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训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打印版)

专训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打印版)

专训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打印版)
专训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打印版)

在线分享文档

专训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中:

(1)选择较暗的环境:使像看起来更明亮;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选择薄玻璃板:防止重影的影响;

(4)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5)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否则水平桌面上蜡烛无法与像重合;

(6)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测量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7)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承接,光屏上没有像;

(8)多次改变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感受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1.【2015·遵义】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 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

并点燃,如图所示:

(1)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

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

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控制变

量”“等效替代”或“理想模型”)法。

(2)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 cm,再移出蜡烛B,

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__cm。

(第1题图)(第2题图)

设计实验方案

2.【2016·益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

“薄玻璃板”);

(2)此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分享文档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4)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题图)

3.【2016·厦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

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分析实验现象(对称法)

4.【2016·潍坊】小强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步骤如下:

(第4题图)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慢慢移动,让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所在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4)在纸上记下蜡烛A、B这两个位置,分别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5)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

测量结果发现:蜡烛A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请你帮小强找出造成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写出2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分享文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安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应该选取两根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

点燃的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这说明什么?

(第5题图)

(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

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乙所示。造成该现象的原

因是什么?

6.【2016·泰州】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导学号06222035】

(第6题图)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

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

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

在线分享文档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________的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

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

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

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填

“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综合性探究

7.【2016·广东】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a)所示。

(第7题图)

(1)现有厚度分别为5 mm和2 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

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

像特点。

(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 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

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

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________像。

(4)如图(b)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面画出时

钟的实际时间。

8.【2016·葫芦岛】小琳在照镜子时发现,她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

于是她想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她按图甲摆放器材,进

行实验。

在线分享文档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第8题图)

(1)她选择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确定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 ,将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A ”或“B ”) 侧观察,直到B 与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A 的位置,重复实验,分别测出A 和B 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A 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B 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她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 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 点,反射光线沿OF 射出,则∠NOF ________ (填“>”“<”或“=”)∠EON 。

(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 入射到O 点,看到反射光线沿OE 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分享文档

专训答案

专训3

1.(1)等效替代(2)不变;20

2.(1)薄玻璃板(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虚(4)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点拨:(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会

影响实验的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

在蜡烛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从而说明了平面镜所

成的像是虚像;(4)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

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3.(1)薄(2)大小相等(3)虚(4)位置点拨:(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

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A的

像,把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3)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

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

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

位置关系。

4.①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②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

点拨:若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造成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①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像与

蜡烛没有完全重合;②没有考虑到玻璃板的厚度;③蜡烛没有竖直放置;④实验

过程中玻璃板改变了位置等。

5.解:(1)相同(2)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倾斜了。

6.(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像与物(2)垂直(3)虚(4)能点拨:

(1)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无论

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棋子B,使

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

在线分享文档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

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

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因为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

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走B棋子,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棋子原来所在的位

置,不能直接从白卡片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平面

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

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

见棋子A的像。

7.(1)2;避免出现两个清晰的像(减小测量像距时的误差)

(2)便于观察(3)20;不能;虚(4)如图所示。

(第7题图)

8.(1)像的位置(2)A;像和物的大小相同(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5)光路是可逆的点拨:(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

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

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因为平面镜成虚像,所以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

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A侧观察,B能和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同;(3)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知,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

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NOF=∠EON;

(5)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当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二、实验原理:七、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器材: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模拟蜡烛、光屏。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 四、实验步骤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_便于找到像的位置_ 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_防止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_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3、选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 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4、刻度尺作用: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_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5、白纸板作用:_相当光屏,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 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6、反复做三次目的:__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__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7、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是为了:防止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能重合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或者说遵循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上记下这两个位置。9、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接收到蜡烛A的烛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_像. ⑤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10、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做实验的而非白纸上的好处是:方格纸可以直接 五、实验处理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11、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与其所成像的大小相同 镜的距离。12、如光将蜡烛A和B全部点燃,然后放于玻璃板两侧做实验,这样行吗?这样做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 得后果是什么?因为那样会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第一次1010相同和物的关系。13、在本实验中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 第二次1515相同14、如上图乙所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做的标记位置,请问下一步该如何处理白纸 第三次2020相同 上留的这些信息。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 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或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八年物理平面镜成像练习题(附答案)

