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工程学(上)答案分解

水质工程学(上)答案分解

水质工程学(上)答案分解
水质工程学(上)答案分解

14章

4.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

答:作用: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

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反应器都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纯物理过程等。例:沉淀池。

5.试举出3种质量传递机理的实例。

答:质量传递包括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

1、主流传递:在平流池中,物质将随水流作水平迁移。物质在水平方向的浓度变化,

是由主流迁移和化学引起的。

2、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存在浓度梯度的话,高浓度区内的

组分总是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平均分布状态,浓度梯度消失。如平流池等。

3、紊流扩散传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流往往处于紊流状态。水处理构筑物中绝大

部分都是紊流扩散。

6.(1)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且假

定是在恒温下操作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反应物投入反应器后,经搅拌立即与反应器内的料液达到完全均匀混合,输出的产物其浓度和成分与反应器内的物料相同

(3)推流型反应器(PF)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扩散作用,这种流型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流传递

答:在水处理方面引入反应器理论推动了水处理工艺发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只作为化学反应设备来独立研究,但在水处理中,含义较广泛。许多水处理设备与池子都可作为反应器来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化学反应、生物化学反应以至物理过程等。例如,氯化消毒池,除铁、除锰滤池、生物滤池、絮凝池、沉淀池等等,甚至一段河流自净过程都可应用反应器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介绍反应器概念,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分析研究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方法和思路。

7.为什么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比同容积的单个CSTR型反应器效果好?

答:因为使用多个体积相等的CSTR型反应器串联,则第二只反应器的输入物料浓度即为第一只反应器的输出物料浓度,串联的反应器数愈多,所需反应时间愈短,理论上,当串联的反应器数N趋近无穷时,所需反应时间将趋近于CMB型和PF型的反应时间。

8.混合与返混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返混是如何造成的?

答:区别是:返混又称逆向混合。广义地说,泛指不同时间进入系统的物料之间的混合,包括物料逆流动方向的流动。

造成返混的原因主要是环流,对流,短流,流速不均匀,设备中存在死角以及物质扩散等。例如:环流和由湍流和分子扩散所造成的轴向混合,及由不均匀的速度分布所造成的短路、停滞区或“死区”、沟流等使物料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有差异的所有因素。

9.PF型和CMB型反应器为什么效果相同?两者优缺点比较。

答:在推流型反应器的起端(或开始阶段),物料是在C0的高浓度下进行的,反应速度很快。沿着液流方向,随着流程增加(或反应时间的延续),物料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度也随之逐渐减小。这跟间歇式反应器的反应过程是一样的。推流型反应器优于间歇式反应器的在于:间歇式反应器除了反应时间以外,还需考虑投料和卸料时间,而推流型反应器为连续操作。

1.在实验室内作氯消毒试验。已知细菌被灭活速率为一级反应,

且k=min 85

.01-。求细菌被灭99.5%时,所需消毒时间为多少分钟? 解答:%5.990i

0=-C C C ,=C i 0.005,0C 细菌被灭速率等于活细菌

减少速率,)(i C r =-k ﹒C i =-0.85C i , t=85.01005.0ln 85.010

0-=-C C ×(-5.29)≈6.22()min 习题2 设物料i 分别通过CSTR 与PF 反应器进行反应过后,进水与排水中i 浓度之比均为

C0/Ce=10,且属于一级反应。K=2h 。求水流在CSTR 与PF 型反应期各需要停留多少时间。

(注:C0——进水i 初始浓度;Ce ——出水浓度)

解:CSTR 型反应器反应时间1t =)10(1-Ce

C K ;

PF 型反应器反应时间t2=Ci C k e ln 1 有题意可以得出10i e e 0==C C C C ,所以总时间T=t1+t2=5k

10k 1k 9==+h 。 所以得出在CSTR 中需要4.5h ,在PF 需要0.5h 。

题3中若采用4只CSTR 型反应器串联,其余条件同上。求串联后水流总停留时间为多少?

解: 01.00=C C n 4=n ()

()492.01101.0t +=

t=2.35min T=4t=4*2.35=9.4min

综上所述串联后水流总停留时间为9.4min

15章

2、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要叙述硫酸铝混凝

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 值的关系。

答:压缩双电层机理:由胶体粒子的双电层结构可知,反离子的浓度在胶粒表面处最大,

并沿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呈递减分布,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

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该过程的实质是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

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

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电位相应降低,因此胶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减少。另一方面,由于

扩散层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也减少,因此相互间的吸引力相应变大。从而其排斥力与吸

引力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引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吸附-电中和机理: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降低了ξ电位,使胶体的脱稳和凝聚易于发生。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上面提到的三价铝盐或铁盐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的现象,可以用本机理解释。因为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的电荷变号,排斥力变大,从而发生了再稳现象。

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 值的关系:Ph<3时,压缩扩散双电层作用。 Ph>3时,吸附-电中和作用。Ph>3时水中便出现聚合离子及多核羟基配合物,这些物质会吸附在胶核表面,分子量越大,吸附作用越强。(请具体一些)

3.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

答:这是因为当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将产生“胶体保护”作用。投加量过多时,一开始微粒就被若干高分子链包围,而无空白部位去吸附其他的高分子链,结果造成胶粒表面饱和产生再稳现象。已经架桥絮凝的胶粒,如受到剧烈的长时间的搅拌,架桥聚合物可能从另一胶粒表面脱开,重又卷回原所在胶粒表面,造成再稳定状态。

7.何为同向絮凝剂和异向絮凝?两者的凝聚速率(或碰撞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同向絮凝:由布朗运动所造成额颗粒碰撞聚集。

异向絮凝:由流体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

对于异向絮凝而言,颗粒碰撞速率N P =8KTn 2/(3v ρ),从而可得,其与水温成正比,与

颗粒的数量浓度平方成正比,而与颗粒尺寸无关。

对于同向絮凝而言,碰撞速率N 0=(4n 2d 3G)/3.从而可知,其与速度梯度成正比,与颗粒

的数量浓度平方成正比,与粒径的三次方成正比。又因为G=△u/△z,因而,碰撞速率也与相邻两流层的流速增量成正比,与垂直于水流方向的两流层之间距离成反比。

9. 絮凝过程中,G 值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沿用依旧的G 值和GT 值的数值范围存在什么缺陷?请写出机械絮凝池和水力絮凝池的G 值公式。

答:G 值表示的是速度梯度,控制混凝效果的水力条件,反映能量消耗概念。由于 G 值和GT 值变化幅度很大,从而失去控制意义。

T

gh p

G ?==νμ 10、根据反应器原理,什么形式的絮凝池效果较好?折板絮凝池混凝效果为什么优于隔板絮凝池?

