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一、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类型?

概念: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

问、民歌等)。

类型: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

二、史料的分类:

1、根据载体来分:

(1)文字史料

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

素(研究方法、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

①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②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

③档案文书类:尤其对政治史及社会史研究颇有帮助。

④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

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⑤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⑥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

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2)实物史料:

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用以探讨当时人的

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

要在于直接性。

实物史料的地位:

①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实物史料的局限:

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述史料:

访问实录、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用于现代史或无文字记录时期研究,借以而获得

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口述史料的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所以有人说口述史料如云雾,其真相不易见,但是不能不珍惜这类史料。

2、按时间与价值分

(1)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

资料。因此又叫直接史料,它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当事人直接的观察与直接的回忆。

(2)第二手史料: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

二手资料,又叫间接史料。

地位:

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按形成目的分

(1)有意史料(记述性史料):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作者的目的就是

让当代和后世之人了解历史。有意史料还包括墓志铭、碑文和口述的神话、传说、历史歌谣、

历史故事等。

(2)无意史料(遗留性史料):指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从其最初形

成就不以讲授历史为目的的,而是因别的目的或原因形成的、给人们无意中提供了可靠的历

史信息的史料。无意史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实物遗留”,如古建筑、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艺术品、货币、及人体遗留如骨骼、牙齿等;二是“抽象遗留”,风俗习惯、语言、地名等;

三是“文字遗留”,如私人信件、诏令敕诰、法律法规、条约、证件证书、谈判或审讯记录、

账簿等。

地位:无意史料的可靠性要高于有意史料。

三、获取史料的途径和方法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6、利用网络资源。

四、史料的运用

(一)史料真伪的甄别

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

靠。

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图略)。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 B.尺寸大小C.创作时间D.色彩浓淡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

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二)史料价值的分析

在对史料的分类和甄别的基础上,就要对史料价值进行分析。

如何分析史料的价值呢?应注意以下要点:

(1)原始史料的史料价值比二手史料高。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人物当时的相关文物和记载等原始材料史料价值高。有时候历史当

事人的叙述可能因立场问题而有作伪成份,因此,口述史料在某些问题中有特殊价值,应作具体分析。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二手史料的价值应结合记载者的身份、时代进行具体分析。

如,《资治通鉴》和《魏书》同样有关于南北朝历史的一些记载,相较而言《资治通鉴》的

可靠性就要强一些,因为司马光很重视历史考证,有“无征不信”的精神,而《魏书》的作者

魏收治史态度就不甚严谨;但是魏收处于南北朝的当时,司马光生活在北宋时期,距南北朝有几百年的时间,因此,有些问题可能《魏书》的记载更符合历史真相。因此,在论证问题

时要遵守“孤证不立”的原则,广泛收集史料。

(3)文艺作品和传说的史料价值应结合问题作具体分析。

文艺作品和传说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应注意其适用范围。小说等文艺作品必然带有作者

生活时代的痕迹,所以就反映某一时代社会生活而言,许多小说是一种难得而可靠的“无意史料”。

(4)学者研究成果的史料价值。

学者对史料的考证、解释、整理和分析,虽然是二手史料,但常常比较全面、客观,是对史

料的统计分析,有很强的证明力。学者研究的具体结论,不属于史料,但可以作为问题探讨

的参考。

(三)史料论证的基本方法

(1)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

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

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

信息

(2)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梁启超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以矛陷盾”。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

不矛盾

(3)以诗证史。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4)旁证法。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二、哪种史料属于一手史料?为什么?

xx史料,属于xx史料类型,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观察记录、回忆或留下的资料(遗物、

遗迹)等原始资料,是当时当事的史料,所以属于一手史料。xx史料,属于xx史料类型,是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是根据其他史料而形成的,是比较间接的证据,

属于第二手史料。

三、判断所给史料属于哪种史料类型?

