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编制说明

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编制说明

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编制说明
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编制说明

《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发【2019】22号文件下达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国家标准计划编号为(20192111-T-469)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1.2工作过程

由于油气勘探的发展理念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油气勘探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地质认识不断深化,原有行业标准的规范缺乏更高的权威,适用范围也不够,因此从勘探技术、勘探对象及管理等多维度制定《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国家标准是当务之急,对于推动我国油气勘探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6月21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矿产勘探规范总则研究”所属课题《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制定研究课题总体设计及2017年度工作方案,2017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储量评估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与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签订合同,项目正式立项,开展工作。

课题组经研读有关标准、文献,调研油气勘探阶段的划分、调研油气储量分类体系;编制总则初稿,召开多次研讨会,2019年3月10日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1.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加起草单位6家,分别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主要工作组成员如下:

工作组长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主任何文渊教授担任,成员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副主任吴国干教授;孙平教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建忠教授、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孙冬胜教授、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责任公司孙宏智高级工程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宋明水教授、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赵贤

正教授、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蒲秀刚教授,工作组主要负责标准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征求意见稿编写、征求意见汇总等工作。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

2.1国家标准编写原则

由于油气勘探的发展理念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油气勘探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地质认识不断深化,原有行业标准的规范缺乏更高的权威,适用范围也不够,因此从勘探技术、勘探对象及管理等多维度制定《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国家标准是当务之急,对于推动我国油气勘探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4)勘探目的、阶段及程序;

(5)预探阶段;

(6)评价阶段;

(7)可行性评价工作;

(8)附录A

三、主要试验分析、论证,预期经济效果

油气勘探阶段的划分是总则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多年油气勘探实践,我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油气勘探程序和油气储量分类体系,与前苏联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体系均有所不同。课题组调研了国内外油气勘探阶段的划分方案,在调研的基础上,在总则中明确了勘探阶段的划分。油气勘探按预探和油气藏评价三个阶段及勘探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其中预探分成区域普查、圈闭预探二个步骤开展,但盆地内不同地区的勘探阶段可以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勘探阶段的任务可以兼顾。

区域普查是对盆地、坳陷、凹陷及周缘地区,进行区域调查,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了解烃源岩和储、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情况,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

圈闭预探是对有利含油气区带进行地震普查、详查及其它必要的物化探,查明圈闭

及其分布,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进行预探井钻探,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等情况,发现油气藏(田)并初步了解油气藏(田)特征。

油气藏评价是在预探阶段发现油气后,为了科学有序、经济有效地投入正式开发,对油气藏(田)进行地震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勘探,进行评价井钻探,查明构造形态、断层分布、储层分布、储层物性变化等特征,查明油气藏类型、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和产能,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经济价值,完成开发方案设计。油气藏(田)条件复杂时,宜进行滚动勘探开发。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未采用国外标准。

本标准各项分析方法符合我国国家要求,标准各项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目前本标准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五、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标的关系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符合GB/T 20001.2-2001《标准编写规则》和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的要求。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引用了下列标准的部分内容,与使用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具有一致协调性,具体如下:

GB/T 19492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DZ/T 0216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DZ/T 0217 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DZ/T 0252 海上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DZ/T 0254 页岩气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规范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标或推标的建议

新制定标准重点包括勘探工作原则、预探阶段、评价阶段、可行性评价工作,属于全国油气资源领域相关标准,指导石油天然气勘探国家标准的纲领性文件,拟采用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发布后,建议通过自然资源部、油气勘探、开发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学习并实施。

九、废止现行行业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建议废止SY/T 6021-1994《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十、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标准中各条款中的规定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与用户需求执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石油天然气勘探规范》标准工作组

2020年3月27日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_0402-200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SY 0402 -2000 1 总则 1.0.1 为了提高石油天然气工艺管道工程施工水平,确保制作安装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与新建或改(扩)建石油天然气集输工艺相关的站内工艺管道工程。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油气田内部脱水装置;炼油厂、天然气净化厂厂内管道;加油站工艺管道;站内泵、加热炉、流量计及其他类似设备本体所属管道;站内的高温导热油管道。 1.0.4 工艺管道施工所涉及的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尚应符合国家、地方政府关于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承担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的施工企业必须承担过石油工程建设,取得施工企业相应资质证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安装质量。 1.0.6 工艺管道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管道组成件的检验 2.1 一般规定 2.1.1 所有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

