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工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工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工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编码:20511022

学时:40 学分:2.5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主要用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是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牵涉到流体热质交换原理及相应设备的内容抽出,经综和整理、充实加工而形成的一门课程,它是以动量传输、热量传输及质量传输共同构成的传输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发生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热质交换原理及相应的设备热工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建筑内环境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创造建筑室内环境所用热质交换方法的理论知识与设备知识同时兼顾的一门课程,它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理论课,起着连接本专业理论课与技术课的桥梁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供热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中涉及热质交换原理及相关设备的内容抽出经综合整理充分加工而形成的一门课程。在结构编排上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避免内容重叠交叉的问题。在做教学安排时可做进一步优化。如:关于《传热学》课程可把重点放在热工计算的计算方法,而各种具体的换热器型式结构选择校核计算,强化或削弱措施、评价与优化设计方法等可留给本门课程讲授。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传热传质同时,发生在建筑环境与设备的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掌握对空气进行各种处理方法及相应的设备热工计算方法,并具有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讲授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1 三种传递现象的类比

1.2 热质交换设备的分类

1.3 本门课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1.4 本门课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热质交换过程(8学时)

2.1 传质的基本概念

2.2 扩散传质

2.3 对流传质

2.4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类比

2.5 热质传递模型

第三章相变热质交换原理(6学时)

3.1 沸腾换热

3.2 凝结换热

3.3固液相变换热

第四章空气热质处理方法(10学时)

4.1 空气热质处理的途径

4.2 空气与水/固体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

4.3 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基本知识

4.4 吸附材料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

4.5 吸收剂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

第五章其它形式的热质交换(4学时)

5.1 空气射流的热质交换

5.2 燃料燃烧时的热质交换

第六章热质交换设备(10学时)

6.1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

6.2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6.3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6.4典型燃烧装置主要尺寸和运行参数的计算

6.5相变热质交换设备

6.6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

四、课程的作业与实验要求:

1.作业

本门课程的作业主要为自编习题,共约20题,部分习题为大型习题。根据授课内容,每章均有练习题。具体分配见学时分配表。

2.实验

本课程共开设两个实验,共4学时。

⑴实验名称:用淋水层对空气进行冷却干燥处理

实验目的:用淋水层改变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方式来提高空气的处理能力并缩小设备的体积。

⑵实验名称:空气加热器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确定空气加热器性能函数关系式及各经验系数

五、课程的学时分配及说明:

学时分配表

六、课程主要参考书:

[1]《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连之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工程传热传质学》,王补宣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3]《工程传热传质学》讲义,廉乐明,文学军编,哈尔滨工业大学

[4]《传热学》(第三版),章熙民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对流传热传质分析》,王启杰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6]《化工原理》,蒋维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7]《传热与传质分析》,埃克特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8]《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许为全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制定人:

审定人:

批准人:

年月日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2003年出现的SARS疫情,使我们人类的健康面临严峻的挑战,2009年又爆发了猪流感,于是关于人居环境的空气品质问题多有讨论,提出健康空调是今后空调的发展方向。 但究竟什么是健康的空调,怎样去实现健康舒适的空调,关于这个问题,舒适100也进行了一些分析,指出全空气系统是最佳的空调系统,它可以实现对建筑热湿控制及空气品质的全面控制,同时也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全新风运行提供条件。 加大新风量是实现良好空气品质的最好方法,只从空气品质的角度来说,进行全新风运行的空调系统才是最好的系统,可是由此带来的能量消耗确实是非常大的。根据武汉的气象资料计算,当室内设计值在26℃,60%时,对于公共建筑,处理1m3/h新风量,整个夏季需要投入的冷能能耗累计约9.5kw·h左右。可见加大新风量后,能量消耗就有很大增加。因此,需要在新风与排风之间加设能量回收设备。 1 目前市场上的能量回收设备有两类: 一类是显热回收型,一类是全热回收型。显热回收型回收的能量体现在新风和排风的温差上所含的那部分能量;而全热回收型体现在新风和排风的焓差上所含的能量。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热性回收的能量要大于显热回收型的能量,这里没有考虑回收效率的因素。因此全热回收型是更加节能的设备。 按结构分,热回收器分为以下几种: (1)回转型热交换器