1.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 2.两块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__度。 3.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 4.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m ,若他沿着平行于镜面的方向以1 m/s 的速度运动了3 s ,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__m 。 5.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一百多万倍,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亿5千万千米.地面上有一深9千米的湖,则太阳在湖中所成的像离湖面____________千米.像的大小_____实际太阳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钢笔尖垂直接触一厚为2毫米的大平面镜,则笔尖所成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 . 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则其反射角为______度.如果将平面镜顺 时针旋转15°,光的入射角为_______度. 8. 如图所示,平面镜MN 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上.它们间相距20厘米 (1)倘若铅笔绕B 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____°,此时铅笔尖端A 与像A '之间的距离是____厘米; (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 (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转过___°,尖端AA '相距___厘米. 1.如图所示,平面镜的物象关系正确的是图( ) 2.下图中,M 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 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 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 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 ,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6.如图是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 ′是S 的像,我们能看到S ′是因为( ) A .S ′也是一个发光点 B .S ′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 C .S 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于是在平面镜中看到S ′ D .S 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进入眼睛,逆着反射光线方向看到虚像S ′ 7.用笔尖垂直地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头10 mm ,则镜子玻璃的厚度是( ) A .10 mm B .2.5 mm C .5 mm D .20 mm 8.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 ) 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9.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 A .30° B .45° C .15° D .60° 10.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 ) A .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1. 关于光路可逆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在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遵守 B .只有在镜面反射中遵守 C .漫反射不遵守 D .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路可逆性原理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平面镜成像(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平面镜成像(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平面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 像 B.有的像是正立的,有的像是倒立的 C.物体靠近平面镜,像变 大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不属于平面镜成像 2.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小 D.可见光和紫外线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当人向平面镜走进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B.鸡蛋碰石头,鸡蛋很容易破,因为石头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石头的力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静止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用橡皮泥可以捏出漂亮的小动物,是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4.小王站在竖直放置的镜子前2m处,然后走近镜子1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像到镜面的距离变 小 C.他在镜中的像变大 D.他在镜中的像变小 5.以下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清澈的游泳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湖上游船的〝倒影〞 D.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6.照镜子时,总是要走进平面镜去看像,当人走近平面镜时〔〕 A.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人看到像也会变大 B.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大小也不变 C.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大小变大 D.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人看到的像大小不变 7.小玗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 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 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8.以下各种光现象中,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C.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越来越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 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 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

十种初中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十种初中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初三物理公式记忆方法: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 9、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

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10、实践记忆法:如制作测力计,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在弹簧的伸长与外力成正比的知识。 11物理记忆的特点 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 表象是人们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人们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如,我们要理解g=mg 这个公式,就可以借苹果落地的图像痕迹为载体加以理解:苹果有质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苹果才始终落地。 物理记忆以理解为基础: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简洁,单从字面上记忆是无效的。实践证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识,才能有效记忆。不理解的知识是不可能长期储存在记忆库中的。如有的学生把v=s/t误写成v=t/s,只要我们对照速度的定义便知道哪一个公式有误。 物理记忆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 物理记忆应该突出重点,关键点;应该记住具体知识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物理知识具有简化信息,增强知识的操作性和产生新的命题的功能。这种对物理知识的加工和组织,是对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12.物理记忆应遵循的规律 及时复习,经常运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可能遗忘20%,一周后遗忘30%,一月后只能保留50%左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专题1: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 2.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 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4)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_造成的; (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 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8)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 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 _ 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9)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 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10)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1)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1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 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13)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1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专题训练(1) 1.(2016?盘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_.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瞧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______.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______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与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 A、2cm B、1cm C、0、5cm D、0cm. 2.(2016?呼与浩特)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______一些(选填“强”或“弱”);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就是______(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3.(2016?新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与B,点燃玻璃板前有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就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就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就是否相等. (3)在寻找蜡烛A的像时,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就是______像.(选填“实验”或“虚”) 4.(2016?益阳)如图所示,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2)此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就是为了______;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就是______像;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专题(word版包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专题 1. (2019随州,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2. (2019绍兴,7)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3. (2019 攀枝花,4)攀枝花市二滩水库是著名的风景区,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在水面上的黑影是光的反射 B.青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色散 C.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是光的折射 D .小鸟掠过水面,它在水中的虚像越来越大 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 素 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 素 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4. (2019山西,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 D .形影不离 5. (2019鸡西,20)小丽站在舞蹈室内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m ,当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填“变 大” 、 “变小”或“不变“)。 6. (2019扬州,1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 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______ 来代替平面镜; 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__________ 。 (2019淮安,12)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选填“虚” 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选填“镜面”或“漫” )反射,造成光污染。 7. (2019年郴州,19)小明身高 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 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镜中像的高度为m。 8. (2019襄阳,2)在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阳光照射下高楼大厦产生影子 B. 襄阳护城河河面上倒映着古城墙的影像 C. 池里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光现象知识记忆口诀(1)

