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地名读音

北京地名读音

北京地名读音
北京地名读音

北京地名读音谈

地名作为人们通信联系、探访、旅游、交往活动中方位标志,千百年来大多是通过口语相传而被人们逐渐接受、传开并叫响。因此任何一个地方的地名都不能离开当地的语言习惯,包括词汇、发音和方音土语的影响。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历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其数以万计的地名的读音也必然同普通话和北京土语密不可分。因受方言影响,不少北京地名必然存在着特殊的方言读音。当今已经成为国际大都会的中国首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的地名不断产生。同时城市人口组成比三十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如何正确的读出北京地名恐已需要重视了。

●胡同名怎麽叫

北京地名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胡同”非常多。自元代大都城开辟“胡同”以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共有街道、胡同六千多条。其中被直接命名为“╳╳胡同”的街巷曾经达到一千三百多条。因此,提到北京地名的读音,必须先说胡同名称的普遍读法。

在北京,人们习惯把胡同这个词叫为“胡同儿”。但对于一千多条“╳╳胡同”的“同”字却从来不发儿化音,而是将“胡同”二字大多发轻读音。对于“╳╳胡同”的“╳╳”则按照该词的北京读音习惯或念正音,或念儿化音。比如把大取灯胡同叫做“大取灯儿胡同”,小盆胡同叫做“小盆儿胡同”,全被儿化;而灯草胡同、武定侯胡同等则必须念正音。另外不少“╳╳胡同”习惯上会被省掉“胡同”二字,只叫前面的名字。如武定侯胡同就叫“武定侯”,大酱坊胡同就叫“大酱坊”。

尽管在不少外地人的印象中,好像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化音,但是千万记住北京的每条胡同名字中最多只能有一个读成儿化音。而且被儿化的多是前述“╳╳胡同”的“╳╳”的最后一个字。

在北京被叫做“╳╳街”的街道,除了南小街、北小街等的“街”字被儿化外,其余的大大小小的“╳╳街”的“街”字一律为重读音。同样,“╳╳街”的“╳╳”则按照该词的北京读音习惯或念正音,或念儿化音。如著名的王府井大街被叫做“王府井儿大街”或简化成“王府井儿”,被儿化;而成方街、锦什坊街等不论街道长短宽窄,必须全部念正音。

●以城门命名的地名

北京的城门曾是市内最为高大的重要的地标性建筑物。以城门命名的地名多集中在二环路和前三门大街。沿线的公交、地铁站也多是以城门命名。这些城门名称大多沿袭明朝北京内城和外城的一共16个城门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打开的和平门、复兴门及建国门,再

加上皇城的四个城门。对高大的城门,称呼必然应庄重。除了西便门和东便门外,凡是由这些城门名称派生的地名,城门的“门”字读音必须重读,绝不能读成儿化音。北京人从来不会有甚么“西直门儿”和“前门儿”、“后门儿”这样的叫法。

顺便一提,过去广渠门俗称“沙窝门儿”,左安门俗称“江擦门儿”,军事博物馆附近的原金中都城的会城门也被叫做“会城门儿”的音。由于民国以前,皇城以内不许汉人随便出入,对皇城里城门和跨街的门,汉人很少叫正式名字,大多叫被儿化音的俗名。例如已经拆除半个世纪多的天安门前俗称的东、西三座门和北海三座门,“门”字读音全被儿化,连紫禁城北门神武门至今还多被叫做“故宫后门儿”。

●以“口”字结尾的地名

在北京另一类地标就是路口、街口。由于明清时期北京的商业交易活动大多集中在街巷的交叉口,由此在城区自然形成了不少出名的路口和街口,尽管这些街口大部分早已不再是商业中心,但至今仍存留着“╳╳口”的地名。例如菜市口、磁器口、新街口、灯市口等等。这些地名的“口”字除了白塔寺西侧的宫门口(不是路口,而是明代朝天宫的大门口)外,读音绝大多数被儿化。只有郊区的赵公口、衙门口、杏石口等的“口”字才念正音且重读。近两年北京公交站名整顿后新出现了好多“╳╳路北口”、“╳╳街南口”一类的新站名。毫无例外,这些站名中的“口”字读音全被儿化。

●熟悉的地方,却不熟悉的地名

在北京打听“文津街”,知道的人不多;而问国家图书馆老馆在哪儿,老北京人几乎全会告诉在“北海西侧”。其实国家图书馆老馆门前的大街就叫“文津街”。

“长安街”如今是闻名世界的大街,可是能准确地说出“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起止地点的人却没有多少。

由于北京人长期习惯以城门、路口、商业区、建筑物等地标称呼方位(包括公交站名),再加上道路扩展、地名调整等原因,对熟悉的街道往往叫不准街道名称。比如,从新街口豁口到宣武门,多数北京人知道中间有新街口、护国寺、平安里、西四、丁字街、缸瓦市、甘石桥、商场、西单、绒线胡同等地,却往往数不全沿线每段大街的路名。再比如人们习惯把西单路口到辟才胡同东口一线统称做“西单”,而不叫“西单北大街”;把王府井大街南口到东单路口的南北一带全叫“东单”,也不叫“东长安街”。横贯北京东西方向的“长安街”大道、“平安大道”和“两广大道”;纵穿南北的“北太平庄—开阳桥”一线和“和平里—蒲黄榆”一线是切割北京城近郊区的五条笔直大道。再加上从航天桥到十里堡途经阜成门和朝阳门的一线,以及天宁寺桥到内城东南城角所谓“前三门”一线,以上则是北京城区除二环路

外最长、最直、最宽的七条大街。北京人都非常熟悉这些大街交叉点处的地名(如西四、菜市口、东四、磁器口等),但却少有人能准确说出每条大街被切割的各段的路名。

●以桥梁命名的地名

北京的桥梁也是重要地标。二环路以内亦即原旧城区的由桥梁派生的地名,除了天安门的金水桥、什刹海和后海之间的银锭桥和东长安街的御河桥(原在南河沿大街北口)的“桥”字不能读成儿化音外,其它以大大小小桥梁命名的地名,其“桥”字读音几乎全部被儿化,如虎坊桥、北新桥、李广桥、天桥等等。

但二环路以外直到远郊县,不论大小、新旧,包括新建的立交桥,所有由桥梁派生的地名,其“桥”字读音必须重读,不能读成儿化音,如白石桥、苏州桥、卢沟桥、马驹桥、八里桥等。(只有广安门外的甘石桥、六里桥除外)。

●以寺庙命名的地名

从前北京的寺庙有数百座,由寺院名派生的地名相当多。其中除了黄寺和黑寺两座皇家喇嘛庙外,城区里的皇家寺庙和大型的或历史较长的、较有影响的寺观,名称中的“庙”、“宫”、“观”等尤其是“寺”字的读音均不能读成儿化音,如雍和宫、护国寺、法源寺、广济寺、嘉兴寺等。但是规模较小的寺庙,特别是尼姑庙,名称中的“寺”、“庵”、“阁”等字往往被读成儿化音,如给孤寺、西观音寺、五道庙、北极阁等。

