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赢信息化战争》这本书

《打赢信息化战争》这本书

写在前面

伊拉克战争使人们大饱眼福,全球电视首次直播真实的战场和战争,美军长驱直入,势不可挡,伊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25天激战之后,共和国卫队神秘消失,美军兵不血刃占了巴格达。“看不懂的战争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个难解的谜团。针对萨达姆的战争结束了,但伊拉克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游击战和巷战却刚刚开始”。

当时我面对摄像机的这番感言因为美军的长驱直入而受到不少网友和观众的炮轰,许多专家也认为我的观念过于陈旧。战后一年的伊拉克,我们看到了什么?刚刚推翻了独裁者却又迎来了占领军的伊拉克战乱不止,战后重建没有进展,美国西方式的民主自由不但没有实现,侵犯人权的虐俘事件却屡屡发生。一场遍及伊拉克全境的反抗侵略、反抗占领、争取民族自决、自立和自治的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以美军强大的军事实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占领伊拉克领土,还是很容易做到的,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是要想征服民心士气,长期统治和控制伊拉克却是不可能的。”

一年前的这些分析和预测如今已经全部被事实所证明。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第三场信息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打赢战争的关键性要素,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一方能够轻易地控制战场,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信息化战争形态虽然与以往的传统战争形态有很大的不同,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变。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促使编制体制和作战样式产生变化,最终推动军事理论和战争形态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发展和变化其实并不是信息化时代所特有的东西,任何战争形态都会发生这样的规律性军事变革,所不同的是信息时代变革的节奏更快、效能更高罢了。

不论是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还是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战争的三个基本规律不变:一是弱肉强食。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弱者总是被强者欺负,软弱者经常沦为强胜者的盘中餐;二是强者为王。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先进武器装备的一方,总能把握先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并攫取更多的利益,从而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三是反败为胜。弱小国家和民族,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依托本土作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星星之火积聚成燎原之势,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获得反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在信息化战争的进程中,人民战争理论渐行渐远。“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说到底,侵略者最怕的不是几件先进武器装备,而是人民战争的思想武器;不是从美英和苏俄那里克隆的舶来品,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打赢战争是军队的神圣职责,没有哪支军队是为打败仗而存在的。什么都可以重复,什么都可以尝试,惟独战争是个例外。小国失败不起,大国更经不起失败,因为一场战争的失败将意味着一个政权的倒台和一个国家的沦亡。胜利属于上一场战争,如何打赢下一场战争,还要从头做起。中国已经几十年没有打仗,传统战争离我们远去,要想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我们不仅缺实践、少武器,更重要的是缺思想、少观念。近十年来,作者已出版了一千多万字的十多部著作向读者连续讲述了新军事变革、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知识。

《打赢信息化战争》这本书从战争形态的历史变革切入,揭示了历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最终以信息化战争为聚焦点,为读者描绘出信息化战争的全景图像,揭示出信息化战争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要想掌握未来,就必须了解未来;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把握来。如果说过去的战争是体能和机械能的对抗,那么未来的战争则是信息和网络的较量,智能和知识在未来交战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打赢信息化战争》一书为你提供了有关信息化战争的足够的信息、知识和智慧,在这个学习型社会中,我想它会成为你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一块敲门砖。位卑未敢忘忧国。

战场是“生死之地”,战争是“存亡道”,故而国人皆应察之、忧之、关心之!作者

愿与读者一道,共同研究和实践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准备的

伟大使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为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强大的文明之师、正义之师而奋斗。

作者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由大机器、大工业和大量人员所从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不再是主流,而第三产业即服务性产业将明显增加,信息类无形产业将成为关键资源,有力气但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较少的人将面临失业。拥有信息和知识的国家将是富有的国家,这样的富国将与信息贫穷落后的国家分道扬镳。国旗、军队和货币是第二次浪潮国家的象征和主权的标志,第三次浪潮的全球化趋势将打破这类国家主权模式和封闭状态,信息一体化将使国家之间传统的国界概念逐步淡漠。托夫勒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真正的信息社会,世界正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之中,信息时代已经出现,但工业社会的规模经济还存在,没落的体力劳动和先进的脑力劳动共存。

信息时代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在时段划分上,可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主要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以及以计算机、网络、航天和电子装备为代表的信息化装备。军事装备在动力形式、作战平台和主战武器等方面基本上沿袭着工业时代军事装备的主流特征,最大的不同点有两个:一是通过新研和改装,使军事装备具备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能力;二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通过军事装备之间的无缝连接,构建起庞大的信息化网络,最终形成一个C4ISR的信息化体系,使军事装备从工业时代的平台为中心转向信息时代的网络为中心。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100多年前,当帝国主义者在五大洲游荡的时候,他们贪婪地为争夺劳力、资源、土地、城池而展开了血腥的搏斗,战火烧遍全球,数亿人惨死于战乱之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在津津有味地研究杀人和怎样制造更多、更快灭绝人寰的武器,机枪、坦克、潜艇、飞机、航母、原子弹、氢弹、导弹等一个比一个更为先进的武器被发明创造出来,大工业流水生产线又为更大规模的战争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战争由此不断花样翻新,从世界大战、核大战、全面常规战争发展到局部战争、低强度冲突和非军事行动,人类似乎变得更有理智,战争这匹野马好像被带上了嚼子,更加驯服和听话……

战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怪胎,它在破坏资源、毁灭人类的同时,却又推动着历史的进程。5000多年来,人类经历了数万次战争,几乎没有哪个时代、哪个地域没有遭受过战争的蹂躏;几乎没有哪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战争的硝烟此起彼伏,漫延的战火烧遍了整个世界。历史在战火中前进,人类在战火中残存。人们希望和平,因为和平有利于整个人类。

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战后40多年来,核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世界,人们提心吊胆,总认为有这么一天,整个地球要被全部毁灭,人类因此而不复存在。然而,核大战出人意料地得到了抑制,局部常规战争却此起彼伏,连年不断。20世纪50年代以后,爆发

了为期3年的朝鲜战争和长达14年之久的越南战争;70年代以后,又因苏联入侵阿富汗爆发了长达8年的战争;80年代,两伊激战8年之久;90年代初又爆发了规模较大的海湾战争……20世纪的战火,从欧洲战场烧到了中东、东南亚、中美洲和非洲全境,侵略者雄心勃勃,但最终不仅一无所获,反而人财两空,危机重重。“战则两伤,和则两利”,争为下、和为上的公理已逐渐为世人所共认。

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从战争走向和平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千年之交、百年相汇的重要时刻,人们正在精心构造一个光辉灿烂、和平安宁的21世纪。裁军、撤军和军控取得重大进展,熊熊燃烧的战火逐步熄灭,世界热点普遍降温,战争和武力已不再是解决国际争端和相互矛盾的惟一途径和重要手段,敌对双方开始从战场走向会场,习惯于枪炮交锋的军人们开始举杯同叙友谊之情。人们不再沉醉于一次大战时期迫使敌人接受城下之盟、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瓜分和侵吞他国领土式的“伟大胜利”;对二次大战中彻底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迫使其无条件投降,接受军事占领和战败国战犯出庭受审式的结局也没有更多的兴趣。大家都清楚: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毁灭别人就等于给自己掘墓。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好势头,多层次、全方位、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接触和对话频繁展开,双边和多边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各方之间的矛盾和积怨正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国际间多领域合作及和平共处已成为国际战略形势的主流。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推动下,加强对话、控制对抗、推进谈判、削减军备、减少冲突和加强稳定已是时代大潮。

