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解读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解读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解读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解读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

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

上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

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

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

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

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

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

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

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

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

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点:

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

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

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

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

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5.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

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重要韧带。

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上位C3.4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方,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

2.菱形肌:位置,位于斜方肌深层,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肌纤维由

内上向外下斜行。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止点,止于肩胛骨

内侧缘。功能,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

使脊柱伸。

3.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

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

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

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

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

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

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

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4.下后锯肌:位于背阔肌中部的深面,借腱膜起自下位两个胸椎棘突及上

位两个腰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下4肋骨肋角外面,作用是下拉肋

骨向后,并固定肋骨,协助膈的吸气运动。受肋间神经支配。

5.竖脊肌:竖脊肌(erector spinae)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iliocostalis,止于

肋角;中间为最长肌longissimus,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spinalis,止于棘突。各肌还有一系列副起点发出的小肌束参与:髂肋肌的副

加小肌束起于髂嵴、肋角和颈椎横突;最长肌的小肌束起于骶骨、肋角和全部

横突;棘肌的小肌束起于胸椎和颈椎的棘突。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

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6.胸腰筋膜:同上

7.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

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重要韧带

上图说明:1.胸大肌:两块胸大肌位于胸的两侧。胸大肌通常称为胸肌,成扇型,且分裂为大小不等两部分。在其窄端,两部分都附着于肱骨之上,在宽

的一端,较小的部分附于锁骨上;较大的部分则附着于胸骨和肋骨上面的软肋

骨上,胸肌可将手部向前拉和向内拉近身体,他还可使手臂转动。

2.腹外斜肌: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

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3.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

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

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长度平均26cm,中点宽度8cm,收缩时使脊柱前屈和紧张腹壁,接受腹壁上动脉及腹壁下动脉的营养。腹壁下

动脉从腹股沟韧带上方自髂外动脉分出,两条静脉与其伴行,向内上行走,于

弓状缘处从腹直肌外缘进入腹直肌,走行于腹直肌与后鞘之间,上行至脐部成

终末支,与从腹直肌上端来的腹壁上动脉的终末支在脐周形成广泛的交通支。

4.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的深面,呈三角形。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内下方,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以帮助吸气。

5.肋间外肌:其范围后方始于肋间节,前方近肋软骨处延为腱性的膜,称

肋间外膜直至胸骨侧缘,此肌起自上位肋的下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止于下位

肋的下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止于下位肋的上缘。吸气时收缩。

6.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肌纤维方向与腹外斜肌相反,是从后上

方斜向前下方,自髋结节下行,肌质逐渐为腱膜,与腹外斜肌腱膜相交织,止

于腹白线。

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上位C3.4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方,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

2.三角肌(前部)

3.三角肌(中部)三角肌为肩肱关节外层有力的肌肉,

是肩部的重要肌肉。

三角肌起点广泛,纤维起自锁骨外1/3前缘,肩峰尖及其外侧缘,肩胛冈嵴,向下缩窄至远端变成一扁腱,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在肱骨干中点稍上,

其肌束分为前,中,后3部。三角肌前部肌束较长,从前方走向后下方,与结

节间沟的外侧唇在一线上。中部纤维构造较为复杂,肌束较短,由肩峰向下行,三,五束肌纤维与由下部止点向上的腱索彼此镶嵌,腱性组织在近侧部伸展到

整个肌点起始处,在远侧部则附着于不大的区域中。后部肌束较长,从后方斜

向前下方,构成桡神经沟的上界,向上与肱三头肌外侧头的起点在一线上。

上臂外展运动主要由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协同作用完成,其前部纤维

收缩可内旋及屈曲上臂。后部纤维收缩可以外旋及伸展上臂。三角肌瘫痪时,肩肱关节可发生半脱位。

4.肱二头肌(长头)

5.肱二头肌(短头)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长

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近固定时.肱二头肌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远固定时,肱二头肌使上

臂向前臂靠拢.肌电观察表明,当前臂旋外使掌心向前并屈肘时,肱二头肌才有明显的肌电活动.而当前臂旋内即使掌心侧向身体或身后屈肘时,肱二头肌的电位活动很小或不出现电位活动.这也是肱二头肌练习基本上皆使掌心向前握持器械的主要原理之一,位于上臂前群肌浅层。作用: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

6.喙肱肌:

起点:肩胛骨喙突。止点:肱骨内侧1/2(与三角肌止点对应)在大臂的

内侧肱肌上端,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在大臂上举时能看到喙肱肌。

7.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呈三角形。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经肩

胛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作用是使肩胛关节内敛和旋内。

8.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将肩胛骨

内侧向前拉的胸部肌肉,每组两块的前锯肌从胸前部的肋骨开始,围绕体侧延伸到肩胛骨。前锯肌可将肩胛骨内侧向前拉而外翻,使肩膀抬高,“锯肌”一词

描述此肌成锯形的,也就是参差不齐的。前锯肌是块扁肌

17.大圆肌:起止点: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作用:肩关节旋内、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后伸(在无阻力的运动中,不表现出电的活动,但在做抗阻力动作时,它是原动肌),由于该肌对手臂的作用同背阔肌很相象,所以,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

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上位C3.4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方,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

