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尔兹转体180

华尔兹转体180

华尔兹转体180
华尔兹转体180

华尔兹转体180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华尔兹转体180。

首先对本次课的教材做简要分析。

华尔兹舞是现代交谊舞和国际标准舞的基本舞种,也是校园集体舞《小白船》的基本舞蹈元素。其舞曲优美、抒情,旋律清晰,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圆滑飘逸。通过华尔兹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敏素质的发展,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等课程目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健康个性也有积极作用。华尔兹转体180是华尔兹舞蹈的最基本动作之一,但本次说课的主要参考依据是校园集体舞《小白船》的转体动作,与华尔兹转体180度有一定区别,所以本课以左转90度和转体180为主要教学内容。

根据这个教材的特点与学习要求,我把本次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左转过程中的脚步动作,教学的难点在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接下来介绍一下学生的情况(学情分析)

本次课预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三小学5年级的学生,总人数为40人,男女生数量相当。

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善模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特别是协调性、灵敏性、审美情趣等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是学习以韵律与协调为主要特征的舞蹈类教材的最佳时机。在前面的教学中学会了华尔兹的前进后退步和波浪步等动作,已经熟悉了华尔兹的音乐节奏及其舞姿要求,这是本课教学的学习基础。

在上述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水平三的目标与要求,我确定了下列四个领域的学习目标。

在认知领域:主要通过课堂讲解与学习,知道转体90度和180度的基本动作要点。

技能领域:通过反复练习和体验,能够在正确的身体姿态和音乐节奏下完成华尔兹左转90度和180度动作,并能够在下组合练习中运用。

第三是情感领域:通过良好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参与意识强,对华尔兹舞蹈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后是身心发展领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与活动,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灵敏素质等得到发展,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第四方面介绍本课的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力图通过精心设计,营造轻松、活泼、动感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优美动感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获得积极的成就体验。通过启发式教学,运用演示、比较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所学技能意义与方法的理解;通过采用A+B+C的方法,把动作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各个身体部位等动作进行合理分解,再有节奏地进行组合,最终形成完整的规范技能;通过体验法,改变传统的简单模仿教学,学生边练习边感受动作的要领以及其中的美感,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第五是教学过程设计。

按照本课的教材特点,我把全课设计为温故知新、左转90度学习、转体180学习和拓展展示等教学环节。

在集合、问好等课开始时的常规活动后,通过队伍调动把把学生带到圆上,1、3两排在内圆,2、4在外圆,呈男女生一一间隔开来。跟着《小白船》的音乐,相邻的男女生为一对,在老师的语言提示和两对体育骨干的带领下,共同练习《小白船》第一段前两个8拍的动作,老师注意观察和纠正错误,特别是前进后退步的动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增加要舞和前奏环节再按照圆形队形重复练习两遍。通过练习,一方面巩固前进后退步、波浪步等动作,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新技能起到良好的诱导作用。这个环节总共用时10分钟。

接下来进入左转90度环节。首先在体育骨干的配合下示范左转90度动作,然后在慢动作示范下讲解动作要点(动作要点是:男女生分别向右前方进右脚,当重心移至脚掌时,男女生同时开始左旋转90度,同时左脚跟上并向右脚,男女生双手握住由下上移至胸前。不要说,但要知道,防止提问),强调转体时男女生的配合和旋转的尺度(一边示范一次左转90度一边说,注意肢体语言的配合),接着按照原来的队形和组对,先在老师语言提示下练习,然后没对学生分别自主练习,老师到队伍中巡视纠错,最后在音乐节奏下同时练习。基本掌握前进左转90度后,按照同样的程序学习后腿左转90度。左转90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华尔兹转体的基本身体感觉,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经过12分钟左转90度学习后,就进入了本次课的转体180学习环节。队形和组对不变,老师与一名骨干示范,并同时讲解动作要点(男生左转后向前进右脚,女生则右转后向前金左脚,当重心移至脚掌时,另一脚跟上并脚,男生右手、女生左手相握由下摇摆至两人侧上方,另一手背身后,两人背对背。接下来在反向复原。不要说,但要知道,防提问),强调

男女生出脚、移动过程中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转体过程的出脚的幅度要一致,姿态要优美(配合示范说)。练习步骤是先按照老师的指导节拍练习,然后每对自主练习,教师巡视纠错,发现学生都基本能够完成动作后,再按照音乐的节奏反复练习。整个环节的教学大约需要8分钟。

最后是拓展展示环节,首先把本次课新授的左转90度和转体180结合反复练习3-4遍,学生能够熟练完成后,把上次课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也就是《小白船》的第一段前4个小节。为了提高练习兴趣,安排内圈和外圈的同学再先后各表演一遍,最后把前奏结合起来练习一遍。结束后老师对全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布置课后练习的要求,宣布下课。整个环节用时10分钟。

我说课的第六个方面是教学媒体。

按照本次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和目前一般小学的场地器材资源情况,本课需要使用场地包括一片球场大小的范围,一个录音机,以及含有圆舞曲、校园集体舞《小白船》的光盘等。

尊敬的各位评委,这就是我本堂课的基本设计,毕竟是在本人对相关理论理解下的一个理想化的教学设计,其中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评委指正。