光现象知识要点 河北献县高官中学邱石军 062256 光现象一章主要知识点可用以下口诀帮助记忆: 光的传播分三种,反射折射和直传。 直传条件很苛刻,均匀同种是直线。 真空传播光最快,每秒达到三十万。 光的反射有规律,共面异侧入等反。 镜面反射漫反射,遵循定律无个案。 反射成像平面镜,改变光路也能干。 平面镜,成虚像,等大等距左右反。 像物对称大小等,不管离镜近和远。 光的折射也常见,斜射过界不直传。 折射规律不简单,共面异侧并不完。 还要比较两个角,空气中把大角现。 白光通过三棱镜,分成七色叫色散。 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原色红绿蓝。 红光以外红外线,遥控瞄准把病断。 紫外线,紫线外,灭菌还把钞票验。 意义: (1)教材中介绍了光的传播的三种情况: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否则,光在传播过程中都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达每秒三十万千米,即:3.0×105km/s=3.0×108m/s. (4)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有三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镜面发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的两种基本类型,在反射过程中,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毫无例外。 (6)平面镜的作用有两个:成像和改变光路。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虚像②物像等大③物体和像位于平面镜的两侧④物体和像左右易位。⑤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大小总是相等的,和物体离镜子的距离没有关系。 (9)光的折射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0)光的折射规律比光的反射定律要复杂些,不只是“共面、异侧”,还要比较角的大小。 (11)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也有规律可循,就是:只要有一种介质是空气(这也是最常见的现象),那么不论空气中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空气里的角总大于另一介质中的角。 (12)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 小关系 物体与玻璃 的距离(cm) 像与玻璃的 距离(cm) 物像连线与 镜面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 实验剖析

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5、虚像的理解和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镜后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没有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6、像的亮度:像的亮度取决于物体和环境的光线亮度关系。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蜡烛的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要照亮朝向镜面的一侧。 7、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垂直于桌面的玻璃板向蜡烛方向倾斜,那么看到玻璃板另一侧的像会怎么变化:像的大小不变,像的位置会升高,与未点燃的蜡烛不在重合。 8、评估: (1)像无法和蜡烛重合,可能是因为平面镜放置时与纸面不垂直。 (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一组数据太少,结论没有普遍性。 9、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像距取决于物距。 在学习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聪明的小明也在家里也独自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前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经典母题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难)

》 1.一个身高为1。7米的人立在离平面镜1米远的地方,则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米,像离人的距离是______米。 2.两块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__ 度。 3.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 4.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m,若他沿着平行于镜面的方向以1 m/s的速度运动了3 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 __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__m。 5.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一百多万倍,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亿5千万千米.地面上有一深9千米的湖,则太阳在湖中所成的像离湖面____________千米.像的大小_____实际太阳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钢笔尖垂直接触一厚为2毫米的大平面镜,则笔尖所成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 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则其反射角为______度.如果将平面镜顺 、 时针旋转15°,光的入射角为_______度. 8. 如图所示,平面镜MN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 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上.它们间相距20厘米 (1)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____°, 此时铅笔尖端A与像A'之间的距离是____厘米; (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转过___°,尖端AA'相距___厘米. 9.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 10.如图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是S的像,我们能看到S′是因为() A.S′也是一个发光点 B.S′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 C.S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于是在平面镜中看到S′ D.S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进入眼睛,逆着反射光线方向看到虚像S′ 11.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A.30° B.45° C.15° D.60° " °或70°C.20°或70 D.只能20° 12.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多选)() 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60° 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

平面镜成像专题训练 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平面镜来帮助测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1),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米。 2、王璐瑶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刻是______;何洪宇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_。 3、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下图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 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 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 有关系?答____。(选填“有”或“没有”)。 4、平面镜前有4个发光点,如上图所示。则图中的眼睛不能看到其虚像的发光点是() A、a B、b C、c D、d 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要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40°角,入射角应为,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是______. 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 的光竖直向下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A.镜子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7、如图2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3中的()图