8.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将肩胛骨

内侧向前拉的胸部肌肉,每组两块的前锯肌从胸前部的肋骨开始,围绕体侧延伸到肩胛骨。前锯肌可将肩胛骨内侧向前拉而外翻,使肩膀抬高,“锯肌”一词

描述此肌成锯形的,也就是参差不齐的。前锯肌是块扁肌。前锯肌有多个起点,起于2~9肋骨的外侧面,分割到三组手指般大小的区域。(1)上面部分,附着在

第一和第二肋骨上,距离肋软骨几英寸;(2)中间部分,附着在第二和第三肋骨上;(3)下面部分附着在第四,五,六,七,八肋骨上,换句话说,前锯肌附着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到第八肋骨上。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具有“延伸的肋骨”,

更准确的说,当体脂水平较低时,前锯肌类似肋骨,非常明显可见。止点在肩胛骨的内侧和下角的前面。

9.小菱形肌:10.大菱形肌:部位:斜方肌深层。起点:第6、7颈椎和第

1~4胸椎棘突。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

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11.冈上肌: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的狭小间隙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该肌受肩胛

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上臂外展时的起动。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其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

组成肩袖。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液囊下,肩

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其形状如马蹄形,其作用为固定固定肱骨

于肩胛盂中,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展,由于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

缩力量的交汇点故易损伤,

12.三角肌(后部):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

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

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

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13.肱三头肌(外侧头)14.肱三头肌(长头):肱三头肌在上臂后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该臂,其英文名「triceps brachii」中的「tri」说明它有三个

头:一个附着在肩胛骨上,另两个附着在肱骨上。肌肉的远端有一条有力的腱

在肘处附着在尺骨上。如果你尽量伸直手臂,就会感到这条腱绷紧了。

15.冈下肌:冈下肌infraspinatus,位于冈下窝内,

肌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盖。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肩关节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作用是使肩关节旋外。

16.小圆肌:小圆肌(teres minor),位于冈下肌下方,起始于肩胛骨的

腋窝缘上三分之二背面,经肩关节后部,抵止于肱骨大结节后方。该肌受腋神

经支配,其作用是与冈下肌协同使上臂外旋。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

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17.大圆肌:起止点: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作用:

肩关节旋内、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后伸(在无阻力的运动中,不表现出电的活动,但在做抗阻力动作时,它是原动肌),由于该肌对手臂的作用同背阔肌很相象,所以,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

上图说明:1.拇短伸肌:拇短伸肌腱寻找方法:此肌腱于拇长展肌腱同时位于桡骨茎突处之桡骨沟内,为骨纤维性隧道.拇短伸肌腱位于拇长展肌腱尺侧(shenli2080你应该问的是此二肌腱的鉴别方法而不是如何寻找方法.拇长展肌腱位于此鞘桡侧,多有副腱,平均为3条.而拇短伸肌腱位于尽侧,无副

腱).寻找时与拇长伸肌腱同,切记拇长展及拇短伸肌腱于前臂位于桡侧腕长短伸肌腱浅层!

2.桡侧腕短伸肌:桡动脉经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的深面至腕骨背面(鼻烟壶),下行于舟骨和大多角骨背面,穿第一骨间背侧肌二头之间入手掌深部。

3.桡侧腕长伸肌:沿腕横纹肌平行作一切口,然后弯向前臂桡侧呈“L”形长切口,长约15~20cm暴露肱桡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及桡侧腕长伸肌。

4.小指伸肌

5.指伸肌

上图说明:6.肱桡肌:起止点:起于肱骨外上髁上缘的近端1/3,外侧肌

间隔。止于桡骨茎突的底部外侧。支配神经:桡神经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

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7.掌长肌:这块狭长的长型肌肉从臂肘一直延伸到手腕,但11%的现代人

已经失去了这块肌肉。在人类早期它可是至关重要的组织,没有它,悬挂、攀

岩甚至是迁徙都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的外科医生非常喜欢这块肌肉,因为在

移植重建手术中,它可以提供宝贵的物质来源。

8.旋前圆肌:旋前圆肌,上肢前臂前群浅层的肌肉,至于桡骨中部外侧面。旋前圆肌浅面经过的结构:桡动脉,绕静脉,桡神经浅支,其深面经过的结构

有固件总血管,尺动脉,尺静脉,穿经该肌的结构为正中神经。作用:前臂旋前,屈肘

9.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内神经分布、血供模式及肌肉结构.探讨将其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神经和血管支配肌肉束的可能性,指

导临床切取部分肌肉移植重建运动功能的应用.方法以解剖学、血管造影、肌

内神经染色等方法,研究神经和血管在两肌内的分布特点;电刺激神经支,检测相应肌束可否具有独立收缩功能及正常血供;测量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和肌纤维长度,并与相关肌肉比较.结果支配和供应两肌肉的主要神经和血管均在肌腹的近、中1/3结合部人肌,神经在肌内分成2支,分别在肌中央腱两侧沿长轴走向远端,直至肌肉的末端,且与血管紧密伴行;电生理证实,沿中央腱将肌肉分成的两部分在功能上具有独立性;该两肌的尺侧部和桡侧部生理横截面积和肌纤维长度与支配手的有关肌肉相近.结论尺侧腕屈肌和桡侧腕屈肌都可分成两个具有独立的

神经支配及血管供应、功能上相对独立的肌束,可用于转位移植重建运动功能,

而且对供区的功能影响也较小.

