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一教案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一教案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一教案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一教案

除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了基础,也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作了充足的准备。】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生:12÷4=3。

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

等于3。师: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读。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师:除号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四)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个6个竹笋平均放在12把

3.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3平均放在.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研讨等学习活动,亲身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感受到学习除法的价值。这样学生经历了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过程,通过多种表征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

四、深化练习

(一)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1.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2.动手连一连并写出除法算式。 3.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二)分一分,填一填(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4.还有什么事也能用10÷2=5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除法是一类问题的概括化表示,渗透模型化思想】

(三)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0÷2=5; 18÷6=3; 16÷8=2; 15÷3=5。

(四)练习三的1-3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目标检测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增强学生主动梳理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除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3

等于4除以12读作 4=3 ÷12.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练习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练习题1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也表示45是()的()倍. (2)表示()个()相加得48;还表示8的()倍是48. (3)8的2倍是(),8是2的()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5)()羊的只数是()羊的()倍. (6)按要求写算式.8、9、72 ()×()=(),()÷()=(), ()×()=(),()÷()=() 二.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8)被除数是36,除数是 9,商是多少? 三. 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完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练习题2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 姓名:年级: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圈一圈,填一填。 (1)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一共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 被除数是(),商是()。 4、计算20 ÷ 5 = 4时,想口诀:(),商是()。 5、把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6、一本要2元,10元钱可以买()本。 7、在()里填上“>”、“<”或“=”。 5()20÷530÷6() 6 40()6×5 12÷3 () 5 6()36÷6 20 ()4×5 8、在里填上+、-、×或÷。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 1>2

9、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二、判断题。 1、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2、“8÷2=4”读作:8除2等于4。() 3、△△△△△△△△△,列式:6÷3=2。() 4、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5、一份盒饭要5元,10元可以买2份。() 6、把18个分成9份,每份有2个。() 7、姐姐有16本作业本,妹妹有8本作业本,姐姐给妹妹4本后,两 人的作业本同样多。() 三、我会算。 1、除数是5,被除数是25,商是多少? 2、20里面有几个4? 3、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2、30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 案 第四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授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本P19页例,练习四第4、、6题。 教学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 谈话,出示例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 思考:看看例4和例,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

(完整版)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除法口算练习(一)姓名 时间分分数家长签字 21÷3=15÷3=18÷2=8÷2=27÷3=20÷3=25÷3=29÷5=37÷5=36÷5=16÷4=14÷7=10÷5=40÷5=63÷9=10÷3=12÷5=14÷3=16÷3=3÷2=20÷4=24÷6=48÷6=36÷9=54÷6=32÷9=4÷3=6÷4=8÷3=14÷3=21÷3=24÷8=25÷5=32÷8=45÷5=4÷3=8÷3=12÷5=16÷3=9÷2=12÷6=63÷7=32÷8=16÷8=18÷3=21÷4=22÷4=25÷4=34÷4=17÷5=15÷3=27÷3=36÷6=45÷9=36÷9= 17÷5=10÷7=12÷8= 12÷5= 60÷7= 21÷7=36÷6=16÷4=18÷9=54÷6=15÷6=18÷4=21÷8=24÷9=12÷8=54÷9= 35÷5=45÷5= 49÷7=63÷9= 26÷6=12÷5=17÷8=26÷3=35÷9=36÷6=45÷5=48÷8=54÷9=56÷7=19÷5=33÷5=27÷8=36÷8=8÷5=35÷7=36÷9=40÷5=63÷7=20÷4=17÷5=14÷9=21÷8=33÷9=28÷8=

二年级数学除法口算练习(二)姓名时间分分数家长签字 42÷6=45÷9=54÷6=64÷8=8÷2= 45÷6=54÷7=63÷8=32÷9=15÷4=18÷3=16÷8=25÷5=36÷9=15÷5=17÷2=14÷5=21÷6=28÷8=27÷5=56÷7=64÷8=63÷7=35÷5=32÷8=25÷9=30÷7=35÷8=40÷6=42÷8=12÷3=28÷4= 12÷4=15÷3=30÷6=45÷6=54÷7=63÷8=22÷5=9÷2=15÷5=36÷4=45÷5=40÷8=72÷9=18÷5=27÷6=36÷8=45÷7=56÷6=35÷5= 49÷7= 12÷2= 64÷8= 45÷9= 17÷5= 36÷8= 26÷5= 21÷9= 44÷8= 45÷5= 42÷7= 63÷7= 36÷6= 72÷9= 8÷7= 20÷6= 12÷5= 36÷8= 16÷6= 42÷7= 35÷7= 14÷2= 49÷7= 81÷9= 45÷8= 4÷3= 42÷9= 8÷7= 42÷8= 45÷9= 64÷8= 30÷6= 36÷9= 12÷6= 54÷8= 45÷6= 49÷8= 8÷3= 3÷2= 42÷7= 15÷5= 18÷8= 36÷9= 56÷7= 40÷9= 24÷9= 14÷3= 14÷6= 30÷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1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1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 3=15 5=25

