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最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最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最新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最新教案

第一课时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课本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

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

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

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些什么。

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

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一、学习新知。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

哪些要求?

(2)讨论: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填表、描图)(1)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二、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

收集数据。

活动:2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每位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汇总记录的数据,引导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

(3)学生根据全班调查结果,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交流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注意标题和日期;填表、描图。

(4)引导: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2.做练习七第1题。

三、全课总结。

1.总结收获。

引导:通过学习,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对于统计,你有哪些体会?

2.要求学生从今天起收集、记录连续5天做家庭

作业的时间。

板书设计:

统计表---------填数表示图形统计图------------直条表示

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数据

直观形象

第二课时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学内容:课本第42—43页例2、“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处理实际问题时把数据分段整理、统计的事实,能根据实际需要收集|分段整理并用统计

表表示数据,初步学会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段处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分段整理、统计数据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的需要,积累统计的初步经验,培养简单的数据处

理技能,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形成用

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习的兴

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统计。

教学难点:

分段后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导入新课。

1.呈现问题。

出示例2和鼓号队图片,学生读题。

提问:例题讲述的什么事情,要解决什么问题?

2.引入新课。

引导: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要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交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什么办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呈现数据,分段整理。

1.呈现数据。

出示:梅峰小学鼓号队一共有32个队员,老师让每个队员测量了身高,并做好了记录。

2.分段整理,统计

(1)讨论方法。

启发:现在要解决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问题,需要怎样整理每人身高的数据呢?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追问:按130----139、140---49和150-----159这三段整理记录单上每个身高数据,会不会有重复或遗漏的?为什么?

(2)整理、统计

引导:你能按这三段分别整理、统计出各有多少人吗?用画“正”字的方法在课本上整理这些身高数据,根据整理的结果,完成课本上身高情况统计表。

追问: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交流:每一段的人数根据哪里的结果填写的,合计数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合计数不是32,那说明什么问题?

3.感受方法。

提问:开始提出每种服装各要多少套的问题解决了吗?各要多少套?回顾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

4.回顾反思。

提问:回顾上面的统计,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和大家交流的?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做“练一练”

(1)了解题意。

出示“练一练”的问题,学生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做?

(2)小组活动。要求:

各组组长负责,学生依次交流自己身高。

每个同学做好记录,独立按铁路部门规定分段整理。

交流。统一结果。

(3)全班统计。

汇报数据,学生计算各段人数。

独立完成统计表。

(4)分析数据。

提问:从统计表里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班是购全价票的人多,还是购半价票的人多?

你还能想到什么?

2.做练习七第2题。

(1)出示题目要求和数据。

学生找出成绩中最低和最高的人数,讨论数据可以怎样分段,根据学生交流,肯定分段的合理性。

统一采用每10个一段来分段统计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最低从20开始,最高到50为止,分4段。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分段整理数据,再完成统计表。

(2)思考交流。

学生阅读下面两个问题,小组交流。

交流:通过统计,你知道些什么,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哪一段的人数对少?

你估计张小红的成绩可能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1)要求课后查阅资料或询问调查,了解以下问题。

A 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的长度各是多少千米?

B 在24---30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各是多少枚?

(2)课后练习单脚站立,尽量争取站立的时间长一些。

板书设计:

问题----统计----结论

第三课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45---46页练习七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正确填写统计表和

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调查、收集数据

并分段整理、统计,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简单

分析。

2.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和统计过程,获得活动过

程的经验,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

值,进一步体会统计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重

要方法之一,培养尊重数据、尊重事实的科学态

度。

教学重点:

条形统计图和分段统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主要练习统计的内容。

一、图表练习。

1.做练习七第3题。

(1)填写统计表:交流课前收集的

长江、黄河等4条河流的长度,统一数据。

提问:统计各条河流长度时,统计表里为什么不需要合计?

(2)完成统计图。

学生看图,说说这里的图形统计图和前面学习的不同在哪里?

提问:这里每格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图上怎

样确定长江的长度是6397千米的?

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交流画法。

提问:你觉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四条河流的长度有什么好处?你从图上可以知道些什么?