分析电路的口诀

分析电路的口诀 1、分析电路应有方法: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断。一路到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 2、还请注意以下几点:A表相当于导线;并时短路会出现。如果发现它并源; 毁表毁源实在惨。若有电器被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 V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 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连接电路口诀 1、连接电路怎么办:串联很简单,各个元件依次连;并联有点难,连干路,标节点; 支路可要条条连,连再检验。2、还有电表怎样连:A表串其中;V表并两端。线柱认真接; 正(进)负(出)不能反。量程不能忘;大小仔细断。3、最后提醒你一点:无论串联或并 联;电压表应最后连。 、考试策略 1、认真审题: (1)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 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 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 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2)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 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⑶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练习 1、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 (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 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 (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 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 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 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3).当把B蜡烛移到A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14).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 (15).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将蜡烛靠近(或远离)镜面,移动后面的蜡烛,总能与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16).怎样证明成的是虚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 (17).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 (18).实验结论是什么:平面镜所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若用棋子做实验,不足是什么?棋子不是光源,看不到棋子的像如何改进?用手电筒照亮棋子。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专项练习

平面镜成像作图题 1.在图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3.(1)作出图(a)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在图9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5.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答案:画出法线、像点A'(1分) 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1分) (只画一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没画法线;未标光的传播方向或方向标反,各扣O.5分) 6.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点的光线。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8.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9.如图8所示,B为隧道中的一堵墙,墙的左侧有一激光器S,发出一束徽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对称1分;正立1分;虚像1分。 11.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12. (1)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平面镜成像教学案例

平面镜成像(二) 课题:平面镜成像 单位:杜关中学 姓名:苏建平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应用。本课中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还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平面镜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镜子所成的像学生具有一些“前概念”,比如感觉到“镜中的像与物左右相反”、“像近大远小”等。但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对“像”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外显、认知冲突、概念澄清、变式练习”四阶段教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尽管本课的探究是学生光学中的首次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几次科学探究,这就为本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基础。 【设计思想】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CAI 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

平面镜成像(提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徐汇区二模)《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A.相等 B.较小 C.较大 D.无法比较 2. 利用平面镜不能做到的是()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改变像的大小 C.成正立的虚像 D.制成潜望镜 3. 要让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它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10° B.30° C.45° D.90° 4. 检查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5. (多选)站在平静的水池边,看到水中有一片云彩,水中的云彩(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深 D.到水面距离等于天上云彩到水面的距离 6.(2014秋?惠山区校级期中)下列装置不是使用凹面镜的是() A.汽车的后视镜 B.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C.医生检查耳道用的镜子 D.太阳灶 二、填空题 7.(2015春?南京校级月考)人从近处远离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 8. 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_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 简易潜望镜是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汽车上的观后镜是________面镜,汽车车头灯中用________面镜做反射面。 10. 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八年级物理学习口诀

八年级物理学习口诀 一、《声现象》学习口诀 1.声音的传播 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 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 通常声速340m/s,声速固中比液快。 2.声音的特性 声音特性三种,音调、响度、音色。 物体振动快慢,对应音调高低。 每秒振动(次数)频率,频率单位赫兹(Hz)。 人耳听见范围,20到20000Hz. 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响度。 不同声音区分,声波不同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工作声音, 干扰听音声音,都是常见噪声。 声音等级分贝(dB),刚听弱声为0.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 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超70(dB)。 保证休息睡眠,声音不超50(dB)。 减弱噪声三阶段,声源、传播和人耳。 声的利用有两类,传递信息和能量。 二、《光现象》学习口诀 1.光的传播 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C=3×105km/s=3×108km/s. 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 2.光的反射 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 物像到镜距相等,它们连线垂镜面。 作图反射反延长,虚线交点即像点。 所有像点组成像,虚像要用虚表示。 4.光的折射 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

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 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 水中光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于法线。 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 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 5.光的色散 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色散七色光。 色光三原红绿蓝,颜料三原红蓝黄。 红色物体反红光,其它色光都吸收。 没有反射光进眼,看到一片是黑色。 所有色光都反射,呈现白色该物体。 所有色光全吸收,呈现黑色是物体。 所有色光能透过,无色透明此物体。 6.看不见的光 红光外面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 利用红外夜视仪,常用还有遥控器。 紫光外面紫外线,有助人体合成D(维生素)。 紫外线杀微生物,还使荧光物发光。 三、《透镜及其应用》学习口诀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间成像。 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 物移近,像移远,同时像还要变大。 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焦距外成像。 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 物体位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见像。 透过透镜看物体,正立放大一虚像。 物体与像处同侧,此例用在放大镜。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讲解: 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在一倍焦距内“u<f”。 成虚像,物休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