●依照园林命名的地名

建都八百多年的北京,以城内三海和西郊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大型园林至今还存留多处。城内外还曾有过达官显贵的不少私家花园(如梁家园、孙公园、什锦花园等等)。北京有不少依照这些园林命名的地名。在北京,凡是由皇家大型园林起的地名,除“玉泉山”外,其他如香山、颐和园、圆明园等,一律读这些园林的正音,而不能被儿化。唯有被后缀上“公园”两字的“╳╳公园”,如中山公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也只是“园”字被儿化。那些依照私家花园引出的地名,则大部分“园”字被儿化,如前面提到的一些,习惯上都被叫做“梁家园儿”、“什锦花园儿”、“前孙公园儿”。甚至连在清代“三贝子花园”旧址建成的北京动物园,如今也被叫做“动物园儿”。

近年来北京新建了不少叫“╳╳园”的场所,如世界公园、抗日战争雕塑园、中华民族园、石景山游乐园等,其“园”字一般都念重读正音。把这些地方的“园”字儿化的大多不是北京人。

●依照坟墓命名的地名

明清两代四百多年间,在北京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等区曾有过相当数量的王公显

贵的坟墓,由此产生过不少依照坟墓主人或其家族型式命名的地名,大多叫做“×家坟”或“×王坟”。

北京人不以叫“××坟”的地名不雅,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以坟墓命名的地方。如虽然早有了“新兴桥”、“大望路桥”的地名,北京人仍然习惯“公主坟,八王坟”的老地名。这些带“坟”字的地名,一般“×王坟”的“坟”字读正音;而“×家坟”的“坟”字读儿化音。

●以水井命名的地名

解放前,北京居民多饮井水。带“井”字的地名比比皆是。不管水井大小和街巷长短,北京城里几乎所有以“井”字结尾的地名,像甚么“甜水井”、“二眼井”,“柳树井”等等,以至于大家都熟知的“王府井”,其“井”字发音均应被儿化。

●特殊的地名读音

北京著名的孔庙前的街道叫做“国子监街”。街东西口各有一座牌坊上书“成贤街”三字(但很少有人把这里叫成贤街)。这里要说的是“国子监”的“监”字应读成“jiàn”(第四声,和“件”字发音相同),过去北京人从来不会读错。如今却有不少人把这个“监”字读成第一声(和“尖”字发音相同)。明朝北京曾有十二个叫“╳╳监”的皇家内府机关(现在北海公园东侧的恭俭胡同即得名于“内宫监”),其“监”字(包括“太监”这个词)全应读成普通话第四声。

北京历史上另一些皇家园林和狩猎地则是如今被称为“南苑”、“西苑”、“北苑”等地方。这个“苑”字,普通话读音只有一个第四声的“yuàn”。而北京人过去却大多读成第二声“yuán”(如“原”)。甚么“南苑飞机场”、“西苑中医院”全如是。直到有了天通苑小区,把“苑”字正确地读第四声的人才慢慢多起来(更多的还是近几年迁入的北京人)。

北京内城九门之一的阜成门,其“阜”字,普通话读第三声。从前人们也不会叫错。可自从南边出了个复兴门后,不少人把“阜”字随“复兴”的“复”字叫成了第四声“fù”,甚至写成“复城门”。顺便一提,和阜成门相对的是朝阳门。但从这个门建成直到新中国成立的近六百年间,大多数北京人全管它叫元大都时的旧名—“齐化门”。至于当初“朝阳”的“朝”字应念“zhāo”还是念“cháo”没有人去管了。解放后统一叫成了“cháo yáng门”。再加上后来成立了朝阳区、开辟了朝阳路、朝阳东路等等,更加“确定无疑”了。

北京著名的一条商业街叫“大栅栏街”,而在北京人嘴里成了”dàshilàr”(好像“大市烂儿”这么个音)。除此之外,历史上北京不少街巷口曾设立过栅栏,叫“╳╳栅栏”的地名至今还有几处。但“栅栏”二字全都读正音或“栏”字被儿化。

北京城区著名的什刹海,在老北京人嘴里被叫做“十戒海”这么个音。

东单协和医院附近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叫“煤渣胡同”。北京人大都把“煤渣胡同”的“渣”字读成“zhǎr”音,即第三声儿化。“煤渣”、“炉灰渣”、“焦渣”等都发第三声。相声演员郭德纲在相声《姚家井》中错把它读成了第一声“煤渣儿(zhār)胡同”。

“堡”字属于多音字。在北京作为地名,如“双泉堡、十里堡、马家堡”等等。“堡”字均读“pù”音(第四声),绝不会读成堡垒的“bǎo”音。

“疃”字正确的读音是“tuǎn“(第三声)。在北京却被读作”tān“(类似“滩”字)。如海淀山后地区的“白家疃”即是。

在北京,“阁”字还被一些老人读成“gaǒ’r”的音。如南线阁,吕祖阁等。白云观的“白”字被读成“bó”(和“伯”的音相近),等等。

从来也没叫开的地名

北京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地名变更。但不少变更后的地名却没叫开过。大量的地名,如金代的张仪门、会城门、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在北京能存在七八百年直至今天;也有的地名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如北京市委前的台基厂大街曾经叫过“哈特路”和“马可波罗路”;北京市政府前的正义路曾经叫过“坎拿儿路”、“英国路”和“协和路”。这类使中国人蒙受耻辱的地名早已成了历史垃圾。

由于“破四旧”,1966年北京大量的地名被改成了极具“革命”特色的名字。重要的大街也改成了反帝路、反修路、红日路、延安路、遵义路、韶山路、瑞金路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更加口号式的地名。可是因为北京人不买账,虽经十年就是叫不开。打倒四人帮后大部分被乱改的地名全都“拨乱反正”了。

地名是专人给起的,但地名却要靠人们认可并口语相传才能叫开,才能有生命力。在北京,不少地名早已不知出处,但流传了几百年。大量地标建筑早已拆除,但人们仍然在叫。随着旧城改造,旧的街道没有了,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原有的居民被拆迁走了,“新市民”占据了老城区。伴随着新立交桥、新小区和新道路的产生,新地名大量涌出。但是作为北京文化之一的地名文化传统却仍然在。相信“新兴桥”永远压不过“公主坟”的名气,“联想桥”也不会取代“大钟寺”的地位。人们也不会因为传递奥运圣火而记住“祁年大道”这个地名。更不会想起金融街地区除了有几百年历史的锦什坊街以外还新开了条不伦不类的“金城坊南、北街”。

要永远记住地名是靠人来传承的。

纪国桢整理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分写和连写 1.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 太行/山(注) 松花/江汾/河太/湖舟山/群岛台湾/海峡青藏/高原密云/水库大/运河永丰/渠西藏/自治区江苏/省襄樊/市通/县西峰/镇虹口/区友谊/乡京津/公路南京/路滨江/道横/街长安/街大马/路梧桐/巷门框/胡同 2.专名或通名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分写。 西辽/河潮白/新河新通扬/运河北雁荡/山老秃顶子/山小金门/岛景山/后街造币/左路清波门/直街后赵家楼/胡同朝阳门内/大街南/小街小/南街南横/东街修文/西小巷东直门外/南后街广安门/北滨河/路广渠/南水关/胡同 3.自然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王村江镇郭县周口店文家市油坊桥铁匠营大虎山太平沟三岔河龙王集龚家棚众埠街南王家荡东桑家堡子 4.通名已专化的,按专名处理。 渤海/湾黑龙江/省景德镇/市解放路/南小街包头/胡同/东巷5.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人名中的姓和名连写。 左权/县张之洞/路欧阳海/水库 数词的书写 6.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 五指山WǔzhǐShān 九龙江Jiǔl?ng Jiāng 三门峡Sānm?n Xiá 二道沟E'rdào Gōu 第二松花江Di’rar SōnghuáJiāng 第六屯DìliùTún 三眼井胡同Sānyǎnjǐng Hútong 八角场东街Bājiǎochǎng Dōngji? 三八路SānbāLù 五一广场WǔyīGuǎngchǎng 7.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1203高地1203 Gāodì 1718峰1718 Fēng 二马路2Mǎlù 经五路Jing 5Lù 三环路 3 Huan Lù 大川淀一巷Dàchuāndiàn l Xiàng 东四十二条Dōngsìl2Tiáo 第九弄Dì-9L?ng 大语音的依据

