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1.殖民地时期——私立大学的创办

美国独立以前,整个殖民时代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即完全是前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高等教育基本上为统治者及大资产者的子女享有,白人及有色人种的工农群众子弟大多不读书,或只能在家教活动中和简陋的初等学校学习一点知识,高等学校完全是私立的,并且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这时的大学主要是仿照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而设立的,美国最早成立的大学是1636年创办的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也就是今天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前身,1701年创办的耶鲁学院(Yale College)也就是今天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前身,到1776年美国脱离殖民统治独立以前,美国一共成立了十所大学。它们是: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耶鲁学院(Yale College);威谦和玛丽学院(William and Mary College);新泽西学院(New Jersey College);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费城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罗得岛学院(Rhode Island College);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宾夕法尼亚学院(Pennsylvania College)(注: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创立这些大学的主要动机是宗教性质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传教士、教会工作者和虔诚于宗教的政府官吏。十所大学基本由教会开办,主要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Bible)学、伦理学、证理学、修辞学、初步数学知识以及简明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在这些大学里,教学内容枯燥死板,教学方法是机械主义的,甚至教室内仍靠教鞭来维持教师的权威,1750年前后,由于经济、政治情况的发展,高等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教育的贵族性质有所削弱,而加强了实际的内容和实用倾向,在一些高等学校中,打破宗派主义,许可学生信教自由,课程内容倾向自由主义和实用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集体活动也开始受到重视,这都反映了美国教育已开始向符合自己实际要求的方向发展。但总的来说,美国独立前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再现,还没有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

2.独立(1776)后到南北战争(1861~1865)时期——私立大学的发展和基本成型

联邦政府成立以后,新政府深感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当时(1800年以前)美国仅有25所私立高校,只有很少的教员,很少的学生,高等教育完全靠私人团体来控制与维持,仍不足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的需要,因此,新政府力主高等教育应由政府主持办理,于是开始出现州立大学。1795年,第一所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在北卡罗利纳州(North Carolina)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1816年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政府试图将私立的达特茅斯学院收归州立学校,激起了该校的强烈反对,上诉到联邦政府最高法院。1819年法院裁决,达特茅斯学院获胜维持独立。这一件事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其一,进一步重申和确认私人团体(尤其是教会)有办学许可权,而且可以在不致于受到政府接收的威胁下自由发展,从而刺激了教会办学的积极性。自此又建立了许多私立大学。其二,州政府企图通过接收私立高校为州立高校办学的道路行不通,于是只有自行拨款开办州立高校,从而也使州立高校得到了发展。

但是总的来说,州立院校的发展仍较缓慢,私立大学仍占绝对优势,到1860年全美264所高校中,州立院校仅占17所。由此可见美国的高等教育道路不同于西欧国家,它的私立大学占有很大比重,这与它的国情有关,除了有教会办学的传统外,由于是联邦制,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很少运用行政手段干预,且根据美国的《权利法案》(1789年对宪法的修正案)规定:“凡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和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利,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使民间办学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一时期是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和基本成型时期。

3.南北战争到20世纪初——私立大学的成熟

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给美国带来了一个统一的政局和共和政府,为自由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工商业的膨胀,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及大企业大公司的创立,许多资本家为促进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少缴赋税,于是捐献资金与地产,兴办大学。应该指出的是政府的税收政策对私人捐资办学起到了鼓励、促进作用。例如,遵照霍普金斯先生的遗言,以他的遗产,于1876年在马里兰州(Maryland)巴尔的摩市(Baltimore)成立了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又如前加利福尼亚州(Calixxxxia)州长,美国参议员斯坦福夫妇,由于16岁的独子不幸去世,悲痛之余,倾其所有,筹建大学,以志纪念,于188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后发展成为美国的一流大学,也是美国著名科研中心之一。此外,还有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一批私立大学也建立起来了。其中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美国现代正规大学的开端,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霍普金斯大学的目标是要创立一所德国式(柏林大学模式)的美国大学。在保留大学本科部的同时,加开研究生课程,设立博士学位。不再象当时的其它学校那样,过分依赖教会的支持和资助。它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科学,创立一所以研究为宗旨的大学。事实上,它成立了当时美国第一所正式的研究生院。这一模式,很快对其它高校发生了重大影响。1901年,在纪念霍普金斯大学成立25周年时,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艾利亚就曾指出,正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25周年时,当时的哈佛学院顺利地发展了研究生课程,而演变成哈佛大学。这种强调学术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风气,至今仍是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特色。这一时期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发生了另一件重大的事件,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Morill Act),规定各州均要成立一所由州政府资助的州立农业大学和机械大学。于是各州的州立大学开始有了相当的发展,有69所高校在此期间成立,从而开始使高等教育可以向收入较低的平民开放。这一时期,也有类似性质的私立大学建立,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就是这时建立起的私立理工科大学。