就在20世纪即将过去,世界人民正在满怀信心地迎接新世纪曙光的时候,爆发了美、英空袭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动和北约空袭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当21世纪的钟声刚刚响过,随着美国双子座大楼的轰然倒塌,从阿富汗传来了更加猛烈的枪声、炮声和炸弹的爆炸声。阿富汗战场上的硝烟尚未散去,伊拉克境内却又有出现了美军飞机和坦克的轰鸣,导弹呼啸着冲进总统府,海军陆战队和第三机步师则兵分两路占领了巴格达,美、英联军以占领者的姿态面对着愤怒的伊拉克人民,在他们背后的牢笼中关押着包括萨达姆在内的总统、副总统等政府高官。萨达姆之后的世界将是怎样?美国下一个目标是谁?当一个国家强大到失去国际法规的监督和制约的时候,国际和平还会有希望、有保证吗?战争这个恶魔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战争其实离我们很近。尽管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主流,但战争的阴霾仍然笼罩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局部战争及冲突此起彼伏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国家。194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39年增长了132%。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40%,整个工业生产提高了118%。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占53 9%,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确立了美国世界霸权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因与本国实际结合不够,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也开始进行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苏东剧变,统一的苏联解体。东欧的九个社会主义国家除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外,其他八国分裂为27个国家。这一巨变宣告雅尔塔体系终结,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德国统一改变了西欧的均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联盟与合作,又使欧洲一体化进程更为复杂和曲折。亚洲各国逐渐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在各自轨道上发展起来。中国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稳步前进。自1978年以后的25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东南亚地区,各国都赢得了独立,并且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在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之后一直纷争不断,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它们的发展。西亚地区则由于殖民主义的影响,在独立之后仍然战乱不止,至今巴以仍处于敌对状态。

二战结束之后,战争中的盟友突然变为敌人,二战中的敌人则成为盟友。在亚洲,美国于1952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了有52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媾和会议,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外,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捷克、波兰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会议签订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保条约》,规定美军有权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驻留,驻日美军可以用来“维持”远东的“和平与安全”,日本应无限制地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驻日美军及家属在基地外享有治外法权。

在欧洲,到1955年底欧洲格局才大致稳定下来。根据1954年10月签订的巴黎协定,联邦德国被允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此,包括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在内的西欧国家依靠美国建立其针对苏联的集体防务体系,美国把北约组织作为加强自身实力地位,控制西欧和与苏联争霸世界的一个政治和军事工具。1955年5月,苏联率领七个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主要目的是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进行军事对抗和全球争霸。

在两个超级大国和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之下,世界长期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中,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亚洲是最主要的战场。1950年至1953年爆发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局部战争之一,世界上19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最多时达到320万人。这场战争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一场以越南人民为首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实现祖国统一和解放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961年5月开始,到1975年4月为止,历时14年之久。1973年1月27日,美越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承认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从南越撤出全部美国军队。1975年4月30日,西贡获得解放,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洲交界的一个地区,区域内包括17个国家,总面积749万平方公里,人口17亿。由于中东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且拥有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所以二战结束之后,那里一直是一个火药桶,战争和武装冲突连绵不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苏插手在中东地区各国之间进行的战争,总共爆发过五次中东战争;二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发生的战争;三是美、英联军及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也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是1948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为争夺巴勒斯坦而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历时15个月,最终以色列占了上风,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土地,巴勒斯坦只剩下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一些弹丸之地。从此,约96万阿拉伯人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巴以冲突因此而种下祸根,至今连绵不断。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英、法、以侵略埃及的战争,或者是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向埃及发动进攻,侵入西奈半岛。随后英法联军出兵干涉,实施空降和登陆。最终英法侵略军被迫撤出埃及领土,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美国趁机取代英法在中东获取了霸主地位。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于1967年6月5日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袭,偷袭开罗、苏伊士运河区和西奈半岛的埃及十几个机场、导弹基地和雷达站,埃及300多架飞机在机场被炸毁。以色列在战争中大获全胜,占领的领土从1949年的20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024万平方公里。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为收复被占领土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主要是在苏伊士运河地带和戈兰高地进行,这场战争中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机械化作战,交战双方出动坦克5800多辆、飞机

1400多架、舰艇180多艘,投入兵力60多万人。1982年爆发的第五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为了围剿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游击队而入侵黎巴嫩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规模庞大,现代化水平高,战争中首次大批量使用了导弹、电子战等信息化武器装备,对世界军事变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阿富汗是连接欧亚两大洲的战略要冲,是世界大陆的中心地带,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是帝国主义推行扩张政策的目标。1979年苏联悍然出兵侵略阿富汗,主要目的是通过占领阿富汗挥师南下,达到战胜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到1988年,在经过长达10年的战争之后,苏联仍未能全面占领和征服这个国家,最后不得不从阿富汗撤军,结束战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伊拉克一直成为世界战争的中心。1980—1988年,伊拉克与伊朗因阿拉伯河边界划分和波斯湾入口处三个小岛的归属问题产生争端,因而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大规模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出兵入侵邻国科威特,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对。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时代的最后一场典型战争,是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期间的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对于新军事变革而言,这场战争无疑是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海湾战争之后,相继于1998年爆发了科索沃战争、于2001年爆发了阿富汗战争、于2003年爆发了伊拉克战争。这三场战争与海湾战争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战争形态上逐渐脱离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模式,不断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

二战结束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一个是持续40多年的美苏冷战时期。此间,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为后盾,在全球进行了长期的对抗、对峙和冷战。这个过程中,在军队建设方面,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从1945年到1975年,持续了20年,结果是苏联获胜;第二次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到90年代初期,又是近20年,结果是美国获胜。交战双方为此各付出数万亿美元的学费,相互对抗了四五十年,双双碰得头破血流,最终结果仍然是一比一平,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历史的原点。

美国人认为,德国人在二战中综合运用坦克和飞机创立“闪击战”理论的事实说明,只有保持技术优势和武器装备的质量优势才能打赢现代战争。根据这样一个思路,从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行大规模调整与改革,并于1984年推出“竞争战略”。这次调整与改革的重点是在分析研究苏联战术和技术弱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传感设备。这样就产生了灵巧弹药、GPS全球定位系统、E—3预警与监视系统、E—8战场控制系统、现代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F—117A隐身战斗机、F—14、F—15、F—16战斗机、A—10攻击机、“战斧”巡航导弹、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和M—1A1主战坦克等一系列高技术常规武器系统。

经过第二个回合的竞争和较量,苏联在技术、武器和综合实力方面已经跌入谷底,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缺乏准确的未来预测,没有认清美国发动“竞争战略”和大规模改革的目的和实质,结果被美国拖垮;二是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漠然置之,不重视发展隐身、夜视、精确制导、C3I和电子战等高技术装备,仍按照传统思路拼命发展核武器、航母、核潜艇、飞机和坦克等平台,并一味追求装备数量,结果难以适应现代常规战争的需求;三是国防工业过于庞大,加上计划经济,使国家包袱过重,军费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高不下,一直徘徊在20%—30%,从而使国民经济状况严重恶化。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经过短暂的调整和反思,又向一个新的制高点发起冲锋。其新的战略目标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具体措施是加速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军队建设面临调整和转型

二战以来,虽然世界主要国家军事战略经历过多次调整和改革,但规模最大的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第一次转变用了三年,第二次转变持续了十几年。军事战略转变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要求军队从作战理论、作战样式、装备发展、编制体制、军事训练和人才建设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和转变,所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纵观历次战略转变,虽然目的、意义和重点有所不同,但尽快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是历次军事战略转变的一个重点。实现这样的转变通常都是采取“拆庙”、“消肿”、“卸包袱”之类的措施,使部队更加精干、有效和顶用。

裁军、撤军,削减军费、军备等重大行动都是根据军事战略转变的特殊需求而进行的。第一个转变时期,二战刚刚结束,军事战略重点要求尽快从战时状态转入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方面来,所以继续保持数量众多和高居不下的军费、军备已经没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按照战略需求进行大刀阔斧地裁减。第二次军事战略转变时期国际环境非常复杂,所以从8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和裁减,到1991年冷战结束之后各国才最终下决心进行大规模裁减。任何时候,裁减的目的都是为了轻装、消肿和卸包袱,为了减轻国家经济负担、加速经济建设和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所以无论是军费、军备或军队员额的任何大规模裁减都不会使军队削弱到无法完成既定任务或难以打赢未来战争的水平。美国军队在第一次战略转变中虽然进行了战后以来第一次大裁减,但当时它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第二次战略转变中美国的动作更大,在军费、军备、军队员额等方面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面裁减,结果将会如何呢?在未来数十年内,它仍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裁减之后的核武器仍能毁灭地球若干次,陆、海、空三军经过裁减后淘汰了第一、二代武器装备,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干顶用的现代化高新技术装备,其总体作战能力并没有因为削减而有所减弱,相反,甩掉许多包袱和负担之后,更有财力和物力去夺占新的制高点,抢占新的优势。