答:推流型絮凝池的絮凝效果优于单个机械絮凝池,但4个机械絮凝池串联时,絮凝效果接近推流型絮凝池。

与隔板絮凝池相比,折板絮凝池的水流条件大大改善,亦即在总的水流能量消耗中,有效能量消耗比例提高,故折板絮凝池所需絮凝时间可以缩短,池子体积减小。

14.当前水厂中常用的混合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在混合过程中,控制G 值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水泵混合 混合效果好,不需另建混合设施,节省动力,大、中、小型水厂均可采用。但采用FeCl3混凝剂时,若投量较大,药剂对水泵叶轮可能有轻微腐蚀作用。适用于取水泵房靠近水厂处理构筑物的场合,两者间距不宜大于150m 。

2)、管式混合 简单易行。无需另建混合设备,但混合效果不稳定,管中流速低,混

合不充分。

3)、机械混合池 混合效果好,且不受水量变化影响,缺点是增加机械设备并相应增加维修工作。

控制G 值的作用是使混凝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15.解:当前水厂常用的絮凝设备有

1. 隔板絮凝池,优点是构造简单,管理方便。缺点是流量变化大者,絮凝效果不稳定,与

折板絮凝池相比,因水流条件不是很理想,能量消耗(即水头损失)中的无效部分比例较大,故需较长的时间,池子容积较大。

2. 折板絮凝池,优点是: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间曲折流动或在异波折板之间缩`放流动且连续

不断,以至于形成众多的小涡旋,提高颗粒碰撞的絮凝效果。缺点是间距小,安装维修困难,折板费用较高。

3. 机械絮凝池,优点是可随水质,水量变化而变化而随时改变转速以保证絮凝效果,能应

用于任何规模的水厂,缺点是需机械设备,因而增加机械维修工作。

4. 其他形式絮凝池

(1) 穿孔旋流絮凝池,优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适用于中小型水厂或与其

他絮凝池组合应用,缺点是受流量影响较大,絮凝效果欠佳,池底也容易产生积泥现象

(2) 网格,栅条絮凝池,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较短。缺点是末端池

底积泥现象,少数发现网格上磁生藻类,堵塞网眼现象。

为避免絮凝体破碎,廊道内的水流转弯处流速应沿程逐渐减小,所以G 值也沿程逐渐减小。 习题 5.某机械絮凝池分成3格。每格有效尺寸为2.6m (宽)×2.6m(长)×4.2m (深)。每格设一台垂直轴浆板搅拌器,构造按图15-21,设计各部分尺寸为:2r =1050mm ;浆板长1400mm ,宽120mm ;0r =525mm 。叶轮中心点旋转线速度为:

第一格 1v =0.5m/s

第二格 2v =0.32m/s

第三格 3v =0.2m/s

求:3台搅拌器所需要搅拌功率及相应的平均速度梯度G 值(水温按20°C 计)。 解:设浆板相对于水流的线速度等于浆板旋转线速度0.75倍。

即:w ×r=0.75v

1w =v 75.0/0r =0.71rad/s

2w =0.46rad/s

3w =0.29rad/s

得到G 值先求得P 的大小

由图15-21可得:外侧浆板1r =1.05,2r =0.93,内侧1r =0.585,2r =0.465.

1P =()r r 41

4

24131-8∑W C PL D =4×1.1×1000×1.4×0.713÷8×(1.054-0.934+0.5854-0.4654)=7.174w

同理可得:2p =45.8w ,3p =11.18w

水温20°C ,u =1.009×10-3Pa.S°

V=2.6×2.6×4.2=28.4

第一格 10004

.28009.17.1741??=G =78s 1- 第二格

G 2=S 140- 第三格

G 3=20S 1- G -=S 353

104.28009.1204078V 3P P P 1-3-321=???++=++μ 6.设原水悬浮物体积浓度105-5?=?。假定悬浮颗粒粒径均匀,有效碰撞系数α=1,

水温按15°C 计。设计流量Q=360h m 3.。搅拌功率p=195W.试求:

(1)絮凝池按PF 型反应器考虑,经15min 絮凝后,水中颗粒浓度将减低百分之几?

(2)采用3座同体积机械絮凝池串联(机械絮凝池按CSTR 型反应器考虑),絮凝池总体积与(1)相同。搅拌总功率仍为195W ,设3座絮凝池搅拌功率分别为:p 1=100W ,w 35p w 60p 32==,,试问颗粒浓度最后减低百分之几? 解:1037.614

.34K 5-?==σ,V=QT=360×0.25=90m 3 6.4390

14.1195000V p G =?==μ n

n ln KG 1t 0=,18.12n n 0=。下降了1-1÷12.18=91.8% (2)

S 5.18G S 22G S 2.31V

P G 1-31

-21

-11====μ

平均值G —

=15.3S 1-

采用CSTR 反应器并用3个串联按公式(14—11)得:

?????????????? ??=1-n 3n 0KG 1t 31 带入数字得n /n 30=6.614

=n n -10

384.88%

何谓胶体稳定性?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致使胶体粒子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粒子的布朗运动、胶体粒子间同性电荷的静电斥力和颗粒表面的水化作用。胶体稳定性分为动力学稳定和聚集性稳定两种;如图:

将排斥势能E R与吸引势能E A相加可得到总势能E。图(b)中,当x=ob时存在最大值E max,称为排斥能峰;当x<oa或x>oc时,吸引势能占优势,两胶粒可相互吸引;不过当x〉oc 时存在着排斥能峰这一屏障,两胶粒仍无法靠近。当oa<x<ob时,排斥势能占优势,且存在排斥能峰,两胶粒相互排斥。因此,只有x<oa时,吸引势能E A随x减小而急剧增大,两胶粒才会发生凝聚。如果布朗运动的动能E B>E max,两胶粒之间就可通过布朗运动克服排斥能峰而碰撞凝聚。但是天然水中胶体布朗运动的动能E B<<E max,于是胶体长期处于分散稳定状态。

17章

第9题 滤料承托层有何作用?粒径级配和厚度如何考虑?

答:滤料承托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同时对均布冲洗水也有一定作用。单层或双层滤料滤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时,承托层采用天然卵石或砾石;三层滤料滤池,由于下层滤料粒径小而重量大,承托层必须与之相适应,即上层采用重质矿石,以免反冲洗移动;为了防止反冲洗时承托层移动,美国也有采用“粗-细-粗”的砾石分层方式,上层粗砾石用以防止中层细砾石向上移动,中层细砾石用以防止砂滤料流失,下层粗砾石则用以支撑中层细砾石。具体粒径级配和厚度,应根据配水系统类型和滤料级配确定。

10、滤池反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度之间关系如何?

