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我校篮球运动的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为了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营造快乐成长的校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不怕艰辛,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篮球的兴趣,提高我校篮球运动水平,打造篮球特色学校品牌。
二、成立大课间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黄旭珍
组员:肖秀芬、林的萍、罗伟杰、邓庆联、何春开、曾连春
蔡 云、许博红、卢锐超、罗焕铭、董庆威、张建添、周伟河
三、实施措施:
1、确定好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得到有力的保障。(另附:学校作息时间表)
2、选择设置丰富的活动内容,制订详细的活动流程,让各个班级都能明确知道每天的活动内容、所需的活动器械以及场地安排等。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条件上得到有力的保障。(另附:各班级活动安排表、活动场地划分示意图)
3、由校长室、教导处、体育科组协调学校各部门、各办公室、各班级的所有教师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去,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在师资配备、组织管理、安全后勤以及运动技术指导上得到有力的保障。
四、活动说明:
1、全校师生应高度重视,各班级必须严格认真地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确保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的时间与活动质量。
2、各班按照《活动安排表》所安排的内容,到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活动。各班应仔细阅读《场地划分示意图》,明确每天各项活动内容所指定的活动区域。雨天则在本班教室进行活动。(各班级一律不准占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做其他事情)
3、各班原则上必须按规定内容活动,如果在活动中有多余时间或在已熟练掌握规定内容的情况下,各班可以结合本班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师生

乐于参与、易于进行的简单、安全、文明、健康的活动内容进行补充活动。
4、各班在活动中,若在活动方法,运动技术上需要指导时,可以要求负责本场地的体育教师给予辅导。各班在活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停止活动并汇报当天行政值日人员,在排除安全隐患后才能进行活动。
5、各班班主任应按学校规定,每天填写《大课间活动情况记录表》,对每天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情况作简单的记录。
五、活动安排:
顺序 内容 地点 时间 配乐 1 入场 各路线 4分钟 (由林主任把关) 2 自编操 运动场 4分钟 3 分班活动 指定的位置 18分钟 4 放松活动 指定的位置 3分钟 《感恩的心》 5 退场 各路线 1分钟 六、具体操作方法

一年级
负责教师:卢锐超
一、活动地点:教学区广场
二、出场顺序和路线:出场顺序依次为一(1)班、一(2)班、一(3)班一(4)班、一(5)班和一(6)班,从小广场阶梯下到教学区广场后齐步走到各班指定的位置。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1、进场,音乐响起后,30秒内在教室外的走廊整齐、安静集合,两路纵队进场,3分钟内到达活动地点,行进间队伍要求整齐、安静,直角拐弯,并踩准音乐节奏,体育委员走在前面,班主任和落班老师各站一路纵队队尾。
2、徒手篮球自编操(以少儿健康舞蹈为基础,配合篮球技术动作,如攻防技术等,结合一年级的实际,突出篮球的特点,编出一套轻松、愉快、节奏感强的自编操)要求动作整齐划一,协调和美感明显。
3、分班活动:风车长龙
由各班主任和落班老师作为龙头带领着自己班的学生进行长龙组合活动,具体方法:学生统一右手拿风车,左手扶着前一同学的左肩膀,组成一条长龙,在龙头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龙活动,风车的方向的变换,如上举、侧摆、左右摆动等动作组合。游龙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双龙竞赛、图案组合等活动。
要求:①龙头老师要掌握好学生奔跑的运动量,避免奔跑速度过快导致学生的运动强度过大;
②要教育好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不能随便离开队伍,必须保持队伍的完整性。
③组合活动中,要求学生动作到位。
4、放松操:手语舞《感恩的心》
跟随着轻快的音乐,通过手语等动作完成放松身心。动作缓慢舒展。
要求:各班老师指挥好学生进行放松,老师做动作引导。
5、退场:在完成了放松操后,退场音乐响起,学生有序的缓慢的走回教室,做好下一节课的可前准备。
要求:轻松、有序、缓慢。
二年级
负责教师:罗焕铭
一、活动地点:正门广场
二、出场顺序及路线:各

班出场顺序依次为二(1)班、二(2)班、二(3)班、二(4)班、二(5)班和二(6)班,学生自带乒乓球和球拍,把球放在口袋,统一右手拿球拍,二(1)班和二(2)班从7号楼梯到正门广场,二(3)班、二(4)班从6号楼梯通过招生处到正门广场,二(5)班和二(6)班从2号楼梯经北校道到正门广场,到达目的地后把球拍放在右脚旁的直线上(球拍红色一面朝上,拍柄朝后)。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音乐与主会场相同)
1、进场:"冲锋号"音乐响起后,30秒内在教室外的走廊整齐、安静集合,统一右手拿拍(横拍抓法),两路纵队听"运动进行曲"进场,3分40秒到达活动地点(放好乒乓球拍),行进间队伍要求整齐、安静,直角拐弯,并踩准音乐节奏,体育委员走在前面,班主任和落班老师各站一路纵队队尾。
2、篮球自编操:
①0-24秒:少儿健康舞
②25秒-1分49秒:街舞
③1分50秒-3分:第三套广播体操。
④3分01秒-3分41秒:篮球技术动作(攻守技术)
3、分班活动乒乓球:2分钟学生拿球拍和球,排队走到分班活动场地,各班活动地点(见图),每班学生分4组围成圈。进行以下活动:
①5分钟,原地垫球(如正手垫球、反手垫球或者正反手垫球)。
②8分钟,按顺序绕本组垫球跑或者两人绕圈追赶跑等。
③5分钟,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乒乓球游戏。
要求: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乒乓球和球拍,注意安全。垫球时,哪里掉球捡起来后原地重新开始。
4、放松操
学生听到音乐后原地面向主会场做手语舞《感恩的心》。
5、退场
学生自带球和球拍自由走(禁止跑)回教室。

