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病理学绪论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结局和规转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一、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教育地位

2.临床诊治地位

3.doctor’s doctor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

第三节疾病概论

一、疾病的相关概念

1.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二、疾病的共同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

2、因果交替

3、局部与整体

三、死亡

1、死亡:临床上传统判定死亡的标志是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

2、脑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其判断标准有:①无自主呼吸;②不可逆性昏迷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一、萎缩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2、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生理性萎缩: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逐渐萎缩,称之为退化。例如青春期后胸腺萎缩、老年性卵巢、子宫、睾丸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是指病理状态下发生的萎缩,可表现为全身性萎缩或局部性萎缩。按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

二、肥大

肥大:是指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一)类型及原因

从性质上,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1、生理性肥大:是指生理状态下应激高兴奋状态,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增强发生的肥大。①代偿性肥大(例如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例如妊娠时的子宫肥大、哺乳期的乳腺肥大)

2、病理性肥大:是指病理状态下引起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增强发生大肥大。①代

偿性肥大(例如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心肌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例如甲状腺亢进时,引起的甲状腺肥大)

(二)病理变化

镜下观察: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常伴有数量增多,细胞核肥大深染。

(三)影响及结局

肥大的细胞代谢和功能增强,具有代偿意义。但如果超过组织、器官的代偿限度时,则发生失代偿,如长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晚期出现心力衰竭。

三、化生

1、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于受到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2、常见类型

①鳞状上皮化生:被覆上皮受到化学刺激或慢性炎症损害而反复再生出现的化生,由原来的上皮转化为磷状上皮,简称磷化。如吸烟者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②肠上皮化生:是指腺上皮组织的化生,较常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转化为含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型粘膜

上皮,称为肠上皮化生。

第二节损伤

一、变性

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常见的变性有以下几种:

(一)细胞水肿

细胞水肿:是指细胞内水和钠离子过多积蓄,又称水样变。常见于肝、肾、心等器官。

(二)脂肪变性

1、脂肪变性:是指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常见于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尤以肝细胞最为常见。

2、病理变化:心肌脂肪变性时,在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处出现平行的黄色条纹和正常的暗红色心肌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3、影响及结局

如长期弥漫性脂肪肝时,肝细胞逐渐坏死、继发纤维化,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三)玻璃样变性

1、玻璃性样变: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HE染色呈嗜伊红均质红染的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又称透明变性。主要见于结缔组织、血管壁及部分细胞内。

2、细胞内玻璃样变性: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中细胞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形成Mallory小体。

二、坏死

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一)基本病理变化

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二)类型

坏死主要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坏疽三个类型。

1、干酪样坏死:是有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脑组织坏死后形成半流体状物的软化灶,称为脑软化。

3、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坏死组织呈黑色等特殊颜色改变。坏疽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三种类型。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

一、修复的概述

1、再生:机体同种细胞分裂增生以补充机体衰老的细胞或进行损伤的修复,成为再

生。

2、细胞的再生能力机体细胞根据再生能力的强弱,分为三类:

(1)不稳定细胞(2)稳定细胞(3)永久性细胞

二、肉芽组织

1、肉芽组织: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纤维结缔组织,并伴炎细胞浸润。

2、肉芽组织发挥功能主要有: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缺损;③计划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他异物等。

三、创伤的愈合

创伤愈合:是指有外力引起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包括细胞再生、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一)皮肤创伤的愈合

1、愈合的类型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皮肤创伤愈合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一期愈合:特点:①伤口缺损少、创缘整齐,对合严密,无感染;②伤口只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③愈合时间短;④形成线状瘢痕。例如手术切口愈

合。

(2)二期愈合:特点:①伤口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无法严密对合,或伴有感染、异物;②由于坏死组织多,局部炎症反应明显;③只有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以后,再生才能开始;④愈合时间较长;⑤愈合留有明显瘢痕。

(二)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的四个阶段:1、血肿形成;2、纤维性骨痂形成;3、骨性骨痂形成;4、骨痂改建或再塑。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充血:是指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动脉输入血量增多。

三、淤血

(一)淤血:是指局部组织或器官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二)重要器官淤血

1、肺淤血: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回流受阻发生。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明显气促、缺

氧、发绀,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镜下观察:①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广泛高度扩充,充满红细胞;②部分肺泡腔内见有多少不等的漏出液和漏出的红细胞;③部分肺泡腔内见心衰细胞,是指左心衰竭肺淤血时肺泡腔内出现的含有棕黄色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

2、肝淤血:长期慢性肝淤血时,肝的表面及切面可见呈红(淤血区)黄(脂肪变

性区)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第三节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一)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

有血小板黏附小堆开始,形成的血小板血栓是血栓形成的第一步。

(二)形态

血栓的形态可分为四种:

1、白色血栓:见于血栓起始部,延续性血栓头。灰白色,质地坚硬。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又称血小板血栓。例如风湿性心内膜炎。

2、混合血栓: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由白色血栓和红色血栓混合而成,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的结构,又称为层状血栓。例如A瘤、心脏内球形血栓等。

3、红色血栓:延续性血栓的尾部,暗红色,有一定的弹性,质脆易碎。

镜下观察:凝固血液的改变,纤维蛋白及红细胞。

4、透明血栓:主要见于DIC时微循环的小血管内,肉眼不能识别,又称为微血栓。

镜下观察:由嗜酸性均质透明状的纤维蛋白构成,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

第四节栓塞

栓塞:是指循环的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栓子主要有三种运行途径:

1、来自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栓子;

2、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和右心的栓子;

3、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

二、栓塞的类型及结果

血栓栓塞

1、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的栓子95%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尤其是腘动脉、股动

脉和髂动脉,偶见来自于盆腔静脉或右心的附壁血栓。

2、体循环动脉系统栓塞引起血栓的血栓栓子80%来自左心,常见的是心肌梗死区心

内膜上的附壁血栓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的赘生物。

第五节梗死

1、贫血性梗死的好发部位:实质性器官如心,肾,脑,脾等

2、出血性梗死的好发部位:肺,肠等

第四章炎症

第一节炎症的概述

一、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的液体成分、蛋白质和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第二节急性炎症

变质性炎浆液性炎症

纤维蛋白性炎症

一、炎症类型渗出性炎表面化脓和积脓

化脓性炎症蜂窝织炎

增生性炎

脓肿

出血性炎症

二、急性炎症过程中的白细胞反应

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白细胞参与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主要包括:①白细胞的渗出和趋化;②白细胞的激活、吞噬作用和免疫作用;③白细胞的损伤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一)浆液性炎是指以大量浆液渗出为特征的炎症。渗出物主要为清蛋白,其中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常发生与粘膜、浆膜、滑膜、皮肤和疏松结缔组织等。

(二)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性炎是指以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为特征的炎症。

1、粘膜的纤维素性炎发生时,在黏膜的表面,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坏死

的粘膜组织和病原菌等,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模,将此类炎症又

称为假膜性炎。如白喉、细菌性痢疾等。

2、肺的纤维素性炎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三)化脓性炎

化脓性炎是指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

化脓性炎的类型:

(1)表面化脓和积脓

(2)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皮下组织、肌肉和阑尾等。

(3)脓肿是指组织与气管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皮下和内脏等实质器官,如肺、肝、肾、脑等。

原因:脓肿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第二节慢性炎症

慢性肉芽肿性炎是指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又称特异性慢性炎症。

肉芽肿是指在某些致炎因子的作用下,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将结核病时结核结节中的多核巨细胞称为Langhans巨细胞)

第五章肿瘤

一、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异常增值所形成的新生物。

二、肿瘤的形态

肿瘤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软硬度)和数目等。

三、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肿瘤的分化:肿瘤的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的余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

扩散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扩散方式包括直接蔓延和转移两种。

(一)1、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内器官的外表面,被血液、淋巴液或脱落带到机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性质的肿瘤。

2、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三种:

(1)淋巴道转移:是癌常见的转移途径;

(2)血道转移:是肉瘤和晚期癌常见的转移途径;血道转移形成的继发瘤的常见部位是肺,其次是肝。

(3)种植性转移:是指体腔内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瘤细胞生长侵及气管外表面时,其脱落并向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继续生长形成多个转移瘤。

临床上常采取抽取积液进行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六、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一)癌前疾病(病变)

癌前疾病是指某些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疾病或病变,如不积极治疗,有可能发展成癌。常见的癌前疾病或病变有: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大肠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粘膜白斑和皮肤慢性溃疡。

(二)原位癌

原位癌是指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

向下浸润,也有时称为上皮内癌。

第六章常见疾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脂质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引起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高脂血症

脂蛋白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共同称为致AS性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极地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异常增高是判断AS和冠心病的最佳指标。

2、高血压;

3、吸烟;

4、遗传因素;

5、其他因素

二、基本病理变化

AS病理变化一般分为四期:

1、脂纹期;

2、纤维斑块期;

3、粥样斑块期

4、继发性复合病变期

在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的基础上继发的病变,常见的有:①板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2、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四级,I级,<=25%;II级,26%—50%;III级,51%—75%;IV 级,>=76%。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

(一)高血压(HBP)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改变的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高血压的标准: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HBP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三)器官病变期

1、心脏病变

早期只心室壁肥厚但心腔不扩张,心腔相对缩小,表现为代偿性改变,表现为失代偿性改变,称为离心性肥大。

2、肾脏病变

3、脑病变主要表现

(1)脑水肿:临床上可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呕吐视力障碍等症状,称为高血压脑病。

(2)脑软化:供血区脑组织缺血而发生多数小坏死灶,梗死脑组织发生液化坏死,称为脑软化。当坏死较严重时,临床上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表现。

(3)脑出血:是良性高血压最严重且致命性的并发症。常见发生于基底节和内囊处。第三节风湿病

一、风湿病:是指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最常侵犯心脏、关节和血管等处,以心脏便最为严重。

二、基本病理变化

风湿病的病程病变发展分为三期:

(一)变质渗出期;

(二)增生期(肉芽肿期);

特点:是在变质渗出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风湿肉芽肿,称为风湿小体或阿绍夫小体。

风湿细胞由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转变而来,又称为阿绍夫细胞。

三、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病最常见受累的就是心脏,引起的病变表现为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和风湿性心外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二尖瓣,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

风湿性心肌炎常与风湿性心内膜炎同时发生,在心肌间质小血管旁形成Aschoff小体是特征性病变。

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包膜脏层,呈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

