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3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80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81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82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83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

三级综合医院 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目录 标准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内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心血管内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呼吸内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化内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血液内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分泌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肾病学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神经内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普通外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骨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神经外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泌尿外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烧伤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形外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麻醉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妇产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妇科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

(征求意见稿) 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三: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表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标准说明........................ 一、内科....................... 【心血管内科专业】............. 【呼吸内科专业】............... 【消化内科专业】............... 【血液内科专业】............... 【内分泌专业】................. 【肾病学专业】................. 【神经内科专业】............... 二、外科....................... 【普通外科专业】............... 【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业】【骨科专业】....................... 【神经外科专业】............... 【泌尿外科专业】............... 【烧伤科业】.................... 【整形外科业】................. 三、麻醉科..................... 四、妇产科..................... ??1??2?,2 .3 . 4 . 5 .5 ? 6 . 7 ?? 8 .8 .. 9 .10 .11 .12 .13 .13 .14 15

【妇科专业】…??… 【产科专业】 五、儿科.......... 六、传染科........ 七、眼科.......... 八、耳鼻喉科 九、口腔科........ 十、皮肤科......... 十一、急诊医学科十二、康复医学科.15 ,16 17 18 18 20 ,21 22 23 24

三级传染病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附件二:三级传染病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科别一般专科重点专科 一、肝病专业1、急性、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2、乙型肝炎的病毒变异和耐药处理 3、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4、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5、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综合抢救、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 6、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原因不明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7、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8、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9、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应用 10、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1、设立肝病实验室 (1)病毒性肝炎的病源学诊断:HA V-IgM;HBV血清 标志物、HBV-DNA定量;抗-HCV、HCV-RNA定量; HDV Ag、抗-HDVIgM、抗-HDVIgG;抗HEV-IgM (2)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诊断方法:基因测序、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乙肝病毒基因分型、 乙肝病毒基因变异测定、丙肝病毒基因分型等 (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特异性T细胞数量在肝病中的 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无(微)创性肝纤维化的诊断 3、设有重症肝病监护病房 4、丙型肝炎合并HBV的诊断和治疗 5、丙型肝炎合并HIV的诊断和治疗 6、临床基因扩增检验诊断实验室经国家卫生部批准 二、呼吸道传染病专业1、麻疹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2、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3、新生儿、婴幼儿百日咳和百日咳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4、猩红热的诊断和治疗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 三、肠道传染病专业1、霍乱的诊断和治疗 2、重症霍乱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救治 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和治疗 4、伤寒的诊断和治疗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8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 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钾钠分析仪培养箱 电冰箱干燥箱 分光光度计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查台蒸馏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中药煎药设备 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心脏除颤器离心机 各类针具B超 无影灯骨科牵引床

尿分析仪紫外线杀菌灯 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1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2条 枕头2个 床头柜1个 床头信号灯1个 床垫 1.1条 床单2条 枕套4个 病员服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胃镜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涡轮机 牙钻机银汞搅拌机

《三级医院临床各科室准备资料目录》

《三级医院临床各科室准备资料目录》 一. 科室管理——1 1. 卫生法律法规。 2. 临床诊疗指南 3.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4. 工作制度(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 一. 科室管理——2 (一)科室简介 (二)院、科两级目标责任书及考核结果。 (三)科室管理资料: 1. 科室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2. 科室运行架构示意图、科室医护人员基本情况及人员变动情况记录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3. 医务人员档案(资格证、执业证复印件)。 4. 科室管理制度(物品、药品、器械)、应急预案、人员编制数、床位数、设备等情况记录。 5. 科务会记录本,科室开展继续教育项目登记表,科室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登记表。 6. 科主任、护士长管理记录本。 7. 查房(行政、教学)记录本(含科室对医院、医务科的报告及回复)。 8. 科室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9. 科室排班本{ 提供原件且无执业医生资格不能单独排班}。 (四)科室大型设备档案管理,维护、保养、使用记录。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医院质量管理组织:相关文件,计划、目标、实施方案。 1.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及四川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方案。 2.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3.2010 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实施方案。 4.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目录。 5. 医疗机构输血管理办法、医院输血相关制度及流程。 6. 医院关于医疗质量管理、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2010年病历书写规范、2009 年卫生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38 号文件”、医院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手册。 (二)科室质量管理: 1. 科室质量管理组织、人员组成、职责、分工 2. 工作计划、目标、实施方案与工作总结 3. 本科室技术操作规程与诊疗规范,建立重大疾病、常见病、少见病但致死率高的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或指南,且不少于5种,需有对上述5种疾病诊疗方案的培训与记录,且有病种的具体案例分析。 (三)医疗核心制度,科室医疗质量标准{ 包括专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专科疾病医疗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病历质量评分标准、抗菌药物检查、处方检查等考核标准及医院感染病例、医疗纠纷、医疗、护理差错防范措施}。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5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2018年版) 一、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和不合格中医骨伤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2017)