答:膨胀度与冲洗强度的关系:冲洗流速在最小流态化速度之前,e 随L 增大而成曲线增大;当冲洗流速在最小流态化速度之后,e 随L 成直线增长趋势。

14题、答:1.“大阻力”配水系统中孔口阻力大,优点是配水均匀性好,缺点是结构复杂,孔口水头损失大,冲洗时动力消耗大,管道易结垢,检修困难。

“小阻力”配水系统中的孔口阻力小,优缺点与“大阻力”相反,对于冲洗水头优先的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适用。

2.S1为配水系统内的水力阻抗,S2为配水孔眼的水力阻抗,S3 为承托层的水力阻抗,q 1为第一线路的流量,q 2为第二条线路的流量。

由于反冲洗水在配水系统内所走的路程不同,故

//11s s ≠

//////2233,s s s s ≈≈而

反冲洗水在池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常以池中反冲洗强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比值来表示,并要求此比值不小于0.9∽0.95,即qmin/qmax ≥0.9∽0.95

加大配水孔眼的水力阻抗S2,使S1和S2相比甚小,式中阻抗比能趋近于1,从而使得两条线路的流量比也趋近于1,适当选择S2的值,就能满足qmin/qmax ≥0.9∽0.95的要求,按这原理设计的配水系统即为大阻力配水。

3. 2902

20.n f f a ≤???? ??+???? ??ωω的推导 Q a =μω(2gH a )1/2

Q c =μω(2gH c )1/2

Q a /Q c =(H a /H c )1/2

)(H H Q Q a g a a c a 22021

νν++=

要求配水均匀性Q a /Q c ≥0.95

95022021

.)(H H Q Q a g a a c a ≥++=νν

得:H a ≥9(v 02+v a 2)/2g ─①

H a =(qF ×10-3/μf)2/2g ─②

v 0= qF ×10-3/ω0─③

v a =qF ×10-3/n ωa ─④ 将②③④代入①即为290220.n f f a ≤???? ??+???? ??ωω(令μ=0.62)

q:冲洗强度 F:滤池面积 f:配水系统孔口总面积 μ:孔口流量

系数 g:重力加速度 ω0:干管截面积 ωa :支管截面积 n:支管根数 Ha:支管a 点压头

15.小阻力配水系有哪些形式?选用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配水系有钢筋混凝土穿孔板、穿孔滤砖、滤头等形式。主要考虑因素有流速、阻力、配水系统造价等因素。

20.无阀滤池虹吸上升管中的水位变化是如何引起的?虹吸辅助管管口和出水堰口标高差表示什么?

答:无阀滤池虹吸上升管中的水位变化是由于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料层水头损失逐渐增加,虹吸上升管中水位相应逐渐升高,管内原存空气受到压缩,一部分空气将从虹吸下降管出口堰穿过水封进入大气,当水位上升到虹吸辅助管的管口时,水从辅助管流下,依靠下降水流在管中形成的真空和水流的挟气作用,抽气管不断将虹吸管中的空气排出,使真空逐渐增大。

虹吸辅助管管口和出水堰口标高差表示终期允许水头损失H 。

21.无阀滤池反冲洗时,冲洗水箱内水位和排水水封井上堰口水位之差表示什么?若有地形

可以利用,降低水封井堰口标高有何作用?

答:无阀滤池反冲洗时,冲洗水箱内水位和排水水封井上堰口水位之差表示冲洗水头,亦即虹吸水位差。

在有地形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如丘陵、山地),降低排水水封井堰口标高以增加可资利用的冲洗水头。

题目22.为什么无伐滤池通常采用2格或3格滤池合用1个冲洗水箱?合用冲洗水箱的滤池格数过多对反冲洗有何影响?

答:(1)当冲洗水头大于平均冲洗水头时,整个滤层将全部膨胀起来。若冲洗水箱水深H较大时,在冲洗初期的最大冲洗水头下,有可能将上层部分细滤料冲出滤池。当冲洗水头笑语平均冲洗水头时,下层部分粗滤料将下沉而不再悬浮。因此,采用2格或3格滤池合用1个冲洗水箱减小冲洗水箱水深,可减小冲洗强度的不均匀程度,从而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合用一个冲洗水箱的滤池数愈多,冲洗水箱深度愈小,滤池总高度得以降低。这样,不仅降低造价,也有利于与滤前处理构筑物在高程上的衔接。冲洗强度的不均匀性也可减小。

(2)一般,合用冲洗水箱的滤池数n=2-3,而以2格合用冲洗水箱者居多。因为合用冲洗水箱滤池数过多时,将会造成不正常冲洗现象。例如,某一格滤池的冲洗将结束时,虹吸破坏管刚露出水面,由于其余格数滤池不断向冲洗水箱大量供水,管口很快又被水封,致使虹吸破坏不彻底,造成该格滤池时断时续的不停冲洗。

思考题28 所谓V型池,其主要特点是是什么?

答:V型池是因双侧(或一侧也可)进水槽设计成V型而得名,其主要特点是:

(1):可采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由于反冲洗滤层不膨胀,故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粒径分布均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即所谓“均质滤料”,使滤层含污能力提高。一般采用沙滤料,有效粒径的d10=0.95~1.50mm,不均匀系数K60=(1)2~1.5,滤层厚约0.95~1.5m。

(2)气水反冲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冲洗水量太大减少。

5.设滤池平面尺寸为5.4m(长)×4m(宽)。滤层厚70cm。冲洗强度(长)×4m(宽)。滤层厚70cm。冲洗强度q=14L/(s·m2),滤层膨胀度,滤层膨胀度e=40%。采用3条排水槽,槽长4m,中心距为1.8m。求:

(1).标准排水槽断面尺寸

(2).排水槽顶距砂面高度

(3).校核排水槽在水平面上总面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解:(1).采用3条排水槽,则槽长: L=B=4m

中心距=5.4÷3=1.8m

每槽排水流量:x=0.45Q0.4 =0.45×0.1010.4≈0.18m 冲洗排水槽断面如图:

求断面模数:x=0.45Q0.4=0.45×0.1010.4≈0.18m

2x=2×0.18=0.36

(2)冲洗排水槽底厚采用,保护高0.07m,则槽顶距砂面高度

H=e·H2+2.5x+δ+0.07=0.4.×0.7+2.5×0.18+0.05+0.07=0.85m

(3)校核冲洗排水槽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

3×l×2x÷F=3×4×2×0.18÷(5.4×4)=0.2=20%<25%

满足要求

1.为什么粒径小于滤层中孔隙尺寸的杂质颗粒会被滤层拦截下来?

答:悬浮颗粒必须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才能完成去除的过程。

迁移:包括沉淀、扩散、惯性、截阻和水动力效应等5 种基本作用。

粘附:包括范德华引力、静电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絮凝颗粒间的

架桥作用等作用。

粒径小于滤层中孔隙尺寸的杂质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时,主要通过粘附作用,即在范德华引力、

静电力、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被滤层拦截。而粘附作用主要取决于滤

料和水中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而与粒径尺寸大小无关。

迁移:

1、截阻作用:悬浮物沿流线运动,与滤料表面接触时被俘获。

2、惯性作用:颗粒具有自身的惯性力而脱离流线,到达滤料颗粒表面。

3、沉淀作用:水流通过砂滤料层相当于经过无数微型沉淀池。

4、扩散作用:悬浮颗粒物存在浓度梯度,使颗粒物扩散到滤料颗粒表面被俘获。

5、水动力效应作用:水流经过砂滤层具有速度梯度G 值,使颗粒发生转动而脱离流线。

粘附:

粘附作用是一种物理化学作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颗粒表面时,在范德华引力、静电力、

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被粘附在滤料颗粒表面上,或者粘附在滤料颗粒

表面上原先粘附的颗粒上。

因此,粘附作用主要取决于滤料和水中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无需增大颗粒尺寸。第5题

1等速过滤:保持滤池进水流量不变,即滤速保持不变,则水头损失增大,这叫等速(恒速)过滤。

变水头等速过滤,“等速(恒速)过滤”实际上就是保持滤池流量Q 不变,而水头H 随滤层孔隙率减小而增加,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就是按“等速过滤”工作的。

“等速”过滤,砂滤层缝隙的流速实际上是增大的,水流剪力也不断增大,从而引起杂质颗粒的脱落和不粘附,所以水质较差,但缩短了过滤周期。

2变速过滤:水头损失保持不变,则滤速减小,这叫变速(减速)过滤。

变速过滤,滤速随时间而逐渐减小的过滤过程称“变速过滤”或“减速过滤”。普通快滤池及移动冲洗罩滤池即属于变速过滤的滤池。

“减速”过滤,过滤初期滤速较大可使悬浮质深入下层滤料;过滤后期滤速减小(但砂层缝隙中的滤速减小要缓慢得多),可防止颗粒穿透滤层,所以产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过滤周期较长。

6.什么叫负水头?他对冲洗合过滤有何影响?如何避免滤层中负水头产生?