2.1.2 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对质量若有疑问时,必须按供货合同和产品标准进行复检,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1.3 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设计或制造标准的有关规定。 2.2 管材 2.2.l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应按设计的要求订货,并按其要求进行检验。 2.3 管件、紧固件 2.3.1 弯头、异径管、三通、法兰、垫片、盲板、补偿器及紧固件等,其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3.2 管件及紧固件使用前应核对其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确认下列项目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l 化学成分。 2 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3 合金钢管件的金相分析报告。 4管件及紧固件的无损探伤报告。 2. 3. 3高压管件及紧固件技术要求应符合《PN16 0?32. OMPai锻造角式高压阀门、管件、紧固件技术条件》JB450的有关规定。 2.3.4 法兰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法兰密封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毛刺、划痕、径向沟槽、沙眼及气孔。 2 对焊法兰的尾部坡口处不应有碰伤。 3 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好无断丝。 4法兰螺栓中心圆直径允许偏差为土0.3mm法兰厚度允许偏差为土1.0mm

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 规范 篇一:燃气规范 10火炬影响范围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11城市燃气管段安全距离 gb50028-20xx《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7天然气站场防火间距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8天然气站场围墙、道路安全间距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9站内建筑物防火间距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3管道最小覆土层厚度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4埋地输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电力、通讯电缆的间距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5截断阀的设置距离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放空管高度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管道经过区域等级划分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

程设计规范》 12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gb50028-20xx《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6储配站内的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gb50028-20xx《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3.4.7输气干线放空竖管应设置在不致发生火灾危险和危害居民健康的地方。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 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3.4.8输气站放空竖管应设在围墙外,与站场及其他建(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规定。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 4.2.2地区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按划定地段内的户数划分为四个等级。 在农村人口聚集的村庄、大院、住宅楼,应以每一独立户作为一个供人居住的建筑物计算。 1)一级地区:户数在15户或以下的区段; 2)二级地区: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3)三级地区: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

