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3.阅读科学在线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科学在线,学习究竟什么样的才是植物的茎。

学生汇报小结: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4.出示杉树、牵牛花、爬山虎、西瓜等植物的挂图,观察、比较: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5.交流讨论。

6.教师即时简单板画不同类型的茎,取名。重点区分攀缘茎和缠绕茎。(缠绕茎本身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它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攀援茎也不能直立向上生长,而靠卷须攀援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上升,如豌豆的茎(叶卷须)、葡萄的茎(茎卷须)、爬山虎的茎(吸盘)等)。

7.小结:植物的茎形态各异,每一种形态的茎都是与植物的本身的特点及生长环境等相适应的。

三、探究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

1.思考、讨论:植物如果没有根和茎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生:不可以没有根和茎。没有根怎么生长在土里,没有茎怎么长叶子,怎么支撑啊。

2.提问: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有什么作用?根据书上的图,你认为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根据刚才的图片,你认为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

学生把联想到的作用说出来即可。

3.质疑:你可以用什么来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1)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装置。水面上为什么滴一层油?

(2)评价各组实验装置。

(3)完善方案,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实施。

(4)观察:(前两天)放置在阳台上的“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装置,烧瓶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汇报。(水量减少)讨论:烧瓶里减少的水到哪里去了?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5)小结:由于水面有一层植物油,它阻止了水

分蒸发,因此减少的水不可能是蒸发掉的。我们看到烧瓶里的水下降了,这就说明水分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将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吸收进来供植物生长。

4.讨论:植物的茎是如何传输水份和土壤中的养料的?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茎传输水分的过程吗?

(1)(出示课前20分钟老师将一段新鲜的芹菜的茎放入一个装有染过红色的水的容器中)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芹菜的茎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思考: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植物体内有运输水分的管道)

(2)为了进一步证明我们的推想是否正确,可以把老师前两天插入红水中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是不是有运送水分的管子。演示讲解茎的横切和纵切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讨论。在茎的横切面上的一圈小红点是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的一条条红线是什么?

(5)小结: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去的。

5.总结: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的第一个作用是“固定植物”,它可以将一株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下。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也起到了“支持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植物的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同时还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植物的根和茎有了哪些了解?

2.拓展活动(一):有些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根会产生特异功能,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们称之为“变态根”。出示实物:常见的变态根(包括储存根、块根、气生根、支柱根、水根等)