从第二次战略转变中的裁军情况来看,反映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大规模裁减陆军员额,海、空军相对裁减较少。美国和苏联陆军裁减比例都在20%—30%以上,而且主要是采取整建制撤消和“拆庙”的办法进行,海、空军裁减比率小于10%。美国陆军从1990年的约94万人裁减到1997年的535万人,由18个陆军师减为12个,甚至海湾战争结束之后在短短7个月中就裁减了227万人,就连第7军这样的王牌部队也被整建制撤消。德国陆军裁减2554万人,12个陆军师减为8个,撤消100个营的建制;二是大规模撤回驻外军队。美国从1990年开始,大量缩减海外驻军,其中驻欧美军从1978年的32万人骤减到10万人。840多个海外永久性基地和军事设施关停并转或缩小规模,1998年前,还关闭了70多个军事基地和设施。苏联解体后,63万人的海外驻军已全部撤回,驻外军事基地也将全部撤除。

按照1990年美元比值计算,美国国防开支1945年为453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1946年开始大幅度削减军费,到1947年就削减了3940亿美元,年度经费只有590亿美元,削减比例达8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降到5 6%。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长期冷战过程中,军费连年增加,从50年代的1950亿美元(含战争费用)、60年代的2400亿美元(含战争费用),增长到80年代的每年平均2900亿美元,最高时每年军费达33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军事战略转变后军费连年递减,1997财年已经减少到2428亿美元。

从21世纪开始,美国在“9·11事件”之后,借着国际反恐的机会大幅提升军费预算,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将达4000亿美元左右,创冷战以来最高记录。

从全世界来看,45年冷战期间,世界军费总额为17 5万亿美元,其中工业化国家占85%。1988年世界年度军费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1989年开始削减了4%,1990年又削减了5%,然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所以,大幅度削减军费预算、减轻国家经济负担是战略调整的一个重点。

军费总体削减是大趋势,但在军费分配比例和资金投向上并不是平均分摊,有的削减,有的则还要增加,要体现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原则。在突出重点的原则下,海军军费就呈相对增加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军费分配比例上一直是海军优先,这次战略调整中又展开了一场预算战,结果是海军比陆军得到的经费多25%。海军年度军费预算虽然已经从80年代的1100亿美元降到840亿美元左右,但在三军中仍处第一位。其他西方国家也基本上是这样的趋势,比如意大利1993财年军费167亿美元,其分配比例陆、空军分别从34%和41%降到32%和36 7%,而海军则从24 5%增至31%。东南亚国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军费分配比例方面也体现了向海、空军倾斜的趋势。

裁减数量,提高质量是各国都认同的一个主要趋势,但如何用军费这个杠杆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这样一个目标就需要进行总体调控,调控的主要措施是武器装备采购费锐减,科研费激增。冷战时期,各国普遍增加武器装备采购费比例,目的是增加装备数量和军备水平,提高军备竞赛的强度。新形势下,没有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军事竞赛也由实力对抗转为潜力抗衡,因此加强科研费投资比例自然是明智之举。按1996财年美元计算,美国1990财年装备采购费958 71亿美元,1996财年减为394亿美元,削减幅度高达约60%;同期科研费分别为430亿美元和343 32亿美元,削减幅度只有2%。相对而言,科研费呈稳步增加趋势,1996年和1981年相比净增177亿美元,增长率为52%。美军科研费占国防费的比例已经由1990年的12 4%增至1996年的14%左右;同期装备采购费则由28%降为16%。日本军队科研费占国防费的比例从1986年以来也一直保持在12%—13%左右。

裁减军费军备是世界战略转变所出现的一个总体趋势,但从某些地区来看,也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趋势,比如我周边国家和地区中有的就乘机增加军费,扩展军备,从而在地区内掀起一个军备竞赛的高潮。日本军费1987年首次突破1%的限额之后,每年都以5%—6%的速度增长,1992财年已达327亿美元,其中海军军费80亿美元。近年来,日本军费在接近400亿美元之后,正准备向500亿美元冲击。日本军费总额一直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军费数额则位居世界首位,其海军综合作战能力已经跃入世界第二位。韩国、印度和台湾军队军费总额也都超过了100亿美元,东盟各国军费近年来也都呈直线上升趋势。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质量效能型军队初露端倪

削减数量,提高质量;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攻坚,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这是任何一支军队都在苦苦追求的。其中道理,不言自明,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关键是看谁能够把握机遇,进行正确决策。如果丧失良机,不仅不能把握机遇反而做出错误决策,必将严重影响军队作战效能的提高。加速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无疑是世界各国新军事战略转变中优先考虑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国际环境总体和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军队裁军、撤军,削减军费、军备的大环境下,加速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是各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在战争或冷战期间,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规模膨胀性增长,甚至达到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每次战略转变后,武器装备都要进行大规模裁减。在陆军常规军备裁减方面,以苏美主战坦克为例,1960年,苏联和美国在主战坦克数量对比方面是269∶1,差别不是太大。但1970年以后差别开始拉大,发展到380∶1。1975年苏联坦克达42000辆,美国为8700辆,为482∶1。1985年,苏联坦克52000辆,美国也增加到13400辆,为388∶1。1993年,俄罗斯陆军裁减到85万人,主战坦克也裁减到37000辆,这时的美国陆军则已经裁减到579万人,主战坦克数量只有7856辆,仍保持47∶1的比例。长期以来,苏联恪守“数量规模型”的发展模式,以四五倍于美国的坦克数量占据优势,而美国则强调“以少胜多、以质胜优”的模式,其结果证明单靠数量优势是无法取得效能优势的。

在海军装备的裁减方面,以舰艇为例,美国海军战后初期有2000多艘舰艇,到20世纪60年代削减到1000艘,20世纪80年代最多保持600艘水平,1996财年裁减到346艘,2000年保持320艘左右的水平,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削减了47%。美国海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裁减是史无前例的,尽管将海军舰队的规模几乎裁减掉一半,但几乎没有人认为美国海军的作战效能会因此而有什么根本性的下降。俄罗斯海军走得更远,1992年终止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30余艘舰艇的建造计划,潜艇和水面舰艇数量由原来的317艘和218艘分别减少到150艘和192艘,役龄只有15年左右的一大批核潜艇、航空母舰和大型水面舰艇纷纷退役。其飞机和导弹采购费减少80%,坦克和火炮采购费则减少97%以上,如此大规模的裁减军备和停止军品生产是100多年来所没有过的。

在核裁军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取得较大进展。当时,两国拥有的核武器总数相当于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100万倍,足以毁灭人类几百次。1987年12月,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并于半年后生效。根据该条约,在生效后一年半内销毁全部中短程导弹,三年内销毁全部中程导弹。其中,苏联销毁1752枚导弹和约2500个核弹头,美国销毁859枚导弹和1230个核弹头。1991年7月,美苏达成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双方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最终保留1600枚(架),即分别削减14%和37%,战略核弹头分别裁减1686枚和2801枚,削减比例占总数的20%。1993年1月,美俄双方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美国各类核弹头总数分别从1993年的10395枚削减到2003年的3000枚,俄罗斯则从8041枚削减到3500枚。美俄双方在2003年前消除所有陆基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和发射井,潜射弹道导弹的弹头数分别限制在1700枚和1750枚,战略轰炸机携载核武器数量分别限制在750枚和1250枚。从2003年1月1日起,不得生产、拥有、试验和部署多弹头洲际导弹。在战术核武器方面,1991年9月和10月,美苏各自宣布单方面裁减战术核武器,美国削减了2150枚陆基战术核弹头和2175枚海基核弹头,并撤除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上的所有战术核武器。苏联则大约削减了10000枚战术核弹头和2000枚海基战术核弹头。武器装备数量裁减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装备的质量和效能。从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限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发展。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力量在数量和规模上将严格限制,其发展重点将由陆基和空基转向海基,因此美俄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海基核武器,英法也将发展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美国1983年制定的拟耗资1万亿美元在21世纪初完成实战部署的“战略防御计划”(SDI计划),1993年5月正式宣布取消,历时10年、耗资320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时代宣告结束。

