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1、含义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的两个方面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3、对审美认知作用的评价

(1)不足之处

艺术的认知功能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详实地占有资料。

(2)优越之处

①艺术具有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它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时,能

够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②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在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表现出艺术

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

③艺术作品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

个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具有深刻的内涵。

二、审美教育作用

1.含义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1)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2)西方美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容,同样有得到满足的权利,所以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即艺术可以帮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

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它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三、审美娱乐作用

1、含义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2、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重要性

艺术的审美娱乐性是艺术的独特之处,因为“艺术是人们得到快乐,并使人们参与艺术家的创造。古希腊人早就注意到一种特殊的、什么也不像的审美快乐,并把它区别于肉欲的快乐,这种特殊的快乐是一种伴随着艺术的所有功能,使其别具色彩的精神享受”。

3、对“艺术审美娱乐性”的论述、

4、艺术审美娱乐作用的内涵

(1)艺术作品之所以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2)艺术审美娱乐的另一个功能,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3)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还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关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艺术教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1、美育的提出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释了他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2、美育的核心

(1)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区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2)由于艺术教育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3)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对提高人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人的审美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

(1)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2)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3)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艺术教育问题。

(2)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益提高,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注意。特别是随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国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逐渐得到推广。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普及艺术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审美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艺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摘要】: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不可忽略的作用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重视。 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更是有责任将艺术的魅力带给学生。本文在重点详 尽介绍艺术的功能价值基础上又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的目,以供纵览。【关键词】:艺术教育功能价值目的全面发展 【前言】: 在“以人为本”观念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基础教育也进行着一场观念的改革,教育的模式倾向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如何做人。更广泛的说,是要教人尽人性,启发人性中所拥有的求知、乐善、好动、爱美的本能,使它所具的潜能尽情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就是应该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发展。但是,现实的教育中,往往偏重知育,德育,体育,相对来说只有美育只有很少人顾及,这实在是教育上的一种缺憾。 终于,在艺术列入教育方针以后,艺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艺术的教育才真正的迎接了改革。 1、艺术教育的价值 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全面型人才才是人才发展的方向。人若没有艺术的修养,实为人的一种残缺。爱美也是人性的迫切的要求,一般人认为美是无助于人类的实际生活。实际则不然人性之要求美的满足,正犹如人性之要求饮食的满足一样,饮食的不满足,会立见其

形骸的枯萎;美的不满足,也会发生精神的病态。 1.1以美辅智,提高能力 智育的提高不仅仅在于多上了一节课,多看了一本书,多做了一道题,多考了一点分。它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于心智的提高,能力的提高。相反倘若这些都提高了那么至少相当于多上了很多节课,多看了很多本书,多做了很多道题,多考了很多点分,甚至更多。 1.1.1开启人的心智 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塑造人的鉴赏方面有作用,而且具有扩大人的心智,在创造更多价值上起着重要作用。要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而不是书呆子,就必须使学生知道怎样思考、怎样发现、怎样探索等方面进有所发展。这样的人才才是新时代的人才。而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它特有的手法和方式,通过视听,想象来解放学生的深层天然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活力,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初始条件。著名的科学家及小提琴爱好者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随着科学的发展,艺术可以开启人的心智也逐渐被科学家认识到,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进步,艺术教育更显示出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1.1.2辅助人的心智 艺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开启心智上,而且其在辅助心智的发展上也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艺术的是人类的瑰宝,人类在发展的同时,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作业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作业; 一、填空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__________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 ______________。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___________。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2. 为什么所以说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4. 为什么说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5. 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6. 艺术教育在当代时候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2.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4. 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5.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

艺术教育的作用(共7篇)

艺术教育的作用(共7篇) 第一篇 一、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从传统心理学研究个体消极心理变化到研究个体最积极、 乐观的心理品质,这不得不说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飞跃。它研究三个 主题:第二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质量首先 不在于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积极的情绪体验量。个体具有 积极的情绪体验,将会更好地促动身心和谐发展,适合社会,健康生活。其次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赛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 实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 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 极情绪体验。再次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怎 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 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这种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当前学 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积极心理学把注重的焦点放在个体积极的 心理品质上,主张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能,促动个人心理特质的发展,从而拥有幸福感。积极心理品质是以积极乐观为主基调的持久的、积 极的情绪体验,包括智慧、幸福、坚持、仁慈和爱等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创造力、领导水平、洞察力和思维力等积极心理特质,以及包括 慷慨、正直、谦虚、自律、幸福感、快乐感的积极态度。对个体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主要是指爱的水平、工作学习的水平、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性等等。只有具备了积极的心理品质,才 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使个体健康幸福地成长,积极心理品质 能让正常人更强壮更具有活力,让人的智慧、勇气、洞察力、交际水平、乐观、真诚、勤奋、现实、慷慨、责任感等水平和特质得到充分 的发展,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并最终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积极 的心理品质必然为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石。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应当说,在艺术

