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届高四第9次历史周练试卷

2013届高四第9次历史周练试卷

2013届高四第9次历史周练试卷
2013届高四第9次历史周练试卷

丰城中学2013届高四第9次历史周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2.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清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清②导致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侵略背景④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4.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北伐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长征 D.建立抗日根据地

5,“到1970年,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美国发起的把中国排斥在联合国外的做法开始失败”。最适合以上表述的主题是()

A.欧洲地理政治的变迁

B.多极化趋势出现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D.欧盟增加新成员

6.《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8.《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

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美国的干涉

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④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

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

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10.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

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C.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11.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

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1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13.“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二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这说明()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日趋健全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16.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可见,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B.有利于专制统治

C.传承文化的功能D.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

17.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其中,“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的评价最适用于()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18. 著名学者萧公权曾说:“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对此理解不

正确的是()

A.抨击专制皇权

B.宣传近代西方学说

C.强调发掘孔子思想中的变革因素

D.强调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

19.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

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20.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表明,美国意在()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

21.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22.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

人民遭殃。”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C.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23.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加入社会主义阵营;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改善了同美国,同日本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周边的区域国际组织,如1993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6年到2001年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

①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原则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对外开放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材料二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

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87年美国国会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分)

材料三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迫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国歌所称“东亚开化中华早”有哪些方面的表现?(6分)如何理解《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4分)

材料四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2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之处?(3分)

2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7分)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4分)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丰城中学高四历史第9次周练答题卡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2*24)

二,非选择题52

丰城中学高四历史第9次周练参考答案

1-10 CBDBB,DCADC 11-20.DCBAA,CCCBB. 21-24DAAD

25,(25分)

(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2分)

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2分);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2分)。

(3)表现:①19世纪6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机器设备,在东亚率先发展起近代工业。

②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新式学校,开创了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人

才。

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政体,在亚洲打破了君主统一天下的局面,率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每点3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共6分)

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4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创新之处: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普遍推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3分

26(1)观点一: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格局的中心地位。(3分)

论证:国际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3分)

经济实力相对削弱:史实—美国经济崛起;苏联工业化;东亚发展;经济多极化。(3

对世界文化影响减弱:史实——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民族化。(3分)

(2)观点一: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3分)

论证:(史实略)政治: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3分)

经济: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3分)

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3分)

27,

(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4分)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3分)

(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至少4点)(4分)

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4分)

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汤姆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单字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的关于的马的单字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 农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图(一) 图(二)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6、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7、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8、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能力拓展 9、“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鼓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 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 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 提倡工商皆本 14、下图是东汉市集画像砖。下列关于这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高2019届第九周周练试题

高2019届第九周周练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摩擦力只能做阻力,不能做动力 B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还有弹力,而且这两个力相互垂直 C.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 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 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 F M 0。则关于A\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 A 受4个,B 受3个 B . A 受4个,B 受4个 C . A 受3个,B 受4个 D . A 受3个,B 受5个 3 ?现在许多汽车都应用了自动挡无级变速装置,可连续变换速度, 图2为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截锥之间有一个滚动轮, 主动轮、滚动轮、从动轮之间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且不打滑。 现在滚动轮处于主动轮直径 D i ,从动轮直径 D 2的位置,则主动轮转 速n i 与从动轮转速n 2的关系是:( ) A .吟伙 B .叫% C. 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 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D. 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 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4.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 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 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 ,每块砖的厚度为 d 。根据 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5. 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 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 动小车前进.若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 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 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 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 F ,那么() A .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B .这段时间内阻力所做的功为 Pt 1 2 一 1 2 C .这段时间内合力做的功为 mv ; D .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Fs mv m 2 2 二.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5分,共计24分) 6. 如图7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 0点,用铅笔靠着 线的左侧向右上方 45°方向匀速移 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说法正确的是: () /广莎戸 o 慝建 I 1 t 1 1 1 1 ? 1 一 1 2 1 ~~ rr ~1 L - - 1 3 1 1 1 匚 1 4厂 厂 1 1 H 1 1 5 一 5 1 匚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J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T D ?小球在位置“ 3”的速度为2T 从动轮 图2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周练试题(教师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读下图,分析引起1949~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949~1957年,可想到三大改造的完成。粮食产量提高主要是对农业的改造。 答案: C 2.(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测试)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解析: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高级形式,经过改造,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给自

