在屏幕上。你可以将其插到Word工具栏上你认为合适的位置。 在“自定义”对话框中打开“命令”标签,在“类别”列表框中选择“插入”;在“命令”列表框中选择“公式编辑器”;“公式编辑器”被蓝条包围,将它拖至刚建立的“公式”工具栏按钮内。 至此,公式编辑工具按钮就已做成,如果想使该按钮显示的名称更直观,你可进一步修改它的显示名称。即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命令”标签下,再选中自定义的“公式”工具按钮;这时就使“自定义”对话框的“更改所选内容”按钮有效,点击它会出现子菜单;将子菜单中的“命名”文本框的内容改为“公式编辑器”,并点选子菜单中的“总是只用文字”,最后点击窗口内的“关闭”按钮。 这时,Word工具栏上就有了一个显示为“公式编辑器”的工具按钮,今后要编写公式只需点击此按钮即可。 巧用Word域,快速输入数学公式 很多数学老师想自己出些让学生练习,可有些公式要利用“公式编辑器”,这样给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其实只要巧用word里面的域,更有利于排版,有着“公式编辑器”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到。 域是word中的一种特殊命令,它由花括号、域代码及选项开关组成。域代码类似于公式,域选项开关是word中的一种特殊格式指令,在域中可触特定的打操作。如: Ctrl+F9组合键:快速插入域定义符“{}”。 Ctrl+F11组合键:锁定某个域,以防止修改当前的域。 Ctrl+Shift+F11组合键:解除锁定,以便对域进行更改。 Ctrl+Shift+F9组合键:解除域的链接,当前的域变为常规文本,失去域的所有功能。 Shift+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指定的域代码。 Alt+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文档中所有域代码。 F9:更改某个域。 实例一:输入分数 例如输入。按Ctrl+F9组合键,插入域定义符“{}”(注意:这个花括号不能用键盘输入),然后在“{}”中输入表示公式的字符串“EQ \f(a,b)”,其中a表示分子,b表示分母。如“EQ \f(1,2)”,然后在其上单击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代码”选项,就会产生域结果。对于带分数,只需在真分数“”前面输入整数部分“1”就变成了带分数1。

Word2010制作图表目录(不用题注的形式_更方便、更快捷)

Word2010制作图表目录(不采用题注的方式、更便捷) 1、第一步制作自动编号的图和表 a)表的标题编辑过程 i.首先建好表格,或者你拷贝过来粘贴都可以。表的标题在表的上边,这个大家 都知道的。如下边的空表。 ii.制作表的自动编号的标题:光标放到将要设置表标题的行,然后找到“开始” 栏对应的编号标签,如图1所示。任意选一个有编号的(或者选没有编号、空 白的,自己可以添加编号),然后会看到原来光标所在的表的标题位置出现编 号,但是此编号不是自己想要的表的“表1.”的样式。没关系,咱们来修改, 光标仍然放在表的标题位置,再用鼠标打开图1中最下面的“定义新编号格 式”。出现如图2所示的窗口,然后在“编号格式”里面添加自己需要的字段 “表”。如果你想让“表1.”后面的“.”换成“空格”“、”都可以的。确定后, 你就看到你编辑的表的标题了。同时,在图1中也出现了你新编的格式“最近 使用过的编号格式”。 iii.注意,这里有关键的一步,就是把新做的表格编号格式应用为新样式。方法:选中新做的“表1.”,在图3中选“应用样式”,就把刚才编辑的样式应用到本 文档中了。 iv.后续再出现表格时,可以直接用格式刷来刷了,不需要上边的步骤了。或者用图3中“新样式”来修改你所需要改变的表标题。方法是:把光标放到即将修 改的标题行,点击图3中的格式。至此,怎样编辑和使用“表1”标题就讲完 了。 2、图的标题编辑过程,同表的编辑过程,不再讲述。 a)先产生表目录 3、产生自动的图表目录 a) i.把光标放置在你需要放置表目录的地方,如下面“表目录”之后的段落中。 ii.找到菜单栏中的“引用”→“题注”→“插入表目录”,如图4所示。 iii.点击图4中的“选项”,进入所示的窗口。找到自己刚才编辑的样式的名称“表新”,然后确定就完成了表目录的制定。结果如下。 b)产生图目录,此处就不再赘述了。结果如下。 表目录 表1.空表1 (1) 表2.空表2 (2) 图目录 图1.点击编号标签后的图示 (2) 图2.定义新标号格式 (3) 图3.应用样式 (3) 图4.图表目录 (4) 图5.图表目录选项 (4) 表1.空表1

(完整word)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