(2)热回收环热交换器 (3)热管式热交换器 (4)静止型板翅式热交换器 在以上几种热交换器中,热回收环型和热管型一般只能回收显热。回转型是一种蓄热蓄湿型的全热交换器,但是它有转动机构,需要额外的提供动力。而静止型板翅式全热交换器属于一种空气与空气直接交换式全热回收器,它不需要通过中间媒质进行换热,也没有转动系统,因此,静止型板翅式全热交换器(也叫固定式全热交换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量回收设备。 2 固定式全热交换器的性能 2.1 固定式全热交换器 固定式全热交换器是在其隔板两侧的两股气流存在温差和水蒸 气分压力差时,进行全热回收的。它是一种透过型的空气——空气全热交换器。 这种交换器大多采用板翅式结构,两股气流呈交叉型流过热交换器,其间的隔板是由经过处理的、具有较好传热透湿特性的材料构成。 2.2 三种效率的定义 全热交换器的性能主要通过显热、湿交换效率和全热交换效率来评价,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显热交换效率:SE= 湿交换效率:ME= 全热交换效率:EE=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1、答:分为三类。动量传递:流场中的速度分布不均匀(或速度梯度的存在); 热量传递:温度梯度的存在(或温度分布不均匀); 质量传递:物体的浓度分布不均匀(或浓度梯度的存在)。 第二章 热质交换过程 1、答: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与传质方向上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称为传质通量。传质通量等于传质速度与浓度的乘积。 以绝对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A A A B B B A A B B m u m u m e u e u ρρ===+ 以扩散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A A A B B B B A B j u u j u u u j j j ρρ=-=-=+ 以主流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1()() A A A A B B A A B e u e e u e u a m m e ?? =+=+???? 2、答:碳粒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式为22C O CO +=,即为1摩尔的C 与1摩尔的2O 反应,生成1摩尔的2CO ,所以2O 与2CO 通过碳粒表面边界界层的质扩散为等摩尔互扩散。 3、答:当物系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则分别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现象。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既可以是由分子的微观运动引起的分子扩散,也可以是由旋涡混合造成的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引起的湍流传递) 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种分子传递和湍流质量传递的三个数学关系式都是类似的。 4、答:将雷诺类比律和柯尔本类比律推广应用于对流质交换可知,传递因子等于传质因子 ①22 3 3 r P 2m H D t t c G J J S S S ===?=? ② 且可以把对流传热中有关的计算式用于对流传质,只要将对流传热计算式中的有关物理 参数及准则数用对流传质中相对应的代换即可,如:r ,,,P ,,m c u h t t t c a D D S N S S S λ?????? ③当流体通过一物体表面,并与表面之间既有质量又有热量交换时,同样可用类比关系由传 热系数h 计算传质系数m h 2 3 m h h Le e φ-=? 5:答:斯密特准则 c i v S D = 表示物性对对流传质的影响,速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的相对关系 刘伊斯准则r P c v S D a Le v D a === 表示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能力相对大小 热边界层于浓度边界层厚度关系 6、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可知:D ∽3 1 2 p T - 两种气体A 与B 之间的分子扩散系数可用吉利兰提出的半经验公式估算: 若在压强 5 001.01310,273P Pa T K =?=时各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0D ,在其他P 、T 32 00 0P T D D P T ??= ??? (1)氧气和氮气:

新风换气机原理

新风换气机工作原理 (型号:YH--600) 全热新风换气机的核心器件是全热交换器,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和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既通过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这就是全热交换过程。当全热交换器在夏季制冷期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排风干燥,使新风湿度降低;在冬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热量,使温度升高,同时被排风加湿。

新风换气机是一种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送进室内,同时又将室内受污染的有害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排出室外,而室内的温度基本不受新风影响的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的高科技产品。 一、新风换气机大基本结构 新风换气机主要由热交换系统、动力系统、过滤系统、控制系统、降噪系统及箱体组成。 1、热交换系统 目前,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在新风换气机上采用的热交换器有静止和旋转两种形式其中转轮式热交换器也属于旋转式类型。从正常使用和维护角度出发,静止式优于旋转式,但大于2×10000m3/h的大型机来说,一般只能靠转轮式热交换器才能实现,因此可以说静止式和旋转式各有优缺点。 为了易于布置设备内的气流通道,以缩小整机体积,新风换气机采用了叉流、静止板式热交换器。亦即:冷热气体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其气流属于湍流边界层内的对流换热性质。 因此充分的热交换可以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2、动力系统 新风换气机动力部分采用的是高效率、降噪音风机。将经过过滤、净化和热交换处理后的室外新鲜空气强制性送入室内,同时把经过过滤,净化和热交换处理后的室内有害气体强制性排出室外。 3、过滤系统 新风换气机的过滤系统分为初效、中效、亚高效和高效四种过滤器。换气机在两个进风口处分别设置空气过滤器,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粒子、纤维等杂质,有效地阻止室外空气中的尘埃等杂质进入室内达到净化的目的,并确保主机的热交换部件被污物附着而影响设备性能。 4、控制系统 ①新风换气机选用可靠的电器组件,以安全可靠长寿名运行实现不同风量的