2017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80张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针灸科、推拿科。其中,中医内科、外科各设二级科室3个以上;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设有综合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要有复苏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营养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功能科室(含心、肺电生理)。(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所有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一级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的主任必须是相应专业的主任医师;二级科室的主任至少50%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卫技人员占25%以上。 (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的比例均不低于6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8%。 (六)临床营养师不少于1人。 (七)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四、选址 (一)二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万—50万人。

三级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医院基本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0 张以上。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1.03 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 名护士; (三)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四)临床营养师不少于2 人; (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四、房屋:(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 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朝阳【wlsh0908】整理(三)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4 平方米。五、设备:(一)基本设备: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高频电刀移动式X 光机X 光机B 超多普勒成象仪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脑血流图机血液透析器肺功能仪支气管镜食道镜胃镜十二指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朝阳【wlsh0908】整理直肠镜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妇科检查床产程监护仪万能产床胎儿监护仪婴儿保温箱骨科牵引床裂隙灯牙科治疗椅涡轮机牙钻机银汞搅拌机显微镜生化分析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酶标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尿分析仪分析天平细胞自动筛选器冲洗车电冰箱恒温箱离心机敷料柜器械柜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高压灭菌设备蒸馏器紫外线灯【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朝阳【wlsh0908】整理手套烘干上粉机洗衣机冲洗工具下收下送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通风降温、烘干设备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规范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三级综合医院一般科室应具备开展和完成三级综合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2,三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应具备开展和完成三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3,三级综合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未列二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技术标准中的某些项目,三级综合医院一般科室不做硬性要求. 4,同级医院重点专科应具备开展和完成同级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一,内科 【心血管内科专业】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道调搏) 设心脏监护室(CCU) 急性大面积心机梗塞的抢救 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心脏亚极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标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 设心脏监护室(CCU),(血液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术 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二尖瓣气囊扩张术 核素心肌显像 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埋藏式永久起搏 【呼吸内科专业】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肺功能检查:(1)残气测定 (2)弥散测定(可选) 2.下呼吸道感染的正确诊断(病原学)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3.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4.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及内科治疗 5.肺脓肿的诊治 6.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7.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活检技术 设呼吸监护室(RCU)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各种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治(包括多种机械通气型式)

肺血拴栓塞的诊治(包括检查,血流灌注,通气扫描,抗凝及溶栓治疗等) 间质性疾病的诊治 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支气管动脉插管诊疗技术(PAI) 睡眠呼吸监测 【消化内科专业】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急诊内镜(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肝动脉栓塞术(TAE)(放射科导管造影)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 胆道镜检查(可配合肝胆外科)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 超声导向下肝穿刺术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消化道激素测定,内分泌试验(参考科研课题) 小肝癌诊断(肝血管造影)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腹腔镜诊治(可配合外科) 早期胃癌及结肠癌的发现 治疗内镜: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硬化疗法 急诊内镜止血术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8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干燥箱 电冰箱 分光光度计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査台蒸馅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中药煎药设备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心赃除颤器离心机 各类针具B超 无形灯骨科牵引床尿分析仪紫外线杀菌灯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 1 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 2 条 枕头2个 床头柜 1 个 床头信号灯 1 个 床垫 1.1条 床单 2 条 枕套 4 个 病员服 2 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并成册可用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 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doc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目录 标准说明 (3) 一、内科 (3) 【心血管内科专业】 (3) 【呼吸内科专业】 (4) 【消化内科专业】 (5) 【血液内科专业】 (7) 【内分泌专业】 (7) 【肾病学专业】 (9) 【神经内科专业】 (10) 二、外科 (11) 【普通外科专业】 (11) 【胸外科及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13) 【骨科专业】 (14) 【神经外科专业】 (15) 【泌尿外科专业】 (17) 【烧伤科专业】 (18) 【整形外科专业】 (19) 三、麻醉科 (19) 四、妇产科 (20) 【妇科专业】 (20) 【产科专业】 (22)