在广设大学的同时,1870年后,美国形成了大学的学系教学制,加强专业研究,各大学还在增设研究院的同时,逐步确立系统的学位制度。在殖民地时代,哈佛学院有古典文科的学士学位,其实也是袭用英国的学位制度851年后,学习德国,增设了理科学士学位。1860年前后,又从英、德引进了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由于强调研究生院的教学,哲学博士学位很快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除了人文学科外,在美国博士学位在大多数大学中,成为委任教授的法定资格。学位制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历史上,美国的私立高校多于公立,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以前者为高。南北战争以后,政府和社会大力支援公立大学及公立工农学院的开办,它们的作用与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现了公、私大学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局面。

这一时期发生的另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则是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创立。它不是从国外“引进”的,而是美国自身的产物。1902年,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乔利特(Toliet),成立第一所初级学院,以后,其它各州纷纷效仿,发展很快。

4.二十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末——私立大学的大发展

二十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骨架”已大体形成。二十世纪中期,则进入大发展阶段。二战后,大批退伍军人和社会上的青年人涌向学校,要求学习。二十年后,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又一次开始冲击学校的大门,高校学生数1940年为140万人,1960年为310万人,比1940年翻了一番。1970年达到760万人,比1960年又翻了一番。其中不仅本国学生增加,而且外国学生也大幅度增加。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以后,再一次刺激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私立四年制高校发展到700多所,吸收了全日制高校1/4的学生,由教会控制的四年制高校也有700所左右,主要集中在东部,规模一般比较小,招收学生也少。其中有一半与罗马天主教会有关系。发展最惊人的是一些二年制的初级学院。1969年1000多所这样的二年制初级学院吸收了1/3的大学生。1971年发表的肯内基基金会高校教育报告,建议撤消一切进入公立初级学院的障碍,实行开门招生,使每个有中等文化程度,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享受到高等教育,并希望到1978年所有的适龄青年都能首先进入二年制学院学习。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私立二年制学院有近250所,公立的更多,达到950所(注: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这一时期由多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包括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也有很大发展。它们不但培养四年制的本科生,而且还大量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强调以科研促进教学,成为一种研究性大学,这样的大学大约容纳了全国2/5的学生。

二、美国私立大学的历史贡献

1.私立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非凡

美国的研究大学中,不少是私立大学,其中有世界一流学府、顶尖级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大批令人仰慕者。就1990年、1995年的美国名牌大学排行榜看,前10名均为私立大学。前20名内,私立大学分别为15、17所,公立大学4、1所,私立大学占绝对优势,公立大学呈下降趋势(注:明娜:《美国高等院校排座次》,《世界知识》,1992年第6期,第9页。《1995美国大学前25名排表及统计数字》。《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第56页。)。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地位显赫、声誉卓越。它们代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它们吸引了来自世界100个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留学生。

2.私立大学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功不可没

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如表1。

表1 美国高等结构状况(注: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二年制高校四年制高校研究性大学合计

