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说课稿

教者孙晓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中的“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材45页例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与估算乘法、笔算乘法、解决问题。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推理和迁移能力不够丰富,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口算。

2、能力目标: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乘法口算,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教学中更应该强调方法的探索、规律的发现,能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口算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作为本课教学难点。关键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五)编写意图:

(1)从本单元主题图中选择出自行车和特别快车的运行速度为素材学习口算。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同时通过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作好铺垫。

(2)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如第(1)题中两同学交流的画面。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算法中的特点,从而选择能理解又优化的一种算法。

(六)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查找自己知道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除教科书第45页呈现的6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外,学生一定还能找出更多的交通工具的时速,如摩托车、大型货车、客车、江轮、海轮……等等,这些由学生查找出来的交通工具的时速,都可作为本单元学习的资源。

(2)教学例1第(1)题时,应提示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时,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汇报交流时,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而后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或他人的算法中确立一种合适的算法。

(3)以“16×3”为基本口算,在此基础上学习它的相关变式:“160×3”或“16×30”。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纵向对比第(1)、(2)小题,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然后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得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式“16×30”,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计算现实情境,使学生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说教法:

坚持“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和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本课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练习法复习旧知和巩固新学内容、用讲解法来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用演示法清晰的展示因数扩大和积扩大的关系、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生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说学法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学生以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学习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和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对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复习旧知,情景引入

首先用练习题来唤起学生以前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时的知识经历,使学生回忆起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但是要联系因数的计数单位来考虑结果是多少。

(课件逐一播放主题图中的图片)提问:从这些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能根据这一系列的图片提出相关问题。(课件一一出示这些问题)

提问: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抽学生口答)

小结: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心理基础。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1.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也就是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放大图)。

﹙1﹚读书46页例1、说说例1中有哪两个题目

﹙2﹚一题中的两个数量各表示什么?

﹙3)书中是怎样计算16ⅹ3的?说出计算过程。

2、用同样的方法第二题,

(5)怎样计算160ⅹ3?同样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方法解

决这个问题。重点说计算过程。

3、讨论其它算法,如:把160分成100和60分别乘3,积相加的方法等。

学生能根据乘法的意义回答出这问题。

接着追问: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多种算法。

4、课堂活动,及时巩固。

同学们独立完成第46页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之后抽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课堂活动中的第二题对口令一游戏的形式在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操作,以达到熟练程度!

这部分内容继续用走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片断主要利用学生原有的口算基础来探讨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引导学生借鉴前面的口算方法来思考,在鼓励学生多种想法的基础上归纳出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1题,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公布答案,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2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然后选一组让学生说说这当中积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总结了多种口算方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吧,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口算大赛上夺冠。

(五)作业布置

练习六第3、4题。

(六)板书设计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都是在以前学的乘法的基础上再学习的,所以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教学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为背景,通过探索卡通人物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在教学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竖式的形成、经历、计算的过程。如145×12先参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格式写出竖式,这里应让学生形成习惯,数位夺得数写在上面,数位少的数写在下面,便于计算;再考虑,计算顺序即145×2,后算十位即145x×1,并正确写出积的位置,然后计算两个积的和,最后还应检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

应用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五、教学准备:课件(卡通图片、口算题、水果图片)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位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谈话:原来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们每一位都带来了一个问题。

1、首先出示胖墩墩的咖啡猫带来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题目:44×15 78×32 5×144 238×6)

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笔算过程。

[设计意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抑制到兴奋,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开始我创设了卡通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可谓一举两得。]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咖啡猫的问题咱们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接着来看:孙悟空带来了什么秘密?

这样引入新课:将课本例1、改为: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又想去蟠桃园偷桃子持,蟠桃园有145棵桃树,每棵桃树上有12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1)鼓励学生自己列出算式,比较算式的特点,引出课题。激励他们自己尝试列出竖式计算。

(2)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

(3)全班交流反馈。

(4)归纳算法。先小组内讨论,再师生总结。

这一个环节,我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出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即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三)、展示交流

接下来看看可爱的米老鼠给我们出了什么问题?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说课稿

平罗四小季生云

一、说教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四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三位数和两位数看成接近与它相近的整百和整十的数来计算的。教材把乘法估算编排在口算和笔算数乘法的后面,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学情

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把估算方法的应用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还列举了多种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理念。学生在估算时会遇到怎样联系实际把数估大些的好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相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红,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估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和学习目标,复习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学校组织秋游活动,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2、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3、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4、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5、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5000)为什么?