二是突出关键性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抢占技术优势。抢占高技术优势,保持武器装备发展的潜力,始终使关键性装备技术超前于别国一至两代,是新时期军事战略转变的一个突出特点。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微电子、激光、航天、计算机和新材料等领域,重点是提高部队的C3I、电子战、隐身和夜战能力。美国早期的“曼哈顿”计划曾经带动了后来的核武器

发展,著名的“阿波罗”计划也曾带动了航天事业的振兴,20世纪80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最终被取消,但它在基础性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不能低估,它正在带动一个庞大的高技术群在21世纪产生飞跃性发展。

三是研制新一代高新技术常规武器装备。美军在新一代高新技术常规武器装备的发展中特别强调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军事革命的成果,突出三个重点:发展具有控制信息能力的装备,如航天、航空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数字化网络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体化、网络化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信息战和非致命武器,以及隐身和夜视系统等;发展具有远程精确打击的武器,如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中远程防空反导导弹、精确制导弹药等;发展灵活机动的作战平台,如隐身飞机、隐身舰艇、火力突击舰、高性能主战坦克等。日本正在研制和发展的新一代战斗机、主战坦克、宙斯盾驱逐舰和防空、反舰导弹等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海军现役舰艇只有160艘左右,30多万吨,其中80%以上都是役龄在10—15年左右,65%以上都是驱护舰、潜艇等主战舰艇,从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年轻和战斗力最强的海军之一。因此,单纯用数量多少来度量作战效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提高作战效能的关键还是要强调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和质量优势。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武器装备实战运用

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是以机械化装备为基础的,机械化装备又是在热兵器装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热兵器装备的发展自然也借鉴了冷兵器时代的一些早期成果。因此,无论军事革命发展到哪一步,无论时代进步到哪一个历史阶段,新老武器装备的交替共存共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是恒久不变的规律。纵观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无论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快慢,武器装备的发展都不会出现断代跨越的趋势,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对作战的影响是广泛和持久的,目前仅仅是初露端倪,只能看到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和总的发展趋势。从四场战争的实践来看,武器装备对作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联合、控制、精确、快速。一是联合。联合并不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出现并使用后的一个创造,早在热兵器时代和机械化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联合的概念。热兵器时代欧洲军队创造的利用前后排列的不同队形来实现单发枪械连续火力打击效果的战法,就是早期的联合作战模式。机械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坦克集群之间的相互配合作战,坦克与飞机的空地协同和闪击作战,以及海上方向不同舰种和机种之间的协同作战等都是联合的初级概念。电子信息技术出现之后,为信息化武器装备提供了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C4ISR系统可以作为“粘合剂”把不同类型、不同军种、不同地域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系统连接为一体,把原本分散配置的兵力兵器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使指挥员随时随地握紧拳头,形成力量,因而达成现代的联合概念。这种现代联合概念与原来联合概念的一个本质性区分,就是过去主要是通过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的命令、指示和作战计划等人力协同,变为依靠C4ISR系统的自动化指挥控制,从发现目标到打击目标实现了一体化,软硬武器融合在一起,所有作战力量及民用资源融入到一起,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控制。控制也不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有概念,从冷兵器时代开始,所有武器装备都必须能够控制,不能控制的武器装备就非常危险。热兵器出现之后,控制武器的作用方向,使武器的破坏效能进行聚合,并在需要的时候产生大量的能量,就是控制的结果。机械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坦克与飞机的作战配合必须有准确的信息控制,否则就会产生误炸和误伤。随着武器装备复杂程度的提高,军队编制体制越来越复杂,作战地域和作战空间越来越广泛,从过去的单维空间发展到多维空间,作战地域也更加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要对多维

空间和广阔地域部署的兵力兵器进行控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对部队进行控制自始至终都是指挥员最为关切的一件事情。

冷兵器时代谋士的任务,就是帮助指挥员运筹帷幄和对部队实施正确指挥和控制。热兵器时代开始以后,火力射程增大,指挥员对战场通视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看的更远,否则火力武器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于是,军队中就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兵种,比如负责侦察敌情的部队、负责指示目标的部队,以及负责搜集军事情报并对战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咨询的部队,这就是拿破仑创造的参谋队伍。机械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坦克、飞机、舰艇速度越来越快,作用距离越来越远,参谋队伍只能随之越来越大,因而造成部队编制体制越来越臃肿不堪,头重、脚轻、尾巴长的弊端逐渐呈现出来。指挥机构越来越庞大,参谋人员越来越多,因为如果不这样,就难以对分散的部队进行指挥和控制。用人来管人,用人来控制部队,用人来指挥作战是机械化战争中最典型的一种控制样式。

信息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在C4ISR系统中采用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有一个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海量存储和快速信息处理。无论是文字、图片、图像还是话音,都能存储到计算机中去。存储之后的这些信息,可以分门别类地归入不同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系统在不同武器装备、不同作战部门、不同作战地域之间进行实时保密传递,无论距离多远,传递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失真,所有信息最终都能还原和保真。计算机的这些功能,把参谋人员和指挥人员从繁重的搜集情报、计算数据、抄写和转发电报、手工标图等日常战勤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之集中精力于谋略的运筹、战法的创新和敌情的分析判断。信息化武器装备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之后,数量很少但素质更高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便可控制大量分散部署的兵力兵器,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和指挥决策的速度。

三是精确。精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冷兵器时代的百步穿杨是精确,热兵器时代的弹无虚发也是精确,因而不能跨越时代的时空来解释精确的概念,更不能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确来说明以往武器装备的不精确,因为那些所谓不精确的武器装备在当时也是最精确的。所谓“三非作战”就是指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作战。这三种作战样式都不是信息化武器装备时代的首创,在以往的战争中都可以找到这些作战样式的影子。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接触式作战,但自从出现了抛掷式武器以后,非接触就成为可能。火枪、火炮的出现,无疑把作战距离拉到了几十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距离。到了机械化战争时代,作战距离就更远了,美国和日本在中途岛大海战中,首次实现了脱离接触式作战,两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在相互不见面的距离上使用远程火炮和舰载机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

信息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非接触的距离增大了,这种增大不是无限增大,也不是非接触的距离越大越好,它是根据作战对手武器装备的作战距离和防御范围来确定的。比如,对方对飞机和导弹的防空探测和拦截范围如果是100公里,这种非接触作战的距离就应该界定在120公里以上;如果对方的防空范围只有5000米,那么非接触作战的距离就应该下拉到6000米左右。非接触作战的范围是在保证己方兵力安全和确保准确打击敌人的前提下界定的,伊拉克战争中地面作战非接触距离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几百米和上千米。作战要强调有效性,而不能限于理论和公式的推导。

非线式作战是针对线式作战而言的。在以往的战争中,一般来讲都是线式作战,因为只有线式作战才能集中兵力兵器进行决战。但在许多作战样式中并非如此,比如传统的游击战。我们熟悉的游击战就是一种非线式、非对称作战样式,一支精锐的小分队突然出现在敌人心脏地带,摧毁敌人的要害目标,并达成预定作战目的。这样的小分队与敌人之间没有堂堂之阵,在力量对比上也是敌强我弱,是非对称的。

四是快速。快速也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是相对时代和技术水平而言,一个是相对敌人的速度快慢而言。所以,没有绝对的快,也没有绝对的慢。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盲目追求快速,快速虽然很好,但超越相对目标的快速是一种浪费,不仅不能提高作战效能,可能

还会降低效费比。在冷兵器时代,骑马打仗的骑兵具有快速性特征,但这种快速性是相对步兵而言的,如果与后来的坦克、飞机、导弹相比,就慢得多。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快速,主要得益于三个技术基础:一是机器制造技术的高度精密化。机器制造技术在使用了数控机床等智能化加工控制技术之后,精密度提高,能耗降低,效率增大,动力性能良好,运用到新型作战平台之后,就会在行驶速度、机动性能、推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二是作战平台的高技术化。坦克、飞机、舰艇等传统作战平台采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之后,使外形特征优化,空气动力外形更加科学,能耗降低,速度提高。另外,高技术作战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的融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对机械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作战平台自身的系统集成。在此基础上,再对外围设备、外部接口系统和外围体系进行融合,从而使作战平台能够方位更精、速度更快;三是C4ISR系统的一体化。C4ISR系统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信息传递和处理,到指示武器对目标实时打击和效能评估,全部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因为在速度上实现了实时和近实时。速度提高之后,突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使全球战争直播成为可能,使远程异地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成为可能,也是远距离遥控战争成为可能。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信息化战争的全胜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不同的思维观念指导着不同的战争形态。农业时代的战争观念,主要目的是攻城掠地,所以战争总是围绕一个一个城堡进行争夺,围绕一个一个山头进行攻防。工业时代的战争规模庞大,机动速度加快,武器的杀伤破坏威力提高。战争目的最开始的时候是“绞肉机”作战,战争总是以打死打伤敌人数量和缴获敌军武器装备多少来判别胜负;后来有了核武器,战争观念开始转变,总希望把别的国家全部毁灭,地球上最好是只留下自己,认为那样才算是全胜。

