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用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研究

商用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研究

商用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研究
商用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研究

汽车与节能

汽车与节能 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外如此,我国更会这样,尽管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节能环保问题正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节能还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欧洲、日本认为全球变暖是地球最大的环境威胁之一,CO2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传统汽柴油车大量排放CO2。因此,汽车节能也就是控制了CO2排放,节能也可算作广义环保。 什么样的汽车才算节能呢?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汽车能耗是指模拟道路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油耗,发达国家定义的先进汽柴油车的节能目标是小于5 L/100km,许多国家规定了一个及格线,不达标就罚款或公布于众。 我国于2004年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分两阶段规定了乘用车分别在2006年、2008年必须达到的油耗目标。目前正在制定轻型商用车油耗限值标准。 节能环保型汽车早已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的主流。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型小汽车占绝大多数。随着油价不断上涨,我国节能小汽车增长迅速,但比例仍然偏低,中国汽车节能还任重道远。 汽车与空气污染 汽车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未燃碳氢、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前三种为气体气态污染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尽管柴油机在特定工况下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排放,如黑烟,但通常的颗粒物也是看不见的。汽油机在润滑油燃烧或富油燃烧(如冷启动)也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排放与油耗没有直接的联系。 汽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技术水平和保养情况。其它因素诸如驾驶习惯、行驶工况和环境温度也会影响污染物的排放。 汽车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如下: CO—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人体关键组织缺氧。CO浓度较高,例如室内煤炉的排烟管堵塞将是致命的;较低的CO浓度就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有心脏病的人群。 HC—碳氢化合物能增加地表臭氧的形成,对人类的呼吸系统有危害。另外,一部分HC 是致癌物质,而且也是间接的温室气体。 NOx—氮氧化物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生成NO2,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的原因,暴露在高浓度的氮氧化物环境中将会导致医院就诊率的增加,长期的暴露可能影响肺功能,并增加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NOx能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的产生,能破坏植被、导致地表的臭氧形成,并且能与大气反应形成颗粒物(‘二次颗粒物’)。 颗粒物—颗粒物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紊乱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颗粒物与医院就诊率的增加有联系,它会导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提前死亡,并且降低预期的寿命。 国外汽车是城区和靠近繁忙公路地带的最主要空气污染物,随着我国汽车的普及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为此国内外非常重视汽车污染物的控制。通过提高燃料质量和逐步加严新车的排放限值,上述污染物的排放正在降低。举个例子,目前80辆电喷车的排放可能与1995 年之前的一辆化油器车排放相当。 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工况法排放标准,2000年大幅度降低新车排放限值(通常称为欧Ⅰ标准),促使了先进排放控制技术的采用,例如汽油电喷技术、催化转化器。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分别在2004年(欧Ⅱ)和2008年(欧Ⅲ)开始实施,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提前实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历程及趋势XXXX0317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历程及趋势 要点: ●发展历程 ●技术状况 ●系统安全的沿革 ●前沿技术与最新研究进展 ●机电设备国产化动向 ●市场空间及前景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的发展历程 中国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状况 2.1 车辆(RS):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轮轨式车辆,主要技术如下: 列车编组:4节、6节、8节。 车型:根据载客量大小分:A型、B型、C型三种类型。 车体材料: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焊接结构或不锈钢车体材料。 最高运行速度:80-100 km/h。 列车制动:电气制动、空气制动和停放制动。 转向架:钢板压型焊接结构、无摇枕转向架。 牵引控制:采用VVVF主逆变器技术。 列车自动监测及故障诊断:设置微机控制列车自动监测及故障诊断装置。其它型式的车辆:XX-高速磁浮列车系统,和XX-直线电机列车系统,XX-跨座式单轨列车系统。 2.2 信号(SIG): 信号系统的核心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ATC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subsystem);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subsystem); 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subsystem)。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的制式,最早为固定闭塞信号系统,后来发展到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近些年新建的项目大多为移动闭塞信号系统。CBTC 系统已成为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今后,信号系统将逐步走向综合监控列的发展方向,纳入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资源共享。 1990年代,信号系统设备完全由国外厂商提供,目前部分产品可由国内厂商提供。 典型的CBTC信号系统的结构框图 2.3 供电(PS): 供电系统组成:外部电源、主变电所及中压环网、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及牵引网)、低压配电及照明供电系统(降压变电所及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SCADA)、杂散电流防护及接地系统。 外部供电电压等级:500kV、220kV、110kV、35kV。 内部供电电压等级:35kV、0.4kV。110kV和35kV断路器采用GIS设备。 牵引供电电压等级:直流750V、1500V。 车辆供电方式:接触网或接触轨 接触轨主体材质:主要有低碳钢和钢铝复合两种。 电力监控系统(SCADA)的电力调度系统由ISCS集成。 供电系统的绝大部分设备都由国内生产厂商供货。 2.4 通信(): 通信系统一般设置专用通信、公安通信、公共通信三大通信系统。 专用通信系统由传输系统、专用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公务通信系统、时钟系统、信息网络系统、通信电源系统、集中网络管理等子系统和通信线路共同组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创新研究设计方案 汽车节油技术 班级:11汽车营销(2) 姓名:许文 学号:111301241 科目:创新学