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目前,世界油气生产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技术挑战:一方面是大量已探明资源因为没有更加有效的开采方法而滞留在地下;而另一方面还要克服越来越严峻的地质、地理环境去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面对风险和挑战,各个国家和石油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 一、常规资源开采技术 据统计,美国尚未开发的技术可采石油资源约为4000×108bbl ,包括未发现的、适合CO 2提高采收率的轻质油、非常规石油资源(深层重油和油砂)以及油藏过渡带的剩余油等。目前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220×108bbl (占2%),每年原油产量大约为20×108bbl (图1)。各种资源的开发状况及未来技术可采量如表4所示。 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图1 美国原始、已开发和未开发石油资源概况目前无法采出 54% 先进EO R 技术增加的可采量 16% 未发现/储量增长14% 累计生产14% 探明储 量 2% 面对这种资源状况,美国为保障能源安全,降低 对国外能源的依存度,并保持能源行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作为EOR 技术的领先者,必然进一步研究与发展EOR 技术,并经济有效地用于开发美国本土愈加宝贵的剩余石油资源。 从表4可以看出:在已发现的5820×108bbl 地质储量中,已生产或探明2080×108bbl ,剩余3740×108bbl ,其中1100×108bbl 要靠应用适当的EOR 技术来开采;在未发现的3600×108bbl 石油地质储量中,1190×108bbl (陆上石油430×108bbl ,海上石油760×108bbl )可通 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技术开采出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先进的EOR 技术还可再增加600×108bbl 的技术可采储量。在已发现油田中,未来地质储量的增长可达2100×108bbl ,其中,应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技术采出710×108bbl (陆上石油600×108bbl ,深海石油110×108bbl ),靠先进EOR 技术再采出400×108bbl 。对于地质储量800×108bbl 的油砂,通过EOR 热采技术进步,可增加技术可采储量100×108bbl 。过渡带中1000×108bbl 的剩余油,通过EOR 技术可采出20%。 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曾在1976年和1984年分别开展了EOR 技术潜力评估等研究,并对EOR 技术寄予较高期望(分别实现EOR 产量300×104bbl/d 和200×104bbl/d ),但这些预期并未实现。美国EOR 的最高产量出现在1992年,达到了76.1×104bbl/d ,目前是68×104bbl/d 。研究试验了多种技术,但大部分都失败了,成功的两项是CO 2混相驱技术及蒸汽热采技术(蒸汽吞吐、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驱油技术)。 在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美国国际先进资源公司(ARI )就现有“最先进的”CO 2-EOR 技术对美国10个 表4 美国各类石油资源原始资源量、已开发资源量 及未来可采资源量 注:不包括油页岩资源。 (单位: 108bbl )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目录 1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 2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2) 3.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5) 3.1 层序地层理论 (5) 3.2 坡折带理论 (6) 3.3 复式输导体系理论 (7) 3.4 相势控藏理论 (7) 4 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 (8) 4.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准确选区选带是隐蔽油藏勘探的基础 (9) 4.2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采集、高保真处理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保障 (11) 4.3 多井多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变速成图是隐蔽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 (12) 4.4 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地震正反演等预测技术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手段 (14) 4.5已钻井重新认识、“滚动勘探”模式是隐蔽油藏勘探的重要途径 (16) 4.6 应用油气化探技术勘探隐蔽油气藏 (16) 4.7按照隐蔽油气藏的类型选择勘探方法 (17) 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8) 5.1 存在问题 (18) 5.2 发展趋势 (18) 参考文献 (19)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未来最具储量接替前景的勘探目标。所谓隐蔽油气藏通常是指以地层、岩性为主要控制因素、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⑴。隐蔽油气藏成条件复杂、圈闭形态不规则、埋藏和分布具有隐蔽性、勘探难度较大,人们对隐蔽油气藏研究还不系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结合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思路与技术,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蔽油气藏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指导日后隐蔽油气藏勘探。 1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关于隐蔽圈闭,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著名石油学家Levorsen进行了完整的论证,随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古地貌圈闭的油气勘探。目前普遍认为,隐蔽圈闭是指用常规技术方法和手段难以识别的圈闭,它们主要是 由于沉积、古构造运动、水动力变化及成岩作用所引起的,包括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上倾尖灭、透镜体、古河道、潜山、礁体及裂缝圈闭等。隐蔽油气藏是指油气在隐蔽圈闭中的聚集。隐蔽油气藏的概念最早由卡尔(1880) [2]提出。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Nonstructural trap)是“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层”的观点[3]。莱复生(1936)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4],并发表了题为“地层型油田”的论文;Lveorsen在1966年发表的遗作《隐蔽圈闭》 (obseurea ndSubtletrpas) 提出现代意义的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认为是隐蔽和难以琢磨的圈闭。后来哈尔布特H(T.Halbouyt1982)等对这个概念作了的进一步阐述,其含义主要是泛指在油气勘探上难以识别和难以发现的油气藏,并不是专指 非背斜或地层岩性类型的油气藏⑸。萨维特认为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以圈定其位置的圈闭;朱夏指出,隐蔽圈闭也包括某些构造圈闭,圈闭是否隐蔽,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形式和成因类型;庞雄奇等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从物探和测井等资料上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对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的差异在于构造成因油藏是否属于隐蔽油气藏,如邱中健曾将极其复杂的小断块油气藏列入隐蔽油气藏的范畴,薛良清则认为隐蔽油气藏主要指非构造的地层、岩性圈闭被油气充注后形成的油气藏。潘元林等认为隐蔽油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技 术经济条件下,其含义也有所不同,而与具体的油气藏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就勘探的难易程度而言,构造油气藏具有特定的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不论 是传统的勘探方法,还是现代的勘探技术方法,它们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虽然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范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AQ2012-2007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规定 4.1 一般治理要求 4.2 职业健康和劳动爱护 4.3 风险治理 4.4 安全作业许可 4.5 硫化氢防护 4.6 应急治理 5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 5.1 石油物探 5.2 钻井 5.3 录井

