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原体

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马瑞敏

天津医科大学检验系(300070)

E-mail:marm@https://www.doczj.com/doc/7a12504988.html,



摘要:支原体感染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和
研究的深入,支原体感染尤其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支原体的流行病学、
致病性、检测方法及治疗等情况,对以上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支原体, 感染, 检测

支原体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迄今不过三十余年的历史。支原体的种类繁
多,分布广泛,涉及人、动物、植物及昆虫等多个领域,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
作带来很多的不利影响。目前从人体分离到的支原体总数已达20多种,其中穿
透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 Mpe)、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
Mf)、和梨形支原体(Mycoplasma pirum,Mpi)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致病性支原
体。国外研究表明,这3种支原体与艾滋病的发病和死亡密切相关,故又称为
艾滋病相关支原体[1]。随着实验方法的改进,还会有更多种类发现。

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支原体是一类简单的柔膜细菌,寄生于人类、动物、昆虫和植物中,但也
可在有血清的苛刻复合营养培养基上独立存活繁殖。它是迄今已知能独立存活
的最小微生物,其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从人体分离的支原体中,认为至
少5种支原体即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n)、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生


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和Mf可致人体疾病。它们可引起呼吸
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围产期感染和新生儿化脓性感染症,如肺炎、脑炎
等,支原体肺炎还伴有一系列的肺外并发症 [2]。

1.2 流行病学

由Mpn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并主要发生于儿童,确切
发生率因年龄、地区、年份以及是否流行年而各家报道不一。一般认为支原体
肺炎2~6年一次世界性流行,3~5年一次地区性流行,表现为流行及间歇时间
较长、缓慢播散、可持续数月~1年等特点。国外相关报道很多。一项研究对亚
洲的12个医学中心的137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Mpn
在非典型

呼吸道病原体中检出率最高,为12.2%,分别高于肺炎衣原体(4.7%)和嗜肺
军团菌(6.6%),提示了支原体的高流行趋势[3]。而国内朱清义等[4]对1993~2002
年青岛市1565例Mpn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中出现2
次流行高峰,1997年和2000年为两个流行年。在流行年,发病患者数分别占
十年总数的15.46%和19.23%。刘勇等[5]对2003年中山市399例Mpn肺炎病例
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结果发现儿童Mpn肺炎多集中发病在冬春季(占54.9%),
以1~3岁为高发年龄组,提示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提前,婴幼儿Mpn感染的比
例有增高趋势,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支原体引起的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近年来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女
性下生殖道是支原体感染的好发部位,该处感染的支原体还可上行至子宫腔和
输卵管腔,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及一系列并发症。我国近20多年来,性传
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病例逐年增高,但由过去传统认
为四大经典性病为主的病原体向现在以非淋病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病原体为主的STD感染的方向转化,其中以支原体感染率的
增高尤为显著。罗映辉等[6]对2193例STD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与淋球菌
等相比,Mh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提示引起NGU病原体呈流


行趋势。吴志芬等[7]应用套式PCR技术,对无锡市1600例男女性生殖道感染者
进行Uu、Mh、Mg和Mpn4种支原体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42.3%、18.9%、
5.0%和6.1%,支原体总阳性率达51.5%,表明男女性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感
染率高,且已构成流行。此外,其他很多报道也都提示了近年来生殖道支原体
感染的严重性,已引起很大的临床重视。

2 致病性及相关疾病

2.1 致病性

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比较复杂,包括直接、间接作用及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
且与宿主的年龄、性别、营养、遗传因素及环境条件等均有关系。概括起来有
以下几种:(1)支原体通过其特殊结构,紧密粘附于易感宿主细胞膜上并可直
接穿入宿主细胞,通过释放有毒代谢产物使宿主细胞受损。支原体的粘附功能
主要是由位于膜表面的粘附因子及粘附相关蛋白实现的,它们具有很高频率的
可变性 [8]。其中有大量的型期可变蛋白,尤其是表面暴露脂蛋白,通过基因转
化的方式发生型及态的改变,借以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9]。受染的细胞胞
浆发生空泡样改变,之后细胞肿胀、融合和裂解,最后死亡。(2)支原体的代
谢产物—氨、过氧化氢、神经毒素等以及分泌的多种酶作用于组织引起相应的
病变。(3)支原体感染宿主后与其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能产生广泛的异常免疫
反应,包括多克隆激活T细胞和B细胞增殖;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及细胞毒
性T细胞的溶细胞活力;并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IL-2、IL-4、
IL-6、INF-α、β、γ及TNF-α),造成组织损伤[10]。