2.做练习七第4题

(1)完成统计图。

学生阅读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统计图:统计项目是什么?有哪些项目,图上哪里表示数量,一格高度表示多少?

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完成统计图。

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还能想到什么?

(2)填写统计表。

交流统计表。这里的合计数表示什么意思?

(3)表图比较。

呈现统计图和统计表。

提问:这里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和统计表比较。条形统计图由什么特点?

二、实践提升。

1.提出问题。

引导:如果用单脚站立,你知道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其他同学能坚持多长时间?

要知道你和同学的单脚站立时间,必须完成什么工作,怎么做?

2.收集数据

估计:以秒为单位,单脚站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把你估计的时间记录下来。

提出活动要求:

(1)各组组长负责,定好全组同学测量顺序,

按序在记录表上写好姓名。

(2)每位同学按记录表上的顺序轮流测量单脚站立时间,以秒为单位。

(3)组长负责用秒表测定和报告每人测量结果,各人在记录表里记录数据。

(4)全部测量结束后,全组核对、统一记录结果。

3.完成统计表

独立整理、填表

交流:按表里的要求统计,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内容?分段整理统计要注意什么?

4.分析数据。

根据地5题的问题,讨论、交流,了解统计结果和发现的结论。

5.交流体会。

交流: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的?

三、练习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商量或者说明的?

板书设计:

统计表--------直接填写数据反映数量多少

条形统计图--------直条表示数据反映数量多少直观形象

单脚站立时间?

收集数据统计结果

第四课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2)

教学内容:课本第46---28页练习七第6—7题、“动手做”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调查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数据调查表,能用调查表收集、整理数

据,并能有效地表示,能简单地评价和分析统计获

得的数据。

2.使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以及整理和表示数据的过程、方

式,提高数据简单处理的技能,进一步感受数据可

以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逐步发展数据

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和统计活动,体会日常生活中

的数据统计,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尝试在活动中提出

建议,感受数学活动的成功,逐步具有尊重客观事实的

意识,获得重视阅读和保护视力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教

育。

教学重点:

数据统计和分析。

教学难点:

小组调查与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导回顾

提问:在前面的学习和练习中,你了解了一项统计需要经过哪些基本过程?

2.揭示课题。

按基本过程,自己来收集、整理数据,再制成统计

表或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开展调查统计活动。

二、调查统计

(一)统计课外阅读情况。

1.出示练习七第6题。

提问:小力是怎样了解他的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他的调查表怎样设计的?你知道小力用这个调查表会怎样了解同学们的情况?

2.分小组活动。

引导:想:如果用这个调查表在小组里了解每个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再整理数据进行统计。

分小组统计(出示要求)

(1)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如实填写调查表。

(2)组长负责收回全部调查表。

(3)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数据比较方便,和组长一起用小组的方法整理。

(4)根据集体整理的数据,各人完成第46页的统计表。

(5)在小组里交流统计表,校对是否符合调查、整理的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交流:能说说你们小组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吗?

根据你的统计,简单分析你们小组课外阅读的数据。

4.汇总数据分析。

提问:如果要知道全班同学课外阅读的数据,可以怎样做?

分析:你对全班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有哪些了解?

5.活动小结:

总结我们这项统计经过了哪些活动,你对统计有什么体会?

(二)统计全班视力情况。

1.提出问题,了解要求。

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你觉得用什么办法解决,需要怎样统计?

出示练习七第7题。学生阅读、了解要求。

2.小组调查数据

每人依次汇报自己的视力情况,用你的方法做好记录,核对你的记录是否正确。

3.汇总数据,完成统计。

提问:按照我们班选择的调查项目,统计表中要设计哪些项目?

学生完成统计表的设置,根据汇总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4.分析、评价数据。

知道了全班视力的哪些情况,对班上同学的视力情况作一番评价。

5.活动总结。

说说这项统计的收获和体会。

三、拓展延伸。

1.完成“动手做”

(1)明确做什么。

说明要做什么,了解什么结果。

(2)了解怎样做。

强调滴水时要和硬币面靠近些,滴水要慢些,尽量使滴水能多一些。

(3)学生动手做。

同桌合作,一人滴水,数滴数,另一人记录数据,

然后各自完成统计表。

交流:你滴得最多的一次是几滴?最少呢?