四、史料实证:(1)从史料引出结论——能够从史料中体会作者意图;(2)用史料说明——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3)用史观对历史现象、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

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练习-素养3史料实证

素养三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 高考考查支撑点 (第90页)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总览——核心素养解读 一、史料实证的基本内涵 1.学习历史的方法 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与研究基本上都来源于史料,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 2.认知历史的途径 人类对历史的认知和研究离不开史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3.论证历史的依据 史料实证要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懂得历史需要用证据说话,懂得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不同来源及价值,并适当规范地引用、运用史料,使其服务于对问题的解释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培养证据意识从而探寻接近历史的真相。 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以史料实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高考历史的常态。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从能力考查的

角度来说,则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以史料实证考查问题理解能力 高考考查侧重于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3.以史料实证考查观点论证能力 依据史料给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考查“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示例——高考命题解说 一、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不同史籍有关唐末统一战争的历史叙述 【示例1】(2017·全国卷Ⅰ) 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命题立意]本题以表格材料切入,命题形式新颖,以史料实证的视角考查考生甄别史料的能力。并考查考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题干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和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同叙述,要求考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 [解题思路]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旧唐

2016届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三(一) 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 例1 (2015·江苏高考)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理论指导 1.《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

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 2.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3.实物资料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例2 (2015·浙江高考)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理论指导 1.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历史上的部分文献作品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历史真实的看法,所以会对当时历史真实有所修饰。因此其作品源于真实历史,又有别于真实历史。 2.确定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要求研究者既要判断文献中叙述的合理性,又要判断叙述人的可靠性。文献中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是否在场,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作者准确描述这类事件的资格如何,作者对事件的感情成分有多少,事件的结果跟作者是否可能有利害关系等。 例3 (2015·海南高考)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一、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类型? 概念: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 类型: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 二、史料的分类: 1、根据载体来分: (1)文字史料 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 ①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②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 ③档案文书类:尤其对政治史及社会史研究颇有帮助。 ④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⑤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⑥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2)实物史料: 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要在于直接性。 实物史料的地位: ①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实物史料的局限: 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述史料: 访问实录、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用于现代史或无文字记录时期研究,借以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口述史料的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所以有人说口述史料如云雾,其真相不易见,但是不能不珍惜这类史料。 2、按时间与价值分 (1)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又叫直接史料,它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当事人直接的观察与直接的回忆。 (2)第二手史料: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又叫间接史料。 地位: 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按形成目的分 (1)有意史料(记述性史料):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作者的目的就是让当代和后世之人了解历史。有意史料还包括墓志铭、碑文和口述的神话、传说、历史歌谣、

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8315617.html, 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郭立明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3期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本文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谈起,进一步就其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必要性;策略 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高校理论专家和中学一线教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它包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获取可信史料基础上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能力和品质。它是其进一步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价值观素养的基础。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作一番探讨。 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我国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有待提升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史料的态度与运用、对史学的态度、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学习方法的养成状况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很薄弱。这则案例说明当前我国历史课程实施中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亟待提高。 (二)国外历史教育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法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辨别历史文献或历史叙述的作者或资料来源,并评价其可信程度,要能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又能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历史图表、文学资料等阐明历史叙述隐含的信息,要能运用史料支持历史解释,尽量构建理由充分的论点等。《德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精选和组织不同来源的资料,在多方考察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回答历史问题并能够独立地、批判性地运用资料开展研究,得出有说服力的、公正的结论。《日本历史科学习指导要领》也明确强调既要以客观公正的资料为基础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历史,也要培养学生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养成公正的判断能力。以上国家关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表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得到了各国普遍关注,它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中必须养成的基本素养。 (三)“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性质及目标的要求 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历史课程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人 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2014/1/68:09:16|by:13韦学翠] 近年来,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实践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案例,由何成刚等主编的《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遴选了30个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交织着融会贯通的教学智慧.