答:“负水头”是指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

负水头会导致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而形成气囊。气囊对过滤有破坏作用,一是减少了过滤面积,使过滤时的水头损失及滤层中孔隙流速增加,严重时会影响滤后水质;二是气囊的上升可能将部分细滤料和轻质滤料带出,破坏滤层结构。反冲洗时,气囊更易将滤料带出滤池。

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可以采用增加砂面上的水深,或令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

7.什么叫滤料“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过大对于过滤和反冲洗有何影响?“均质滤料“的涵义是什么?

答:有效离径是指的是滤料经筛分后,小于总重量10%的滤料颗粒粒径。

“不均匀系数”是指的是滤料经筛分后,小于总重量 80%的滤料颗粒粒径与有效粒径之比。不均匀系数过大对于过滤和反冲洗的影响是“过大导致滤层孔隙率小,含污能力低,从而导致过滤时滤池工作周期缩短;反冲洗时,若满足细颗粒膨胀要求,粗颗粒将得不到很好清洗。料有效粒径(d10)是指通过滤料重量10%的筛孔孔径,滤料不均匀系数(K80)是指通过滤料重量80%的筛孔孔径。滤料不均匀系数过大,过滤时滤层含污能力减小;反冲洗时,为满足粗颗粒膨胀要求,细颗粒可能被冲出滤池,若满足细颗粒膨胀要求,粗颗粒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冲洗。均质滤料是指滤料均匀,K80等于1。

习题4.解:要配水均匀性达到95%以上,即>=0.95根据式17-29有

H a≥9(v2o+v2a)/2g=9(12+22)/(2×9.8)=2.3

而根据式17-30及17-33,将式17-33代入式17-30得:

H a=(v/μ)2/2g=(3/0.62)2/(2×9.8)=1.2<2.3

故该配水系统的配水均匀性不能达到95%以上。

18章

2、什么叫自由性氯?什么叫化合性氯?两者消毒效果有何区别?简述两者消毒原理。

答:各种物质介绍见下表:

4、什么叫折点加氯?出现折点的原因是什么?折点加氯有何利弊?

答:(1)当水中存在有机物且有机物主要是氨和氮化合物时,水中起始需氯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剩余氯也增加,当继续加氯时,虽然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随着加氯量的进一步增加,剩余氯又上升了。这就称为折点加氯。

1区:无余氯,消毒效果不可靠;

2区:氯与氨反应,有余氯的存在,所以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是主要是化合性氯,主要是NH2Cl;

3区:2NH2Cl+HOCl N2 +HCl+H2O,有效氯减少,NH2Cl被氧化成没有消毒作用的化合物,最后到达折点B;

4区:胺与HOCl反应完,自由性余氯增加。

(2)出现折点加氯的原因是:水中存在氨和氮的化合物

(3)折点加氯的利弊:当原水受到严重污染,一般的加氯量,不能解决问题时,采用折点加氯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它能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恶臭,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能提高混凝效果。但是,当发现水中有机物能与氯生成THMs后,折点加氯来处理水源水引起人们担心,因而人们寻求去除有机物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方法和其它消毒方法。

5、什么叫余氯?余氯的作用是什么?

答: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的再度繁殖,管网中尚须维持少量剩余氯,这部分剩余氯称为余氯。即加氯量超过需氯量时,剩余的那部分称余氯。

作用: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的再度繁殖。

19章

2、为了加快铁的氧化速度,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措施:设法升高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

原因:a当氧化剂的氧化电位远远大于铁时,则Fe2+被更快的氧化为Fe3+;

b根据反应动力学有,铁的氧化速率为dln[Fe2+]/dt= -k [OH-]2即氧化速率和[OH-]2成正比,所以高的pH值可以加快铁的氧化。

3.地下水除铁时常用什么工艺?为什么地下水除锰比除铁困难?

答:地下水常采用曝气氧化工艺。(请写出具体工艺)

由于铁的氧化还原电位低于锰,容易被O2氧化,相同pH时二价铁比二价锰的氧化速率快,以致影响二价锰的氧化,因此地下水除锰比除铁困难。

5.除铁、除锰滤料的成熟期是指什么?任何滤料是否需到成熟期后才出现催化氧化作用?答:滤料从开始使用到其表面覆盖有氧化物,形成氢氧化物膜所需的时间称为成熟期。

滤料在形成氢氧化物膜后即有催化作用,故在达到成熟期之前已有催化氧化作用。6.答:除铁滤池的滤速主要受滤池进水含铁量,滤池出水含铁量,滤层厚度,滤料有效滤径还有水的温度等影响。(请根据公式等具体分析)

11.目前应用最广的除氟方法是什么?原理如何?

答: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吸附过滤法。作为滤料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氧化铝和骨炭法两,原理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请写出具体化学式)

习题2.

解:(1)由图知3mg/l时吸附容量为0.0144mg/mg

(2)

1.643 -0.907

1.477 -1.051

1.243 -1.24

0.826 -1.565

0.591 -1.752

0.477 -1.842

由弗罗因德利希公式,做双对数线

所以:所以log K=0.07761,1/n=0.7969

所以K=100.7761=5.972,n=1.255

水质工程学下册试题

作业一 BOD: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COD: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水所消耗氧化剂中的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 TOC: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TOD: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被氧化后,分别产生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消耗的氧量称总需氧量TOD。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水体自净: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 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V)是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沉淀30分钟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

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资部分浓度。 氧转移效率 (EA):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BOD 污泥负荷率(标明公式,单位):表示曝气池内单位重量(kg)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量(kgBOD)。P14 污泥容积指数(SVI):指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分钟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SVI=SV(ml/L)/MLSS(g/L) 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泥龄:是指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长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回流比: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 R与污水流量Q的比值。 BOD—容积负荷率(标明单位):表示为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的量。P14 1、什么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往生活污水中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褐色絮凝体,该絮凝体主要由繁殖的大量微生物所构成,可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易于沉淀分离,从而得到澄清的处理出水,这种絮凝体就是活性污泥。具备的条件:P2

水质工程学试卷1 含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卷1仅供参考 给水112 王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3.有效直径d10: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

