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学案新华中学马俊英 4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记住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能够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

难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应用

【课前延伸】

一、熟记顺序: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二、掌握规律:

1、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是

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必须符合三点:

(1)K 、Ca、 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把金属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

(3)

【课内探究】

一.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例1 有X,Y,Z三种金属,其中金属Y能跟稀H2S04反应,而X,Z不能;将X浸入Z的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 )。

(A)X>Z>Y (B)Y>X>Z (C) Y>Z>X (D)Z>Y>X

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例2.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6(已知A、B金属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

①由图分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

甲:时间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乙: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

丙:金属A比B的活泼

丁: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

【解题思路】:此题中直线斜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生成H2越___,金属的活泼性越 _____,

金属与酸的反应就越 ______。图像末端水平直线越高,等质量金属生成的H2的总质量越

_____,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 _____.

教师小结: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看生成氢气的快慢,表现在图像上是斜率越大,活动性越强;判断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看最终生成氢气的多少,表现在图像上是水平线越高,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前提是金属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

如果是等质量的酸与就足量的金属反应呢,图像又如何?

三.探究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例3:在CuCl2和MgC1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

物质是( )

(A)Zn (B) Cu和Mg (C) Cu (D)Zn和Cu

例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Fe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 Fe、 Ag 、 CuSO4 溶液

(B) Fe、 Cu 、 AgNO3溶液、稀盐酸

(C) Fe、 Cu、 Ag、稀盐酸

(D) FeCl2 溶液、 AgNO3溶液、Cu

【巩固达标】

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制取的是()

(A)FeCl2 (B)MgCl2 (C)AlCl3 (D)AgCl

2、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 、Au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剩余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A、Cu、Ag

B、Zn、Fe

C、Cu、Pt

D、Ag、Au

3、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5、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未标明质量

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

育才学案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探究目标】

1、会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以及盐酸、硫酸和碳酸盐。

2、会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鉴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3、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其它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

【探索导航】

〖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

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

(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基础知识回顾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方法实验现象O2 将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木条。

H2 点燃该气体,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火焰呈色,

烧杯内壁有生成。

CO2 将气体通入到中。澄清石灰水变。

CO (1)点燃,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2)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中。 (1)火焰呈色,澄清石灰水变。(2)灼热的氧化铜

变色,石灰水变。

CH4 点燃,先再其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再将附有的烧杯罩

上。火焰呈色,干燥的烧杯内壁有生成,另一烧杯内壁。

空气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燃烧程度。

氮气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内,再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燃着木条,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2、酸、碱、盐的检验

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

硫酸及可溶性

硫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

① 紫色石蕊试液

②BaCl2(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①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②有色沉淀产生,且该沉淀稀硝酸。

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AgNO3溶液和稀硝酸①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②有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碳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或固体于试管

①加入几滴稀盐酸或稀硝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

酸性溶液① 取少量于试管,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②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①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③pH 7。

碱性溶液① 取少量于试管,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②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③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①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②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③pH 7。

3、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1)物质的鉴别: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逐一区别的过程。如果只有两种物质,只要确定了一种,余下的就是另一种物质。

(2)物质的推断:根据实验内容、步骤、现象以及物质的其它特征,通过推理确定未知物

的成分。请归纳初中学到的常见物质的特征。

①、具有唯一性的物质、元素、相对分子质量

最轻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

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非气态物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的自然资源有和。

空气中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其次是,空气中含量(按质量计

算)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

组成化合物数量最多的元素是。

②、具有特征结构的微粒

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内一般无中子的原子,阳离子仅为一个质子的微粒,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与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数相等)的微粒:阳离子:;阴离子:;分

子:。

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阳离子:;阴离子:;

分子:。

③、具有明显颜色特征的重要物质

④、具有特殊现象的物质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且产生白烟的

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的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在空气中产生白色酸雾,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易自燃、有剧毒,难溶于水,易溶于CS2的物质。

以上各项同学们可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补充。

〖活动二〗解题方法指导

1 、鉴别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①硝酸银溶液②氯化钡溶液③紫色石蕊试剂④碳酸钡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NaOH溶

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解析:不用其它试剂要将几种溶液一一鉴别,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特性(颜色、气味等)物质存在,这类题可先将特征物质检出,然后再用该物质做试剂,逐一对其它待检物质进行通检。第二类是没有特征物质存在,一般采用两两混和法,辅助加热法等。都是固体粉末的也可采用水溶法。本题属第一类。本题的四种溶液,只有Cu(NO3)2溶液为蓝色,其它溶液均无色,可通过观察颜色,先将Cu(NO3)2鉴别出来。分别再取少量未鉴别的溶液,加入适量NaOH溶液,因只有MgCl2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第三步把MgCl2鉴别