为了使我们充分理解案例的精华,每个案例除完整叙述过程设计外,还提供了背景分析、史料运用解析、教学反思等.“背景分析” 着重说明教学设计的原委和作者的基本设想;“史料运用解析”重 在说明运用每段史料的目的与方法,以及史料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教学反思”则超越经验谈理性认识,或提出其他的可能,以拓展思 维的空间. 我对案例8:构建有灵魂的历史课堂——以《洋务运动》为例这 个课例非常感兴趣.这篇案例是由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袁晓 勇老师提供的.课例的设计新颖、巧妙!用了12个问题分三部分来 解读洋务运动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部分:“风雨如晦,寒气破晓”.通过分析“中国历史时期经 济发展曲线图”、“晚清大事年表”说明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大背景:鸦片战争对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这种经济的变迁不仅是近代 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内容,也为洋务运动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被动中开始,自觉中进行.”主要说明洋务运动在经 济层面上的成就及意义,为了说明这个主题,这位老师出示相关的数 据材料:洋务运动活动内容之一:以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创建的一系列军用工业.洋务运动活动内容之二:洋务派创建的民用 工业.然后问题导引:上述材料反映出洋务运动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通过两则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通过问题的设 置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最终的归结点是洋 务运动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接着继续呈现“中国历 史时期经济发展曲线图”、“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图”.问题导引:进 入近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晚清财政税 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洋务运动所带来的近代工商业发展,成为近代经济新的推动者. 第三部分:“荣辱由战,功绩在远”主要说明甲午战争的战败并没有也不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反而促进了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 为了突破本环节的教学,老师分别用了四则史料来阐述:史料1:王韬 对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的品论;史料2:甲午战 争后的李鸿章和张之洞的反思;史料3:甲午战争后洋务派经济思想

史料分析的调查报告

关于初三历史史料分析的调查报告 交大二附中历史教师卜萍 在初三年级历史学法课《中考历史史料教学技巧》上完后,为了检测学生对这节课掌握的教学效果,我从2013年3月开始到2013年5月24日,通过学校组织的四次模考和西安市中考历史分卷练习的成绩统计,追踪学生对史料教学技巧运用的情况,我选择了初三年级作为调研的对象,重点跟踪了初三、一班48名学生五次模考第II卷史料分析题成绩变化的统计,对他们每次考试成绩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初三、一班四次模考和分卷练习第II卷成绩统计分析表 从调查报告的统计数字来看: 学生中优秀、良好人数在逐渐增多,优秀、良好人数的比例已基本稳定; 中间的学生开始向良好、优秀学生发展,每个等级的学生成绩都有所提高; 问题生人数在逐渐减少。 这个调研的结果,充分说明前一阶段《中考历史史料教学技巧》的教学效果是有成效的,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中考历史史料教学技巧》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学生问题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是通过讲、考、练、再讲、再考、再练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也是通过听、学、模仿、体验到完全接受老师的教学理念的一个过程。 面对学生对历史课的不重视,语、数、英等课的外在因素的冲击;面对历史课一周只有两个课时的现实情况;作为历史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历史成绩,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供学生的成绩,只能是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先理论讲解史料分析题的技巧;(1课时即可) 这节课重在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让学生对史料分析题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对老师讲的内容半信半疑,大部分学生可能就没有听进去,只有1/3学生能认真领会老师所讲内容的重要性,这是正常现象。对老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

何成刚1沈为慧2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北京100816;2.江苏省昆山中学,江 苏昆山215300)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系,废科举,南方奴隶制 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引起广泛的讨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下面借助清末废科举、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两个历史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为核心素养的持续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一、从内涵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解释” 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永恒追求。从内涵上说,“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即进行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不仅限于获得历史真实,即不能满足于事实判断,而应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即在事实判断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史实,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历史解释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可见,“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1-1:废科举后士人的反响 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令,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废科举断送了读书人的前途,因此必定会引发士人的强烈反应。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废科举是在平稳中完成的。以下史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废科举令颁布后士人的平静反应:◇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05年10月17日: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1905年10月23日: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1905年11月2日:科考一停,士皆殴(通“驱”)入学堂从事西学,而词章之学无人讲求,再十年后恐无操笔为文之人矣,安望文风之蒸蒸日上哉!天意茫茫,令人难测。 ◇1905年11月3日: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者纷如,谋生无路,奈之何哉! ◇日本人根津一看到,“废止科举是近来非常极端的措施,但未发生非常激烈的反对……反对者也没有出头,读书人大都满心欢喜”。