板书设计:中间主题栏:华尔兹转体180

左侧标题栏: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温故知新

教学策略左转90度

教学过程转体180学习

教学媒体拓展展示

右侧简要画图:画内外两个圆就可以了

华尔兹教学之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

华尔兹教学之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 华尔兹教学之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一: 慢三是属于三步, 三步, 顾名思义, 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它的重音在第一拍, 后两拍是弱音, 节奏是" 强, 弱, 弱"。我们说过, 在男士请了女伴之后, 摆好舞姿, 男舞伴前进左脚, 女舞伴后退右脚, 那么在慢三中, 对于男士,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左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右脚, 以后都是重音在左右脚轮换. 对于女舞伴亦是一样,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右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左脚, 接着轮换. 这是与慢四非常明显的不同。 慢华尔兹也称维也纳华尔兹, 用V表示。俗称快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是社交舞的一种。 维也纳华尔兹舞曲旋律流畅华丽,节奏轻松明快,为3/4拍节奏,每分钟56~60小节,每小节为三拍,第一拍为重拍,第四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六拍走六步,二小节为一循环,第一小节为一次起伏。基本动作是左右快速旋转步,完成反身、倾斜、摆荡、升降等技巧。舞步平稳轻快,翩跹回旋,热烈奔放。舞姿高雅庄重。维也纳华尔兹的音乐称为圆舞曲,著名的约翰·施特劳斯为华尔兹谱写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 起源 慢华尔兹的起源要追溯到12、13世纪并发现于一种叫做“Nachtanz”舞里。维也纳华尔兹起初来自巴伐利亚,过去称之为“German”。然而,另外一些人对维也纳华尔兹的这个起源持有疑问。1882年1月17日,有一篇出现在巴黎杂志上的文章---“La Patrie”(祖国),声称华尔兹是1178年首次在巴黎出现的,当时不是叫华尔兹这个名字,应该是以普罗旺斯(法国东南部一地区)的Volta命名的。大概这种舞是3/4节奏,其法国人认为他们是维也纳华尔兹的先驱。 第一支华尔兹舞曲是在1770年出现的,1775年传入巴黎,但过了一段时间才变得很流行,1813年Byron先生谴责华尔兹舞是不贞洁的,1816年华尔兹才被英格兰人所接受,但对华尔兹的争论远没有停止。1833年,Celbart小姐出版了一本名为“Good Behavior”的书,据书上她称华尔兹是“一种少女跳的过于放纵的舞蹈”(尽管当时已允许已婚女士跳华尔兹)。慢华尔兹于华尔兹的相同之处 同属摩登舞类,都是3/4音乐,舞蹈的技巧一致;不同:节奏快慢大,华尔兹动作多技巧复杂,维也纳动作少,技巧不多。具体见以下介绍: 华尔兹舞(Waltz)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是维也纳华尔兹(快三步)的变化舞种。19世纪中叶,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改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改变成连贯滑动的慢速步型,即今之华尔兹舞。 流行交谊舞和国际标准交际舞相比较,就显示出简易好学,轻松自由的特点。而且灵活性强,不受人数多少和场地大小的限制,容易组织活动,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华尔兹教学之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简述 华尔兹舞以舞中“皇后”而著称。它多以旋转为主配合其他舞步花样,舞姿起伏回旋和舒展,高雅流畅。以3/4拍为乐曲,节奏为强→次强→弱。每步占一拍,一个小循环跳三步。第一步落在强的一拍上,舞步步幅为大,中,小。迈第一步,左脚后跟柔和地先着地,步幅大重心低;第二步、第三步,中心逐渐升高,前脚掌着地。 华尔兹教学之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二:

维也纳华尔的舞步跳法详解 文档

维也纳华尔?的舞步跳法详解 维也纳华尔兹七个舞步是:右转步、左转步、前进换步、后退换步、原地右转步、原地左转步及反向抑制步。 维也纳华尔兹基本舞步要领:“第一步要大,时间也长,是要有足够的下沉,开胯和左脚并进和压地的结果。第二步是侧行向前前进,带出弧线型的摆荡,第三步是紧跟并脚,在并脚的同时,踩地后,扭腰转胯,接下一步的456。 1,先来了解一下维尔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的音乐 听音乐时应将音乐听为1.2.3.4.5.6.而不是两次1.2.3.——1.2.3.。由此对Viennese Waltz音乐的处理也不一样,男伴是1.2.3.4.5.6,女伴是4.5.6.1.2.3。1.2.3和4.5.6的处理是不一样的,one的时间值大概是1.5拍的样子,two和three的时间也当然是0.75拍了;four的时间值为一拍,five的时间值为1.25拍,six的时间就是0.75拍了。各步的时间值大抵是这样个算账法,但并不是绝对的。 了解了时间值之后,就可以进一步从时间值中分析到每一步的步法了。等你熟练地、正确地掌握了Viennese Waltz的技术、技巧和舞蹈风格后,视乎很快的Viennese Waltz音乐,会在你的心目中就越来越慢了! 2,说说右转步吧 总的说就是第一步摆开,第二步直上,第三步不转,第四步从远端向舞程线方向直退,等女生,后三步几乎是没有转度的。 ——1.(one):这是强拍,前进者要发力的。先下降,切忌在下降时出脚,然后在身体的向前的同时出脚,不能撇脚,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脚到身体到这个法则,在完成脚部动作之后,身体要继续向前前进。如果按这种要领作one的时间值就象前面

交谊舞慢三步有哪些基本步

一、基本姿势 男子的左手应轻握女子的右手,右手轻靠女方的腰部左侧正中,不能超过中部。 女方的左手应轻搭在男士的右肩上,右手轻轻地放在男子的左手掌上。双方的脸部不可以贴在一起,不应把头搁在对方的肩上,身体也不应靠得太紧。 双方在共舞时应神态自然,轻松自如,双方通过协调一臻的配合达到舞姿美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 二、基本舞步 慢三步特点:华尔兹舞步就是大家熟悉的慢三步,这个舞蹈风格是,如同行云如水,波涛起伏,它的音乐节奏是3/4拍的,分为重、轻、轻。通常在这三拍里我们各跳一步,男士通常左脚开始起舞,女生通常是右脚起舞。下面给大家介绍10种交谊舞慢三步基本步: 1.左脚并换步(重、轻、轻共3拍,共3步) 男士左脚向前,脚跟到全脚1;右脚踏旁边,用脚指尖的部位2;左脚并向右脚3。 女士右脚向后退1;左脚向旁边2;右脚并向左脚3。 2.右脚并换步(重、轻、轻共3拍,共3步) 男士的右脚向前,脚跟到全脚1;左脚踏旁边,用脚指尖的部位