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铝盐混凝剂水解在pH=5时是以去除浊度的吸附架桥为主,而在pH=7—8时是以去除色度的电中和为主。(×) 2.在沉淀池中表面负荷指的就是水中颗粒的截流速度。(×) 3.虹吸滤池能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层中水头损失增大到一定数值造成的。(√)4.活性污泥由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污泥代谢产物、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组成。(×)还包括污泥吸附的无机物 5.污泥浓缩主要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主要脱除毛细水;干燥与焚化法,主要脱除吸附水与内部水。(\(^o^)/YES!)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澄清池与沉淀池的异同点。 澄清池也可用于混凝处理。在澄清内可以同时完成混合,反应,沉降分离等过程。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节约药剂用量。缺点是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设备结构复杂。 沉淀池可以用于出去悬浮有机物和分离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膜、活性污泥等。缺点是各种机件都在水下,易于腐蚀,难于维护。 2.写出石英砂清洁滤层过滤水头损失公式(Carman-Kozony公式),并分析各因素对水头损失影响的结果。 式中h0-----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运动粘滞系数 m0----滤料空隙率;d0-----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水质工程学复试历年试题

2002复试题(给水工程)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7选6) 1水质标准及水质参数 2分子扩散传递 3聚合氯化铝的碱化度 4自由沉淀 5均质滤料 6(电渗析的)浓差极化 7循环冷却水的浓缩系数 二, 计算题(每题8分) 1某水厂生产规模为50000d m /3,以河水为水源。河水总碱度0.12L mmol /(按CaO 计)。硫酸铝(含32O Al 为16%)投加量为24L mg /.问为保证硫酸铝水解,每天约需要投加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剩余碱度为L mmol /35.0(按CaO 计))。 2试计算粒径为0.40mm,密度为3/03.1cm g 的颗粒沉速。设平流式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为3.2米,水平流速为 0.4m/min 。要将上述颗粒全部从水中去除,沉淀池的长度最少得多少米?此时,粒径为0.36mm 的同类颗粒的去除率是多少?(已知水温为15C o ,这时水的密度为0.999g/ 3cm 3,水的动力粘滞系数为 s cm /1055.122-?)

问答题(每题12分,6选5) 1简述DLVO理论,并讨论其使用范围 2试述浅沉池理论,并对斜管(板)沉淀池与平流沉淀池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3试述滤池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均匀配水原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并说明其基本构造。 4试结合不同的水质特点,分析加氯量与余氯量之间的关系。(要求绘图说明)5简述混合床除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6写出逆流冷却塔热力计算基本方程,并对方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做简要解释

2002复试题(排水工程) 一名词解释(20分) 1水环境容量 2 BOD污泥负荷率 3临界点 4 .DOC 5SVI G 6 底(下)流固体通量 u 7污泥投配率n 8污泥比阻r 9 化学沉淀 10吸附等温式 二选择(共二十分,少选和多选无分) 1污水处理的出路是() A重复利用B排放水体C 回灌地下水D灌溉农田E降低BOD,DOC 2按物理形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可分为() A有机污染物质B溶解性污染物质C胶体污染物质D无机污染物质E悬浮固体3水体自净过程中的作用因素有(),净化的主要作用() A物理作用B水生物作用C生化作用D微生物吸附作用E化学和物化作用 4一般情况下,污水中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为(),胶体颗粒粒径为(),溶解性污染物质颗粒粒径为()。 A <0.1um B >0.001 um C 0.1~1.0 um D 0.001~0.1 um E <0.001 um F >0.1um

水质工程学排水工程题库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 1、2005年11月,造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2、污水按照来源通常分为三类,即、和降水。 3、在工矿企业生产活动中使用过的水称为工业废水,包括和两类 4、污水的最终出路包括、、三种。 5、生活污水的颜色常呈灰色,当溶解氧不足时,转呈色并有臭味。 6、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构成。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胶体或溶解性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 7、污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嗅味物质是硫化氢,它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将还原形成的。 8、嗅味的检测方法分为和两种。 9、总固体是由漂浮物、可沉降物、胶体物和溶解状态的物质所组成。总固体可进一步分为 固体和固体。 10、碱度指污水中含有的、能与强酸产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碱度、 碱度和碱度。 11、砷化物在污水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亚砷酸盐AsO2-、砷酸盐AsO4-以及有机砷,对人体毒性排序为。 12、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对微生物、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毒害作用,汞、、、、砷及其化合物称为“五毒”。 13、酚类化合物根据羟基的数目,可分为、和;根据能否随水蒸气挥发,分为与。 14、有机农药分为农药与农药两大类。 15、工业废水的BOD/COD值变化较大,如果该比值大于,被认为该废水可采用生化处理。 16、有机物根据是否易于被微生物降解分为和两类。 17、污水中有机物的种类繁多,通常难以直接进行测定,经常用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指标包括、和。

18、格栅按照除渣方式的不同分为和两种。 19、格栅按照栅条间隙分为、和。 20、气浮法可分为、散气气浮法和三类。 21、加压溶气气浮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气浮方法,分为、和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 22、沉淀类型包括、、和四种。 23、最常采用的3种沉砂池型式有、和。 24、设计流量时污水在平流沉砂池中的水平流速约为m/s。 25、沉淀池分为、、竖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几种类型。 26、油类在水中的存在可分为、、和。 27、滤池根据所采用滤料情况可分为、和三层滤料滤池。 28、滤池的工作包括和两个基本过程。 29、根据膜组件的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纳滤和反渗透。 30、胶体表面通常带有电荷,使其相互排斥,难以聚集沉淀。 31、混凝的作用机理包括、和。 32、无机混凝剂的品种较少,主要是和铝盐及其聚合物。 33、助凝剂的作用机理一般是高分子物质的作用。 34、根据固体表面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5、是选择吸附剂和设计吸附设备的重要依据。 36、吸附的操作方式包括和两种。 37、正常的活性污泥为黄褐色的絮绒颗粒,含水率很高,一般都在以上。 38、是活性污泥中起到净化污水作用的主力军。 39、根据出现情况可以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故称之为活性污泥系统的指示性生物。 40、仅在处理水质优异情况下出现,是水质非常稳定的标志。 4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分为、和接种培训法。 42、污泥培养的两个要素是和。 43、90%以上的污泥膨胀现象是由于过量繁殖引起的。 44、二沉池内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生成气体,从而使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称为。

水质工程学题库及答案给水部分[001]

