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导学案稿的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预习,预习的关键环节是自学,自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导学案的设计。

一. 学习目标 明确 准确 实用 有层次

二. 重难点

三. 知识链接

(储备)

四. 问题逻辑

五. 学法指导

六. 学习反思 弄清弄懂了哪些问题;总结出了哪些规律和方

法;还有哪些问题没搞清楚。

七. 归纳小结

八. 问题集成

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偿试探讨预习课与展示课的导学案的一体化。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偿试探讨预习、展示、反馈导

学案的一体化。

二、一体化的导学案并不是说一成不变、一案到底,每上完一节课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补充和完善。例如:1、初始的学习目标是老师确定的,当老师上完第一节预习课后,觉得目标定的过大或过小,问题不够细、层次不清楚、展示课上应更进一步提出要求等等,这时候就需要旁注予以校正、补充。2、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学生中存在某一问题,老师没有预设出来,老师应及时在导学案的生成问题栏予以补充。3、老师提前就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提出学法指导(提示、点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发现起先选择的方法不实用、不全面,并且经过实践证明用另外哪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更有效,就把这一方法在导学案上记录下来,有利于下一个班和下一节课的教学。4、本导学案设计的命题内容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可以拓展延伸的的问题及时记录,需要删减、改编的内容及时修改,这样会更提高下一个班、下节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课前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导学案的过程固然重要,但老师在上课具体操作时的灵感更值得记忆和回味。一份导学案每上一节课都应该进行一次改造,以适应下一节课、下一个班的需要,每一次改造都应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笔体在导学案上得以体现。

三、同一内容的导学案应该有两个版本,学生版和老师版,老师版是学生版的基础,学生版是老师版的凝炼。老师版导学案应该是一份详案,特别是对年轻老师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括了《导学案设计方案》的所有内容,而且要包含老师的导语、过渡语、学法指导语、命题内

容的讲解语等,包括教与学的全过程的设计,第二个问题中所提到的不断完善、校正的导学案也主要指的是老师版。而学生版的导学案是发到学生手中的资料,只要包括了《导学案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即可。老师的导学案要节节有,但学生导学案不一定堂堂都发。

导学案实施方案

尹村镇中心学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新课改实行以后,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的决策,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的时间中,我校和许多学校一样,把提升课堂效率的希望放在“大容量、一言堂和拼时间、死读书”上,尽管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消耗到了极点,也在特定时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些作用,但这种轻视主体违背规律的课堂终究是效率低下的课堂,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 在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理清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元素:有效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引领;有效教学不能忽视个体的差异。在参考了一些取得成效的学校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编写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

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 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其操作要领主 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概括起来说,这一模式主要包含五个构成要素,即:“学案、导学、探究、点拨、练习”。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 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 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 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 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 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 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弄清事物规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通过一个个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实例和案例为载体来展开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到作为设计者来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学生前面已学习的关于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和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基本知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B、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能对有关的典型设计案例和产品进行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评价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的、严谨的、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设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4)、重点和难点: 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及生生互动交流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的设计案例和产品图片和相关教具、详实的技术典型案例的提供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讨论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等教与学方法。积极创

《设计的一般原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逆向思维和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经历中见识过的产品设计引发讨论和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求知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认识创新意识的提高。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1个课时完成。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阐述了设计应当遵从的一般准则,这些准则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为后期深化理解和学习设计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会感受到按照设计原则开展设计和评价更有助于设计活动的有效开展,养成在设计实践全过程中遵循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全面的技术素养。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通过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例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以学生熟悉和常见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少有的产品设计实践经历决定了其对设计过程、设计评价的依据认识不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上对设计过程和设计评价经历一次从观察已有产品设计特点到贯穿设计全程的交流和评价实践的全过程,进而对设计原则有一个全面而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具备了前面第二章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设计事例出发,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和责任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 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 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 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1) 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3)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5)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27)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29)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1) 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3) 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5) 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7) 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39) 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1)

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3) 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5) 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7) 课题:透镜序号:26 (49)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 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 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 课题密度序号:35 (68)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