10.桡侧腕屈肌: H反射是在1918年由Hoffmann首次发现,由于它是一个

真正的反射,因此可以用来检验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及神经元的兴奋性.当

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主要针对周围神经病变时,它对于判断近端神经损伤,尤其

是神经根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上图说明:1.髂腰肌:定义髂(qià)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

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作用:近侧支撑时,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缩

时能使大腿屈,在跑动中大腿能否快速前摆和高抬与髂腰肌收缩的速度和力量

有很大的关系。而在远侧支撑时,两侧髂腰肌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和骨盘前倾,又为跑动中身体重心积极前送完成抬腿下压动作从而获得向前的速度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

2.臀中肌:臀中肌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起于髂嵴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其神经支配源于L4、5S1的臀上神经。此肌收缩时能外展和内旋大腿,是髋部主

要的外展肌之一。单足站立时,此肌能保证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稳定,对于维持

人们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关系极大。

4.缝匠肌:缝匠肌呈扁带状,是人体最长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每一缝匠肌可有动脉5~13支,平均为

7.6支,它们大致均匀地分布于肌的缝匠肌是使腿部弯曲的细长的大腿肌肉,负

责将膝盖举起、放下与盘腿的动作。作用:屈髋、屈膝、大腿外旋外展、小腿

内旋。起止点:髂前上棘-胫骨结节,以不明显的窄短腱起自髂前上棘前面及

其下方的骨面,行向下内到股内侧面,在关节运动轴的稍后方跨过膝部,在膝

下转向前并形成扁薄腱,大部分在股薄肌和半腱肌的上方和前面。共同形成鹅

足止于胫骨体上部的内侧面。部分移行于膝关节囊和小腿内侧深筋膜。肌的长

度50cm,肌腹宽2cm,厚度5mm

神经支配:股神经的分支2-3支

血供:股动脉、股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及其降支、旋髂前动脉、膝最上

动脉及腘动脉。阶段性分布约8支,约距离7cm就有一支动脉,在肌肉内缘进入。伴行静脉1-2支。

比邻关系:在阔筋膜的深面,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下方7mm处又内

向外越过缝匠肌,缝匠肌至点注意与髌骨尖平面行于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的隐

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下方7mm处又内向外越过缝匠肌,缝匠肌至点

注意与髌骨尖平面行于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的隐神经。

5.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作用:紧张阔筋膜并屈大腿。

临床意义:由于阔筋膜张肌位置表浅,有恒定的血管神经分布,窃取后有

臀肌等代偿,对功能影响不大,是临床常选用的肌皮瓣或骼胫束瓣的供体。

6.耻骨肌:

7.股薄肌:股薄肌是位于大腿内侧扁薄的带状肌,以腱膜起自耻骨下支,向下于耻骨内上髁平面移行为条索状肌腱,最后以扇形放散,止于胫骨粗隆内侧。股薄肌血供丰富,为多源性,有股深动脉的股薄肌支、旋股内侧动脉、闭孔动

脉和膝降动脉等。供血于股薄肌中、上部的动脉,以来自股深动脉股薄肌支占

绝大多数,多数从股深动脉内侧壁和前壁发出,发出后恒定向下斜行于长收肌

的深面,与之伴行的静脉多数为双支,少数为单支。供血于股薄肌下部的血管绝大多数来自膝降动脉。股薄肌上、中、下段之间的动脉吻合丰富,结扎切断

该肌的中、下端来源动脉,肌瓣血供可通过血管吻合沟通。支配股薄肌的神经

均来自闭孔神经前支的分支,该神经进入大腿后,在长收肌与短收肌之间向内

下斜行,逐渐与股薄肌的主要血管伴行,形成血管神经束,在股薄肌中上交界

处前缘深部进入肌肉。

8.长收肌:

9.股直肌:

10.股四头肌: 大腿肌肉前面有股四头肌,后面有股二头肌,内侧有缝匠肌、内收大肌

股四头肌示意图

等。要使大腿强壮首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因为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最有

力的肌肉之一。它由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肌腱构

成人体最大的籽骨-髌骨和髌骨韧带。股四头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大腿伸和屈,伸膝(关节)屈髋(关节),并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其英文名quadriceps意为四个头。股四头肌包括四大块肌肉---股直肌、

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此肌肉位于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收缩时,拉动

膝上的腱并使膝伸直。人类是用这些肌肉行走和奔跑。

上图说明:2.臀中肌:臀中肌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起于髂嵴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其神经支配源于L4、5S1的臀上神经。此肌收缩时能外展和内旋大腿,是髋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单足站立时,此肌能保证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稳定,