公立高校950 250 120 1420

私立高校250 1400 70 1720

合计1200 17500 190 3140

从表1中看,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多,但私立高校一般招生较少,若论学生数,还是在公立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多。一般来说,在公立高校与私立高校就读的学生人数比例,大体上为2:1左右。美国现有1400多万大学生,高等教育中适龄青年入学率1980年为56%,1995年为81%。(注:世界银行1998年报告。)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最先进的国家,这当中就得益于它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体制。同欧洲许多国家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历史不比它们长,但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速度却比它们快,原因之一就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充分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私立高等学校有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除表中的3000所高校外,还有大量由政府部门企业或私人团体所主办的,各种类似职业训练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修理学校、秘书学校、服装学校、烹调学校等等,大约有上万所这类学校,都是私立的,但有一条,必须是中学毕业后的学生方能进校学习。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也被称为“中学后教育”(Post-Secondary Education),因此这类学校也应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这些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构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方面军。

3.私立大学在美国经济、科技发展中成绩卓越

例如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对于美国的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发明,诸如40年代的原子弹研制,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80年代在生化方面对脱氧核糖核酸(DAN)的研究,90年代对基因结构和排列以及多媒体传播科技的研究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有8个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MIT对于“128号公路”高科技开发区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波士顿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被人们称为麻塞诸塞州的经济救星;又如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硅谷”对美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尽人皆知的。“硅谷”成为高科技开发区的代名词。

美国广告发展史

美国广告发展史

1:美国第一则报纸广告刊出的准确日期无法确定,但人们习惯上将《费城报》的出版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称为美国广告之父。1841年,帕尔默在费城开始创办广告贩卖店,酬金由广告主从付给报社的广告费中提取25%,帕尔默的这种手续费制一直延续至今。大多数广告史学家认为帕尔默是美国第一位广告代理人。1860年,罗厄尔创办了与今天广告公司更相似的媒介掮客公司。罗厄尔不仅从报纸取得广告费,而且采取了大量购买地方周刊报纸的版面,然后直接转销给广告主的做法。他在付给报社现金的时候,从中收取50%的回扣,奠定了现在的代理费(回扣)制度。罗厄尔的广告代理店是第一个向媒介垫付费用的代理店。罗厄尔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于1879年编辑的“美国报纸索引”。“索引”介绍了美国当时的5411家报纸,包括它们的发行量。1888年,罗厄尔创办了美国第一本以广告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印刷品》(也有人译为《印刷者的墨汁》)。1869年由F?魏兰德?艾耶(F?Wayland?Ayer)创办的艾耶父子广告公司被广告历史学家称为“现代广告公司的先驱”。人们把杂志发展成广告媒体归功于J?沃尔特?汤普逊。当汤普逊1869年加

入威廉?J?卡尔顿的广告代理店时,后者正专注于宗教宣传,汤普逊说服卡尔顿向一般性杂志发展,尤其是针对妇女的杂志。科罗德?C?霍普金斯开创了简洁、直接的广告形式,即人们常说的“理由”文稿。艾耶父子广告公司和国民饼干公司的合作非常密切。这种合作关系使艾耶采用了“非竞争价格”方针。后来,这成了广告业中的一种标准做法。艾耶父子广告公司于1879年承担了今天人们认为的首次正式调查项目。1915年,J?沃尔特?汤普逊在广告代理公司中首家设立了市场调查部门。1880年,日本第一家广告代理店在东京日本桥十杆店开业,叫“空气堂组”。1912年,美国哈佛教授赫杰特编写了第一本以讲授广告方法和推销方法为主的教科书。1938年,在美国创立了国际广告协会(IAA),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广告研究机构。2:美国广告学说的发展1902年至1904年,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斯科特撰写了《广告原理》一书,在这本书里,他首先提出了科学广告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1908年,他在系统研究广告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撰写《广告心理学》一书。这本书虽然不及今天的广告学专著那么系统,但却标志着广告学学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 一:独立战争、禁运和1812的美英战争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由于当时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因此,主张增强邦联政府力量、加强贸易保护的代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事实上控制了政府决策。汉密尔顿认为英国的力量来源在于制造业,因此美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而要发展制造业,则必须有政府保护。他指出需要政府保护的三个理由,一,外国政府对制造业有保护和奖励;二,农业国居民出于习惯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职业;三,制造业国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已经具有优势,这就使“最新建立制造业的国家与制造业已成熟的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