25 5=30 4=4 1=7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 个。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 画“√”。(2分) 三、我会算。( 1、 2、列式计算。(8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 (3)6的5倍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6分) ( )×( )=( ) ( )÷( )=( ) ( )÷( )=( ) 2、 20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 ) 五、 用数学。(29分) 1、(4分) 需要几个筐? 18棵 2、(1)有8只兔子,平均装在2个笼里,每个笼装几只?(3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

除法 一、公式与概念: 1、除法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方法叫做除法。 2、除法的余数: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剩余的数叫做余数。 二、除法的计算过程(例题): (1)没余数的除数: 例: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多少个盘? 1盘:6个18-6-6-6=0 2盘:12个18÷6=3 ( 盘) 3盘:18个 总结: 1、没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猜想除数和几相乘接近或者等于被除数,且不大于被除数,那商就是几 2、除数与商的乘积等于被除数时,余数为0.(除数与商的乘积-被除数=0) 3、公式: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 1、()里填写适当的数字。 2×( )=12 3×( )=24 ()×9=18 8×( )=32 8×( )=32 ( )×4=28 3×( )=18 7×( )=21 4×( )=36 ( )×8=48 7×( )=63 4×( )=16 2、填空 12÷2=().....()24÷4=().....()25÷5=().....() 24÷6=().....()35÷7=().....()48÷8=().....() 81÷8=().....()36÷6=().....()36÷9=().....() 3、把竖式写完整,画横线一定要用直尺哦。 (提示:1、用试商法,想除数乘以几等于被除数2、书写要求:上下数的数位要对齐,在横线报告算结果) 4、列竖式(提示:1、用试商法2、书写要求:上下数的数位要对齐,在横线报告算结果) 12÷6= 18÷3= 24÷8= 40÷5= (2)有余数的除法: 例:家里有17个糖果,奶奶把糖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丽,每个人可以分多少个糖果? 想一想: 总结: 1、()里填写适当的数字。(除数乘以商的积必须小于被除数) 2×( )<12 3×( )<24 ()×9<36 8×( )<32 8×( )<32 ( )×4<28 3×( )<18 7×( )<21 34>8×( ) 44>( )×5 51>( )×9 44>( )×8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教 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

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方法: 游戏参与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专项练习题 1. 用竖式计算。 43÷7= 50÷6= 86÷9= 60÷8= 2. 把35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______个苹果。算式______ 口决______。 3. 按要求给下面的算式添上括号。先算加,再算乘.30+4×6,答案为:______。 4. 想一想,你能写出几组? ______8×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7 ______÷______=8 5. 有两堆蘑菇,豆豆和皮皮各自运一堆,比一比,谁运的次数少? 6. 萝卜该装到哪个篮子里?(连一连) 7. ()中有数。 (______)×3=9 6÷(______)=6 16÷(______)=4 (______)÷5=1 8. 看图填空。

9. 下列算式中,( )没有余数。 A .73÷9 B .50÷8 C .24÷6 10. △△△△○○△△△△○○△△△△○○△△△△○○ △比○多______个,△是○的______倍。 11. 一堆草莓有60颗,每个盘子最多放8颗。全部放完至少需要______个盘子;拿走______颗,就可以正好装满7个盘子;再添加______颗,就可以正好装满8个盘子。 12. 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平平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______。 13. 用竖式计算。 (1)56÷6= (2)38÷4= (3)43÷5= (4)63÷8= 14. 有29根小棒,每5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五边形,最多可以搭( )个正五边形? A .4 B .6 C .5 15. 夺红旗。(仿练教材第17页第11题) ______ 二______ 得八 三______得九 3 6 ______五二十______五一十 3 16. 四个小朋友在玩轮流报数游戏。下列三个数中,()是豆豆报的。 A .35 B .3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案

除法 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结合平均分中等分的情况教学除法的含义。例4的编排分为4个层次:首先根据小精灵的提示,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然后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成的过程和结果;最后介绍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 利用“平均分”引出除法运算,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进学生对除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后面对除法的认识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