2;右脚并向左脚3。 女士左脚向后退1;右脚向旁边2;左脚并向右脚3。 3.右转步(每一节的转动为135°左右,共6步) 和左转步一样共有6步,通常分为前三步和后三步,在运用可以用前三步,也可以用后三步。 右转步的前三步:男士右脚向前,身体向右转,脚跟落地1;身体继续向右转,左脚踏旁边,用脚尖的内侧2;右脚并向左脚,身体稍微向右转3;左脚后退,身体右转4;右脚踏旁边5;左脚并向右脚6。女士左脚后退,身体向右转1;右脚踏斜前方2;左脚并向右脚3;右脚继续向前,身体向右转4;左脚向旁边5;右脚并向左脚6。 4.左转步(每一节的转动为135°左右,共6步) 男士向着斜中央,左脚向前,身体开始向左转1;右脚踏旁边2;左脚并向右脚3;右脚后退4;左脚踏旁边5;并步6。 女士右脚弧线后退1;左脚踏旁边2;右脚并向左脚3;左脚继续向前,身体向左转4;右脚踏旁边5;左脚并向右脚6。 5.右顺转(右顺转共3步) 右顺转有两种跳法:第一种,男士左脚后退1;右脚并向左脚2;做合跟的旋转,左脚向前3。 第二种,左脚后退1;右脚后退踏旁边,在右脚上继续转2;左

WDSF季军选手维也纳华尔兹竞技组合编排的研究

WDSF季军选手Evaldas Sodeika/Leva Zukauskaite 维也纳华尔兹竞技组合编排的研究 1前言 1.1选题依据 随着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快速发展,标准舞也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得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标准舞优秀选手,并且在近几年标准舞比赛中,我国选手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而想要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组合编排的好坏决定了其成绩,只有新颖、亮眼的组合编排,才能够吸引观众及裁判的目光,并且高质量的组合编排能够充分发挥出舞者的自身优势和竞技水平,流畅、连贯的完成组合编排,使得整个套路更具有表现力和魅力[1]。维也纳华尔兹作为标准舞中的一个重要舞种,是标准舞选手综合实力展现的一个舞种,随着标准舞的发展,维也纳华尔兹动作编排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不论是在步伐、音乐处理,还是在技术难度上,均明显超过过去的维也纳华尔兹舞竞技组合,过去的竞技组合编排更多的是单一的步伐,而现在编排更具多样性,也能够体现不同选手的独特性特点,也正是在这种多样性组合编排下,维也纳华尔兹舞的表现力也随之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以更加丰富、饱满的表现力,展现在观众和裁判面前。本研究通过对国际优秀的标准舞选手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这对优秀选手的维也纳华尔兹竞技组合编排,能够为我国标准舞选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标准舞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运动项目,舞蹈动作较为复杂,并且通过查阅与观看世界标准舞比赛的相关资料,发现在维也纳华尔兹舞上的成套动作编排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化,这一方面说明了选手的技术、技能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反过来也体现了选手高超的技术、技能水平。不过成套动作编排不仅仅提现在动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上,更多的表现在选手所完成动作的难度及质量,以及对音乐节奏处理、创新性、艺术表现力等,可以说成套动作编排的质量直接影响参赛选手的成绩。而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就要注重竞技组合编排的技术难度,增加艺术表现力,合理的运用音乐节奏及风格特点,使选手充分发挥出自身独特的技术、技能,从而缩小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 本研究对在WSDF中获得季军的优秀选手Evaldas Sodeika/Leva Zukauskaite,在维也[1]何宇,陈立农.从近2届黑池舞蹈节探讨我国体育舞蹈发展趋势及对策[J].运动,2012,3(22):19-20.

华尔兹舞步图解

1. 1.1、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 方步是由一个前进基本步和一个后退基本步在运动中构成 的。由于约定俗成的男左女右起步习惯,进左退右和迟左 进右将造成完全不同的运动轨迹发展方向。为了加以区别, 我们将进左退右的形式,叫做前进方步,而将退左进右的 方式,叫作后退方步,现在以前进方步为例,进行讲解。 共计六步,用两小节多曲。 前进方步(图1~图6) 图1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图2 男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注意不可 斜向直接跨出。 女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注意不可 斜向后退。 图3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留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之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图4 男退右,女进左。有侧身动作。 图5 男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不可斜向直接后退。 女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不可斜向直接跨出。 图6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注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上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至此,我们就回到了最初的起步点。又可以无限循环地练习下去了。

1、2、前进左转90度和后退左转90度 根据四个90度等于一个360度的数学原理,这里按方步的结构原理进行转身步的练习。这种方法可以使初学者比

较快捷地建立起旋转的概念。在练习转身步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第一步的移动脚必须保持正直;另一个是第二步的横移必须与第一步的运动方向成一直线。 1. 2.练习转身步容易出现的毛病是一出脚就将左脚尖撇向左 侧,形成一种横向出脚的习惯。表面上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却会成为以后技艺提高的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第一步必须和方步一样,无论进退都要保持脚形的正直,而且在重心完成转移后,必须将脚跟微微抬起,让重心落在脚掌上。这样,不仅在第二步刷过重心脚旁时能轻松地辗动脚掌,完成90度转身,而且横移脚的红线发展也获得了可靠的保证,这时候,你会体会到,方步练习的苛刻要求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连续左转90度(图7~图12) 图7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图8

圆舞曲 (2)

圆舞曲 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一种自娱舞蹈形式。华尔兹舞曲,即圆舞曲也常被称为华尔兹。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亦称圆舞。“华尔兹”一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 华尔兹舞蹈简介 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演变而来的。作为三步舞的华尔兹,其基本步法为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拍跳三步,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 快慢两种华尔兹都以旋转为主,因而有“圆舞”之称。华尔兹因速度慢,除多用旋转外,还演变出复杂多姿的舞步,其中有不少舞步在步法上与探戈、狐步舞和快步舞的同名舞步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风格不同。再加四大技巧在华尔兹中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所以它被列为学习国标舞的第一舞种。 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它因此而享有“舞中之后”的美称。华尔兹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具有优美、柔和的特质,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到30小节左右。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 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生命力最强的自娱舞形式亦称圆舞。“华尔兹”一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这倒是一语破的地抓住了华尔兹舞动作的基本成分。