美国发展历史

美国发展史 课标要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评价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 二、自主归纳 1、教材涉及到美国历史的事件有哪些? 2、按事件逐个回忆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人:华盛顿 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 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整顿农业 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三、分析讲解中考经典考题 1 (09年淮安)下列哪一事件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发生的() A.工业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明治维新 D.印度1857-1859民族大起义 2(09黄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 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遣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2009年2月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请你回答: 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美国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写出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5、(2009?乐山)(11分)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从美利坚合

美国财产法理论的历史基础

2010年3月宁夏社会科学No.2.Mar.2010第2期(总第159期)Social Sciences in N ingxia Gen.No.159 美国财产法理论的历史基础3 王铁雄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 摘要:美国财产法理论的历史基础主要是建立在洛克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及布莱克斯通的个人绝对财产权观念之上的。洛克在遵循西方自然法理论传统上提出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及劳动价值与征服理论在那个时代占居统治地位,而布莱克斯通在继承洛克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发展出的个人绝对财产权观念与“独有的和专断的支配权”主张则是那个时代的一贯特征。他们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和绝对财产权观念作为18世纪美国财产法的理论来源和中心特点,直接培植了美国财产法个人自然权利理论的历史基础。但在美国,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元化的,其财产法理论基础中同时也包含了强调财产权社会性的古典共和思想。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自然权利;财产权社会化;美国财产法;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10)02-0004-07 一、引言 美国财产法理论的历史基础主要是建立在洛克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之上的。而西方自然法理论传统则是洛克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的沃土。洛克本人除深受一直强调个人权利的英国法律传统的影响外,可能还是受惠于格劳秀斯和普芬道夫并由此最终受惠于西塞罗自然法理论的第一人。[1]在西方自然法理论传统中,通常认为,“自然法……就一般意义来说,它指整个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整套权利或正义”[2]。此种意义上的自然法,在理念上,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个人志向和幸福的支配地位。[3]德国法学家查尔斯顿?沃尔夫曾说:“无论什么时候,当我们说到自然法时,我们从来不曾指自然的法律而言,而毋宁是指凭借自然法之力量而自然地属于人的权利。”[4]奥托?吉尔克则认为:“自然法领域中全部思辨的主导线索始终是个人主义。”[5]因此,植根于西方自然法理论传统中的洛克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便充分彰显出了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作为影响那个时代的一贯特征在那个时代占居统治地位。 而布莱克斯通则主要继承了洛克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并具体化为个人绝对财产权观念与“独有的和专断的支配权”主张。[6]随着洛克与布莱克斯通的理论陆续传播至美洲殖民地,他们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和绝对财产权观念就成为了18世纪美国财产法的理论来源和中心特点,并直接培植了美国财产法个人自然权利理论的历史基础。 但在美国,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元化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没有单一的政治理论,相应地,也没有单一的财产理论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其财产法理论基础中,同时也包含了强调财产权社会性的古典共和主义思想。 二、美国财产法的自然财产权理论基础 美国财产法的自然财产权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洛克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之上的。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是“近代所有的自然权利大师中最为著名并最有影响的一位”[7]。他在遵循格劳秀斯和普芬道夫的自然财产权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在其《论自然法》中,洛克以赞许的口吻描述道:“自然法最经常被称为正确理性本身和正确理性的命令。”[8]他认为私有财产权就是基于上帝的恩赐和人类正确理性行为而产生的自然权利。同时,洛克的个人自然财产权理论对格劳秀斯与普芬道夫的理论作了重大发展:他认为私 收稿日期:2009-10-22 作者简介:王铁雄(1970-),男,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3本文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资助并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私益与公益平衡理念与机制的构建:征收视野下个人财产权保护研究”(2009BFX006)的阶段性成果。 — 4 —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姓名:陈宇辉 专业:经济学 学号:1302010404 课堂号:B0200042 课序号:0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 摘要:美国经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就开始迅速发展,其中有起有伏,但毫无疑问,仅有两百多年历史,一百多年发展经济史的美国现成为唯一的世界霸主,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此我们主要研究其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得到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启示 一、美国经济发展历程(这里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 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我们不得不想到此前的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恐慌,其源于1921年哈定总统上台到1933年胡佛任期结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1934年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对经济实行强力的国家干预,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首先挽救银行,然后开展农业复兴和工业复兴,制定了旨在保护穷人和劳动者的瓦格纳法、社会保障法,开展大规模救助,联邦政府兴办公共事业,实施美元贬值鼓励出口等。罗斯福的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了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可行途径,也就是大力发展非法西斯主义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杜鲁门沿袭政府干预经济政策,并从法律上承认并肯定这一政策。 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开展“公平施政”,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奉行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杜鲁门总统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该法案第一次在美国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联邦政府有责任运用他所拥有的一且手段干预经济,保证最大限度的就业以及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法律上把促进经济繁荣、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威政府责任赋予了联邦政府,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在美国历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1]前后2人5届20年,体现了 政府强力干预经济并取得明显效果的试验,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放任的,仍需政府的宏观调控。 3. 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1953~1961年 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他担心新政以来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无异于“滑向了社会主义”,因此,他们极力试图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自由放任的状态,但美国的现实情况最终使得艾森豪威尔政府接受了新政以来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胡佛时代的新共和党路线——一条中间路线。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为通货膨胀,所以主要的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当经济萧条时也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4.肯尼迪首次正式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长期化的实际转变。 1961年,民主党肯尼迪入主白宫。在经济政策上,继续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以减税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影市场的拓展,好莱坞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电影大师从战场回归,拍摄了一批高质量而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但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际,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是电影王国,电影娱乐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展示了美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全球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总览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二、无声电影开启电影文化之门 1893 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 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由于技术的限制,最开始美国电影都是无声电影,因而这一时期也常称作“默片时代”。 20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上流社会认为电影表现粗俗,对其不屑一顾,电影院变成下层人士的聚集地。这种情况直到20 世纪20 年代才有所改观。 1905 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 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 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 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 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 由于电影收益高,所以引发了激烈的竞争。1897 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 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 项专利权。到1910 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格里菲斯1907 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