第四节肺炎

一、细菌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是指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多见于青壮年。

1、病因及发病机制大叶性肺炎9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

2、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常发生在单侧,多见于双肺下叶

(1)肺肉质变;(2)胸膜肥厚和黏连;(3)肺脓肿、脓胸;(4)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5)感染性休克。

(二)、小叶性肺炎

1、小叶性肺炎是指主要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多见于小儿、体弱老人及久病卧床者。表现为冬春季节多见,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

2、病理临床联系发热、咳嗽和咳痰是最常见的症状。痰液常为粘液脓性或脓性。

二、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一、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末梢肺组织过度充气并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肺体积膨胀增大和通气功能的一种疾病病理状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肺气肿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尤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最常见。

(二)、病理临床联系

1、缺氧症状;

2、桶状胸;

3、x线检查。

第六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理变化

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壁肥厚和心室腔扩张的右心室病变。

二、病理临床联系及结局

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发绀等呼吸功能不全和心悸、心率增快、全身淤血、肝脾肿大、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第七节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粘膜及胃壁或肠壁慢性破坏性病变为主的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十二直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约占7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因素:

1、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粘膜的抗消化能力减弱;

3、胃液的消化作用;

4、神经内

分泌功能紊乱、5、遗传。

二、病理变化

1、肉眼观察:①发生部位: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侧,由以胃窦部多见;十二直肠溃疡多发生于球部,以前壁或后壁多见;②形状:常呈单个圆形或椭圆形缺损,胃溃疡直径多在2cm以内,十二直肠溃疡直径多在1cm以内;③溃疡边缘:整齐,状似刀切;④溃疡周围:粘膜皱襞呈放射状。

2、镜下观察:溃疡底部由表面至深部分四层结构:①炎性渗出物层;②坏死组织层;③肉芽组织层;④瘢痕组织层。

第八节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

1、点状坏死:是指坏死仅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2、碎片状坏死:是指在肝小叶周边部界板处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第十一节结核病

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及进行性消瘦等。

2、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是其人型和牛型。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3、上皮样细胞是由吞噬有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转变而来。

4、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水

脱水是指人体由于饮水不足或病变消耗大量水分,引起细胞外液减少而发生的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一)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余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二)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是指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三)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是指水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即血钠在130mmol/L-150mmol/L之间,血浆渗透压在280mmol/L-310mmol/L之间。

二、水肿

发生机制: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1、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2、对机体的影响:

①对心脏的影响:低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如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严重

者出现心室纤颤。

②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低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同时发生反常性酸性尿。

二、高钾血症

1、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2、对机体的影响:

①对心脏的影响:高钾血症心脏主要危害是引起心室颤动和心脏停搏。

②酸碱平衡的影响:高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发生反常性酸性尿。

第八章发热

一、根据体温升高程度分型

1、低热 38℃以下;

2、中热 38.1——39℃;

3、高热 39.1——41℃;

4、极高热41℃以上。

二、根据热型分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甚至更高水平,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型肺炎及伤寒等。

2、弛张热持续高热,24小时内波动超过1℃,可达2——3℃。见于风湿热,败血症及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每日或隔日反复一次。见于疟疾及急性肾盂肾炎等。

第十章休克

一、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重要器官代谢和功能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典型临床表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表情淡漠、尿量减少。

二、分类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一)按原因分类:

可分为失血、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神经源性休克等。

(二)按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失血、失液,创伤及烧伤等;

2、血管源性休克常见于某些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神经源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常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脏瓣膜

病,急性心包填塞及肺动脉高压等。

三、发生机制及微循环变化

(一)1、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使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以失血性休克为例,休克发展分为三期:①微循环缺血期(少灌少流,灌少于流);②微循环淤血期(灌而少流,灌大于流);③微循环衰竭期(不灌不流)。(二)微循环淤血期

1、微循环变化机制①组织长期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使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微血管扩张。②长期组织缺氧及酸中毒,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大量血浆外渗,微循环内血液淤积加重。

2、微循环变化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微循环呈淤血缺氧状态。

四、机体的功能变化

1、肺功能变化随着休克的进展,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休克肺。

2、肾功能变化肾脏是休克时最易损伤的器官。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好的开始就没有好的结束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填空题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方法有_活体组织学检查__、__脱落细胞学检查__、__尸体解剖___、_组织细胞培养__、_动物实验__ 4、病理过程是指__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_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_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___、__自主呼吸停止__、_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__、_脑电波消失____、__脑血液循环停止。 三、问答题 6、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它与前期的基础学科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的临床学科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依据,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 6、坏死:是指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8、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9、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10、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__萎缩__、__肥大_、_增生__、__化生____.损伤主要有_变性__和_坏死__ 11、化生是指_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_,常见的类型_鳞状上皮化生_、_肠上皮化生_和_结缔组织化生。 12、坏死的主要类型有_凝固性坏死、_液化性坏死、坏疽 __、 __纤维素样坏死__ 13、坏死的结局包括_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__ 三、单项选择题 A型题 ( D )14、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结缔组织 B 膀胱粘膜上皮 C 支气管粘膜上皮 D 神经组织 E 贲门部粘膜 上皮 ( B ) 15、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 C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用可发生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E 凝固 B型题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溶解性坏死 D 干酪性坏死 E 脂肪坏死 ( D )17、肺结核可发生 ( B )18、脑梗死属于 四、多项选择题 ( BCE )19、实质细胞常见的有 A 纤维素样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水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脂肪变性 五、问答题