张家界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训感悟

张家界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训感悟 经营管理 11-23 1243 : 张家界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 训感悟 每一次培训对我来说都是心灵的洗礼,理念的更新,激情与力量的增加,技术与方法的提升,所以很感恩学校给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也很感恩中国教师报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更感恩那些冒着酷暑,不远千里来到张家界为我们讲学的专家教师们。 我们学校进行课改已经一年了,在师生关系上、课堂模式上、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上都产生的较大变化,但到了下半学期,当课改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师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倦怠,小组建设和导学案设计依然存在着简单化和粗糙化的重大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与学校几位老师奔赴张家界参加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与使用专题培训,收获颇多。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以及对高效课堂的独到理解对导学案的编写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就在这些不同之中,也呈现出许多共同之处,而这些共同之处就是专家们给我们最为丰富的营养大餐。 近乎疯狂般的课改激情。课改是一场鏖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作为这场战争引领者的专家们给我们上演了激情洋溢的一课,杜金山校长、李炳亭主任、刘爱军主任还有全国数位引领课改的校长,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老革命了,却依然高举课改的大旗,在第一线为我们冲锋陷阵,实在让苟安于现实的年轻的我汗颜。只有宗教般的意志和初恋般的热情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为了学生,为了前辈们的良苦用心,我一定要迎难而上! 高远而朴素的教育思想。专家们不断的强调,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使教学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回到正常的学习规律上来,回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常规律上来,回归教与学的本来面目,除去所有的扭曲与异化,构建教与学最为本真自然的课堂。 真诚平等博爱的教育情怀。只有真诚的面对教育、面对学生才能让我们从功利中走出来,理性地审视当下的课堂的弊病,并找到

导学案设计评价

上饶县第四中学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要求及评价方案 为更好地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案的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 学生拿到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设计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校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

板书设计的一般原则

板书设计的一般原则 板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王松泉教授在《板书学》中形象地把板书称为反映教学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每堂课的“眼睛”……教师通过精心提炼语言,选择线条、符号、图形等进行艺术组合,使板书形成美观艺术的有机组合体,成为沟通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桥梁。新课程理念下的板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 所谓板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为体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计的版面书写。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了设计出科学、实用的教学板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体现教学意图,要注意教材特点,注重学生实际,既要与课堂讲授紧密结合,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切忌舍本求末,无的放失。如《詹天佑》一文的板书,教师抓住教材中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设计出如下板书,突出了詹天佑爱国的品质和杰出的才能,体现出单元训练主题。

二、启发性原则 好的板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帮助学生将知识延伸、能力升华,能使学生将知识归类、内容串联。通过区分、对比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用它打开知识的大门,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使每个字、词、句都具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联想,帮助学生记忆,使课本知识得到扩展,从而使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网络,养成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品质。 三、针对性原则 板书设计要紧扣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因文因人而宜。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既要正确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师针对写人文章的特点,抓住“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的中心句,根据作者“所见所感”的顺序来设计板书,这对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结构,体会文章中心,学习怎样表现人物品质及其写作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11.9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 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

教学案例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 (青岛九中刘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青岛市区对于教材上的便携式小灯的案例不熟悉。我们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同时基于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多功能尺子”的案例代替了课本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从而获取具体而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形;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由于案例的设计可以产生多种方案,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方案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制定设计方案的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感受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建议学时2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2500字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25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原创:韩伟利焦作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 尘封已久书页略带发黄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在整理旧教案时被发现,重新拾起阅读后,发现与当初强制阅读意义不同。当初在校领导的重视下,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一本张海晨和李炳亭共着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回想当初拿到此书,仅仅是略看了一下就放那了。现在重新翻开,发现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导学案设计行动要求、基本规范以及使用等内容,同时还涉及到10个专题内容,基本上把我们在做导学案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注意事项都包含在内。因此,不管是从导学案的设计、使用,还是到

最后的课堂评价,都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课堂实现效果最大化,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很多的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高效课堂不是说运用了多媒体,就是高效的,不是说课堂气氛活跃就是高效的,高效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为此我们提出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高效课堂导学案和传统的教案是有区别的。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

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被形象的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和“导航仪”。 “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单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讲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辅资料。它既是隐含教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又是一个满足学生认知目标的文本——“学案”,还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文本——“练案”,更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文体。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导学案的设计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

关于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关于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教研资料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六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