美国发展史

美国发展史复习学案 开发区实验中学李瑞芬 课标要求: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评价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冷战政策的含义、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 二、自主归纳 1、教材涉及到美国历史的事件有哪些? 2、按事件逐个回忆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领导人:华盛顿 性质: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 颁布文献:北方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2、整顿农业 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意义:美国经济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三、分析讲解中考经典考题 1 (09年淮安)下列哪一事件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发生的() A.工业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明治维新 D.印度1857-1859民族大起义 2(09黄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 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 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遣道路 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2009年2月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请你回答: 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美国的年代尺,读后回答问题。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影响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影响 肖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课程前言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美国及国际经济仍然处于一个微妙的时期,而且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关注和思考,曾经飞速发展的美国经济究竟经历了哪些历程,是什么使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这一场金融危机又改变了什么,美国的经济理念和政策对全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将继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今天有关这些问题,我们的主题就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与影响”,首先介绍一下今天主讲嘉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肖炼研究员欢迎您,参加今天这期节目录制还有两位特邀嘉宾,一位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邸晓燕女士,欢迎您。邸晓燕: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来自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的研究中心的陆超先生,欢迎您。 陆超: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邸晓燕女士在她翻译的一本著作叫《美国经济史》一书的书评中间她写过这样一句话,可以说产权保障、法制、企业家与创新、必要的社会责任便是美国经济史展现给我们的最主要的临床经验,它们既是共时的,又是历时的,这是您写的,是吧?你在这里面特别提到的五条。 邸晓燕:对,是这样,这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乔纳森?休斯和路易斯?凯恩所写的一本在美国是经济学课程的一个教材,是今年1月份出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所提到的这几条是在书中展现的比较多的,是美国人自己总结出来的,就是这个美国历史留给现在的一个财产。 主持人:陆超先生,您主要的研究重点是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您觉得美国的资本市场和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陆超: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的动力,最主要的动力,除了刚才邸女士说这个一些观点以外,我觉得还有一条,就是资本市场的力量。资本市场的力量给予的经济增长可能是双向的,它一方面给予了整个美国经济强大的金融资本,提供了源源不断地资金,而美国的不断地创