华尔兹学习心得

华尔兹学习心得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体育舞蹈理论试卷院系:国商金融系姓名:周郭媛学号:1207534059 本学期,我体育选修的是体育舞蹈。这个学期的体育舞蹈课程,老师教授的是华尔兹,在经过近半年的学习后,对于体育舞蹈和华尔兹,我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体育舞蹈即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来源于各国的民间舞蹈,是在古老的民间舞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体育舞蹈可分为两大类,10个舞种。第一大类,为现代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第二大类,为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斗牛舞”“牛仔舞”。1964年以后,又增加了新的表演比赛内容,那就是“集体舞”。 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一种自娱舞蹈形式。华尔兹舞曲,即圆舞曲也常被称为华尔兹。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华尔兹”一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华尔兹舞步是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的,因为有明显的升降动作,感觉就像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庄重典雅、华丽多姿的独特风韵,有“舞中之后”的美称。华尔兹缓和柔美,而且舞蹈时对身体的控制有助于塑造优美的体形。 在华尔兹的学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基础最重要,只有把最基础的舞步学好,才能跳出更复杂的舞步。因为体育舞蹈的花式舞步也是以基本舞步为原型的,学好基础才能够掌握体育舞蹈的精髓。刚开始时学习基本步,对于没有丝毫舞蹈功底的我来说,舞步的感觉十分别扭,动作又很生硬,勉强才能机械的按照老师教的步法走步子,我甚至就想

摩登舞基本动作

摩登舞基本动作 摩登舞的握抱姿态 (一)华尔兹、狐步、仅步、维也纳华尔兹的损抱姿势 1.闭式位舞姿 男子捉姿: (1)身体直立、两脚并拢,挺胸立腰,收腹微提臀,双膝自然放松。 (2)左手与女伴右手,掌心对掌心相握,虎口向上,前臂与大臂的夹角为135度左右,高度在右耳左右。 (3)右手五指并拢,轻轻置于女伴左肩胛骨下端,前臂与大臂夹角为75度左右。 (4)头部自然挺直,目光从女伴右肩方向看出。 (5)右腹部1/2微贴女伴(服装与服装之间的接触)。 女子握姿: (1)直立,两脚并拢,双膝自然放松,收腹提臀,紧腰向后上方打开。 (2)右手与男伴掌心相对,轻轻的放在男伴左虎口上。 (3)左手轻轻的放在男伴右肩袖,虎口轻轻靠在男伴三角肌处。 (4)头部略微向左倾斜,目光从男伴有肩方向看出e (5)右腹部1/2微贴男(服装与服装之间的接触)(如图1) 图1 2.开式值舞姿 在闭式位舞姿的基础上,男土将头和上身略向左打开,同时女士将头和上身赂向右打开,两人的头部朝一个方向看出,腰胯部接触同闭式伎舞姿(如图2)。

图2 (二)探戈舞的握抱姿态 1.闭式舞姿 (1)男伴的右脚回收半脚并到左脚内侧脚弓处,前后错开半个脚,重心下沉膝关节曲并松弛,左手回收,肘关节上抬,前臂内收角度加大(接近90度)。 (2)右手略向下斜插女伴的脊椎骨略靠近右肩肿骨的地方(不要超过脊柱)。 (3)女伴的左手拇指贴向掌心,四指并拢,虎口处抵住男伴的上臂外侧靠近腋部。 (4)男伴右肘与女伴左肘部相重叠,即男伴右肘骨抵住女伴的左肘内窝。 (5)男伴与女伴1/3微贴,接触点是膝关节、胯部到腹部的位置(如图3)。 图3 2.散式舞姿 这是探戈舞中最常见的一种舞姿,在原闭式舞姿的基础上,男伴上身更向右拧转,腰、腹部带动女伴左拧,男伴头部及胸部向外打开,眼通过相握手的前臂看出,重心在右脚,左脚拇指内缘点地,膝关节内合,包住女伴的右膝;女伴重心在左脚,右腿屈膝,膝关节内扣,右脚拇指内侧点地(如图4)。

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一

慢三步舞基本步教学一 慢三是属于三步, 三步, 顾名思义, 就是每一小节有三拍。它的重音在第一拍, 后两拍是弱音, 节奏是" 强, 弱, 弱"。我们说过, 在男士请了女伴之后, 摆好舞姿, 男舞伴前进左脚, 女舞伴后退右脚, 那么在慢三中, 对于男士,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左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右脚, 以后都是重音在左右脚轮换. 对于女舞伴亦是一样, 第一小节的重音在右脚, 第二小节的重音就换到了左脚, 接着轮换. 这是与慢四非常明显的不同。 慢华尔兹也称维也纳华尔兹, 用V表示。俗称快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是社交舞的一种。 维也纳华尔兹舞曲旋律流畅华丽,节奏轻松明快,为3/4拍节奏,每分钟56~60小节,每小节为三拍,第一拍为重拍,第四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六拍走六步,二小节为一循环,第一小节为一次起伏。基本动作是左右快速旋转步,完成反身、倾斜、摆荡、升降等技巧。舞步平稳轻快,翩跹回旋,热烈奔放。舞姿高雅庄重。维也纳华尔兹的音乐称为圆舞曲,著名的约翰·施特劳斯为华尔兹谱写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 起源 慢华尔兹的起源要追溯到12、13世纪并发现于一种叫做“Nachtanz”舞里。维也纳华尔兹起初来自巴伐利亚,过去称之为“German”。然而,另外一些人对维也纳华尔兹的这个起源持有疑问。1882年1月17日,有一篇出现在巴黎杂志上的文章---“La Patrie”