2.阅读“你知道吗”。

(1)阅读统计图。

了解怎样表示数据,在不同的统计图里分别知道些什么。

(2)交流:你觉得这些实际上都是什么统计图?第一幅统计图用什么表示条形的?为什

么会想到用麦穗表示?第二幅,第三幅各是用什

么代表条形的?

第二幅图里“100人”“10人”“1人”是什么意思,中国每平方千米有多少人?俄罗斯呢?

从图里你知道了什么,有些什么想法?

四、活动总结.

通过统计和活动,你了解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五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

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

概念;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

利用图形直观或具体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

数。

2.使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寻求一

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

总体情况的反映,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

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

基本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对别人

的想法提出质疑或建议,初步培养乐于思考、勇于

质疑的品质,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说说参加过哪些游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

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你能从图上知道些什么?男女生套圈比赛要比的是什么?你认为可以怎样比?

二、解决问题,认识新知。

1.交流解决方法。

讨论:这里记录了同学们想的积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为什么?

(学生对不合理的方法提出质疑、否认,确认因为人数不同,比较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合理的。)

2.初步认识平均数。

(1)移一移-----探究男生套中的个数

提问:从图上看,你打算怎样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讨论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移的,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提问:我们是怎样做的,每人平均套中几个?

追问:男生套中的平均数是7个,刚才是怎样得到的?

(2)算一算-------计算男生套中的平均数。

交流:你是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的?

追问: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启发:通过“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这两种方法,得到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想,这里的“7”表示的是谁套中的个数吗?

4.加深认识平均数。

(1)探究女生套中的平均数。

引导:你能求出5名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吗?准备用什么办法求?

先在统计图上移一移,再列式计算,得出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和男生的比一比

交流:移多补少是怎样做的?求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还有什方法?

这里先算的什么?为什么接着要除以5?

追问:这求出的“6”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回顾问题。

我们在解决怎样的问题是用到了平均数?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5 感知平均数的大致范围。

观察:从统计图上看,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为什么会有比平均数大或小的呢?

讨论:你发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有什特点吗?它一定在那个范围之内,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做“练一练”

(1)学生观察笔筒里各有多少支铅笔。并按题里情境出示。你能移

动笔筒里的铅笔,看出平均每个笔筒里

有多少支铅笔吗?

提问:怎样移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

(2)你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求呢/?自己求出平均数。

提问:这求出的“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1题。

说说每条丝带的长度。

出示数据:14厘米24厘米16厘米

提问:这里出示的3个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据可能是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为什么?

提问:18是哪些数据的平均数?

3.做练习八第3题。

依次回答两个问题,说明理由。

说明:队员的实际身高就可能会有155厘米的和超过160厘米的。

4.做练习八第4题。

(1)解决第(1)题,同时指名板演.。

提问:是怎样解决的?说说想法。

(2)讨论第(2)题。

提问: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为什么会有超过平均数的箱数?

通过和平均数比较,你对平均数的大小有什么要说的。

四、全课总结。

1.总结交流。

你对学习平均数,知道了哪些知识?

2.作业:练习八第2题。

第六课时平均数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练习八第5---10题和“你知道吗”。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根据统计数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能估计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初步了解抽样估计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

均数的意义和有关特点,提高解决平均数问题

的能力,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

据分析观念和估计意识。

3.使学生获得应用平均数知识的成功体验,体会

学习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服务于

生活;能够在他人的指导下,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

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平均数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深化理解。

1.回顾、交流。

(1)引导:举出一个平均数的例

子,说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揭示课题;平均数能比较好地

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数,它介于这

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两种方法:

移多补少先合再分。

2.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出示练习八第5题,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小题

的说法。

引导: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平均数不是指一组数据的每个数都是这个数,而是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大,有些数据比平均数小。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匀得同样多得到的数,它的范围在最大和最小的数之间。

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1.做练习八第6题。

(1)思考口答。

学生阅读条件和统计图,交流知道了些什么。

引导:根据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些什么?