热交换新风机工作原理

热交换新风机工作原理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PM2.5的不断加剧,在空气净化行业出现了一颗炙手可热的新星——热交换新风机。那么,热交换新风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热交换新风机是一种高效节能型空调通风装置,其核心功能是利用室内、外空气的温差和湿差,通过能量回收机芯良好的换能特性,在双向置换通风的同时,产生能量交换,使新风有效获取排风中的可用物质,从而大大节约了新风预处理的能耗,达到节能换气的目的,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夏季,使用全热交换器时通过热交换芯体把室外将室内的炎热、潮湿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传导至排出室外的室内凉爽、干燥、污浊的空气中去。 冬季,使用热交换器换气时,通过热交换芯体用室内温度的污浊空气中的温度预热将要送入室内的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并将湿气一并导入将要送入室内的室外干燥的空气中。 广州快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快净热交换新风机作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新风系统,拥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换热效率高。产品采用先进的逆流结构设计,能够大大的提高换热效率; 二、外形紧凑小巧。全热交换器的外形为六边形,降低了模块的厚度,特殊的通风孔道有利于模块比交叉流机芯做得更短; 三、性能稳定、无需清洁。通风孔道采用了流线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着尘,无需对交叉流机芯进行定期的清洁; 四、使用寿命长。采用了ABS框架结构,非常坚固而耐用,使用寿命相比交叉流机芯增加了一倍。 热交换新风机适用范围: 适合于住宅、写字楼、宾馆、医院、实验室、机房、棋牌室、餐饮、办公、娱乐几乎所有场所,可以根据不同户型面积、人口数量、周边环境设计不同方案,适合各种建筑和人群。 空气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必需品,如果离开清新、自然的空气我们的生活将面临很多健康安全问题,只有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才能营造更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热交换新风机运用高新技术,可以轻松帮你实现室内空气流通,让您畅享自然健康生活。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1、有空气和氨组成的混合气体,压力为2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73K,则空气向氨的扩散系数是1。405*10-5 m2/s。 2、当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湿度时,就会产生减湿冷却过程。 3、某一组分的速度与整体流动的平均速度之差,成为该组分的扩散速度。 4、冷却塔填料的作用是将进塔的热水尽量细化,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延长接触时间,增进水汽之间的热值交换延长冷却水停留时间,增加换热面积,增加换热量,均匀布水。 5、刘伊斯关系式文中叙述为h/h mad=Cp刘伊斯关系式文中叙述为即在空气一水系统的热质交换过程中,当空气温度及含湿量在实用范围内变化很小时,换热系数与传质系数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量值关系,条件的变化可使这两个系数中的某一个系数增大或减小,从而导致另一系数也相应地发生同样的变化。 6、一套管换热器、谁有200℃被冷却到120℃,油从100℃都被加热到120℃,则换热器效能是25% 。 7、总热交换是潜热交换和显热交换的总和。 8、当流体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就会分别产生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现象。 9、锅炉设备中的过热器、省煤器属于间壁式式换热器。 10、潜热交换是发生热交换的同时伴有质交换(湿交换)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或蒸发)而放出(或吸收)汽化潜热的结果。 11、有一空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物,压力为3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则此混合物中空气的质扩散系数为0.547*10-5m2/s。 12、一管式逆流空气加热器,平均换热温差为40℃,总换热量位40kW,传热系数为40W/(m2.℃)则换热器面积为25m2。 13、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质量扩散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14、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质量扩散;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菲克定律。 15、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热管式等类型。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间壁式,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直接接触式。 16、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顺流_式、逆流_式、_混合流_式和_叉流_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4_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 17、_温差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_焓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 18、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总作用称为对流传质 19、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以绝对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以扩散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 20、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hw (ti –tw)=hmd(i-i i),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传热系数与焓差驱动力的乘积 21、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主要有薄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22、一个完整的干燥循环由___吸湿___过程、___再生___过程和冷却过程构成。 23、用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优点是_独立除湿。 24、蒸发冷却所特有的性质是__蒸发冷却过程中伴随着物质交换,水可以被冷 却到比用以冷却它的空气的最初温度还要低的程度_。

换热器工作原理

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烟气余热提高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受热面的一侧通过烟气、另一侧通过空气,进行热交热,使空气得到加热,提高温度;使烟气排烟温度下降,提高烟气余热的利用程度。 空气预热器有如下作用: 1、改善并强化燃烧当经过预热器后的热空气进入炉内后,加速了燃料的干燥、着火和燃烧过程,保证炉内稳定燃烧,起着改善、强化燃烧的作用。 2、强化传热由于炉内燃烧得到改善和强化,加上进入炉内的热风温度提高,炉内平均温度水平也有提高,从而可强化炉内辐射传热。 3、减小炉内损失,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 由于炉内燃烧稳定,辐射热交换的强化,可以降低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另一方面,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余热,进一步降低了排烟损失,因此,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根据经验,当空气在预热器中温度升高1.5℃时,排烟温度可降低1℃。在锅炉烟道中安装空气预热器后,如果能把空气预热150~160℃.就可以降低排烟温度110~120℃,可将锅炉热效率提高7%~7.5%,可节约燃料11%~12%。 4、热空气可以作为燃料的干燥剂。对于层燃炉,有热空气,可以使用水分和灰分较高的燃料;对于电站锅炉,热空气是制粉系统的重要干燥剂和煤粉输送介质。 空气预热器是用于锅炉系统热交换性能提升的一种设备。空气预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锅炉排出的烟气中的热量收集起来,并传导给进入锅炉前的空气。空气预热器有三个大类,分别是板式空气预热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 1、板式空气预热器 板式空气预热器的主要传热部件是薄钢板,多个薄钢板一起焊接成长方形的盒子,而后数个盒子拼成一组,板式空气预热器就由2到4个钢板焊接盒子组成。板式空气预热器工作时,烟气会流经盒子的外侧,而空气流经盒子的内侧,通过钢板完成热传导。 板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松散而不紧凑,制造需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因此制造成本较高。板式空气预热器的盒子由焊接方式拼接,焊接工作量大且缝隙较多,容易出现泄漏。板式空气预热器目前已经很少被使用。 2、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指内部设有旋转部件,通过旋转的作用在烟气和空气之间传导热能的一种空气预热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还能够分为两个类别,也就是受热面旋转的转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和风道旋转的风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传热元件承受磨损的余量大,因此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特别适合应用于大型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缺点是内部的机构复杂,消耗电力较大且漏风量较高。 3、管式空气预热器 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主要传热部件是薄壁钢管。管式空气预热器多呈立方形,钢管彼此之间垂直交错排列,两端焊接在上下管板上。管式空气预热器在管箱内装有中间管板,烟气顺着钢管上下通过预热器,空气则横向通过预热器,完成热量传导。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知识点考题