6、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

7、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第一种接近准确值;第二种符合实际,估小了,钱不够用,这样的题目应估大,所以第二种好些。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掌握。

(三)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估一估

2、提高练习

(1)摩天轮最大载重是5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四年级104人可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2)海盗船一次可以乘38名游客,全天只能运行16次,全校680名学生能不能全部玩到?

3、开放练习

计算机出示: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距离是11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客车每分钟大约可以行833米,14分钟能否返回学校?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就是把三位数和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估成一个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1、2、3、4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自备一个计算器,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卡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计算机出示:一组秋天的迷人景色和欢闹的游乐场)

师: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秋天的景色多美啊!游乐场里好不热闹!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设计思路:秋游是学生熟悉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入秋季,学校纷纷组织该项活动。]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秋游前,想不想到超市选购些食品带着?你打算带多少零花钱去选购?请写在卡纸上。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把你带的钱数和你的同桌说说。

计算机出示超市场景。

师:让我们去超市看看吧。

计算机出示饮料、小食品、水果的图片和价格:

可乐2元5角酸奶1元2角

汉堡5元面包2元

蛋糕2元橘子1千克2元

苹果1千克3元8角

师:根据你们准备的零花钱,打算买些什么,大约要花多少钱?估算一下,你准备的零花钱够吗?

学生进行口头估算并反馈。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购买这些食品,有基本的估算购买能力。]

生:我准备买1瓶可乐和1个面包,我准备带5元钱,够了。

生:我准备买1千克橘子,两个面包,1杯酸奶,我准备带20元,大约还剩12元。带的钱够了……

小组内的学生交流各自的购买方案,如果出现购买零食太多的情况,适时进行教育。

[让学生独立估算,是因为学生已有较多独立购买小食品的经验;小组交流,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估算情况,或修正自己的估算。]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所带的零花钱来设计自己的购买方案,在选购小食品时,要注意适量,要讲究节约。刚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用到了加、减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乘法估算)[运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引发他们的购物智慧,为后面的新知探究进行铺垫和孕伏。让学生组内交流,互相了解,学习别人的购物方案,完善自己的购物方案,同时满足学生说的欲望,获得心理愉悦。在学生心神俱佳的状态下,自然引入课题,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一)探究乘法估算的方法

师:这次秋游,学校打算带同学们去游乐场,这可是同学们喜欢去的地方呀!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计算机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50100

方法二:49×104≈4500(元)

↓↓

45100

方法三:49×104≈5500(元)

↓↓

5011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50105

……

[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估算方法,反馈交流情况,引导开展课堂讨论。

生: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生:我喜欢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生:我喜欢第四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05等于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生:我觉得第四种估算方法计算不简便。还是第一种计算简便,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不好,因为把49看成45,把104看成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45×100等于4500,如果带4500元钱肯定不够。我喜欢第三种估算方法。

生:第一种方法好,它只把一个因数看小,另一个因数还是看大一点点的,这样,在估算的结果上,再多带一些钱,也是可以的。

……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允许学生辩论,但要引导学生符合实际情况,在此题中要估大些,才是合适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各有自己的想法,这很不错。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在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后,引导学生注意估算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估算结果,同时,可以使用计算器算出精确值,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结果有一个比照,综合而优化地考虑较合适的方法,既使学生对估算有一个深层次较准确的认识,又使学生对特定情况如带款外出旅游等要适当估大一些有明确的把握。]

(二)巩固练习

计算机出示弹跳飞人项目。

师:买好了门票,我们来到了游乐场,这么多的游乐项目啊!你喜欢玩哪个项目?想不想玩弹跳飞人?

师:弹跳飞人每人每次需要12分钟,四年级104人大约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照这样的速度,在这次秋游中,每个同学是否都能玩到弹跳飞人?

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教师板书记录:

方法一:12×104≈1200(分)

↓↓

12 100

方法二:12×104≈1000(分)

↓↓

10 100

……

师:四年级同学全部玩结束,大约需要1000多分钟,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把12看成10,104看成100,都看小了,估算结果大约是1000分钟,相当于17个小时,太长了,肯定不能让每个同学都玩到弹跳飞人。

生:等的时间太长啦!