I你估计平均每个小组植树多少课,是怎样想的?

(2)计算交流。

引导: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究竟是几棵呢,算一算,比一比,看看估计得怎么样。

交流:这“8”是哪几个数据的平均数。

2.做练习八第7题。

学生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先算出平均每个橘子重多少克,再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交流:怎样算的?

追问:这里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说“大约”多少克?

为了得出这箱橘子大约多少克,题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任意取5个,不是挑选5个呢?

3.做练习八第8题。

条形统计图小学四年级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李俊源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 学:。。。。。。 师:那么,未来一个月的天气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 学:。。。。。。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我市2017年12月份的天气预报,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 师:在这个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识别天气符号、那种天气有多少天) 师:这个月每种天气有多少天,你能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先自己独立思考,有办法在和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每组选出一种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开始吧!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二、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师: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办法,谁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和大家说说呢? (选取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最后选取用画圆计办法的象形图)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真好,他用象形的方法来表示天气数量的多少这比用天气符号的办法更简单,对不对?不过呀,老师发现一个问题,这位同学画的象形图有的圈大、有的圈小,而且还歪歪扭扭的,是不是?我们把这幅图画整齐一些好不好?大家看大屏幕! (PPT)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个是不是非常的整齐啊? 学:。。。。。。 学:老师你用电脑画的,所以比我们画的整齐。 师:恩,这位同学想的非常周到,如果老师用笔画也不能画的这么整齐 学。。。。。。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办法,即使用笔画也能把他画整齐呢? 学:。。。。。。 师:同学们,咱们小时候是不是玩过搭积木?那么什么形状的积木搭起来更加的稳固、整齐呢? 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搭起来更加的整齐,是不是?

师:那么大家说,咱们把这些圆换成正方形可以不? 学:。。。。。。可以 师:那咱们就把这些圆换成正方形。大家看这里 (PPT) 师:大家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学:。。。。。。 师:这样呢,是很整齐,也容易画出来, 同学们谁能快速的告诉老师这些的数量都是多少呢? 学:。。。。。。 师:我们应该想个办法,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读出这些数据。谁有好的办法? 学:。。。。。。(在顶上标出数据) 师:恩,这种办法非常的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方法,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像横线底下这样,在左侧加一条竖线,把相应的数量标在左侧? 学:。。。。。。 师:大家看老师这里! (PPT) 师:大家看看这个图,你知道晴天师多少天吗? 学:18天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看晴天的最高点对应左侧的数据是多少(让学生到前面指着屏幕数)师:哦,这位同学说了,大家仔细看,这里的每一个小格代表一天,晴天是有18个格,所以晴天是18天,雾霾呢? 生:6天(让学生到前面指着屏幕数) 师:在它们数的时候老师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一只手指着最高点另一只手向右边画,如果画歪了,数据就错了。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也画上横线) 师:恩,这位同学说,也画上横线,是这样吗? (PPT) 师:同学们,如果是这样的统计图,是不是既容易画,又清晰工整,又能轻易的读出每一种天气的数量啊?

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校麻花市州山镇花岗岵中心学校 教师刚需欧阳 班级壹甲班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正确的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会合理的选择、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数据和作出预测。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老教材只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没有要求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明天会下雨或者下雪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 生:问父母 生: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生: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办法,看来平时很善于观察生活呢!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成绩统计表与质量分析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单元成绩统计表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填报单位(签章)