三、四、五年级
负责教师:张建添、董庆威
一、活动地点:学校田径场
二、出场顺序及路线要求
1、三年级:出场顺序依次为三(6)班、三(5)班、三(4)班、三(3)班、三(2)班和三(1)班,走4号楼梯下到1楼,经风雨通道到指定的位置。
2、四年级:出场顺序依次为四(4)班、四(3)班、四(2)班和四(1)班,走1号楼梯下到二楼,经过塔楼,经体育器材室门前,到指定的位置。
3、五年级:出场顺序依次为五(1)班、五(2)班、五(3)班和五(4)班,先往行政楼走,到6号楼梯,下到1楼,到指定的位置。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1、进场:音乐响起后,30秒内在教室外的走廊整齐、安静集合,两路纵队进场,3分钟内到达活动地点,行进间队伍要求整齐、安静,直角拐弯,并踩准音乐节奏,体育委员走在前面,班主任和落班老师各站一路纵队队尾。(集合、下楼梯、行进音乐由林主任把关)(3分30秒-4分钟左右)
2、篮球自编操:初步选定鼓

乐作为配乐,人手一球(4分钟左右)
①《篆音》0-24秒:左右二路纵队轮流原地运球各二次,女先男后,第二次各加上呐喊声"嘿",节奏感强烈。
②《篆音》2分59秒-3分49秒:原地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动作柔和。
③《卫神》16秒-2分:原地球操。
④《少林龙鼓》2分22秒-3分5秒:队形变换到各班的活动地点。
(时间共3分41秒,音乐剪切周伟河老师负责)
3、分班活动:(音乐由林主任把关)(18分钟左右)
(1)各班活动地点(见图)
(2)三年级活动内容:
搬运球接力:平均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同学拿1个球,跑到第一个呼啦圈再拿起1个球,跑向第二个呼啦圈放下1个球拿起另1个球跑回第一个呼啦圈放下1个球,再跑回起点把球交给下一名同学。
要求:篮球要放到呼啦圈内,若球滚出,要迅速拣回,继续比赛。
移动篮筐:分成两组,每组有两名同学手拉手呈圆形作为篮筐,在规定范围内可自由移动,本组队员可互相配合将球放入对方的移动篮筐里为胜。
要求:做篮筐的两名同学手拉手要呈圆形,不准合并到一起。
滚球接力跑:每人一球分成四组,由起点开始,将球放在地上,手紧贴球的后部推动篮球使球向前滚动。到达折返点返回,把篮球滚回,交到下名同学手里。
要求:手指拔篮球,不能离开篮球。
(3)四年级活动内容:
固定手臂运球
把运球的肘关节放在膝上固定不动,利用指腕力量做低运球。亦固定两臂在膝上做换手变向运球。
原地运球练习
①原地运球模仿练习,体会手、手臂动作。
②原地高运球或低运球练习,体会手指手腕上吸下按的动作,以及手触球的部位和控制球。
③原地体前左、右手交替运球,体会换手时推拨球的动作和按拍球的部位。
④原地体侧前后运球,体会前推、后拉运球时,手按拍球的部位和用力。
要求: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和迎引球的动作,抬头,用眼余光看球。
换手变向运球
①弧线运球,沿罚球圈、中圈做弧形运球到对面的端线,再沿边线直线运球返回。
②圆圈运球,沿罚球圈、中圈做圆周运球骊对面端线,再沿边线直线运球返回。
要求:要用远离圆圈的手运球,左右手换手运球练习。圆圈运球时,内侧腿深屈膝,外侧脚用力蹬地,身体向内倾,幅度越大越好。球要始终控制在体侧。
(4)五年级活动内容:
原地拍球
原地半蹲,把球放在地上静止不动。练习时,用手指、手腕力量拍击球,利用球的反弹作用将球拍起,然后再慢慢将球按拍成"死球"。