随着能源的日渐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节能工作更加深入;同时,由于工业生产上经济效益需求的提高,作为降低作业成本的直接有效措施,节能工作也应更前进一步。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问题。目前,节油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以及使用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节油技术的分类与实施 一、优化设计燃烧系统 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燃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燃烧室结构是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它涉及到活塞顶和缸盖的形状,火花塞的位置,进、排气门的尺寸和数量,以及进气口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设计者对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布置以及喷射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目标是: a)在全部工况下都能实现快速、稳定、连续的燃烧; b)在油门全开时有高的容积效率; c)由燃烧室壁传走的热量损失少; d)排放污染物低; e)抗爆燃性能好。 二、采用电子点火系统 一些现代新型汽油机已越来越多地采用优化的电子点火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分电器,最佳点火角可以根据发动机工作范围及一些附加要求(如排放、爆燃界限或驾驶性能等)计算出来,以实现点火提前角的多维优化调节。 燃烧稀混合气是改善火花点火式汽油机燃油经济性,降低CO排放量,特别是使NOx排放符合法规要求的另一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放宽所用汽油的种类。但使用稀混合气会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因此,要对传统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混合气加速燃烧。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有:高能点火系统、空气喷射燃烧系统、火焰喷射燃烧系统以及分层燃烧等。 三、优化供油系统 现代内燃机向着提高比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和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方向发展,使供油系统有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a)采用增压技术。这样不仅能提高发动机升功率,还能降低燃油消耗和有害排放物。 b)改善燃油经济性。为达到这一目的,车用柴油机越来越多地采用直喷燃烧系统,并要求较高的喷油压力和喷油率。 c)精确控制喷油过程参数。随着电控技术在供油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内燃机在每个工况点上对喷油过程参数(喷油定时、喷油率、持续时间)的控制,从而达到了最低油耗,控制了排放污染和噪声污染,使供油系统达到最佳化。 四、降低机械损失 汽车的机械损失主要包括运动部件摩擦损失和驱动功率损失,这两大类损失约占总机械损失的90%以上,为此,汽车设计者在降低运动副的摩擦系数和提高传动效率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即主要通过减少活塞组、曲轴与连杆、配气机构、传动系统、各驱动装置的机械损失来实现。另外,使用时在润滑油中添加各种减摩剂,也可使各运动副摩擦系数降低。目前使用的减摩剂主要有二硫化钼、石墨和有机钼、有机硼、GRT、YGC 节能减摩剂等,还有一些摩擦改进剂,如磷酸脂、硫磷酸钼、油酸环氧脂等。 五、采用新材料 为适应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上的使用量逐年增长,特别是轿车发动机更甚,这样可有效地改善车厢布置,缩小汽车外形尺寸。目前,在汽车制造上主要使用了一些高强度低合金钢、铝合金、镁合金、塑料、陶瓷以及一些纤维