5.4 测井 5.5 试油(气)和井下作业 5.6 采油、采气 5.7 油气处理 5.8注水、注汽(气)与注聚合物及其他助剂 6 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 6.1 一般要求 6.2 石油物探 6.3 钻井 6.4 录井 6.5 测井与测试 6.6 海洋油气田工程 6.7 海洋油气田生产 6.8 油气装卸作业 6.9 船舶安全 6.10 海底管道 6.11 浅(滩)海石油天然气开采 6.12 滩海陆岸石油天然气开采 7 油气管道储运

7.1 管道干线 7.2 输油气站场 7.3 防腐绝缘与阴极爱护 7.4 管道监控与通信 7.5 管道试运投产 7.6 管道清管与检测 7.7 管道维抢修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要紧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英国劳氏船级社。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李俊荣、杜民、黄刚、左柯庆、闫啸、刘景凯、卢世红、吴庆善、李六有、王智晓、于洪金、徐刚、宋立崧、贺荣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和油气管道储运的

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和油气管道储运;不适用于都市燃气、成品油、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和压缩天然气(CNG)的储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002年6月29日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令第3号(2006年3月1日实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作业许可 permit to work 为保证作业安全,在危险作业或特不规作业时,对作业场所和活动进行预先危险分析、确定风险操纵措施和责任确认的工作

中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中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雷振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一、油气地球物理勘查主流技术—油气地震勘探 油气地震勘探技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从1845年Mallet以“人工地震”测量地震速度实验开始,1922年明特罗普地震勘探公司,利用机械式地震仪在墨西哥和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进行折射波法地震勘探,1913年由Reginald Fessenden提出了反射法地震勘探,1924年利用单次覆盖地震资料首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穹隆油田,50年代W.H.Mayne发明了共深度点(共中心点或共反射点)叠加技术,美国Conoco公司发明了地震可控震源,1967年Exxon 石油公司在休斯顿附近的Friendsword油田进行了首次3D地震测量。 我国第一个石油地震勘探队是在地球物理勘探专家翁文波的指导下1949年筹备的,1951年在上海成立后开赴陕北地区进行工作。我国地震勘探仪的发展以引进为主,自制为辅与国外同步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管技术、60年代的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模拟技术、70、80年代的数字技术和90年代后的网络遥测技术等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制约整个地震数据采集环节的关键在于地震检波器和地震信号传输电缆,我国是地震检波器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价值的勘探目标的尺度变得越来越小,非构造、复杂和隐蔽的油气藏成了勘探的主要对象,为寻找复杂和隐蔽的油气藏,开始了矢量地震、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两大研究领域:(1)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2)改善深层数据品质(尽量宽的动态范围和频带)。 目前地震勘探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高分辨率地震、3D/4D地震、VSP地震与井间微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高精度地震信号处理技术、地下成像技术、处理解释一体化及三维可视化技术。 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四大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井间地震技术、四维地震技术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石油勘探论文-工业论文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石油勘探论文-工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文首先就我国石油勘探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再具体分析石油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词:石油勘探;开发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这一变化也加剧了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我国的石油开发已经迈入中后期的开采阶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升油田的勘探质量与油田的开采率是极为关键的部分,而这都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我国在各大油田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研究全新的、高效的勘探技术,这也为石油的二次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对我国石油勘探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我国石油勘探现状 石油勘探指的是针对油田等相关地质采取一系列的勘探开发技术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出合适的勘探开发地点,为油气田的开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以此来建立资源开发基地,并为后续的二次开采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储备量约为770亿t,通过石油勘探技术,探明的、可开采的石油资源总量为220亿t 左右。目前我国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沙漠、山地等地质复杂多变的地区,这给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造成了巨大的难题,因此这也激励我们对现有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石油勘探技术以及油田勘探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然缺乏大型勘探开采技术,而我国未来石油勘探开采地将会集中在油田盆地,如塔里木、准格尔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等,这些盆地储存的石油资源较为丰富,但在石油勘探和开采等方面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工程竣工验收准备、验收组织和验收程序,并对竣工资料、竣工验收文件的编制与管理作出了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且试运投产成功,符合竣工验收标准的新建及改扩建管道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609.3-1989《技术用图—复制图折叠办法》 GB 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 11821-1989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7678.1-1999《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DA/T 28-2002《国家重大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档案局档发字[1997]20号文件《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城市建设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92]8号文件《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3.1 竣工验收是项目(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工程建设转入正式生产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标志。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器材设备、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3.2 专项验收是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的验收。 3.3竣工资料指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建成投产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资料以及其他载体的声像资料。 3.4 竣工验收文件是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总结,是竣工验收的法定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书、竣工验收鉴定书、单项总结(勘察设计工作总结、施工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质量监督工作总结、生产准备及试运考核总结、物资及设备采办总结(含外事总结)等)三部分内容。 4 竣工验收依据 4.1 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4.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4.3 已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 4.4 项目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和调整等方面的相关文件; 4.5现行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4.6国家及行业竣工验收规范; 4.7 国家及行业质量评定标准;