2.2 相关疾病

Mpn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除引起肺部症状外,也可表现为上呼吸
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

管炎等,严重者还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包括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脊髓炎等,较少见的还可引起双侧贝尔麻痹和味觉缺失
[11],泌尿系统的肾炎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如心肌炎、心包炎及心衰等,以及血


液系统、皮肤粘膜、运动系统等多系统损害[12]。近年发现Mpn也可引起生殖系
统感染。

与STD相关的支原体种类较多,除Uu外,还有Mh、Mpn、Mg、Mf、Mpe、
和Mpi。可表现为各种妇科炎症及NGU及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和男性不育、附睾
炎、前列腺炎等,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新生儿受累。此外发现Mpe、Mf、
Mpi与艾滋病发病相关,已引起临床重视。也有研究报道支原体感染与肿瘤的
关系[13][14]。

3 检测方法

随着各种检测支原体方法的相继建立,支原体的检出率大为提高,给临床
的诊治带来了很大方便。目前用于检测支原体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
几种:

3.1 培养法

支原体营养要求较高,大多数能利用葡萄糖和精氨酸作为能源,而Uu和Mh
可利用尿素为能源,分解尿素产氨和二氧化碳,使pH值升高,含酚红指示剂的
培养液由黄色变红色。所有国内外商品化的支原体肉汤培养基都是根据这个原
理设计的。但是仅凭培养基颜色变化来诊断是不可靠的,因为可能有细菌或真
菌污染导致假阳性,也有些支原体因不能分解尿素而出现假阴性[15]。因此可靠
的方法是将增菌培养物再转种到琼脂固体培养基孵育,观察其典型菌落形态,
最终的鉴定应当依据其菌落形态和有关生化反应。国内的很多文献报道中都是
仅凭培养基颜色变化来做判断,很容易导致误判,故应引起广泛重视[16]。

3.2 血清学检查

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冷凝集试验、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是
目前诊断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手段。

3.3 分子诊断技术


PCR诊断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在支原体的感染诊
断中也得到较好应用。在此基础上,之后又相继建立了套式PCR技术(nPCR)、
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等,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
成为常规PCR技术的改良。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支原体检测技术—支原体反向线点杂交(reverse line
blot hybridization,RLB)。其原理类似于基因芯片,即设计支原体种特异性探针
并标记在尼龙膜上,扩增支原体靶序列与其种特异性探针杂交,通过不同位置
的杂交结果鉴定支原体。国内已有相关报道。王辉等[17]应用支原体反向线点杂
交和种特异性PCR方法同时检测198例临床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5%,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但反向线点
杂交方法在支原体16s—23s rRNA间隔区设计种特异性探针,能在2天内同时
敏感和特异地检测、鉴定支原体,提高了临床检测效率,能够更灵敏、快速地
进行临床支原体标本的分种鉴定。标记支原体种特异性的尼龙膜能被反复使用
20次,每次可同时检测45个样本,大大降低了每一个样本的检测成本,且检
测结果可凭肉眼直接在曝光的底片上观察,更便于临床操作,因此是一种值得
临床推广的较好方法。

4 治疗情况

4.1 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缺乏细胞壁结构,故能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
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对支原体感染无效。目前临床上较常应用的药物主要有四
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18]。但不同的抗生素对于特定的支原体抑制反
应有所不同,同时支原体也会对选择使用的药物产生耐药性,故使得各种支原
体的治疗变得复杂及针对性强。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对支原
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仇玉桃[19]对大庆地区7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齐霉
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愈率为94%,且不良反应较小,效果较好。李建开等[20]
对天津滨海地区Uu和Mh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药敏分析,显示敏感药首选为美满


霉素、强力霉素,其次为交沙霉素、司帕沙星。而王建等[21]对内蒙古通辽地区
的检测结果显示,敏感程度居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
霉素,而司帕沙星的耐药率达46.0%,阿齐霉素的耐药率为28.0%,这表明各
地区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各有差异,故临床医生应在药敏试验结果的指导下,
正确合理使用药物,以避免或降低耐药现象的发生。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是祖国的医学宝库,有广泛的资源和应用前景。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
的方式治疗支原体感染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潘泉利[22]采用三拗汤和桑杏汤化裁,
再合用阿齐霉素治疗,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合并症,提高了阿齐霉素的临床疗
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4.3 免疫治疗