病理学基础简答题知识交流

病理学基础简答题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类型。P6 答: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个类型。 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老年人的各器官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2、简述细胞水肿的病例变化。P9 答: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变淡, 似开水烫过一样。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HE染色胞质内出现许多细小的淡红色颗粒(电镜下为为肿胀的 线粒体和内质网)。若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气球样变。 3、简述脂肪变性的病例变化。P10 答:肉眼观察:脂肪变性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呈淡黄色,切面触之有油腻肝。

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4、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P11-12 答:镜下观察:(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中RNA丧失及蛋白质变性,致使胞质红染;胞质结 构崩解,致使胞质呈颗粒状,进而细胞膜破裂,整个细胞 完全崩解消失,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的变化: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最后坏死 的胞核、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 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察:失活组织的特点是:1、失去原组织的光泽,颜色变苍白、浑浊; 2、失去原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 3、失去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 刺或清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4、失去正常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5、简述坏死的类型。P12 答: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E )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E、肺动脉 2、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B )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E、脾、肾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E )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C )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D.肿瘤是否转移E、肿瘤的阻滞结构 5、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C ) A.细动脉玻璃样变 B.中层动脉硬化 C.大动脉粥样硬化 D.中动脉粥样硬化E、微动脉粥样硬化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C ) A.脾大 B.腹水 C.肝掌 D.“海蛇头”现象E、消化不良 7、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 )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E、乳头部 8、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C ) A.脑 B.肝 C.肺 D.骨E、肾上腺 9、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形成桥接坏死见于( C )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E、慢性轻度肝炎 1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C ) 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钾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钠血症E、高

钠血症 11、低钾血症可出现( B ) A.反常性碱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酸性尿E、碱性尿 12、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D )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淋巴回流障碍 13、水肿和水中毒的相同点是( B ) A.低钠血症 B.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E、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 14、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 ) 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g/dl 15、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E ) A.氮质血症 B.低钠血症 C.水中毒 D. 代谢性酸中毒E、高钾血症 二、多项选择题(2题,每题2分,共4分) 1、休克晚期可发生(ABCDE )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休克肺 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脑水肿、颅内高压 2、肝性脑病的诱因有(ABCDE ) A.上消化道出血 B.感染 C.便秘 D.不当使用镇静、止痛、麻醉类药物E、高蛋白饮食 三、填空(27空,每空1分,共27分) 1、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损伤主要有(变性)和(坏死)。 2、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病理学--肿瘤 试题及答案

习题集→病理学→肿瘤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瘤细胞间变多见于下列哪种肿瘤 B A 腺瘤 B 腺癌 C 囊腺瘤 D 甲状腺瘤 E 混合瘤 第2题肿瘤组织分化的程度越高 E A.恶性程度越高 B.越早发生组织坏死 C.转移较早 D.预后越差 E.异型性越小 第3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生长方式为 B A 内生性生长 B 浸润性生长 C 破坏性生长 D 内翻性生长 E 外生性生长 第4题腺癌的分化标志是 C A.呈巢状排列 B.可见细胞间桥 C.有腺样结构 D.异型性小 E.可见角化珠 第5题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 E 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C.高度恶性的肿瘤 D.有较大的异型性 E.与起源组织相似 第6题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 E A 核大 B 多核或异形核 C 核仁大 D 核染色浓染 E 病理性核分裂 第7题关于恶性肿瘤细胞核的变化下正确的是 A A.核浆比值小 B.核体积大 C.核浆比值大 D.核多型 E.核膜增厚 第8题一淋巴结作病理切片检查,淋巴结内见成团的异型细胞,并有病理性核分裂相和角化珠形成,应诊断为 E A.淋巴结结核 B.淋巴结慢性炎症C.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D.恶性淋巴瘤 E.淋巴结转移性鳞癌 第9题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决定于 C A.肿瘤的发生部位 B.肿瘤的肉眼形态改变C.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D.肿瘤的生长速度 E.肿瘤的大小 第10题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 E A 核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日核分裂多见 B 核分裂多见 C 胞浆嗜碱性 D 血管丰富 E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第11题恶性肿瘤生长到多大需要血管供给才能生长 E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E 2mm以上 第12题CEA在下列哪种肿瘤中较多见 C A 食管癌 B 胃癌 C 肠癌 D 肝癌 E 肺癌 第13题决定肿瘤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B A 肿瘤的间质成分 B 肿瘤的实质成分 C 组织结构情况