出来。最后剩余溶液为K2SO4,所以选D。

3 、根据化学实验现象区别NaCl、NaNO3、Na2CO3三种溶液。

思考:这是一道无限制试剂的检验题。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逐一检出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各被检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特性),选用不同的检验试剂。如果被检验的物质种类较多

时,可采用并列分组法。

请同学们考虑第一步若改用滴加稀盐酸或稀H2SO4是否可以?为什么?)

4 、现有A、B、C、D四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少量的存在于煤中,它燃烧产生的气体是导致酸雨或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C元素的原子核通常无中子;D是组

成石蜡不可缺少的元素。试回答:

(1)元素名称:A 、B 、C 、D

(2)写化学式:A的单质;C的单质;由其中两元素组成的常温呈液态的

氧化物;由其中两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1的化合物。 〔例题4启示〕:解题时要对所给信息进行筛选,并非见到某现象就能直接准确地判断出物质成分,而是要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及现象,寻找最为明显的,最易判断的信息,即解题的关键点,再以此为突破口,由此及彼,逐一分析推理。解题的关键就是找准突破口,

它可能是物质的一个特性,也可能是一个特征性的实验现象等等,找突破口需要对化学知识有较深刻理解和准确的记忆,要靠平时学习时的细心和积累。

〖活动三〗、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

1、现有四组气体(1)N2和CO2 (2)O2和CO2 (3)H2和CO2 (4)HCl和CO2。分别加以区

别,可用的同一种方法是( )

A、燃着的木条

B、滴入酚酞试液

C、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加入澄清石灰水

2、鉴别H2、O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D、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3、鉴别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是所选试剂,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

A、NaCl和NaOH(无色的酚酞试剂)

B、氧化铜和炭黑两种黑色粉末(稀硫酸)

C、Na2SO4和AgNO3两种溶液(BaCl2溶液)

D、H2SO4和NaCl溶液(Ba(NO3)2溶液)

5、下列各组物质用水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固体:Na2SO4、NaCl、CaCO3

B、气体:O2、H2、CO2

C、固体:NaCl、AgCl、CuSO4

D、液体:酒精、甲醇、汽油

提高能力

6、只有氯化钡和简单的仪器装置,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任意编号为甲、乙溶液)操作如下: (1)分别取少量甲、乙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下面还要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将鉴别的步骤、现象及最

终结论,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2)过滤得白色沉淀。

(3)方法:。

操作 BaSO4 BaCO3 结论

分别加入溶液甲无明显现象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甲是溶

液乙是

分别加入溶液甲无明显现象有明显现象溶液甲是溶液乙

7、有四包无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是NaCl、Na2CO3、Na2SO4、CaCO3。如何将它们一一鉴别

出来?写出实验方案和具体操作步骤。

【课堂达标检测】

1、用一种试剂鉴别出硝酸铜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盐酸。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是( )

A、铁粉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酚酞试液

2、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①硝酸钡②硝酸银③氯化钠④氯化铜四种

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3、要把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下面的实验

方案中,你认为所加试剂和先后顺序比较合理的是( )

A、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AgNO3溶液、稀HNO3

C、稀HNO3、石蕊试液、BaCl2溶液

D、AgNO3、石蕊试液、稀HNO3

4、下列各组物质,仅用组内物质就能互相区别开来的一组是( )

A、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B、NaOH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Na2SO3溶液

C、NaOH溶液、KNO3溶液、CuSO4溶液、NaOH溶液

D、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2SO4溶液、KCl溶液

5、现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钠盐,B为氯化物,C为碱。经下列实验分析,结果

是:

(1)A、B溶液混合后无气体或沉淀产生;(2)B、C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3)A、C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由此推断:A是 B是 C是。

6、在A、B、C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Na2SO4、CuSO4、Ba(NO3)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表是有关实验的记录。

实验步骤 A 试管 B 试管 C 试管

(1)分别加足量水,振荡无色溶液蓝色溶液无色溶液中有白↓(2)向水溶液中加BaCl2 无色溶液白色沉淀原白色沉淀↓不变(3)向(2)中加稀HNO3 无色溶液沉淀不溶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

产生

试推断(写化学式)

A中一定有;B中一定有;C中一定有。

【课后拓展练习】

15、某中学环保监测小组的同学在一条鱼虾绝迹的小河边发现四所工厂。这些工厂向小河所排放的废水中各含一种化合物,经检测发现:①甲处河水呈黄色;②乙处河水呈红褐色浑浊状;③丙处河水变澄清;④丁处河水不断冒气泡;⑤M处水样PH>7,加足量HNO3再

加BaCl2溶液后无沉淀;⑥N处水样PH<7。

(1)请回答:四所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下列物质的哪一种?

