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 光的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 光的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 光的传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1 光的传播

讲述: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起称为光束。

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图线。

光线光束

4、应用——解释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

(1)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画出示意图)

影子

点光源不透明物体

(2)日食、月食的成因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如:瞄靶时的“三点一线”等。

三、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速度很快,单凭视觉几乎无法察觉到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才发现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现在已公认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c=3×108m/s,相当于每秒能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向学生简单介绍日晷仪的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作业布置1、制作日晷仪。(寸阴,寸金难买寸光阴)

2、制作小孔成像仪。(探究距离远近、孔的形状对像的影响)

3、课外探究活动:测旗杆的高度。

课堂总结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

二、光的传播:

1、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

光束:许多光线在一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