美国经济发展史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 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美国交通法案历史沿革及《美国成长法案》简介

美国交通法案历史沿革及《美国成长法案》简介 “创造机会、更新修复、高效工作、加速移动、修复重建全美基础设施和社区”,是《美国成长法案》的目标。这就以法案形式确定了未来4年的交通投资和发展重点,也为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明确的需求和保障,令各州和地方政府能有效规划和开展项目建设。 美国交通法案历史沿革 以交通法案形式确定交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美国交通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其稳定、快速发展的法宝。自1916年美国发布第一个交通法案以来,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在近百年的交通发展中,可圈可点的交通法案不少。其中,最为我们熟悉的是1956年《联邦公路资助法案》,依此设立了联邦公路信托基金,助推了美国州际公路的建成,也为美国路面交通的发展留下了资金来源和保障;1991年《综合系统地面运输效率法案》(简称冰茶法案)是交通发展史上 的一座里程碑,确立了交通发展资金由仅限于公路项目拓展到综合运输发展领域,也迎来了美国综合运输的发展。进入21世纪,美国先后发布了3个交通法案,2005年的《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的运输衡平法案:留给使用者的财产》(简称露茶法案),对美国预算资金使用方向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勾勒了美国以“安全、可靠、灵活、高效”为发展方向的战略目标。2012年的MAP-21是美国交通史上最为短暂的交通法案。但这是一个过渡法案,仅仅执行2年后,美国于2014年发布了成长法案(GROW AMERICA ACT)。在总投资大大超过以往规模的巨大利好下,为2014-2018年美国交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和资金支持,与同年公布的美国运输部战略计划(2014-2018)共同描绘了美国未来4年交通运输的发展蓝图。 《美国成长法案》主要内容及特点 《美国成长法案》以“创造机会、更新修复、高效工作、加速移动、修复重建全美基础设施和社区”为总体发展目标,总授权额达到3020亿美元。这是在美国当前交通发展投资紧缺情况下争取到的一笔稳定资金,用于公路基础设施建