Fe(SO4)3 NaOH AgNO3 Na2CO3 FeCl3 H2SO4

甲乙丙丁

育才学案§10.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10. 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2.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了解PH对生产的意义。

【学习方式】:试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练结合。

【学习过程】:

一、中和反应

[实验探究10-9]:阅读课本P58-59思考如何知道酸碱发生了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2)石灰水和稀硫酸反应

(3)稀氨水(NH3?H2O)和稀盐酸反应

(4)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5 )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

(6)氢氧化铁和硝酸反应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规律:酸+碱=_________, 同时________热量反应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阅读课本P59-60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的范围:_______________

2.PH与酸碱性的关系:

0──────7─────14

←─────中性──────→

_____增强 _____增强

pH值=7时,溶液呈_______。

pH值>7时,溶液呈_______。

pH值<7时,溶液呈_______。

测定溶液中pH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

3.PH的测定

[实验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现象:在不同酸碱度的溶液中,PH试纸会显示_______的颜色。

②结论:由PH试纸的颜色变化结果,可知溶液的酸碱度-PH

[学生讨论]:

(1)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分别如何测定?能否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能否用PH试纸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能否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测试?

(3)能否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4.了解溶液酸碱度的实际意义:阅读课本P62-63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酸碱度的溶液中进行。

②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须在接近中性的土壤,PH大于8或小于4.5时,一般作物将难

以生长。

③测定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达标检测】

1.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为改良土壤应选择的最合适物质是()A.氯化钾 B.烧碱 C.硝酸铵 D.熟石灰

2.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右表。该同学最好选用:()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氨水

3.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调至恰好显中性,应直接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石粉末 D.生石灰粉末4.某同学从网上获悉: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 CaO +CO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该“沙尘暴”中能中和酸雨的物质是

()

A.氧化钙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热的沙粒

5.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pH变化的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6.某同学用玻璃棒沾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了一朵月季花,将滤纸放到浓氨水的瓶口上放,滤纸上很快出现一朵的月季花。再把此滤纸放到浓盐酸的瓶口上放,花儿逐

渐。

7.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的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以用下列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A.食盐水 B.醋酸 C.纯碱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8.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O2+2NaOH=Na2CO3+H2O

B. CuO+H2SO4=CuSO4+H2O

C. KOH+HNO3=KNO3+H2O

D. Fe+2HCl=FeCl2+H2↑

9.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铁锈 B.大理石 C.石灰水 D.锌粒

1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⑴ 胃酸过多的病人,医生常给他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⑵ 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结果容器被腐蚀:;

⑶ 用稀硫酸“洗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⑷ 盛装过浓硫酸的铁罐,用水清洗后,遇明火爆炸:、

⑸ 用酸与碱反应得到氯化镁:。

【总结、扩展】

【布置作业】教材P33习题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的策略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的策略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我认为,初中化学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就是要学的知识表面上多而碎,好像既不容易学,又不容易教好的一门科学。不仅需要记忆的东西多,而且需要理解、归纳综合的也比较多。经常是一道题不是一两个知识点就能够解决的。但是学进去以后,就会发现它还是一个整体。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初中化学学好?并且把知识灵活准确的应用到实际中去呢?这种体会只有到了总复习的时候才深刻。这样,初中化学的复习就非常关键。因为总复习不仅能够把学生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并且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灵活运用,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尤其会告诉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复习首先在宏观上要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课本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化学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让理论和实践做到有机结合为出发

点。其次,对于复习进行宏观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按章节复习,又称课本的基础复习,目的在于夯实“双基”;第二阶段,分块复习,又称单元复习。即分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

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以及综合探究五块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增强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尤其能让知识系统化,迅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第三阶段,综合复习阶段,也就是模拟训练阶段,旨在增强应试能力,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

