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州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湖州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湖州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湖州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湖州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一个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则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

B .

C .

D .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 >b

B .﹣ab <0

C .|a |<|b |

D .a <﹣b

3.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B 327-

C .3-

D .(3)--

4.在实数:3.1415935-π251

7

,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计算32a a ?的结果是( )

A .5a ;

B .4a ;

C .6a ;

D .8a .

6.若x=﹣1

3

,y=4,则代数式3x+y ﹣3xy 的值为( ) A .﹣7

B .﹣1

C .9

D .7

7.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5的末位数字是( ) 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 A .2 B .4 C .6 D .8 8.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1

B .0

C .2

D .﹣(﹣1)

9.某个数值转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1,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2,依次继续下去,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 )

A .1010

B .4

C .2

D .1

10.已知一个多项式是三次二项式,则这个多项式可以是( ) A .221x x -+

B .321x +

C .22x x -

D .3221x x -+

11.如图,将长方形ABCD 绕CD 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棱柱

B .圆锥

C .圆柱

D .棱锥

12.如果韩江的水位升高0.6m 时水位变化记作0.6m +,那么水位下降0.8m 时水位变化记

作( ) A .0m

B .0.8m

C .0.8m -

D .0.5m -

13.某商店出售两件衣服,每件卖了200元,其中一件赚了25%,而另一件赔了20%.那么商店在这次交易中( ) A .亏了10元钱

B .赚了10钱

C .赚了20元钱

D .亏了20元钱

14.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 =BC =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 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2

B .1

C .0

D .-1

15.某同学晚上6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6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夹角还是120°,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 ) A .40分钟

B .42分钟

C .44分钟

D .46分钟

二、填空题

16.某农村西瓜论个出售,每个西瓜以下面的方式定价:当一个a 斤重的西瓜卖A 元,一个

b 斤重的西瓜卖B 元时,一个()a b +斤重的西瓜定价为 36ab A B ?++

?

???

元,已知一个12斤重的西瓜卖21元,则一个18斤重的西瓜卖_____元. 17.写出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____________.

18.如图,是七(2)班全体学生的体有测试情况扇形统计图.若达到优秀的有25人,则不合格的学生有____人.

19.已知a ,b 是正整数,且a 5b <<,则22a b -的最大值是______.

20.小马在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232

a x

x -=时,误将- 2x 看成了+2x ,得到的解为x =6,请你帮小马算一算,方程正确的解为x =_____.

21.小明妈妈想检测小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效果,给了小明37个苹果,要小明把它们分成4堆. 要求分后,如果再把第一堆增加一倍,第二堆增加2个,第三堆减少三个,第四堆减少一半后,这4堆苹果的个数相同,那么这四堆苹果中个数最多的一堆为_____个.

22.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3.化简:2x+1﹣(x+1)=_____.

24.某校全体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其中评价为C 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度.

25.若x 、y 为有理数,且|x +2|+(y ﹣2)2=0,则(x y

)2019

的值为_____. 26.用“>”或“<”填空:

13_____35

;2

23-_____﹣3.

27.如果A 、B 、C 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 =6厘米,BC =2厘米,则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

28.3.6=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若-3x 2m+6y 3与2x 4y n 是同类项,则m+n=______.

30.线段AB=2cm ,延长AB 至点C ,使BC=2AB ,则AC=_____________cm.

三、压轴题

31.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点E 在边AB 上,点F 、G 在边CD 上,连接EF 、EG .将∠BEG 对折,点B 落在直线EG 上的点B ′处,得折痕EM ;将∠AEF 对折,点A 落在直线EF 上的点A ′处,得折痕EN .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MEN 的度数;

(2)如图2,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且∠FEG =30°,求∠MEN 的度数; (3)若∠MEN =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 的大小.

32.如图,在数轴上的A 1,A 2,A 3,A 4,……A 20,这20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1,a 2,a 3,a 4,……a 20.若A 1A 2=A 2A 3=……=A 19A 20,且a 3=20,|a 1﹣a 4|=12.