对于维持人们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关系极大。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作用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 作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咬肌 起止点: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 作用:上提下颚骨 颞肌 起止点: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和向后移 翼内肌 起止点:起自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 起止点: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作用:做张口运动 胸锁乳突肌 起止点: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作用:单侧收缩颈向同侧底,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起止点:起止于第一肋后斜角肌起止于第二肋骨 作用: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上提第一二肋助深吸气 斜方肌 起止点:从枕外粗隆直达12胸椎棘突上部肌束斜向外下,下部肌束斜向外上,中部横行,汇聚于肩胛冈锁骨外侧端和肩峰 作用: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背阔肌 起止点:起自第六胸椎以下的全部棘突和髂脊后份,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脊 作用:收缩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竖脊肌(骶棘肌) 起止点:起自骶骨脊背面和髂脊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达颞骨乳突 作用:止肌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大肌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节肋软骨,肌束向外侧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脊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胸小肌: 起止点: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吸气 前踞肌: 起止点:以肌齿起自第1~8肋外面,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前面下角作用: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做推送动作,下部肌束使肩胛下角旋内,助臂上举,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深吸气 肋间外肌: 起止点:起自上位肋骨上缘,肌书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的下缘 作用: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 起止点:起自下位肋骨上缘,肌束行向前上方,止于上位肋的下缘 作用:降肋助呼气 肋间最内肌: 起止点:位于肋间隙中份,肋间内肌的深面,肌束方向和作用与肋间内肌相同 作用:降肋助呼气、 隔肌: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里泽小学蔡沈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哑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这么轻松地站起来又做下去,你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组织来完成的吗?(大腿、骨骼、肌肉……) 2、其实这是由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揭示课题。 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 (一)认识骨骼。 1、师::刚才我们说到了骨骼,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比比谁摸出的多。 2、学生摸骨数骨(学生在摸骨的过程中感受骨头在身体的分布及特点) 3、小结:(出示人体骨骼图片)其实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有大有小,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4、师:那你觉得骨骼对于我们身体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运动) (二)认识关节。 1、师:是什么将一块块骨头连结在一起的?(关节) 2、师:大家找一找我们人体哪有自由活动的关节? 3、如果我们人体没有关节会怎样?(通过绑住肘关节写字的活动来感受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有了关节骨骼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 (三)认识肌肉。 1、师:有了骨骼和关节,人体就能运动了吗?(还需要一个动力源——肌肉) 2、找找看,身上哪里有肌肉?动手捏捏,它是怎样的? 3、(带领做曲臂运动)提问:你观察到是哪里的肌肉在起作用吗?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些部位的组织也参与了? 三、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 1、师:那这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让前臂一伸一屈运动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借助哑铃来研究。我们就以(教师示范)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上肢的运动来进行观察。课件出示: (1)小组内轮流做,反复做几次。 (2)分别观察和用手摸摸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3活动后请将观察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在小组内交流。

人体解剖学之肌学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肌学张桢 第二章肌学第一节肌学概序肌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故称骨骼肌因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可通过人的意志控制,又称随意肌。骨骼肌分布广泛,全身共有600余块,约占体重的40%。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并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分布,所以每块肌都可以视为一个器官。一、肌的形态分类骨骼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二、肌的构造肌有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性;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力的传递的作用。长肌的腱为圆索状;扁肌的腱薄而宽阔,称腱膜。三、肌的起止、配布与作用骨骼肌通常都跨过关节,并以其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骨的表面。一般把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起点或定点;把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止点或动点。肌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轴关系密切,把分布在运动轴同侧,作用完全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把分布在运动轴异侧,作用完全相反的肌,称为拮抗肌。各肌群通过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彼此协调,完成各种运动。四、肌的辅助结构肌的辅助结构位

于肌的周围,具有保护、约束、协助肌等作用,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一)筋膜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类。1、浅筋膜又称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和浅血管、皮神经、浅淋巴管。有保持体温和保护深面组织、器官的作用。2、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裹于肌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四肢的深筋膜发达,深入到肌群间并附着于骨,形成肌间隔和筋膜鞘。深筋膜由保护、约束肌和减少按摩的作用。(二)滑膜囊滑膜囊由滑膜构成,为双层扁平、密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含少量滑液,多见于肌腱和骨面间。滑膜囊有减少按摩的作用。(三)腱鞘腱鞘是套在手、足等处长肌腱周围的双层鞘管,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内层为滑膜层,紧包肌腱,可分泌为少量滑液。作用:减少腱活动时与骨面间的摩擦。 第二节头肌头肌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一、面肌面肌又称表情肌,位于面部即颅顶。多数起自于颅骨,止于皮肤。收缩时,可以改变面部皮肤外形,出现皱纹,形成各种表情。1、枕额肌由两个肌腹之间的帽状腱膜构成。 2、眼轮匝肌位于睑裂周围,呈环形,收缩时使睑裂闭合。 3、口轮匝肌位于口裂周

人体解剖学肌学

1.3肌学 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 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构造 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 3.腱膜阔肌的腱呈薄片状,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 起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 止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 (四)肌的作用 肌的作用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肌张力: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 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肌力。 (五)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籽骨 作用: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1■筋膜遍布全身,分浅、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脂肪、浅静脉、皮神经、淋巴结等(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肌肉等,形成肌间隔。 2■滑膜囊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3■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构造分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 (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二、头颈肌 (一)头肌 面肌:起自颅骨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颅顶肌:额枕肌 眼轮匝肌:环绕眼裂,使眼闭合。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闭合。