对于第一阶段的复习,是学生温故知新,回忆遗忘知识的关键阶段,不能掉以轻心,既要串好课本,同时注意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复习。我的复习办法就是,让学生看课本,说出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每一主要段落的中心思想,一是刺激学生细心看书,一是给学生敲警钟————课本知识非常重要,不要轻视。还有,一定要注意“细”,该细的地方,一定要讲透,说全。比如,在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时候,这节内容的第一段就总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阶段的复习是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具体在复习过程中,有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忌不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一遍复习的重点应是第一遍复习中感觉吃力的部分,也是查漏补缺的,可以在系统复习每一块之前做1—2套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便找出自己知识点的不足,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归纳整理各类有一定难度习题的解法,忌拿过题来就做,一做就错。这不仅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容易使思路或知识系统化。如推断题、综合实验题、实验设计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实验数据处理型计算题,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不仅要求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要熟练,更要讲究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第三,把握中考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垃圾、土地沙化问题,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既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有增加的趋势。

第四,建立错题档案。对屡做屡错的问题,要仔细分析出错原因,可将一周内做错的题目收集起来,利用周末集中复习一遍,将再次出错的几率降到最小。这就好比扫雷,只有

细心才能保证最后考场上的万无一失。

第五,要紧跟老师的复习进度,不要不听老师讲解,自己另搞一套。当然,老师的讲课永远都是面向班里大多数同学的,而每一位同学又有自己不同的情况,怎么办?紧跟老师大计划,制订个人小计划。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你可能比较熟,可以少用些劲,只需完成老师布置的做业;而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反应较生疏,那就要多花些精力,完成作业之外,还要多看书,多找一

些相关的题目做一做。

第六,对于复习计划,要做到公开透明,以利于学生能够把握复习脉搏,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向前走,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有准备预习。

对于第三阶段的模拟训练,也要高度重视。在批阅试卷以后,要进行试卷分析,对共性的问题,要分析为什么出现差错,是老师没有复习到,还是学生的能力没有到位,要进行反思。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不能打消所谓“差生”的积极性,坚持谁都有优点的原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样,第二次模拟考试成功的机率就会更大一些。另外,对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只要想进步,还要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老师及时了解你,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老师会进行重点讲解,不要怕遭人耻笑,要坚信,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总之,总复习使学生有暮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是在复习阶段才入化学门的,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重视复习的作用,它能够为学习高中化

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收藏分享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对比实验,初步形成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建立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意识。 (2)“真假黄金饰物”的鉴别,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具准备】 锌片、铁丝、铜丝、铝丝、CuS0 4溶液、AgN0 3 溶液、NaCl溶液、Al 2 (S04) 3 溶液、 试管(若干)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P 11~P 12 实验,并记录好反应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什么问题?(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结果)【交流回答】

根据上述反应,同学们能否得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得出结论】 金属活动性:A1>Cu>Ag 【归纳总结】 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同学们是否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何重要应用呢? 【交流回答】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即不反应)。 【复习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金属能跟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是否所有金属都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呢?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应满足什么条件?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仪器和药品完成下列实验探究活动:探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活动与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溶液反应。 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CuS0 4溶液、AgN0 3 溶液、NaCl溶液、试管(若干) 实验要求:取3支试管,分别加人一小片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人CuS0 4 溶液,AgN0 3 溶液,NaCl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导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导学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锈鉵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理解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课堂预习: 1、铁制品锈鉵 (1)铁制品锈鉵的过程实际上是、等了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铁锈(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很_______________,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被腐蚀。 (1)隔绝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铁制品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镀等。(2)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可制成耐腐蚀的合金,如不锈钢。 3、金属资源的保护 (1)防止金属___________,(2)金属的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地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金属的腐蚀和保护 阅读第19—21页内容,结合你们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锈蚀的实质是?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比铁活泼,为什么生活中铁易生锈而铝却不生锈? (3)、如何防止铁生锈? (4)、完成课本第20页“讨论” (5)、如图:在一试管中放有一根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 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 A.a点B.b点 C. c点D.无法判断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2、金属资源保护 根据课堂预习中的问题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0—21页内容。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当堂训练: 1、铁钉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容易生锈( ) A 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C 部分浸入食盐水中D浸没在植物油中 2、下列相关铁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铁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有D.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能够防止生锈 3、在下列各种环境中,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沼泽地中B.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 C.河流附近的盐碱地中D.干燥、有黏性、透气性差的土中 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 A.氧化铁B.四氧化三铁C.硫酸亚铁D.氧化亚铁 5、①汽车②机器上的齿轮③门把手④锯条⑤铁制盆具⑥铁柜等常见的铁制品,为防止它们生锈,通常适合采取下面哪一种方法?(填序号) (1)在其表面刷一层油漆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面涂上机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______________ (4)在表面烧制搪瓷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其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报警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7、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钉 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 一周后观察铁钉和U型管内水面变化() A.铁钉未锈蚀,水面一样高 B.铁钉锈蚀,水面左低右高 C.铁钉锈蚀,水面左高右低 D.铁钉锈蚀,U型管内水从右边全部逸出 8、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实验 现象 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且水面 附近锈蚀最严重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得出结论: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相关外,还可能都 与(填物质名称)相关。 (4)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实行填空: 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教学反思:

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题

1.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b>a>c B.a>b>c C.b>c>a D.c>a>b 2.将洁净的铁丝浸入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覆盖了一 层固体物质,这层物质是下列的 A.Zn B.Ag C.Ag和Zn D.Zn和Fe 3.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 固体中,一定 ..含有的金属是下列的( ) A Ag B.Cu C.Ag、Cu D.无法确定 4. 向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对滤渣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只有Fe和Ag B. 只有Zn和Ag C. 只有Ag D. 只有Fe 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 A.只有银 B.只有银和铁 C.可能含有锌 D.一定有银、铁、锌 6. 金(Au)、银(Ag)、铜(Cu)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下列关于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 B. 单质铜可以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 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 D. 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金原子的>银原子的>铜原子的 1、下列各组金属中,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 A、Cu、Fe、Zn B、Al、Mg、Zn C、Zn、Fe、Hg D、Mg、Zn、Al 2、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第一节_金属的冶炼 导学案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导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 3.掌握铝热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4.了解资源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课前教材基础导学 一、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 金、铂等极少数金属以形式存在。 2 绝大多数金属以形式存在。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都显。 二、金属的冶炼方法(写出金属冶炼的化学方程式) 1 热分解法 适用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的不活泼金属 (1)加热分解:氧化汞 (2)加热分解:氧化银 2 电解法(K~A) 适用于金属的冶炼 (1)冶炼金属钠:; (2)冶炼金属镁:; (3)冶炼金属铝:。 3 高温还原法(Al、H 、CO、C做还原剂) 2 适用于大多数中等活泼金属Zn~Cu的冶炼,常用的还原剂有 等。 (1)高炉炼铁:; (2)铝热反应炼铁: ;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 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学案) 要点(一) 一、金属冶炼的实质 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其过程本质是: 。即:M n++→M 。 二、金属冶炼的步骤 1、矿物的采集、除杂。

提高矿物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物中的金属阳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 3、精炼。 采用适当的方法提纯金属。 三、金属活动性与对应离子得电子能力的关系: 。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 例1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NaCl(熔融)电解 2 Na+Cl2↑B、MgO+H2 高温 Mg+H2O C、Fe3O4+4CO 高温 3Fe+4CO2D、2HgO 高温 2Hg+O2↑ 要点(二)铝热反应一、铝热剂 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 2O 3 MnO 2 等)组成的混合物。 二、原理 Al作剂,另一种氧化物作剂,用铝将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三、实验操作:(详见教材第89页实验4—1) (1)把两张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内 层滤纸底部剪一小孔,用水湿润)架在铁架台上, 下面放置一盛沙子的蒸发皿。 (2)将5g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2g铝粉均匀混合 后放入纸漏斗中,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 中间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 (3)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并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与盐的反应。 2)掌握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大小的判断方法及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的再现与深度学习,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与盐的反应。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 】 【复习导入】 新课导入 活动一 我会总结 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顾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归纳 Cu Hg Ag Pt Au 学生 【问题引入】我们如何利用金属活动性顺 直观 感知 序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问题? 问题 情景思考 【图片展示】如何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 小组 序? (金属与酸、与盐反应) 合作 讨论 交流 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 生 1.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和产 梳 理生氢气的速度判断。 归纳 2. 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该 金属化合 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 极性 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引导学 生转化为个人的学习 能力 【 【