艺术对人生的作用

艺术对人生的作用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内容提要———————————————2 关键词———————————————2 正文———————————————3 参考文献———————————————8 【内容摘要】 艺术对很多的学科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可以对于现实的、对于历史、对于社会、对于自然,对于宗教等等。不过,在艺术众多的影响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人生的认识作用。这也是其中最关键的影响之一,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艺术的,而艺术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产物。这种互相关联,彼此共生的关系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永不过时的潮流。 【关键词】 作用审美艺术积极教育

人们的每一种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艺术分很多种类,有实用性的艺术,鉴赏性的艺术等。这些艺术自从我们出生之日起就开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是消极的,有些是积极的,权衡利弊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艺术的认识作用 人生在世,需要学会认识世界,并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直到人生观的确立。但只是来源于实践,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只靠个人的经验又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知识要从社会获得。但科学太抽象,不是所有人能领悟。自然科学受到专业的隔阂。唯独文学和艺术,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揭示人生和解释世界。进而艺术的魅力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艺术的认识作用是全方位的,特别在文学作品上尤为突出。歌德曾这样赞叹莎士比亚的伟大:“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①莎士比亚确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的心灵和激情。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同样浓缩在中国文学中,浓缩在《诗经》中,浓缩在唐诗宋词中,浓缩在《红楼梦》中,浓缩在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中。 二、艺术的教育作用 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中外古今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都说明了这一点。《尚书·舜典》中就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音。”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绘画具有很大的教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1、含义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认知的两个方面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3、对审美认知作用的评价 (1)不足之处 艺术的认知功能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详实地占有资料。 (2)优越之处 ①艺术具有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它在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人生时,能 够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②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在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表现出艺术 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 ③艺术作品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 个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具有深刻的内涵。 二、审美教育作用 1.含义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要性 (1)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2)西方美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容,同样有得到满足的权利,所以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即艺术可以帮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

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

艺术教育是提高人才智商和 情商素质的重要途径 何炽萍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广州 510261) 21世纪将是艺术文化和设计文化的新纪元。对艺术教育的特别重视已成为目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的艺术教育也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艺术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工作缺乏自觉性,工作力度小,成效低。因此,国家教委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必须“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明确方向,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1〕,把进一步提高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摆在了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位置。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对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艺术教育是开发大脑潜质大有可为的途径之一 现代脑生理学对人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脑两半球有着明显的分工,左半球主管语言的、分析的、逻辑的、算术的抽象思维;右半球则主管非语言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2〕巴浦洛夫认为,“生活明显地显示出两种类型的人:艺术家和思想家,两种人迥然不同”,他们也分别被叫做“右半球人”和“左半球人”。〔3〕这种比喻生动地反映了大脑在完成某种功能时,虽然两半球是一起工作的,但分别对不同类型的人起主导作用,或者说经常使用的那个半球是不同的。一个人经常只是使用某个半球,就会致使另一半球因长期受抑制而发生功能衰退或枯萎,造成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畸型发展,并使人体各种因素的活动发生紊乱,如头昏目眩、茶饭不思、神情忧郁、浑身倦怠甚至思维僵化。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有一件趣闻,就是反对朋友提出的拆开玩具,运用操作性形象思维考究其工作原理的建议,固执地采用各种不同理论去反复推理,最终没能推算出来。〔4〕过分地追求逻辑推理使他陷入了钻牛角尖的状态之中!钱学森在谈及科学和艺术思维时也认为他的成就“得益于艺术方面的薰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点活一点”。〔5〕 应试教育只是把大脑左半球作为优势半球,对抽象逻辑思维大力加以培训,一边高