咀嚼肌: 咬肌: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的外面。 颞肌:起自颞窝骨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 三肌的作用:上提下颌骨,使咬合。 翼外肌:协助张口 (二)颈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半;止点:乳突 作用:两肌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头歪向 同侧,面向对侧。 舌骨上、下肌群 作用:使舌骨和喉固定,或使它们上、下移动,以配合吞咽和发音。作开 口和参与 咀嚼肌动作。 三、躯干 躯干「背肌 颈肌 胸肌 膈 腹肌 会阴肌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全身最大扁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上提肩胛骨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并略向上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拉肩胛骨向前下方;上提肋助 吸气 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胸固有肌助间外肌 T 肋 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I 胸横肌 背肌浅层I ■斜方肌 - r 背阔肌 肩胛提肌 L 菱形肌 深层竖脊肌 胸肌「胸上肢肌■■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成年人的全身骨骼共有 206 块,每块骨 头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形态和功能是 相互制约的,功能不同,形态也就各异。 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四种形态: <1> 长骨 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 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 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骨、肱骨、尺 骨、挠骨、指骨等。 <2> 短骨 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的复杂部位,如手腕的腕骨和脚腕的跗骨等。 <3> 扁骨 多呈板状,富于弹性与坚固性,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如颅骨部位的顶骨、枕骨和胸部的肋骨等。 <4> 不规则骨 形态很不规则,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的骨骼。如髋骨、椎骨、颞骨等。

2. 人体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数量 人体骨骼依据结构、功能、位置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 <1> 颅骨 共 29 块,除下颌骨和舌骨外,都借助于骨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依据功能和位置,又可细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①脑颅:共 14 块,位于颅骨后上方,构成颅腔,起容纳和保护脑子的作用。 额骨 1 —位于颅的上前方,由额部和眼眶上部构成。 顶骨 2 —位于颅顶中部线两侧、额骨和枕骨之间。 枕骨 1 —位于颅骨的后下部,形成颅后和颅底的一部分。 蝶骨 1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的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 颞骨 2 —位于颅骨两侧、参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 筛骨 1 —位于额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间。 听小骨 6 —位于左右耳室之内,可分为锤骨、砧骨、镫骨。 ②面颅:共 15 块,位于颅骨的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构成鼻腔和眼眶,以维持面部形态。 上颌骨 2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围成鼻腔。 鼻骨 2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骨骼、肌肉的保健)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骨骼、肌肉的保健)

第一单元《骨骼》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4课。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等所组成,它们构成人体的轮廓,并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保持膳食平衡及长期锻炼身体并注意运动的安全,都将使学生步入拥有健康骨骼和肌肉的人生。 本单元前3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可以条分缕析、清晰割裂,而在实际的生活、运动中,人体各部分的器官与组织是紧密联系、协同工作的。本课以着眼整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人体运动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卫生保健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中所指的“骨骼”同时包括骨骼和关节两个方面,关节属于骨骼的一个部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首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说说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作用的认识,接着以专题介绍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柔软性、耐力、体力等,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效果,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明确丰富的食物营养与保持骨骼、肌肉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事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以利于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骨骼、肌肉的安全。教材利用图片介绍了运动中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运动前做一下热身运动等的保护措施。要预防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相关产品的缺乏使得它在实际的运用中远没有认识中那么广泛。但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这还是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并积极倡导的。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受伤后如何急救、如何处理的措施。 根据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骨骼得形态与各部位得名称 成年人得全身骨骼共有 206 块,每块骨头都有一定得形态与功能,形态与功能就是相互制约得,功能不同,形态也就各异。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形态: <1>长骨?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骨、肱骨、尺骨、挠骨、指骨等。?〈2> 短骨?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得复杂部位,如手腕得腕骨与脚腕得跗骨等。 <3>扁骨 多呈板状,富于弹性与坚固性,主要构成骨性腔得壁,对腔内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如颅骨部位得顶骨、枕骨与胸部得肋骨等。? <4> 不规则骨?形态很不规则,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得骨骼。如髋骨、椎骨、颞骨等、 2、人体骨骼各部位得名称与数量 ? 人体骨骼依据结构、功能、位置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 1> 颅骨 骨、下肢骨四个部分: ? < 共 29 块,除下颌骨与舌骨外,都借助于骨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依据功能与位置,又可细分为脑颅与面颅两部分: ?①脑颅: 共 14 块,位于颅骨后上方,构成颅腔,起容纳与保护脑子得作用。

额骨1—位于颅得上前方,由额部与眼眶上部构成。 顶骨 2 - 位于颅顶中部线两侧、额骨与枕骨之间。 枕骨1—位于颅骨得后下部,形成颅后与颅底得一部分、 ?蝶骨 1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得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颞骨 2 —位于颅骨两侧、参于颅底与颅腔侧壁得构成。?筛骨 1 - 位于额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间。?听小 骨 6 —位于左右耳室之内,可分为锤骨、砧骨、镫骨。 ②面颅: 共 15 块,位于颅骨得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 构成鼻腔与眼眶,以维持面部形态。 上颌骨 2 -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围成鼻腔。 鼻骨 2 -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下鼻甲 2 - 位于鼻腔得外侧壁,为一对卷曲得薄骨片。 泪骨 2 —位于两眼眶内侧壁得前部,为一对薄而不规则得小骨片、?颧骨2—位于上颌骨得外上方,构成面颊及眼眶底与外侧壁得一部分。 腭骨 2 —位于上颌骨得后方。 犁骨 1 - 位于鼻腔内及颅下部,为一斜方形骨板,构成鼻中隔得后下部。?下颌骨1—位于面颅得前下部、上颌骨得下方。?舌骨 1 —位于下颌骨与喉之间,借助肌肉与韧带悬于颈得前正中。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作用