】 】 活动二 我会总结 活动三 【问题 2】判断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增减 思考 例题展示:将一定质量的锌分别加入下 小组 列溶液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何 合作 变化? 交流 ①加入 HCl 溶液 回答 ②加入硫酸铜溶液 ③加入硝酸银溶液 判断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增减: 学生规律:1、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增 梳理加。 归纳 2、金属 A+盐==金属 B+盐 相对原子质量金属 A >金属 B 时,溶液质量增加;相对原子质量金属 A < 金属 B 时,溶液质量减少。 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情况: 金属活动性顺序内容回顾,例题引导: 思考往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小组 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 合作 渣中只含一种金属,该金属是( ) 交流 A Cu B Ag C Fe 回答 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引导学 生发现 并总结 规律 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掌 握金属与混合盐溶液 【 【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第一课时) 郭涛审核【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铜、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复习导入】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想一想有什么现象。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铝 3.铁在氧气中燃烧 4.铜在空气中加热 5.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P9第一部分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下列问题: 1.“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在高温下也不与反应,说明金的(填“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而铝制品却很难腐蚀为什么? 3.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和铝在就能与氧气反应,而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阻止其进一步氧化,故铝具有良好的。 结论:比较活泼,次之,最不活泼 二、探究金属与盐酸和硫酸的反应

小结: 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是; 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产生氢气)的金属。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讨论:以上各金属与酸的反应,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置换反应: 由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和另一种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当堂检测】 1.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 A.Fe B.Mg C.Zn D.Cu 2.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 B.CO+CuO==Cu+CO2 高温 C.C+2CuO===2Cu+CO2↑ D.Fe+CuSO4==FeSO4+Cu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镁与盐酸反应 (2) 锌与盐酸反应 (3)铁与盐酸反应 (4)镁与硫酸反应 (5)锌与硫酸反应 (6)铁与硫酸反应 4.下列金属和酸能反应并放出氢气的是() A、Cu和H2SO4 B、Ag 和HCl C、Zn和HNO3 D、Mg和稀H2SO4 5.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 A、Fe2(SO4)3 B、CuCl2 C、AgNO3 D、Al2(SO4)3 6.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1)Z+YSO4=ZSO4+Y (2)X+YSO4=XSO4+Y (3)Z+H2SO4=ZSO4+H2↑ (4)X+H2SO4=不发生反应 A Z>X>Y B X>Y>Z C Z>Y>X D X>Z>Y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分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2018枣庄)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18巴中)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A.XYZ B.XZY C.YZX D.ZYX 【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3.(2018自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金属及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Li、Cs、Rb、K、Ra 、Ba 、Sr、Ca、Na 、Ac、La、Ce、Pr 、Nd 、Pm 锂、铯、铷、钾、镭、钡、锶、钙、钠、锕、镧、铈、镨、钕、钷、 Sm 、Eu、Gd 、Tb 、Y 、Mg 、Dy、 Am 、Ho、Er 、Tm 、Yb、Lu 、(H)、Sc、Pu 、Th 、Np 、Be 钐、铕、钆、铽、钇、镁、镅、镝、钬、铒、铥、镱、镥、(氢)、钪、钚、钍、镎、铍、 Uv、Hf 、Al 、Ti 、Zr 、V 、Mn、Nb、Zn、Cr 、Ga 、Fe 、Cd 、In 、Tl 、Co 铀、铪、铝、钛、锆、钒、锰、铌、锌、铬、镓、铁、镉、铟、铊、钴、 Ni、Mo、Sn 、Pb 、(D2)、(H2)、Cu、Tc、Po、Hg 、Ag、Rh 、Pd 、Pt 、Au 镍、钼、锡、铅、(氘分子)、(氢分子)、铜、锝、钋、汞、银、铑、钯、铂、金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强,越是右上方越弱。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旧称,现称为稀有气体)不算。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0(即活动性低于氢)时,金属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标准电极电势<0时,可与非氧化性酸反映。标准电极电势较小的金属可从标准电极电势较大的金属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后者。如金属锂在中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为—3.045V,为活动性最强,而铜(+0.342V)、汞(+0.851V)、银(+0.7996V)、铂(+1.200V)、金(1.691V)都大于0,故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非金属活动顺序 非金属是这样:因为非金属一般都是若干原子构成的分子,而分子是非金属常见形态,所以我这里排的是分子顺序表,比较实用: 氟〉氯〉氧〉溴〉氮、硫〉氢〉红磷〉碘〉碳〉砷〉硒〉硼〉硅 稀有气体:Xe>Kr>Ar>Ne>He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非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是右上方越强。惰性气体不算。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题目的难易不同,题型各异。因此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可以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决定。 2. 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酸应是具有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3.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还有要知道:金属制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且(溶液中,前置后,隔越远,置越先) 注意:必须是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溶液,其他不可以反应,如: Cu+AgC O3≠(Cu>Ag,但AgCO3不溶于水)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情景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铁钉放时间长了会长出红色的铁锈,这又是铁与什么反应?产生了什么样的物质呢?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学习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习指导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氧化物,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不同,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基础训练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一组是。 ①g②S③Fe④P⑤cu A.①和③ B.只有③c.③④⑤D.③和⑤ 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A.银 B.铜c.镁D.铝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铁浸泡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有大量气体生成 B.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金属与盐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金属与盐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新 版)华东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2.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金属和酸反应的操作技能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和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金属活动性性顺序,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实验的设计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准备: 稀硫酸、锌粒、铝片、铁屑、镁条、铜片、带支管的试管、烧杯、橡皮管、导管、 钟表、氯化铝溶液、硝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托盘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化学反应有快有慢,研究不同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具有实际的意义。例如,在实验中,用活泼金属跟稀硫酸或稀盐酸作用制取氢气的反应,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必 须选择快慢适宜的反应,否则,就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怎样研究锌、铝、铁、镁、铜 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呢? 二、探究新知: 1.猜想假设: 思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金属的活动性表现在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速度快慢或能否跟某些盐发生置换反应 等方面。 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实呢? 2.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方案一: A.在一支带支管的试管内注入3毫升稀硫酸,将支管与导管相连接,并把导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B.取一片表面光亮洁净的锌片,投入试管中,立即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观察计算并记录30秒内烧杯里冒出水面的氢气泡数目。 C.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洁净的镁片、铝片、铜片和铁片,代替锌片重复以上实验。 D.比较上述这四种金属在30秒内的氢气泡数目,就可以知道这四种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相对快慢。 镁、铝、锌、铁,铜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顺序:镁;铝、锌、铁、铜(不反应)。 方案二: a把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然后取出,观察铁片表面是否发生变化,并用天平测出溶液的质量有无发生变化,如有,则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B.上述同样的方法,相同条件,尝试把锌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铝片插入Zn(NO3)2溶液,镁条插入AlCl3溶液,看它们的表面有无发生变化。这样就可知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得出结论: 结论:活动性顺序为:Mg>AI>Zn>Fe>Cu。 4.思维延伸: 然后,请分别用不同方案的学生简单表述自己的方法和结论,让全体同学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证实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都是:Mg>Al>Zn>Fe>Cu。 学生思考讨论:两种方案的结论是否一样?为什么?请分析原因? 讲述: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顺序。 板书: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中考复习专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中考复习专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试热点 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2. 掌握并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金属新的盐 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1、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2、铁丝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3、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练习1.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铜 B.碳酸钠 C.氧化铜 D.氢氧化钡 中考链接1(2019年宁波)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速率问题 2.质量问题 练习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 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 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练习2.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中考链接1.(2019 南宁)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中考链接2.(2019毕节)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 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国培计划”2011年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孝感学院培训班化学学员 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四号楷体,加粗)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四号楷体,加粗) 第1课时 姓名: 陈君 工作单位 : 监利县新建初级中学 二O一一年十一月

