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 全国名校高考冲刺压轴卷 理综化学 (解析版)

2020届 全国名校高考冲刺压轴卷 理综化学 (解析版)

2020届  全国名校高考冲刺压轴卷   理综化学  (解析版)
2020届  全国名校高考冲刺压轴卷   理综化学  (解析版)

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理综压轴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第Ⅰ卷选择题(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阿司匹林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过氧化氢酶、酚醛树脂、有机玻璃、PVC 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多肽),构成蛋白质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 A

B.2.24 L CO2与足量的Na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

C.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

D.5.6 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C—H键数目为0.8N A

10.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常用作制冷剂,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化合物DC中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B>A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E>C

C.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E

D.化合物DC与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

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

氧化性

B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

亚铁溶液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

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

红褐色沉淀生成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

O2

C

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

入到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

温下,铝表面被浓硝酸氧

化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

向浓度均为0.1mol·L-1

的KCl、KI的混合液中

逐滴滴加稀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

12.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的电量时,有0.1mol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有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参与反应

B.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

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13.常温下,用0.10 mol·L-1的氨水滴定20.00 mL a mol·L-1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氨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上四点对应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B.若N点溶液中存在c(H+)=c(OH-)+c(NH3·H2O),则N点为滴定反应的恰好反应点

C.若N点为恰好反应点,则M点溶液中存在c(Cl-)=2c(NH 3·H2O)+2c(NH)

D.图上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为N>P>M>Q

26.硫酸是化工行业广泛应用的基础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进行如下有关实验。

实验一:浓硫酸与铜反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L,被还原的硫酸为____mol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浸有NaOH浓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由于气压增大引发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

A.水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D.饱和NaHSO3溶液

实验二:浓硫酸与碳反应,并验证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4)冯同学认为按照甲、丙、丁、乙的装置顺序,即可验证产物为SO2和CO2,那么丁中酸性KMnO4溶

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陈同学认为丙装置要使用两次才能确保检验气体产物的准确性,如按该同学所说,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能说明气体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银铜合金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注:A1(OH)3和Cu(OH)2分解温度分别为450℃和80℃

(1)在电解精炼银时,阳极材料为___________。

(2)加快渣料(含少量银)溶于稀H2SO4速率的措施为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滤渣A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

(5)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___________;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煅烧阶段通入惰性气体的原因___________。

28.近年来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也逐步完善,目前比较成熟的“氨水—臭氧组合高效脱硫脱硝技术方案”原理如图所示:

(1)静电除尘处理的烟气属于_______(填分散系名称),脱硫脱硝塔中待处理烟气从塔底充入而氨水从中

上部喷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2)已知:2NO 2(g)2NO(g)+O2(g) ΔH1=+115.2kJ·mol-1;

2O 3(g)3O2(g) ΔH2=-286.6kJ·mol-1。

写出臭氧与NO作用产生N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恒容密闭体系中NO氧化率随n(O3)/n(NO)值的变化以及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NO氧化率随n(O3)/n(NO)值增大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当温度高于100℃时,O3分解产生活性极高的氧原子,N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可能原因:①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逆移;②发生反应

_______。

(4)已知2NO(g)+2CO(g)2CO 2(g)+N2(g) ΔH=-744 kJ·mol-1。为研究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有关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CO和8molNO,发生反应,如图所示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当压强为10 MPa、温度为T1时,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p=_____MPa-1(保留2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可用电化学法处理废水中的NH,并使其转化为NH 3而循环利用。在含NH的废水中加入氯化钠,用惰性电极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Fe 、Co 、Ni 均为第Ⅷ族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Co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已知HN 3是一种弱酸,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N 3

H ++N 3-,与N 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

分子为:_______,N 3-离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3)Co 3+的一种配离子[Co(N 3)(NH 3)5]2+中,Co 3+ 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1mol 该配离子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____,配位体NH 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

(4)某蓝色晶体中,Fe 2+、Fe 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立方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CN -,K +位于立方体的某恰当位置上。据此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立方体中Fe 2+间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

(5)NiO 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 为(0,0,0),B 为(1,1,0),则C 离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NiO 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O 2-作密置单层排列,Ni 2+填充其中(如下图),已知O 2-的半径为a pm ,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用含a 、N A 的代数式表示)。

36.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

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下图是利用乙酰丙酸(CH 32CH 2COOH O

)合成聚芳酯E 的路线(省略部分产物):

已知:

,(R、R′表示烃基)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填官能团名称)。

(2)B与D的反应类型为,B的结构简式为

(3)C生成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吸收峰;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

F与C属于官能团异构的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一种官能团,则1mol 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

(5)根据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请你以苯酚及2-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合成G:

的路线。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7.【答案】C

【解析】

A.Al2(SO4)3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在溶液中二者发生互促水解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苏打是碳酸钠,一般不用苏打,选项A错误;

B.油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选项B错误;