(1)线段A 3A 4的长度= ;a 2= ; (2)若|a 1﹣x |=a 2+a 4,求x 的值;

(3)线段MN 从O 点出发向右运动,当线段MN 与线段A 1A 20开始有重叠部分到完全没有重叠部分经历了9秒.若线段MN =5,求线段MN 的运动速度. 33.已知∠AOB =110°,∠COD =40°,OE 平分∠AOC ,OF 平分∠BOD . (1)如图1,当OB 、OC 重合时,求∠AOE ﹣∠BOF 的值;

(2)如图2,当∠COD 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0<t <10),在旋转过程中∠AOE ﹣∠BOF 的值是否会因t 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当∠COF =14°时,t = 秒.

34.已知:OC 平分AOB ∠,以O 为端点作射线OD ,OE 平分AOD ∠. (1)如图1,射线OD 在AOB ∠内部,BOD 82∠=?,求COE ∠的度数. (2)若射线OD 绕点O 旋转,BOD α∠=,(α为大于AOB ∠的钝角),

COE β∠=,其他条件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请补全图形并加以说明.

35.已知线段30AB cm =

(1)如图1,点P 沿线段AB 自点A 向点B 以2/cm 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沿线段点B 向点A 以3/cm s 的速度运动,几秒钟后,P Q 、两点相遇? (2)如图1,几秒后,点P Q 、两点相距10cm ?

(3)如图2,4AO cm =,2PO cm =,当点P 在AB 的上方,且060=∠POB 时,点P 绕着点O 以3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 沿直线BA 自B 点向

A 点运动,假若点P Q 、两点能相遇,求点Q 的运动速度.

36.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

(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

PQ

AB

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1

CD AB 2

=

,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MN

AB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37.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示数b ,C 点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c 满足|a+2|+(c-7)2=0.

(1)a=______,b=______,c=______;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点B 与数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______,AC=______,BC=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直接写出点B为AC中点时的t的值.

38.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且AB=12,点P从B点出发沿数轴以3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按原速折返,回到B点后点P停止运动,点M始终为线段BP的中点

(1)若AP=2时,PM=____;

(2)若点A表示的数是-5,点P运动3秒时,在数轴上有一点F满足FM=2PM,请求出点F 表示的数;

(3)若点P从B点出发时,点Q同时从A点出发沿数轴以2.5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一直

..向右运动,当点Q的运动时间为多少时,满足QM=2P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从正面看:共分3列,从左往右分别有1,1,2个小正方形,据此可画出图形.

【详解】

∵从正面看:共分3列,从左往右分别有1,1,2个小正方形,

∴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题时注意: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的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

2.D

解析:D

【解析】

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a、b两点到原点距离的大小,进而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由图可知a<0<b,

∴ab<0,即-ab>0

又∵|a|>|b|,

∴a<﹣b.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利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解:,故排除A;

=3-,选项B正确;

C. 3-=3,故排除C;

D. (3)

--=3,故排除D.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去括号原则,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依据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解:在3.14159π1

7

,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

π、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这3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5.A

【解析】

此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即(0)m

n

m n

a a a a +?=>,所以此题结果等于325a a +=,

选A ;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将x 与y 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当x=﹣

1

3

,y=4, ∴原式=﹣1+4+4=7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 2015÷4=503…3,

∴22015的末位数字和23的末位数字相同,是8.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字类的规律探索.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所给的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详解】

解:﹣(﹣1)=1, ∴﹣1<0<﹣(﹣1)<2, 故选:A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值转换器可以写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当x=1时,

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三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四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五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六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七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八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九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十次输出的结果是4,

……,

∵2020÷3=673…1,

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相应的数字.

10.B

解析:B

【解析】

A. 2x2x1

-+是二次三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B. 3

+是三次二项式,故此选项正确;

2x1

C. 2x2x

-是二次二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D. 32

-+是三次三项式,故此选项错误;

x2x1

故选B.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面动成体可得长方形ABCD绕CD边旋转所得的几何体.

【详解】

解:将长方形ABCD绕CD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即可.

【详解】

+,

解∵水位升高0.6m时水位变化记作0.6m

-,

∴水位下降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13.A

解析:A

【解析】

设一件的进件为x元,另一件的进价为y元,

则x(1+25%)=200,

解得,x=160,

y(1-20%)=200,

解得,y=250,

∴(200-160)+(200-250)=-10(元),

∴这家商店这次交易亏了10元.