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1教案设计-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以及各个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在先后顺序上,并非按照重要程度而呈现,这里没有谁比谁重要的问题,几条原则都是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3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设计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重点学习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同时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处在蓬勃发展期,为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但对真正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和遵循依据。难以理会设计原则的丰富内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因此,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2)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手机案例、学生实践、微视频欣赏等,能初步应用这些原则去看待、体会与评价一些现实问题与产品 (2)初步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简单的技术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中,形成对原则的感觉和认识情感 (2)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合作和创新的精神,形成高中生理性使用手机的积极情感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的理解和初步应用 2、难点: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实践及分析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1、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能力展现——总结提升 2、教学方法:采用传授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提问法,合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高效课堂的课堂评价和传统课堂上最后环节实行的达标检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课堂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而忽视改进与激励;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评价。而在高效课堂上,是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一、评价原则 完整的高效课堂评价能够概括为“二二六”评价原则,促动“两个发展”,落实“两个转变”,体现“六个维度”。 (一)促动“两个发展”是关键 在发展理念上,一是要促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学习目标上,不但要促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还要促动学生发展性目标(准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体验、准确的价值观培养)的形成;表现在教学过程上,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动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二是要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课堂评价对教师教学实行问题诊断,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 (二)落实“两个转变”是重点 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一是要由原来注重教师的“教”转变到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上要重点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二是从注重“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到“注重有效的学法指导的研究”。 (三)体现“六个维度”是根本 1、自主的水准:查看的指标是各学习小组学生参与的人数和次数是多少,参与的质量高不高。 2、合作的效度:问题有没有合作价值?合作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必要通过合作来解决?是不是假合作?合作有没有彼此的参与和任务的分工?学习是否高效? 3、探究的深度:是否有探究价值,是否达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新发现、新创造、新生成。 4、拓展的宽度:知识本身是一个系统,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将每堂课所学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新学期伊始,校领导将一本《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发到我们的手中。手捧着这本厚厚的书,我如获至宝。我轻轻地翻到这本书的第一页,“野渡无人舟自横,是怀才不遇的无奈,而望穿秋水,则是换一种心境的期待。”这一句颇有哲理的诗句映入我的眼帘,将我的心牢牢抓住。心里想着,或许这本《导学案设计》就是教育中的一艘船,登上了这艘船,就不再是眼望秋水,而是从容地到达彼岸吧。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细细地阅读起来,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盏指路明灯。它为我们深刻地剖析了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等等,为导学案揭开了身上的神秘面纱,使之在我们的心目中渐渐地清晰起来,明朗起来。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从我们的孩提时代直到我们走上讲台,几十年来一直乐此不疲地上演着。课堂上,学生有口不能辩,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有手不能动。课堂下,老师挤时间抄教案,抽时间批习题,没时间备学生,没时间搞教研。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痛苦,老师喊累。导学案的出现则彻底地改变了这种教学现状。它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的准备、教与学的实施到教与学评价的系统性设计。在这样的导学案下,学生的学习自

然要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真正地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导学案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也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比如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教师要提前发到学生手里以便做好课前预习。在导学案的设计中,特别注重了分层设计题目,关注每一层次的学生,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准备的是自助餐式的练习,让尖子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 近一年来,我不断地思索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导学案,并逐渐摸索出以下几个基本的步骤: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操作----矫正反馈----拓展延伸。 1.明确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确这40分钟要完成的任务,让他们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目标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明确哪些是重难点,哪些可以自学来解决,哪些需要老师点拨?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我让学生自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在关系。而在如何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上则由教师进行点拨。如此明确学习目标,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2.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是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指导要明确,要让学生知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哪些具体的任务。例如,在《掌声》一课中,我设计的自主学习问题是:英子上台前后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关的动作与语言描写来体会她内心的世界。

《师说》导学案(学生)

第 11课师说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学会运用。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背诵全文。 【重点】1.掌握基本文言现象,能够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难点】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巩固检测 【教具】多媒体 【教时】3课时 预习案 1、依据辅读,掌握作家、作品及标题含义。 2、读准字音,熟读文本,梳理文意。 3、完成“自学检测”所有题目,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检验预习成果。 4、将预习中疑惑记录到“预习存疑”中,以备小组探究时解决。 Ⅰ文本辅读 一、走近作者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二、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设计的一般原则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模块 教材版本(苏教版) 《技术与设计1》(必修1) 第三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时段:二课时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徐徐 2009.11.3