2016学年高考试题(历史)浙江卷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斯多亚学派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试题时古代中外的思想对比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运用与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快速的理解题干中的要求,即“古代中西思想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其次是理解后面相接近的大意,最后回顾所学知识,对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斯多亚学派、智者学派等思想主张进行回顾,获取正确答案即可。 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答案】D

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史料和史料实证相关材料 一、什么是史料史料有哪些类型 概念:史料是研究历史的根据,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 类型: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历史纪录片等; 二、史料的分类: 1、根据载体来分: (1)文字史料 文字史料的地位: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在所有史料中,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可称浩如烟海。但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均会影响其价值。 ①史书:距离要研究的时代较近的人所写的史书,是研究当时的重要史料。 ②学术著作: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学术的发展。 ③档案文书类:尤其对政治史及社会史研究颇有帮助。 ④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包括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 ⑤报刊杂志:为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纸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 ⑥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2)实物史料: 包括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绘画、雕塑等,用以探讨当时人的生活、及观念等等。这类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是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其重要在于直接性。 实物史料的地位: ①比文字资料可信度高。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实物史料的局限: 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口述史料: 访问实录、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多用于现代史或无文字记录时期研究,借以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口述史料的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所以有人说口述史料如云雾,其真相不易见,但是不能不珍惜这类史料。 2、按时间与价值分 (1)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因此又叫直接史料,它最高的一种境界,是当事人直接的观察与直接的回忆。(2)第二手史料: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又叫间接史料。 地位: 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3、按形成目的分 (1)有意史料(记述性史料):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作者的目的就是让当代和后世之人了解历史。有意史料还包括墓志铭、碑文和口述的神话、传说、历史歌谣、

探讨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的

探讨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史料分析;问题探讨 以培养求真为中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戏说历史泛滥的今天,坚守“求真”的历史教学底线显得尤其重要。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不同,历史课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育主要渗透在历史评价、历史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探究等学习过程中,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相结合。可以说,历史课程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教育的核心是“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史证教育。 “史证”主要指在拥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史证教育”是指围绕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从而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形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辨别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认识史料的证明力、运用史料论证问题、史论结合阐述历史问题等内容。长期以来,教条的灌输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大家更多地关注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科学精神却似乎落在了历史教师的视线之外;另一方面,历史探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过,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从观点出发寻找史料的“以论带史”,没有史料支撑的清谈高论却广泛存在,“史证教育”仍是普遍缺失的。在不少历史老师的认识中,科学精神的意蕴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评价和表彰科学家精神品质的层面,没有凸显出历史学科特点。总之,历史教育与它承载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历史课程在培育科学精神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论从历史课程的内在任务看,还是从历史教考的实际情况看,重视“史证意识”、研究“史证教育”都是历史课程和教学的迫切任务。 开展“史证教育”的两大基本途径是史料分析和问题探究。 一、“史证教育”视野下的史料分析 目前,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但在体现“史证”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从“史证教育”的角度看,在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之前 应该先弄清三个问题。 1.历史资料的分类 要运用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首先要分辨历史资料的类型,简单地说就是要能够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一般而言,对历史 资料进行分类有两个步骤。 一是明确材料讨论的主题。就同一段材料而言,讨论主题不同,其所属分类亦不同,例如孟子论述孔子的原话,就研究孟子的思想而言是史料,就研究孔子的思想而言,就变为历史评价。 二是分析材料的性质。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时的根据是史料,后人的转述是历史叙述,对史料和历史叙述的解释均属史料解释,后人对问题主题的评论属历史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所处时代或相近年代的相关文物和记载为原始史料,后人的记载、对原始史料的整理等为二手史料,学者的论述属于历史