一、教材分析(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1.内容分析 本课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一个重点。学生在之前已经研究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部分金属表现出的活泼程度的有所了解。 但是金属的活动性需要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本课时只安排学生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对于几个化学方程式和置换反应的定义,先要求学生了解。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案

四、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本课题中,利用多媒体、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景,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分析、归纳、小结等过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附件:学案(含答案) [知识疏理]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a)常温能与氧气反应:以、为代表。 b)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以、为代表。 c)高温下也不能与氧气反应:以为代表 【结论】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记录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很快、较快、较慢还是不反应),另用燃着的火柴试试气体可燃性。 结论: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与探究探究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导学案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导学案(与课件同步)第一课时 编写龙应旺 一、预习导学:1、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和________。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金属有哪些? 2、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_____时代,继而进入______时代,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结合书本P3图表,你能总结出:大部分的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你能举出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你能见到哪些合金?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4、在铁、铝、铜、锌四种金属中:可用来制造炊具的是;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是;导电性最强的是;常用于做干电池电极的是;包装糖果和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密度最小的是。 二、合作探究: 1、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金属在常温下为,有 ,有、、、密度、熔点较。 ②特性:常温下一般为态(为液态);大多数呈色(铜为色,金为色);纯铁是色的,质,而铁粉则为色 2、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得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5)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3、金属之最:阅读P3表8-1和P4资料,填写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目前世界产量最高的金属--_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______;硬度最高的金属--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_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__。 巩固新知:1、日常生活中,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薄片__________;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色金属是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__;灯泡里做灯丝的金属是______。 2、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 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4、合金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或而形成的具有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_,钢的含碳量;常见的合金含有、等。 巩固新知:合金中至少有种金属,合金中的各成分以形式存在(单质或化合物),