浅谈艺术的教育功能

浅谈艺术的教育功能 在当今社会,家长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特长培养,如,拉小提琴、画画、学跆拳道、跳舞等等,这些都是艺术。孩子们需要艺术,渴望艺术。人们在听音乐、看电影、赏美术、读诗歌、阅小说的过程中,也在享受着艺术,人们时刻都处在艺术的包围之中。就艺术的教育功能,从一篇文章中看到:“以美辅智,提高能力;以美辅德,陶冶情操;以美为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全面发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人的情感等等。”为此,在“以人为本”观念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我国艺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重视艺术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 艺术具有双重的教育功能。艺术能够激发学生对高尚的、纯洁的、先进的事物以积极情感,而对一切不合理的、卑鄙的、邪恶的事物能产生消极的情感,反之也会起到不良的影响。这就是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功能。如一段时间,社会上以法轮功为代表的邪教势力一度猖獗,一些不健康的歌谣在学生中流传,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因素,玷污了学生的心灵,污染了教育空间,为抵御邪教势力侵袭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崇尚科学、铲除邪教、净化校园、健康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创作了大量反邪教儿歌。师生在创作中受到了教育,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又确立了“唱响绿色童谣、伴我健康成长”主题艺术教育,学校把绿色童谣的诵读活动与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相结合,与学生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与小诗创作相结合,小小童谣为同学们开启了富有想象、童趣和智慧的大门。 千百年来我国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都特别强调艺术教育。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他的意思是艺术教育不以说教和训诫为手段,而是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进一步激起人们对崇高行为竞相仿效的愿望。一些国家也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如在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艺术教育法》。在美国则是用另一种形式确立了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出台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从中强调说“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艺术教育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智育,它是让学生们通过艺术的基本知识,来提高艺术修养和智力的开发,如,众所周知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手握着科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应当说,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3.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

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一)

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一) 内容摘要: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促进心理健康,促进德智体各“育”任务的实现,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功能人格心理健康个性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诗教”“乐教”等概念,可算是最早的艺术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倡导“美育主义”,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他一面主张进一步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创办美术、音乐、戏曲等专门学校;另一面又积极地向社会普及艺术教育知识,敦请当局规划城市、美化环境、建美术馆、戏剧院,以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至现代,美国政府于1994年甚至将“艺术”规定为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认为,在21世纪,一个不懂艺术的人算不上是一个“完人”,显示出艺术教育正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追求。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对于人才素质的养成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对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许多人尚未真正地认识到,更不用说重视它了,这,也正是本文的意义与目的。 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与人格完善 完整的人格心理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智力结构,即抽象概念和感性现实的统一;伦理结构,即社会的价值观与个体意识的结合;审美结构,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超凡脱俗,气质不凡。这三个方面,不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均衡发展。如果个体长期脱离感性现实,只与抽象的公式、概念打交道,时间久了,其人格发展就会趋向片面;伦理结构使人受制于外在的道德规范,无主动性、支配性,只为社会功利价值所驱使,因而容易抑制人格完美的实现;通过艺术教育而形成并沉淀下来的审美心理结构,能够使感性和理性达到完美统一,获得个性的解放,获得内心深处呐喊已久的、由本质力量所驱动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而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中,“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正是人类理性精神的体现,因此,人的实践是理性和感性的高度统一。人一旦失去了理性,就失去了节制、思考、分析的能力,人就成为动物,而不成为其人;而失去了感性,人就失去了充满活力的生活,人就成为一架机器。所以,人格的完善,人格的全面自由发展,必然要求人的感性与理性得到统一,而要达到二者的统一,就需要一种渗透着理性与感性的特殊教育,这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像智育那样,教受教育者如何判断、如何推理,进而得出结论,而是引导受教育者领会并把握艺术的内涵与美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启他们的创造力。艺术教育也不是枯燥无味地使受教育者排除个人的欲念和功利,被动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而是通过陶冶性情,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从感情上接受现代教化,洗涤、净化个人的欲念和功利,产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 二、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能够以正常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类事件,当遇到情感波折时,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从而能够使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通过正常的渠道宣泄出去,回归正常的心境。艺术教育则恰恰具有调节情感的功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心理极端疲劳、烦躁不安时,去听一首舒缓的乐曲,就容易使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安静下来,进而产生一种爽心愉悦的感觉。海外漂泊的游子想家时,哼一曲家乡小调、遇到困难时放声高歌,都能够起到调节情感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对于人的心灵净化,有着极其深刻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为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所以,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不同于科学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艺术的娱乐功能不同于其它一般类型的娱乐活动。也就是说,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艺术,是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的。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为:学《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报怨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句话指出了文艺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也就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诗经》所录的均为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共160篇)即十五国风,亦称《国风》,是从不同地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多为各地土风歌谣。 ②雅(共105篇)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③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诗经》的思想内容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姓孔氏,名丘,字