(祖国),声称华尔兹是1178年首次在巴黎出现的,当时不是叫华尔兹这个名字,应该是以普罗旺斯(法国东南部一地区)的Volta 命名的。大概这种舞是3/4节奏,其法国人认为他们是维也纳华尔兹的先驱。 第一支华尔兹舞曲是在1770年出现的,1775年传入巴黎,但过了一段时间才变得很流行,1813年Byron先生谴责华尔兹舞是不贞洁的,1816年华尔兹才被英格兰人所接受,但对华尔兹的争论远没有停止。1833年,Celbart小姐出版了一本名为“Good Behavior”的书,据书上她称华尔兹是“一种少女跳的过于放纵的舞蹈”(尽管当时已允许已婚女士跳华尔兹)。 慢华尔兹于华尔兹的相同之处 同属摩登舞类,都是3/4音乐,舞蹈的技巧一致;不同:节奏快慢大,华尔兹动作多技巧复杂,维也纳动作少,技巧不多。具体见以下介绍: 华尔兹舞(Waltz)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是维也纳华尔兹(快三步)的变化舞种。19世纪中叶,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改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改变成连

认清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讲课教案

认清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

认清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 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 1、左转步与右转步不相同。左转步反身,右转步摆荡; 2、男士步法与女士步法不相同。男士前进摆荡,女士前进无摆荡; 3、前进小节与后退小节不相同。男士前进小节大步向前,后退小节小步调整; 4、节拍长短不相同。每一拍时间值长短不相同,不是平均占一拍。具体来说: 1、维也纳华尔兹左转步与右转步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右转和左转的跳法是不对称的,右旋转是横并式结构,右转步强调向前流动,强调摆荡,有倾斜,有起伏,步幅大,以单侧拉腰为主;左旋转是锁式结构,左转步强调拧腰胯,反身,无摆荡,无升降,锁步,步幅小,要不停地反身。

2、维也纳华尔兹男士步法与女士步法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男士与女士步法不相同,男士的前进转身小节是女士的后退转身小节,男士前进右转摆荡,女士后退右转也摆荡;男士后退右转无摆荡,女士前进右转也无摆荡。 3、维也纳华尔兹前进小节与后退小节跳法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前进与后退小节跳法不相同,男士前进小节大步向前,后退小节小步调整。右转男士后退(女士前进)那个小节不摆荡,步子也较小,相当于休息。 4、维也纳华尔兹中节拍长短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每两小节六步为一组,每一节拍时间值长短不相同,不都是平均占一拍。六个节拍时间值分别是:1.5、0.75、0.75、1.5、0.75、0.75,第一、四拍最长,第三、六拍最短,口令:慢、快、快、慢、快、快 跳快三的要领 (2011-11-14 10:18:09) 转载▼

标签: 杂谈 维也纳华尔兹俗称快三,它是舞中之王,跳快三是很难跳得好的,我虽然跳舞多年,长期以来被错误的观点支配,也是最近才掌握到跳快三的要领。 快三看似简单,只有四种基本步法,左转、右转、左换步、右换步,但如果不掌握要领,光靠看视频,听舞友指点,不容易领会关键的要领,舞就跳不好。 很多人以为快三就是比慢三转快一些,这就错了,这也是跳不好快三的原因。我以前也是用这种思维去跳的,结果一直转不好,转起来不畅顺,不能绕舞池转。开始还以为对方没跳好,但与多个人跳过也不好,最近才发现,是自己没跳对,不会带舞伴,跳和带的方法不对。 不久前,在网上无意间找到了2句跳好快三的要决,原来快三的转与慢三的转完全不一样,慢三是转园圈,像车轮那样。而快三的转是折转或翻转,像蛇爬行时一样。其次,快三不是以3拍为一小节,而是以6拍为一小节。一小节中跳半个大圈和半个小圈,不是两个半圈相同的,跳时男女互相错开,男跳大半圈时女跳小半圈,只有跳大半圈时才发力。这就是对快三的新认识,是跳快三的要领。

维也纳华尔兹

维也纳华尔兹与奥地利文化 维也纳华尔兹,英文Viennese Waltz,由于风行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因此得名。因节奏的快速,所以又称为“快速华尔兹”(Quick Waltz)即“快三步”舞。 维也纳华尔兹最早来源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地区的农民民间舞,而且它的起源要追溯到12、13世纪并发现于一种叫做“Nachtanz”舞里。维也纳华尔兹起初来自巴伐利亚,过去称之为“German”。然而,另外一些人对维也纳华尔兹的这个起源持有疑问。1882年1月17日,有一篇出现在巴黎杂志上的文章,名字叫“祖国”,声称华尔兹是1178年首次在巴黎出现的,当时不是叫华尔兹这个名字,应该是以普罗旺斯的Volta命名的。大概这种舞是3/4节奏,其法国人认为他们是维也纳华尔兹的先驱。但是维也纳华尔兹于十八世纪末已逐渐演变并且与1775年传入法国。在十九世纪初十分流行,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改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改变成连贯滑动的慢速步型,即今之华尔兹舞。后来流行于奥地利后,与奥地利文化交辉相应,并且舞速变得越来越快,音乐3/4拍,速度每分钟约为50----60小节,节奏是重轻轻,节律是强弱弱,步度是大小小,步距是长短短。运步轻快,有较多的旋转,旋转的角度往往很大,使有些步子无法或无必要迈开,而是更多地用脚尖或脚跟旋转来代替迈步。维也纳华尔兹旋律流畅,节奏轻盈,充满朝气,显现出轻快、流利、活泼、兴奋的风格特点。 维也纳华尔兹其实并不是起源于维也纳,最早它是由上奥地利和萨尔斯堡地区的农村开始的,当时的华尔兹无论是作为音乐还是舞蹈,都是一种相当粗俗屡被禁止的,因为传统的奥地利文化是非常保守的,他们无法接受这种两人相拥而跳的舞蹈,所以刚开始这种舞蹈是无法出现在上流社会中的。维也纳华尔兹这种舞蹈是需要男女两人相互拥抱在一起,随意旋转,直至眩晕倒下。开始的时候,维也纳的城里人带着激情偷窥乡下人跳,后来这种舞蹈沿多瑙河一直传到了维也纳,并且被上流社会所接受。 当时的老约翰·施特劳斯所谱写的圆舞曲,其灵感大多来自顺流而下到维也纳,最初给华尔兹这种舞蹈伴奏的乡村乐手。自1826年以来,他总共创作了250首作品,其中有150余首是圆舞曲。在奥地利文化的熏陶下,他将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所创造的维也纳圆舞曲较之前的圆舞曲节奏来得更快,结构上也比之前的圆舞曲更为复杂。而他更是与另一位极具天赋的音乐家约瑟夫·兰纳共同奠定了圆舞曲这种风格的基础,被人称为“圆舞曲之父”。 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近五百首作品,其中圆舞曲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其成就超