最新病理学典型试题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 1、营养不良萎缩多累及全身多器官,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 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 肝、肾 D. 脑 E. 心肌 答案B 分析:在营养不良时,相对次要的器官先行萎缩,然后才累及重要的器官,具有一定代偿适应的意义。如饥饿时首先利用身体脂肪组织提供能量,因此最早发生萎缩,然后再累及其他重要脏器。 2、属于病理性增生和肥大的是: A. 妊娠期子宫肥大 B. 哺乳期乳腺肥大 C. 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 运动员肌肉肥大 E 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答案C . 分析:妊娠期子宫肥大、哺乳期乳腺肥大是正常内分泌引起的生理性肥大,运动员肌肉肥大、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是由相应器官功能负荷加重引起的,是正常生理范围内的代偿性肥大。 3、心肌细胞不会发生: A.萎缩B. 变性 C. 坏死 D. 增生 E. 肥大 答案D 分析:心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出生后不能再生增生,遭受破坏后即成永久性缺失。至于萎缩、变性、坏死和肥大与其他类型细胞一样都可以发生,不是心肌细胞的特点。 4、支气管上皮鳞化属于哪种改变? A. 分化不良 B. 异型增生 C. 不完全再生 D. 癌前病变 E. 适应性改变 答案E 分析: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支气管和气管黏膜上皮。这是一种适应性表现,一般具可复性,但若刺激因素持续存在,鳞化则成为支气管、气管鳞癌发生的基础。 5、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 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皮 B. 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 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 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 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答案D 分析:肠上皮化生常见于胃,此时胃体或胃窦部的黏膜腺体消失,表面上皮的增生带由胃小凹移位于黏膜基底部,并出现小肠型或大肠型黏膜上皮。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黏膜腺体消失或胃溃疡及胃糜烂后黏膜再生时,这种肠上皮化生可成为肠型胃癌的基础 6、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是: A. 粗面内质网 B. 光面内质网 C. 线粒体 D.中间丝 E. 溶酶体 答案C 分析:线粒体是细胞能量来源和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各种细胞器中最为敏感的。 7、缺氧时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E. 核糖体 答案C 分析:缺氧时首先引起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其他细胞器也相继发生改变。 8、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 A. 脂肪的质不同 B. 脂肪的量不同 C. 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 D. 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 E. 以上皆不是 答案C 分析:脂肪心的脂肪存在于心肌间质,虎斑心的脂肪存在于心肌细胞内。 9、“虎斑心”是指: A. 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 心肌脂肪浸润 C. 心肌细胞脂肪滴明显增多 D. 心肌脂褐素沉着 E. 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 答案C 分析:心肌细胞正常情况下可含有少量脂滴,脂滴明显增多时则发生脂肪变性。“虎斑心”是对心肌脂肪变性的大体描述。 10、细胞水肿好发生于肝、心、肾,这是由于这些脏器: A. 容易发生缺氧 B. 容易发生中毒 C. 容易发生感染 D. 实质细胞富于溶酶体 E. 实质细胞富于线粒体,代谢旺盛 答案E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测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_0.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测考试题模拟考 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 肿瘤的异型性主要反映( )A.肿瘤的组织来源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的分化程度 D.肿瘤的预后 E.肿瘤的复发情况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交界性肿瘤( )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交界性肿瘤是指( )A.良性肿瘤的局部恶变 B.癌前病变 C.介于癌和肉瘤之间的肿瘤 D.混合性肿瘤 E.性质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本题答案: 9、单项选择题 癌前病变()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 10、单项选择题 与艾滋病发生有关的是()A.EBV B.HPV C.HTLV-1 D.HBV E.HIV 本题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形成不规则腺腔样结构的癌称()A.腺癌 B.单纯癌 C.未分化癌 D.鳞状细胞癌 E.腺鳞癌 本题答案: 12、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肿瘤的命名不正确的是()A.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B.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 C.瘤病指的是肿瘤多发的状态 D.凡称为瘤的都是良性肿瘤 E.称为母细胞瘤的不一定都是恶性肿瘤 本题答案: 13、单项选择题 由上皮组织发生的、缺乏分化状态的肿瘤称()A.腺癌