质量分析 一、试题整体分析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较低,内容偏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成绩分析:本次测试,达标率 95.4% ,平均分 86 分,从卷面的得分情况看,总体成绩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已经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 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在考试中基础知识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在加和减中忘记了进位或者退位。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其应用价值,使学生有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本次测试中,不少学生表现较差,失分较多。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逐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口算题,正确率很高,偶尔有个别同学粗心算错了一二道题。说明平时口算练习比较多,基础扎 实。 2、列竖式进行百位数的加和减,这题考察基础知识,退位减和进位加的注意点。出错率较高的是减法 运算,还有忘记在横式上也写出答案了。学生情况较好。 3、求和差,得分一般,在加减运算中的进退位问题上再次显出个别学生的弱项,以后要加强专项训 练。 4、填空题,试题比较灵活,失分率较高,主要考察学生万以内的加减法,学生估算题做得较差, 还有加减接龙这道题是一步错就步步错,很多人都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失分率非常高。 5、应用题,是几道比较简单直接的题,贴合生活实际,学生答题中出现忘了写单位,作答不够完整等问 题,还有第3 小题的估算题中很多人不懂得四舍五入进行估算,也不太懂得运用约等于号。第4 小题第②分题要自己提问并解决的,可是不少人“问”和“解”不对题。本大题整体得分率是最低的,填空题次之。 6、附加题,考查了学生找规律的思维方法,有些学生能找出规律,但是没有深刻的理解题目,导致错误。 四、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计算基本功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经常地、有计划地坚持训练。 (2)要注重思维训练,不要“应试”训练。 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一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教材中的题目都比较简单,难度较小,学生遇到灵活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 (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4)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5)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一、单选题 1.全班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A. 茄子 B. 西红柿 C. 青菜 2.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人。 A. 6 B. 7 C. 8 3.要反映本次考试优、良、中、差各段学生人数,应该绘制()。 A. 折线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统计表 4.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全班有()人。 A. 48 B. 49 C. 50 二、判断题 5.统计表只有复式统计表。 6.统计表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判断对错。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三、填空题 7.有________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________地表示信息。 8.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9.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________件。 10.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 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优的人数比良的人数多________人。 11.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校三年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1)男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

(2)女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少,有________人。 (3)身高在131~140的学生有________人,身高在121~130的学生有________人。(4)通过比较发现________身高比________身高偏高一些。 (5)本校三年级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共有________人。 四、解答题 12.调查本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制成复式统计表。(仿练教材第40页第6题) 13.下面分别是两名同学调查本班级男、女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品种苹果橘子梨香蕉品种苹果橘子梨香蕉 人数 18 16 14 12 人数 14 15 17 18 请把上面两名同学调查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五、应用题 14.男女生两人一组,准备一枚硬币,各掷30次,记录结果。 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 男生16 14 女生13 17

四年级上数学练习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苏教版(2014秋)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简 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下面是某校六年级同学数学段考成绩统计表。 分数段100分80-99分60-79分60分以下 人数(人)61785 (1)请你根据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满分人数比60分以下的人数多________人。 (3)你想对在这次段考中60分以下的同学提什么建议? 2.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下图所示),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是()。 3.下图是我国2012年工业用水统计图,哪个月的用水量最大?()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4.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 尺码2222。52323。52424。525 数量/双351015832 如果你是这个鞋店的经理,那么下次你多进尺码为()的鞋。

5.看统计表回答有关问题。 六个国家人均森林面积统计表 国家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110011700132000620003270032800人均面积 (平方米) (1)人均森林面积最多的是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 (2)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比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多__________平方米。 (3)根据以上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6.下图是某百货店去年销售收入统计图。 (1)上图是________统计图。 (2)________季度的销售收入最低。 (3)全年平均每月销售收入_________万元。 (4)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比第一季度增长__________万元。

参考答案 1.(1); (2)1;(3)①确立自信,相信自己!我能行,努力你就会进步!②学习上讲究方法,在课堂上注意听讲,课下与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多学习,多交流。 【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2)满分人数减去60分以下的人数就是满分人数比60分以下多的的人数。 (3)要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努力你就会进步。从学习方法上进行建议改进。 (1)制作条形统计图如下: (2)6-5=1(人) 答:满分人数比60分以下的人数多1人。 (3)我想对在这次段考中60分以下的同学建议是: ①确立自信,相信自己!我能行,努力你就会进步! ②学习上讲究方法,在课堂上注意听讲,课下与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多学习,多交流。 考点:绘制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总结:将数据表示在柱状图中,从图中读数据。 2.D 【解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水仙占圆形花坛面积的四分之一,丁香占四分之一,而菊花占