咬肌 起止点: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 作用:上提下颚骨 颞肌 起止点: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和向后移 翼内肌 起止点:起自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 起止点: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作用:做张口运动 胸锁乳突肌 起止点: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作用:单侧收缩颈向同侧底,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起止点:起止于第一肋后斜角肌起止于第二肋骨 作用: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上提第一二肋助深吸气 斜方肌 起止点:从枕外粗隆直达12胸椎棘突上部肌束斜向外下,下部肌束斜向外上,中部横行,汇聚于肩胛冈锁骨外侧端和肩峰 作用: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背阔肌 起止点:起自第六胸椎以下的全部棘突和髂脊后份,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脊 作用:收缩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竖脊肌(骶棘肌) 起止点:起自骶骨脊背面和髂脊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达颞骨乳突 作用:止肌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大肌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节肋软骨,肌束向外侧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脊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胸小肌: 起止点: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吸气 前踞肌: 起止点:以肌齿起自第1~8肋外面,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前面下角作用: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做推送动作,下部肌束使肩胛下角旋内,助臂上举,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深吸气 肋间外肌: 起止点:起自上位肋骨上缘,肌书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的下缘 作用:提肋助吸气

人体解剖学--骨、关节、肌肉测试试题整理

人体解剖学--骨、关节、肌肉试题整理

————————————————————————————————作者:————————————————————————————————日期:

人解知识竞赛----骨、关节、肌肉部分一.名词解释: 1.黄韧带(ligamenta flava):位于椎管内,连接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2.板障(diploe):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3.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4. 三边孔(trilateral foramen):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其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5. 四边孔(quadrilateral foramen):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6. 肘窝(cubital fossa):位于肘关节的前面,呈三角形。内界为旋前圆肌,外界为肱桡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之间的连线。窝内主要有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和正中神经。 7.腕管(carpal canal):位于腕掌侧,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 8.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外口为腹股沟浅环,内口为腹股沟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正中线上方约1.5CM处。对于男性,内有精索穿过;对于女性,内有子宫圆韧带穿过。 9. 收肌管(adductor canal):位于股内侧肌、缝匠肌、大收肌及其腱板之间的管道,上口为股三角下端,下口为收肌腱裂孔。管内有股动、静脉及隐神经穿行。 10.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三角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 11.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是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静脉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人体解剖学肌学

肌学 一、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构造 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 3.腱膜阔肌的腱呈薄片状,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起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止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四)肌的作用肌的作用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肌张力: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肌力。 (五)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籽骨 作用: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1 . 筋膜遍布全身,分浅、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脂肪、浅静脉、皮神经、淋巴结等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肌肉等,形成肌间隔。 2 . 滑膜囊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3 . 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构造分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头颈肌 (一)头肌 面肌:起自颅骨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颅顶肌:额枕肌 眼轮匝肌:环绕眼裂,使眼闭合。 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闭合。 咀嚼肌: 咬肌: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的外面。颞肌:起自颞窝骨面,止于下颌骨的 冠突。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三肌的作用:上提下颌骨,使咬合。 翼外肌:协助张口 (二)颈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半;止点:乳突作用:两肌收缩,头向后仰;

人体解剖学--骨、关节、肌肉试题整理

人解知识竞赛----骨、关节、肌肉部分一.名词解释: 1.黄韧带(ligamenta flava):位于椎管内,连接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2.板障(diploe):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3.斜角肌间隙(scalene spac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6. 肘窝(cubital fossa):位于肘关节的前面,呈三角形。内界为旋前圆肌,外界为肱桡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之间的连线。窝内主要有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和正中神经。 11.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是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静脉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D.齿突 E.侧块 2.髋骨和骶骨都具有的结构A.月状面 B.耳状面 C.弓状线 D.股线 E.髋臼 3.脑膜中动脉沟起自 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破裂孔 E.茎乳孔 4.下面对于肩胛骨的描述正确的是A.介于1~7肋骨间 B.其下方有肩甲下窝 C.外侧角肥厚形成关节盂缘D.下角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E.上角对第3肋 5.骶管麻醉穿刺应正对 A.骶前孔

C.骶管裂孔 D.骶管 E.骶岬 6.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浅沟是A.桡神经沟 B.尺神经沟 C.结节间沟 D.半月切迹 E.冠突窝 7.下颌窝前方的隆起称为A.大结节 B.小结节 C.顶结节 D.关节结节 E.颧弓 8.眶内侧壁前下部长圆形窝是A.眶下裂 B.泪腺窝 C.泪囊窝 D.眶下沟 E.眶下管 9.不易引流的鼻旁窦是