推进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综合交通系统

20 北京规划建设 话题 ΤΗΕΜΕ | 北京: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系统 伴随着城市化带来的资源短缺与道路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具有运量大、准时、安全、节能、环保等突出优势,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大城市的普遍关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既有利于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减少能源消耗,改善人居环境,也有利于节约城市昂贵的土地资源,引导城市布局和发展,这些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轨道交通结构性节能减排 优化出行结构,减少小汽车出行和汽车尾气排放 自1969年北京建成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至今,已经有近四十年,而北京的交通出行结构也随着经济发展和地铁建设的不断加速而出现了新的变化(图1)。2000年,小汽车出行和公共交通(地铁+公共汽车)出行比例基本持平,随后小汽车的出行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基于公交调价、5号线开通等因素,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到34.5%(其中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21%),小汽车出行比例达32.6%,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近年来首次超过小汽车。2008年7月,北京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线三条新线同时开通,北京地铁车站总数达123个,其中换乘站16个,全日最高客流近450万人次,而且市政府采取单双号限制小汽车出行等交通控制方式,使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从而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实现了十年来首都最好的空气质量。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将达到50%,而轨道交通将达到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50%。届时,轨道交通的便捷高速将为居民出行提供更好的选择,并进一步促进小汽车出行的减少,对首都的环境改善也将起到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公认的具有综合节能作用的交通方式之一,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因为轨道交通占用的土地面积仅为其他地面交通方式的1/8~1/3。在动态情况下,平均每位旅客占用的道路面积,城市轨道交通为0.2平方米,而公共电汽车、小型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分别是它的4.6倍、115倍、100倍和50倍。其次,在节约能源方面,以每千米的人均能耗比较,轨道交通仅为私人汽车的8%。另外,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轨道交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还不到汽车的4%,而通过采用轨道减振技术和声屏障等措施,轨道交通可以大大降低对附近敏感建筑的振动、噪声影响,站前广场采用透水砖地面,在避免雨水流失的同时还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依托车站建设节能型综合枢纽,实现便捷换乘和出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尤其是换乘车站是大量人流的聚集地,依托轨道交通车站建立高效便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对于推进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综合性枢纽可以将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紧密结合,缩小换乘距离,提高出行效率,体现以 人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在综合性枢纽内部设置便民设施,或者在枢纽周边设置商业、办公、娱乐等大型设施,可以很好就地消纳客流,节约出行时间,减少交通出行量,提高“轨道+步行”方式的出行吸引力。 北京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研究的此类枢纽包括六里桥、宋家庄、苹果园、北苑北、四惠以及亦庄火车站等。其中,宋家庄枢纽包括地铁5号线、10号线以及亦庄线的三线换乘车站和长途公 交车站。通过整合设计,宋家庄综合方案较好地处理了地铁三线 推进轨道交通节能减排 建设节约型综合交通系统 叶大华 冯雅薇 图1 各年度交通出行方式比例图 图例

中国汽车新能源与节能减排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考核论文 姓名:吴星星 学号:222009322220050 年级:2009 专业:土建类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2010.7.31

中国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 工程技术学院09级土建二班 吴星星学号:222009322220050 摘要: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新能源,节能减排,电动汽车 China's auto Industry about New Energy and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Civil Engineering Class one Grade two WuXingxing Student ID Number: 222009322220050 Abstract: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new car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energy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ll no doubt become future automot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effort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national ca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olicy adjustments, China's auto industry grew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Keywords:The new energy,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electric cars 1 序言 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开发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汽车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浅谈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浅谈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将日趋严重,而且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也将成为最大的矛盾,因此,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势在必行。 关键词: 节能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0万辆,汽车在我国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中均占较大比重。其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数量最大、累积性最强的毒气。汽车尾气中的CO、HC、NO、NO2等,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按照近年来的汽车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大关,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大气污染也将更加严重。能源和环境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曾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一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在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企业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肩负着重大使命。 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既要有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1 汽车企业自身要实现节能与环保 1.1努力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发展节能环保车 传统燃油汽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能源车型的研究。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奥运期间,我国已成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接着,国家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车。车企应重点推进小型电动轿车的产业化发展。小型电动轿车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电动汽车本身的发展规律。我国有丰富的锂资源、稀土资源和镁资源,可以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原材料提供资源保障。而且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的生产历史和技术经验,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目前虽已量产,但市场接受程度偏低。和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能耗优势不言自明。但是一谈到价格,这款车显然并不占优势。过高成本导致目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难以推广应用, 混合动力汽车除了以往的动力装置外, 至少还必须安装电池, 其成本不可能降至普通汽车的水准。因此,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的首要难题是降低成本, 这也是有待车企解决的最大课题, 特别是必须降低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的成本。这样,混合动力车的销售量才会提高,才会真正为节能和排放做贡献。在研发锂动力电池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性能好等优点,得到各汽车企业的一致认可,是目前车用电池的产业化热点。锂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磷酸铁锂四种。由于我国铁资源丰富、铁价格低廉并且无毒,因此,磷酸铁锂是目前最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且长远来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2009年解决了磷酸铁锂材料改性和规模生产方面的难题,自主设计建成了年产500吨的磷酸铁锂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磷酸铁锂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动力电池这一新兴领域占据技术和市场先机。锂电池的价格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车用燃料电池性能好,环保,但价格昂贵,尚未产业化,有待继续研发。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电池的安全性是首要指标,研发出安全性高、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电池技术的根本性突破,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并将其产业化,谁就会在未来汽车市场占领先机。 当今,传统燃油汽车仍占据主流地位。就核心技术和研发水平来说,新能源汽车还难以与其抗衡。但是在低碳环保大势所趋的环境下,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车企应该坚持的战略选择。因此,汽车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把产品技术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从为吸引受众眼球和争取政策补贴的忙碌中摆脱出来,认认真真地投入技术研发。新能源汽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中起()作用。 A. 辅助 B. 骨干 C. 主体 D. 补充 2 【判断题】(20分) 大型地下铁道系统的高峰小时单向客运量可达8万-10万人次/小时。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我国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是上海。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有轨电车属于无隔离式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0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以后走向及路网结构易于调整。 A. 错 B. 对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下列()是位于两种不同行车密度分界处的车站。 A. 换乘站 B. 区域站 C. 尽端站 D. 中间站 2 【单选题】(20分) 在配置车站设备时,()是所有被考虑因素中的第一位要素。 A. 经济性 B. 安全性 C. 先进性 D. 实用性