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摘要:艺术教育有很多社会功效,本文从艺术教育对德育、审美、智育、身心健康及改变人的形象和气质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论述,以提高认识,重视并加强艺术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功效 来吧,我们一同走进气象万千,群芳争艳,令人目不睱接的艺术殿堂。这里有粗朴的崖画和精美的壁画,有原始的陶罐和精致玲珑的雕花,有“杭育”的劳动号子和令人迷醉的乐声,有简朴的手舞足蹈和优美典雅的舞姿……这里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妙趣横生的故事,欢快流畅的小调,高亢粗犷的山歌……浓厚的生活气息,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凝集了人类的昨天和今天,昭示着美好的明天。 艺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始终。劳动创造了艺术,艺术为劳作服务;劳动创造了美的生活,艺术使生活更和乐更和美。 人文文化的基础离不开人的思想与感情,离不开人的身心内外作用。宗教可以安顿人的思想与感情,使它寄托在遥远的不可思议的境界中去,得到一个自我安心的功效,但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要安排人的思想和情绪,必须要有一种超越现实且界乎感情之间的艺术意境,才能使人的思想与感情有好的寄托,得到升华,达到乐观自在,独立不倚,精进向上的境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始终强调建立诗教价值,有“诗礼传家”与“诗书世泽”的传训,的确也腾古耀今。艺术在整个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

置。笔者仅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来分析研究其境界的功能与价值,以引起人们关注艺术教育,爱护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一、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强调美育帮助政教的作用。荀子认为艺术有“美政”、“美人”、“美俗”的社会功能,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手段。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艺术教育能使青少年精神振奋、感情丰富,心地纯洁,信念坚定,斗志焕发,更重要的是她能通过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载体,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循循善诱,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命运交响曲》激励人们百折不挠同命运抗争;《二泉映月》让人们为善良的人掬一把同情泪。徐悲鸿的奔马,成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象征;张善子在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设的宴会上,一口气画了49只神态各异的虎,并在画下题言:“怒吼吧,中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性格。我国的革命歌曲,根植于我们民族丰腴广博的土壤中,是中华民族大进军的号角。她曾在巍巍井冈山上悠扬,在革命圣地延安唱响,在青沙帐里沉吟,在黄河之滨回荡,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咏唱,在抗灾一线交响……她动人心,鼓壮志,激励中华儿女战斗、奋进,从胜利走

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摘要:艺术教育有很多社会功效,本文从艺术教育对德育、审美、智育、身心健康及改变人的形象和气质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论述,以提高认识,重视并加强艺术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功效 来吧,我们一同走进气象万千,群芳争艳,令人目不睱接的艺术殿堂。这里有粗朴的崖画和精美的壁画,有原始的罐和精致玲珑的雕花,有“杭育”的劳动号子和令人迷醉的乐声,有简朴的手舞足蹈和优美典雅的舞姿……这里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妙趣横生的故事,欢快流畅的小调,高亢粗犷的山歌……浓厚的生活气息,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凝集了人类的昨天和今天,昭示着美好的明天。 艺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始终。劳动创造了艺术,艺术为劳作服务;劳动创造了美的生活,艺术使生活更和乐更和美。 人文文化的基础离不开人的思想与感情,离不开人的身心外作用。可以安顿人的思想与感情,使它寄托在遥远的不可思议的境界中去,得到一个自我安心的功效,但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要安排人的思想和情绪,必须要有一种超越现实且界乎感情之间的艺术意境,才能使人的思想与感情有好的寄托,得到升华,达到乐观自在,独立不倚,精进向上的境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始终强调建立诗教价值,有“诗礼传家”与“诗书世泽”的传训,的确也腾古耀今。艺术在整个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笔者仅就

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来分析研究其境界的功能与价值,以引起人们关注艺术教育,爱护艺术教育,使艺术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一、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强调美育帮助政教的作用。荀子认为艺术有“美政”、“美人”、“美俗”的社会功能,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手段。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艺术教育能使青少年精神振奋、感情丰富,心地纯洁,信念坚定,斗志焕发,更重要的是她能通过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载体,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循循善诱,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命运交响曲》激励人们百折不挠同命运抗争;《二泉映月》让人们为善良的人掬一把同情泪。徐悲鸿的奔马,成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象征;善子在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设的宴会上,一口气画了49只神态各异的虎,并在画下题言:“怒吼吧,中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性格。我国的革命歌曲,根植于我们民族丰腴广博的土壤中,是中华民族大进军的号角。她曾在巍巍井冈山上悠扬,在革命圣地唱响,在青沙帐里沉吟,在黄河之滨回荡,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咏唱,在抗灾一线交响……她动人心,鼓壮志,激励中华儿女战斗、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艺术教育的社会职能