史料分析训练题

史料分析题 1、“益干启位,启杀之”。古本《竹书纪年》 史料反映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史实。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代,长期通过“禅让”制度完成部落联盟领袖权力的过渡,但至禹子启的时代,却杀掉由部落联盟会议推举出的继任者伯益,自己从其父那里继承了领袖权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中国从此进入阶级社会。 2、“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尚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商君书·更法》) 反映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是战国时期商鞅对历史所作的总结。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过按血缘关系确定亲疏的时代,其后是由贤明的领袖以仁德治天下的时代,再其后出现阶级社会,进入由君主和官长凭借权力行使统治的时代。他认为他自身所处的时代就是所谓“下世”,必须立足于当世进行变法,没有必要效法古代。商鞅的观点是进化的历史观,值得肯定。 3、“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人物,婞直之风,于是行矣。”《后汉书·党锢列传》 反映了东汉后期的历史面貌。东汉桓帝和灵帝统治期间,皇帝昏庸,大权掌握在宦官与外戚手中,百姓怨声载道,部分官员、太学生、郡国生徒等结成反对宦官与外戚的同盟,被称之为“党人”,他们在朝野上下形成反对宦官与外戚的潮流,形成一股抨击时弊的舆论,称“清议”。结果引起了宦官对他们的禁锢,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4、“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吕太后本纪》 反映了西汉初年的历史。西汉初年,汉高祖时期就已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吕后当政期间,虽然是女主干政,但却政治清明,统治稳定,很少滥施酷刑,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所以司马迁对吕后时期的统治做出了上述客观的评论。 5、“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晋书·王沈传》 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历史面貌。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制度盛行。由于自曹魏开始就实行有利于大地主利益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过程中,选拔的条件首先就是看出身门第的高低,贵族地主往往垄断选举,这样就形成世家大族世代为官的局面,而一般百姓则无机会进入仕途,被称为“寒人”。 6、“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发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发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范太史集》) 史料反映的是北宋代加强集权的军事措施。北宋建立后,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为防止将领拥兵自重,采取调兵权与带兵权分离的政策。发兵权归于枢密院,但枢密院不能直接统帅军队。三帅(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直接统帅军队,却没有发兵权。且三帅的将领经常更换,形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这一措施虽有利于加强集权,但也使军队战斗力大为减弱。 7、“各道廉访司必择蒙古人为使,或阙,则以色目世臣子孙为之,其次参以色目、汉人”。(《元史·百官志一》) 史料反映的是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统治者将境内的民众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一些重要的官职都由蒙古人担任,出现空缺时,可选取色目人中的世家大族的后代担任,一些次要的官职分别任用色目人和汉人,而南人则在元朝政权中几乎不但任任何官职。 8、“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奉各宪永禁叫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史料实证(学生版)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史料实证 (学生版) 概念释疑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对历史的叙述、理解、解释、评判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各种实物。文献记载出于人们的口传笔录,反映一定社会观念的“思想的痕迹”,实物史料是前人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和社会交际工具的遗存,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时空范围内的“行为的痕迹”。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学科。对历史的探究应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 课标要求 (1)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课标解读 课标提出了三层要求: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三是能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高考真题

1.(2018·全国II卷,2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 走苏俄革命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斗争目标 2.(2018·全国II卷,30)美国记者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3.(2018·全国III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4.(2018·全国III卷,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5.(2018·全国III卷,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史料及解析】孔子的思想

【史料及解析】孔子的思想 《论语》一书,可谓是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书中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核心,“仁”即“爱人”。“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儒家的魁首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确实是一种中国特色。 无疑,它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孔子的“仁”主要由两层含义。孝道精神是“仁”学思想的基本点。儒学在现代的被重视程度多是由孝道精神体现的,现代人对于孝道的推崇也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肯定。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致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020届二轮复习: 史料实证——素养专练 作业