填空题 1、有空气和氨组成的混合气体,压力为2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73K,则空气向氨的扩散系数是1。405*10-5 m2/s。 有空气和氨组成的混合气体,压力为4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73K,则空气向氨的扩散系数是m2/s。 2、有一空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物,压力为3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0℃,则此混合物中空气的质扩散系数为0.547*10-5m2/s。 3、喷雾室是以实现雾和空气在直接接触条件下的热湿交换。 4、当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湿度时,就会产生减湿冷却过程。 5、某一组分的速度与整体流动的平均速度之差,成为该组分的扩散速度。 2、冷凝器的类型可以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 或称风冷式) 和蒸发式三种类型. 3、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冷凝器可以分为、和三类。 (水冷,空冷,水—空气冷却以及靠制冷剂蒸发或其他工艺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凝器。) 3、冷却塔填料的作用是延长冷却水停留时间,增加换热面积,增加换热量.。均匀布水。将进塔的热水尽量细化,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延长接触时间,增进水汽之间的热值交换 4、冰蓄冷空调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的调峰填谷(均衡)。 5、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的脱附—吸附循环装置代替了蒸汽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装置。 6、刘伊斯关系式文中叙述为h/h mad=Cp刘伊斯关系式文中叙述为即在空气一水系统的热质交换过程中,当空气温度及含湿量在实用范围内变化很小时,换热系数与传质系数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量值关系,条件的变化可使这两个系数中的某一个系数增大或减小,从而导致另一系数也相应地发生同样的变化。 7、一套管换热器、谁有200℃被冷却到120℃,油从100℃都被加热到120℃,则换热器效能是25% 。 8、总热交换是潜热交换和显热交换的总和。 9、吸收式制冷机可以“以热制冷”,其向热源放热Q1,从冷热吸热Q2,消耗热能Q0,则其性能系数COP= Q1-Q2/Qo 。 10、冬季采暖时,蒸发器表面易结霜,融霜的方法有电除霜、四通阀换相除霜、排气温度除霜 1、当流体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就会分别产生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现象。 2、锅炉设备中的过热器、省煤器属于间壁式式换热器。 4、总压力为0.1MPa的湿空气,干球温度为20℃,湿球温度为10℃,则其相对湿度为。 6、某翅片管换热器,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位10W/m2·K,翅片表面温度为50℃,表面流体温度为30℃,翅片效率为2.5,则换热器的热流密度为W/m2。 12、一管式逆流空气加热器,平均换热温差为40℃,总换热量位40kW,传热系数为40W/(m2.℃)则换热器面积为25m2。 8、潜热交换是发生热交换的同时伴有质交换(湿交换)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或蒸发)而放出(或吸收)汽化潜热的结果。 1、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质量扩散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2、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质量扩散;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菲克定律。

空气能工作原理

空气能热水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 空气能热水器不需要阳光,因此放在家里或室外都可以。太阳能热水器储存的水用完之后,很难再马上产生热水,如果电加热又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空气能热水器只要有空气,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上,就可以24小时全天候承压运行。这样一来,即使用完一箱水,一个小时左右空气能热水器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再产生一箱热水。同时它也能从根本上消除电热水器漏电、干烧以及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产生有害气体等安全隐患那么空气能热水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下面为您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空气能主机主要由四个核心部件组成,他们分别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它的制热方式有直热式、循环式。其工作原理是,把空气中的低温热能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加热水温。更简单说就是把空气中的能量加以吸收,转变成热量,转移到水箱里面的水中,把水加热起来,同时把失去大量热量的空气排放到室外的环境中。 相信大家都了解空调,空调制冷的同时主机排出的是热风,而空气能热水器制取热水排出的是冷风,工作原理相反,也就是学术界说的逆卡诺循环原理。热泵压缩机把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转换成高压高温气态,压缩机压缩功能转化的热量为Q1,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高压的冷媒在常温下被冷却、冷凝为液态。这过程中,冷媒放出热量用来加热水,使水升温变成热水。水吸收的热为Q3,高压液态冷媒通过膨胀阀减压,压力下降,回到比外界低的温度,具有吸热蒸发的能力。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蒸发器(空气热交换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自身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冷媒从空气中吸收的热为Q2。吸收了热量的冷媒变成低温低压气体,再由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从空气中吸热,而在水侧换热器放热,制取热水。这个循环过程由空气能热泵(主机)机组来完成。空气能热泵作为高效集热并转移热量的系统装置,可以把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力变为五倍范围内的热能(即Q1+Q2=Q3的道理)。