生:可以让部分同学玩这个项目,其他同学玩别的一些游乐项目,这样花费的时间要少一些,还可以多玩几个项目。

[先让学生释放情感和天性,再引导学生理智地考虑问题。]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也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太合理,因此老师决定多安排几个游乐项目,让你们自己从中选择喜欢的两个项目游玩,这样合理安排,使每个同学都能玩得开心。

[先估算玩弹跳飞人的时间,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计算的巩固练习,同时,引发后面的教学环节。]

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一)自主选择解决问题

师:游乐场中还有哪些游乐项目?

计算机出示游乐场热闹的场景。

师:瞧,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不过,要想进去玩,还得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计算机出示数学问题:

(1)摩天轮最大载重是5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四年级104人可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2)海盗船一次可以乘38名游客,全天只能运行16次,全校680名学生能不能全部玩到?

师:选择你喜欢的数学问题,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反馈学生的估算情况。

(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好!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可以自由选择两个喜欢的游乐项目了,和同学说说你打算玩什么项目?

师:秋游即将结束,同学们即将返回学校。

计算机出示: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距离是11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客车每分钟大约可以行833米,14分钟能否返回学校?

[这部分两个环节是本课的实践活动部分,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喜欢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巧妙拓展例题,融入实际内容,把学生对游玩项目的兴趣引导到估算的运用上。]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分别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1.49×104≈5000(元)

↓↓

50 100

2.49×104≈4500(元)

↓↓

45 100

3.49×104≈5500(元)

↓ ↓

50 110

4.49×104≈5250(元)

↓↓

50 105

教学反思: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以单列一个例题的方式(例5),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如,例5的教学通过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的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时重视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哲商小学葛颖华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的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中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探究过程,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我注重开发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两组算式调整为一组乘法算式,但是,这一组算式是以能够体现我们课本所要传达的信息与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组算式去发现问题从而去经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四个层次的学习。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将会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算式的呈现我没有以纯算式的方式呈现,而是结合身边的生活资源给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课的开始我与学生进行谈话“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①大米每包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②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③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将三个乘法算式写到黑板上。

接下来提出问题,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此环节我分四步进行,一是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算式,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二是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算式,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三是引导学生将两个发现总结到一起形成积的变化规律,形成板书,并揭示课题。

在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学生的推理过程,从而使

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思维的条理性,接下来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严谨与理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学生总结并验证了规律之后,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计算与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综观全课,我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主动观察、讨论交流、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通过看、想、说的过程,逐步探索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探索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加深了学生的思考,突破了学生思维和经验的障碍,而且为学生创造了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乘法估算

一.教材分析

乘法估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内容。新课程把估算作为独立的课时内容来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改革变化之一。

本节课的乘法估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又为进一步学习估算打基础。

本节课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估计算方法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估算方法与算理的经验支撑,又使解决问题能力与估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因此,我们要意识到:估算不是纯粹的估算得数,而是根据情境需要灵活地估算。

根据教材特点与新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得出多种估算的策略,掌握估算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理解估算算理,选择最适合的估算策略,灵活运用估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关键:运用生活背景去理解算法算理。

二.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特别是应用题教学更应关注学生身边周围熟悉的情境组织教学。基于此认识,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学法体现自主性。

我创设了去游乐场玩的主题式情境,以情境教学法和引探教学为主,综合运用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解决策略开放,评价标准开放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构建模

型,自主优化策略,自主迁移方法,自主应用,真正做到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数学,学到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2.数学知识从实践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的展开以生活情境为依托,使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出门多带点钱----把数估大)自然建构了数学模型,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不同层次的现实问题,既可以内化知识,发展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又可以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总之,整个过程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于“最大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实施备课精神,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估算策略. (二)再次探究,理解算理.

(三)解决问题,灵活运用. (四)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一).情境,探究估算策略。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一是获得策略,二是选择合适的策略.

1.游乐场买票情境引入, 列式:49×104先让学生独探究,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想法,这样可以暴露个体差异,进行进行思维互补;有了初步的学习成果,就要进行资源共享了,接下来便是全班交流了.预测方法不外乎: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都100或105或110,有把一个数估大点,估小点.也有同时把两个数都估大的.有五,六种策略. [本环节,通过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让学生丰富的估算策略充分展示,让全班一一共享.]