四年级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秋学期第九讲 第一部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口78七9,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填()。 2、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升,倒满一杯容量250毫升的杯子后,瓶中还剩 ()毫升,像这样还能再倒()次。 3、(1)28X5=140 2)200+140=340 ,列综合算式是()。( 4、哥哥有18支铅笔, 弟弟有8支铅毛,哥哥= 口弟弟()支两人就 一样多。 5、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 264吃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 商, 这时商会偏()。 6、不计算,在下面的O里填上“〉”“V”或“=”。 25 >20^0 O 25 + 20X10 150 —100-25 O 150 —(100 + 25) 960 吃4 O 960 七七82 —36T 2 0 (84 —36)^12 7、在△△。△厶。……中,12个△之间有()0;第16个是()&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9、★ —△ = 16 16,△最小是(),★最小是()。 10、小明在计算“ 40+口冬”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 800。 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9、O ? O ?? O ? o— 小红串了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上图),只有珠子的两端部分露出来,你知 道()色的珠子多,多()颗。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有20颗,那

么白珠有()颗。 二、判断: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一定是一位数。 、选一选: 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A 、改小 B 、改大 C 不变 A 、 4升 B 、40 升 C 、 400 升 3、把“ 200- 130=70, 70X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 、200- 130X 2 B 、(200- 130)X 12 C 、130X 12-200 4、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 A 、 1 A (40 + 60)吃0 B 、300- 5>6) C 、200-( 60>2) 、列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481 £7= 315 呜5二 ☆ 600 E 二 (要简便) 2、 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有( 1、 2、 480 - 4 >6) =4802 W 3、 一脸盆水大约有100毫升。 4、 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调大。 5、 570^40= 14……1。 看到( )个正方形。 5、 F 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 782^34= 962 ^24=

小学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75~7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2、确定直条的高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引入:你们知道世博会吗?____年的世博会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举办? 举办世博会和举办奥运会一样都是世界上的盛事。在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产品、特产都送来展览,并协商交易。哪个国家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不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而且能提高国际威望,所以竞争激烈,要经过几轮投

票选举产生举办城市。____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投票决定____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有5个城市竞选,我国的____(省、市、区、县)经过4轮投票最终获胜,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出示挂图)这是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的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2)这张统计图反映了第一轮投票中5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 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从图中你能看出五个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吗? ② 条形统计图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③ 这张条形统计图与以往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 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3)学生分组交流,并反馈。 (4)教师小结: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是一样的,主体部分是在表格上画出的一个个直线,表格的纵轴标明了刻度,并标注了单位,横轴标明了统计的项目,直线的高度表示了数量,还注上了数字。另外,在图上面还写明了图名和制图日期。不同的是这张统计图纵轴上一格表示5票(几个单位),三年级所学的统计图纵轴上1格只表示1个单位。因此,现在制图时要按照纵轴上的刻度算出每个直条的高度,再画直条,这是制作条形统计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细心。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牛刀小试】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数量就相等。 ﹙2﹚有﹙﹚种或﹙﹚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4﹚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 2.直接写得数。 0.89-0.25= 19.9+11.1= 0.081×10= 1.5÷.3= 4.2×3= 2.3÷0.1= 0.125×8= 1.9×4= 3.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⑴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四⑵班四个月一共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3﹚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⑵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 ﹙4﹚四⑴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4年——2007年上缴利润情况如下表: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第一门市部30 42 70 110

第二门市部40 45 90 15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年月 根据上面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元。 (2)()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少。 (3)()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多。 (4)第一门市部()年所缴利润最多,()年所缴利润最少。 (5)从图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快乐晋级】 5.下面是育才小学3个年级春季植树情况的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 ﹙2﹚3月份3个年级共植树﹙﹚棵,4月份比3月份多植树﹙﹚棵。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 (一)导入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统计图。 问:他们都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哪种表示更清楚? 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 得到哪些信息?

(4)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二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5)接下来通过例题让学生慢慢理解条形统计图,知道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一格代表的数量等。 (二)巩固练习 例题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变式训练】 观察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 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 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 ()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 (1)1格代表多少公顷? (2)2003年造林面积是2002年的多少倍?