核后时代的今天,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攻城掠地的现象不见了,过度杀伤破坏不仅不再提倡,反而被列为战争犯罪,所以滥用武力的行为开始被限制,不加区分地使用武器也属违法,传媒的作用不再仅仅是监督,而且已经介入到战争行动当中,并且成为战争的参加者。传媒参与战争之后,不仅影响到战争的进程,而且影响到战争的结局。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实际上是在两线作战:在正面战场由正规军打了一场漂亮的精确闪击战和火力攻坚战,在隐蔽战场则由中央情报局使用美元打了一场秘密的心理瓦解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与电子战、网络战一起,被界定为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战,信息战的战场主要集中在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认知空间。这是一些特殊的战场,这是一种特殊的战争,我们必须熟悉它,否则我们很难打赢它。

信息化战争的全胜观念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战略是统管全局、宏观的大谋略,主要是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总目标,以便牵引并整合一切力量沿着既定方向达成预定目标。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战略决策失误,有可能面临全盘皆输的厄运,由此而造成的巨大损失,绝不可能从战役和战术上找补回来。

早在2500多年以前,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就力主和平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发动战争,“不战而胜”便是其军事思想的精髓。以谋略和外交斡旋化解争端无疑是上策,而兴兵动武或以武力相威胁则是下策或下下策。孙子的全胜思想认为,战而胜之不算大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全胜。首先通过威慑及遏制的方式,示形于敌,使之感到穷途末路,迫其就范,从而避免战乱。上策是全国,下策为全军,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才是以国和军来冒险进

行决战,因为战争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核武器已经发展到能够摧毁地球几百次并导致地球进入核冬天的吓人地步,但核威慑战略的结果最终却遏制了核战争,不仅使之迟迟不能爆发,反而推动了核裁军进程。这不能不说是古代孙子战争文化对现代军事思想的一种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兵法非常讲究攻心夺气,伐谋伐交。诸葛孔明用兵如神,攻心是重要一招。他主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又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今后治蜀当深思”。这种用兵方略与孙子的全胜思想是一致的。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可见,中国古代谋略家千虑之事不是如何用兵、如何打仗、如何拼杀,而是如何用谋,如何斗智,如何兵不血刃让你输得口服心服,五体投地。动武是最后的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因为一开杀戒,必将伤及无辜,酿成深仇大恨,即便一时战胜,日后巩固和治理也是后患无穷。蜀国马谡在向君主建言统一疆土的时候,就曾认识到这种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主张“攻心”和“夺气”,因为“南中险远,鞭长莫及,近日破亡,明日复反。”历史经验表明,凡用此法征服和治理疆土者,多万世不衰。

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所流传下来的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暗渡陈仓、远交近攻和十面埋伏等都是著名的战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而虚之,实而实之……”等作战原则也都是兵家常用的一些奇谋方略,这些谋略的奥秘就在于示形用诈,示形用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信假为真,信虚为实,最终达到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和打赢战争的目的。在军事斗争中,应该灵活运用这些军事谋略来调动敌人,迷惑敌人,控制敌人,从而争取和掌握战略主动权。

要善于造势。造势就是调动一切因素形成较高的势能,从总体上压倒对方,使之望而生畏,自感大势已去,不敢轻举妄动。造势的方式很多,比如通过舆论宣传在全国全军上下造成一种战争在所难免的势头,使其切实感到压力所在;也可通过兵力集结、拉动、布防等示形于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造成一种大战临头、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之势。

实力与潜力相结合。要想使战争威慑有效,一方面要加强兵力部署和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打赢信息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一方面,还要做好战争动员工作,切实做好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快速转换工作。美军2003年初对伊进行的战争威慑就是如此,不仅出动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进行实兵威慑,而且动员了大量预备役人员和装备,部署到海湾前线。这种军事实力和军事潜力的结合,能够对伊形成持续威慑能力,给对方一个明显的信号,即美军正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战争准备。“示形”,目的主要是为了威慑对方,不战而达成预期目的。威慑失效后,有可能转为实战。

大胆使用战争边缘策略。战争边缘策略就是打擦边球。既遵守战争规则,又不拘泥于战争规则,在有限的范围内大胆采取军事行动,向敌人发动强劲的军事威慑,威慑是现实的而不是虚拟的。手中的大棒经常是高高举起,但又不轻易落下;该出手时就果断出手,但必须做到稳、准、狠,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事威慑的作用在于其有效性,威慑一旦失效则变得毫无意义。要想达成有效性,就必须善于用谋,长于用兵。善用围而不打,看似大打实则小打,看似真打实则假打,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之类的谋略。应多在惩罚式打击和准军事行动方面围绕战争边缘策略多创新一些战法。抓住时机,果断决策,速战速决,让对方确实感觉到战争离自己并不遥远,战争就在自己身边,使之不敢再越雷池半步。俄罗斯叫嚷要对支持车臣非法武装的阿富汗塔利班恐怖分子基地进行导弹打击,2003年美国在对伊军事威慑的同时经常对南北禁飞区进行打击等,都是这种战争边缘政策的实践性运用。

人类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即便是从新石器时代或农业时代算起,也有数千年的时间。此间,斗转星移,潮起潮落,人类经历过太多的沧桑巨变,军事变革更是层出不迭。从大机器工业中匆匆走来的20世纪,仅仅度过了半个世纪,就开始探索信息时代的端倪,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正在把人类社会从资源经济带向知识经济,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变,战争文化和战争理念也随之产生了巨变。虽然战争狂人依然存在,虽然战争仍将不可避免,但日益高涨的世界反战浪潮,迅猛增长的爱好和平的力量,以及日趋完善的国际法规,将对战争进行多方位的约束和限制。

信息技术发展促使地球变成一个小村庄,网络技术发展促使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全世界共同拥有一个地球,维护地球的洁净和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现代文明的一个新战略。同一地球村和同一屋檐下的共同安全观念,致使文明国家在战争范围的控制、战争工具的选择、战争目标的摧毁等方面,更加清醒、更加理智。二次大战那样的历史悲剧没有上演,广岛和长崎那样的悲剧也难以重复,生化武器的使用者意识到可能的后果和罪行,致使国际合作机制增强。在新的国际安全观念中,武力不再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手段。因为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或推行强权政治都不利于争端的解决,相反可能导致战火的蔓延和扩展。每个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都应平等协商和相互尊重各自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动辄把自己的观念、意志和做法强加于人。

战争是对世界和平的亵渎。冤冤相报何时了?维护世界和平一定要使用战争的方式吗?是否能够通过谈判、协商、法律等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呢?信息时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促使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巨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地球村的人民同在一个屋檐下,有必要动辄就兵戎相见吗?这些新的文明和战争文化观念,正在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主导思潮。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信息化战争的法制观念

国际法是16、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种独立的法律体系,它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并被各国所公认的、具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制度和习惯的总称。国际法从时间上大致分为三大类:古代国际法、近代国际法和现代国际法。其中现代国际法是从20世纪以后开始的。从内容上来看,国际法一部分是平时法规,一部分是战时法规,军用法规通常称为战争法。战争法现在改称为武装冲突法或国际人道主义法,属于战时国际法。它主要是调整战争时期国家之间的关系,规范和限制某些战争行为的有关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战争法中又分为海战法、空战法和陆战法等一些具体的法规。国际法、战争法和国内法,都对战争行为产生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信息化战争挑战国家主权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许多中小国家纷纷反对外国殖民主义统治,寻求独立自主。独立之后的这些中小国家,在长期冷战过程中,纷纷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利诱,所以除少数保持中立的国家外,多数国家都分别依附于美苏。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原华沙条约国家及部分独联体国家纷纷倒向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空前壮大。这种一超独霸的状况造成了军事实力的严重失衡,失衡的最终结果就是弱肉强食和强权政治,一切用实力说话,一切靠武力发言。只要是与美国闹对立的国家,都没有好下场,南联