全热交换器技术参数

全热交换器技术参数 1.概述 1.1 工作原理 XFHQ系列全热交换器采用先进科技及工艺,芯体用特殊纸质经过化学处理加工而成,对温度、湿度、冷热能量回收起到最佳效果。 高效换热芯体,当室内空调排风与室外新风分别呈交叉方式流经换热芯体时,由于平隔板两侧气流存在温度差,产生传热,夏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排风获得冷能,使温度降低;在冬季运行时,新风从空调排风中获得热能,使温度升高,这样通过换热芯体的热交换过程使新风从空调排风中回收了能量。 1.2特点 双向换气功能 将室外新风空气经过过滤后送入室内的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彻底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静音设计 内置空调专用低噪音离心风机,机箱内部覆有高效的吸音材料,全静音设计,人性化体现; 能量回收 机组内置高效的热交换器,将排出去的室内空气与送进来的室外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在提供舒适温度空气的同时回收能量,节约能源; 控制方便 电气系统采用二次回路设计,使用开关面板,启动停止机组安全快速简单,可选择远程集中控制系统,与多联机室内机联网控制。 317

MDV4+i 直流变频智能多联中央空调 318 1.3 命名法 A,B,……Z 设计序列 S-三相,单相缺省 Z-纸芯式、L-轮转式、P-普通式 D-吊顶式、L-立柜式 新风量,单位100m 3 /h XFH-显换热式新风机 XFHQ-全换热式新风机

MDV4+i直流变频智能多联中央空调 2.参数 2.200~1200m3/h的产品采用发泡风道,具备旁通功能;2500~12000m3/h机型不带网络集中控制功能。 3.表中噪音是在额定静压安装条件半消音室测得,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运行噪音可能高于此值,请根据设计安装具体条件,考虑相应的消音措施。 319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三版重点总复习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三版重点总复习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填空题(共30分) 1、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_质量扩散性__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 2、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_质量扩散_;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___牛顿粘性定律___、傅立叶定律_、_菲克定律_。 3、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_间壁式、_混合式_、_蓄热式_和热管式等类型。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__间壁_式,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_混合式。 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___顺流__式、_逆流__式、__叉流___式和__混合_____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___4___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 5、__温度差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_浓度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 6、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__对流质交换__。 7、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对扩散通量。 8、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的组分A和组分B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A向组分B的质扩散通量m A与组分A的_浓度 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 s m kg dy dC D m A AB A ? - =2 ;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V移动 时,该表达式的坐标应取___随整体移动的动坐标__。 9、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 ()dA i i h dQ d md z - =,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 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差。1、有空气和氨组成的混合气体,压力为2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73K,则空气向氨的扩散系数是×10-5 m2/s。 3、喷雾室是以实现雾和空气在直接接触条件下的热湿交换。 4、当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湿度时,就会产生减湿冷却过程。 5、某一组分的速度与整体流动的平均速度之差,成为该组分的扩散速度。 6刘伊斯关系式是 h/h mad=Cp。 2、冷凝器的类型可以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 ( 或称风冷式 ) 和蒸发式三种类型.

新风全热交换原理

全热交换器工作原理就是一种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送进室内,同时又将室内受污染的有害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后排出室外,而室内的温度基本不受新风影响的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的高科技产品。 工作原理:全热交换器的核心器件就是全热交换芯体,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与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既通过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这就就是全热交换过程。当全热交换器在夏季制冷期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排风干燥,使新风湿度降低;在冬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热量,使温度升高,同时被排风加湿。 全热交换器主要由热交换系统、动力系统、过滤系统、控制系统、降噪系统及箱体组成。 1、热交换系统 目前,无论在国内或就是国外,在全热交换器上采用的热交换器有静止与旋转两种形式其中转轮式热交换器也属于旋转式类型。从正常使用与维护角度出发,静止式优于旋转式,但大于2×10000m3/h 的大型机来说,一般只能靠转轮式热交换器才能实现,因此可以说静止式与旋转式各有优缺点。 为了易于布置设备内的气流通道,以缩小整机体积,全热交换器采用了叉流、静止板式热交换器。亦即:冷热气体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其气流属于湍流边界层内的对流换热性质。 因此充分的热交换可以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2、动力系统 全热交换器动力部分采用的就是高效率、降噪音风机。将经过过滤、净化与热交换处理后的室外新鲜空气强制性送入室内,同时把经过过滤,净化与热交换处理后的室内有害气体强制性排出室外。 3、过滤系统 全热交换器的过滤系统分为初效、中效、亚高效与高效四种过滤器。换气机在两个进风口处分别设置空气过滤器,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粒子、纤维等杂质,有效地阻止室外空气中的尘埃等杂质进入室内达到净化的目的,并确保主机的热交换部件不被污物附着而影响设备性能。 4、控制系统 ①全热交换器选用可靠的电器组件,以安全可靠长寿命运行实现不同风量的控制。 ②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配不同的控制方式。 ③可实现自动、定时、预置。 5、降噪系统 全热交换器主机外壳内侧粘贴聚乙烯发泡材料,钣金件结合处有长效密封材料,可有效的降低整机的噪音。 6、外壳 全热交换器外壳采用柜架结构。分别采用冷板喷塑、不锈钢板等不同材质,亦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材质加工。 全热交换器的功能 1、过滤净化空气,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 2、保证室内的冷热负荷(温度)基本不受新风的影响。 全热交换器的特点 1、双向换气 室内外双向换气,新风与污风等量置换,根据客户要求可实现正负压操作;新风与排风完全隔开,彻底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2、过滤处理