艺术教育的社会职能 一、高等艺术教育社会职能的实施路径 1.提供高层次继续教育,实现终身学习。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 到大众教育,从教研到社会服务,大学职能的突破都与社会同步完善。作为权威的知识机构,提供高层次的教育仍然是大学发挥社会职能的 首要途径。而艺术教育的范畴广泛,与社会关联密切,其社会职能的 优势最为显著。高校艺术教育的模式在革新。全日制教育,多针对学 术研究或从业需求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逐年递增的人才输出 为庞大的服务行业提供了源源持续的艺术与技术支持,因此其基础教 学本身就有着潜在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学习型社会”和“终身 教育”思潮下,大学不再是求学历程的终极阶段,而担负着为更多人 提供循环教育的义务。加之现代科技知识的更新频繁、产业调整后就 业需求的多变,以及大众文娱生活的富足,促成了更为自主的人才培 养模式,如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回流教育等,同 时也涵盖了普及艺术教育,即以培养艺术涵养和生活艺术为课程开发 理念,针对大众开设的观念教学,而不拘泥于技法操作。 2.开发艺术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社会职能的发挥还表现在创意产业的开发和针对性教学上。就本质 而言,艺术是艺术形态,也是生产形态,它是构成社会第三产业的强 大支撑,具有跨行业、跨门类的特质。其创业形势日趋多样,如进入 市场的受教育者以个人或私营团体形式开展的各类培训、艺术会所、 产品开发、大众传媒、影视制作、城市雕塑、环境设计等,都是以艺 术为基础,凭借个人创造力、智慧和技能获取动力和潜在财富及就业 机会的途径,它涉及各种信息媒体和介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以 艺术定位生活,必然起到丰富文娱形式、提升大众艺术感知、提升整 体生活品质的长远社会效能,更对文化消费的带动及经济的发展起到 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下艺术创意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营模式。

第九章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九章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功能:1实用功能(史前艺术的主要功能) 2.以审美为价值为中心的三大功能 现代,艺术的功能主要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审美娱乐。审美认识。审美教育三个方面。 审美娱乐 审美娱乐的定义:审美娱乐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达到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效果。 艺术以它的审美娱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休息形式,这种艺术审美娱乐功能实现的另外一种方式, 审美认识功能 审美认识功能的定义:是指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获得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以及哲学,宗教等方面知识。认识功能附属于艺术的审美特性。 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是指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情感或者倾向等方面的影响。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是通过艺术审美特征实现的。 如何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审美认识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割裂。艺术的社会功能必须尊重艺术的审美特性。 艺术教育: 定义:艺术教育是有道德教育的附属独立为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1.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美育的中心是艺术教育。 历史上发展:德国哲学家席勒《美育书简》讨论了艺术教育与人类发展。 马克思批判性继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艺术与人的全面发 展的关系。 马尔库塞把艺术与人性解放联系在一起。 2.艺术教育与艺术人生 艺术教育分为狭义(专门艺术人才的培养) 广义(不以艺术为谋生手段,以艺术培育美的心灵,提高自身素质) 艺术教育包括: 1.艺术理论学习 2.艺术作品欣赏 3.艺术创作训练 艺术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性情,培养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健全心里和人格。

_艺术教育与欣赏试题库(1)及答案

艺术教育与欣赏试题库 (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宫殿、教堂、园林、陵墓等建筑更注重( )。 A.情绪氛围 B.物质性功能 C.安全舒适 D.美观悦目 2.( )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xx B.xx C.xx D.xx 3.立体主义绘画注重( )。 A.一个视点 B.朦胧性 C.模糊性 D.多角度观察

4.雕塑艺术大师( ),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 A.xx B.xx C.xx D.xx 5.我国著名的瓷都是( )。 A.xxxx B.xxxx C.xxxx D.xxxx 6.实用美术晶的欣赏首先要考虑( )。 A.审美功能 B.使用功能 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7.书法艺术中,常提到的着色程度浓淡、枯润等,说的是( )。

A.xx B.结构 C.用墨 D.用笔 8.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雄浑刚健”是对( )的作品的评价。 A.xx B.xx C.xx D。xx盂颊 9.复杂曲式是指( ). A.变奏曲式 B.奏呜曲式 C.回旋曲式 D.套曲曲式 10.《雀之灵》与《残春》同属于( )。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11.( )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 A.人物 B.语言 C.场面 D.情境 1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 )跪步前行连带,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 B.抖水袖 C.吹髯121 D.撩褶子 13.梆子腔系剧种主要乐器为不同形制的( )。 A.板胡 B.锣鼓 C.梆子 D.xx 14。为了强调事物的方向性和运动感,在摄影作品中多选择( )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