2.你认为哪种策略好,为什么?50乘100好,与实际接近; 50乘110好,带的钱多些,心里踏实;50乘105好,既与与实际接近,心里又踏实;分别标出一星级和两星级. [本环节让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评出最符合实际上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估算的标准不再单一,不只要求与实际接近,还要实用.]

(二).理解算理,完善建构。

高空弹跳,每人需要12分钟,104人,可以每人玩一次吗?本环节

我又分三个层次:

1.独立列式,探究估算方法。预设答案:

104×10100×10105×12100×12 [有了前一次的探究基础,学生在本环节中形成的估算策略应该很多,对估算的体验也更丰富了。 ]

2.汇报:小结,这些答案都能解答这个问题:每个人不能实现都玩一次。着重引导思考:但这些方法中把12看成10 的方法和准确计算相差太远,故评为不合理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切地理解算理,安排让学生对比计算三道题:原题104×12(1)104×10

(少了2个104)(2)100×12(少了4个10)从而完整了估算方法:当两数相差较大时,应估大数。]

3.讨论:估算方法好坏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计算方便;与实际得数接近;符合实际情况)[这个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应引导学生从刚才解决过的问题里去总结经验,学生概括后,教师要小结指出:计算方便是估算的目的;与实际得数接近是估算的标准;符合实际情况估算的最优策略。]

(三).解决问题,灵活运用。

1.摩天轮最大载重5000KG,104人可以同时玩吗?

[基本训练,练习只要估大数的估算。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条件就是四年级小朋友的平均体重约为25KG ,需要学生自已考虑到。]

(四).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你是怎样学习方法的?

估算方法的认识:两数很接近最好一个估大,一个估小。如果两数相差很大,要看大数。

估算的要求:计算方便;与实际得数接近;符合实际情况

学习估算的方法:把结果与准确计算结果比;策略要符合实际情况;总之,要放在实践中学习。[从总结内容,总结方法,总结评价标准,总结学习过程多个角度去评价自己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学到了什么?我是怎样学习的?我学习得怎么样?] 四.预设结果。

这节课这样教以后,学生可能都会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在经历一系列现实问题后,学生不再觉得估算难以捉摸,并会对估算教学产生亲切感。总之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估算价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公开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 出示课件,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广州长隆乐园) 师问:想不想去玩一玩? 如果今天你们表现好,老师答应你们有机会带你们去玩? 2. 出示口算题; ①. 130×2= 140×4= 410×2= 230×3= ②. 44x15= 78x32=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上台板演) 3.出示例题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4.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5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与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师:那你认为城市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学生动笔算)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 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寒亭外国语小学 于丽华 一、设计思想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本节课主要学习有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前期学习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列举出解决新问题的若干方法,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整个设计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再通过层次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创设了“我为奥运种棵树”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四、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估算方法的理解,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两点:意识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观察对比等活动,自主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要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 性化思维,对学生的合理估算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种 方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和三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 2、教师准备:我为奥运种棵树的情境图和相应例题、练习题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为了办好奥运会,全青岛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连小同学也不例外,想知道青岛的小同学做了些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为奥运种棵树”几个字。 生2:我看到很多人在植树。 生3: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 生4: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美化青岛,青岛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书,还免费向市民发放树种呢,人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植树造林。根据两位小同学的介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3:我想知道哪个学校发的树种多? 生4:我想知道两个学校一共发了多少包?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前两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以倍受全民关注的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为学习素材,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教师的一句“青岛的小同学做了些什么呢?”极大地激发了同龄人的好奇心,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积极投入到

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一)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刘志颖 教学内容:西师版课标教材数学56四年级上册78—79页。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关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乘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教材在安排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些特点: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都能在生活找到它的原型。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4、根据生活经验,提炼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炼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秋天的果园到处是黄澄澄的果子。瞧,像小灯笼一样的脐橙挂满了枝头,小红迫不及待地想把摘下来。(课件出示,有伴音)(她每小时采摘23千克脐橙,在果园里一共摘了32时,一共摘了多少千克脐橙)你认为应该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23用红色)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独立练习,指一名上黑板做。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孩子能说说计算过程吗(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师:可老师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9写在十位上(表示69个十)师:孩子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接下来的新知识我相信你们一定很容易解决的。 二、探索新知,理解算理 过渡:小红一家可都忙着呢。瞧(出示课件,生读题)(妈妈每时采摘123千克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小时。爸爸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教案资料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开课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和学校 沈洋 2016年4月12日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 1 课时 授课人:沈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 205×3= 25×2=