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目录清单

石油天然气标准规范目 录清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石油天然气管线标准规范目录清单 2.2 工艺、线路及平面布置 SY/T 0325-2001 钢制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作法 SY0401-98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0402-2000石油天然气站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4079-9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 0470-2000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 6149-1995天然气运行管线试压技术规范 SY/T 6233-2002天然气管道试运投产规范 ASME B 31压力管道系统规范系列标准 GB 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 6064-94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 2.3 消防 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19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材料及设备 API SPEC 5L-2000管线钢管规范 管线钢管规范 API SPEC 5L-2004增 补 API SPEC 5L1-2002管线钢管铁路运输的推荐使用规程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质量纲要规范 API SPEC Q1-2003第 七版 ISO 15590-1长输管道系统弯头规范 ISO 15590-2长输管道系统管件规范 ISO 15590-3长输管道系统法兰规范 API SPEC 6D-2002 管线阀门规范 (ISO 14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分公司机构通讯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分公司机构通讯录 油气田企业(17个) 大庆油田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龙南163453 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市兴隆台区石油大街98号124010 长庆油田公司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151号710021 塔里木油田公司新疆库尔勒市塔里木油田分公司78号信箱841000 新疆油田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迎宾路66号834000 西南油气田公司四川成都市府青路一段5号610051 吉林油田公司吉林松源市沿江东路1219号138000 大港油田公司天津市大港油田三号院300280 青海油田公司甘肃敦煌市七里镇736202 华北石油管理局河北省任丘市062552 吐哈油田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基地839009 冀东油田公司河北省唐山市新华西道51甲区063004 玉门油田公司甘肃酒泉市玉门石油基地机关办公楼735019 浙江油田公司浙江杭州市留下镇310023 南方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111号510240 煤层气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金星园8号中油昆仑大厦100028 对外合作经理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B座0908 100007 炼化企业(33个)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1637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吉林省吉林市龙谭大街9号1320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凤翔路45号1130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火炬大街5号1110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10号73006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新疆独山子北京路6号83360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宁夏银川市新市区北京西路138号7500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山中街1号116032 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青岛11660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重庆路2号121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辽宁省葫芦岛市新华大街42号125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黑龙江大庆市让胡路区马鞍山1634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哈尔滨市太平区北人路173号15005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535008 广东石化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金星园8号中油昆仑大厦A座9层100029 四川石化公司四川省彭州市石化北路1号611930 大港石化公司天津市大港油田花园路东口300280 华北石化公司河北任丘市华北石化公司06255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新工街1240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陕西省咸阳市金旭路71200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新疆克拉玛依市金龙锁8340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三十里铺745115 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惠工街124号中韩大厦1100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化工程建设项目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金星园8号中油昆仑大厦A座100028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 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 “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等就提出了。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2002年AAPG年会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为:①提出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地球半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深海页岩层序识别和陆架边缘崩塌基准面及崩塌层序等新理论,提出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验证了米兰柯维奇旋回中40×104a离心率周期造成海平面变化的理论;②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团闭预测、储集层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烃源岩预