C、醋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能溶解碳酸钙,故食醋能除水垢,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硫有毒,虽然具有漂白性,但是不能用于食品漂白,选项D错误;答案选C。

8.【答案】B

【解析】

A.麦芽糖为还原性糖,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也能发生银镜反应,选项A正确;

B.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但阿司匹林是乙酰水杨酸钠,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不正确;

C.过氧化氢酶为蛋白质、酚醛树脂、有机玻璃、PVC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 正确;

D、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取代、缩聚反应,可生成二肽、多肽或蛋白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B。

9.【答案】D

【解析】

A.HSO不能完全电离,选项A错误;

B.未讲明气体的状况,选项B错误;

C.铝片遇到冷的浓硫酸会钝化,选项C错误;

D.两种物质的最简式均为CH2,则有0.4 mol CH2,故C—H键数目为0.8N A,选项D正确。10.【答案】C

【解析】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常用作制冷剂,制冷剂为氨气,所以A为氢元素,B为氮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为镁元素,化合物DC中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C为氧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则E为硅元素。

A. 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B >C>A,故错误;

B. 氧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 E,故错误;

C. 氮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所以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硝酸大于硅酸,故正确;

D. 氧化镁含有离子键,二氧化硅含有共价键,故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A.蔗糖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脱水变成碳,过程放热,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故正确;

B.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故错误;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正确;

D.含等浓度的碘离子和氯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先生成碘化银沉淀,说明碘化银的溶度积小,故正确。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A、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当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4Cu+O2=2Cu2O,O2+4e-+2H2O=4OH-,正极上参与反应的氧气为0.02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故A错误;

B、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放电时Cu2O转化为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氧化剂为O2,故B正确;

C、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2O+H2O+2e-=Cu+2OH-,故C正确;

D.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Cu2O+H2O+2e-=Cu+2OH-,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让氧气与铜反应生成Cu2O,故D正确;答案选A。13.【答案】D

【解析】

A、四点对应的溶液中均存在:H +、OH-、NH、Cl-,选项A正确;

B、c(H+)=c(OH-)+c(NH3·H2O)为NH4Cl溶液中的质子守恒,选项B正确;

C、M点溶液中c(NH4Cl)=c(HCl),则根据氯原子和氮原子守恒,选项C正确;

D、无法比较N点和P点影响水电离的程度,选项D错误。答案选D。

26【答案】.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2.24 0.1 吸收多余的SO2溶液倒流回长颈漏斗中 D 除去CO2中的SO2CDFECD 第二个丙装置不褪色乙中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1)装置A中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2SO4(浓)+Cu CuSO4+SO2↑+2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2个电子,则当反应转移0.2mol电子时,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根据硫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硫酸为0.1mol;

(2)二氧化硫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又因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则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浸有NaOH浓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则B中应放置的溶液不能溶解或吸收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能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B中溶液应该是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答案选D;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由于气压增大引发的现象是溶液倒流回长颈漏斗中。

(4)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澄清,则检验二氧化碳之前要首先除去二氧化硫,即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SO2;

(5)由于二氧化硫能干扰二氧化碳,则检验二氧化碳之前要首先除去二氧化硫,且还需要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则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CDFECDB;能说明气体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第二个丙装置不褪色,乙中生成白色沉淀。

27.【答案】粗银拌、渣料粉碎、适当升温、适当增大H2SO4的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3Ag + 4H+ + NO3- = 3Ag++NO↑+ 2H2O 漏斗、玻璃棒Al(OH)3和CuO的混合物Al(OH)3+OH-=AlO2—+2H2O 保护气(或防止铜被氧化)

【解析】

(1)电解精炼铜时,纯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电解精炼银与此类似,则纯银作阴极,粗银作阳极,硝酸银溶液作电解液,故答案为:粗银。

(2)加快渣料(含少量银)溶于稀H2SO4速率的措施有搅拌、渣料粉碎、适当升温、适当增大H2SO4的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故答案为:搅拌、渣料粉碎、适当升温、适当增大H2SO4的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3)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Ag,稀硝酸是氧化性酸,能溶解银、产生无色气体,即

3Ag+4HNO3(稀)=3AgNO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3Ag+4H+ +NO3-=3Ag++NO↑+2H2O,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在空气迅速被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即2NO+O2=2NO2;故答案为:3Ag+4H+ +NO3-=3Ag++NO↑+2H2O。

(4)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5)结合信息和流程图可知:硫酸铜、硫酸铝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铝,煮沸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氢氧化铝不分解,所以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的混合物,若NaOH 过量,两性氢氧化物Al(OH)3就会溶解,反应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答案为:Al(OH)3和CuO的混合物;Al(OH)3+OH-=AlO2-+2H2O。

(6)煅烧阶段通入惰性气体的原因是做保护气(或防止铜被氧化),故答案为:保护气(或防止铜被氧化)。

28.【答案】胶体利用逆流原理(增大SO2、NO2与氨水的接触面积),让烟气中的SO2和产生的NO2充分被氨水吸收NO(g)+O 3(g)NO2(g)+O2(g) ΔH=-200.9 kJ·mol-1n(O3)/n(NO)