3 【单选题】(20分) ()的主要作用是供列车停靠、乘客候车及上下列车之用。 A. 出入口 B. 站厅 C. 通道 D. 站台 4 【单选题】(20分) 下列()是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的车站。 A. 中间站 B. 换乘站

C. 区域站 D. 尽端站 5 【判断题】(20分) 在配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时,应遵循实用性、功能匹配、先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自动扶梯的结构中,()的作用是供乘客站立并能实现连续循环运转。 A. 梯路系统 B. 控制保障装置

C. 动力驱动装置 D. 框架结构 2 【单选题】(20分) 自动扶梯的结构中,()的作用是安装和支撑自动扶梯的各个部件,承受各种载荷以及将建筑物两个不同层高的地面连接起来。 A. 动力驱动装置 B. 控制保障装置 C. 梯路系统 D. 框架结构 3 【多选题】(20分) 垂直电梯曳引系统由()等组成。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河南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 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 消耗量下降。 2.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 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 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 低。 8.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 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 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 洗下来的能力。 10.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 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稀薄燃烧汽油机一一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a>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汽车节能减排论文

汽车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论文 听了许老师的专业讲座,令我感受颇深。深刻的认识到当今汽车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式。随着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须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伴随着汽车的出现,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的严重。节能要先从节油入手,尤其在当今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今天,如何节油更是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节油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汽车环保问题也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对于一定的车型而言,汽车燃油消耗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汽车的技术状况、驾驶操作技术水平以及有关的运行条件。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况,不但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和降低汽车的行驶阻力亦同样有效。要使汽车达到一个最佳的技术状况,就必须严格执行汽车保养规范,及时准确地对车辆进行保养和调整。 对于现代汽车,驾驶者能动手做的事越来越少,但驾驶者可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对汽车的各个系统提出检查和调整的要求。汽车的点火系统:可定期对火花塞进行检查、更换,并要求修理单位对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检查调整。 汽车的底盘:其技术状况的好坏与保养和调整的关系很大。保持底盘各部件间正常的润滑和配合间隙,可以有效的提高传动系统的效率。正确的前轮定位和制动系统间隙可以有效地减少行驶阻力。 冬季停放在露天的车辆,启动后是否应该预热,这个问题已探讨多年且众高油价时代下的汽车节油技术说纷纭,这里我们对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的汽车做个讨论。对于装用该发动机的汽车,由于其控制方式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部位均与化油器式的发动机有着巨大的区别,再者现在发动机润滑油的品质和性能与从前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建议装有此种发动机的汽车在冬季启动后进行1~2分钟的热车即可起步,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油耗,并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行驶,应尽量选择较高的挡位上坡时应提前加速,利用惯性冲坡,不能利用惯性冲坡的应提前降至合适的挡位上坡,以免因降挡过晚造成动力不足,增加换挡次数,使油耗增加。 汽车行驶时应尽量保持经济车速,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车速,切忌高挡低速、低挡高速和超速行驶。 提倡预见性驾驶,细心观察前方百米范围内的路况,再决定是否加油。明明还有几秒就是红灯了,偏要一脚油门去赶,增加油耗不说,还影响道路行人安全。多注意周围的车况、路况再下判断,平时多注意了,节油也就积少成多了。当汽车时速超过80公里,开启车窗在很大程度增加行驶时的阻力,油耗增加。经过测算,在高速行驶时开启车窗,甚至比开空调更加耗油,因此在夏季高速行车时,尽量不要打开车窗。 空调是夏季油耗偏高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使用空调时必须注意,尽量不要把温度设定在最低,如果空调在最低温度时,空调压缩机不停的工作,油耗负担会随之增加。车身加装装饰件,增加了车辆美观,但会增加汽车行驶时的阻力,因此尽量让车身保持原貌,是降低油耗的有效方法之一。 无论是对手动挡还是自动挡车型,空挡滑行都无法达到省油的目的。电喷车在不加油的状态下,电脑都将此时默认为怠速供油状态,也就是说以为空挡滑行可以省下的油实际上一滴没少用,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变速箱烧毁。同时自动挡的车空挡滑行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在节气门脏的情况下,有可能灭车导致助力设施失效,方向盘失控,从而车体失控。每次出行前应制定出一条或多条合适的行驶路线,以避开拥堵及多红绿灯的路段,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出行时间并有效的降低燃油消耗量。 降低燃油消耗与汽车的动力性、排放状况、结构设计、车身选型、新技术和新材料以