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档案开发利用的发展与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a5022977.html, 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档案开发利用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景雪 来源:《档案天地》2017年第12期 地名普查所形成的地名资料,是地名档案的原始素材,地名档案作为地名信息的载体,需要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已经进入验收阶段,普查成果正在陆续移交入馆,地名档案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为地名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档案,使之转化为服务现实社会的产品,是地名档案工作目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完成了地名概况、地名卡片、地名表、地名图等四项成果汇总,形成了非常珍贵的地名档案资料,图、文、表、卡成为了地名档案的综合形式。目前正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在收录地名目录、地名普查成果图表、地名标志登记表等纸质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通过查清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对地名数据进行数字化、地图化处理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地名数据库,将地名普查的成果进行存储管理。因此,要做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档案的开发利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依托地名标准化处理成果,打造档案开发利用精品 第二次地名普查,作为政府组织的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所形成的档案是地名标准化的结晶,也是全社会使用地名的权威凭证和实际准绳。在普查过程中对有地无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依据地名管理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通过专业技术措施加以纠正,形成了标准化地名信息载体。目前,我馆协助区划地名处正在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河北部分。该书以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为基础,经反复考订和更新,力求资料翔实,将向全社会提供系统的地名信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国家级新区设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正在迅速崛起,河北政区和聚落地名日趋减少,在一些政区和聚落撤销合并之前,将其历史和现状系统、完整、真实地记述下来,为大众了解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的形成与演变提供可靠的地名信息,是地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馆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编辑出版的《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已被《燕赵文库》收录,成为河北省从古至今学术水平最高的700部专著之一。该书全面反映了我省区划地名的发展历程,是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最新成果,作为地名档案编研工作者应该充分依托地名标准化处理成果,编纂各类具有价值的档案文化产品,用文字画面描述地名信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真正体现出地名档案的社会价值。 二、改善馆藏档案结构,重视地名文化属性

汉字作为姓氏读音不同

汉字作为姓氏读音不同 1,句:作姓氏时读gōu; 2,黑:作姓氏时读hè; 3,区:作姓氏时读ōu; 4,朴:作姓氏时读piáo; 5,仇:作姓氏时读qiú; 6,查:作姓氏时读zhā; 7,繁:作姓氏时读pó; 8,员:作姓氏时读yùn; 9,蕃:作姓氏时读pí; 10,尉迟:作姓氏时读yùchí;

11、纪:作姓氏时读jǐ; 12、佟,作姓氏时读tóng 13、芮,作姓氏时读ruì 14、任,作姓氏时读rén 15、解,作姓氏时读xiè 16、种,作姓氏时读chóng 17、盖,作姓氏时读gě 18、单,作姓氏时读shàn 斗,读dòu豆,不读dǒu抖。 种,读chóng虫,不读zhòng众、zhǒng肿。 盖,读gài(概),又读gě(葛),是两个姓。

华,读huà(话),不读huá(滑)。如华罗庚、华君武。 缪,读miào(妙),不读miù(谬)、móu(谋),如缪云台缪贤。 区,读ōu(欧),不读qū驱。 朴,读piáo瓢,不读bǔ普、pò破。朴姓朝鲜族多见。 便,读pián骈,不读biàn变。 乐,读yuè阅,不读lè勒。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 覃,本是谭姓,因避难改姓覃,读tán谈,qín 琴都对。 仇,读qiú球,不读chóu愁。如明代画家仇英。 任,读rén人,不读rèn认。如革命家任弼时。

单,读shàn善,不读dān耽。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折,读shé蛇,不读zhé哲,如北宋名将折可存。佘太君本姓折。 参,读shēn深,不读cān餐。 解,读xiè谢,不读jiě姐。如《水浒》中的解珍、解宝兄弟。 燕,读yān烟,不读yàn艳。 牟,读móu谋,不读mù木。 不,读fǒu否,不读bù布。 当,读dàng荡,不读dāng裆。 员,读yùn运,不读yuán元。如唐朝名臣员千秋。

中国古代史中一些人名地名等字的正确读音

中国古代史中一些人名地名等字的正确读音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同学因为对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名和地名等不能正确读音,往往闹出很多历史笑话。因此教师在讲述历史知识时,应首先将字读正确。以下就是对易读错的人名和地名的举例,以飨读者。 1、会稽(ɡuì jī) 2、岑参 (cén shēn) 3、炮烙(páo luò)之刑 4、大月氏 (ròu zhī) 5、女娲 (wā) 6、樊於期(fán yú jī) 7、苻(pú)坚 8、龟兹 (qiū cí) 9、可汗 (kè hán ) 10、吐蕃(bō) 11、帝喾 (kù) 12、万俟勰(mò qí xié) 13、赤嵌(kàn )城 14、褒姒 (bāo sì) 15、范蠡 (lǐ) 16、焚(fén)书坑儒(rú) 17、呼韩邪单于 (yé chán yú ) 18、金兀术 (wù zhú) 19、祖逖 (tì) 20、老聃(dān ) 21、汨(mì)罗江 22、淳(chún )于越 23、临洮(lín táo ) 24、鸭绿(lù)江 25、芒砀山 (mánɡ dànɡ) 26、缇萦 (tí yínɡ) 27、于阗 (tián ) 28、张骞 (qiān ) 29、谯(qiáo )县 30、应玚(yīnɡ yánɡ) 31、阮瑀(ruǎn yǔ) 32、拓跋珪(tuò báɡuī) 33、元昊(hào ) 34、郯(tán )城 35、暹(xiān )罗 36、蕲(qí)县 37、虞姬 (yú jī) 38、范滂 (pānɡ ) 39、鄯善(shàn shàn ) 40、蔡邕(yōnɡ) 41、许攸(yōu ) 42、刘歆(xīn ) 42、邗(hán )沟 43、范缜 (zhěn ) 44、鄄(juàn )城 45、郓( yùn )城 46、鲜卑 (xiān bēi ) 47、樵(qiáo )夫 48、大汶(wèn)口 49、燧(suì)人氏 50、蚩尤 (chī yóu ) 51、有扈(hù)氏 52、亳 (bó) 53、镐(hào)京 54、夏桀 (jié) 55、商纣 (zhòu ) 56、共(ɡōnɡ)伯和 57、藁(ɡǎo)城 58、蟠(pán)龙 59、郢(yǐnɡ) 60、李悝(kuī) 61、阖闾(hé lǘ)