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能力目标: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和技术素养,增强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技术世界因设计而愈加精彩,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问:创新常常表现为什么?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设计,除了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等等,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新课学习 1.创新原则 注意:创新既包括创造或改进新产品,也包括新的生产方法或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等。 P57案例分析:洗衣机的变迁 为了使学生对创新原则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通过洗衣机实物图片和简单教具的演示,来寻找洗衣机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方法,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创新。 图片展示:市售的双缸洗衣机、套缸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图片。 书中没有套缸洗衣机的图,所以拍摄了套缸洗衣机的俯视图,让学生了解销量比较大的这种洗衣机的结构。 为了使学生了解洗衣机的创新历程,把自制的洗衣机结构教具放到视频展台下演示洗衣机的发展史。这套教具是用透明的巧克力包装盒做洗涤缸,酸奶桶做甩干桶,签字笔芯和笔杆做成转轴,硬纸片做波轮。能比较明晰的演示洗衣机从简易的“托尔”到单缸、双缸、套缸及滚筒的创新过程,关键是把几种形似复杂的洗衣机通过教具展示的简单明了,打破了创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121”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

《×××××》导学案(第×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

课堂部分公倍数和公因数易错题目 一、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A÷B=8(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B+1(或A-B=1)(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 ×15 = B,A和B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求特殊数值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下面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8和57 34和91 52和91 三、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 变形题: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几段?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72厘米,宽是40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被剪成几块?

导学提纲及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

导学提纲(预习提纲)的编写及设计要求 提纲一般包括三项内容:学习目标、自学提纲、达标测试题 (1)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 ①数量以3个为宜,不能太多。 ②内容一般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维度。 ③目标应明确、具体、易操作。关键是行为动词的使用,例如:记住……,说出……应用……等。 ④可以在目标后加备注,将学生自学中重点、难点及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⑤指导学生认定目标。自学前,应首先引导学生认读目标,从整体上感知本课学习任务,自学后再回扣目标,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2)导学提纲的具体要求: 一般包括: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学科方法指导(怎么干)、时间限定(何时完成)、自学完成情况(收获和存在的问题)等四方面的内容。 ①问题:将重点、难点、问题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几个较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能太碎;要有思维价值;关键是不能以“题”代“问题”。同时,一定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切不可将学习内容孤立呈现。 ②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做标记、做批注)等。 ③时间:对学习过程可作比较具体的时间限定,具体时间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适当调整。

④自学完成情况:在自学提纲最后设置“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栏目(方框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将自学中的难点、疑点放在其中,学会反思性学习,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打好基础。 (3)达标测试题的具体要求: ①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10分钟左右题量为宜。 ②直击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以“题”代“知识”。就是教材知识习题化。 ④一些零散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在此出现。 ⑤题型要多样。 ⑥可以随堂练或测试纸为主。 导学案的编写及设计要求 导学案也就是“课堂学案”主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及活动。导学案不等于导学提纲(预习提纲),但是可以包括预习提纲。导学案不要求全部在课前完成,预习提纲是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的方案。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教学是导学案的关键。据教学实际,由易到难组织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在教学过程中,较容易的可有学

高效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 do you do on Satuadays/Sundays? I often do homework.”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够完成Let’s try .部分听力训练。完成Let’s check.部分,对本单元进行阶段性评价。 3.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 1.重点: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Sundays ﹖I often ….”并能在情境中运用。 2.难点:正确运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谈论学习和生活实际情况。「教学准备」录音机、人物图片头饰、词组图片、小黑板或幻灯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辅助教学﹙3分钟﹚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小黑板或幻灯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 「自学指导」 1. 听Let’s try 部分录音,圈出你听到的图片。 2. 再听录音,检查开对答案。然后听录音跟读对话。 3. 听Let’s talk 部分对话,回答问题: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4. 听录音并跟读对话。 5. 同桌互读互教。 6.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本课主要句型在小组内完成小组调查活动。 7. 练习抄写对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仅要学生了解学习内容、重难点、更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二.先学环节13分钟 【Let’s try部分】 1. 利用学过的词组图片,教师询问学生的周末安排, T: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S1: I often watch TV. T: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S2: I often read books. 2. 出示Let’s try 部分挂图,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人物的周末安排。 第2/6页 3. 听录音,学生完成听音圈图的练习。 4. 再听录音,边听边读、边看。 【Let’s talk 部分】 1. 自主探究。学生自学对话,不会读或不理解地方画上线。查单词表或问问老师。教师巡视解难。 2. 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 3. 同桌互读互教,教师巡视解难。 4. 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及时纠正发音并释疑解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Let’s try 部分复习了学过的词组和句型,将听与说相结合,适当降低了学习难度,为下面的对话学习打下了基础。Let’s talk 部分通过自学、听录音跟读、互教互学,教师点拨等,中等生和优等生都能完全掌握运用。在这一环节中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