例题2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3)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变式训练】 1.你认为鸿丰商场再进货应多() 种矿泉水。 ①A ②B ③C ④D 【变式训练】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相差()千克 ①5 ②5000 ③50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 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 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 四篇 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项目件数季度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姓名 知识梳理:①为了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段整理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用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用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能直观地看出Q数量的多少。 ②如何认识条形统计图:首先要认清条形统计图的上面的图名(标题),然后记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中哪条数轴表示什么事物,哪条数轴表示何种数量,再看清直条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最后记住直条的1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条形统计图直条的高低(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高(长)表示的数量越多,直条越低(短)表示的数量越少,数量的多少与直条的宽窄无关。 ③画条形统计图之前要先写好条形统计图的图名(标题),画条形统计图的简略步骤是:首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数轴),垂足处标上0,然后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通常用横轴(不必从0开始)表示事物,纵轴(必须从0开始)表示数量(直条的1格表示的数量要适当),最后画出直条、标注数量。 练习题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牛刀小试】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数量就相等。 ﹙2﹚有﹙﹚种或﹙﹚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4﹚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 2.直接写得数。 0.89-0.25= 19.9+11.1= 0.081×10= 1.5÷.3= 4.2×3= 2.3÷0.1= 0.125×8= 1.9×4= 3.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⑴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四⑵班四个月一共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3﹚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⑵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 ﹙4﹚四⑴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4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第一门市部30 42 70 110

第二门市部40 45 90 15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年月 根据上面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元。 (2)()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少。 (3)()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多。 (4)第一门市部()年所缴利润最多,()年所缴利润最少。 (5)从图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快乐晋级】 5.下面是育才小学3个年级春季植树情况的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

四年级条形统计图教案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主备备课成员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单元 教学 重点 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单元 教学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单元 课时安排约3课时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 章节 (单元) 第七单元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备课 成员 授课 日期 教学 课题 “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 重难 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展示仪 教学程序 具体过程修改补充 一、导入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3)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统计图。 问:他们都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哪种表示更清楚? 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二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5)引导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一格代表的数量等。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后 反思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表格和格子图等。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去过北京吗? 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生:有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 2012年八月份,我到北京去玩,看这些图片,(来到北京的第一天天气晴朗,我去了天安门和故宫,第二天天气是阴天我去了长城,第三

天下起了小雨我去了鸟巢和水立方。)除了游玩的地点,还有什么不同?对了,天气不同,八月的北京天气变幻莫测,那么2012年八月的北京到底都是什么天气呢?有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做了详细的记录,我们先来看看每个图标代表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 出示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图: 1、提出问题: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师生交流。 生:我不能,太麻烦,看不出来。 师:要能看出来,需要怎么办? 生:统计一下 生:数一下 师:就是要想办法整理一下,对吗?那,你用什么方法整理一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想到统计表、画图、统计图、画正字等方法。 3、汇报展示: (1)用统计表来表示。 师:看统计表,你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了晴天有9天,阴天有6天,多云有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可以用一格表示不同的单位,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 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价值。 重点:一格代表不同的单位。 难点:在特定问题中,怎样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教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用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统计图?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条形统计图 板书: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这是北京2012年8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晰地表示出来 吗?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看哪组做得最快。 小组代表展示,这几组能清晰的表示各种天气的数据吗? 生:有的能清楚的看出,有的还要去数,不方便。 老师把常见的几种表示方法例举出来,有的用摆圆片表示,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三种方式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三种方式各有什么特地呢? 生1:圆片的要数一数才知道具体的数据。 生2:统计表能清楚的看到数量。 生3: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每种数量的多少。 师小结: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条形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条形统计图,说说它 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1:有两条垂直的射线组成。 生2:横着的射线上是类别。竖着的射线上是单位。 生3:中间是条形,表示数量有多少。 师小结:横着的射线我们叫它横轴,竖着的射线我们叫它纵轴,横轴上表示类别,纵轴上表示单位数量,这个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几? 生:1 师:这里的数量比较少,我们每一格代表单位一。表示一天,单位是天,统计图上还要加上统计标题,这下才算完整。 3、刚刚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假如要你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你认为该如何制作 呢? 师简单介绍制作步骤,重点强调直条的画法: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②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四年级下册数学《统计图》练习