盟1999年首开先河,继而是塔利班,接下来便是伊拉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传统的以攻城掠地为主的战争诱因逐渐过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寻求新的挑起战争和武装干涉的诱因,超越国家主权干涉一国内政逐渐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诱因。这种诱因,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进行了尝试,战争结果令北约极为满意。在此基础上,2003年伊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开始以萨达姆推行独裁统治、参与国际恐怖主义和隐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旨在颠覆伊拉克合法政权的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是一个合法国家,在联合国有合法的席位,是联合国成员国,萨达姆本人是一个民选的合法总统。美国在未经联合国授权、在未获取任何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凿证据以及与国际恐怖势力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就使用武力手段推翻伊拉克政权并占领了这个国家,在战争性质上是非法的,是违反《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的,是对现行国际法的明显挑战。国际法如果认可美国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就先发制人的战略,世界可能重回19世纪那种弱肉强食、强权政治的帝国主义战争年代。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国际法规办事,美国不仅在许多方面难以自圆其说,搞不好可能会被送上审判台。

信息打碎了传统的国界线概念,信息时代使地球成为一个小村庄,信息化战争也将按照这样的理念进行构思:超越国界,全球一体,全纵深精确打击,全维度交战,而且把平时与战时结合起来进行总体威慑。“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人权不属于各国内部管辖的事务,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已经不适用于人权问题”。为了维护人道主义原则,可以采用军事手段来侵犯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舆论界近年来纷纷制造“国家主权过时”的舆论,试图首先在舆论上突破,然后修改法律,甚至修改《联合国宪章》。他们否定主权原则的一个手段就是把人权推出来,用人权压主权,强调人权的国际性、无国界性、跨国界性,叫嚣人权高于主权,这是西方的一个新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权至上的观念绝不仅仅是美国和少数西方国家才持有的,甚至联合国秘书长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安南曾经认为,“人权高于主权”是有道理的,因为国际社会不能面对一国暴君无法无天地进行黑暗独裁的统治而袖手旁观。事隔几年之后,当美国高举“国际反恐”大旗,推翻塔利班、进驻中亚;抓捕萨达姆、屯兵中东之后,安南开始坐立不安。美、英两国首先确定一个目标国家,然后打着国际反恐名义进行先发制人的侵略战争,推翻政权、占领国家、枪杆子下面建立新政,这种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逻辑很容易让人想到早已逝去的帝国主义战争。因此,2004年1月安南在第34届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时首次表达了与“人权高于主权”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国际集体安全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全球安全决不能由“弱肉强食”原则支配。安南说,危险不仅源于恐怖主义,而且源于反恐战争的方式。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均有推翻行为准则和人权标准的潜在可能,而且还会扩大文化、宗教和种族隔阂。

一个国家的主权,是国家最高利益的体现。国家主权的概念是西方国家率先提出,并经过几百年的沿革而且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国家主权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绝对权威性,具有绝对排他性,是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插手的。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种族、宗教信仰和语言,都是一律平等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不干涉内政原则。主权原则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基石和灵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由主权原则延伸而来的。本质上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他国不得以任何借口、通过任何国际组织加以干涉,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对这个原则,不仅《联合国宪章》作了明确规定,而且1981年12月9日第36届联合国大会还通过了一个专门的《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这个原则也是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公认的。《联合国宪章》明文规定:联合国原则上不得干预属于各国内部的事务。1970年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确认了国家主权的平等原则;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原则;主权属于一个国家内部管辖事务。主权原则已

形成国际关系公认的准则,应该得到普遍的承认。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信息化战争超越国际法

现代国际法中有三个原则需要很好地把握:一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这项原则赋予国家以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物的权力,确认国家主权在国内是最高的,在国际上是独立的。否定国家主权就是否定国家本身,因此也就否定国际法的存在。强调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国家的交往权、自卫权、外交权和管辖权等,一国如果侵犯了任何一项主权权力,都是侵犯他国主权的不法行为;二是互不侵犯原则。互不侵犯原则是指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非法使用威胁或使用武力,构成违反国际法及《联合国宪章》的行为,永远不应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各国均有义务避免使用威胁或武力,以侵犯他国现有的国际边界。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攻击另一个国家的陆、海、空军,商船或民航飞机,一个国家的武装部队侵入或攻击另一国的领土等,无论是否经过宣战都构成侵略行为;三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国际争端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法律性争端和政治性争端。法律性质的争端多通过仲裁和司法方式解决,政治性争端多通过外交方式解决。

法律原则是军事大国在遂行重大军事行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法则,主要是指要得到国内法和国际法的支持,这包括成文法和国际惯例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成文法方面,总统不能超越国会擅自发布战争令,一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也无权超越《联合国宪章》擅自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动用武力。国际惯例主要是对一国行使武力行动过程中的道德准则和破坏人类文明的行为进行约束。美国要想发动一场战争,必须做到出师有名。出师有名可从三个方面争取:一个方面是争取安理会授权,这种授权可以是安理会正式决议,也可以是常任理事国之间的默契;另一个方面是国会授权,因为总统关于宣战的权力是受限制的,动用国家财政和动员预备役军队的权力等也在国会控制之中;三是证据确凿,属正当防卫性质或属于依法动武性质。

1991年海湾战争是《联合国宪章》集体自卫条款的典型应用,因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先。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属正当防卫性质,因为“9·11事件”在前,美国属于受害者,恐怖袭击是主动进攻一方,美国有权依据国际法甚至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进行集体自卫。1998年12月美、英发动的“沙漠之狐”空袭行动,是在伊拉克没有明确违反联合国决议,也没有从根本上违反国际法准则的情况下,美国和英国绕过安理会和正常法律程序,仅仅以特委会报告为借口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空袭行动,因而构成了对安理会权威的挑战和蔑视,是一种显见的侵略行为和违法行动。这种以强凌弱、国际警察式的军事冒险行动从此成为一个危险的先例。几个月之后,于1999年3月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就是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批准的情况下,独断专行的一个例证,也是强权政治在现代条件下复活的一个例证。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于美国这些所作所为基本上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结果怎样,为虎作伥!美国从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那样一个比较遵守国际法规的国家,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超级大国。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中、俄、法、德四国对于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进行了坚决的外交斗争,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也进行了许多声势浩大的反战示威游行,结果如何?毫无用处!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如果强大到失去国际制约,强大到连世界各国联合起来都毫不惧怕的时候,那就真的太危险了。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信息化战争拓展新空间

信息化战争与传统机械化战争相比,在战场空间和维度上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对公海大洋、外层空间和电磁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战争法总是滞后于战争实践。国际法虽然对公海大洋和外层空间等进行了一般性的法律界定,但尚未对这些领域进行常规局部战争、尤其是信息化战争交战规则方面的严格限制,所以在这些空间领域遂行信息化战争将有巨大的法律空间可资利用;二是对三大空间开发和利用能力的限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有使用外层空间作战的能力,很少国家具有在公海大洋对敌国内陆纵深进行全纵深精确打击的能力,更少国家具备在电磁空间进行信息战、网络战和一体战的能力。正是因为没有多少国家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才先入为主,利用这些空间进行非对称作战。