金属及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Li、 Cs、 Rb、 K、 Ra 、Ba 、Sr、 Ca、 Na 、Ac、 La、 Ce、 Pr 、Nd 、Pm 锂、铯、铷、钾、镭、钡、锶、钙、钠、锕、镧、铈、镨、钕、钷、 Sm 、Eu、 Gd 、Tb 、Y 、Mg 、Dy、Am 、Ho、 Er 、Tm 、Yb、 Lu 、(H)、 Sc、 Pu 、Th 、Np 、Be 钐、铕、钆、铽、钇、镁、镅、镝、钬、铒、铥、镱、镥、(氢)、钪、钚、钍、镎、铍、 Uv、 Hf 、Al 、Ti 、Zr 、V 、Mn、 Nb、 Zn、 Cr 、Ga 、Fe 、Cd 、In 、Tl 、Co 铀、铪、铝、钛、锆、钒、锰、铌、锌、铬、镓、铁、镉、铟、铊、钴、 Ni、 Mo、 Sn 、Pb 、(D2)、 (H2)、 Cu、 Tc、 Po、 Hg 、Ag、 Rh 、Pd 、Pt 、Au 镍、钼、锡、铅、(氘分子)、(氢分子)、铜、锝、钋、汞、银、铑、钯、铂、金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强,越是右上方越弱。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旧称,现称为稀有气体)不算。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0(即活动性低于氢)时,金属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标准电极电势<0时,可与非氧化性酸反映。标准电极电势较小的金属可从标准电极电势较大的金属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后者。如金属锂在中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势为—3.045V,为活动性最强,而铜(+0.342V)、汞(+0.851V)、银(+0.7996V)、铂(+1.200V)、金(1.691V)都大于0,故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非金属活动顺序 非金属是这样:因为非金属一般都是若干原子构成的分子,而分子是非金属常见形态,所以我这里排的是分子顺序表,比较实用: 氟〉氯〉氧〉溴〉氮、硫〉氢〉红磷〉碘〉碳〉砷〉硒〉硼〉硅 稀有气体:Xe>Kr>Ar>Ne>He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非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是右上方越强。惰性气体不算。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题目的难易不同,题型各异。因此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可以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决定。 2. 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酸应是具有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3.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还有要知道:金属制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且(溶液中,前置后,隔越远,置越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合作交流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用品】 Zn、Fe、Cu 、CuSO4溶液、AgNO3溶液、试管、试管架等 【教学目标:】 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现象。 2、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有四种金属Zn、Fe、Cu 是否都能与酸反应,反应的快慢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 学生探究一收集证据 (友情提示):实验时注意各种金属质量大约相等,酸的体积大致相同,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 问题:上述不同的实验现象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探究讨论,小组交流,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发现的Zn、Fe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Cu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通常我们把常温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称为活泼金属,不反应的为不活泼金属。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类似的探究实验,总结出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质疑激趣:教师演示铜板变银元 大家猜一猜铜板变银元的奥妙是什么? 教师展示:铝丝、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 【探究活动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 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 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锈蚀导学案无

第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锈蚀 教材解读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材共列举出14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序,需要学生熟记并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相关现象。本节课中关于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盐反应的知识在前面的学习略有涉及,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金属的锈蚀和防护也是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会应用其解释相关现象 2.会从电子得失和得氧、失氧角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举例分析、设计实验方案等方法对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金属的性质和应用的学习,体会金属对人类生活和 生产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相关现象;金属锈蚀的 条件和防护措施 难点: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相关现象 重难点处理策略重点方面:熟记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主要手段是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盐反应。通过铁生锈的实验分析 金属锈蚀的原因 难点方面: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相关现象必须要抓住证据,金属和酸反应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金属和盐反应观察金属是否析出 探究点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情景展示1] 展示以下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问题探究] 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吗?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铁和铜、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铁丝,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表面有一层亮红色的物质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由此可证明铁比铜活泼;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铜丝,过一会儿取出,铜丝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物质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由此可证明铜比银活泼。同时说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经过实验,人们总结出一些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 [问题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给我们哪些判断的依据?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继续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金属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它对置换反应的发生有何意义?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金属具有如下两条化学性质:①某些金属+酸→盐+氢气;②活动性强的金属+盐→活动性弱的金属+另一种盐;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帮助我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