己干活儿”表明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公私合营后资本家转变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B错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结果,不是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C错误;公私合营后的企业是集体公有制或全民所有制,D错误。 答案: A 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掌握的准确性。题干中的时间是1956年,选项B、C都是在1956年,选项D“一五”计划虽然是在1957年完成,但其即将完成的说法也是正确的。选项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1958年。 答案: A 4.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九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成绩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恻隐(ca)昳(ya)丽豁免(hu?)玉帛(bá) B、尊翰(hàn)应分(yīng)闭门羹(gēng)偌大(ru?) C、秉(bǐng)烛期(qī)年侃侃(kǎn)凌乱(líng) D、赐(cì)教不由分(fēn)说驽钝(nú)怜悯(mǐ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2009年的春晚,小沈阳惟妙惟 ...肖.、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炮走红,身价倍增。B.如今不少年轻人 深居简出 ....,不社交、少运动、迷上网,在网上购物、订餐甚至网上打工,成为继“月光族”后的又一新族群——“宅男宅女族”。C.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该企业积极应对,对产品的设计 和生产吹毛求疵 ....,从而使得产品不仅没有滞销,而是销路越来越好。D.本次月考成绩暂时不理 想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 ....,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3.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顶是()(3分) A、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地方,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 ....,这引起了当局的严重关切。 B、工作成绩突出,领导十分器重,面对未来,他踌躇满志 ....。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 D、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资料令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强拍圆明园兽首,这是为了一己私利,公然藐视国际公理、伤害中国人民情感和利益。B.随着在太空飞行494天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标志我国的探月一期工程已经圆满完成。C.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D.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5.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于雨花石,形象生动活泼且极富内涵。 B.莫言作品大多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开园,对提升我市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D.海滨中学开展的“拒抽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是为了青少年引起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C.夏洛克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高利贷者,他贪婪、吝啬、 冷酷、残忍。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 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陈毅市长〉选场》第十场通过陈毅市长夜访知识分子齐仰之的故事,表现了共产党人对 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实在奇绝。 ①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2021-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

2021-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钱财充实国库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②各国变法的推行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4.《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5.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6.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A.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倒退危险 7.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气候差异 B.人口增长的需求 C.殖民活动的推动 D.经济结构的变动 8.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安徽省临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第二次周练试卷

临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第二次周练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CO 2)·c (H 2) c (CO)·c (H 2O)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 2O(g)CO 2(g)+H 2(g)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若在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2和H 2各1mol ,5min 后温度升 高到830℃,此时测得CO 2为0.4mol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c (CO 2)3c (CO) =c (H 2O) 5c (H 2) ,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2.下图中,表示可逆反应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正确图象为( ) A . B . C . D . 3.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 2C B .在t l s 时,υ正(A)=0 C .(t 1+l0)s 时再充入0.4molA 和0.25molB ,反应物A 的转化率增大 D .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 l 时刻达到平衡 4.某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 2(g)+3B 2(g)2AB 2(g)化学平衡 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 据此可得出的判断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相同 C .若T 2>T 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b 点时,平衡体系中A 、B 原子数之比一定是1:1 5.反应C(s)+H 2O(g)CO(g)+H 2(g)在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 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变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把0.6molX 气体和0.4molY 气体混合于2L 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 末已生成0.2molW ,若测知以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 -1·min -1,则n 是( ) A .2 B .4 C .1 D .3 7.将2molSO 2和1molO 2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g)2SO 3(g),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 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 %,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 A .等于p % B .大于p % C .小于p % D .无法判断 8.能够证明反应SiO 2 (s)+4HF(g)SiF 4(g)+2H 2O(g)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 .2υ正(HF)=υ逆(H 2O ) B .υ(H 2O)=2υ(SiF 4) C .SiO 2的质量保持不变 D .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9.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K 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K 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K 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K 值一定变化 10.对于反应2SO 2+O 2 2SO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体积2SO 2和足量O 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 3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右移 C .平衡时,SO 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 2生成速度的两倍 D .平衡时,SO 2浓度必定等于O 2浓度的两倍 11.已知碘蒸汽为紫红色,H 2、HI 均为无色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H 2(g)+I 2(g) 2HI(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 B .容器内颜色不再改变 C .H 2、I 2、HI 在容器中共存 D .正、逆反应速率均等于零 12.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 2(g)+N 2(g)可 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D .570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13.下列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的是( ) ①反应吸热 ②反应放热 ③反应后熵增加 ④反应后熵减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相同温度下,H 2(g)+CO 2(g) CO(g)+H 2O(g)中,密闭容器中两种反应物浓度为0.20mol·L -1的反应速率大于两种 反应物浓度为0.010mol·L -1的反应速率 15.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说明的事实是( ) A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 B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C .使用催化剂能使合成氨速率加快 D .及时分离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有利于合成氨 1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甲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2CH 3OH(g) CH 3OCH 3(g)+H 2O(g) ΔH=﹣25kJ·mol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2mol 甲醇,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 B.浓硫酸在反应中只作催化剂 C.2υ(CH 3OH)=υ(CH 3OCH 3) D.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17.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 和2molB 混合,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 ,又测得反应速率υ(D)=0.2mol·L –1·min –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 =4 B .B 的转化率是40% C .A 的平衡浓度是1.4mol·L –1 D .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9/10 18.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 2(g)+3Y 2(g) 2XY 3(g) ΔH=﹣92.6kJ·mol -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A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 .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 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 -1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九次周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九次周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6分) ①毕业后他的大学同学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6分)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分) A.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B.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6分) A.阅读毛泽东的优秀诗篇,常会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诗词中洋溢着的崇高美,往往令人产生一种钦敬、赞叹、振奋的感情。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练习题