中国地名变更由来

中国地名变更由来 研究古今地名更替,发现河南是被误会得最惨的。古代叫宁邑,现在竟然叫新乡;古代叫应城,现在竟然叫平顶山,古代叫怀州,现在竟然叫焦作;古代叫颍川,现在竟然叫登封;古代叫归德,现在竟然叫商丘;古代叫汝南,现在竟然叫驻马店!很多人高呼我高端大气的中原文明,竟硬生生地给改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调查后的事实告诉你: 1.很多地名本身就是沿用的某个朝代的古地名,如“西安”之名沿袭自明朝。 2.部分地名所指代地区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例如汝南和驻马店,却不知道汝南之名现在仍在被使用,就是驻马店市所辖的汝南县。驻马店市辖1个行政区9个县,汝南固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始于春秋的新蔡县就没历史没内涵?西周时就建立封地的遂平县(西周时为房国,唐宪宗改为遂平县)。 此外,撇开地名的历史由来不谈,很多名称本身是很有意趣的,如“商丘”,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承载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量,居然被世人误会成不如“归德”一名,此等逻辑和审美让人叹息。

我们来简单探讨下部分被误会得最厉害的地名出处,看看到底是谁“没文化毁历史”。时间和篇幅有限,只重点说某地区目前使用的地名渊源。 西安-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刘邦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该地区在宋代则经历了“永兴军路-陕西路-京兆府路”的沿革。元代先后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和“奉元路”。明洪武二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沿用至今。长安自古帝王都,若都城改换,长安之名自然不适合沿用。 宝鸡-陈仓:宝鸡地区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会”建立国都,称为“陈仓”(今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一带),这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凤翔县)。唐朝时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一说唐玄宗有关,一说和唐肃宗有关。《旧唐书?地理书》凤翔府下载:“至德二年,肃宗自顺化郡幸扶风郡,置天兴县,改雍县为凤翔县并治郭下。初以陈仓为凤翔县,乃改为宝鸡县。”揣其用意,当是取“天兴唐室”、“凤翔原

中国姓氏大全(带拼音)

中国姓氏大全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chǔ]卫[wèi] 蒋沈韩杨朱秦尤[yóu]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zōu]喻[yù] 柏[bǎi]水窦[dòu]章云苏潘葛[gé]奚[xī]范彭郎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 酆[fēng]鲍史唐费廉岑[cén]薛雷贺倪[ní]汤 滕[téng]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 皮卞[biàn]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姚邵[shào]湛汪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经房裘缪 郁单[shàn] 程嵇(jí) 甄[zhēn]麴 焦巴弓牧隗 车侯宓[mì] 宁仇栾[luán] 景詹zhān 卓蔺[lìn] 闻莘党翟[dí] 冉[rǎn] 边扈hù 柴瞿[jù] 欧殳[shū] 晁[cháo]勾敖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tántái]公冶宗政濮阳puyang淳于[chúnyú] 单于[chányú]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长孙慕容司徒司空召有舜叶赫那拉丛岳黄辰 寸贰皇侨彤竭端赫实甫[fǔ]集象 翠狂辟典良函芒苦其京中夕 之章佳那拉冠宾香果依尔根觉罗依尔觉罗萨嘛喇 赫舍里额尔德特 萨克达钮祜禄他塔喇喜塔腊讷殷富察叶赫那兰库雅喇瓜尔佳舒穆禄爱新觉罗索绰络纳喇乌雅范姜碧鲁张廖张简图门太史公叔乌孙完颜马佳佟佳 富察费莫蹇称诺来多繁戊朴回毓鉏(chú) 税荤靖绪愈硕牢买但巧枚撒 泰秘亥绍以壬森斋释奕姒[sì]朋 求羽用占真穰[ráng]翦Jian闾漆贵代贯 旁崇栋告休褒谏锐皋Gao闳hóng在歧 禾示是委钊频嬴呼大威昂律 冒保系抄定化莱校么抗祢綦[qí] 悟宏功庚务敏捷拱兆丑丙畅 苟[gǒu]随类卯俟qí友答乙允甲留尾 佼玄乘裔[yì]延植环矫赛昔侍度 i]郸 o]菅Jian [tóng] 让尧依犹介承市所苑杞剧第 零谌[qí]招续达忻[xīn]六鄞yín战迟候宛 励粘萨邝覃辜初楼城区局台 原考妫guī纳泉老清德卑过麦曲 竹百福言第五佟爱年笪[dá]谯[qiáo]哈墨连 南宫赏伯佴佘牟商西门东门左丘梁丘琴 后况亢缑帅微生羊舌海归呼延南门东郭 百里钦鄢汝法闫Yán楚晋谷梁宰父夹谷拓跋 壤驷乐正漆雕公西巫马端木颛孙[zhuānsūn] 子车督仉司寇亓官[qíguān]三小 鲜于锺离盖逯[lù]库郏[jiá]逢阴薄厉稽[jī]闾丘[lǘqiū] 公良段干开光操瑞眭[suī]泥运摩伟铁迮zé

姓氏用字的正确读音

有一些姓氏用字,存在着特殊地读音,或由于不常用等原因,容易被误读,需要注意.不过,近年来这方面也有“简化”地趋势,例如“费”姓旧读ì,现读è等,可以不变读. 柏(ǎ)不读ó 鲍(à) 不读ā 贲(ē)不读ē或è 秘(ì) 不读ì 薄( ó) 不读á 卜( ǔ)不读ǔ 岑( é )不读í 晁( á )不读á 谌( é )不读è 种( ǒ )不读ǒ或ò 褚( ǔ)不读ū 啜( à)不读ò 邸( ǐ)不读ī 都( ū)不读ō 费( è) 不读ì 苻( ú) 不读ǔ 甫( ǔ)不读ǔ 盖( à;ě)[两姓同字异音] 干( ā ) 不读à 杲( ǎ)不读ǎ 戈( ē)不读ě 葛( ě)不读é 艮( è ) 不读ě或í 冠( à ) 不读ā 观( à )不读ā 妫( ī)不读ě 过( ō)不读ò 哈( ǎ)不读ā 郝( ǎ)不读è 华( à)不读á

纪( ǐ)不读ì 靳( ì )不读é或ī隽( à )不读ù 阚( à ) 不读ǎ 蒯( ǎ ) 不读ī 隗( í;ě ) 不读ì或è 蔺( ì )不读í 令狐( íú) 不读ìú 蒙( é ) 不读ě 宓( ì) 不读ì 缪( à) 不读ù或ó 牟( ó ) 不读ù 那(ā )不读à 乜(è )不读è或ě宁(ì)不读í 区( ō)不读ū 逢(á)不读é 邳(ī)不读ē 朴(á)不读ǔ 繁(ó)不读á 莆(ú)不读ǔ 蒲(ú)不读ǔ 濮(ú )不读ǔ 溥(ǔ)不读ó 亓(í) 不读ā 戚(ī ) 不读ì 谯(á) 不读ā 覃(í,á)不读à