故选A.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A、D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求得AB、BD的长度,从而找到BD的中点E所表示的数.

【详解】

解:如图:

∵|AD|=|6-(-5)|=11,2AB=BC=3CD,∴AB=1.5CD,

∴1.5CD+3CD+CD=11,

∴CD=2,

∴AB=3,

∴BD=8,

∴ED=1

2

BD=4,

∴|6-E|=4,

∴点E所表示的数是:6-4=2.

∴离线段BD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15.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设开始做作业时的时间是6点x分,

∴6x﹣0.5x=180﹣120,

解得x≈11;

再设做完作业后的时间是6点y分,

∴6y﹣0.5y=180+120,

解得y≈55,

∴此同学做作业大约用了55﹣11=44分钟.

故选C.

二、填空题

16.3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中的对应关系,由斤重的西瓜卖元,列方程求出6斤重的西瓜的定价;再根据“一个斤重的西瓜定价为元”可得出(12+6)斤重西瓜的定价.

【详解】

解:设6斤重的西瓜卖x元

解析:3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中的对应关系,由12斤重的西瓜卖21元,列方程求出6斤重的西瓜的定价;再根据“一个()a b +斤重的西瓜定价为 36ab A B ?

++? ??

?元”可得出(12+6)斤重西瓜的定价.

【详解】

解:设6斤重的西瓜卖x 元, 则(6+6)斤重的西瓜的定价为:36

3(21)6

x x x =+++元, 又12斤重的西瓜卖21元, ∴2x+1=21,解得x=10. 故6斤重的西瓜卖10元. 又18=6+12,

∴(6+12)斤重的西瓜定价为:612

1021=3336

?++(元). 故答案为:3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代数式的值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17.答案不唯一,如: 【解析】 【分析】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写出一个即可. 【详解】

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如.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的

解析: 【解析】 【分析】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和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写出一个即可. 【详解】

一个比4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实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

18.5 【解析】

【分析】

根据达到优秀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乘以不合格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学生总人数=25÷50%=50(人),

∴不合格的学生人数=50×(1-5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达到优秀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乘以不合格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学生总人数=25÷50%=50(人),

∴不合格的学生人数=50×(1-50%-40%)=5(人),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熟知扇形统计图中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9.-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确定出a的最大值,b的最小值,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

解:,

,,

则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确定出a的最大值,b的最小值,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

<<,

解:459

23

∴<<,

=,

a2

∴=,b3

则原式495

=-=-,

故答案为5

-

【点睛】

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0.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得出a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

∵方程的解为x=6,

∴3a+12=36,解得a=8,

∴原方程可化为24-2x=6x,解得x=3.

故答案为3

解析: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得出a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详解】

∵方程32

3

2

a x

x

+

=的解为x=6,

∴3a+12=36,解得a=8,

∴原方程可化为24-2x=6x,解得x=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16

【解析】

【分析】

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原来的四堆之和=37,变换后的四堆相等,可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来求解.

【详解】

设第一堆为a个,第二堆为b个,第三堆为c个,第四堆有d个,

a+b+c+

解析:16

【解析】

【分析】

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原来的四堆之和=37,变换后的四堆相等,可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来

【详解】

设第一堆为a 个,第二堆为b 个,第三堆为c 个,第四堆有d 个, a+b+c+d=37①;2a=b+2=c-3=

2

d

②; 第二个方程所有字母都用a 来表示可得b=2a-2,c=2a+3,d=4a ,代入第一个方程得a=4, ∴b=6,c=11,d=16,

∴这四堆苹果中个数最多的一堆为16. 故答案为16. 【点睛】

本题需注意未知数较多时,要把未知的四个量用一个量来表示,化多元为一元.

22.1或-7 【解析】 【分析】

设这个数为x ,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x-(-3)|=4,解出x 即可. 【详解】

设这个数为x ,由题意得|x-(-3)|=4,所以x+3=4或x+3=-4, 解

解析:1或-7 【解析】 【分析】

设这个数为x ,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x-(-3)|=4,解出x 即可. 【详解】

设这个数为x ,由题意得|x-(-3)|=4,所以x+3=4或x+3=-4, 解得x=1或-7.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的应用,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3.x 【解析】 【分析】

首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解:原式=2x+1﹣x ﹣1=x , 故答案为:x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去括号法则.