五、课后作业回家搜集关于根和茎的相关知识。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 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 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渗水比赛 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 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 实验过程: 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 水。 3、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 器材试剂: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 实验过程: 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 实验现象、数据及结论: 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假设: 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器材试剂: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2、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放在阳光下,而2组绿豆苗也用黑色纸袋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0生命从哪里来》(1)教案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 10. 生命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资料。 2. 能有根据地判断哪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最有说服力。 3.能通过比较发现各种观点的有理之处和荒谬之处。 4.能用科学短文的形式描述自己对外星是否有人存在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正确看待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能将自己的短文与其他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有效地促进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整理、分析资料等方法探究生命起源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究人类未解之谜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地球上每个角落几乎都有生命的踪迹。长期以来,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然而,生命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二)探究新知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谁能谈谈对此你有哪些想法。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有代表性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 2. 指名谈谈阅读后的想法,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 3.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 4. 指名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 5. 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中有着重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填在课本45页的表格中。 6..教师:有人提出,生命来自于地球以外的星球。那么,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真的有生 命存在吗? 7.让学生读一读搜集到的信息并分析哪些是有科学依据的,哪些是类似文学作品的虚构。 8.阅读课本45页中的资料,参照资料,整理自己的资料卡片。 9.学生自己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很多问题,还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三)课后总结,谈收获。 (四)作业: 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科学短文。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 2002年4月1日成 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7、 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9、怎样制 作种子标本盒?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2 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 3 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4 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 5 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 6 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 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黏质土:含黏粒较多,土质黏重,易板结,渗水慢,吸水,保水能力强。易积水,形成内涝,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不会散开。壤土:土壤质地均匀,砂粒、黏粒所占比例大体相等,通气透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用手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9、黏质土【透水性差】,【透气性差】,适宜种植【芭蕉、水稻、芦苇、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榕树、杨树、柳树、苦菜花】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10、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适宜种植【山茶、月季、玫瑰、茉莉、凤仙、熏衣草、美人蕉、竹芋、百合、龟背竹、百合竹、小麦、玉米】等木本、草本开花植物,以及观叶植物。11、沙质土中水肥容易流失, 但透气性好,适宜种植【仙人掌、红薯、花生、马玲薯、西瓜、虞美人】等块根茎作物。12、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答:有花生,大豆,因 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第三课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有些能【茁壮成长】;有些则【长得缓慢】;有些开始【长得很 好】,过了一段时间却【干枯死亡了】。2、“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 【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要好一些。4、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5、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6、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实验方法是:【将植物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植物数量相同,生长情况相似。然后想办法让实验组的植物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对照组的植物生长在黑暗的地方。】7、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了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8、种子的寿命与【保存条件】有关,在【低温】、【干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转载) (2011-07-26 13:35:56) 转载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旨在通过对具体植物的观察、比较,找出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并利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类别及其主要特征。其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设法在不损坏植物的前提下研究植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植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千姿百态的植物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大家想不想认识千姿百态的植物呀?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谈话: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今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学生活动 4.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汇报: (1)“我”观察到的小草 (2)“我”观察到的大树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一、填空 1、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2、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根据土壤中的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4、通过实验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在黏质土里生长较好的植物有水稻、芦苇,适合在沙质土里生长的有西瓜、大豆、花生,适合生长在壤土里的植物有小麦、玉米。 6、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土壤、阳光、水、空气、温度、肥力。 7、通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8、"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我们认为根有以下作用:固着,吸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功能。 10、我们大家的结论 9、根据事实分析,,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1、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牛、羊、马,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如猩猩、蚂蚁、鼠。 12、砖厂烧砖的土之所以选黏土,是因为黏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牢固。 13、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14、茎有: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属于根的有: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 15、葱根、小麦根、狗尾草根是须根,白菜根、油菜根、棉花根是直根。 二、判断 1、萝卜的食用部分是茎。× 2、茎是植物身体的一部分。√ 3、只要有水,种子就会萌发。× 4、种子萌发需要阳光。× 5、种子不干燥,就有可能萌发。√ 6、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 7、动物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 8、壤土的保水能力最高。× 三、问答 1、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1— 5) 1、种子萌发需要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它们能够自 己制造养分,获得(养料)。 3、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一般不发芽,主要是因为 缺少(水)。(第一课) 4、动物按食性可以划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5、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6、沙质土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保水能力最强。 7、大部分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豆苗)在(沙质土)中生长情况最好,因为沙质土疏松,透气性好。 9、西瓜、花生适宜在(沙质土 )中生长。 10、马铃薯,莲藕,姜都有节和芽,它们都是地下茎,不是根。甘薯,胡萝卜,白萝卜是植物的根。 11、在做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时,在瓶子内的水面上滴一层油是为了(防 止水分蒸发)。 12、茎有哪些作用? 答:大部分植物的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 储藏营养的作用。 13、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 答: 1、防止水土流失; 2、从土壤吸收水分供植物生长; 3、根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14、无意插柳柳成荫说明部分植物的茎具有(繁殖)作用。 15、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第七课) 16、仙人掌的刺,其实就是它的(叶子),退化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第八课) 17、植食性动物举例:马、羊、兔、蝴蝶 肉食性动物举例:虎、狼、狮子、鹰、鲨鱼 杂食性动物举例:老鼠、蚂蚁、狗、猫、猪、猩猩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6—9) 1、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2、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3、植物的根都是向下生长,因为植物具有向地性,向地性是因为植物 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4、冬眠时,动物的(体温 ) 下降, (血液循环 )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 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动物防御敌害的方式: 放臭气:臭鼬、黄鼠狼 蜇刺:蜜蜂 变色:变色龙、比目鱼、雷鸟 喷射毒液:蛇、蝎、黄蜂逃跑:鹿、兔、羚羊 盔甲:乌龟、蜗牛、犰狳,穿山甲 装死:负鼠 拟态: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 尖刺:豪猪、刺猬 保护色:蝗虫,甲虫 记忆巧门:臭刺变毒桃,亏死泥煎包 6、动物和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答:动物: 1 迁徙,如大雁,燕子; 2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熊; 3 加厚羽毛:如麻雀; 4 加厚皮毛、脂肪:如熊狮鹿狐狸;5、产卵过冬:螳螂,蝗虫。 植物过冬的方法: 1、掉光树叶,减少养分消耗;2、常青树分泌一层蜡质,既防寒又减少了水分蒸发。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12) 1、尼龙搭扣的发明是受(芒刺和狗毛)的启发。 2、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3、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哪些方法减少污染?(为了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括号里的问题答案也是下面的答案答: 进行城市绿化,家庭绿化;使用无铅汽油,步行或骑车上班;建立自然 保护区;告别一次性筷子;不吃或少吃炒烤(为什么要少吃呢?因为烧 烤的烟会污染空气嘛) 第四单元:冷和热(13—17) 1、加快热水变凉的方法(有筷子搅拌),(用扇子扇)等。 2、当屋内温度比屋外高时,开窗后窗帘会(向窗里飘)。 3、金属,陶瓷传热能力强是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传热能力 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4、热传递三种方式:(传导 ),(对流 ), (辐射 ) 5、手捂热水袋取暖——传导传热 火上的锅烧热了——传导传热 暖气使屋内空气变热——对流传热 锅里的水热了,馒头蒸熟了——对流传热 水被太阳晒热——辐射传热 6、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 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7、沸腾的水的温度是(100℃),结冰水的温度是(0℃)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成熟鸡的温度是(41.5℃) 8、用手不能精确感知物体的温度,只能用温度计才能测出精确的温度。 9、焖烧锅外锅是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焖烧锅的外锅材料是 热的不良导体。 10、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11、饭锅的锅把用塑料或木头制作,是为了端锅时不烫手,不只是为了 美观耐用。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总结(自己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一.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P3) 实验目的: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材料:菜豆或黄豆10—12粒,玻璃小瓶或培养皿两个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三.实验:渗水比赛(P5)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不同土壤渗水能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三个相同的塑料瓶,纱布,橡皮筋,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水,三只烧杯,支架实验过程: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 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名称七: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9 猜想假设: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较好 实验材料: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 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中第2组绿豆苗生长得好。 结论:多数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四.实验:研究根的作用(P14) 实验目的: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植物油。 实验过程: 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到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全套】