曲(ū)不读ǔ 瞿(ú) 不读ù 冉(ǎ)不读á 任(é)不读è 阮(ǎ)不读ǎ 芮(ì) 不读è 单(à)不读ā或á少(à) 不读ǎ 召(à)不读à 佘(é)不读ē或ú厍(è )不读ù 莘(ē)不读ī 澹台(áá)不读àá佟(ó)不读ō 彤(ó)不读ā 宛(ǎ)不读à 危(ē)不读é 韦(é)不读ě 尉(è ) 不读ù 郤(ì) 不读è 冼(ǎ)不读ǐ 洗(ǎ)不读ǐ 解(è) 不读ě 燕(ā)不读à 幺(ā)不读ō 殷(ī)不读ā 应(ī)不读ì 於(ū)不读ú 庾(ǔ)不读ú 尉迟(ùí)不读èí乐(è) 不读è 郧(ú) 不读á 员(ù) 不读á

中国地名的翻译

中国地名的翻译 一、专名是单音节的英译法 专名是单音节,通名也是单音节,这时通名应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后重复意译,分写(括号内为该地所在省、市、地区或县,下同)例如: 1、恒山Hengshan Mountain (山西) 2、淮河the Huaihe River (河南、安徽、江苏) 3、巢湖the Chaohu Lake (安徽) 4、渤海the Bohai Sea (辽宁、山东) 5、韩江the Hanjiang River (广东) 6、礼县Lixian County (甘肃陇南地区) 二、通名专名化的英译法 通名专名化主要指单音节的通名,如山、河、江、湖、海、港、峡、关、岛等,按专名处理,与专名连写,构成专名整体。例如: 1、都江堰市Dujiangyan City (比较:the Dujiang Weir)(四川) 2、绥芬河市Suifenhe City (比较:the Suifen River)(黑龙江) 3、白水江自然保护区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比较:the baishui river)(甘肃) 4、青铜峡水利枢纽Qingtongxia Water Control Project(比较:the Qingtong Gorge)(宁厦) 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Wryishan Nature Reserve(比较:Wuyi Mountain)(福建) 6、西湖区风景名胜区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 Sites of Xihu(比较:the West lake)(浙江杭州) 三、通名是同一个汉字的多种英译法

中国地名读音4

中国地名读音 神州地名你能读几多??盱眙怎么读?? 淄博,淄川的zi读成zhi 安徽的亳(B?驳)州,几乎时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 ān尖)利; 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 湖南的耒阳(Lěi垒) 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 听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底下的一个顾问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辰,把军队结集的所在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边以及北边部的焦作地域,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域。只多了一笔,军队瞎跑了几百千米,全般战争也就纯粹掉败了。 咱们也有过把川江(Mín平易近)洪水读成闽江洪水,川江在西南,而闽江在东南,比沁阳以及泌阳之间的间隔更远。 在电视机节目中,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工作,而且很容易成为一种笑柄。读对地名,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 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 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驳)州,几乎时常被读如何丰唇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 ān尖)利; 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 湖南的耒阳(Lěi垒) 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 郴州(D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ng)被误读成愣(L ang),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 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以是有一次以及巴彦淖尔的同道一起联欢,他们的熬头件事就是热忱地感激我读对了他们家乡的名字。可见平常误读率很高。 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需要对峙的是“名从主人”的原则,例如: 河北的蔚县,不错读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县,不错读音是Sha(社); 六安,不错读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县,不错读音是Shì(是); 宗子县,不错读音是Zhǎng(掌); 山东莘(Shēn深)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 但我到上海又读错了上海莘庄(Xīn 新)。 江西铅山(Yán盐),误读率一定很高,因为谁想到普通的”铅”还是多音字玻尿酸丰唇几多钱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横竖一不留神我有可能就会读错。 像福建厦门、广东番禺、安徽蚌埠,虽则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概率相对比较低。 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感激关于阿胶的告白;读错涪陵的比较少,感激来自涪陵的榨菜;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因为那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10) ——华东篇(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 作者:牛汝辰 (1)上海 上海市、县(Shanghai Shi、Xian) 位于东经121.4°,北纬31.2°,在长江口,简称沪。北宋年间,因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岸上,而聚落形成后即用浦名,称这个是的市集为上海,以其“地居海之上洋”故名。沪,得名于海滨的捕鱼工具,即“扈” (即今天的鱼簖)。后来“扈”演变为“滬”,后简化为沪。一说因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简称“沪”。又误传战国时春申君疏凿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别称“申”。1928年设特别市。1949年改为中央直辖市。 甫汇县(Nanhui Xian) 位于东经121.7°,北纬31.0°,在上海市东南部。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南汇县。县东邻东海,向海伸出南汇咀,海水至此作一曲折,潮汐南北分,南派入钱塘江,北派入长江,故名南汇。 青浦县(Qingpu Xian) 位于东经121.1°,北纬31.1°,在上海市西端。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置青浦县。因北濒松江,又称青龙江而得名。据《青浦县志》:“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 奉贤县(Fengxian Xian) 位于东经121.4°,北纬30.9°,在上海市南。1726年置县。原奉城镇城皇庙旁建有一祠,相传为孔子学生子游曾到此,后人为他建祠,当时乃是“祟奉贤人”之意。祠前原有一条街叫奉贤街。 崇明县(Chongming Xian) 位于东经121.3°,北纬31.6°,在上海市北端。唐置祟明镇,元置崇明州,1369年因置崇明县。 松江县(Songjiang Xian) 位于东经121.2°,北纬31.0°,在上海市西南。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松江府,以北境吴淞江,古名松江而得名。1912年置松江县。

香港姓氏的拼音 (2)

欧/区Au 毕But 陈Chan 郑Cheng 张Cheung 蒋Chiang 詹Chim 钱Chin/Tsin 程Ching 赵Chiu 周/邹Chow/Chau 曹Cho 蔡Choi/Choy/Tsoi 朱Chu 秦Chun 钟Chung 丁Ding/Ting 范Fan 方/房Fong 傅/符Fu 冯Fung 夏Ha/Sha 侯Hau 何/贺Ho 韩Hon 许Hui 熊/洪/孔Hung 叶Ip/Yeh 贾Ka 金Kam 姜Keung 高Ko/Kao 江Kong 顾Koo 官Koon 辜Ku 龚Kung 关Kwan 郭Kwok/Kok 郝Kwok 黎/赖Lai 练Lin 林Lam 刘Lau 罗Law 李Lee/Li 廖Liu 卢Lo/Lu 陆Luk 吕/雷Lui 马Ma 文Man 孟Mang 毛Mo/Mao 武Mo/Wu 吴/伍Ng 魏/倪Ngai 敖Ngo 白Pak 彭Pang 包/鲍Pao/Bao 潘Poon/Pun 沈Sham/Shum 常Sheung 石Shek 史Shi 邵Shiu 冼Sin 薛Sit 萧Siu 施Sze 苏So 宋Sung 施Sze 戴Tai 谭Tam 邓Tang 田Tin/Tian 曾Tsang 杜To 谢Tse/Tze 徐/崔Tsui/Chui 唐Tong 段Tun 董Tung 孙Suen/Soon/Sun 韦Wai 尹Wan 王/黄/汪Wong 胡Wu任Yam 邱/丘Yau 杨Yeung/Yang 阎/严Yim 姚Yiu 袁Yuan 于/余Yu/Yu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姓氏韦氏拼音拼法2008年02月26日星期二上午 中国姓氏韦氏拼音拼法 A: 艾--Ai 安--Ann/An 敖--Ao B: 巴--Pa 白--Pai 包/鲍--Paul/Pao 班--Pan 贝--Pei 毕--Pih 卞--Bein 卜/薄--Po/Pu 步--Poo 百里--Pai-li C: 蔡/柴--Tsia/Choi/Tsai 曹/晁/巢--Chao/Chiao/Tsao 岑--Cheng 崔--Tsui 查--Cha 常--Chiong 车--Che 陈--Chen/Chan/Tan 成/程--Cheng 池--Chi 褚/楚--Chu 淳于--Chwen-yu D: 戴/代--Day/Tai 邓--Teng/Tang/Tung 狄--Ti 刁--Tiao 丁--Ting/T