钻探技术工作总结技术工作总结

钻探技术工作总结技术工作总结 我是20xx年参加工作的,一直在钻探生产第一线工作,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小钻工,到现在已经是有着XX年钻机机长经历的钻探 技师。我很喜欢钻探这一行,别人都说,干钻探这个行当太苦、太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苦中有乐。我参加工作之初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钻探技术。上班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师傅们如何操作机器、如何取芯、如何采煤,并认真做好记录,下班后就将这一天的收获写成技术总结,并请师傅们加以指点,所以我进步的很快,工作第三年就当上了班长,第六年时我就走上了机长的工作岗位,回顾这十几年的工作生涯,我对钻探工艺施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现将我的工作经验总结下来,供大家参考。 钻探主要是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向地球表面钻出一个直径较小,深度较大的圆孔,继而获取相关的地质信息,为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保障。 钻探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钻进。钻进方法通常从两方面分, 第一是据破碎岩石的外力性质和方式不同,钻进方法分为: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冲击回转钻进。进第二种是根据破碎岩石工具(即磨料的材质)分为:硬质合金钻进、钢粒钻进、金刚石钻进、牙轮钻进。钻进过程是钻孔从开孔钻进到终孔的施工过程,岩石钻探钻进时由动力

机带动钻机回转,由钻杆、岩心管、钻头组成钻头切削具刻取岩石,以达到不断往深层钻进。 在煤田地质钻探中,硬质合金钻进最为普通。硬质合金钻进是 硬质合金钻头在轴向压力和钻具回转作用下,破碎孔底岩石,同时用冲洗液来冷却钻头,并将破碎的岩石颗粒排出孔外(或悬浮起来),为切削具继续破碎岩石创造条件,在硬质合金钻进中要注意技术参数的掌握。钻压、转速及冲洗液量是可以控制的参数值,在钻进中要根据地质情况、岩石的状况进行不同的调整。钻压和回转力构成了切削具破碎岩石的'切削力,增加钻头钻压是提高钻速的主要途径。钻压 大小对钻进效率和钻头寿命都有很大 ___。切削具作用在岩石上的单位压力必须大于岩石的抗压强度,才能以体积破碎方式进行工作,从而获得较高钻速和减少切削具磨损。在硬质合金钻进时,钻头转速大小对钻速影响也很大,生产实践证明,在同一条件和范围内,增加转数即增加了合金切削具破碎岩石的次数,钻速随转速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性质的岩石要求的最优转速也不相同,转速的增加有最优极限值,超过此值后,钻速反而会下降。硬质合金钻进中,冲洗液的质量与数量对钻进速度也有很大影响,根据证明,钻速随冲洗液的毕生或粘度的增大而下降,在钻探生产中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清水、低固相及无固相冲洗液钻进,提高钻进效率。在硬质合金钻进时,应尽量采用的冲洗液量,以迅速地排除岩粉、岩屑、经常保持孔底工作面清洁、提高钻速,同时也起冷却、润滑钻头切削具的作用,减少其磨损,延

石油天然气规范学习

石油天然气规范—石油天然气站场等级划分 3.2.1 本条规定了确定石油天然气站场等级的原则,仍采用原规范第3.0.3 条第1 款的内容。有些石油天然气站场,如油气输送管道的各种站场和气田天然气处理的各种站场,一般仅储存或输送油品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一种物质。还有一些站场,如油气集中处理站可能同时生产和储存原油、天然气、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等多种物质。但是这些生产和储存设施一般是处在不同的区段,相互保持较大的距离,可以避免火灾情况下不同种类的装置、不同罐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从原规范多年执行情况看,生产和储存不同物质的设施分别计算规模和储罐总容量,并按其中等级较高者确定站场等级是切实可行的。 3.2.2 石油天然气站场的分级,根据原油、天然气生产规模和储存油品、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的储罐容量大小而定。因为储罐容量大小不同,发生火灾后,爆炸威力、热辐射强度、波及的范围、动用的消防力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差别很大。因此,油气站场的分级,从宏观上说,根据油品储罐、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储罐总容量来确定等级是合适的。 1 油品站场依其储罐总容量仍分为五级,但各级站场的储罐总容量作了较大调整,这是参照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并根据对油田和输油管道现状的调查确定的。目前,油田和管道工程的站场中已建造许多100000m3油罐,有些站、库的总库容达到几十万立方米,所以将一级站场由原来的大于50000m3增加到大于或等于100000m3。我国一些丛式井场和输油管道中间站上的防水击缓冲罐容积已达到500m3,所以将五级站储罐总容量由不大于200m3增加到不大于 500m3。二、三、四级站场的总容量也相应调整。 成品油管道的站场一般不进行油品灌桶作业,所以油品储存总容量中未考虑桶装油品的存放量。在大中型站场中,储油罐、不稳定原油作业罐和原油事故罐是确定站场等级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计为油品储罐总容量,而零位罐、污油罐、自用油罐的容量较小,其存在不应改变大中型油品站场的等级,故不计入储存总容量。高架罐的设置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中型站场自流装车采用的高架罐,这种高架罐是作业罐,且容量较小,不计为站场的储存总容量;第二种是拉油井场上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机关、专业公司及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企业通过法定程序执行本规定,参股公司参照执行。 集团公司在境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属企业、项目或者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当遵守所在国(地区)有关法律,并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着力推