水质工程学(一)复习思考题 一、 名词解释 1、 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 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2、 反应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发生化学反应的生产核心部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称为反应 器。 3、 活塞流反应器和恒流搅拌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也称管式反应器,流体是以队列形式通过反应器, 液体元素在流动的方向上绝无混合想象,每一流体元素停留时间都是相等的,各点上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度有确定值。恒流搅拌反应器:也称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物料不断进出,连续流动。反应器内各点浓度完全均匀,反应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有返混作用。 4、 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分为1、动力学稳定性2、聚集稳定 性。 5、 凝聚和絮凝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聚结成大 的絮凝体的过程。 6、 四个混凝作用机理 1、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3、吸附架桥作用机理4、 沉淀物的网捕、卷扫作用机理 7、 胶体保护当胶粒表面被高分子物质全部覆盖后,量胶粒接近时,由于“胶粒-胶粒”之间所吸附的 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或者由于带电高分子的相互排斥,使胶粒不能凝聚。 8、 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同向絮凝:指借 助于水力或机械搅拌使胶体颗粒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9、 自由沉淀和拥挤沉淀颗粒在沉降过程中不受颗粒彼此间影响的沉淀,称为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 程中相互干扰,使悬浮颗粒以接近或相同的沉速拥挤下沉,呈界面式沉降,出现清、浑水层间的明显界面(浑液面)的沉淀,称为拥挤沉淀。 10、 截留沉速和表面负荷截留沉速u0指能够全部被去除的颗粒中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表面负荷q 是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其中 Q Q q A BL = = 11、 接触絮凝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水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 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原水中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这种方式称为接触絮凝。 12、 均质滤料均质滤料指沿着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上,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的滤 料。 13、 反粒度过滤反粒度过滤指过滤时,滤料层中滤料粒径顺水流方向由大变小,以提高滤层含污能力的 过滤方式。 14、 直接过滤直接过滤指原水没有经过絮凝直接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的方式。 15、 负水头负水头指在过滤过程中,滤层截留了大量的杂质,以致于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 过该处水深的现象。 16、 滤层膨胀率滤层膨胀度指反冲洗时,滤层膨胀后所增加的厚度与膨胀前厚度之比。公式为 00 100%L L e L -=?。 17、 冲洗强度冲洗强度q 指单位面积滤料层上所通过的冲洗水量,单位为L/s ·m2。 18、 吸附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所能吸附的吸附质的量。 19、 活性炭再生在活性炭本身结构不发生成极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某种方法将被吸附的物质,将吸 附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质除去,恢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20、 需氯量和余氯量需氯量:指杀死细菌、氧化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氯量。余氯量:指抑制水 中残余细菌的再度繁殖,管网中需维持的少量剩余氯。 21、 折点加氯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量的加氯方式。 22、 高级氧化任何以产生羟基自由基作为氧化剂的氧化过程。

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水质工程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年。(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 )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 A.5~10 B.7~15 C.15~30 D.10~20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A.0.2~0.3 B.0.5~0.6 C.0.6~0.8 D.0.8~1.0 6、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8、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

水质工程学下册废水处理工程_试题库

《废水处理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污水 指经过使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水,也包括降水。 2、生活污水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并为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 3、工业废水 指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和排放的水。 5、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污染物稳定化所消耗的氧量。 6、化学需氧量(COD) 指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稳定化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所折算成的氧量。 7、总需氧量(TOD) 指有机污染物完全被氧化时所需要的氧量。 8、总有机碳(TOC) 指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 9、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在其环境容量围,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 13、污水的物理处理法 指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14、污水的化学处理法 指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5、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指利用微生物新代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的法。 16、沉淀 水中的可沉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一种过程。 17、活性污泥法 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群的连续培养,经凝聚、吸附、氧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法。 22、污泥龄 指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 23、BOD-污泥负荷率N S 指单位重量的污泥在单位时间所能代的有机物的量。 24、污泥膨胀现象 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变少,颜色也有变异,即为污泥膨胀现象。 25、容积负荷率Nv 指单位容积曝气区在单位时间所能承受的BOD数量。 26、表面负荷 指单位时间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水质工程学下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4×5分 1、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11页 MLSS=Ma+ Me+ Mi+ Mii ①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有活性的微生物) ②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 ③由污水挟入的并被微生物所吸附的惰性有机物质(含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 有机物)(Mi)(吸附在活性污泥上未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 ④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ii)(无机悬浮物固体) 2、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MLVSS=Ma+ Me+ Mi 11页 MLVSS与MLSS 的比值用f表示,即f=MLVSS/MLSS;f 值一般取0.75左右。 3、SV(污泥沉降比又称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混合液溶剂的百分率,以“%”计。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映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量。12页 4、SVI污泥指数:是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能够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12页 5、SRT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指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从工程上来说,在稳定条件下,就是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14页 6、HRT(水力停留时间):指污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曝气池的平均停留时间,也称曝气时间。 7、Lv(BOD容积负荷率):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P 14 8、Ls(BOD污泥负荷率):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量。 P14

广州大学水质工程模拟试卷(含水质1和水质2)

模拟试卷1 来源:广州大学水质工程学发表时间:2005-5-24 最近更新时间:2008-5-25 • 填空(20 分,共20 个空,每个 1 分) 1 、污水的最终出路有:、、。 2 、按在处理厂中的位置,沉淀池分为、。 3 、按作用水头分,有和; 从进、出水及反冲洗水的供给与排除方式分有、和。 4 、均化池的混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5 、浮选分离的对象是及等。 6 、去除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主要有、、和等。 • 名词解释(24 分,共8 题, 每题3 分) 1 、BOD 5 2 、COD Cr 3 、滤池的反冲洗强度 4 、表面负荷 5 、压缩双电层 6 、滤料的有效直径和不均匀系数 7 、离子交换树脂的全交换容量 8 、赤潮 三、问答(28 分,共 4 题,每题7 分) 1 、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 2 、为什么乳化油单独存在于水中时,适合用气浮法处理 3 、试叙述脱稳和凝聚的原理 4 、铝盐和铁盐作为混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发挥哪三种作用在不同pH 条件下哪种作用为主 四、计算题(28 分,共 2 题,每题14 分) 1 、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排入河流。废水最大流量15000m 3 /d ,BOD 5 =40mg/L ,DO=2mg/L ,水温25 ℃。废水排入口上游处河流最小流量为 3 /s ,BOD 5 =3mg/L ,DO=8mg/L ,水温2 2 ℃,设废水与河水瞬间混合均匀。20 ℃时,k 1 = -1 ,k 2 = -1 。求临界亏氧量及其发生时间。~2 3 ℃时水中饱和溶解氧取L 。(此题1 4 分) 2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拟设计机械刮泥的幅流式二次沉淀池,其设计人口数N=40000 人,最大设计流量Q max =2900m 3 /h ,q= 2m 3 /(m 2 h) ,沉淀时间T 取,人均湿污泥量为L /( 人d) ,污泥清掏周期为4h ,污泥斗为圆台形,上下口半径分别为2m ,1m ,斗壁倾角为60 度,池底径向坡度,池数n=2 。超高h 1 取m ,请设计此幅流沉淀池。(本题1 4 分)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联系方法| 意见建议| 客户服务| 服务条款 Copyright@ 2005 rights reserved 版权属广州大学

水质工程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水质工程学(上)考试试卷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2’×10) 1 给水工程的规划应在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 )年。( A ) A.5~10;10~20 B.5~10;15~20 C.5~10;10~15 D.10~20;20~30 2 设计供水量应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C )。 (1)综合生活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3)消防用水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6)公共建筑用水 A.全部 B.(1)、(2)、(4) C.(1)、(2)、(3)、(4)、(5) D.(1)、(2)、(3)、(4)、(5)、(6) 3 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B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 A.5~10 B.7~15 C.15~30 D.10~20 4 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应考虑( A )的配水和集水。 A.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

5 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B )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 A.0.2~0.3 B.0.5~0.6 C.0.6~0.8 D.0.8~1.0 6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A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1.0 B.1.2 C.1.5 D.0.8 7 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C )。 A.1.0%~1.5% B.1.5%~2.0% C.0.20%~0.28% D.0.6%~0.8% 8 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A )氧化法。 A.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 9 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C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 A.计算 B.经济比较 C.试验 D.经验 10 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A )一般可采用5%~10%。 A.回流比 B.压力比 C.气水比 D.进气比 二、名词解释:(4’×5) 1、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 2、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