。 除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学 1、设置情景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幅画是什么吗生:大熊猫。 师:那你们知道大熊猫最喜欢吃什么吗 : 生:竹笋或竹子……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是一只大熊猫。 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只大熊猫它的名字叫宝宝,今天,宝宝要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做客,于是一大早宝宝就起床到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它想把这些竹笋分给自己的朋友们吃。可是分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显得公平一些呢 生:平均分(板书)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的,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提出问题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法》教案 设计说明 1.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般被称为等分和包含分,为了让学生借助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除法概念,本节课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获得平均分的直观经验;再通过说一说、填一填的活动,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 2.通过多种表征的转换,渗透模型化思想。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结合例题探讨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是如何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的。通过从实践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转换,在渗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时,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2)举例说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2.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4情境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然后汇报结果。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第二种分法:先两个两个地分,再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第三种分法:三个三个地分,每盘也分了3个。 (2)小结: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每盘放3个竹笋。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认识除法算式。 (1)引导学生探究: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熊猫解决了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表示方法。 (2)揭示课题:这样的算式大家都没有学习过,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运算——除法。(板书课题:除法)像这样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板书算式:12÷4=3)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介绍除号的写法: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除号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同学们试着写一下。(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2)师指着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练习读除法算式) (3)小结:只要是平均分的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问“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激发学生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学生姓名:家长签字: 一、口算我最快。 72+8= 45-9= 36+6= 32-8= 18÷3= 16÷4= 8×7= 30÷6= 43-4= 54-30= 30÷5= 28÷4= 6×5= 25÷5= 5×5= 49+7= 15÷5= 36÷4= 6×6= 72-7= 10÷5= 4×5= 20-8= 49÷7= 24÷4= 4×6= 36÷6= 20÷5= 32+9= 56÷8= 16÷4= 18+8= 4×5= 4×2= 90-4= 27÷3= 2×3= 12÷3= 28+7= 2×2= 6×3= 42÷6= 45÷5= 12÷2= 68+4= 26+50= 90-9= 54÷9= 二、我会填。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九三十六三()二十四()八四十八 2、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 3×3 6 4+5 4×5 8÷2 2×2 1+1 1×1 4、在里填上+、-、×或÷。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0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 6、圈一圈,填一填。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 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在 。 三、我会算。 1、看谁先到家。(10分)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2、列式计算。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3)6个5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5)每8个一份,24能分成几份? 四、看图写算式。 ()×()=() ()÷()=()()÷()=() 2、20米 ?米?米?米?米?米 ()()=() 五、用数学。 1、 18棵要几个筐? 需 每筐装6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优质教案

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即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PPT课件、师生平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

二年级数学除法试商教案

《竖式与试商》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知 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24÷6= 4 36÷6= 6 18÷9= 2 16÷4= 4 20÷5= 4 12÷4= 3 8 ÷2= 4 14÷7=

15÷3= 5 64÷8= 8 72÷9= 8手势游戏:()里最大能填几 2×()<13 ()×5<49 ) 7 ×()<48 9 ×()<29 ()×6<41 8×()<52 4 ×()<2 5 ()×3<17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例:43÷7= ;

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做一做 26÷4=3 59 ÷7= 计算后,仔细观察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74÷8= > 8×9+2= 46÷7= 28÷5= 7×6+4= 5×5+3= 直接写出下题中的商和余数。 (1)33÷8= (2)34÷5= (3)64÷9= (4)28÷3=

基础练习 , (1)26里面最多有()个3. (2)27里面最多有()个5. 综合运用 1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 (1) 只要除数比余数大,就符合要求。 四、对比反思,全课总结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1 试商时,商与除数的乘积要靠近被除数,但要小于被除数。 2 有余数时,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 (二)列好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专项专题训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专项专题训练 1. 在算式中10÷5=2中,10叫做______,5叫做______,2叫做______。 2. 学校有4个篮球、12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倍。 A .5 B .2 C .3 3. 分一分、填一填。 4. 栽树。 (1)20棵小树苗,平均栽成4行,每行栽______棵. (2)20棵小树苗,平均栽成5行,每行栽______棵。 5. 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① ② 6. 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21÷5=4……______ 62÷7=8……______ 7. 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36÷6 6÷2 10÷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笑笑有18枚邮票,她至少再买______枚邮票,才能正好平均分成5份。

9. 用竖式计算。 43÷7= 50÷6= 86÷9= 60÷8= 10. 49除以7,没有余数。() 11. 想一想,算一算。 (1)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______块 (2)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______块。 12. 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表示______个______相加,和是______;乘法算式:______。 13.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三八二十四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4. 从63里面减去9,连续减______次后得数为0。 15. 看图回答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6. 先把口诀写完整,再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六 ______ ______ ______ 17. 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根跳绳,可以剪______根这样的跳绳,还剩______米。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 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强烈推荐】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⑵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完整版本

二年级表内除法练习题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4分) 3×3 4+5 8÷2 2×1+1 1×1 4、在+、-、×或÷。(8分) 24 6 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0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算式是 ()。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分) 三、我会算。(18分) 1、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一)

除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了基础,也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作了充足的准备。】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3 6 4+5 4×5 8÷2 2×2 1+1 1×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25 5=30 16 4=4 7 1=7 20 5=4 5、根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分》 《》÷《》=《》《》÷《》=《》 6、圈一圈;填一填。《10分》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算式是《》。 7、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2分》 三、我会算。《18分》 1、看谁先到家。《10分》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2、列式计算。《8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15里面有几个3?《3》6的5倍是多少? 《4》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6分》 《》×《》=《》 《》÷《》=《》《》÷《》=《》 2、 20米 ?米?米?米?米?米 《》《》=《》 五、用数学。《29分》 每筐装6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 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案

主备教师尤佳协备教师 单元课题第 1 单元课题:除法设计项目设计内容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余数除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从而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有余数除法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目标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知识与技能: 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体验除法的意义及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内容分苹果课型新授课 课时目标知识技能: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苹果等实际操作,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数第1课时节次第 1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思考部分一、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 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 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 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对话平台,玩中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