170×5= 150×3= 1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Teach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ree digit m ultiplied by two digit multiplication estimatio n"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 分析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 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 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 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 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 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 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 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 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 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树1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树

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或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综合以上各因素,这节课我主要是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这里再补充一句,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学习方法的迁移两种。 二、本单元知识重点及突破性破措施 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突破措施: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如,22.4÷4=5.6 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故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本单元知识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解决方法: 1、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 (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 (3)、移位练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4页信息窗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能比较正确的进行估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估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红旗小学的五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分成了28个组,平均每组有22名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的大约有多少名学生?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利用知识的迁移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做好铺垫。) 2.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我们山东省的青岛市举行的,为了办好奥运会,整个青岛市民都积极行动起来,就连青岛市的小学生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看看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的学生都做了些什么。出示课件:34页的情景图。

预设: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 的学生都参加了种树活动。 3.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 多少包树种? (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 多少包树种? (3)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哪个学校发的树种多? (4)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两个学校一共发了多少包树种? (以青岛两个小学的学生参加种树活动为奥运添光彩,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社会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绿化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入课题。 师:要求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怎样列式?(223×18),这是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这个算式?(学生可能说用竖式计算、估算、口算、用计算器算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 师:这个问题应该选用哪种方法计算?(学生会说用估算的方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课题板书完整。) (在对比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估算,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估算的意识) 2.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先自己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乘法估算方法,估一估这道题的结果,如有困难再同位合作,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121×2= 121×10= 216×1= 301×2= 304×10= 304×10= 112×30= 112×40= 2.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1。 (1)初步计算。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并注明“张阿姨每时采摘123kg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时;李叔叔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解决第一个问题应怎样列式?(123×32) 教师:你能估一估张阿姨32时大约采摘脐橙多少千克吗? 预设1:把123看作100,32看作30,我估计大约3000kg。 预设2:把123看作120,32看作30,我估计大约3600kg。 教师:张阿姨实际采摘的脐橙比3000kg多还是少呢? 通过估计,可以判定她采摘的脐橙至少也在3000kg以上,但是,张阿姨究竟采摘了多少千克脐橙,123×32的积又是多少?大家会算吗?你准备怎样计算? 学生1:我用的是口算,先用123×30=3690,再用123×2=246,3690+246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提供的情景中,让学生建立速度的概念,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去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在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此基础上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加强运算训练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从充分发挥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乐于探究,乐于发现,已经初步积累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算理,从而建构起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 三、说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教学模式:“三段”为“课前学生的自主预习阶段”、“课上师生互动阶段”、“学习之后的达标检测阶段”。四个环节是指“课上师生互动阶段”由四个环节组成: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二)自学交流,精讲点拨 (三)当堂训练,巩固拓展 (四)课堂总结,回归单元 通过实施三段四环节的教学模式,旨在转变教学方式,使影响学生成长的各个学习要素之间和谐、有序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说教学过程

公开课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做题思路。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的进行计算。 3、掌握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能够熟练的应用。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多媒体、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多媒体出示百万葵园的照片 同学们,记得这些照片吗?这是我们在春季校外实践活动的照片,大家在那里玩的开心吗?你知道在这次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吗? 二、出示情境图,进行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要想去游玩,首先要准备好什么/ 生:要准备好钱。 多媒体出示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来展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答案,教师及时的给予评价。 2、师:同学们钱准备好了,我们怎么去啊,你知道学校要给我们准备几辆车吗?(多媒体出示第二道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交流方法,同学展示。 3、欣赏一些百万葵园的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对课堂产生兴趣。 4、解决中午的吃饭问题 学生完成,教师讲解。 5、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应用 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回顾数量关系式,小组讨论完成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独立完成 2、 3、 四、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玩了一上午,该吃饭喽,饭店一桌饭菜556元, 学校给我们定了11桌,你知道要花多少钱吗?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 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钟? 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师:解决够不够的问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总结方法。 师:让学生先分析要求什么,在计算,明确数量关系式。