解析:x 【解析】

首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解:原式=2x+1﹣x﹣1=x,

故答案为:x.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去括号法则.

24.72

【解析】

【分析】

用360度乘以C等级的百分比即可得.

【详解】

观察可知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20%,

所以C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0%=72°,

故答案为:72.

【点睛】

解析:72

【解析】

【分析】

用360度乘以C等级的百分比即可得.

【详解】

观察可知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为20%,

所以C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0%=72°,

故答案为:7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熟知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5.﹣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2019=()201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x

y

)2019=(

2

2

-

)2019=(﹣1)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26.<>

【解析】

【分析】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3.

故答

解析:<>

【解析】

【分析】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解:1

3

3

5

2

2

3

->﹣3.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27.8cm或4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C点在AB之间,②当C在AB延长线时,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

【详解】

①当C点在AB之间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

解析:8cm或4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C点在AB之间,②当C在AB延长线时,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

【详解】

①当C点在AB之间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m=4cm

②当C在AB延长线时,如图所示,

AC=AB+BC=6cm+2cm=8cm

综上所述,A、C两点间的距离是8cm或4cm

故答案为:8cm或4cm.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的和差计算,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8.【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解:=3°36′.

故答案为:3; 36.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度分秒的运算,熟练掌握角的度分秒的

解析:33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3°36′.

解:3.630.63(0.660)'

故答案为:3; 36.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度分秒的运算,熟练掌握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知道度分秒间的进率为60进行分析运算.

29.2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列出方程,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

∵单项式-3x2m+6y3与2x4yn是同类项,

∴2m+6=4,n=3,

∴m=-1,

∴m+n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列出方程,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

∵单项式-3x2m+6y3与2x4y n是同类项,

∴2m+6=4,n=3,

∴m=-1,

∴m+n=-1+3=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30.6

【解析】

如图,∵AB=2cm,BC=2AB,

∴BC=4cm,

∴AC=AB+BC=6cm.

故答案为:6.

解析:6

【解析】

如图,∵AB=2cm,BC=2AB,

∴BC=4cm,

∴AC=AB+BC=6cm.

故答案为:6.

三、压轴题

31.(1)∠MEN=90°;(2)∠MEN=105°;(3)∠FEG=2α﹣180°,∠FEG=180°﹣2α.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2)根据∠MEN=∠NEF+∠FEG+∠MEG,求出∠NEF+∠MEG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求解.

【详解】

(1)∵EN平分∠AEF,EM平分∠BEF

∴∠NEF=1

2

∠AEF,∠MEF=

1

2

∠BEF

∴∠MEN=∠NEF+∠MEF=1

2

∠AEF+

1

2

∠BEF=

1

2

(∠AEF+∠BEF)=

1

2

∠AEB

∵∠AEB=180°

∴∠MEN=1

2

×180°=90°

(2)∵EN平分∠AEF,EM平分∠BEG

∴∠NEF=1

2

∠AEF,∠MEG=

1

2

∠BEG

∴∠NEF+∠MEG=1

2

∠AEF+

1

2

∠BEG=

1

2

(∠AEF+∠BEG)=

1

2

(∠AEB﹣∠FEG)

∵∠AEB=180°,∠FEG=30°

∴∠NEF+∠MEG=1

2

(180°﹣30°)=75°

∴∠MEN=∠NEF+∠FEG+∠MEG=75°+30°=105°

(3)若点G在点F的右侧,∠FEG=2α﹣180°,

若点G在点F的左侧侧,∠FEG=180°﹣2α.

【点睛】

考查了角的计算,翻折变换,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32.(1)4,16;(2)x=﹣28或x=52;(3)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9单位长度/秒.【解析】

【分析】

(1)由A1A2=A2A3=……=A19A20结合|a1﹣a4|=12可求出A3A4的值,再由a3=20可求出a2=16;

(2)由(1)可得出a1=12,a2=16,a4=24,结合|a1﹣x|=a2+a4可得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3)由(1)可得出A1A20=19A3A4=76,设线段MN的运动速度为v单位/秒,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类似火车过桥问题),即可得出关于v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