如使用干扰素等,临床已有报道,但机制及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展望

支原体感染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现有研
究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规范鉴定标准,推广应用新的检测技术,并降低甚至
避免耐药现象的发生,仍需广大基础及临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此外如人类支
原体的病理学及免疫学机理、动物支原体应用研究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以
及支原体转基因研究、新疫苗开发等课题,也仍需要大量的科学工作去研究和
解释。

参考文献

[1] 任慕兰,

赵季文, 李海玲,等. 女性生殖道中新型致病支原体的分离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81(24): 1516-1518
[2] Momynaliev KT, Smirnova OV, Ladygina VG, et al. Development of Flouroquinolone
(Ciprofloxacin) Resistance in Mycoplasma hominis in the Presence of HeLa Cells[J].



Russian Journal of Genetics, 2002, 38(7): 922-928
[3] Ngeow YF, Suwanjutha S, Chantarojanasriri T, et al. An Asian study on the prevalence of
atypical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 Int J Infect Dis,
2005, 9(3): 144-153
[4] 朱清义, 徐静, 刘敬东. 青岛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 2004, 14(3): 248-250
[5] 刘勇, 郭小玲, 付四毛, 等. 39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 实
用预防医学, 2004, 11(3): 476-477
[6] 罗映辉, 余俊龙, 夏忠弟, 等. 长沙地区STD病原学新特点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
杂志, 2002, 12(11): 88
[7] 吴志芬, 施和建, 毕鸣晔, 等. 无锡地区2001年—2002年生殖道感染者4种支原体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 12(1): 30-31
[8] Razin S. Adherence of Pathogenic Mycoplasma to Host Cells[J]. Bioscience Reports,
1999, 19(5): 367-372
[9] Denison AM, Clapper B, Dybvig K. Avoidance of the Host Immune System through
Phase Variation in Mycoplasma pulmonis[J]. Infection And Immunity, 2005, 73(4):
2033-2039
[10] 李冬梅.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 13(1):
19-21
[11] Trad S, Ghosn J, Dormont D, et al. Nuclear bilateral Bell’s palsy and ageusia associat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ulmonary infec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05, 54(4): 417-419
[12] Rachel PB, Robert MW. Rhabdomyolysis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n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A case report [J]. Pediatrcs, 2000, 105(2): 433-436
[13] Kidder M, Chan PJ, Seraj IM, et al. Assessment of archived paraffin-embedded cervical
condyloma tissues for mycoplasma-conserved DNA using sensitive PCR-ELISA[J].
Gynecologic oncology, 1998, 71(2): 254-257
[14] Quirk JT, Kupnski JM, Dicioccio RA.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ribosomal DNA
sequences in ovarian tumors by Nested PCR[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1, 83(3):
560-562
[15] Alison C, Megan P, Mition Y, et al. High rates of genital mycoplasma infection in the
highlands of papua new guinea determined both by culture and by a commercial detection



kit[J]. J Clin microbial, 1997, 35(1): 197-200
[16] 赵旺胜, 柏兵. 浅谈国内支原体培养和鉴定中存在的问题[J]. 临床检验杂志, 2004,
22(5): 321-322
[17] 王辉, 王伟蓁, 段逸群, 等. 反向线点杂交方法检测和鉴定4种常见致病支原体[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 18(11): 692-693
[18] Samra Z, Rosenberg S, Soffer Y.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of Mycoplasma hominis clinical
isolates to tetracyclines, quinolones a

nd macrolides[J].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2, 44(4): 359-361
[19] 仇玉桃. 阿齐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
4(10): 797
[20] 李建开, 王宝仁, 田文树, 等. 天津滨海地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及药
敏分析[J]. 检验医学, 2004, 19(5): 387-389
[21] 王建, 李志民, 韩宇.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
生保健, 2004, 18(12): 81
[22] 潘泉利.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56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04,
20(6): 36


Advancement In Mycoplasma Infection Research

Ma Ruimin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Department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Abstract

Mycoplasma infection is a common cause of many clinical dise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is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earch, it has
been noticed especially. In this review, the epidemiology, pathogenicity, detection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mycoplasma infection are discussed accordingly.

Keywords: mycoplasma, infection, detec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