备课本冀教版六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1.小草和大树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旨在通过对具体植物的观察、比较,找出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并利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类别及其主要特征。其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设法在不损坏植物的前提下研究植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植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千姿百态的植物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大家想不想认识千姿百态的植物呀?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谈话: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今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学生活动 4.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汇报: (1)“我”观察到的小草 (2)“我”观察到的大树 (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5.总结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开始,通过对种子的观察,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出如何去验证假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内容包括提出假设、选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步骤、如何记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等,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 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课时建议: 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导 .谈话提问: 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来自农村,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种子。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呢?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追问:种子怎样长成一棵新的植物?关于种子萌发 你有什么问题? .讲述:种子发芽又叫种子萌发。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新课教学 ◆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 .指导学生推想种子萌发的条 讲述:大家想一想,我们家里、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只有把它们种在地里或进行培育才能发芽,可见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教师小结:根据同学们的意见,种子萌发可能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等条件。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种子萌发与什么条件有关系——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研究种子萌发与水是否有关系 ①讲述: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种子萌发与水有没有关系。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实验呢? ②分组讨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1.小草和大树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旨在通过对具体植物的观察、比较,找出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并利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植物类别及其主要特征。其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设法在不损坏植物的前提下研究植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征,学习简单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植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千姿百态的植物使自然界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大家想不想认识千姿百态的植物呀?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谈话: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今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学生活动 4.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汇报: (1)“我”观察到的小草 (2)“我”观察到的大树 (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5.总结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第二单元 一、填空 1、植物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 2、一般情况下,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茎向生长。 3、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的原因是。 4、养鱼者在夏季充分利用昆虫的,用灯光诱集昆虫喂鱼。 5、想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行为,例如多种和,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知识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除鱼类外,能长途的还有其他动物,如、等。 6、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但也有现象。植物的、、、等可以被、、和本身传播到其他地方,甚至可以由带到其他地区,扩大植物的分布区域。 7、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冬眠时,动物的下降,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和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8、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

9、是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它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中。 10、仙人掌的叶是,茎是,莲的叶,茎。 11、光棍树、芦荟是植物,睡莲和菱是植物。 12、骆驼被称为,背上有一个或两个小山似的,驼峰里贮存的是,约占体重的。有人把驼峰叫做。 13、骆驼遇到水源时,会尽量多饮水,并把水分贮存在里备用。 14、生活在北极的是,生活在热带沙漠的是,生活在温带森林的是。 15、有些植物受到伤害时,会分泌出物质,作为自己有效的防身武器。人们可以利用有毒植物中的,经过提炼后生产出。 二、简答 1、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3、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2、什么是鸟类的迁徙?