华尔兹前进后退步

华尔兹前进后退步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华尔兹的前进后退步。 首先对本次课的教材做简要分析。 华尔兹舞是现代交谊舞中常见的舞种,也是国际标准舞的基本物种之一,其舞曲圆舞曲优美、抒情,旋律清晰,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圆滑飘逸。通过华尔兹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敏素质的发展,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等课程目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形成开朗、乐观的健康个性也有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把华尔兹作为校园集体舞《小白船》的基本舞蹈元素。华尔兹的前进后退步是华尔兹舞蹈的最基本动作之一,是各种复杂动作学习的基础,尽管动作难度并不大,但对于刚接触华尔兹舞蹈的学生来说,由于舞曲、节奏、身体姿态以及相关的礼仪都有较特殊的要求,因此要通过一堂课完成教学任务还是需要有较合理的教学程序和方法的。 根据这个教材的特点与学习要求,我把本次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前进后退步过程中的身体姿势,教学的难点在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接下来介绍一下学生的情况(学情分析) 本次课预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三小学5年级的学生,总人数为40人,男女生数量相当。 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善模仿,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特别是协调性、灵敏性、审美情趣等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是学习以韵律与协调为主要特征的舞蹈类教材的最佳时机。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好朋友》、《阳光校园》等相关的舞蹈类内容,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本课的教材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在上述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水平三的目标与要求,我确定了下列四个领域的学习目标。 在认知领域:主要通过课堂讲解与学习,认识到华尔兹舞蹈的作用及其音乐、体态等基本要素,知道前进后退步的基本动作要点。

最新认清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上课讲义

认清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 维也纳华尔兹中的重要区别: 1、左转步与右转步不相同。左转步反身,右转步摆荡; 2、男士步法与女士步法不相同。男士前进摆荡,女士前进无摆荡; 3、前进小节与后退小节不相同。男士前进小节大步向前,后退小节小步调整; 4、节拍长短不相同。每一拍时间值长短不相同,不是平均占一拍。 具体来说: 1、维也纳华尔兹左转步与右转步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右转和左转的跳法是不对称的,右旋转是横并式结构,右转步强调向前流动,强调摆荡,有倾斜,有起

伏,步幅大,以单侧拉腰为主;左旋转是锁式结构,左转步强调拧腰胯,反身,无摆荡,无升降,锁步,步幅小,要不停地反身。 2、维也纳华尔兹男士步法与女士步法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男士与女士步法不相同,男士的前进转身小节是女士的后退转身小节,男士前进右转摆荡,女士后退右转也摆荡;男士后退右转无摆荡,女士前进右转也无摆荡。 3、维也纳华尔兹前进小节与后退小节跳法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前进与后退小节跳法不相同,男士前进小节大步向前,后退小节小步调整。右转男士后退(女士前进)那个小节不摆荡,步子也较小,相当于休息。

4、维也纳华尔兹中节拍长短不相同。 在维也纳华尔兹中,每两小节六步为一组,每一节拍时间值长短不相同,不都是平均占一拍。六个节拍时间值分别是:1.5、0.75、0.75、1.5、0.75、0.75,第一、四拍最长,第三、六拍最短,口令:慢、快、快、慢、快、快 跳快三的要领 (2011-11-14 10:18:09) 转载▼ 标 签: 杂 谈 维也纳华尔兹俗称快三,它是舞中之王,跳快三是很难跳得好的,我虽然跳舞多年,长期以来被错误的观点支配,也是最近才掌握到跳快三的要领。

国际舞蹈包括的种类有哪些

国际舞蹈包括的种类有哪些 1、国际舞蹈的种类之拉丁舞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 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它是拉美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点的 激情、浪漫而又富有活力、火热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受拉美人民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标准拉丁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 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内容包括伦巴、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舞。 2、国际舞蹈的种类之摩登舞 摩登舞是体育舞蹈比赛中的一个项目群,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男士要着燕尾服摩登舞西装,打领结,女士要着长裙,梳宴会正式发型。这个项目群中共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五项。比赛时裁判对参赛各对运动员不打分,只确定优胜顺序,最终根 据总排名前三名胜出。摩登舞类中有华尔兹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和维也纳华尔兹 舞五个舞种。 3、国际舞蹈的简介和历史 国际标准舞,又称“国标舞”,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Dancing”,为 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 摩登舞和拉丁舞风格迥异。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体现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们的 妩媚。 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美态。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源于美洲各国,它的音乐热情洋溢,奔放特具节奏感。 以淋漓尽致的脚法律动的引导,自由流畅,展现女性优美线条,动人入情,气氛迷人,生 动活泼,热情奔放,充分表达了青春欢乐的气息,男士展现骠悍钢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 个性美。 1、塑造高贵优雅的气质:国际标准舞,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文化修养的具体 体现。男士犹如绅士一般,风度翩翩,女士就像淑女一样,落落大方。当男士着装整洁,步入 舞池,优雅地相邀舞伴,动作要从容得体;女士妆扮恰如其分,娴静等待。当音乐奏响时,男 士和女士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在舞蹈中始终小心翼翼维系着一种彬彬有礼、进退有节、 张弛有度的关系。