【中国地名读音】-中国地名读音集锦

神州华夏,幅员辽阔,繁多地名,读准几何? 盱眙怎么读?邗江?郴州?郧县?临朐? 其实,只要我们平常多留心些,这都不是问题。在言谈中读准了地名,既能体现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体现我们对他人的起码尊重。 1、浙江丽(liacute;)水; 2、安徽亳(boacute;)州; 3、上海莘(xīn)庄; 4、浙江台(tāi)州; 5、河南浚(xugrave;n)县; 6、江西铅(yaacute;n)山; 7、新疆巴音郭楞(leacute;ng); 8、内蒙古巴彦淖(nagrave;o)尔; 9、河北蔚(yugrave;)县; 10、安徽六(lugrave;)安; 11、湖南耒(lěi)阳; 12、重庆涪(fuacute;)陵; 13、江苏盱(xū)眙(yiacute;) 14、山西隰(xiacute;)县 15、山东莒(jǔ)县 16、山东茌(chiacute;)平 17、河北井陉(xiacute;ng) 18、河北蠡(lǐ)县;

19、四川郫(piacute;)县 20、四川珙(gǒng)县 21、安徽黟(yī)县 22、湖北郧(yuacute;n)县 23、江西婺(wugrave;)源 24、浙江鄞(yiacute;n)州 25、江苏邗(haacute;n)江 26、江苏邳(pī)州 27、河南柘(zhegrave;)城 28、河南武陟(zhigrave;) 29、河南荥(xiacute;ng)阳 30、安徽歙(shegrave;)县 31、安徽砀(dagrave;ng)山 32、湖南枨(cheacute;ng)冲 33、湖南筻(gagrave;ng)口 34、湖南郴(chēn)州 35、四川邛(qioacute;ng)崃(laacute;i) 36、广西百(boacute;)色 37、海南儋(dān)州 38、江苏甪(lugrave;)直 39、安徽蚌(begrave;ng)埠(bugrave;) 40、江苏溧(ligrave;)阳

广东省地名由来

广东省地名由来 广东省地名由来 摘自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牛汝辰) 广东省(Guangdong Sheng) 简称粤。在我国南部。北宋初建广南路,后又分为东、西两路。宋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地。简称广东路和广西路。明初建广东布政使司,清置广东省。因广东古为南越(粤)地,故简称“粤”。 1广州市(Guangzhou Shi) 位于东经113.2°,北纬23,1°,在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古属番禺县,三国时从交州析置广州。1925年设广州市。一般志书多认为吴改交州为广州时,原交州治在广信(今封开县),故名,广信为“广布恩信”之意。又据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岭南广字地名最初见于《山海经》,后来汉之广信,三国之广州皆据古粤黄族土音而宋,广字原义只是黄色罢了。广本音工,广州等于黄州。广州别称羊城,又称穗城,皆来自神话传说。据《广东新语》:周夷王时,南海有5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闤阓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城因此得名。又曰仙城、穗城,皆以此为名。 花都市(Huadu Shi) 位于东经113.1°,北纬23.3°,在广东省中部,广州市北。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置花山县。据《清一统志》:“花山在花县北,重峦叠嶂,亘数百里。本朝置县,因以为名。”1993年改花都市。 从化市(Conghua Shi) 位于东经113.5°,北纬23.5°,在广东省中部。据《今县释名》:“峒獠谈观福,恃险为乱,明弘治二年(1489年)讨平之,因置今县。”取服从教化之意。1994年设市。 增城市(Zengcheng Shi)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84)中地字第17号 (汉语地名部分) 分写和连写 1.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 太行/山(注)松花/江汾/河太/湖舟山/群岛台湾/海峡青藏/高原密云/水库大/运河永丰/渠西藏/自治区 江苏/省襄樊/市通/县西峰/镇虹口/区友谊/乡京津/公路南京/路滨江/道横/街长安/街大马/路梧桐/巷门框/胡同 2.专名或通名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分写。 西辽/河潮白/新河新通扬/运河北雁荡/山老秃顶子/山小金门/岛景山/后街造币/左路清波门/直街后赵家楼/胡同朝阳门内/大街 南/小街小/南街南横/东街修文/西小巷东直门外/南后街广安门/北滨河/路广渠/南水关/胡同 3.自然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王村江镇郭县周口店文家市坊桥铁匠营大虎山太平沟三岔河龙王集龚家棚众埠街南王家荡东桑家堡子 4.通名已专化的,按专名处理。 渤海/湾黑龙江/省景德镇/市解放路/南小街包头/胡同/东巷 5.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人名中的姓和名连写。 左权/县张之洞/路欧阳海/水库 数词的书写 6.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 五指山Wǔzhǐ Shān 九龙江Jiǔlóng Jiāng 三门峡Sānmén Xiá 二道沟Erdào Gōu 第二松花江Di'èr Sōnghuā Jiāng 第六屯Diliù Tún 三眼井胡同Sānyǎnjǐng Hútong 八角场东街Bājiǎochǎng Dōngjiē 三八路Sānbā Lù 五一广场Wǔyī Guǎngchǎng 7.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1203高地1203 Gāodì 1718峰1718 Fēng 二马路2 Mǎlù 经五路Jīng 5 Lù 三环路3 Huánlù 大川淀一巷Dàchuāndiàn 1 Xiàng