《汽车节能技术》(06895)自学考试大纲

《汽车节能技术》(06895)自学考试大纲 1、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汽车节能技术》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其任务是培养具有节能意识、掌握节能技术、能开发新节能方法的专门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以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控等相关基本知识为学习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习本课程应先掌握《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并可以《汽车新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为后继课程。 2、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汽车节能的意义、发展概况、节油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要求了解汽车节能技术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掌握国内汽车节能潜力及汽车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一般) 识记: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一般) 识记: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 3、 汽车节油效果的评价指标(重点) 应用:汽车节能效果的评价指标、节油率的计算方法。 4、 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一般) 识记: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

第2章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节能原理以及主要的发动机节能技术和节能装置,要求了解发动机节能的技术理论与途径,掌握各种发动机节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并掌握各种节能装置的使用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评价指标(一般) 识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性能指标及发动机特性图。 理解:发动机性能指标。 应用:分析发动机特性图。 2、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途径(次重点) 识记:充气效率、机械效率、循环热效率、压缩比及相关概念。 理解:提高发动机效率和节能的途径和原理。 应用:可燃混合气浓度与发动机的合理匹配。 3、发动机节能技术(重点) 识记:稀燃、增压、掺水节油、可变气缸排量、可变配气正时、可变进气歧管、可变压缩比等节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前景。 理解: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基本理论依据。 应用:分层燃烧技术、涡轮增压技术、丰田VVT、本田VTEC、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节能装置(次重点) 识记: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磁化节油器、喷水节油器及节油点火装置的基本概念。 理解:节能装置的节能依据。 应用:火花塞二次空气导入环的作用和装配。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中的节能

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能源利用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并不产生污染,但因为其高密度、大运量的运营特性,必然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共富新村>为例,仅2006年7— 9月的耗电量就高1达4 728. 5万kW·h,电费高达3 000多万元。其中,牵引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50%,其它为空调及照明用电。为此,节能降耗问题已引起城市轨道交通业界的关注。目前,部分节能措施如屏蔽门、节能灯、限制使用黏土多孔砖等已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将一条线、一个车站或一座停车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构思,以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能源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仍有待研究。本文从节能设计的系统性角度,以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为例进行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是节能的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其它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而言,具有安全舒适、快速环保、运能大和能源消耗少的特点。按照同等运能比较,轨道交通的能耗只相当于小汽车的1/9,公交车的1/2。因此,轨道交通本身就具有重要的节能减排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其它城市交通工具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耗电能为主,而不是燃油。石油作为国家核心能源,是工业经济的命脉,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石油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中,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提高占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能源政策,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措施之一,是建立绿色城市交通系统,应对城市化进程和交通机动化快速增长的挑战,构建可持续性的城市交通系统模式。超大、特大城市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立体城市交通系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完善城市间交通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并达到系统节能目的。 二、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十分重要。虽然按同等运能比较,轨道交通能耗比其他形式交通方式小,但因为其大运量的特点,使得总耗电量相当大,是耗能大户,仍有节能潜力。因此,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在遵循以人为本,方便旅客的出行和换乘,做到“方便、快捷、准时、舒适”等原则的同时,作为重点用能单位,严格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合理用能的原则,一直致力于加强节能管理、推进技术