进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着力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着力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第四条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专业公司分专业监管、所属企业承担主体责任的管理体制,建立各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其他领导各负其责,各级业务管理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基层单位属地监管和全员参与的机制。 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 (三)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各级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理念,审定本单位安全生产重大决策;

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01T16:58:26.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王建伟 [导读] 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新的油气数量的发现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能够在现有储量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开发。 江苏华东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 212002 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新的油气数量的发现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能够在现有储量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开发。目前,我国与国际上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这些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过程里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油气的勘探开发;技术需求与应用:勘探案例 自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能源的依赖逐渐加大,作为目前人们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的供能物,石油已经成为我们赖以生活的能源之一。我国目前处在经历的高速发展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上的。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家,我国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十分明显,无论从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国家安全的层面来看这种影响都是糟糕的。为了能够摆脱这种糟糕的影响,实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乃至突破,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都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要想实现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突破,就要重点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提升石油生产过程中效益成本比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解决方向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油气田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剩余油其本身的分布十分分散,而现有的监测油藏技术较为落后,使得老油气田的采收率较低;其次,因为我国各种地形地貌兼备,对于多种不同地表条件的勘测,所需要用于应对的技术手段也相应不同,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条件,现有的技术还存在一些困难;最后,老油气田周围存在的新油气田由于勘探技术不够全面而难以被检测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现有的监测技术,对于全地貌、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补充性的技术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震勘探技术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进行大地对人工地震波的响应的观测与分析,从而可以判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及形态,这就是地震勘探技术。其中代表性的技术如高密度空间采样、多波多分量勘探、时移地震勘探及井中地震勘探等,将这些技术分别对应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施工条件,结合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有效提升了复杂情况下我国的油气勘探能力。 2.1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的应用 所谓高密度空间采样,是指通过野外采集来进行地震波场的空间采样。这一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另一方面,由于其不组合其他信号的激发与接受,保证了在记录过程中信号的真实性,不对信号进行改写,避免了有效波受到影响。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从横向、纵向两种方向提升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野外采集时,小面元的采集结果要好于大面元,这是因为小面元采集可以极大的减缓反射波的干扰,与此同时也起到促进成像和压制干扰的作用。现阶段,高密度空间采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足够可靠的技术,在勘探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 所谓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就是采用多分量激发和接收,综合利用纵波、横波以及转换波等多重好地震波反馈的信息,对构造成像进行改善,检测储层裂缝以及预测油气等的地震技术。其中转换波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这项技术的价值。事实上,在仅仅使用纵波进行勘探的情况下,勘探的操作十分简单,成本也低,但随之也带来了无法辨别亮点存在以及进行油气田的预估等问题,引入转换波之后,操作以及成本的提升都不大,但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应用价值。 2.3时移地震技术 时移地震技术是指对不同的时间内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学科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推断油气田内的油气分布状况等关键信息,如储层流体变化、油气流向、剩余油分布等。但是由于这项技术本身的特点,它要求储层孔隙吼道中的流体成分以及饱和度的物性参数有明显变化,于是,它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需要使用对象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 2.4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了两种方法。其中,垂直地震技术由于表现优异的勘探效果而常常得到使用,而另一种方法及水平地震技术使用则较少。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由新一代裸眼井测井、套管并测井、随钻测井以及井中地震等多方面的技术组成,对于评价油气层、发现油气藏并对其特性进行描述等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水平。常用于追踪裂隙、研究油藏研究储集层物性等方面。 2.5综合解释方面的技术 所谓综合解释,是指在我们通过各项技术取得地震资料之后,如何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如何运用与之关联的理论知识,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建模来进行相关的解释,从而为油气的勘探提供理论支持。习惯上,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利用地震勘探所得各项资料,对研究区域的沉积相的种类进行判断,以期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其次是沉积体系以及储层地震相应特征的研究,依次进行相分析、等时地层格架构建,并对构建得到的构架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响应特征;最后是融合多种单一的地震解释技术(如多属性分析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综合地质模型以及上述两个部分的研究结果,以完整呈现出研究区域的地质结构全貌。 三、勘探案例 为了探究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我们选取扶余油田的改造性勘探开发,来进行研究。 之所以选择扶余油田,也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代表性。复杂的地表结构、较大的采集难度等。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我们综合采集、处理以及解释等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地震资料的质量,为未来高难度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按照地震资料分析,可以知道油田有着清晰的构造,确定了油田剖面的断层以及断电,为之后油气田的快速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日趋成熟,带来的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人们对从以前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掌握。各项综合技术与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完善,是当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举措。