三位数乘两位数地乘法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案例 蔡甸区永安中心小学王小红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习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节课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进行估算意识的培养,估算思想的渗透。 (1)遇到问题,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吗?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数学课程注重的首要方面。”一些专家也对此作了很好的诠解。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计算时,他能否根据问题的情境合理地选择估算、心算、笔算、计算器计算等方法进行计算,这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的。因此,在买票的情境题中,当问题不再出现“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样指向性很明显的问题时,我提出:“‘准备'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学生们面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一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时候用估算,以至于学生对后

面的“座位够不够坐”的问题,“一定时间能不能走到”的问题都能考虑用估算来解决。 (2)遇到问题,学生会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吗? 在解决49×104的估算时,先安排学生独立估算,再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进行对比:一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估大的几种方法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来说是合适的,估小的几种方法是不合适的,并再次对估大的方法对比,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把两个因数都估大的方法对于此题更好一些,从而发现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二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估算方法与以往的估算方法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二)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解决49×104的估算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小组和小组的交流到最后全班师生的集体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样性,既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在交流中达成对于最符合实际的估算方法的认可。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估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课件出示) 76×31≈28×54≈62×49≈32×27≈

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唤起学生对估算的记忆,并能利用知识的迁移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做好铺垫。) 2.上节课,我们为了帮助大天鹅过冬,在饲料站里给它们买了许多的饲料。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饲料站,看看那里还有什么数学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出示课件:36页的情景图。 3.发现数学信息: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4.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250袋饲料一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来运,一次能运完吗? …… (以两个小学生商量如何将饲料运走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既体现了本单元情境的完整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解决“每袋饲料重46千克,买250袋。用载重9吨的小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这个问题。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开课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和学校 沈洋 2016年4月12日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 课时 授课人:沈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12×3=205×3=25×2= 170×5=150×3=1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

1.数学三下知识树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应用题数学广角位置与方向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重叠估算笔算加减法大小比较量与计量24时计时法简单 的数据分析年月日面积单位等量代换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口算口算估算 认识方向路线图商末尾有0 长、正方形面积连乘含义不进位与普通计时法互化计算经过时间单式条形统计图连除连续进位解决问题定义计算统计平均数含义计算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土地面积单位进率 2.初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发展空间观念增加新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描述行走路线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3.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明确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四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巩固对四个 方向的认识能够利用给定方向分别指出其他方向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描述行走路线 4.位置与方向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熟练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后把知识活学活用掌握新四个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认识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记忆方向能够利用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第二单元知识树估算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 商中间有0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验算笔算笔算笔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一课时知识树口算估算四舍五入法灵活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第二课时知识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最高位除尽最高位有余数笔算方法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5.第三课时知识树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验算有余数没有余数 6.第四课时知识树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中间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0占位 7.第五课时知识树商末尾有0 简便写法不够商1 0占位有余数没有余数 8.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用平均数比较数据统计情况统计(第三单元)简单的数据分析 9.简单的数据分析例1 横向条形统计图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0.求平均数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1.经过时间年月日小月平年闰年大月求经过实践的方法24小时计时法365天普遍计时法的转化年历制作介绍年历认识月历制作年历2月28天四个四六九冬366天2月29天七个一三五七八十蜡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第四单元 12.认识时间单位了解有意义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20XX年8月8日20XX年5月12日时28分时、分、秒年、月、日认识年历一年有365天(闰年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大月与小月大月有31天(1、3、5、7、8、10、12)小月有30天(4、6、9、11)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年月日 闰年的特点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闰年有366天闰年2月29天平年一年365天2月28天闰年的判断方法用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整百的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三年级数学知识树下册年月日了解有意义的日子.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河北区育婴里小学 底静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要说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例1的内容。 教材分析:“数的运算”内容贯穿于整个第一、第二学段,是这两个学段数学学习分量比较重、占用学习时间最多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一是体会计算的现实需要,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所以本内容突出自主探索。另外,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学情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数学思考方面:在数的运算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不断增强数感;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提高计算、概括和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方面: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乘法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探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方面: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基于对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上,再从学生的基础上考虑,设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法与学法:根据此课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中段学生的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迁移旧知的能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在应用知识环节中设计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同时激发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教教学、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估算算理,解释估算过程,理解估理。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情境下要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色卡纸、粉笔、黑板贴。 一、导入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课件:配音乐播放美丽的大天鹅图片)天鹅美吗?为帮助大天鹅顺利过冬,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为大天鹅准备过冬的食物,我们一起去粮店看一看。 1、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玉米每袋28元,要买98袋 2、师:小红想知道:一共花了多少钱?小明想知道:带3200元钱够吗?这两个问题,哪个需要精确计算,哪个估算来估一估就可以了?为什么? 生:第一个需要精确计算,因为它问一共需要多少钱,那要算准确再给人家钱,第二个可以估算一下就可以了。因为它只是问你带这些钱够不够,而不是让你准确的算一算。