汽车节能技术-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汽车节能技术》大作业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汽车节能 答: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答: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 3、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答:发动机性能参数(功率有效转矩、燃油消耗率等)随发动机转速改变而改变的关系曲线。 4、充气效率 答: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理论上进入汽缸的新鲜充量之比。 5、有效性能指标 答:以发动机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6、指示性能指标 答: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7、平均有效压力 答:指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有效功。 8、负荷特性 答:当柴油机在某固定不变的转速下,其功率、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最高燃烧爆炸压力、增压压力、机械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等性能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9、稀燃 答:稀薄燃烧的简称,指发动机在实际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的燃烧,空然比可达25:1甚至更高。

10、可变气缸排量技术 答:在中低负荷情况下,使部分气缸停止工作,增加工作气缸的负荷率,使之工作点落入低燃油消耗率和低排放工作区内,从而改善车辆的经济型和排放性能;当需要大功率时,则让全部气缸工作,又不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简述汽车节油效果的评价指标。 答:节油率。节油率等于油耗定额除以实际油耗。我国的油耗定额有两种,一种是内燃机(或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油耗定额;而是各地汽车运输企业规定的油耗定额。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差别很大,所以一般采用第二个油耗定额。 2、简述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答: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环境指标、可靠性指标和耐久性指标。 3、从哪些方面评定配气相位是否合理? 答:(1)充气效率高,以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2)必要的燃气室扫气,以保障降低高温零件的热负荷,使发动机运行可靠; (3)适合的排气温度; (4)较小的换气损失,以保证发动机的经济性。 4、减少机械摩擦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答:(1)降低活塞、活塞环、连杆等往复运动机件的摩擦和质量; (2)降低滑动部件的滑动速度及高面压比; (3)减小润滑油的搅拌阻力 (4)润滑 5、简述起步操作的“快、停、轻、慢”。 答:(1)快:抬离合器踏板的前一段的动作要适当快一些; (2)停:离合器片与飞轮即将结合时,抬离合器踏板的动作在这一位置稍作短暂停留;(3)轻:抬离合器踏板稍停时,应轻轻踩一下加速踏板; (4)慢:贯穿全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常能与节能的思考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已是绿色交通工具,但市场调研显示,1条25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年的耗电量约在1~2亿千瓦时,轨道交通成为各城市的用电大户。在“2015(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节能研讨会”上,北京城建集团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国庆,为我们分享了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演讲从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入手,结合北京地铁节能案例,提出了既有线路的节能改造和新建线路的节能工程建设等工作展望。 一、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 (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截止2013年末,全国有1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2746公里。至2020年,全国规划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79个,规划总里程达13385公里。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超1万亿元。参考建筑、工业节能产值比例5%计算,轨道交通行业节能的投资可达500亿元,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二)城市轨道交通用能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总耗电量相当大,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按照同等运力,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相当于小汽车的1/9,公交车的1/2,且占地小,成本低,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但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运量大,总耗电量相当大,是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 轨道交通系统能耗构成示意图 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里,列车牵引供电系统和通风空调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主要的用电大户,分别占到轨道交通系统总能耗的1/2和1/3,节能潜力也相当大。其它设备系统,也存在一定的节能潜力。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图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中,电力费占运营成本的41%,工资费、运营费、维修费占59%,因此电能的节省对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北京市轨道交通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1 城市轨道交通与节能 1.1 城市轨道交通是节能的公共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其它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而言,具有安全舒适、快速环保、运能大和能源消耗少的特点。按照同等运能比较,轨道交通的能耗只相当于小汽车的1/9,公交车的1/2。因此,轨道交通本身就具有重要的节能减排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相对于其它城市交通工具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耗电能为主,而不是燃油。石油作为国家核心能源,是工业经济的命脉,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石油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中,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提高占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能源政策,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措施之一,是建立绿色城市交通系统,应对城市化进程和交通机动化快速增长的挑战,构建可持续性的城市交通系统模式。超大、特大城市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立体城市交通 系统,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过优化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完善城市间交通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并达到系统节能目的。 2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十分重要。虽然按同等运能比较,轨道交通能耗比其他形式交通方式小,但由于其大运量的特点,