五、儿科 (23) 六、传染科 (24) 七、眼科 (25) 八、耳鼻喉科 (27) 九、口腔科 (28) 十、皮肤科 (30) 十一、急诊医学科 (31) 十二、康复医学科 (33)

标准说明 1、一般科室应具备开展和完成三级综合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2、重点专科应具备开展和完成三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3、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未列二级综合医院重点专科技术标准中的某些项目,三级综合医院一般科室不做硬性要求。 4、同级医院重点专科应具备开展和完成同级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一、内科 【心血管内科专业】 二级医院技术标准: 心衰的诊治 心脏骤停的抢救 心源性休克的抢救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 风湿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诊治 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治 急性心梗的诊治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 心肌炎的诊治 心肌病的诊治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道调搏) 设心脏监护室(CCU) 急性大面积心机梗塞的抢救

一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中医诊所设置标准

一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中医诊所设置标准精品文档 --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中医诊所设置标准中医诊所基本标准.docl中医诊所基本标准 单位地址许可证号:人员至少有,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法人/负责人:电话号码备注 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药房、诊室必须独立。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灭菌剂、消毒剂浓度和配置更换记录标识准确,高压灭菌符合要求,治疗室、处置室空气消毒落实,并有详细记录。 2、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医疗废物,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分类存放,统一集中处置。 3、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要求报告传染病疫情,并一律不准接诊传染病患者。 设备 消毒隔离 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处方、门诊登记记录完整、规范,消毒记录完整准确、传染病登记记录准确及时。注册资金到位,各类收费标准上墙公示。1、 1 / 56 精品文档

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临时性任务。 2、按时参加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组织召开的培训和专题会议。 医疗文书 资金情况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任务 医庁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医疗机构设置标准 本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 少数地区执行本标准确有困难的,可巾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某些指标,作为地方标准,报卫生部核准备案后施行。尚未列入本标准的医疗机构,可比照同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执行。民族医医院基本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一部分医院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族医医院 专科医院 口腔医院 肿瘤医院 儿童医院 2/56 精品文档 精神病医院

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1.本标准为指导性要求,对于当地确实缺乏实际需求的某项技术,个别医院可阐明情况,评审时做个案处理。 2.同级医院的重点专科应具备开展和完成同级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标准所列项目的能力。 一、内科 【心血管内科专业】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1.顽固性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道调博) 2.设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 3.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5.心脏亚极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 6.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7.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8.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的处理(静脉溶栓治疗) 9.心包疾病的诊治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1. 设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飘浮导管) 2.冠状动脉造影术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桥血管病变介入治疗) 4.埋藏式永久起博(植入性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5.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 6.核素心肌检查 7.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8.先心病的介入治疗(PDA、ASD、VSD介入封堵) 9.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 【呼吸内科专业】 三级医院一般科室 1.肺功能检查:(1)残气测定(2)弥散测定 2.下呼吸道感染的正确诊断(病原学)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3.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4.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及内科治疗 5.肺脓肿的诊治 6.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7.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8.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镜下治疗 9.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10.重症肺源性心脑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1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抢救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 1.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2.各种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治(包括多种机械通气)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规范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100张至34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或推拿科,预防保健科、麻醉科。其中,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各设二级科室3个以上;设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设有中西医结合专科或专病研究室;设有综合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要有复苏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血库或输血科、营养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功能科室(含心、肺电生理)。 (三)其他: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9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士均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一级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的主任必须为相应专业的主任医师,二级科室的主任至少50%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占25%以上。 (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8%。 (六)临床营养师不少于1人。 (七)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四、选址 (一)二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万—50万人。 (二)新增医院与诊所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0米、与门诊部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1000米、与医院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2000米。 (三)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肉菜市场之间

中医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中医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一级中医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0至79张。 二、科室设置: 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一级临床科室和药房、化验室、X光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7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3名中医师,1名中药士,4名护士及相应的放射、检验人员; (四)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四、每床建筑面积少于30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洗胃机 呼吸球囊吸引器 必备手术刀包显微镜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 中药煎药设备各类针具 紫外线杀菌灯妇科检查台 给氧装置 X光机

针麻仪高压灭菌设备 电冰箱蒸馏水装置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 1张 被子 1.2条 被套 1.2条 枕头 2条 床头 2个 床关柜 1个 床垫 1.1条 床单 2条 枕套 4个 病员服 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二级中医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8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医师;(四)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 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钾钠分析仪培养箱 电冰箱干燥箱 分光光度计 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查台蒸馏水器