师:这个同学说的多好呀!他用了一个词。生:准确 师:第一道题必须准确计算,你多拿钱你愿不愿意?生:不愿意。师:你少拿钱学生点头愿意师:售货员愿不愿意? 师:第二道题,这位同学说不需要准确计算,那谁说一说这道题怎样估算?(教师板书) 生:29估成30,98估成100.约等于3000师:你认为钱够不够?生:够了。 师:为什么估计的钱够了,实际就够了呢?生:因为这两个数都往大里估了,准确的数一定要比这个数要小。所以更够了。 师:这个同学不仅会估算,还能把估算的道理说的明明白白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估算。 二、尝试用估算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已知每袋饲料46千克,买250袋,9吨的小货车一次能运完吗? 师:我们一起来读题。 师:想一想,这道题能用估算解决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一)小组交流 1、探讨小组交流的注意事项师:做完了吗?想不想交流?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小组交流需要注意什么?(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要发言,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少数服从多数,意见要一致,每组要有一个记录员,把本小组的交流结果记录下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研究报告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研究报告 一、问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模块的最后一个内容。如果理解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是对加法竖式的简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记录“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演算的算理”的一般原理,我们就不难看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显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掌握原理本身,而是同一原理的运用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这个角度看,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但计算难度高于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前,为了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随机抽取了三年级刚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62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检测。从前测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即便是没有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59.7%的学生能够自觉迁移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顺利得出计算结果。 同时,我们对相关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部分老师认为学生不难获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但是由于计算

教学的训练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消极应对,计算准确率低;教材中计算器的引入导致学生更加不重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认为大数据应该由计算器完成。此外,计算教学过分强调精确计算,忽视估算能力的培养;过分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等,都是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策略进行教学实践。 1.问题引领,促进算理正迁移。 波利亚说“如果我们成功地回想起一个与当前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那是很幸运的。我们应当争取这样的运气。”设置“与当前问题关系密切”的问题显然是学生顺利进行正迁移的重要途径。那么,与三位数乘两位数非常密切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今天的问题有什么不同?能不能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解决? 2.任务诱发,促进算法的优化。 有人把口算、笔算、估算称为“计算三宝”。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在学习中感受到计算方法学习的乐趣,掌握运用“计算三宝”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可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整理知识[1]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内容整理及练习题 家长:____ ____ 姓名____ 一、口算方法: (1)两位数分成整十的数和另一个数相加,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的结果相加。 例1:26×7=20×7+6×7=140+42=182。 (2)整百或整十的数相乘时,先把0前面用数字进行相乘,最后在乘的积的后面填上0,有几个添几个。例2:120×30=3600 练习:1、直接写得数。 42×20= 240×5= 700×40= 707÷7= 60×12= 9600÷8= 30×62= 340÷4= 14×7= 810÷90= 34×3= 20×45= 60×90= 8×105= 50×70= 18×5= 350×4= 500×5= 二、笔算竖式的法则: 1,列竖式时,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2,先用三位数乘以个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3,再用三位数乘以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4,末尾有0的数,先把0前面的数字对齐相乘,所得的积末尾添上0,有几个添上几个。5,满几十向前进几。 例1: 450×20=90 00 45 0 × 2 0 ——------ 90 00 106×30=318 0 106 × 3 0 —————— 318 0 2、列竖式计算。 178×46= 408×25= 37×235= 380×23= 138×16= 407×35= 930×22= 2、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是五位数,末尾有0的两个数相乘,原来竖式中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练习:150×30的积的末尾至少有()个0。250×80积的末尾含有()个0。笔算280×25时,先算2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