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带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宫阙.(què) 婵.娟(chán) 凄.凉(qī) 伛.偻提携(yǔ) B.琅琊.(yá) 烂柯.人(kē) 金樽.(zūn) 觥.筹交错(gōng) C.珍馐.(xiū) 阴翳.(yì) 庐陵.(líng) 山肴野蔌.(lài) D.酒洌.(liè)骚.人(sāo) 萧.然(xiāo) 波澜.不惊(lá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贬官)

B.增其旧制.(规模)

C.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D.觥.筹交错(酒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名.之者谁

C.是金陵人,客.此

D.山.行六七里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颓然乎其间.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不知人之.乐/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5.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6.按原文填空。

(1)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说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两个地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湖心亭看雪》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位六十多岁的著名学者在博客中宣称,计划在五至八年内完成36卷的《中华史》系列丛书,他这种雄心壮志令人感动。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青春绽放耀眼的光芒。[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名句填写]

7.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篮不篮的方格子破布(dié)______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______着钱, A 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 B 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 C ,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 D 了。那直缰缰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E 。

(1)改正文段中书写有误的字。根据拼音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工整地写出汉字。

改错别字:____________ 我会写:______ ______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

①担心②滞笨③糊涂④抱歉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只填序号)

A.我不能不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B.我能不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C.我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D.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二、综合性学习。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开启了无数人心中诗情画意的另一扇门。为此学校组织了以“诗词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诗词·诵】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学校

准备举办“古典诗词朗诵大会”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2.【诗词·意】《中国诗词大会》“看图猜诗”环节,以“简笔线条”勾勒诗句唯美意境,深得观众青睐。请你认真观察下图,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写出对应的诗句。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美】请你结合古典诗词特点,将横线处缺失的句子补充完整。

读古诗词,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俊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有的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________,有的绚丽盛开。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

(3)心窃乐.之_______________

(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4.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文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 (用原文作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文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五、写作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有的人却说,如果连自己的“忧”都没有处理好,怎么去“忧”天下?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

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参考答案

一、1.C 2.D 3.D 4.B 5.C

6.(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1)篮一蓝缰—僵叠攥

(2)A.② B.① C.④ D.③ (3)D

二、1.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伴着春日的暖阳,我们迎来了本次“古典诗词朗诵大会”。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将这千百年的如珠诗句穿成风铃,一起来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吧!

2.画面内容:天地一片茫茫,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

对应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示例:汹涌澎湃含苞待放

三、1.这一句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2.“月是故乡明”——思乡;“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四、1.(1)居高面下。 (2)情趣(乐趣)。 (3)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 (4)确实(果真;实在)

2.D

3.(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4.(1)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

(2)[甲]文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文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