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上学期期

末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组成。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律使用2B铅笔按题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按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素,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A.HIV病毒

B.蓝细菌

C.冷箭竹

D.酵母菌

2.现代医学认为,核桃含油脂虽多,但对心、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晒核桃时,失去的是结合水

B.核桃中磷、锰元素含量丰富,属于大量元素

C.磷脂是构成核桃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核桃富含碳水化合物,其中的纤维素属于还原糖

3.用显微镜观察蠕虫的爬行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A.顺时针

B.逆时针

C.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D.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4.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蛋白和糖脂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

B.高尔基体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C.核孔和胞间连丝都是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

D.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5.现有102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9个,羧基有106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5条肽链的蛋白质中共有肽键、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A.107、9、12

B.97、12、9

C.98、9、12

D.97、11、14

6.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A.研究叶绿体的功能——绿色植物根尖细胞

B.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存在状态——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建构物理模型

D.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归纳法

7.“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B.红细胞吸水涨破是“膜流”现象的典型例证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膜流”无关

D.“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

8.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同一种植物细胞甲、乙、丙(实验前后细胞均保持活性)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a>b>c

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C.实验后细胞吸水能力最强的是甲

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9.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水分子都可能是方式b

C.与方式a有关的转运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0.A 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下列关于ATP的说法错误的是()

A.A TP能释放能量的原因是其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

B.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有正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特殊化学键不稳定

C.ATP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A TP分子彻底水解过程中可产生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11.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B点以后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后,升高温度,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

12.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ol,CO2增加48mol,则在1小时内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6倍

B.1/3倍

C.2倍

D.3倍

1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应注意不能让无水乙醇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

B.鉴定蛋白质时,应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NaOHlml,再滴加B液CuSO44滴

C.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D.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甲紫溶液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再用清水漂洗

14.探究某种微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的起始状态如下图。在实验时间内,两组细胞呼吸方式相同。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的变化(忽略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关于观察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组右管液面高度的变化,可表示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差值

B.若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右管液面不变,说明该微生物已死亡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C.若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右管液面下降,说明该微生物既进行了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右管液面下降,说明该微生物只进行了酒精发酵

15.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A、B、C、D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②③④⑤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布在A上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CO2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⑤物质

C.若突然停止光照,CO2浓度不变,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升高

D.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④⑤中测到较高放射性

16.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升高到30℃的条件下,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情况是()

A.a点将上移,b点将右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

B.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

C.a点将上移,b点将左移,c点将右移,d点上移

D.a点将下移,b点将左移,c点将左移,d点下移

17.连续观察洋葱根尖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很长时间都看不到细胞内的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变化,原因是()

A.细胞已被杀死

B.观察时间有限

C.细胞分裂速度慢

D.观察的根尖部位不对

18.如图为某种植物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③→④过程处于分裂中期,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结构有染色体、细胞板、纺锤体

C.④→⑤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此时细胞内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19.下列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了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且不变,全能性最高

D.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高

2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衰老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C.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D.端粒的DNA序列随细胞分裂而变短,导致细胞衰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1.(12分)下图为某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叶绿体__________上,形成的XH为②过程提供___________。

(2)②过程中的E被固定生成____________;若E供应不足,则①过程中Y的产生量将___________。(3)③过程中产生的E扩散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经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

(4)④过程在有光情况,___________(填“能/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22.(12分)下图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光照强度与某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a、b代表相关实验数据,均为正值)。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B

(2)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若适当增施有机肥,则A点可_________移。

(3)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__________。

(4)图乙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___________。(5)某同学进一步改造图乙实验后,可进一步测得有机物的变化量。先遮光处理1小时,测得水藻有机物减少量为m,再开灯光照1小时,测其有机物与暗处理前相比增加量为n,则光照期间水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_____。

23.(10分)下图1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2中纵坐标代表某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期。

(2)图1中C→D段可对应图2____________时期。(填字母)

(3)图2中b→a的变化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段,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染色体_______条。(4)有丝分裂过程____________(填“会/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24.(6分)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也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下图为细胞内衰老的线粒体被降解并回收利用的局部自噬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衰老的线粒体功能逐渐退化,细胞内由___________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包裹衰老的线粒体后,形成双膜小泡,再与来自高尔基体的逐渐成熟的溶酶体融合,此过程可体现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2)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由图推测,当细胞养分供应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

(4)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以有序性诱导____________,从而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

2019—2020学年度沈阳市郊联体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题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1.D

2.C

3.B

4.C

5.B

6.D

7.D

8.D

9.B 10.B

11.B 12.D 13.B 14.B 15.B 16.B 17.A 18.C 19.B 20.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共12分,每空2分)

(1)类囊体薄膜能量和还原剂

(2)C3(三碳化合物)减少

(3)6

(4)不能

22.(共12分,每空2分)

(1)CO2的浓度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左

(3)a+b

(4)减慢

(5)n + 2m

23.(共10分,每空2分)

(1)中

(2)b

(3)D→E 2

(4)不会

24.(共6分,每空1分)

(1)内质网

(2)(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内被再利用排出细胞外

(4)增强

(5)细胞凋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