自从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任何一次战争或冲突中,都大量利用外层空间和电磁空间,主要是用来进行侦察、监视、预警和通信,在战争中则是占领制天权和制信息权,以便对战场进行全面控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只能在近海沿岸执行任务,所以美国海军在公海大洋上再也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匹敌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就开始利用海洋向陆地投送兵力,对沿岸国家进行军事威慑,甚至使用舰载飞机和海基巡航导弹对地面目标进行远程打击。美国在进行此类军事干预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打擦边球,寻找国际法的空子,以“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等为由,强行介入局部战争,或作为导火索点燃战火。1986年3月和4月,美国以利比亚制造了洛克比空难事件为由,出动3个航母战斗群计40艘舰艇、250架飞机穿越“死亡线”,闯入利比亚的所谓领海之内,进行多次空袭;1998年8月美国驻非洲肯尼亚使馆被炸,美国当即用100枚巡航导弹炸毁了苏丹和阿富汗境内的大量目标;1999年美国带领北约十几个国家空袭了南联盟,战后又逮捕了米洛舍维奇,并送往海牙前南战争法庭受审。2001年美国在我南海进行军事侦察的过程中,还与我飞行员发生了撞机事件。这些都是潜在的危机。

按照美国人的观点,任何海域,无论发生什么冲突或危机,都不能影响它在公海等国际水域进行遏制和炫耀武力的所谓“航行自由”权,否则,美国就要动用武力来威胁或强行通过。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美国等海洋大国经常到距离自己国土如此近的海域内活动,感到很不安全,所以都极力反对。在处置这类争端的问题上,美国一般是采取三种措施:一是在外交上从一开始就不承认沿海国宣布的领海、专属经济区等为合法;二是在法律上为军事行动提供广泛支持,所有军队师以上(海军编队以上)指挥员全部配备专职军法官,负责涉外法律的解释和争议海区航行的法律咨询;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在争议海域内制造事端,通过军事冲突、舰机相撞、武力威慑、强行进入等强硬方式,甚至不惜以爆发局部战争的极端方式来维护所谓的“航行自由权”。

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对真正犯法者行使法律权利,伸张正义,也可以保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强权政治的时代,法律只能成为强权者粉饰自己的工具。美国在进行战争之前通常都要寻找开战的借口,法律常常成为一个重要的论据;战争中,如果误伤误炸或造成大量附带损伤,法律将提供解释空间,为战争罪行进行开拓。有实力再有法律,在信息化战争中制胜的可能性就很大。利比亚、伊拉克、南联盟,没有实力,又不注重法律建设,吃了哑巴亏,而且没处去讲理。这样的战争教训,在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的过程中,非常值得其他国家汲取。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人在对巴格达阿米尼亚地下防空洞的袭击中,炸死了许多平民,这是直接违反战争法中关于目标区分原则和保护平民原则的,是一种明显的战争犯罪行为。但

事件发生后,伊拉克用微乎其微的声音在控诉美军的暴行,没有人能够听到。而美军却恶人先告状,用全世界都能够听到的一种最强音在反诉伊拉克,说那本来是一个军事指挥部,但当天晚上伊军官兵的家属藏进了那个指挥部,美军轰炸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造成了误伤。这种解释就把一种事实上的战争犯罪自圆其说成完全符合战争法了,因为是平民钻到军事目标中去了,美军轰炸的是军事目标不是平民的防空洞,所以成了对合法目标的轰炸。伊拉克赔了夫人又折兵,到头来还一身的不是。不仅如此,美军还说伊拉克如何把米格—29等先进的武器装备藏到受战争法保护的清真寺附近,以免遭多国部队飞机的轰炸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令人真假难辨,结果给人感觉总是美军按照国际法办事,是“正义之师”,而伊拉克是法盲,是“邪恶之旅”。信息战往往就是在这样一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情况下使一个国家失去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同情。

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军队中师以上指挥员全部设有法律顾问,指挥员下达的一切作战命令必须经由法律顾问的签字或咨询,仅海军就有大约800人的军法人员。因此,在与美国军队的军事交往中,特别应该注重法律方面的问题,绝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按照传统的习惯性思维去处理国际性事务。比如,按照美国的法律逻辑,其军舰和战机在中国12海里领海范围以外活动是完全合法的,台湾海峡及南海的广大海域,在海上航行方面应视为公海性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美舰美机的自由航行和飞越,如果谁影响或阻碍了这种航行自由权,冲突和战争将在所难免。而我们则认为除12海里领海外还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并认为台湾海峡是中国领土和领海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国家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上述领域,更不能进行军事活动。危机时或战时,我们完全有权对台湾海峡、台湾全岛、甚至岛屿东侧海域,以及南海海域进行海空全面封锁。相比之下,中美双方在法律认同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作战的构想显然是相互冲突的,所以应格外引起注意。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信息化战争的经济观念

工业时代的战争,先进技术首先使用于军事领域,经过战争的检验之后,再逐渐扩散到民用领域,有些技术永远专属于军用领域,从而难以促进和带动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战争,先进技术首先应用于民用领域,尔后向军用领域扩散。战争过程是带动和促进民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以及激烈的商业竞争,致使民用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而传统对抗性和竞争性最强的军事领域,受现代战争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战争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大量借用系统集成、横向一体、办公自动化等民用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来管理军队。信息化武器装备造价昂贵,信息化战争耗资巨大,没有雄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不可能维持和打赢现代战争;战争促使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和弹药等积压库存大量消耗,促使新型武器装备、弹药和作战物资的规模化动员生产,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生产及战争消费;战争是军用物资、器材和武器装备的活广告,促使军用产品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畅销不衰,从而拉动内需和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战争是破旧立新的过程,胜战一方可在战后重建过程中预先把握主动,占领商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战争能够保卫和获取战略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生产、存储及运输通道,均可通过战争进行保卫及获取,胜战一方可在战后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益。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控制经济命脉

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举国迎敌的反侵略战争中是否强调效费观念,这是现代战争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过去打仗是不计代价和损失的,无论伤亡多少人,付出多大代价,只要国家领土和主权保住了就行。信息化战争不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都讲究战争经济观念。对于发动战争的一方而言,如果战争的代价高于战争中所获取的利益,那么这样的战争就不会爆发。现代战争变得越来越像是经济战和生意战,因为没有人愿意打一场赔本的战争。对于遭受侵略的国家而言,也越来越讲究效费观念,在顾及脸面的情况下做出适当的让步是一种策略。当然,这与现代战争中的胜负观是联系在一起的。从科索沃战争的结局来看,米洛舍维奇接受和平方案的作法是现代战争经济观的一种体现,既顾及脸面,又不失尊严,且保全了国家的基本利益和人民的财富和生存发展权。如果回到以前的铁托时代,结局肯定是死打硬拼,即便是放弃大城市,进山打游击,也要把侵略者赶出去。

自从越南战争中严重受挫之后,美国开始变得精明起来,军队就像是一个大企业,在管理方面特别强调经济效益问题。过去十几年美国进行的每一场战争,都是进行精打细算的。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美国遭受越战失败且经过十几年反省之后的一次翻身仗,得意的是美国打赢了那场战争,从此开始执掌全球战争发动大权,想打谁便打谁。失意的是,美国在海湾其实是打了一场别人出钱自己出人出枪的傀儡性战争,像那样的战争估计今后不会再次发生。为了把伊拉克赶出科威特,出动了数十万人,部署了半年之久,军队力量的三分之二全部用于决战,这有点违背常理。同时,战争之前及战后美国高官便分赴盟国讨债,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不平衡心态。战争中总共耗费了600多亿美元,这个账美国记得很清楚。为此,首先向重获政权的科威特讨要了一大笔,继而向沙特又讨要了又一大笔。之后,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便分工负责,在盟国和友好国家之间穿梭往来,四处伸手要钱,多少不限,几个亿、十几个亿都行,没有钱提供武器装备或物资援助也行。这样的心态,充分反映了美国人从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过程中在战争文化上的一种不平衡心理。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把600亿美元收入账下。海湾战争,美国是占了便宜的。打了一仗,不仅锻炼了部队,创新了战法,检验了装备,提升了军威,而且还赚了不少钱,效费比达到了最高。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如西撒哈拉、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地,连年干旱,人民生存陷入危机,且长期陷入内战和冲突之中,美国对此置若罔闻,从不干预。有些地方,如中亚地区及里海周边地区,波斯湾及中东地区,南沙群岛及南海地区,台湾海峡及东北亚地区等,美国却兴趣大增,一有风吹草动,就挥舞战争大棒进行打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关键是国家利益问题。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只要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美国就在所不惜发动一场战争,美国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分割。阿富汗战争的确是国际反恐行动,但那是名义,其核心和本质是为了进驻中亚,控制从南欧经中亚到南亚和印度洋的一条石油运输线,同时防止里海和中亚石油为中国和俄罗斯所控制。20年前伊拉克曾经是美国的朋友,因为当时伊拉克对美国利益不构成挑战。自从1979年萨达姆上台之后,这个世界第四、中东第一号军事强国对美国的石油原产地和石油运输线构成了严峻挑战,所以美国一定要铲除这个钉子。美国海外石油进口的40%来自海湾,伊拉克作为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石油资源大国,如果对美国不是忠心耿耿的话,美国绝对不能放过。2003年底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又被赶下了台,老谢自己都闹不明白:我没有得罪美国人啊,为什么把我赶下台?因为老谢是前苏联的外长,出身不好且与冷战有关,他没有在美国留过学,英语也不地道,所以这样一个紧挨着里海的富油国如果不安插一个放心的人执掌政权,美国人是睡不好觉的。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打仗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战争总是要死人的。但是,能不能死伤数量少一些,经济损失小一些,能不能通过战争来拉动国家内需,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美国进行信息化战争时思考的一个重点。科索沃战争是美国进行的第一场信息化战争,这场战争在经济观念上有许多不同之处。美国采取一石二鸟的政策,在打压南联盟的同时,也要