方案-浅析秦东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浅析秦东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地名是人类为了方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命定的名称,地名的产生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地名不仅是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范围,还与地名本身以外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 活动、 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民族迁徙等密切相关。地名中的,“名”字属汉字中的会意字,布局結构为上下布局,名字的上边为“夕”字,此处指夜,即黑夜,夜晚的意思;下边为“口”字,此处意指“用口发声”。据此考据者大多认为:“名”的本意是夜间人与人之间称呼以作区分的一种符号,是以“名”一产生,就具有了独一性、排他性、指代性的基本特征和方音化等特点。因此地名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蕴含,在地名中承载的文化也往往能深刻的反映出当地的历史,对于当今的我们而言,地名可以说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窗口。\xa0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遗存,每一个地名都能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历史文明的厘变,地名与当地的民族、民俗、民间传说、信奉宗教、历史人物等都具有密切的相关。以传统村落为例,其定名方式虽有差别,但都包罗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千百年来在秦东地区所传承下来的大小地名,亦凸显了上述的特质。秦东地区历史文化悠久,秦东地名也大多折射着秦东地区礼熏乐陶的熠熠辉煌,是秦东历史 的自然 、经济发展的活化石,地名呈现出了相对的方言性、特有性和稳定性,很多地名中深奥的内在含义,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之极大的启迪 的作用。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的地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相互融合,固化成为互难割舍、名实一体的稳定地名。中国传统乡村的地名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体现,是当地的地理景观变迁、民俗 的变化的具体见证,深入认识这些地名,对于延续一村庄、一镇、一县,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脉络,都具有重要且深刻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去重视地名中的文化意蕴,这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来重视我们的历史。\xa0 一、研究秦东地名文化的意义\xa0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名文化丰富多彩。秦东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 使秦东在向近代化的前进中又更多地保存了中国古代文明,关中古称四塞之区,秦东又当关中孔道,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秦东地域辽阔,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蒲城、潼关、大荔、华阴、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其中临渭区地名的来源是在1995年,撤销县级渭南市,改设临渭区(县级),因濒临渭河,故名。其他市、县地名的由来,牛汝辰先生在《中国地名由来词典》里都有提及:“渭南市:符秦甘露二年(360年)置渭南县。以在渭水之南,故名。1983年设市;华阴:秦置宁秦县,汉改华阴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在太华山之阴,故名’。1990年设市;韩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韩城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古韩城为名。’1983年设市;蒲城:西魏设蒲城县。据《陕西通志》:‘以县东有蒲池,故名’;富平:三国魏改富平县,取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之意而取名;华县:西魏置华州,1913年改华县。据《同州府志》:‘华,西魏州名,南有少华山,东连太华,故州以取名焉。’华县以华山得名;潼关:东汉置潼关,清置潼关县。据《水经注》:‘河在关门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元和郡县志》:‘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合阳:秦置合阳县,汉改郃阳县。据《水经注》:‘城南有洽水,县取名焉。’《诗》:‘在洽之阳也’;澄城:北魏置澄城县。据《同州府志》:澄泉水‘在县西三里,县以此名’;白水:北魏太和二年(478年)置白水县。南邻白水,因以立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秦东在向近代化的前进中又更多地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xa0

特殊姓氏的读音

特殊姓氏的读音 Gōu hèōu piáo qiúzhāpóyùn pírú 句黑区朴仇查繁员蕃汝 Jǐtóng ruìrén xièchóng shào yāo lu?guì纪佟芮任解种召么雒昋 tuǒzhái(dí)chī(xī)huàshàn kàn nianìng 庹翟郗华单阚乜宁 g uì d?u gě(gài) pián yua qín cōng 炅斗盖便乐覃枞 sh? yān mù fǒu dàng zēng guō 折(佘)燕牟不当曾过 mì(nài līní)dā(dū) diāo diào bàn cháo 佴大刀调泊晁(朝) bìchíchuǎi cuīhú(māo) dìhǎn zè(chǎng) 茀治啜衰虎遆轩晨

gǔniǔlùxúchuān qí(chí) guìkuí 虫(蛊) 丑(纽) 瘳除钏次怪鬼 guìkǎn kàn hǎnìng bùxiàn guìzhài wēn 炔撖憨哈难补寰会祭问 bōxiàn long(jiàng) juéjiào(zhuó) jiéjiégài 废见降角捔觼触缴记揭芥 jiǎo fēng lǐqújījuàn jùn kùlá(guì) 纠紏讽风酉酒琚璩蘧剧隽君靠喇 hàn(ān) gòu liào hún lún miào mèi 厂厈庵?笱了眘尞寮荤论谬缪嘐默 Suībōguan(kuàng) 眭睦番鄱茒卝丱 二.复姓: hú wùyù chíMò qíchán yúzǐjūyuè zhèng 胡母尉迟万俟单于子车乐正

zǎi fǔduàn gān Líng hú tán zhǎng xiān 宰父段干令狐澹台长孙鲜于 1、乐姓分两支——读Yue(音乐的乐),这一支主要分布于华北一带;读Le(快乐的乐),这一支主要分布于南方。 2、镡姓分两支——读Tan(音谈);读Chan(音蝉),主要分布在四川一带;盖姓分两支——读Gai(音概);读Ge(音葛); 3、召姓分两支——读Shao(音绍);读Zhao(音兆),是云南省傣族的姓氏; 4、郇姓分两支——读Xun(音荀);读Huan(音环); 5、隗姓分两支——读Kui(音奎);读Wei(音伟); 6、贲姓分两支——读Ben(音奔);读Fei(音肥)。 准确地用普通话拼写出姓氏读音,对于国际交行和人名检索的机械化、自动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全国乡镇级地名生僻用字读音

全国乡镇级地名生僻用字读音 参考:《汉语大字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行政区划网。 省份导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区、新疆区、台湾省 北京市: 通州区:漷hu ǒ县镇 大兴区:北臧zāng 村镇;瀛yíng 海镇;榆垡fā镇 天津市: 宁河县:俵biào 口乡 蓟县:溵溜yīnliú镇;蒙酄quān 乡,撤并不详;大堼hèng 上乡,已并入杨津庄镇 宝坻区:南仁垺fú乡,撤并不详 河北省 沧县:仵w ǔ龙堂乡 张北县:大囫囵húlún 镇 沽源县:黄盖淖nào 镇 赤城县:雕鹗è镇;东卯m ǎo 镇 蔚县:杨庄窠kē乡 承德县:磴dèng 上乡 宽城县:桲pō罗台乡 栾城县:窦妪yù镇;郄qiè马镇 武安市:徘徊páihuái 镇

永年县:临洺关镇 内丘县:獐獏zhāngmù乡 邯郸市:滏f ǔ 河街道 磁县:高臾yú镇 威县:洺míng 州镇 景县:洚jiàng 河流镇 蠡县:北埝niàn 头乡,撤并不详 曲周县:河南疃tu ǎn 镇;第四疃tu ǎn 乡 临西县:尖冢zh ǒng 镇 雄县:昝z ǎn 岗镇 宣化县:崞guō村镇 康保县:哈咇嘎bìgā 乡 廊坊市:落垡fā镇 三河市:泃jū 阳镇 永清县:后奕y ì镇 唐山市:王辇ni ǎn 庄乡;柳树酄quān 镇 滦县:响嘡táng 镇 滦南县:倴bèn 城镇 保定市:颉jié庄乡 任丘市:鄚mào 州镇

汉字作为姓氏读音不同

1,句:作姓氏时读gōu; 2,黑:作姓氏时读hè; 3,区:作姓氏时读ōu; 4,朴:作姓氏时读piáo; 5,仇:作姓氏时读qiú; 6,查:作姓氏时读zhā; 7,繁:作姓氏时读pó; 8,员:作姓氏时读yùn; 9,蕃:作姓氏时读pí; 10,尉迟:作姓氏时读yùchí; 11、纪:作姓氏时读jǐ; 12、佟,作姓氏时读tóng 13、芮,作姓氏时读ruì 14、任,作姓氏时读rén 15、解,作姓氏时读xiè 16、种,作姓氏时读chóng 17、盖,作姓氏时读gě 18、单,作姓氏时读shàn 斗,读dòu豆,不读dǒu抖。 种,读chóng虫,不读zhòng众、zhǒng肿。盖,读gài(概),又读gě(葛),是两个姓。