美国发展历程

美国发展历程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压制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标志:莱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 (3)转折点: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 (4)领导人:华盛顿。 (5)重要文献: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的诞生。 (6)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7)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励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2.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领导者:林肯。 (5)重要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3.罗斯福新政(1933年) (1)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2)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内容:中心措施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以及对农业、金融业的调整、兴建公共工程。 (5)历史意义: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得到加强。 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主制度得到巩固,经济危机得到缓解。 ③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 4.美国与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走在前列。美国的成就:“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对美国的重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1945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5.美国与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初美国宣布“中立”。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首次把侵略的目光瞄向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2)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②1942年1月1日,美、苏、中、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立。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美国的经济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美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历经过波澜起伏,最终摸索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状况的经济道路,成为现在的第一经济大国。前殖民时期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当地土著居民与外界鲜有贸易来往。以伊洛魁人为例,他们的经济以狩猎采集和农业为基础。而在欧洲人来到美洲后,当地土著居民保有的经济体制从此被殖民者带来的欧洲货品,火器,皮草贸易以及后来的战争,疾病,原著民土地的流失等深远的改变了。公元1492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皇室的赞助下启航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道,却意外的发现了“新大陆”。随后的一百年中,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等国的探险家们先后来到新世界寻找财富荣耀,和推广宗教。不过北美的荒地起初未曾给这些探险家们很多黄金和荣耀,于是他们中许多人陆续的退出了这一事业。而北美真正意义上最初建立殖民地的一批人在随后来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公元1607年,一小股英国殖民者在现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建立了英国在北美最初的永久性聚居地。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漫画,显示美国正在锯掉一头牛的角(象征同英国商业关系的断裂) ,一个苦恼的英国人正在观看,其他的欧洲列强等着去挤奶。这幅漫画代表了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的经济状态。早期的移民者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来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想在新英格兰创建一个纯洁的宗教。其它移民者,比如说佛吉尼亚, 主要的为了商业投机。英格兰在扩大殖民地的成功以致于后来成为美国,是因为大量的使用特许持证公司。特许公司是由一群股东(通常是商人和富有的农场主)构成,他们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且有时还会服务英国国家利益。尽管它们作为金融私有的公司,英国国王为每个项目颁发了特许状或者经济特权以及政治和司法许可。各殖民地通常不会短期内看到回报,但是英国投资者会把他们的特许权转让给本地居民。这样做的政治影响深远,尽管当时少有察觉。各殖民地开始建立自己的生计,社区和独立的经济。殖民地早期的繁荣归功于毛皮贸易,但是在殖民地中,人们主要是居住在自给自足的小农场。而在少数一些小城市以及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的些大型种植园里,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通过出口烟草,稻米和靛蓝来得以交换。支持性产业随着殖民地的扩张而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专用锯床和磨坊开始出现。殖民地居民开始建立造船厂,同时制造渔船队和商船。他们也建立小型冶炼厂。到了18世纪,局部的发展模式变得清晰:新英格兰殖民地居民依靠造船和航运来积累财富;马里兰,弗吉尼亚和南北卡罗来纳的种植园(其中不少使用奴隶),主要种植烟草,水稻和靛蓝;中部的殖民地如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和特拉华主要经营作物和毛皮的航运。这个时期,除了奴隶之外,殖民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英国。而由于英国投资者的离开,土地开始向殖民地企业家开放。从詹姆斯一世开始(1603–1625)就受控于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在1770年时已经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做好了加入一场新兴的自治运动的准备。争吵最早出现在与英国的税收和其他方面;美国人希望修改税收和法令来满足他们对自治的要求,但是一部分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争吵最终将引发一场抵抗英国统治,谋求殖民地独立的战争。崛起的中产阶级借用了洛克的《再论公民政府》中的一句话“生命,自由,财产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作为自己的口号。和在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政局动荡中一样,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坚定的支持着美国革命。虽然政治上的分裂,也许并不是殖民地居民的原始目的,但是独立并且创造一个新的国家——美国,却成了事情的最终结果。新的国家1789年的美国宪法确定了在州际之间的商业贸易没有关税,整个国家是一个统一联合的整体。在对联邦的权利范围的讨论中,第一任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持有一个很宽松的界定。汉密尔顿利用国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信用,这些国债被贵族们持有(因为贵族们有利益驱动将国家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下),并利用进口关税作为担保。汉密尔顿相信国家能通过分散投资船运业,制造业和银行业来实现经济增长。他提议征收保护性关税来为政府支出买单,然而西部的农民很不满政府征收威士忌税。1791年他从国会得到特许,成立了美国第一银行,有效期至1811年。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

美国的发展历程

美国的发展历程 1.使美国摆脱了殖民统治,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美洲国家。美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861年-1865年进行维护了,废除了,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3.1870年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阶段。 4.期间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对同盟国宣战,一战后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5.实施开创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6.1941年战争爆发后,美国卷入二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勇于创新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第二次科技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到: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材料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了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导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请回答:(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它们在美国历史的发展中起了什么共同作用?美国充分扎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腾飞。请例举美国这次科技革命中两项重大发明。 (2)材料二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什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概括出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 摘要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1787年联邦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美国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权分工、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里,主张必须建立三权分立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建国家,以防止权力滥用而形成专制。这一思想在美国制宪者的努力下,成为1787年联邦宪法的内容之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稳定美国政局,调节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很多国家的政治制度中都能找到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影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本文对其在美国的确立、发展历程等进行了梳理,通过这些内容,希望对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进而对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有所启发。 关键词:美国、三权分立制度、起源、确立、发展、意义、启示