病理学知识要点

病理学知识要点 1.萎缩:概念: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过程,还常伴发细胞 数量的减少。 分类:(1)全身性萎缩;(2)局部性萎缩:①营养不良行萎缩、②压迫性萎缩、③废用性萎缩、④神经损伤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 病理变化:萎缩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当萎缩伴有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时,质地可变韧。萎缩器官的包膜可因结缔组织增生而稍增厚。 镜下,萎缩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细胞数目减少,间质结缔组织略有增生。 萎缩细胞胞浆浓缩,核深染,包浆中常可见褐色颗粒,称脂褐素。脂褐素是萎缩细胞胞浆中的自噬泡消化细胞后残存的小体。当这种脂褐素明显增多时,器官可呈棕褐色,故有褐色萎缩之称。 2.化生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 织的过程。 分类:(1)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子宫颈管和支气管粘膜的腺上皮)、移动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2)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的腺上皮发生的肠上皮化生。(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在间叶组织中,纤维组织可化生为软骨组织或骨组织(如骨化性肌炎时骨组织形成) 对机体的影响:利害兼有。以呼吸道粘膜柱状纤毛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为例,利:化生的鳞状上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局部抗御环境因素刺激的能力。害:①减弱了粘膜的自净机制。②化生的上皮细胞可以恶变,如支气管粘膜柱状上皮鳞化后可能发生鳞状细胞癌。 3.变性概念: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障碍所致的某些形态学变化。 常见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1)细 线粒体肿胀外,内质网可解体、离断和发生空泡变。细胞胞浆异常疏松透亮, 细胞肿胀体积超过正常细胞的2-3倍——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气 球样变性)。 (2)脂 ① ② 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斑——虎斑心。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卷A卷 一、单选题 (共30题,每题1分) 1.槟榔肝是由____引起的()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2.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淤血的后果( ) A.实质细胞的增生 B.出血 C.含铁血黄素沉积 D.可并发血栓形成 3.下列哪个器官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 A.心 B.肾 C.肺 D.脑 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 ) A.再生 B.增生 C.化生 D.不完全再生 5.在慢性炎症中,下列哪种细胞最常见( )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6.炎症的渗出主要由于( ) A.血液动力学改变 B.血管壁通透性改变 C.小静脉血栓形成 D.循环血量增加 7.良性肿瘤的异型性表现( ) A.瘤细胞多形性 B.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C.瘤实质及间质排列紊乱 D.病理性核分裂 8.肿瘤的特殊性决定于( ) A.肿瘤的实质 B.肿瘤的间质 C.肿瘤的转移 D.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9.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是( ) A.小脑 B.内囊及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大脑皮质 10.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左心室肥大、扩张 B.右心室肥大、扩张 C.左心房肥大、扩张 D.右心房肥大、扩张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 ) A.多由致病力弱的肺炎球菌引起 B.好发于老人、儿童、久病卧床者 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纤维素性炎症 D.常作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出现 12.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 ) A.纤维素性炎 B.变态反应性C.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 13.某男,60岁、胸痛、咳嗽、咯血痰两个月,胸片见右上肺周边一直径为5cm结节状阴影,边缘毛刺状。应首先考虑( ) A.肺结核球 B.周围型肺癌 C.团块状矽结节 D.肺脓肿 14.肺心病发病的主要环节是( )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答案填在横线上) 1、高血压病时脑部病变包括、和。 2、损伤主要有、。 3、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 4、肿瘤的转移途径有、、。 5、炎症局部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 6、肾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 7、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8、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萎缩、、、。 9、根据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可将脱水分为、和等渗性脱水。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答案必须涂黑,否则不给分。) 1、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A、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 B、病变的肺叶常发生实变 C、肺泡壁损伤破坏 D、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 2、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 A 细胞膜的改变 B 细胞浆的改变C细胞核的改变D细胞器的改变 3、脑梗死属于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坏疽 4、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哪种病变? A增生B化生C萎缩D再生 5、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强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骨骼肌细胞D肝细胞 6、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 化生 B 萎缩 C 再生 D 肥大和增生 7、上皮组织较浅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称为: A.糜烂B.溃疡C.空洞D.窦道 8、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肝B肾C脾D膀胱 9、最常见的栓子是 A 血栓栓子 B 空气栓子 C 肿瘤栓子 D 羊水栓子 10、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脾、肾B.心、脑C.肾、肺D.肺、肠 11、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 假膜性炎 B 浆膜性炎 C 化脓性炎 D 卡他性炎 1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13、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肿瘤体积的大小B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肿瘤的生长速度D肿瘤异型性14、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无感染 C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 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无感染 15、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A 全身大、中型动脉 B 全身毛细血管 C 全身细小动脉 D 肾脏入球小动脉 16、高血压时心脏产生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A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B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 C左心室壁厚度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D左心室左心房心肌明显肥厚 17、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A肺的纤维素性炎 B 肺的出血性炎C 肺的化脓性炎D 肺的肉质变 18、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时,下面哪项对其诊断最可靠 A 脾大 B 蜘蛛状血管痣 C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 D 肝穿刺活检,镜下可见假小叶形成 19、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 A.胃出血B.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C.肺淤血D.肝炎 20、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早期,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21、酷暑劳动只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 22、高渗性脱水时 A 细胞外液明显增加 B 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C 细胞内液明显增加D细胞内液正常 2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代谢性碱中毒B低钾血症C高钾血症D低钠血症 24、低钾血症可出现 A 反常碱性尿 B 反常酸性尿 C 中性尿 D 碱性尿 25、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A 钠水潴留 B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淋巴回流受阻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26、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的 A 碳酸氢盐浓度 B Paco2 C 标准碳酸氢盐 D 碳酸氢跟与碳酸比值 27、反应血浆碳酸浓度变化的指标是 A 血ph B Paco2 C SB D BB 28、下列哪种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常形成肿块B生长旺盛C相对无限制生长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1 2 3 4 5 1 2 3—, 4

A、肝 B、肺 C、脾 D、肠 E、四肢 6、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肺动脉 7、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 E、脾、肾 8、急性化脓性炎症得早起,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 A、蜂窝织炎 B、纤维素性炎 C、脓肿 D、浆液性炎 E、出血性炎 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11、肿瘤实质指的是() A、结缔组织 B、肿瘤细胞 C、血管 D、淋巴管 E、神经 12、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A、恶性程度越低 B、恶性程度越高 C、转移越晚 D、预后较好 E、生长时间越长 13、“癌症” 是指 A、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B、所有肿瘤统称 C、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D、癌和肉瘤 E、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1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性性 D、肿瘤是否转移 E、肿瘤的组织结构 15、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 )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16、“肥大”是指:( )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7、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 A.机化B.钙化C.分化D.化生E.适应 18、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