球急停急起
每个队员一球,根据音乐节拍练习急停急起或变速运球。相对的两个组进行交换练习。
要求:运球急停急起时,要停得稳,起动快。变速运球时,要掌握好高、低运球的节奏,注意突然加速。
五点传球练习
训练在快速跑动中传接球的能力,选定一块长方形的区域,如以罚球线及底线为两平行边确定一个长方形一人持球站在长方形中央,其余四人分别站在四角。持球者将球传向任意一人,随后跑向接球者原来站的位置。重复上一个步骤,这样一来人和球都在不停的转移。
(5)男女篮球队活动内容:
①CELTICS式传球练习
熟练传接球,4人一组,分别编号①②③④,①持球站在边线(靠近底线的位置),②在罚球线上靠近①一侧,④在罚球线上远离①一侧,③站在底线。①传球给②, ②传给③, ③传给④,之后③空切到篮下, ④再将球传给③, ③上篮得分。③持球到对面边线, ①和③的位置颠倒,重复以上步骤。
要求:传球和跑动都要强调速度,要以比赛的情况进行,整个过程中球不能着地。
②1-2-2传球练习
①位于三分线内,②位于靠近中线的位置,③④在另一半场与①②站位相同。其余的球员各持一球站在①所在半场的底线。底线的球员将球传给①, ①传②, ②传③, ③传④, ④投篮得分。当第一个球传到③手中时,就开始传第二个球。重复以上步骤。
要求:传球时集中精神,不要失误,看看球在队员手中运转速度最快有多快。
③各种突分、传切、掩护和策应的配合练习及教学比赛等。
4、放松活动:手语舞《感恩的心》(3分钟左右)
先要求教师要学会,音乐教师可在音乐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学片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a6841911.html,/b/3044682-1289802744.html
5、退场。(音乐由林主任把关)(1分钟左右)
收拾器材,就地解散,要求不能乱跑,散而不乱。

六年级
负责教师:董庆威
一、活动地点:东门广场
二、进场顺序:听到集合音乐后,以快、静、齐为原则,迅速到教室走廊排好队,按照六(3)班、六(2)班和六(1)班的顺序由2号楼梯下至东门口,踏步找到自己的位置。(3分钟)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活动内容:竹竿舞,六年级三个班分成男、女两组,每组有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跳舞的同学在两竿滑动撞击的空隙中跳动。舞蹈的动作可以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猴子等动物,也可以两名同学面对面手拉手进行舞蹈。
要求:在活动当中,要整齐有序,不能你推我挤,以保证舞蹈的正常进行。

附1:


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班级 活动项目 活动地点 负责老师 协助老师 辅导老师 备注 一(1)班 风车 教学楼天井 陈俏丽 叶滢珏 卢锐超 一(2)班 风车 教学楼天井 何玉燕 金丽 一(3)班 风车 教学楼天井 孔荷娇 黄暖媚 一(4)班 风车 教学楼天井 邢欢欢 一(5)班 风车 教学楼天井 张小娱 廖海燕 一(6)班 风车 教学楼天井 徐云 藩冬梅 二(1)班 乒乓球 正门广场 曹素娟 杜润君 罗焕铭 二(2)班 乒乓球 正门广场 叶小丽 黎艳秋 二(3)班 乒乓球 正门广场 祖立伟 许立华 二(4)班 乒乓球 正门广场 朱冬梅 赖艳梅 二(5)班 乒乓球 正门广场 邓闵文 傅书媛 二(6)班 乒乓球 正门广场 楚建平 三(1)班 小篮球 运动场 张汉英 张建添

董庆威
三(2)班 小篮球 运动场 代秀萍 三(3)班 小篮球 运动场 陈洁莎 覃志宇 三(4)班 小篮球 运动场 陈春玲 三(5)班 小篮球 运动场 郭春旋 沈敏丽 三(6)班 小篮球 运动场 林丽娟 邓宏 四(1)班 小篮球 运动场 朱丹 于淼 四(2)班 小篮球 运动场 朱丽萍 四(3)班 小篮球 运动场 许巧玲 李建华 四(4)班 小篮球 运动场 于忠艺 陈招娣 五(1)班 小篮球 运动场 夏璞 陈惠娇 五(2)班 小篮球 运动场 肖尊权 冯杏带 五(3)班 小篮球 运动场 代玉琳 刘念龙 五(4)班 小篮球 运动场 江润荷 林艳燕 六(1)班 竹杆舞 东门广场 杨瑞海 李辉 董庆威 六(2)班 竹杆舞 东门广场 曹秀珍 梁健文 六(3)班 竹杆舞 东门广场 张艳青 罗羽


附2:各项活动内容和工作任务落实时间表
1、 总方案的初步定稿:3月26日;
2、 运动场(主会场)的定点,3月28日前完成;
3、 进场的训练,3月26日起动,4月10日前初步成形;
4、 整个过程所用的音乐,3月31前定稿;
5、 自编操定稿时间为4月3日前,4月7日起动自编操的教学,5月1日前基本成形;
6、 各班分班活动的训练,4月19日起动,5月15日前基本成形;
7、 手语舞《感恩的心》的教学,3月30日起动,4月16日前基本成形;
8、 退场的训练,4月13日起动,4月17日前基本成形;
9、 4月19日,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学会如何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
10、 大课间活动所需添置的器材,5月1日前确保到位。
11、 整个大课间的活动,5月22日前成形,接受领导、专家和教授的检查。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 体育科组
2009年3月27日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