目前石油行业海底勘探手段有哪些

目前石油行业海底勘探手段有哪些 目前石油行业海底勘探手段有哪些? 知乎 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表明,储量在1000亿吨至2000亿吨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将是各大石油公司未来能源领域争夺的重点,其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全球深海石油生产能力自2000年以来增长三倍多,根据剑桥能源的统计,全球深海(超过2000英尺,即610米)石油生产能力2000年为150万桶/日,2009年超过500万桶/日,2015年可能增至1000万桶/日。 各大有实力的石油公司竞相加大海上投资,用资金和技术实力争夺海洋资源。加上海洋中最重要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中的甲烷总量达到1.8×1016立方米,也十分惊人。由此可以断定:掌握了尖端深海勘探和生产技术的石油公司将会在未来能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上述认识,中国石油正在加快进军深海石油勘探,或在2015年后开始相关深海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计划未来形成海上300万吨以上产能规模。 但是,目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深海石油勘探和生产的能力有限,中国海洋勘探技术还局限于水深200米以内的浅海,而水深900米到1200米甚至更深的深海石油勘探和开发则仍处于探讨阶段。我国的海上地震勘探技术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加上这种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即使我国石油公司慢慢掌握了海洋地震勘探技术,也注定远远落后于西方油公司。 正如电信行业目前正在大力发展3G技术的应用,但是同时4G技术的标准也正在制定和开发中。中国移动公司在3G这一市场中的技术远远处在一个劣势地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跳过3G技术开发而转向大力推进4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样,如果说海洋地震勘探是目前的3G技术,那么,电磁波勘探将会是未来流行的4G技术。 海洋地震是目前海洋石油勘探的主流技术,它可以精细地描绘可能的油气构造,但是这项技术也有自身的局限和技术上无法逾越的瓶颈。因此,地震勘探固有的弱点驱动着科学家们探寻更好的勘探方法。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对电磁波认识的深入,人们正在逐渐地掌握利用电磁波进行勘探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电磁波在液体中的传导还被看做是天方夜谭,但在如今,已有使用超低频电磁波而非传统的地震机械波的勘探技术出现。与传统方式相比,电磁波勘探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代表了海洋石油勘探技术的潮流。 使用瞬变电磁场进行海洋石油勘探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瞬变电磁场法是利用敷设在地面的不接地回线通以脉冲电流发 射一次脉冲磁场,使地下低阻介质在此脉冲磁场激励下产生感应涡流,感应涡流产生二次磁场。当一次磁场切断后,感应二次场将持续一段时间,用灵敏度极高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这一随断电时间而衰减的二次磁场。 瞬变电磁场方法开创了利用电磁波进行勘探的先河,但是这种技术的局限性决定它在深海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