初学必看:国标舞礼仪与基本舞步介绍

初学一种舞蹈的时候,肯定都会被其复杂的步法所难倒。国标舞包含的舞种丰富,而且有相当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而这其中最需要的就是以优雅著称的国标舞还是有其特定的礼仪。今天,妈妈网小编给妈妈们介绍一下国标舞礼仪和基本舞步,希望对想要学习国标舞的妈妈们起到一些帮助。 一、国标舞的礼仪 跳国标舞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这其中以遵守礼仪尤为重要。国标舞的舞蹈礼仪有如下五个:1、请舞;2、领舞;3、起舞;4、共舞;5、谢舞。一起分别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吧! 1、请舞 请舞又叫邀舞。舞曲响起后,男士听清楚音乐的节奏和所跳的舞蹈是几步舞后,应主动走到女士面前邀请对方跳舞。一般来说,跳舞是男士主动邀请女士,但并不排除女士邀请男士的形式。男士邀请女士跳舞时,女士可以拒绝,但要很有礼貌第婉言谢绝;相反,当女士主动邀请男士跳舞时,男士即使不会跳舞,也不可以拒绝女士。男士或女士邀请有舞伴的女士或男士跳舞时,首先要得对方舞伴的同意,案后才能邀请对方。 2、领舞 领舞是邀请到舞伴后带对方到舞池中去跳舞。做法有两种:如果在正

规场合中跳舞,男士要用右手或左手,牵带女士的左手或右手,掌心向上;如果是在非正式场合中或者是同事、朋友及比较熟悉的人在一起跳舞,邀请舞伴后,以男士在前、女士在后跟随的方式去做。 3、起舞 起舞表示在音乐开始之前的起势动作。此时,男女要分开相向站立,男士正面站立,以左手邀请,虎口向上;女士侧身站立,看到男士的起势动作后,有两种回应:一种是直接交手共舞,另一种是双手携裙,右脚在左脚后,左膝微屈,以示诚意,然后交手共舞。谢舞要正面对评委或者观众。不管哪种礼节,都要求舞者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 4、共舞 共舞是男士和舞伴随着音乐共同跳舞的过程。在共舞时,应当保持优美的舞姿,遵循跳舞场合的礼节。在共舞过程中,男士对女士应多关照,始终以礼相待。因带手势要清楚,不要用力,直至一支舞曲结束。 5、谢舞 谢舞是男士领带女士共舞结束时已有礼节的形体动作向舞伴表示谢谢和再见。根据音乐结束时的旋律,男士左手举高引带女士向左旋转一圈或两圈,以示感谢。此动作要求男士掌握动作要领,讲究规范,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华尔兹基本舞步

华尔兹基本舞步? 华尔兹的基本舞步结构, 是由前进(或后退)、横移、并脚三步构成一个基本旋回。这样,第一个旋回和第二个旋回,就要出现必然的换脚变化。这是初学者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障碍。在练习中,要逐步养成这样一种概念:重心是在两脚之间依次交换的,即使是并脚的舞步,重心落在双脚上的时间也是极短暂的,它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换重心的形式而已,这种特殊形式是为了造成“不露痕迹的交换重心的形态”。但主观上的换脚意图却是丝毫也没有变化的。只要保持这种意图的连续性发展,就可以很容易的越过这个障碍。 第二个问题是脚跟、脚掌、脚尖的运动程序及其方法的问题。前面已经介绍了基本运步方法,现在遇到的是在升降中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无论前进还是后退,在第一步重心转移完成后,都应把重心点移向前脚掌。尽管此时膝部还未伸直,但脚跟却应微微离地。向第二步发展的动力,就是由脚距离地而产生的脚掌推力引发的。第二步的横移,是运步的特殊形式,它既不是先落脚跟,也不是先落脚尖,而是近似于全脚的前掌落地,并伴随着反向的倾斜(即左横移时右倾斜,右横移时左倾斜)。此外还应注意,并脚动作井非从第三拍才开始,而是在第二拍的后半拍就伴随着身体的上挺和倾斜。开始向并脚发展(靠拢)。此时的重心完全处在横移脚的前半脚掌上。第三拍的并脚是在完全没有重心的状态下到位的,而且直到第三拍的前半拍,重心都还在横移脚的前掌上上升,直至极限状态,并拢的脚掌才开始不露痕迹地支撑重心。这种双脚重心状态只不过是一刹那的表现。从第三拍的后半拍开始,脚跟开始下降,而下降的重心,则主要由并拢那只脚的脚掌支撑。换言之,横移脚的脚掌完成着推动脚跟上升的重心支撑任务,而脚掌下降的重心则落在并拢脚的脚掌上。上升和下降的转折点,就是重心不露痕迹地交换时间。这些要求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太困难了。但假如你想跳出优美的舞步,这第二个障碍也是必须越过的。 第三个障碍是侧身与倾斜。倾斜乃是通过侧身动作的延伸,也就是肩部引导来实现的。再进一步深入地说,这一系列的上身动作,都产生于腰部的力量,而不是某一个局部的单独运动。这虽然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但却必须从一开始就引起注意。否则一旦形成局部性用力的毛病改起来就不容易了。上述三个障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基础较差的初学者,可以在练习基本步的时候,一个一个的解决;有一定基础的交谊舞爱好者,则可以用这些规范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假如你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自娱性交谊舞跳怯的爱好者,懒得在这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也可在越过第一个障碍后,完全可以将后两个问题置之不理,而不会影响你往下学习。不过当你的舞技进展到相当的程度后,肯定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那时候再来从头练习也无妨碍。1.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 方步是由一个前进基本步和一个后退基本步在运动中构成的。由于约定俗成的男左女右起步习惯,进左退右和迟左进右将造成完全不同的运动轨迹发展方向。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进左退右的形式,叫做前进方步,而将退左进右的方式,叫作后退方步,现在以前进方步为例,进行讲解。共计六步,用两小节多曲。