教科版科学四上《骨骼关节和肌肉》标准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 盛泽中心升明方慧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2.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1、2号纸每人一份 三、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 (一)探究、体验骨骼的作用 T: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是鱼的什么吗?------鱼的骨头在鱼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有 你知道骨头的哪些知识?或者你想了解骨头的哪些方面? 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206块 (当这些骨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组成了骨骼。) T: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出示人体骨骼图)。 T: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发现骨骼还有什么特点?” S:交流讨论。------骨骼是一节一节的。------骨骼有的地方是空的。------骨头很硬。…… T:同学们想想看,假如我们人类没有骨头会是怎么样呢? S:人就会变成一摊肉团,也就没有身高了。 T:说明我们的骨头有什么作用?------支撑 T:没有骨头还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讲人的头骨、胸腔) A、同学们这是头骨,想想我们的头骨里有什么?(大脑)大脑是一种很嫩、很软的物质,跟我们食用过的豆腐脑很相似。请同学们再拍一拍自己的头骨,感觉有问题吗?这说明头骨有什么作用? B、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块骨头围成的这个腔体是胸腔,在胸腔里面有心脏和肺,同学们拍拍胸部有什么感觉?想一想骨骼起到了什么作用?------保护 (二)探究、体验肌肉的作用 T: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还能保护我们的内脏。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不能。 还有哪些组织与我们的骨骼协调工作呢? S:猜想。------关节、肌肉。 T:我们先来看一下肌肉。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完成伸臂、曲臂运动,用手摸一摸并观察上臂骨肌肉的变化。 T: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S: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 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T:当同学们摸到胳膊上面肌肉变大了,变硬了,鼓起来了,猜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S:有可能是肌肉往一起聚了。 T:同学们,当肌肉鼓起来的时候,这就是肌肉的收缩。当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就是舒张。(师演示:伸臂、曲臂的动作) T:你在观察的时候发现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我们的手臂有什么变化? S:当肌肉收缩的时候,上臂骨是曲臂的,等舒张的时候,上臂骨是伸臂的。 T:这说明肌肉有什么作用?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蟾蜍骨骼肌生理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蟾蜍骨骼肌生理

【实验题目】 蟾蜍骨骼肌生理 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B蟾蜍骨骼肌单个肌肉收缩分析(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确定) C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骨骼肌收缩的 (1)阈水平和最大收缩以及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曲线 (2)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3)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实验方法】 1、蟾蜍坐骨神经-骨骼肌标本的制作及电路连接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做个神经及小腿的腓肠肌,注意不要将胫神经与腓神经分离。神经端结扎后,剪去无关分支后游离至膝关节处;肌肉端结扎在肌腱上,将腓神经也一起结扎,结扎线留长。 保留膝关节,剪去腿骨,将标本离体。注意保持神经肌肉湿润。 (2)用大头钉将标本的膝关节固定于标本盒R2和R3两记录电极之间的石蜡凹槽内,保证神经、肌肉与电极充分接触。神经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肌肉接触记录电极R3和R4,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肌肉的结扎线从标本盒中穿出,连接张力换能器。注意连线尽量短,以减小阻力。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标本的休息:将神经搭在肌肉上,用浸湿了任氏液的棉花覆盖神经肌肉,保持湿润。但标本盒内避免有过多的液体,防止短路。(4)换能器插头接RM6240通道1。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刺激输出插口。如果需要记录肌肉的动作电位,则在肌肉所搭置的记录电极上连接输入导线,注意接地,插头接通道2。

2、蟾蜍骨骼肌生理各项数据测定 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和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从“实验”菜单中选取“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出现软件自动设置界面,各项参数已设置好,但需要将“采集频率”修改成“20kHz”,扫描速度仍然是“1.0s/div”。界面的采集通道默认为RM6240B面板上的通道1.刺激模式自动设置为强度递增刺激,起始强度为0.02V(可根据标本特性灵活选择)(2)检查装置连接正确后,点击“开始记录”,屏幕下出现扫描线,软件处于记录状态。(主义不要点击“开始示波”,在示波状态下,文件不能保存。)扫描线如偏离零点较远,需要调零:将换能器与标本盒的棉线放松,旋转换能器的调零钮,使基线恢复零点。 (3)将换能器连接的棉线拉直,如果基线偏移零位(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会影响基线位置),不必去管(不必重新调零,测量时,将偏移量减去即可)。点击“开始刺激”,刺激器按一定时间间隔自动输出单个刺激方波,后一次比前一次强度递增。将“刺激标注”激活,显示出每次发放的刺激的强度。屏幕上应出现一系列由刺激触发的肌肉收缩曲线,同时可以观察到标本盒中肌肉的收缩。注意文件的保存(不要移动标本盒与换能器的位置,即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保持固定。此要求也适用于ⅡB和ⅡC。)(4)当收缩幅度不再变化时,停止刺激,停止记录。 (5)应用测量工具,确定收缩的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并确定最大收缩所对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即最适刺激强度)。记录下收缩幅度,刺激和放大器的参数设置。(注意在测量时。需将波形适当展开,确保测量数据更准确。) (6)绘制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B单个肌肉收缩分析(确定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1)将ⅡA实验得到的最大刺激强度对应的收缩曲线展开,应用测量工具确定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2)至少测量三次。计算几次重复测量得到的三个时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C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关闭通道3和4,保留通道1和2,分别对应肌肉收缩信

人体解剖学肌学

1.3肌学 一、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 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构造 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 3. 腱膜阔肌的腱呈薄片状,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 起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 止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 (四)肌的作用 肌的作用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 肌张力: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 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肌力。 (五)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籽骨 作用: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1 .筋膜遍布全身,分浅、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脂肪、浅静脉、皮神经、淋巴结等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包被肌肉等,形成肌间隔。 2 .滑膜囊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3 .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构造分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 (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二、头颈肌 (一)头肌 面肌:起自颅骨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颅顶肌:额枕肌 眼轮匝肌:环绕眼裂,使眼闭合。 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闭合。 咀嚼肌: 咬肌: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的外面。 颞肌:起自颞窝骨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