值增大,O3浓度增加,有利于平衡NO(g)+O3(g)NO2(g)+O2(g) 正向移动,NO氧化率增大NO2+O NO+O 20.089 2NH4++2e-===2NH3↑+H2↑(或2H2O+2e-===H2↑+2OH-,NH4++OH-===NH3↑+H2O)

【解析】

(1)利用胶体的电泳可以将烟气进行静电除尘;气体从下往上扩散而氨水从上往下喷淋,增大被吸收气体与氨水的接触面积,延长反应时间,能让烟气中的SO2和产生的NO2充分被氨水吸收。

(2) 已知:①2NO 2(g)2NO(g)+O2(g) ΔH1=+115.2kJ·mol-1;

②2O 3(g)3O2(g) ΔH2=-286.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反应NO(g)+O 3(g)NO2(g)+O2(g) ΔH=ΔH2-ΔH1=-200.9 kJ·mol-1;

(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n(O 3)/n(NO)比值,O3浓度增加,有利于平衡NO(g)+O3(g)NO2(g)+O2(g) 正向移动,使NO氧化率增大;当温度高于100 ℃时,O3分解生成活性极高的氧原子,NO转化率降低,说明反应中NO 2转化为NO,故考虑发生了反应NO2+O NO+O2;

(4)体积分数为物质的量分数。

2NO(g)+2CO(g) N 2(g)+2CO2(g)

初始(mol): 8 10 0 0

变化(mol): -2x -2x x 2x

平衡(mol): 8-2x 10-2x x 2x

体积分数===25%,解得x=2;

故K p===0.089MPa-1。

(5)用惰性电极电解铵氮变氨氮,是因为阴极上铵根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气,为确保氨气能挥发出去,需要保证a极为阴极,否则氨气将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电极反应式为2NH4++2e-===2NH3↑+H2↑或2H2O+2e-===H2↑+2OH-,NH4++OH-===NH3↑+H2O。

35【答案】.3d74s2CO2sp 6 23N A三角锥形KFe2(CN)6正四面体形(1,

1/2,1/2) (或)

【解析】

(1)CO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基态C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

(2)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CO2。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σ键的数

目,所以N3-中心氮原子孤电子对数为0,σ键的数目为2,所以杂化轨道数为2,故N3-离子杂化类型为sp;

(3)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中,氨气分子和N3-中氮原子中有孤电子对,能够与Co+形成配位键,共有5个氨分子和1个N3-离子,Co3+的配位数是6。5 mol氨气分子提供σ键为15mol,1 mol N3-中含有σ键2 mol,形成配位键有6 mol,则1mol该配离子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23N A。配位体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4)Fe2+、Fe3+占据立方体的互不相邻的顶点,则每个立方体上有4个Fe2+、4个Fe3+,根据晶体的空间结构特点,每个顶点上的粒子有1/8属于该立方体,则该立方体中有1/2个Fe2+、1/2个Fe3+,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棱上的微粒有1/4属于该立方体,该立方体中有3个CN-,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FeFe(CN)6]-,由于物质呈电中性,所以需要一个钾离子与之结合,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Fe2(CN)6;立方体中Fe2+间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5)NiO的晶体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0),则由图可看出C离子坐标离x为1,离y为1/2,离z为1/2,则C离子坐标参数为(1,1/2,1/2);

(6)根据结构知,氧离子和相邻的镍离子之间的距离为2a,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核间的距离是距离最近的氧离子和镍离子距离的倍,所以其距离是2am;根据图片知,每个氧化镍所占的面积=2a m×2a m×sin60°×10-24,则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镍个数=1/(2a m×2a m×sin60°×10-24)= ×1024;每个氧化镍的质量= g,所以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镍质量=(或)g。36.【答案】(1)羟基、羧基;

(2)缩聚反应;;

(3);

(4)4;10;4 mol;

(5);

【解析】

试题分析: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为,C中羧基上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生成D 为,由聚芳酯E的结构可知B为,逆推可知A为。

(1)A为,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羟基,故答案为:羧基、羟基;

(2)B与D的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缩聚反应;

(3)C生成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C的结构简式为,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吸收峰,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C的同分异构体: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则取代基为-OH、-COOH、-CHO,当-OH、-COOH处于邻位时,-CHO有4种位置,当-OH、-COOH处于间位时,-CHO有4种位置,当-OH、-COOH处于对位时,-CHO有2种位置,共有10种,

F与C属于官能团异构的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一种官能团,则F为含有2个-OOCH,水解得到2mol羧基、2mol酚羟基,则1mol 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答案为:4;10;4mol;

(5)结合转化关系中乙酰丙酸与苯酚转化为A的反应,可知2-丙醇氧化生成,丙酮与苯酚反应得到,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推断与合成、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书写等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