4、除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 5、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6、将旱生和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7、鱼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8、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 10、什么是保护色和拟态? 第三单元 一、认真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人们,冬天就住在用____________砌成的冰屋里。他们在___________里生火取暖,以抵抗极地的___________。通常一个人只要花________,就可以建成一座冰屋。 2、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精品文档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题目: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怎样才能省力教学目标: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教学准备:图钉磁铁小铁片绳子木板钉锤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2、掰手腕比赛: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为什么能赢,(同学评判)老师参与比赛:(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请同学们观察点评。(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请同学们点评。3、认识简单机械: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 1 / 34 精品文档 理。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4、

拔图钉比赛:设计方法: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方法:手拔磁铁吸出来用小铁片撬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讨论: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二.新授1.简单机械的应用出示任务: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将油桶送上台阶将桶盖打开将泥桶送上房檐将谷物磨碎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小结: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2.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小组讨论: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全班汇报交流3.动物的省力“工具”动物身体上的那 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啄木鸟:杠杠、斜面蜘蛛、蚂蚁:杠杆虎:斜面课后小结:2、撬棍的学问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2.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3.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教学 2 / 34 精品文档 难点: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教学 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各种重物平衡尺天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二.新授1、杠杆三要素。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1.将重物抬起来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学生实验制作,记录。汇报交流。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

一、小苗的诞生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开始,通过对种子的观察,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出如何去验证假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内容包括提出假设、选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步骤、如何记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结论等,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4.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2.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 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2.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提问: 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来自农村,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种子。那么,种子有什么用呢? 学生交流汇报。(繁殖新的植物) 教师追问:种子怎样长成一棵新的植物?关于种子萌发你有什么问题?(先发芽,然后慢慢长大。) 2.讲述:种子发芽又叫种子萌发。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1课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情感目标: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教学重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教学难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导入: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今天。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观察 4、整理汇报: (1)、“我”观察到的小草 (2)、“我”观察到的大树 (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5、认识: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6.辨别: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那些是草本植物? 二、活动二:给植物分类 1、导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 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

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5、汇报分类的结果; 6、统计: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 三、拓展:认识一些新的植物 绿藻 水绵 肾蕨 苔藓 板书设计: 小草和大树 草本植物:蟋蟀草…… 木本植物:玉兰树…… 其他分类的标准:根、叶、花、种子…… 第2课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课时安排:2课时 材料与工具:1、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2、布置展览台。 教学活动:活动1参观植物博览会 活动过程: 1、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 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 小结。 活动2筹办植物博览会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植物的种子在、、、条件下才能萌发。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 叫;含黏土多的叫;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三种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3、只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 叫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叫动物。 4、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生物学家们把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习性称为。 5、冬眠是动物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在冬眠时,动物体温,血液循环速度,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6、大多数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外,还具有性和性。 7、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 8、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的地动现象叫做地震。 9、地质学家通常把岩石分为、、三大类,岩中常常有化石。 10、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珍爱生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11、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

了。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是植物的根 A、藕 B、土豆 C、萝卜 D、姜 2、在下列动物中,()是草食性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是杂食性动物。 A、老鼠 B、奶牛 C、老虎 D、鸡 E、狼 F、兔子 3、下列是热的良导体() A、金属 B、塑料 C、木头 D、泡沫塑料 4、建筑工地上用的小石子,一般是用()碎制而成的。 A、大理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砂岩 5、夏季用棉被把冰糕盖起来,冰糕比暴露在阳光下()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6、屋内比屋外温度高,开窗后窗帘会() A、向窗外飘 B、向窗里飘 C、有时想窗里飘有时向窗外飘 7、在雪上撒一些炉灰,在阳光照射下() A、撒上灰的雪化的快 B、没撒灰的雪化的快 C、两处雪化的一样快 8、在北方下雪后,偶尔会看到白色的狐狸,这种动物的护身术是() A、逃跑 B、放臭气 C、保护色 D、用毒刺 9、冬天,暖气或炉子的热是以()的方式传递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10、下列颜色的吸热能力最强的是()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一: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jijiaoban六年级科学xcja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 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 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 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 序吗?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 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 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 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1)阅读教材p2、p3的材料,说说房屋的发展过程? 洞穴、草棚——木屋——砖瓦房——钢筋混凝建筑。 (2)列举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材料、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3.讨论。 (1)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2)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板 书设计: 第一课常见的建筑 1.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生存、适应环境、抗御自然灾害。 2.房屋的发展过程。 天然洞穴——人造住所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