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为有序合理使用本区域的医疗资源,学科设臵与专业项目,应立足本地区常见病为主,以下所列“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大部分引自卫生部第一周期医院评审《二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设置的《临床科室技术标准》“一般”与“重点”科室的要求。若是本地区非常见病,县(直辖市的区)域内已有三级综合/专科医院、100公里范围内二级医院中已有该专业者或区域人口少于20万者,则为“可选”项目,非必备。如“血液内科专业”、“烧伤整形科专业”,非常见病较多、100公里范围内其他医疗机构已有该专业者,或人口过少、需求不足可以不设置。如有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已发布的现行文件不一致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为准。 一、内科(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 1. 心脏骤停的抢救。 2. 心源性休克的抢救。 3. 静脉临时起搏(可选)。 4. 急性心肌梗塞的规范化治疗(溶栓)。 5.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 6. 设立心脏监护独立的护理单元(CCU)包括监测心、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7. 高血压急诊抢救。 8. 高血压的诊治(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规范化治疗)。 9.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规范化诊治。 10.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规范化诊治。 (二)呼吸内科专业 1.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与规范化治疗。 2. 肺炎和COPD 急性加重期的病原学检查及抗感染的合理应用。 3. 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与规范化治疗。 4. 大咯血的诊断与治疗。 5. 自发性气胸诊断与治疗,张力性气胸的救治。 6. 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一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级中医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床位在20 张至79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设有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科或推拿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营养室、消毒供应室。 (三)其他:医务科、质量控制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一级以上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 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 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 名护士,护师占护理人数30%以上,所有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各专业科室负责人均为相应专业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其中临床科室至少有5 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五)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

数的比例均不低于6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5%。 四、建筑、设施与环境医院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建筑设计、设施应满足诊疗和管理工作要求,体现以病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卫生学和美学的要求,创造和谐的就医和人文环 (一)医院应有独立楼房,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2公里。 (二)业务用房的总建筑面积=2000(基础面积)+床位数100(平方米)。每床平均占地面积不少于130 平方米,病房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8 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总占地面积至少达35%,每100 床位至少配有30 个停车位。 (三)各诊室独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 平方米。 (四)医院的基础设施,包括消防、环境保护、放射卫生、压力容器(如消毒炉、高压氧等)、电梯等要经相应的消防、环保、疾病控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测验收合格。 (五)建筑布局必须严格按照医院内部各功能作系统、科学规划,人、物流向合理,同一层的平面无障碍设置,医疗区铺设防滑、防噪音的地面,病房及走廊墙面使用方便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墙角防尘设计。 (六)急诊科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回车道,开放式的抢救环境,急救设备齐备。

二级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基本诊疗技术标准 为有序合理使用本区域的医疗资源,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应 立足本地区常见病为主,以下所列“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大部分引自卫生部第一周期医院评审《二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设置的《临床科室技术标准》“一般”与“重点”科室的要求。若是本地区非常见病,县(直辖市的区)域内已有三级综合/专科医院、100 公里范围内二级医院中已有该专业者或区域人口少于20 万者,则为“可选”项目,非必备。如“血液内科专业”、“烧伤整形科专业”,非常见病较多、100 公里范围内其他医疗机构已有该专业者,或人口过少、需求不足可以不设置。如有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已发布的现行文件不一致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为准。 一、内科(学科设置与专业项目)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 1.心脏骤停的抢救。 2.心源性休克的抢救。 3.静脉临时起搏(可选)。 4.急性心肌梗塞的规范化治疗(溶栓)。 5.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 6.设立心脏监护独立的护理单元(CCU包括监测心、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7.高血压急诊抢救。 8.高血压的诊治(包括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规范化治疗)。 9.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规范化诊治。 10.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规范化诊治。 (二)呼吸内科专业 1.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级与规范化治疗。 2.肺炎和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原学检查及抗感染的合理应用。 3.支气管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与规范化治疗。 4.大咯血的诊断与治疗。 5.自发性气胸诊断与治疗,张力性气胸的救治。 6.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7.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8.肺功能检查。 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选)。 (三)消化内科专业 1.能够正确、规范地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2.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消化道大出血的综合抢救:急诊内镜诊断及 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镜下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及其他原因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 3.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及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4.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5.常规开展规范的胃镜、肠镜检查工作。 6.黄疸的鉴别诊断。 7.开展肝穿刺诊断与治疗。 (四)内分泌科专业 1.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甲亢危象的识别和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