水质工程学试卷2 含答案.(优选)

水质工程学考试2 给水112 王雷一:填空题 1. 常用无机混凝剂有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2. 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可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干扰沉淀等。 3. 过滤技术中,工程中常用的滤池有粗滤料滤池、无阀滤池、生物滤池等。 4.莫诺特公式表示为: 5. 需氧量与底物降解关系公式表示为: 6. 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吸附阶段和微生物降解阶段 7. 按照工作原理,稳定塘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曝气塘 8. 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主要有: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 二:判断题 1.无阀滤池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池中水头损失超过一定的数值造成的。(√) 2.活性污泥SVI超过多少的时候沉降性能好与差解释:SVI值低,沉降性能 好!SVI 3.曝气池需氧量包括 BOD需氧量。(√) 三:名词解释 1.异向絮凝: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胶体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异向絮凝”。 2.同向絮凝:由外力推动所引起的胶体颗粒碰撞聚集称为“同向絮凝”。 3.表面负荷: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4.污泥膨胀:污泥变质,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减少,体积膨胀,不易沉降的现 象。 5.污水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无机物, 使水得到净化的污水处理方法。 6.厌氧氨氧化: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

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四:简答题 1.解释“胶体颗粒稳定性”的概念,并分析水中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胶体稳定性的原因:①胶体动力稳定性由于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强烈的布朗运动使其克服重力作用而不下沉,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水溶液中。 ②胶体的带电稳定性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状态而稳定。 ③胶体的溶剂化作用稳定性 2.简述滤池大阻力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及其优缺点,试举例说明两种配水 系统所使用的物质形式和常用材料。 大阻力配水系统原理:穿孔管上总的开孔率很低,产生较大的水头损失,孔口水头损失远高于配水系统中各孔口处沿程损失的差别,实现了配水均匀。 优点:能定量地控制反冲洗水分布的均匀程度,工作比较可靠。缺点:水头损失较大 小阻力配水系统:优点:反冲洗时,消耗的水头损失很小,为滤池反冲洗提供便利条件。缺点:分布水的均匀程度较差 穿孔管配水系统是滤池中常用的一种大阻力配水系统。由干管和支管组成,在管道网上铺设数层砾石承托层,承托层上铺滤层。 孔板是一种常用的小阻力配水系统。 3.生物脱氮的机理是什么。 同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4. 试述Monod方程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意义。 莫诺特方程: 莫诺特公式描述的是微生物比增殖速率或底物比例用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完全混合曝气内的活性污泥一般处于减衰增殖期。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

1.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在持续一段时间 后,在污水中即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是称为活性污泥。 2.污泥龄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3.活性污泥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2)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残留物(3) 由原污水夹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4)由污水夹入的无机物质 4.MLSS和MLVSS ----------ML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有的活性 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LSS=Ma+Me+Mi+Mii MLVSS即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MLVSS=Ma+Me+Mi 5.污泥沉降比SV-------单位mg/L混合液,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 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它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活性污泥量,可用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地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6.污泥指数SVI------单位ml/g,物理意义是在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静沉后,每g干 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SVI=SV/MLSS.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过高,说明污泥的沉降性不好,并且已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 7.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V1/V2=W1/W2=(100-p2)/(100-p1)=C2/C1,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 8.厌氧消化的投配率-----投配率是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数。投配率过高,消 化池内脂肪酸可能积累,pH下降,污泥消化不完全,产气率降低;过低,污泥消化较完全,产气率较高,消化池容积大,基建费用增高。 9.厌氧消化的C/N比-----合成细胞的C/N约为5:1,因此要求C/N达到(10-20):1为宜。C/N太高, 细胞的氮量不足,消化液的缓冲能力低,pH值容易降低;太低,氮量过多,pH值可能上升,铵盐容易积累,会抑制消化过程。 10.最小污泥龄------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 11.污泥脱水-----指用真空、加压或干燥方法使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储运成本。 12.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方式异步培驯法、同步培驯法、接种培驯法。 13.生污泥、消化污泥、可消化程度生污泥包括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腐质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称为消化污泥。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14.消化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方式逐步培养法、一次培养法 15.污泥机械脱水有几种方法真空过滤脱水、压滤脱水、滚压脱水、离心脱水 16.气浮中产生气泡的方法电解法、散气法、溶气法 17.废水中常用混凝剂:石灰、碳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 18.化学沉淀影响因素:同名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 19.硝化反应:指氨氮在亚硝化菌氧化下变成亚硝酸氮,继而亚硝酸氮再由硝化菌氧化为硝酸盐的化学反应。 20反硝化作用:由一群异养菌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将烟硝酸氮和和硝酸氮还原成气态氮(N2)或N2O 的过程。 21.氧化沟:又称连续循环反应器,它池体狭长,池身较浅,曝气池一般呈封闭的环状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池中作不停的循环流动。 22.水力停留时间:指水从池体一段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1. 除铁、除锰的基本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质工程学考试题1

十四章---给水概论1、概略叙述我国天然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特点答:1)江河水中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浊度高于地下水。江河水的含盐量和硬度较低。宜受污染,因而水的色、臭、味变化较大,有毒或有害物质易进入水体。水温不稳定,夏季常不能满足工业冷却用水的要求。2)湖泊水库水,浊度低含盐量比河水高,流动性小。(3海水含盐量高,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几乎不变。4)地下水水质、水温较稳定。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地下水硬度高于地表水 十五章----混凝 1、混凝:通过投加某种药剂,使水中的胶体及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 2、动力学稳定性:是指颗粒布朗运动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 3、聚集性稳定性:指胶体粒子之间不能相互聚集的特性。 4、ζ电位:胶体滑动面上(或称胶体表面)的电位即为ζ电位。 5、φ电位:胶体表面电位,即总电位。 6、混凝的机理: 1)、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2)、吸附—电性中和作用机理3)、吸附架桥作用机理4)、沉淀物的网捕、卷扫作用机理 7、混凝剂种类:铝系:硫酸铝 明矾 聚合氯化铝(PAC ) 聚合硫酸铝(PAS ) 铁系: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聚合硫酸铁(PFS ) 聚合氯化铁(PFC )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 ) 8、异向絮凝和同向絮凝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同向絮凝:指借助于水力或机械搅拌使胶体颗粒相碰撞而凝聚的现象。 9、甘布公式:p gh G T μν==?式中g-----重力加速度,9.8米每平方秒;h----混凝设备中的水头损失,m ;v-----水的运动粘度,平方米每秒;T----水流在混凝设备中的停留时间,s 10、速度梯度:G 是速度梯度,是相邻两流层的速度增量和垂直于水流方向的两流层之间的距离的比值。 影响混凝效果因素:1).混凝剂的种类和投量 2)水力条件和作用时间 3).水温影响4).水的PH 值和碱度影响5).水中悬浮物浓度影响6).水中杂质影响 11、混凝剂的投加方式:1)、泵前投加 该投加方式安全可靠,一般适用于取水泵房距水厂较近者 2)、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 该投加方式安全可靠,但溶液池位置较高。适用于取水泵房距 水厂较远者 3)、水射器投加 该投加方式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溶液池高度不受太大限制,但水射器效 率较低,且易磨损。 4)、泵投加 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计量泵,一是采用离心泵配上流量计。采用计量泵不 必另备计量设备,泵上有计量标志,最适合用于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 12、混合方式、优缺点及控制G 值的作用:1)、水泵混合 混合效果好,不需另建混合设施,节省动力,大、中、小型水厂均可采用。但但采用FeCl 3混凝剂时,若投量较大,药剂对水泵叶轮可能有轻微腐蚀作用。适用于取水泵房靠近水厂处理构筑物的场合,两者间距不宜大于150m 。 2)、管式混合 简单易行。无需另建混合设备,但混合效果不稳定,管中流速低,混合不充分。 3)、机械混合池 混合效果好,且不受水量变化影响,缺点是增加机械设备并相应增加维修工作。控制G 值的作用是使混凝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 13、絮凝设备、优缺点及G 值应自进口值出口逐渐减少的原因:1)、隔板絮凝池 包括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优点:构造简单,管理方便。缺点:流量变化大者,絮凝效果不稳定,絮凝时间长,池子容积大。2)、折板絮凝池 优点:与隔板絮凝池相比,提高了颗粒碰撞絮凝效