华,读huà(话),不读huá(滑)。如华罗庚、华君武。 缪,读miào(妙),不读miù(谬)、móu(谋),如缪云台缪贤。 区,读ōu(欧),不读qū驱。 朴,读piáo瓢,不读bǔ普、pò破。朴姓朝鲜族多见。 便,读pián骈,不读biàn变。 乐,读yuè阅,不读lè勒。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 覃,本是谭姓,因避难改姓覃,读tán谈,qín琴都对。 仇,读qiú球,不读chóu愁。如明代画家仇英。 任,读rén人,不读rèn认。如革命家任弼时。 单,读shàn善,不读dān耽。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折,读shé蛇,不读zhé哲,如北宋名将折可存。佘太君本姓折。 参,读shēn深,不读cān餐。 解,读xiè谢,不读jiě姐。如《水浒》中的解珍、解宝兄弟。 燕,读yān烟,不读yàn艳。 牟,读móu谋,不读mù木。 不,读fǒu否,不读bù布。 当,读dàng荡,不读dāng裆。 员,读yùn运,不读yuán元。如唐朝名臣员千秋。 查,读zhā渣,不读chá茶。如金庸原名查良镛。 曾,读zēng增,不读céng层。如孔子的学生曾参,宋代散文家曾巩。 尉迟,尉读yù玉,不读wèi喂。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军事家尉缭。 令狐,令读líng零,不读lìng另。如唐代宰相令狐楚,《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12-25)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 (1984-12-25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发布) 分写和连写 1、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 太行/ 山(注)松花/ 江汾/ 河太/ 湖舟山/群岛台湾/ 海峡 青藏/ 高原密云/ 水库大/ 运河永丰/ 渠西藏/ 自治区江苏/ 省 襄樊/ 市通/ 县西峰/ 镇虹口/ 区友谊/ 乡京津/ 公路南京/ 路 滨江/ 道横/ 街长安/ 街大/ 马路梧桐/ 巷门框/ 胡同 2、专名或通名中的修饰、限定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分写。 西辽/ 河潮白/ 新河新通扬/ 运河北雁荡/ 山老秃顶子/ 山 小金门/ 岛景山/ 后街造币/ 左路清波门/ 直街后赵家楼/ 合同 朝阳门内/ 大街南/ 小街小/ 南街南横/ 东街修文/ 西小巷 东直门外/ 南后街广安门/ 北滨河/ 路广渠/ 南水关/ 胡同 3、自然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王村江镇漷县周口店文家市油坊桥铁匠营大虎山 太平沟三岔河龙王集龚家棚众埠街南王家荡东桑家堡子 4、通名已专名化的,按专名处理。 渤海/ 湾黑龙江/ 省景德镇/ 市解放路/ 南小街包头/ 胡同/ 东巷 5、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人名中的姓和名连写。 左权/ 县张之洞/ 路欧阳海/ 水库 数词的书写 6、地名中的数词一般用拼音书写。 五指山WǔzhǐShan 九龙江Jiǔlóng jiāng 三门峡Sānmēn Xiá 二道沟ěrdào Gōu 第二松花江Dì’èr Sōnghuā jiāng 第六屯Dìlitún

三眼井胡同Sānyǎnjǐng Hútong 八角场东街Bājiǎochǎng Dōngjiē 三八路Sānbà Lù 五一广场Wǔyī Guǎngchǎng 7、地名中的代码和街巷名称中的序数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1203高地1203Gāodì 1718峰1718Fēng 二马路2Mǎlù 经五路Jīng 5 Lù 三环路 3 Huánlù 大川淀一巷Dàchuāndiān 1 Xiàng 东四十二条Dōngsì 12 Tiāo 第九弄Dī 9 Lòng 语音的依据 8、汉语地名按普通话语音拼写。地名中的多音字和方言字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定的读音拼写。 十里堡(北京)Shílǐpù 大黄堡(天津)Dàhuángbǎo 吴堡(陕西)Wúbǔ 9、地名拼写按普通话语音标调。特殊情况可不标调。 大小写、隔音、儿化音的书写和移行 10、地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段书写的,每段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特殊情况可全部大写。 李庄LǐZhuāng 珠江Zhū Jiāng 天宁寺西里一巷Tiānníngsì Xīlǐ Xiāng 11、凡以a、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a、o、e前用隔音符号“’”隔开。 西安Xī’ān 建瓯Jiān’ōu

正确掌握姓氏的读音

正确掌握姓氏的读音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听到读错别人姓氏的情况,这些差错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把仇(qiú)文东读成仇(chóu)文东,把仉(zhǎng)小薇念成仉(jǐ)小薇,把解(xiè)晓东说成解(jiě)晓东,等等。读错别人的姓氏,表面上看来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实际上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文明修养和语文水平,事情小而影响大,所以不可等闲视之。 读错别人姓氏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上说,姓氏使用的汉字不少是冷僻字,希奇古怪,少见多怪,又有很多是多音字,叫人读起来张口结舌,一头雾水。据分析,姓氏作为汉字,它与语词、读音相联系,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纯粹做姓氏,不直接做语词也不做语素,而且读音唯一的。如:仉(zhǎng)、詹(zhān)、迮(zé)、妘(yún)、恽(yùn)、荀(xún)、禤(xuān)、羲(xī)、邵(shào)、亓(qí)、冼(xiǎn)、洗(xiǎn)、彭(péng)、逄(páng)、蒋(jiǎng)、郜(gào)、工(gāng)等等。这些汉字只作汉字使用,本身不是语词,似乎也不做构成语词的语素。必须注意,冼(xiǎn)和洗(xiǎn)是两个不同的姓氏,虽然它们的读音一致。顺便指出,肖和萧,是同一个姓氏,读音(xiāo)也相同,前者不过是后者的俗称或俗写;丘和邱,读音(quī)无二,但不是同一个姓氏,各有来历。 二、既做姓氏又做语词或语素,而且读音唯一的。如李、郑、赵、黄、孙、钱、辛、谢、吴、伍、牛、乔、丁、刁、刀、马、方、卞(biàn)、毛、古、甘、丘、庄、江、严、何、庞、岳、施、骆、袁等等。这些作为姓氏的汉字,都能与其他汉字组成语词,但他们的读音仍然不变,作为语词读什么音,做姓氏也读什么音。如:春秋时有人名卞(biàn)和,语词有卞(biàn)急,都读作(biàn);唐太宗李世民之李,行李之李,瓜田李下之李,都读作(lǐ);舞蹈家刀美兰之刀,刀光剑影之刀,刀山火海之刀,都念作(dāo)。 三、既做姓氏,又做语词或语素,而且读音不是唯一的。如:翟,作为姓氏读(zhái),有农民起义领袖翟让;作为语词读(dí),古书上指长尾巴的野鸡,人名用字有墨翟(dí)。又如:查,作为姓氏读(zhā);作为语词,一读(zhā),山查,一读(chá),检查。再如:种,作为姓氏,一读(zhǒng),一读(chóng);作为语词,一读(zhǒng),种类,人种,一读(zhòng),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主观上说,读错别人姓氏是依据思维习惯臆测,少查字典的直接结果。例如:把庹(tuǒ)读成(chǐ),把禚(zhuó)读成(gāo);把《三家巷》中的区(ōu)桃读成(qū)桃,把冼(xiǎn)星海读成洗(xǐ)星海。 又有一些是语音知识欠缺。如分不清楚翘舌音和平舌音,把邹(zōu)念成(zhōu),把周(zhōu)念成(zōu),把蔡(cài)念成(chái),把柴(chái)念成(cài)。如前鼻音和后鼻音,把程(chéng)长庚读成(chén)长庚;把郑(zhèng)和读成(zhèn)和,等等。 所以,正确掌姓氏读音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在于勤查字典,在于勤向他人请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