平山中学高一历史周练14 1.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茶叶的船队来到中国,它可以在下列哪些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 ) A.宁波、上海 B.杭州、福州 C.厦门、重庆 D.苏州、广州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国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4.某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中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新式学校 5.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太平天国“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6.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下列史实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创立拜上帝教 B.奉行圣库制度 C.重建等级礼制 D.提倡效法西方 7.“……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虎门销烟8.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义和团“反清复明” B.命清军与洋人剿灭义和团 C.取悦侵略者以保证统治地位 D.剿灭义和团以逞威风 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C.拆毁京津沿线炮台 D.准许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 10.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夷”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届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十模 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十模) 英语试题 第一卷(两部分,共9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This is my treat and next is yours. How’s that? --- OK. __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It depends C. No way D. It’s a deal 2. Each of the 400 employees received from their boss ___ gift —“Who moved my cheese?”— _____ best seller in the US, which made them understood how to deal with changes in their lives and work. A. a, the B. 不填,a C. a, a D. the, 不填 3. How many of us ________, say, a meeting that is not important to us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e discussion? A. attended B. had attended C. attending D. have attended 4. Mother was so angry at all _______ I was doing _______ she walked out. A. that; that B. what; that C. what; as D. that; which 5. Although 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he is _____ but a good singer. A. anything B. something C. nothing D. everything 6. This kind of glasses made in Shanghai _____ well and comfortably, because of the lightweight and durable frames.

周练试卷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 略 第二部分: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What __ public is concerned about is whether the scientists win be able to find _____ cram for the disease. A. the; a B. the; / C. /; a D. /; the 22. -- Jack _______ for work in the downtown. What was the matter? -- _______, but he had no luck. A. ought to have hunted; So he was B. ought to have hunted; So he did C. ought to hunt; So he has D. ought to hunt; So he did 23. By the middle of August, a national campaign was underway ________ drunken drivers. A. dealing with B. to do with C. to deal with D. doing with 24. Admiral (海军上将) Hu Y anlin said that security demands required China to have its own aircraft carrier, and _______ any country had the right to build one.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ther 25. October 1, 2009 is a special day, _____ I think,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by all the Chinese forever. A. which B. what C. it D. one 26. -- Excuse me. ________? --That's $ 5 altogether, sir. A. Can 1 order, please B. Could I have the bill, please C. How much is the meal we've had D. Please count the money, will vim 27. Whenever I think of my childhood, I'll always feel that the period of free time seem to have passed ________ A. for ever B. by and by C. little by little D. in a flash 28. "In no case ________ you are a Chinese." Dad told me before 1 went to Japan, A. you should forget B. forget you C. should you forget D. shouldn’t you forget. 29. To our delight, up till now,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and Russia ________ their targets for CO2 emissions A. give B. have given C. give D. gave 30. Was it in the beautiful park ________ was located by the sea ________ we first met our new Chinese teacher? A. where, which B. which, which C. that, that D. which, where 31. -- Perhaps Tom's not in. -- ________. Look, the light's on. A. Yes, he can be at home B. No, he mustn't go out C. Y es, he must be at home D. No, he needn't go out 32. At first, his teacher couldn’t' realize that Lang Lang had a ________ for music though he said he wanted to learn the piano so much. A. knowledge B. present C. gift D. desire 33. A small plane crashed into a hillside five miles east of the city, ________ all four people on board. A. killed B. killing C. kills D. to kill 34.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electricity, but it may be some time ________ we have enough power. A. since B. after C. unless D. before 35. President Obama held talk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in Beijing, _____ economic recovery, climate change and stopping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 which was discussed B. in which they-discussed C. when they discussed D. which discussed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1.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xx--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3.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4.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