水质工程学(二)试卷A-的标准答案

孝 感 学 院 2007 —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答案 考核课程: 水质工程学(二) 考核类型: 考试 考核形式: 闭卷 学生所在院系: 城建学院环境工程系 年 级: 0418241 试 卷: A 1、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污泥中的有活性的微生物群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对污水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且此污泥具有较好的沉淀性能的方法。 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包含MM e 、M i 、M. 3、污泥指数: 指每千克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 计。 4、污泥龄:指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成到排出的平均时间。从 5、氨化反应:污水中有机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为NH-N 的过程。 6、反硝化作用:由一群异养型微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将亚硝酸氨 和硝酸氨还原成氮气或氧化氮的过程。 7、生物膜法:污水中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慢慢附着在固体无的表面形成外层为好氧菌里面为厌氧菌的膜状微生物污泥而来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的过程。 命题教师 院系负责人签 【第 1页 共5 页】 8、生物转盘: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它由许多平行排列淹没在水 槽中的圆盘或盘片所组成,当其在污水中转动时就可以处理污水中的一、 概念题……………………………………………(20 分)

污染物。 9、厌氧的水解阶段:在污水中比较复杂非溶解性的有机物在产酸细 菌胞外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的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10,稳定塘:是人工适当修理或人工修建的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 1、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的四阶段是适应期、对数增殖期、减数增殖期和内源呼吸期。 2、MLSS=Ma + M + Me + M ii 3、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英文缩写是CAS 4、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的英文缩写是HPOAS 5、鼓风曝气的空气扩散装置分为微气泡扩散装置、中气泡扩散装置、水力剪切式空气扩散装置、水力冲击式空气扩散装置、射流式空气扩散装置和水下空气扩散装置。 6、回流污泥量的控制方法有:定回流污泥量控制、与水量成正比例控制、定MLSS 浓度控制和定F/M控制 7、PHB是聚-β-羟基丁酸的英文缩写 【第 2 页共5页】 三、简答题………………………………………………………(70 分) 1、简述污水处理工艺的历史进程(按处理对象说)(4分) 答:在欧洲,最早有规模的处理外排污水的方法,主要是杀死水中的病毒等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随着外排水中的有机物逐步增加,且有机物浓度已超过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时,人们则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水中的营养物质N、P 等大量排放,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水质工程学下册废水处理工程_试题库

废水处理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污水指经过使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水,也包括降水。 2、生活污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并为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 3、工业废水指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和排放的水。 5、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污染物稳定化所消耗的氧量。 6、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稳定化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所折算成的氧量。 7、总需氧量(TOD)指有机污染物完全被氧化时所需要的氧量。 8、总有机碳(TOC)指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 9、水体自净作用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 13、污水的物理处理法 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指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 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14、污水的化学处理法指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15、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指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的方法。 16、沉淀水中的可沉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一种过程。 17、活性污泥法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群的连续培养,经凝聚、吸附、氧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22、污泥龄指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值。 23、BOD-污泥负荷率N S 指单位重量的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代谢的有机物的量。 24、污泥膨胀现象 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 值增高,污泥的结构松散和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变少,颜色也有变异,即为污泥膨胀现象。 25、容积负荷率Nv 指单位容积曝气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BOD数量。 26、表面负荷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水质工程学(下)

一、名词解释 1、污泥回流比: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流量Q之比。 2、半速度常数: Ks为当μ= 1/2μmax时的底物浓度,也称之为饱和常数。 3、CAST: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它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择器及污泥回流设施,并对时序做了一些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艺的可靠性及效率。 4、湿地处理:将污水投放到土壤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且生长有耐水植物的沼泽地上,是使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在耐水植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净化一种土地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5、污泥调理: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污泥的浓缩脱水效率,并为经济地进行后续处理而有计划地改善污泥性质的措施。 6、SVI :污泥容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g计。 7、活性污泥:在微生物群体新城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的活力,故称活性污泥。 8、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9、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层(床)反应器,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方法,又叫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10、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能够过量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环境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除系统外,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二、简答题 1、影响产酸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PH、污泥龄、搅拌和混合、营养与碳氮比。 2、评价曝气设备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 答:评价曝气设备性能的指标有: (1)动力效率Ep:每消耗1kWh电能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以kgO2/(Kw?h)计;

水质工程学复试历年试题

2002 复试题(给水工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7选6) 1 水质标准及水质参数 2 分子扩散传递 3 聚合氯化铝的碱化度 4 自由沉淀 5 均质滤料 6(电渗析的)浓差极化 7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系数 二,计算题(每题8 分) 1某水厂生产规模为50000m3/d ,以河水为水源。河水总碱度0.12 mmol/L (按 CaO计)。硫酸铝(含AI2O3为16%投加量为24mg/L .问为保证硫酸铝水解,每天约 需要投加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剩余碱度为0.35mmol/L (按CaO计))。 2试计算粒径为0.40mm,密度为1.03g/cm3的颗粒沉速。设平流式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为3.2米,水平流速为0.4m/min。要将上述颗粒全部从水中去除,沉淀池的长度最少得多少米?此时,粒径为0.36m m的同类颗粒的去除率是多少?(已 知水温为15o C ,这时水的密度为0.999g/ cm33,水的动力粘滞系数为 22 1.55 10 2cm2/s) 问答题(每题12分,6 选5) 1简述DLVO!论,并讨论其使用范围

2试述浅沉池理论,并对斜管(板)沉淀池与平流沉淀池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3 试述滤池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均匀配水原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并说明其基本构造。 4 试结合不同的水质特点,分析加氯量与余氯量之间的关系。(要求绘图说明) 5简述混合床除盐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6 写出逆流冷却塔热力计算基本方程,并对方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做简要解释 2002复试题(排水工程) 一名词解释(20 分) 1 水环境容量 2 BOD污泥负荷率 3 临界点 4 .DOC 5SVI 6 底(下)流固体通量G u 7 污泥投配率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