动物病理学重点

二简答 1淤血的病理变化 (1). 眼观淤血组织、器官呈暗红色或蓝紫色(发绀) 体积肿大,重量增加 温度降低(体表淤血)。 镜检可见淤血的器官、组织内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内充满大量红细胞。 2急性肺淤血病理变化 眼观:体积肿大; 呈暗红色或蓝紫色。 重量增加; 切面流出大量暗红色泡沫样液体。 镜检:肺小静脉和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屈曲,充满红细胞。 肺泡腔内可见少量浆液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及脱落的肺泡壁上皮。 3出血病理变化 (1).破裂性出血 血肿:组织内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 (2.)渗出性出血 出血点或瘀点:针头大小(1mm) 出血斑或瘀斑:斑块状,圆形或不规则性 紫癜:皮肤、粘膜上的紫色瘀斑 新鲜出血灶呈鲜红色,陈旧的出血灶呈暗红色,以后随红细胞降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而带棕黄色。 萎缩的病理变化 .1)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变化规律 脂肪组织的萎缩发生得最早且最显著; 肌肉; 肝、肾、淋巴结、胃、肠等器官; 脑、心、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的萎缩发生较晚,也较轻微。 2.)眼观 ⑴脂肪组织消耗殆尽 皮下、腹膜下、肠系膜的脂肪完全消失;心脏冠状沟和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胶冻样,即发生浆液性萎缩。 3. )镜检 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细胞质减少,致密浓染,细胞核皱缩,染色加深;间质结缔组织则相对增多。 5槟榔肝 眼观:由慢性淤血引起的肝脂肪变性,淤血成暗红色,脂变部位呈灰黄色,其表面和切面呈红黄相间的形似槟榔的花纹“槟榔肝” 镜检 肝细胞肿胀,胞浆内有脂滴,胞核被脂滴挤于一侧,形状改变。 中心脂肪化:淤血 周边脂肪化:中毒

脂肪肝:大部分肝小叶的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 6虎斑心 眼观 变性心肌纤维肿胀,呈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 与正常的心肌纤维(暗红色)交叉分布呈红黄相间的虎皮状花纹,称为“虎斑心”;镜检 细小的脂肪空泡(脂滴)呈串珠状排列在肌原纤维之间,横纹消失。 7炎症的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增生三种 8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特点 区别要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组织形态相似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组织形态差异大 核分裂相 较少或无病理核分裂相 多见,病理核分裂相 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常有包膜形成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生长速度 缓慢,很少坏死和出血 较快,常伴有坏死和出血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 一、名词解释(20 分) 1、Atrophy 2、肉芽肿 3、癌肉瘤 4、噬神经细胞现象 5、风湿小体 6、肺气肿 7、内爆效应 8、新月体 9、假结核结节 10、肝硬化 二、单项选择题(40 分) 1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非典型性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 .鳞状上皮 B .移行上皮 C .软骨 D .骨 E .肠上皮 3 .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脏 C .坏疽局部颜色变黑 D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E .坏疽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 .重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体积变小 B .空洞型肾结核时变薄的肾实质 C .老年人的心脏 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 E .恶病质时的肢体 5 .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时,病变处不出现 A .粘多糖 B .免疫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 .基底膜样物质 E .胶原崩解碎片 6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呈颗粒状物质 C .可发生钙化 D .不发生液化 E .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7 .关于固缩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固缩坏死大多为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B .常为单个分散的细胞的死亡 C .可见核缩、核碎、核溶 D .固缩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 E .固缩坏死不破坏组织结构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A .由柱状上皮取代了食管的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中出现了胰腺组织 C .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D .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E .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9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10 .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 .脑 B .肝 C .肾 D .肺 E .脾 11 .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病理学基础试题

病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 2、坏死 3、淤血 4、肿瘤 5、原发综合症 二、填空 1、细胞核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形式。 2、左心衰竭可引起_________淤血,右心衰竭可引起_________淤血。 3、坏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坏疽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血栓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栓塞中最常见的类型是___________。 7、梗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肿瘤的生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肿瘤转移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12、肿瘤的生长方式为:___________、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3、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为:___________。 1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的缺氧类型是___________。 15、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为:___________、发热、消瘦。 三、单项选择题 1、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2、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栓塞 B、脂肪坏死 C、坏疽 D、梗死 3、肺结核可发生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脂肪坏死 4、脑梗死属于 A、溶解坏死 B、脂肪坏死 C、细胞变性 D、液化性坏死 5、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是 A、肝 B、脾 C、肺 D、肾 6、下列哪些脏器易发生血性坏死 A、心肝 B、脾肾 C、肺肠 D、脑心 7、股骨骨折可引起 A、空气栓塞 B、脂肪栓塞 C、氮气栓塞 D、血栓栓塞 8、潜水员浮水上升过程中可发生 A、血栓栓塞 B、氮气栓塞 C、空气栓塞 D、脂肪栓塞 9、恶性肿瘤的常见生长方式 A、外生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血管性生长