打压欧洲经济。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欧洲开始搞经济一体化,搞共同货币,搞关税同盟,搞互免签证。这样,国家概念逐渐消亡,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一个团结自强的欧洲,正在对美国经济构成严峻的挑战,当欧洲经济总体实力达到或超过美国的时候,欧洲还是冷战时期那个乞求于美国保护的欧洲吗?所以,美国要为美元的坚挺而战,要为美国经济的繁荣而战。

战争使欧洲的水源、空气和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数十万难民流散到欧洲各国,造成了吃穿住行等多方面困难,长期来看还有个就业问题。事实上,这场战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欧元汇率连续下跌,欧洲经济不断衰落,而美国经济则明显得以振兴。

伊拉克战争也是如此,美国作为“先期投资者”,用战争的方式,以坦克、飞机和大炮为工具,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必要的先期投资和投入。这样的投资会有什么样的回报?在伊拉克长期驻军,控制中东地区局势,强迫选举出一个傀儡政权,让中东地区的地下石油绝大多数通过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油井冒出地面,再通过输油管道和50万吨以上的巨轮把原油运往美国。这就是政治、外交和军事的交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战争经济学:投入的是1,产出的是1千、1万、甚至1百万。方法很简单,战争加冒险。拉动国家内需失业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个灾难性问题,很难解决。大机器的出现,代替了人工劳动,所以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没有出现失业问题,原因是战争动员的拉动。科索沃战争中,起码在三个方面拉动了美国经济:一是军工企业的快速发展。科索沃战争中,美国的军工企业赚了大钱,股票持续上升了25%,军工厂的工人整天超负荷的工作,三班倒。军火生产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比如材料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等,这样使美国的经济得以全面提升。二是库存大量减少。海湾战争以机械化武器装备为主,所以消耗了美国二战后军火及物资存储量的一大部分。科索沃战争虽然转向信息化作战,但在中后期的空袭作战中,美国也倾泻了大量库存积压弹药,库存作战物资也得以快速消耗,从而让死物变成了活钱,滋润了美国经济。三是在战后重建中牟取暴力。战争是美国主导的,目标选择是美国人说了算,要炸哪里不要炸哪里只有美国知道。如果美国的高层决策人员、高级指挥员与大企业串通一气,把战争作为一笔大生意来做,利润显然是十分丰厚的。比如,只要总统、国防部长天天叫嚷轰炸石油设施,石油公司就会很高兴,因为许多小石油公司就会囤积居奇,油价就会飙升,而实际上可能并不打算轰炸石油设施。还有,如果在目标选择前与土木工程公司达成默契,战争中就会尽量轰炸那些桥梁、铁路、公路、标志性建筑物,战后重建过程中这些公司在投标的时候就会拔得头彩。争取到建筑项目是一方面,传递美国文化、振兴美国经济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轰轰烈烈的战后重建终于启动,美国放出话来,凡是没有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国家,都不能在战后重建中获得承包权,这些国家只能在美、英承包商的项目里拣点残羹剩饭。

在信息时代的战争文化中,战争经济是一定不能忽略的。美国总有一些人想打仗,主要原因是政府受大型军工财团和跨国公司的控制,那些参议院、众议院的议员,国会的官僚甚至总统,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或多个财团支持和控制。如果没有这些财团的资助,这些政客们不会走上政坛。当他们从政之后,自然要进行回报,而战争却是最好的选择,死伤的不是国人,受损的不是国家,投入很少却产出很多,这样的生意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战略信息战

信息战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500年前,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实就是信息战的雏形。后来,在两军交战过程中,通过探子、细作侦察或打探敌

人情报,然后运用这些情报进行诱骗、离间、攻击或防御作战等也是一种信息战的手段。信息战作为一种作战样式正式提出来,还是1994年的事。从1995年开始,美军已经把信息战放在打赢未来战争的首位。当时美军率先提出信息战概念,主要是考虑到美国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共存的环境中,信息战已经包含了平时和战时、战略和战役的内容。

战略是一个军事术语,原本是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战略信息战中的战略一词,其实是借用战略的一般性概念,泛指某些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信息战。战略信息战是1996年才出现的一个词,国内外都没有定义,说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称作战场之外的信息战,有的称作广义信息战。为了便于和发生在战场上、战斗中或战役中的信息战区别开来,我们暂且把那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心理和科技等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发生在各个领域中的信息战称之为战略信息战。

战略信息战营造了一种新型的战争样式,它可以发动独立的战略信息攻击战争,也可以配合实际的武力入侵作战在战前数月、甚至数年就发动信息战和信息攻击,因此,战略信息战是一种不必宣战、不受任何国际法规约束、不必耗费大量资金和武器的、效费比非常高的一种新型战争。战略信息战将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传统的观念:在作战空间方面,战略信息战可覆盖陆、海、空、电磁等所有空间;在交战时间方面,战略信息战可全天候、全天时作战;在攻击目标方面,战略信息战可以攻击上至国家政治、金融、交通等各个关键部门,下至航空母舰、战斗机、巡航导弹等单一的武器系统;在攻击对象方面,可以是敌对国家的军队,也可以是与敌对国家结盟、友好或支持对方的国家。战略信息战可以超越国界进行攻击,可对敌人前方和后方同时进行攻击,可对战场内战场外同时攻击。敌方无法预测何时遭受战略信息战的袭击,无法得到任何预先警报。诱骗、心理战、威慑或成功的信息战攻击行动,可能最终使敌方领导人主动放弃战争企图,从而达到信息战的目的。

在现代条件下,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技术为这种新型的对抗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不采用传统的狂轰滥炸式硬摧毁,用这种全方位战略信息攻击和瘫痪作战的形式,同样可以使敌人丧失心理防御能力,从精神上、心理上、意志上、信仰上彻底摧毁它,让它自己陷入瘫痪,根本就不想打仗,或根本就无力再战或进行战争防御。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就是这种战略信息战的具体体现。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其实也在宣称一种战略信息战。

第二篇信息化战争的观念传媒全面介入战争

海湾战争中,获准传送战区军事新闻的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国际新闻部的军事节目,有90多个国家收看,100多家电视公司购买了CNN的节目播映权。为了进行卫星直播,在沙特还建立了转播站。“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节目24小时广播,英国BBC东方部的节目由每天3小时延长到10个多小时。这些广播宣传机构在海湾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就开始按照美国和多国部队的战略意图进行宣传和进行心理战。“海湾之声”电台连续播送了40天,每天18个小时,可在4个频率上广播,功率大,效果好,内容包括新闻、阿拉伯音乐、劝降、号召向多国部队供应食品和水、保证同伊拉克人民保持友好关系及与阿拉伯兄弟谈心等。主要是对伊拉克进行反宣传和煽动,促使伊军士兵投降或开小差。美国还在战区上空散发了15万台频率固定在反伊联盟电台节目上的简易晶体管收音机。

海湾战争中有1600多名记者云集沙特,对战争进行报道。新闻界首次在美军参加的战争中通过电台广播和卫星电视及时向全世界报道战况。同时,中央总部还举行了98次电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