三肌的作用:上提下颌骨,使咬合。 翼外肌:协助张口 (二)颈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半;止点:乳突 作用:两肌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头歪向 同侧,面向对侧。 舌骨上、下肌群 作用:使舌骨和喉固定,或使它们上、下移动,以配合吞咽和发音。作开口和参与咀嚼肌动作。 三、躯干 躯干背肌 颈肌 胸肌 膈 腹肌 会阴肌 背肌浅层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背阔肌全身最大扁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人体骨骼肌的起止点

人体解剖全集 人体得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与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与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与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与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与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与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与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与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与胸横肌等。腹肌包括腹前壁得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与腹后壁得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与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与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与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与肩胛下肌得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得结构,有加固与保护肩关节得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与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得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得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得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与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与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与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与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与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与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与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得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得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与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与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解读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 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

上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 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 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 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 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 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 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 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 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 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 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点: 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 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 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 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2.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配套实验用具。 【教法】电教多媒体法、讨论法、比较法、运用引导探究法相结合。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骨骼模型、夹板 每组:《实验记录单》、哑铃一个、纸套等。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热身活动。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四楼会议室上一节科学课,你们高兴吗?我相信四年一班的同学是最棒的。好,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运动。(播

放《小苹果》) 2、师:跳了一段《小苹果》,我发现大家精神了许多,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心情步入今天的发现之旅吧!上课!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谁能说一说在刚才的这段舞蹈动作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 (倾听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有效理答。如果学生不能直接说出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等方法去关注肢体的运动,如:摸一摸手指、手臂、胳膊等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从而引导学生说出骨骼、关节和肌肉。)那么这些参与活动的部位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师:是呀,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人体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它们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们就长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陌生的是我们肉眼看不到它们的内部构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骨骼、关节和肌肉)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一)认识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了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1、调研学生的前概念。 师:同学们,对于骨骼、关节和肌肉,你们有哪些了解?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 【骨骼】 (1)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为了方便研究,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这就是人体骨骼模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骨骼对于人体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骨骼:支撑)(2)师:是的,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这样像支架一样的结构,我们称之为骨骼。(课件出示)人体的骨骼共由206块骨头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再想一想骨骼还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看:

(整理)人体解剖学实验十五下肢骨连结和主要作用肌

实验十五下肢骨连结和主要作用肌 [实验内容] (一)观察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二)观察下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起止点和练习方法。 (三)观察、触摸下肢肌常用的肌性和腱性标志。 [实验目的] (一)掌握构成髋、膝、踝关节的关节面及其形状,了解其韧带等结构。(二)掌握臀大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三)掌握下肢肌的肌性和腱性标志。 (四)掌握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形式。 (五)掌握发展下肢主要肌肉(群)的力量与伸展性练习方法。 [材料与器具] 人体骨架标本(模型)与解剖挂图,骨盆标本(模型)与解剖挂图,髋关节标本(模型)与解剖挂图,膝关节标本(模型)与解剖挂图,踝关节标本(模型)与解剖挂图,全身肌肉标本(模型)和解剖挂图,下肢肌肉标本(模型)和解剖挂图,橡皮筋,胶布,沙袋,足球,橡皮带,长凳子,哑铃,杠铃。 [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骨盆的结构与运动 1.观察骨盆的结构和性别差异 图2-15-1 骨盆 取骨盆标本或模型对照图2-15-1 观察,可见骨盆由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骶髂关节、耻骨联合、骶棘韧带与骶结节韧带等连结而成。 取男性和女性骨盆标本或模型进行比较观察,请同学们说出男女骨盆有哪些

差别。 2.观察骨盆的运动 骨盆以髋关节为轴,可产生哪些运动?请观察、体验下面一些动作。 (1)体前屈抱腿和向后展体 当体前屈抱腿时,骨盆绕髋关节冠状轴向前运动称为前倾;向后展体时,骨盆绕髋关节冠状轴向后运动称为后倾。 (2)体侧屈运动 当躯干做体侧运动时,骨盆绕髋关节矢状轴向左、右运动称为左、右侧倾。(3)体转运动 当躯干做转体运动时,骨盆绕髋关节垂直轴向左、右转动称为左、右回旋。(4)徒手操中的体绕环运动 在徒手体操中,骨盆带动躯干绕髋关节混合轴作圆周运动称为环转。(二)观察髋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1.观察髋关节的结构 取髋关节标本或模型对照图2-15-2观察,可见构成髋关节的关节面为股骨头和髋臼。关节面形状为球窝形。在髋臼周缘有软骨环称髋臼唇,在关节囊前壁增厚形成的韧带称髂股韧带;关节囊内侧壁增厚形成的韧带称耻股韧带;关节囊后壁增厚形成的韧带称坐股韧带。 请同学们用胶布代替以上三条韧带和髋臼唇,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准确粘贴,并说出每条韧带和髋臼唇有什么作用。 图2-15-2髋关节的韧带 2.观察髋关节的运动 髋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大腿,大腿以髋关节为轴能做哪些运动?可观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