史料实证素养练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临沂质检)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现代天文学测定日月食发生的时间与一些甲骨文卜辞记载相印证,推定出殷商武丁在位的大致年代应为公元前1250年至前1192年。据此可知() A.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得到拓展延伸 B.跨学科结合开始运用于史学研究 C.商朝有着严格的日月食记载体系 D.甲骨卜辞的记载与历史事件一致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中现代科技手段与现存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材料“将现代天文学测定日月食发生的时间与一些甲骨文卜辞记载相印证”可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应用了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故A项正确。“开始”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商朝日月食记载体系是否严格,排除C项;D 项表述太绝对,排除。 2.(2019·重庆一中4月模拟)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为春秋时期芮国的都城遗址及墓地,其墓葬与周系墓葬特征一致。出土的文物中,包括铸有“芮公”铭文的铜鼎,加有青铜角饰的三栏床榻遗存,带有浓厚草原文化气息的金首权杖等饰物。该遗址可以用来研究() A.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B.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起源 C.周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D.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运用。该遗址中出土了“加有青铜角饰的三栏床榻遗存”说明中国床榻使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均不能反映。 3.(2019·陕西西安质检)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西汉学者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D.史料的运用要持慎重的态度

初中历史谈谈如何解析史料题知识精讲

初中历史谈谈如何解析史料题 大家知道,历史是过去了的人和事。那么,我们如何去考察历史呢?考察历史的途径有两条:一为实物资料如文物、古迹。二为文字资料即书籍、碑刻。 我国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实物资料极为丰富,为我们了解祖国的过去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我们考察历史的主要途径。我们考察商代以前的历史主要采用这种途径。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我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代开始。同实物资料一样,我国的文字资料也极为丰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数量大、传播广。它也是我们考察历史的主要途径。有了文字记载后,我们考察历史时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就可以互相验证,二者相得益彰。对历史的考察也就更全面,更科学了。 文字资料即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所以研究历史的人必然要去阅读、分析大量的史料。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历史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引述了一些史料。高中课本一般每课l-2条。它是对正文内容的说明、补充、扩展。每年高考,史料题必考。而且所占比重不小,约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四。所以高中学生必须学会分析史料。 所谓史料分析题,就是在与中学课本有密切联系的文献中,选取一段有代表性的文字,让学生阅读分析后,回答所提的问题。这种题型,不仅符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的要求,能够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而且对中学教学中史料的引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分析往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史料分析题考生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基础外,主要是方法不当。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呢?从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分析史料题的题型,以便对症下药。 史料题的设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类,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求从材料中找准信息点来回答,甚至不必加工。如今年高考题(江苏卷)第27题,问题的答案全部来自材料中。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最新史料实证高考试题例举

史料实证高考试题例举 概念界定: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试题分析】 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作为一种建筑装饰被广泛采用。其在结构、造型和线条的运用上,达到了质朴雄劲、生动优美的境界,

具有朴素、写实、活泼的特色,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典现实主义的艺术珍品。试题中所引用的画像砖,出土于四川。目前学界对该图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祭祀灵星的舞蹈”说、“收获”说、“收获播种”说、“播种”说、“祈报社稷的舞蹈”说,等等。更多的学者倾向于“祭祀灵星的舞蹈”说或者“祈报社稷的舞蹈”说,认为该图表现了农业祭祀性仪式的某种场景,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场面,不是农业的一个真实场面。 所以,本试题的命制是不严谨的。面对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一般用排除法:AC两项很好排除,主要是B选项,这涉及到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发展历程的整体把握。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状况,从春秋至秦汉,精耕细作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隋唐时期,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由此排除B选项。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与传统的“三维目标”间的关系 按照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的新课标的说法,历史学科所呈现的核心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 我们还记得,前几年高考的考查要求,在考试大纲里是这样描述的:“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最让一线老师头痛的,何为“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老师们只能从所谓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中去找寻与猜测。 2016年高考前夕,新的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题型2 史料实证类

题型2史料实证类 一、文献史料 1.《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汉代此用人机制()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 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 解析材料中“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 答案 C 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 解析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 答案 C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解析“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答案 D 4.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记载出处 夫山西饶材、竹、谷、、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 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 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史记·货殖列传》 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 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 《盐铁论·本议》 A.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 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 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解析由材料“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可知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经济区域分工,故A项正确。 答案 A 5.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