容积式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1.自动控温节能型容积式热交换器,它充分利用蒸汽能源,高效、节能是一种新型热水器。普通热交换器一般需要配置水水热交换器来降低蒸汽凝结水温度以便回用。而节能型热交换器凝结出水温度在75℃左右,可直接回锅炉房重复使用。这样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热交换器机房面积,从而降低基建造价:因此节能型容积式热交换器深受广大设计用户单位欢迎。 2.节能型容积式热交换器工作原理详图示。有立式、卧式两种类型,其技术参数详后项图表,本厂生产规格齐全,还可按用户单位特殊需要设计、加工。 3.本热交换器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热媒为蒸汽,加热排管工作压力为<0.6MPa,壳体工作压力为0~1.6MPa,出口热水温度为65℃。 4.节能型容积式热交换器,壳体材料有三种:碳素钢Q235-A、B,不锈钢IGr18Ni9Ti,碳素钢内衬铜,U型管材料有,紫铜管T2及不锈钢管ICr18Ni9Ti,可按需要加以选用。 5.卧式节能型式为钢制鞍式支座。与国际S154、S165相同。立式为柱脚支座。 6.热交换器必须设置安全装置,下列三种安全装置可选择其中一种装设于交换器上: (1)在交换器顶装安全阀,安全阀压力须与热交换器的最高工作压力相适应(向安全阀生产厂订货时需加以申明)。安全阀的安装与使用应符合劳动人事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的规定。 (2)在交换器顶部装设接通大气的引出管(在有条件的场合)。 (3)设膨胀水箱,与水加热器相连,以放出膨胀水量。 7.若水中含有硬度、盐类,使用热交换器时,器壁和管壁会形成水垢,导致换热率降低,能耗增加,因而影响使用,故应采用一定的软化措施。 8.钢衬铜热交换器比不锈钢热交换器经济,并且技术上有保证。它利用了钢的强度和铜的耐腐蚀性,即保证热交换器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又使热交换器出水水质良好。钢壳内衬铜的厚度一般为 1.2mm。钢衬铜热交换器必须防止在罐内形成部分真空,因此产品出厂时均设有防真空阀。此阀除非定期检修是绝对不能取消的。部分真空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排水不当,低水位时从热交换器抽水过度,或者排气系统不良。水锤或突然的压力降也是造成负压的原因。 信息来源:51承压设备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a15150125.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a15150125.html,/thread-25638-1-1.html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整理版

一 当物系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则分别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现象。 二 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成分的质量称为该组分的质量浓度,以符号ρ表示。 组分的实际速度,称为绝对速度。 相对主体流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称为扩散速度。 绝对速度=主体流动速度+扩散速度 与热量传递中的导热和对流传热类似,质量传递的方式亦分为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 分子传质又称为分子扩散,简称为扩散,它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 对流传质是指壁面和运动流体之间,或两个有限互溶的运动流体之间的质量传递。 凭借流体质点的湍流和漩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称为紊流扩散。 斐克定律: 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 和组分B 将发生扩散。其中组分A 向组分B 的扩散通量与组分A 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就是扩散基本定律——斐克定律: 斐克定律只适用于由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引起的扩散过程,其传递的速度即为扩散速度u A -u (或u A -u m ) 在气体扩散过程中,分子扩散有两种形式,即双向扩散(反方向扩散)和单项扩散(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设由A 、B 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 、B 进行反方向扩散,若二者扩散的通量相等,则成为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液体中的稳态扩散过程: 液体中的分子扩散速率远远低于气体中的分子扩散速率,其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扩散物质A 的分子运动容易与邻近液体B 的分子相碰撞,使本身的扩散速率减慢。 常见有两种情况:即组分A 与组分B 的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及 组分A 通过停滞组分B 的扩散。 固体中的稳态扩散过程: 固体中的扩散,包括气体、液体、 1 当物系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则分别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现象。 du dy τμ=- 表示两个作直线运动的流体层之间的切应力正比于垂直运动方向的速度变化率。不同的流体有不同的传递动量的能力,这种性质用流体的动力黏性系数μ来反映,其物理意义可以理解为,它表征了单位速度梯度作用的切应力,反映了流体黏性滞性的动力性质,因此称它为“动力”黏性系数。τ,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动量,又称动量通量密度,N/㎡ dt q dy λ=-,q 为热量通量密度,或能量通量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