一、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起源 三权分立的思想最早应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个方面,这就是他的“政体三要素”论,为分权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古希腊的波里比阿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的这三种权力在分工的基础上又互相牵制,以维护政体的平衡,权力制衡的思想开始出现。17世纪,英国人洛克则创立了资产阶级分权思想的先河,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分为立法、执行和外交三个方面。 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生有直接深远影响的应是孟德斯鸠。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详细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思想,这个思想取得了反对封建专制政权的胜利。孟德斯鸠认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①他把国家权力三分化:立法权是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这项权力应体现公意,应由全体人民来行使;行政权是用以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应当由国王行使;司法权是惩罚犯罪、解决私人争诉的权力,由法院行使。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了分权的必要性:“当立法权力、行政权力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力不同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力同立法权力合二为一,则将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权力。如果同一个人或者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权,执行公共决策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都完了。”② 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与洛克的分权理论相比有重大的发展,孟德斯鸠的三权划分比洛克更明确,且比较合理,更重要的是,他仅说明分权,而且进一步说明了权力行使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如何解决,不仅在政治上起到了鼓舞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而且对未来国家如何防止权力滥用,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提供了参考模式。 二、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 美国常用“一个国家”、“一部宪法”、“一种命运”来说明宪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就是美利坚合纵国是由《联邦宪法》所产生的。美国是最早将三权分立宪法化的国家。随后三权分立制度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何这项制度能够步入美国的政治生活?究其原因,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其思想渊源;二是在美国还处于英属殖民地时期,英国人的专制统治,给美国人带来了无尽灾难,从而美国人对权力的专制,尤其是行政专制产生了畏惧感。当美国人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时候,他们迫切地要把国家权力进行分化,三权分立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在联邦建立之前,对美国社会起承上启下的邦联时期,各州政府的立法专制是推动联邦宪法实行分权体制的直接原因。组成邦联的各州遵循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进行了分权,但基于对行政专制的恐惧,把政府的主要权力赋予立法机关,使得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极其不平衡。而且缺失了相互制约,造成了立法机关权力滥用、无所顾忌。人们认识到权力集中到立法机关依然会带来专制和权力滥用。1787年的费城会议上,通过了《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从而开始了三权分立完善的过程,也是联邦宪法完善的过程。

美国税收发展史

殖民地时期 十七、十八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地方和殖民地政府征税,以资助学校、修路、军事和执法,有时也为了资助教会。各市县根据个人对土地和牲畜的所有权,向成年男子征收财产税;有财产的成年男子此外还要为其奴隶、仆人和雇工缴纳人头税。有些地方还向医生、律师和其他职业者以及手工工匠征收额外税,因为他们所受的特殊训练使得他们有能力获得较高收入。各殖民地就进口自欧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货物征税,有些殖民地就特定种类的出口货物征税,例如烟草和毛皮。许多殖民地就酒类向酒馆业主征收消费税。 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征税是引起北美革命的主因之一。在法英七年战争之前,英国对殖民地征税甚少。但那场战争令英国债台高筑,于是英国议会坚决主张,欣欣向荣的北美殖民地要分担英国为保卫它们所付出的成本。1764年英国议会通过《食糖法案》,就非自英国进口的食糖和糖蜜向北美殖民地征税;而且,不同于1733年的《糖蜜法案》,这一法案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一年之后,英国议会通过了《印花税法案》,要求北美殖民地居民购买印花税票,并黏贴在一切法律文书、许可证、报纸、小册子甚至是纸牌上。这两种税在殖民地居民中间激起公愤。他们认为在不允许北美殖民地向英国议会派遣代表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无权向它们征税——此之谓“无代表,不征税”原则。作为对英国征税的回应,北美殖民地居民发起暴动和抵制英货运动,迫使英国议会于1766年废止了印花税法案。 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汤曾德法案》,就北美殖民地的多种进口货物例如玻璃、铅丹、铅白、油漆、纸张和茶叶等征税。殖民地居民回敬以暴力示威,其中一场暴动导致了波士顿惨案和再次抵制英货的运动。1770年英国废止了除茶叶税之外的一切税目;保留茶叶税是为了象征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征税权。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茶叶法案》,取消了英格兰的茶叶进口税,但保留了北美殖民地的。此做法激怒了北美爱国者,

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在哪能找到?最好是通俗点的简单点的:)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6-7-9 14:21 对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的意义。 提问者:怎么爱你就不行- 一级 最佳答案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 (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 (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展 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 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 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