9.某汽车装配车间2004上半年每月装配汽车情况如下表。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装配汽车(辆) 3000 3600 12000 8000 6000 4000 (1)哪个月装配的汽车辆数最多?哪个月装配的汽车辆数最少? (2)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新华电器厂2000至2003年产值如下:2000年100万元,2001年120万元,2002年150万元,2003年 200万元。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3分)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吗?(5分)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 5 10 15 23 35 (1)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5分) 育才小学一至六年级近视学生人数统计图 0 某车间装配汽车情况统计图 (2004年上半年) 年 日 单位:辆一月 2000 4000 8000 10000 12000 16000 18000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6000 人 40 35 30 25 20 15 10

(2)哪个年级近视的学生的人数最多?是多少?(2分) (3)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并把你的感受和想法对你的小伙伴说一说。(3分) 下面是第27届奥运会亚洲获得奖牌数前两名国家的奖牌情况统计表: ( (2)哪一种奖牌的数量相差最大? (3)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下表是2020年年五一黄金周科技馆接待游客人数统计表。 2020年年五一黄金周科技馆接待游客人数统计图 -----年-----月-----日 第27届奥运会亚洲获得奖牌数前两名国家的 奖牌情况统计图 0 5 115 20 25 30金牌 银牌 铜牌 奖牌 奖牌数/枚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同步练习

《条形统计图》同步试题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考查目的:会根据统计图的纵轴数据确定单位量。 答案:①5、40 ②10、30 ③2、10 ④25、150 解析:每一幅图的纵轴数量都不是逐格标注的,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看数据的标注点,题目中的数据都是标注在双数格上,所以每题的单位量及数量分别是①5、40.②10、30。③2、10。 ④25、150。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考查目的:识图能力——单位量是多少,最多、最少的数据确定方法。 答案: 5、中国上海、34、84。 解析:先根据纵轴的标注确定单位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比较和运算。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考查目的:识图能力──单位量是多少,体会一格代表多个单位量的用法。最多、最少的数据确定方法。 答案: 300 七900 十2100 1200 8700 解析:先根据纵轴的标注确定单位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比较和运算。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考查目的:根据数据及实际情况,确定单位量。 答案: 5 238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统计图的实际大小,确定每格代表5更合适。

2020-2021学年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综合测试题-精编试题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下面是某校六年级同学数学段考成绩统计表。 分数段100分80-99分60-79分60分以下 人数(人)61785 (1)请你根据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2)满分人数比60分以下的人数多________人。 (3)你想对在这次段考中60分以下的同学提什么建议? 2.在一个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下图所示),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是()。 3.下图是我国2012年工业用水统计图,哪个月的用水量最大?() A.一月 B.二月 C.三月 D.四月 4.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 尺码2222。52323。52424。525 数量/双351015832 如果你是这个鞋店的经理,那么下次你多进尺码为()的鞋。 A.22.5 B.23.5 C.24 5.看统计表回答有关问题。 六个国家人均森林面积统计表 国家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

人均面积 110011700132000620003270032800(平方米) (1)人均森林面积最多的是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 (2)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比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多__________平方米。 (3)根据以上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6.下图是某百货店去年销售收入统计图。 (1)上图是________统计图。 (2)________季度的销售收入最低。 (3)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比第一季度增长__________万元。 7.下面是四(2)班女生身高记录单。(单位:cm) 姓名身高姓名身高姓名身高姓名身高 丁梦茹138刘诗瑶132董倩138丁晴雨144 姚云秀147王佳文140许真真146冉媛媛144 程超139冯静141刘全宇143唐云150 邓勇141葛丹148丽丽142彤彤142 (1)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这个班女生身高分布状况,再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 身高(cm)人数 140以下 141~144 145以及上 (2)根据以上数据填写四(2)班女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cm)140以下41~144145以及上 人数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这个班女生身高在( )厘米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8.四(1)班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学号分数学号分数学号分数学号分数 18889215892296 2869941693235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各位老师(早上/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统计有关的《条形统计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及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下面我针对这一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2、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共有九个单元。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格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前一学段,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已有经验作一分析。 3、学情分析 在前几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本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