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及图解

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及图解 空气能热水器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收集空气中的热能把冷水加热的热水器,目前家用空气能热水器出水温度在55摄氏度范围内,可满足洗浴用水要求。空气怎么将水加热的呢?众所周知,空气是存在热能,由太阳光辐射产生,受季节影响气温变化较大,也会影响到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效率。一般而言,在平均气温20摄氏度地区使用,消耗一度电即可产生3~4KW热量,比传统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都要节能。那么,空气能热水器是如何利用空气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吧! 简单来说,空气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就是采用空气能热泵吸热原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到保温水箱中,水箱中的水吸收热量之后,温度就会升高。虽然简单地了解了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相信你对空气能热水器如何实现将空气能转化为热能,并将水加热的原理也很感兴趣吧!下面我们就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解一下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相信大家都了解空调,空调制冷的同时主机排出的是热风,而空气能热水器制取热水排出的是冷风,工作原理相反,也就是学术界说的逆卡诺循环原理。热泵压缩机把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转换成高压高温气态,压缩机压缩功能转化的热量为Q1,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高压的冷媒在常温下被冷却、冷凝为液态。这过程中,冷媒放出热量用来加热水,使水升温变成热水。水吸收的热为Q3,高压液态冷媒通过膨胀阀减压,压力下降,回到比外界低的温度,具有吸热蒸发的能力。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蒸发器(空气热交换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自身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冷媒从空气中吸收的热为Q2。吸收了热量的冷媒变成低温低压气体,再由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从空气中吸热,而在水侧换热器放热,制取热水。这个循环过程由空气能热泵(主机)机组来完成。空气能热泵作为高效集热并转移热量的系统装置,可以把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力变为五倍范围内的热能(即Q1+Q2=Q3的道理)。 可能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解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很多人都会不明白。那么我们就用比喻的方法,让大家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我们可以将低温空气比喻成一杯水,然后将水烧开,水就会变成高温的气体。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就是利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空气烧开,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将高温高压的气体输入到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气体遇冷变成液体,并且释放热量,这些热量供给到水箱中,就将水加热了起来。空气能热水器是继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之后的最新一代热水器,以其节能环保而受市场青睐!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题库 考点整理 史美中(DOC)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题型:填空20%名词解释(包含换热器型号表示法)20% 简答10%计算(4题)50% 0 绪论 热交换器:将某种流体的热量以一定的传热方式传递给他种流体的设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题[名词解释]) 热交换器的分类: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分为: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按照传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题[填空]) 1 热交换器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题) 热容量(W=Mc):表示流体的温度每改变1℃时所需的热量 温度效率(P):冷流体的实际吸热量与最大可能的吸热量的比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题[名词解释]) 传热有效度(ε):实际传热量Q与最大可能传热量Q max之比2 管壳式热交换器 管程:流体从管内空间流过的流径。壳程:流体从管外空间流过的流径。 <1-2>型换热器:壳程数为1,管程数为2 卧式和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型号表示法(P4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题[名词解释]) 记:前端管箱型式:A——平盖管箱B——封头管箱

壳体型式:E——单程壳体F——具有纵向隔板的双程壳体H——双分流 后盖结构型式:P——填料函式浮头 S——钩圈式浮头 U——U形管束 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胀管法和焊接法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或称正六边形排列)法、同心圆排列法、正方形排列法,其中等边三角形排列方式是最合理的排列方式。(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题[填空])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基本构造:⑴管板⑵分程隔板⑶纵向隔板、折流板、支持板⑷挡板和旁路挡板⑸防冲板 产生流动阻力的原因:①流体具有黏性,流动时存在着摩擦,是产生流动阻力的根源;②固定的管壁或其他形状的固体壁面,促使流动的流体内部发生相对运动,为流动阻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热交换器中的流动阻力: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管程阻力:沿程阻力、回弯阻力、进出口连接管阻力 管程、壳程内流体的选择的基本原则:(P74) 管程流过的流体:容积流量小,不清洁、易结垢,压力高,有腐蚀性,高温流体或在低温装置中的低温流体。(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题[简答])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答:分为三类。动量传递:流场中的速度分布不均匀(或速度梯度的存在); 热量传递:温度梯度的存在(或温度分布不均匀); 质量传递:物体的浓度分布不均匀(或浓度梯度的存在)。 2、解: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热管式等类型。 ●间壁式又称表面式,在此类换热器中,热、冷介质在各自的流道中连续流动完成热量传 递任务,彼此不接触,不掺混。 ●直接接触式又称混合式,在此类换热器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并且相互掺混,传递热量 和质量后,在理论上变成同温同压的混合介质流出,传热传质效率高。 ●蓄热式又称回热式或再生式换热器,它借助由固体构件(填充物)组成的蓄热体传递热 量,此类换热器,热、冷流体依时间先后交替流过蓄热体组成的流道,热流体先对其加热,使蓄热体壁温升高,把热量储存于固体蓄热体中,随即冷流体流过,吸收蓄热体通道壁放出的热量。 ●热管换热器是以热管为换热元件的换热器,由若干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通过中隔板置于 壳体中,中隔板与热管加热段,冷却段及相应的壳体内穷腔分别形成热、冷流体通道,热、冷流体在通道内横掠管束连续流动实现传热。 3、解:顺流式又称并流式,其内冷、热两种流体平行地向着同方向流动,即冷、热两种流体由同一端进入换热器。 ●逆流式,两种流体也是平行流体,但它们的流动方向相反,即冷、热两种流体逆向流 动,由相对得到两端进入换热器,向着相反的方向流动,并由相对的两端离开换热器。 ●叉流式又称错流式,两种流体的流动方向互相垂直交叉。 ●混流式又称错流式,两种流体的流体过程中既有顺流部分,又有逆流部分。 ●顺流和逆流分析比较: 在进出口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顺流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总是低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而逆流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却可能超过热流体的出口温度,以此来看,热质交换器应当尽量布置成逆流,而尽可能避免布置成顺流,但逆流也