国际标准舞分别包括哪十支舞

国际标准舞分别包括哪十支舞,各有什么特点? 答: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桑巴、恰恰恰、伦巴、斗牛、牛仔舞。 国际标准舞按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分:现代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 现代舞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 拉丁舞分:桑巴、恰恰恰、伦巴、斗牛、牛仔舞。 (1)华尔兹 华尔兹舞亦称贺舞,是现代舞中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舞蹈形式。“华尔兹”一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l,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 华尔兹的风格特点是庄重典雅,华丽多彩。其动作流畅起伏婉转多变;舞姿飘逸优美,文静柔和。舞蹈时,男伴似王子气宇轩昂,女伴似公主温文稿尔雅,雍容大方。华尔兹音乐3/4节拍,节奏中等,每分钟20~~30小节。 (2)探戈舞 探戈舞起源于非洲中西部的民间舞蹈探戈诺舞。 探戈舞是最早被英国皇家舞蹈舞蹈协会肯定,并加以规范的四个标准之一。它综合了世界各种探戈舞的精华,以其刚劲挺拔,潇洒豪放的风格和独有的魅力征服了舞坛。探戈舞步独树一帜,斜行横进,步步为营,俗称“蟹行猫步”。探戈动作刚劲锐利,欲进又退,欲退还前,动静快慢,错落有致,沉稳中见奔放,闪烁中显顿挫。探戈音乐速度中庸,气氛肃穆,以切分为主,听之铿锵有声,振奋精神。 (3)狐步舞(Slow Foxtrot) 狐步舞起源于美国黑人舞蹈。1914年夏,美国赏哈利.福克斯模仿马在慢步行走时的动作,并设计了一种舞蹈形式,迅速在全美风行。人们因此称狐步为福克斯。现在国际上跳的狐步舞是英国的约瑟芬.宾莉改编的。 狐步舞的风格特点除具有华尔兹的典雅大方、舒展流畅和轻盈飘逸之外,更具有狐步舞独有的平稳大方,悠闲自在,从容恬适的韵味。狐步舞的舞步轻柔、圆滑、流畅,方位多变且不并步。在动作衔接中呈现出降中有升,升中有降的线行流动状。狐步音乐4/4拍,速度中庸,节奏明快,情绪幽静而文雅,基本节奏与探戈相反,是慢快快(sqq)。 (4)快步舞(Quick Step) 快步舞从美国民间舞(P、E、E、P、BODY)改编而成,早期快步舞吸收了快狐步动作,后又是引入芭蕾的小动作,使动作更显轻快灵巧。现在大家跳的是英国式的快步舞。快步舞的风格特点是轻快活泼,富于激情。舞步洒脱自由,饱含动力感和表现力。快步舞音乐4/4拍,每分钟50小节,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SSQQ),慢快快慢(SQQS)。 (5)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 维也纳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山区农民舞,是历史最悠久的舞蹈。维也纳华尔兹的风格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连绵起伏,节奏清晰,旋律活泼,动作优美,舞步轻快流畅,旋转性强。维也纳华尔兹的音乐是3/4拍,每分钟60小节。在比赛中常放在第5个舞种进行,要求选手有充沛的体力才能从容地完成。 B 拉丁舞 拉丁美洲舞中,伦巴的历史最悠久,舞型最成熟,原始的风味揉和时新的线条,透露

华尔兹教程:维也纳华尔兹新步法

华尔兹教程:维也纳华尔兹新步法 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DSF,最近公布几个维也纳华尔兹的新步法, 并出版技术手册,这些步法可用於所有IDSF的比赛。众所周知,在 英国的摩登舞比赛是不比维也纳华尔兹的,他们只比华尔兹,探戈、 狐步、快步舞,但是IDSF的势力愈来愈大,他们公布的新步法很快 的被传达出去,现将其舞法说明如下: SDin and Natural piVOt 预备位置:面向斜中心,跳完右旋转(Natural Turn)之後。 1-3拍:男右足进踏向方向线,稍微提升,做右急转动作(1.2),左足侧踏稍向後,向右急转右足保持在前,最後面向斜中心(3)。 女左足退稍向侧,背向方向线,身体稍提升做急转动作Spin Action(1.2),右足进强力右转最後背向斜中心(3)。 补充说明: 1.下接另一个Spin and Natural Pivot或右旋转。 2.此步法不可连续跳二次以上。 3.开始时身体左倾,跳Spin and Natural Pivot时挺直,结束 时叉左倾。 4.第一步是站两拍,第二不是占一拍。 5.整个摆荡动作如同右转样且连贯。 Reverse PiVOt 预备位置:面向斜壁,跳完左旋转(Reverse Turn)之後。 1-3拍:男左足进踏向方向线,强力左转最後背向方向线(1),右 足退向左转,左足保持在前,最後面向方向线(2.3)。 女右足退稍向侧,背向方向线然後左转面向方向线(1.2),左足 进继续左转,最後背向方向线(3)。

补充说明: 1.下接左旋转Reverse Turn或左福利克转Reverse Fleckerl 2.这个步法通常只跳一次,下接左福利克转Reverse Fieckerl 最为理想。 3.这两步都倾斜动作,因都是Pivot动作。 4.第一步占一拍,第二步占两拍。 5.左转的动作要延续,所以要控制重心,尤其下接左福利克转时,下盘要稳以足掌旋转。 Left Whisk 其实这不是左夹脚,这是连接左福利克到右福利克的 切步动作Contra Check。 预备位置:跳完左福利克Reverse Fleckerl第6步之後,以面向 方向线为例。

国际标准舞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 国际标准舞 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或称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Dancesport),是由社交舞(Ballroom Dance,或称舞厅舞)发展而来的一种竞技舞蹈。 摩登舞(Modern Dance)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拉丁舞(Latin Dance)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捷舞和斗牛舞。 每个舞种均有各自的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简介 国际标准舞起源于古代土风舞,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并与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结合,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法国大革命后民间开始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 190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成立。 19世纪20年代,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发起开始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 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 1947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 1950年,英国世界舞蹈组织(ICBD)于英国黑池主办了首届黑池舞蹈节(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1950),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舞,以后每年的5月底,在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 之后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年,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经过了规范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包括五种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 1992年国际标准舞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 随后国际标准舞又称为“体育舞蹈”,被计划纳入体育运动项目。 1997年9月4日,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