使得总耗电量相当大,是耗能大户,仍有节能潜力。因此,轨道交通 建设和运营在遵循以人为本,方便旅客的出行和换乘,做到“方便、快捷、准时、舒适”等原则的同时,作为重点用能单位,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合理用能的原则,一直致力于加强节能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中也要求必须 进行“节能专篇”的研究,要求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能耗指标、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等内容。应结合具体运营规模、技术标准和工程实施条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研究,并将具体措 施融合到建设中。 节能涉及到多项专业技术,应以有限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 利益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把节能分析、节能设计、节能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降低综合能耗指标的目的。 3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能耗种类 在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主要消耗电能,基本不消耗其它形式的能源。耗电可以将其归结为车辆运行的牵引耗电和其它设备耗电两大类。 据初步统计,北京地铁1992年一线、环线正线的全年牵引耗电量为80196300kw·h,占全年总耗电量的70.6%,其余为动力照明耗电,以及车辆段、停车场的牵引耗电,调试、维修等耗电。以北京地铁为例,2002年一线地铁全年耗电量52139240kw·h,环线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陈山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在汽车行业中,减少破坏环境的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是现在节能减排的当务之急,而相应的互补对策则是尽可能的开发绿色能源去补充动力能源,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使用和需要。本文主要对汽车节能环保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汽车;环保控制;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元凶。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更加严厉的排放法规,而汽车生产商为了自身发展,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加的环保意识,也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汽车环保方面的研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从环保技术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在现有燃料(汽油/柴油)汽车领域的技术和在利用新能源开发新汽车方面的技术。 1从汽车生产设计开始建立环保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大量实践探索和深刻反思形成的突破性共识,汽车设计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品开发阶段对其整个生命周期予以评价, 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制造和使用环境乃至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对产品的可回收性、再生性以及不可回收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考虑。 1.1汽车设计者应更新观念树立环保意识。汽车开发的传统方法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污染和能源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改变这种意识,树立新的观念,才能适应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汽车设计应选用利于环保的零部件及机器总成。(1)选用已经达到先进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目前,国内发动机制造技术与国际上差距较大。(2)选择采用先进技术的发动机,例如选择采用均质稀燃技术、进气系统改进技术、复合涡流控制技术及点火系统改进技术的发动机。(3)选用已知对环境无污染的汽车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已是绿色交通工具,但市场调研显示,1条25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年的耗电量约在1~2亿千瓦时,轨道交通成为各城市的用电大户。在“2015(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节能研讨会”上,北京城建集团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国庆,为我们分享了城市轨道交通用能与节能的思考,演讲从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入手,结合北京地铁节能案例,提出了既有线路的节能改造和新建线路的节能工程建设等工作展望。 一、城市轨道交通用能现状 (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截止2013年末,全国有1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2746公里。至2020年,全国规划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79个,规划总里程达13385公里。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超1万亿元。参考建筑、工业节能产值比例5%计算,轨道交通行业节能的投资可达500亿元,节能潜力非常巨大。 (二)城市轨道交通用能分析

北方某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构成中,电力费占运营成本的41%,工资费、运营费、维修费占59%,因此电能的节省对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北京市轨道交通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潜力大。仅2013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综合能耗就达17.7 万吨标煤(电能费用占运营费用的50%),十二五末期将达21.6万吨标煤,地铁公司现已成为北京主要用能单位之一。 2006-2015年北京地铁总用电量柱状图 轨道交通各系统用电量百分比 2006年,北京地铁总用电量为3亿多千瓦时,到2015年达到14亿千瓦时。其中牵引供电占到50%,通风空调占35%。从中可以看出,轨道交通系统节能、节电是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对象 第一,城市轨道交通用能评价标准缺失,急需建立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标准及评估、评价体系。由于技术适应性差,如果轨道交通节能技术标准及评估、评价体系从其他行业引入,实际节能效果有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急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估机制。不同地域、城市之间,同一指标的数值差别较大。需通过标准制定,明确节能应用标准和评价、评估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