病理学小知识点

1.细胞水肿—红染细颗粒状物 2.玻璃样变—嗜伊红均质红染-细胞内玻璃样变(mallory小体肝细胞胞质中中间丝前角蛋 白变性,rusell小体浆细胞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小动脉玻璃样变(血浆蛋白渗入和基底膜代谢物质沉积) 3.脂肪变—大黄腻-慢性肝淤血肝小叶中央区,磷中毒肝小叶周边带肝细胞受累,慢性酒 精中毒在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出现心肌脂肪浸润称为虎斑心 4.纤维素样坏死—细丝状颗粒状,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恶性高血压,风湿病,类风湿性 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底部小血管 5.干酪样坏死—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结核,梗死,结核样麻风 6.凝固性坏死--心肝脾肾 7.液化性坏死--脑脊髓胰腺 8.湿性坏疽--肺,肠,子宫,阑尾,胆囊或AV均受阻肢体,呈蓝绿色 9.气性坏疽--开放性深创伤伴随厌氧菌感染的坏疽,有捻发感 10.气性坏疽和湿性坏疽均有全身中毒症状 11.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2.修复有纤维性(瘢痕)修复和再生 13.稳定细胞:骨组织,平滑肌,结缔组织,,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心肌细胞 14.坏疽=坏死+腐败菌感染 15.肥大性瘢痕,瘢痕疙瘩,蟹足肿 16.肌腱可通过成纤维细胞纤维性修复后组织重排完全再生。 17.间皮细胞属于稳定细胞 18.肾上腺皮质激素延缓再生修复,维生素C,锌,蛋白质有利于伤口愈合 19.软骨由软骨膜增生而来,血管以生芽方式再生,神经细胞纤维修补形成胶质瘢痕 20.创伤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分解吸收至始至终都在,但早期少,晚期多 21.充血大红热,淤血大紫凉 22.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肝淤血) 23.急性肝淤血,小叶中央细胞萎缩坏死,外围汇管区靠近肝小A出现脂肪变 24.慢性肺淤血,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脂肪变性,出现摈榔肝 25.下腔静脉的栓子不会引起门静脉阻塞,脑软化或栓塞的栓子多与脑部病变有关、 26.肺动脉栓塞患者和脂肪栓塞患者多死于急性右心衰,2周腔静脉内旋栓完全机化 27.下腔静脉血栓时,最主要的侧支循环是腹壁下V-腹壁上V-右胸内V-右锁骨下V-上肺 V-右心房 28.心房附壁血栓,静脉血栓体部,动脉瘤内层血栓均为混合血栓 29.头颈,胸壁,肺的手术,正压静脉输血(大隐静脉的输液不会引起,锁骨下插管输血会 引起),分娩时胎盘早期剥离均易形成气体栓塞 30.心肌梗死时呈现地图状,贫血性梗死发生在脾,肾,心,脑等部位,出血性梗死多发生 于肺和肠 31.绒毛心发生在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假膜的成分是渗出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黏膜上皮细 胞。 32.炎症早期以渗出变质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 33.蜂窝织炎主要发生在皮肤,肌肉和阑尾。 34.肉芽肿有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性肉芽肿之分 35.间质细胞增生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36.脓肿膜的成分是肉芽组织

病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0分) 1、Atrophy 2、肉芽肿 3、癌肉瘤 4、噬神经细胞现象 5、风湿小体 6、肺气肿 7、内爆效应 8、新月体 9、假结核结节 10、肝硬化 二、单项选择题(40分) 1 .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 A .生理性增生 B .内分泌性增生 C .代偿性增生 D .非典型性增生 E .肿瘤性增生 2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 .鳞状上皮 B .移行上皮 C .软骨 D .骨 E .肠上皮 3 .有关坏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坏疽是一种坏死 B .坏疽易见于肝脏 C .坏疽局部颜色变黑 D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E .坏疽发生在与外界相通的脏器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萎缩 A .重症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体积变小 B .空洞型肾结核时变薄的肾实质 C .老年人的心脏 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 E .恶病质时的肢体 5 .结缔组织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时,病变处不出现 A .粘多糖 B .免疫球蛋白 C .纤维蛋白 D .基底膜样物质 E .胶原崩解碎片 6 .关于结核病引起的干酪样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坏死灶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B .镜下呈颗粒状物质 C .可发生钙化 D .不发生液化 E .多由结核杆菌引起 7 .关于固缩坏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固缩坏死大多为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B .常为单个分散的细胞的死亡 C .可见核缩、核碎、核溶 D .固缩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 E .固缩坏死不破坏组织结构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生 A .由柱状上皮取代了食管的鳞状上皮 B .胃粘膜中出现了胰腺组织 C .膀胱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D .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E .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9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 .局部呈鲜红色 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10 .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最新病理学基础简答题资料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类型。P6 答: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个类型。 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老年人的各器官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2、简述细胞水肿的病例变化。P9 答: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变淡,似开水烫过一样。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HE染色胞质内出现许多细小的淡红色颗粒(电镜下为为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若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气球样变。 3、简述脂肪变性的病例变化。P10 答:肉眼观察:脂肪变性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呈淡黄色,切面触之有油腻肝。 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4、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P11-12 答:镜下观察:(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中RNA丧失及蛋白质变性,致使胞质红染;胞质结 构崩解,致使胞质呈颗粒状,进而细胞膜破裂,整个细胞 完全崩解消失,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的变化: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最后坏死 的胞核、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 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察:失活组织的特点是:1、失去原组织的光泽,颜色变苍白、浑浊; 2、失去原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 3、失去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 刺或清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4、失去正常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5、简述坏死的类型。P12 答: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 坏疽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6、简述坏死的结局。P13 答:(1)溶解吸收(2)分离排除(3)机化(4)包裹和钙化 7、简述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P17 答:根据创伤程度、有无感染及愈合情况,创伤愈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脑死亡 C.呼吸停止 D.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5. 疾病发生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