全热新风换气机工作原理

全热新风换气机工作原理 全热新风换气机的核心器件是全热交换器,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和室外送入的新鲜空气既通过传热板交换温度,同时又通过板上的微孔交换湿度,从而达到既通风换气又保持室内温、湿度稳定的效果。这就是全热交换过程。当全热交换器在夏季制冷期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冷量,使温度降低,同时被排风干燥,使新风湿度降低;在冬季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热量,使温度升高,同时被排风加湿。 传热板是由薄膜状纳米合成材料制成,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具有导热透湿率高、气密性好、不易着尘、能满足高风压下长期连续运行等特点。板上的微孔直径为 0.29- 0.30nm(纳米),分子直径小的水蒸气(0.288nm)很容易通过,但是分子直径大的有毒有害气体、异味气体(均大于 0.30nm)根本无法通过。 这种特殊性能既保证了新风的洁净,又同时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全热交换,使新风换气机的换热率和整体功能达到最佳水平。 二、技术特点 ·双向换气技术: 内置送排风机,双向置换,使室内保持充足的新鲜空气。 ·能量回收技术: 采用高效静止热交换器,送、排风交叉通过时进行充分的能量交换,显热交换效率超过70%,全热交换效率超过60%。 ·过滤净化技术: 配置专业空气过滤器,保证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洁净无尘。如果新风风源较差或对输入新风有特殊要求,可以选配更高性能的过滤装置。 1/ 2

·优化设计: CH系列产品由资深专业人员设计,严格选用高质量的器件、材料,实现功效最优化,结构合理,体积小、噪音低,电气控制先进简捷、安全实用。 ·维护方便: 先进的结构设计和质量可靠的元器件,使设备日常运行非常稳定,维护方便,无需专业人员值守 好看的电影,最新电视剧,最新电影 http: F7QhPIzHi2Rc 2/ 2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原理和特点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原理和特点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原理和特点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是新风系统的一种,新风系统分为单向流新风、双向流新风和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它兼有新风系统众多优点,是最舒适、最节能的新风系统。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原理: 热交换新风系统将整体平衡式通风设计与高效换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系统配置了双离心式风机和整体式平衡风阀,系统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经送风管道系统分配至各卧室、客厅,同时将从走廊、客厅等公共区域收集的室内混浊气流排出,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完成室内空气置换,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新风气流和从室内排出的混浊气流在新风系统内的热交换核心处进行能量交换,降低了从室外引入新鲜空气对室内舒适度、空调负荷的影响。另外,系统还可以根据人体舒适性需求配置智能化控制系统。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特点: 1、空气过滤清晰:内置专业级空气过滤器,保证送入房间内的空气洁净清新。 2、超静音设计:主机风机采用超低噪音风机,设备内部采取高 效消音技术,工作噪音极低、无干扰。

3、超薄型易安装:机体特作超薄机型设计,给安装带来极大便利,可节省有限的建筑空间。 4、免维护设计:独特设计的气流通道,气流透过性好、风阻小,可长期连续使用,实现热交换主体免维护。 5、节能环保:由热交换进行换气,即便使用冷暖气也不会造成能量损耗,提供全方位的高效、节能的换气环境。 6、精工细作:设备部件均采用优质钢板、环保材料、铝合金框架,表面静电喷塑技术处理,质量上乘,美观精致;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适用范围: 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风量范围:150 -1000m3/h ,适合于住宅、写字楼、宾馆、医院、实验室、机房、棋牌室、餐饮、办公、娱乐几乎所有场所,可以根据不同户型面积、人口数量、周边环境设计不同方案,适合各种建筑和人群。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装修污染、气候恶化、城市热岛、建筑封闭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空气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必需品,如果离开清新、自然的空气我们的生活将面临很多健康安全问题,只有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才能营造更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运用高新技术,可以轻松帮你实现室内空气流通,让您畅享自然健康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